王福宏书记在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致辞

时间:2019-05-14 05:2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福宏书记在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致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福宏书记在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致辞》。

第一篇:王福宏书记在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致辞

王福宏书记在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致辞

中共黄山市委书记

黄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0年2月8日)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

大家上午好!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很高兴和各位老领导、老同志欢聚一堂,共忆旧岁,喜迎新年,共话发展。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所有老领导、老同志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并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攻坚克难并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支持下,全市上下万众一心、砥砺奋进,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开创了黄山历史上最好之一的发展时期、创造了最好之一的发展业绩、营造了最好之一的发展环境。一是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0亿元,同比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6亿元,增长26.1%,增幅高于全省3.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6亿元,增长19%;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达31.2亿元,增长21.4%,增幅高于全省4.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1亿元,增长28%;外贸进出口总值2.33亿美元,增长30.5%,增幅高于全省53个百分点;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达到212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8.2亿元,分别增长17.8%和19.3%,连续4年在全省保持第一。二是民计民生持续改善。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8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增长10.5%。30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共投入资金10亿元,惠及125万城乡居民,民生工程考核位居全省第五。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分别达到95%、94.4%,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6860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到廉租房保障。新建成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农村公路“村村通”建成769.9公里,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94.3%。三是黄山对外形象显著提升。在已有世界级桂冠3顶、国家级桂冠9大类114顶的基础上,去年我市又入选安徽唯一的“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群众安全感测评位居全省第一位;全省“科学发展观指数”排名位列全省17个市的第五位;小平同志“黄山谈话”30周年纪念活动得到广泛赞誉,入选为2009年度安徽十大新闻;成为安徽第一个长三角世博体验之旅示范点城市,“徽文化让生活更多彩——无徽不成镇”确定为上海世博会安徽馆的主题;徽州文化生态保护项目获第三届文化部科技创新奖唯一特等奖;荣获第四批“全国节水型城市”称号;黄山风景区被评为全国首批数字化景区;屯溪老街跻身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行列。四是政治生态不断优化。在省委的重视和关心下,市委常委班子成员先后有4位同志调出、4位同志调入或新进,新提拔厅级干部3名、重用3名;在全省组织开展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省管干部年度考核中,我市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结果均位居全省前列;去年以来省委确定的市级领导人选均以全票或高票当选;调整了一批区县和市直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区县党政正职全部配备到位,社会各界反映很好。在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位居全省前列。去年接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11人次)、省部军级领导(800余人次)均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可以说,目前全市上下政通人和、风正劲足,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思路从未像现在这样系统深入,各级干部干事创业、争相发展的氛围从未像现在这样浓烈厚重,全市上下气顺心齐、共谋大业的政治生态从未像现在这样高度和谐。在形势极为复杂、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取得这样超乎预期的显著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省

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结果,也是各位老领导、老同志打下良好基础、继续关心支持的结果。黄山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倾注了你们的心血,得益于你们的奉献。无论是你们在领导岗位还是离退休以后,你们始终心系事业,心系发展,心系人民,在推进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令人钦佩的业绩。你们所有的付出,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们这些在岗的同志更不会忘记!在此,我代表市四套班子和全市人民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刚刚到来的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虽然今年发展环境总体好与去年,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复杂,国内经济回升还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很多,黄山自身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发展的复杂性和易变性依然存在,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面临较大压力。虽然近年来市中心城区、各区县城建设力度较大、面貌变化较快,但偏远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的发展还比较慢、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学习、珍视、继承和发扬老干部政治坚定、理想永存的思想品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为党分忧、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奋力夺取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新胜利。计划安排,今年我市GDP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力争今年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去年增幅、主要人均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一五”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并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执行中还要尽可能拉升标杆,在科学规划、有效保护、讲求质量的基础上,能快则快、好中求快、又好又快。为此,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抢机遇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强优势硬支撑、打基础增后劲、惠民生保稳定”这一主线,全力抓好以推进项目建设为中心加快投资步伐,以推动“五个转变”为切入点加快旅游经济发展,以打造精品工程为载体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以建设八大园区为平台加快新型工业发展,以促进城乡统筹为主线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以实施简政放权为契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培植经济增长点为关键加快财税金融工作上台阶,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实施民生工程为抓手加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落实维稳三大任务为重点加快“平安和谐优秀区”建设等10个方面工作。同时,力求在一些重要部位、核心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今年,给黄山带来全新时空的“三条高铁”将全面开工建设;由国家发改委进行政策协调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有望争取成功并启动实施;争取多年的黄山口岸对外开放将正式宣布;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将快速推进;列入市“十大工程”的605个投资超千万元、总投资达1809亿元、年计划投资275亿元的重点项目将加快建设;黄山、太平湖等15个重要节点建设将取得积极进展;新安江延伸段综合开发工程将全部竣工;投资80亿元的中心城区“三桥五片九点十路”建设将大规模展开;“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将加紧实施;投入超过10亿元的35项民生工程将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等等。可以说,2010年是我们全力实施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战略的突破之年,黄山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你们为黄山的发展奋斗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但退岗不退志,继续为黄山发展和黄山人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们对你们这种奉献精神深表敬意。老干部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希望大家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你们的好思想、好作风传承给广大党员干部,为加强我市干部队伍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老干部具有丰富的执政经验,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社会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反映民意,帮助市委、市政府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老干部在培养教育下一代上最有优势,一直以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大家继续

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继往开来、生生不息。

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黄山过去的辉煌业绩是由老前辈、老同志创造的,黄山今天的发展成果也一样属于每一位老前辈、老同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牢记,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是尊重我们党的光荣历史,就是尊重黄山发展的辉煌进程,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对老同志要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使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同时,希望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继续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借此机会,给各位老领导、老同志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欢乐、虎年吉祥、万事如意!

第二篇:王福宏书记在市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王福宏书记在市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中共黄山市委书记王福宏

(2012年1月6日)

同志们、朋友们:

九州春浩荡,四海龙飞腾。新年伊始,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喜迎新春,畅叙友情,共话发展,感到格外高兴。首先,我代表中共黄山市委、黄山市人民政府,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并致以最美好的祝愿!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不寻常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围绕主题主线,奋力拼搏进取,克服宏观环境偏紧、要素供给不足、洪涝灾害侵扰等多重困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精彩开局。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70亿元,增长12.4%;财政收入64亿元、两年翻了一番多,增长44.6%、增幅全省第三,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5亿元、增长47.8%、增幅全省第二;旅游接待量3040万人次、增长19.5%,旅游总收入250亿元、增长23.7%,其中入境游客131万人次、创汇3.8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长31%,增幅居全省前三位;固定资产投资370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0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7800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2万元以上,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黄山的发展定位,我们在旅游转型升级、文化保护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民生民计改善、城乡面貌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效。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凝聚着各级政协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智慧和汗水。一年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服务大局有高度、建言献策有深度、团结联合有广度、自身建设有强度,全市政协工作呈现出协商有方、监督有力、参政有为的良好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充分证明,政协作用无可替代,政协工作大有可为,政协事业充满希望!在此,我代表中共黄山市委、黄山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黄山建设、为黄山发展作出贡献的各族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日的黄山,天时、地利、人和。这里孕育着科学发展的最好机遇,这里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创业氛围,这里是我们干事、干大事、干成事的一方热土。在崭新的2012年里,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牢

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持续推动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继续推进“十大工程”和“四区”建设,全面掀起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旅游营销、绿色提升、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和扶贫开发“六个高潮”,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黄山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利用人民政协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汇聚人才、集聚智慧的“智库”作用,更好地助推经济建设;利用人民政协的功能优势,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增进团结的“桥梁”作用,更好地助推政治建设;利用人民政协的结构优势,充分发挥凝聚各界、协调各方的“黏合”作用,更好地助推社会建设;利用人民政协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知识密集、文化人多的“骨干”作用,更好地助推文化建设;利用人民政协的渠道优势,充分发挥联系广泛、贴近群众的“代言”作用,更好地助推民生改善;利用人民政协的外联优势,充分发挥宣传黄山、扩大交流的“窗口”作用,更好地提升黄山形象。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大力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促进人民政协事业健康发展。

同志们、朋友们!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150万勤劳智慧的黄山人民一起励精图治,在9807平方公里的沃土上演绎精彩、谱写华章,奋力开创黄山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最后,恭祝大家新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谢谢!

第三篇:镇党委书记在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镇党委书记在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首先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各位老同志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家庭幸福!借此机会,我就全镇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通报。

一、去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县委“一个中心、四个突破”和镇一届党代会提出的“坚持一条主线,做好三篇文章”总体要求,积极克服非典疫情和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扎实推进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3亿元,增长25,开票销售净增1亿以上,达到5.3亿元,增长25,工业技改投入8200万元,增长50。列统企业实现产值3亿元,销售2.85亿元,分别增长29和27;实现利税1600万元。民营企业总数达500家。综合财政收入4治理发愣功万元,增长30。在具体工作中,始终把主要力量投放在几个关键性的举措上。

一是不间断推进招商引资。通过放宽优惠政策,加大考核力度,创新方式方法,全镇招商引资氛围越来越浓,客商、项目越来越多。全年共引进项目81个,其中,1000万以上项目5个,500-1000万项目10个,500万以下项目66个。招商引资总额8000万元,外资项目5个,合同利用外资250万美元,实际到帐150万美元。精制大米、药用包装材料、法兰管件、玻璃制品等项目已通过县验收,确认招商引资额5500万元,占县下达任务数的130。(本篇文章来源于范文搜 fwsir.com-百度直接输入“范文搜 fwsir.com”第一个网站便是[注:中间加的符号请勿复制])

二是聚全力抓好项目建设。一批高、大、外项目相继在我镇落户、建设,出现了项目增多、投资增大、外资增加的喜人局面。一次性输液器、润扬管件、塑胶模具等9个项目已竣工投产。药用包装材料、法兰管件扩产、轨道车辆材料、特种尼龙传动件等8个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三是大力度推进园区建设。去年,我们在对民营工业园区调整完善的同时,又投资1500万元,大力推进位于宝应运河二桥东侧安宜工业园的建设,目前,园区内的水、电、路、邮等“四通一平”已基本完成。宝泰米业有限公司、全华玻璃工艺品公司、沈飞机电有限公司、润扬管件有限公司、赛尔达尼龙制造有限公司、宝翔船舶机械有限公司等8家规模企业相继进园发展,县引进的香港协鑫集团投资2.5亿元的热电厂项目也进园开工。用地近500亩,新建标准化厂房5.5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其中,投资额达2000万以上的项目1个,1000万以上的项目4个,500万以上的项目3个。预计8个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形成产销3个亿,新增就业岗位2000人。为进一步打造招商引资载体,今年下半年,我镇又在淮江路北、苏中路西侧规划了3000亩土地,着手建设安宜工业园新区。目前,已先行投入水、电、路等各项配套资金300万元,总长640米的宝泰北路已竣工使用。

四是大手笔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县城新一轮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县委、县政府部署,我们积极服从全县发展大局,确立建设县城就是建设安宜的观念。由我镇投入800万元拆迁并承建的安宜北路延伸工程已竣工通车。与此同时,努力配合县政府实施白田南路、白田北路、苏中北路以及仁恒公司、白田中学、意大利工业园、翔宇集团等拆迁安置工作,共投入资金5600多万元,拆迁面积6.5万平方米,涉及居民450户。先后投入400多万元用于住宅小区和中心村庄建设,城区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投入687万元,完成了渔港路、花庄路建设,机场路、齐心路、三里路、中灌路已完成灰土建设工程,总长度23公里,面积达9.2万m2。

五是全方位发展各项事业。去年,虽然遭遇了非典、洪涝等自然灾害袭击,但由于我们及时组织生产自救,加上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扬因素,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等与上年基本持平。第三产业积极化解“非典”等不利影响,实现增加值2.8亿元,利税7000万元,增加财政收入近2000万元。建筑业在巩固县内市场的同时,不断拓展外埠市场,承建了北京、天津、唐山、青岛、扬州等6处单包、双包工程,实现施工总产值1.78亿元,增加值3560万元,双包工程施工总面积13万m2。科技、教育、卫生、文体等事业得到协调发展,社区组织建设得到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各位老同志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文属范文搜 fwsir.com=站原创文章,找文章还是到范文搜 fwsir.com,更多原创]

回顾去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大项目、外资项目比较少,运东、运西发展还存在一定不平衡性;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宽;财政实力有待进一

第四篇: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

在这样一个年节气氛十分浓厚的日子里,能够与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见面,我十分高兴!首先,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在座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致以真挚的节日问候,感谢你们长期以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向辛勤工作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并借此机会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各位

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下面,我把**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目标及2006年的工作安排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作以简要通报,并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征求2006年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一、200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05年是“十五”计划最后一年,是完成“十五”计划指标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按照省和长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发展这一第一要务,认真履行职责,强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综合实力实现新飞跃。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3亿元,同比增长16.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132元(约合1391美元),同比增长16.49。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12亿元,同比增长33.7。本级收入实现2.12亿元,同比增长3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增加到50户,可完成产值18.28亿元,同比增长56.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亿元,同比增长109。

民营经济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值实现15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营业收入实现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利润实现10.6亿元,比上年增长38.6;税金实现1.66亿元,比上年增长22.4;从业人员达到148419人,比上年增长14.4;全市民营企业项目投资完成10亿元。

农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在今年雨水大收成不好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又获丰收,粮食产量达到18.9亿斤。畜牧业实现了新突破。全市共新建标准化牧业小区80个,“四个一”标准社246个,新增各类规模养殖户899户。围绕畜牧业发展和新型能源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49个。进一步培育壮大了苗木花卉、芸豆杂粮、绿色大米、粘玉米、中草药材、酱菜、果品、珍禽、经济动物等九大特色产业。全面提高了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全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2万人,同比增长2。深化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了土地有序流转和规模经营。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民人均收入4350元,同比增长10.0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60元,同比增长10。

(二)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2000年以来,共引进500万元以上大项目203个。到目前,新建500万元以上项目54个,实际到位资金6.3亿元;续建500万元以上项目77个,新增投资7.2亿元,两项合计13.5亿元(其中外资2630万美元),超额完成了长春市下达的内资11.4亿元,外资2600万美元的招商引资任务。2005年,引进项目实现税收8680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8%。

(三)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27.6万平方米。完成福星新区一期工程,建设住宅楼55栋、20万平方米,2567户沉陷区居民陆续迁入新居。投资4.4亿元,建设公路总里程793.11公里。通村水泥路完成783.3公里,全市已有241个村通了水泥路,占总数的77.74。

(四)各项改革迈出新步伐。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全市公有制国有企业共有212户,其中国有企业107户,集体企业105户。经过大打国企改革攻坚战,到目前,全市实现“双退出”企业88户(含商业),解除职工身份14971人,已实现“并轨”企业159户(含市社),解除职工身份24329人,至此,全市公有制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开展了“乡财县管”改革试点。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了乡财县管新方式,进一步理顺了市乡财政管理体制。深化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农村税费配套改革,完善了农村站办所管理体制和机制,参加改革1893人中,有712人实现竞争上岗,顺利完成了改革阶段性任务。

(五)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突破。发展了科技教育事业。创新科技工作机制,农村技术市场工作受到国家科技部表彰奖励。完成24个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项目12个。开展了扶贫助学系列工程。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和职业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果。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达到41915人,工伤医疗保险达到14832人,养老保险达到32000人,失业保险达到29000人。全市24329名国企职工享受了并轨政策。全年争取低保资金2377.9万元,城区有13750户、32328人享受到低保,占城区总人口的16;发放

农村低保金360万元,使8868户、19835人得到救助。扩大了就业和再就业。创造城镇就业岗位7012个,城镇新增就业4108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75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260万元,转移剩余劳动力22万人。发展了卫生计生事业。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加强了各类传染病的防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调整完善了参合政策,49.8万

人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77.7以上。我市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得到来**调研的吴仪副总理的高度肯定。保持了稳定的低生育水平,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发展了文体广电事业。组织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加强了文化市场管理,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发展有线电视村40个。提前二年完成了有线电话村村通工程。

(六)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提高。党的建设方面。强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坚持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取得实效和群众满意作为重要标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目前,各乡镇正按照中央和省委及长春市委的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双带”和部门包村活动,全面推行“三位一体”农村党建工作新模式,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狠抓各级干部目标责任制的考核监督,加大了教育引导、制度约束、群众监督的力度。围绕构筑反腐倡廉“三位一体”整体工作格局,加强了政府廉政建设,促进了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着力打造区域创业文化,以“四解服务一线行”为载体,大力开展“三下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创业热情。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活跃。社区功能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职责。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不断加强。2005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2件、意见和建议174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12件。加强和改善了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推进了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加强了机关效能监察、经济软环境投诉、市长公开电话建设,有效开展了机关测评,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较好落实。规范信访受理、办理工作,没有重大群体越级上访事件发生。稳步推进“平安**”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强了安全监察,杜绝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二、“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目标及2006年工作打算

根据“十一五”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前不久,我们召开了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委会,主题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会上,我们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和长春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的要求和部署,经过认真分析形势,从**的实际出发,确定了“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吉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长春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开放,继续遵循“工业主导,项目拉动,产业升级,富民强市”的经济发展思路,实施集聚发展战略,抓好“一城两区”建设,带动“六业”发展,促进城乡居民全面增收,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实现“连年进位,三年翻番,力争十五年以后使**成为长春市的‘昆山’”奠定坚实的基础。会上认真讨论研究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稿)》,并形成决议。目前,“十一五”规划纲要经人大、政协讨论已然通过。

我们确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

经济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225亿元,年均递增19。其中,2006—2008年年均递增26,达到186亿元,实现三年翻一番。2009--2010年同比增长10;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7.35亿元,年均递增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现338亿元,年均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

社会进步目标。到2010年,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2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5万人;社会安全度显著提高;信用制度初步建立,市场经济秩序不断改善。

人民生活目标。到2010年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00元,年均递增12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年均递增10。

城市建设目标。到2010年,南部新城初具规模,主次干道形成网络,初步建成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水电气等供给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城市化率要达到45以上。

资源环境目标。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力争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必须坚持高标准起步,确保“十一五”实现良好开端。地区生产总值力争比上年增长20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力争比上年增长25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2006年我们要突出抓好六项工作。一是紧紧围绕“两区”建设,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二是以农民增收为重点,认真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三是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全面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四是加强城市建设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五是打造平安**、信用**、开放**,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软环境。六是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各项社会事业的创业人,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凝聚了我市广大老干部的才智和汗水;描绘**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同样需要老同志的关心和支持。目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一个乘势而上的飞跃时期,又是一个矛盾较多的困难时期。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在一线工作时间长,在社会上都有较高威望和较大影响力,阅历深厚,经验丰富,对事物发展认识深、看得准。希望在座的老领导、老同志充分发挥经验优势,积极为党委、政府出主意、想点子、当参谋,帮助和支持党政组织做好各方面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诚恳地希望全市老干部、老同志继续发扬参谋作用、监督作用、桥梁作用和带头作用,对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和支持,恳请大家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多多献计献策,特别是要发挥关系广、熟人多的优势,积极为引进资金、项目、信息、人才牵线搭桥,为**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相信,有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有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的大力支持,**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老干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群体,老干部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老干部工作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尽的政治责任。新的一年,我们要一如既往的重视和加强老干部工作,努力把老干部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一要切实增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责任感。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重视发挥老干部的重要作用,就是重视我们党的执政经验和执政资源。做好老干部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我们一定要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深厚的感情,努力做好老干部工作。从事老干部工作的同志更要爱岗敬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务实、无私的品格履行好为老干部服务的职责。

二要从政治上进一步关心老干部。要坚持理论学习和情况通报制度,继续抓好老干部政治待遇“八个坚持”制度的落实,积极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同志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三要从生活上进一步照顾好老干部。要进一步完善离休干部三个保障机制,在确保“两费”不拖欠上下功夫。特别要健全和完善困难企业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使离休干部的“两费”得到保障,真正形成一种良性运转的工作格局。注意照顾好有特殊困难老干部及老干部遗属,注意照顾好易地安置的老干部。

四要继续发挥老干部的重要作用。老同志政治强、资历深、威望高、联系广、影响大,要重视发挥老干部的优势,根据老干部身体和特长,坚持自愿和量力而为、社会需求同本人志趣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广大老同志围绕加快我市经济建设建言献策。

同志们,伴着新年的脚步,迎着希望的曙光,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在这充满希望的春天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同心同德,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努力奋斗!

最后,衷心祝愿全市离退休老同志新春愉快、健康长寿、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第五篇:王福宏书记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讲话

王福宏书记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讲话

(2011年10月21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这次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九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我市文化改革发展任务,推动当前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省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刚才,国权同志传达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九次全会精神,建军同志就舆情管理、恒来同志就文化改革发展、王林同志就金融工作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中央和省委精神,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周密部署,精心安排,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下面,我着重就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十二五”规划顺利开局之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全会专门研究文化问题,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我们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央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重大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迫切。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黄山作为徽文化的发祥地,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文化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化氛围,理应也必须在文化建设上有更深的认识、更高的自觉、更实的举措、更大的作为、更好的成效。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切实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全面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

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重大问题,包括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任务、新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一要深刻领会和全面理解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重要方针。这次中央全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问题。全会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要方针,都是围绕这个重大问题展开的。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是: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是: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②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③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④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⑤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⑥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是: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③坚持以人为本,④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⑤坚持改革开放。省委全会结合安徽实际提出建设文化强省,并作为“十二五”时期三大战略目标之一写入省党代会报告(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这些重要论述,顺应了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鲜明回答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个带有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为新形势下加强文化建设廓清了思路,提供了遵循。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自觉把科学发展要求贯穿文化改革发展各个方面,进一步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不断提高文化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全会既注重从理论上阐明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又注重从实践上明确今后的工作任务。中央全会作出6项部署: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②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③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④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⑤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⑥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省委全会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就文化强省建设提出5项任务:①坚持以文化人,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②突出文化惠民,着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③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④深化体制改革,着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⑤强化育才引才,着力造就宏大文化人才队伍。这些部署要求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囊括文化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着力破解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谋划周密、措施得力,表明我们党关于文化工作的理论更加成熟,任务更加明确。我们要按照全会规划的路径,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在黄山得到有效落实,为加速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三要深刻领会和认真落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领导的更高要求。六中全会和省委全会都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这些论述进一步阐明了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所担负的政治责任,对做好新时期的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切实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不断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三、坚持从黄山实际出发奋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黄山自古人文昌盛,是徽文化的发祥地。中央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九次全会的胜利召开,这对我们黄山来说无疑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近些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有效,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10年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6.2亿元,占全市GDP、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8.4%和19.6%,位居全省前列。但我市文化建设总体上还处在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与经济发展还不协调,与文化资源大市的地位还不相称,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现在中央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省里提出要建设文化强省,特别是即将召开的省第九次党代会将提出建设“三个强省”(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的目标。那么,我们如何立足黄山实际,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呢?大家一定要认真思考,积极实践。根据宝顺书记和三运省长重要讲话精神,联系工作实际,我想是不是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做好资源利用文章,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内生力。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基础支撑和有效载体,既是历史积淀也是文化传承。黄山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有物质形态也有非物质形态。从物质形态上讲,有世界文化遗产地,有古城、古镇、古街、古村落、古民居(目前我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2处、历史文化名城1个、名镇2个、名村1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名镇2个、名村8个);从非物质形态上看,有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4大类、1308个项目,其中列入非遗名录国家级16项、省级49项、市级101项;全市共有非遗传承人国家级11人、省级87人、市级80人)。我们要以此为依托,积极探索并持续推进文化与科技结合、文化与市场结合、文化与资本结合,不断提高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再生”能力,从而尽快地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文化竞争优势。

第二,做好项目推进文章,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支撑力。项目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狠抓项目建设。近年来,我们在文化项目建设上已经并正在付出极大努力,态势不错。我们推出的“十大工程”中就有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作为“十大工程”之一的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中有相当一部分项目是与文化相关的。当前,要加紧推进全市1000万元以上的72个续建项目和31个新建项目建设,重点加快徽州文化艺术长廊、“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新安江延伸段综合开发、百佳摄影点、屯溪老街整体改造提升、徽州古城保护与开发、齐云山生态旅游文化区等重大项目建设。要按照既定的目标,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开足马力,全面提速,能快则快,能超则超,让这些项目早日产生效果、支撑发展。同时,要抓住国家和省里空前重视文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抓紧谋划一批文化大项目。市发改委、文化委、国土资源局要抓紧摸排,综合考虑政策、资金、土地等因素,注重项目储备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成功率,确保条件成熟时这些项目拿得出、列得上、能开工。

第三,做好转型升级文章,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转型升级不仅仅是一产、二产要转型升级,三产包括文化产业也有一个转型升级的问题,下一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就是要推动文化产业由散到聚、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全面转型。由散到聚,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地把散落在全市各地的诸如“徽州四雕”等各种零星的文化业态集中起来进行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促进产品集聚开发;由小到大,就是千方百计把那些成长性好的苗子培育成参天大树、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由低到高,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我市文化产品的品质和档次,努力向高端文化产品发展;由弱到强,就是要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园、基地等空间形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培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型升级。

第四,做好品牌打造文章,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文化品牌具有战略性、独特性、稀缺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和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在近年来文化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文化品牌工程建设,大力提升品牌核心价值,着力推进文化外延扩张,努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拿得出、叫得响的文化品牌。一是打响一批演艺文化品牌。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与一体,精心打造《徽韵》、元一全景剧院、《宏村阿菊》、花山谜窟“激光秀”四台戏,力争打造成为省内顶尖、全国一流的高品质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新增1-2家列入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二是提升一批传统工艺品牌。加快徽州四雕、徽派盆景、徽墨、歙砚、万安罗盘、徽州漆器、名茶制作等传统工艺的转型升级,提高旅游商品、纪念品的制作水平和文化品位,努力在规模化经营上下功夫,在市场化运作上做文章,进一步繁荣文化旅游消费市场。三是形成一批节庆赛事品牌。积极打造地方特色物产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的节庆、旅游、会展品牌,继续办好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赛、中国黄山国际登山大会、中国黟县国际摄影节等重大节庆和体育赛事活动,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四是培育一批文化企业品牌。积极扶持市文投公司、翰林堂、“竹艺轩”等文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鼓励支持重点非遗文化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五是挖掘一批地域文化品牌。地域文化品牌搬不走、移不动,具有不可替代性。比如黄山、屯溪老街、徽州古城、148个摄影点本身就是一个地域文化品牌。要立足不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优势,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产品以及温泉、康体、自驾游和高尔夫等业态,精心做好策划、包装、推介、营销等工作,不断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六是创建一批无形资产品牌。近日,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对外公布了黄山市与青岛、杭州、成都、烟台、三亚、上海、宁波、秦皇岛和西安一道获得“2011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称号,这就是无形资产品牌。还有官方、协会等授予的,比如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等也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我们正在积极争取的全国影视拍摄基地、全国非遗基地等,这些无形资产品牌我们也要力争拿到手。

第五,做好阵地建设文章,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力。文化阵地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更是实现文化民生的有效形式。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努力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市民中心、市美术馆等一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开放,6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57个农家书屋投入使用,“激情广场”、“温馨家园”和“快乐城市”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民生工程考核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但文化设施不够、承载能力不强、阵地辐射有限等问题仍不可忽视,特别是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薄弱,县乡村文化设施相对落后的问题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成市图书馆、市城市展示馆、市档案馆等一批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覆盖广泛、高效便捷、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六,做好文化引领文章,不断增强先进文化的感召力。文化建设的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可能是有多少文化企业、多少文化品牌、多少文化产值,但最根本的体现还是在公民素质和人文精神上。必须大力发挥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凝聚引领作用,重点实现“三个突破”: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黄山精神”,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浇灌文明之花,引导和谐发展;二要在精神文明创建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为民惠民、共建共享,大力推进结对创建、城乡共建、区域联建等活动,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三要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上实现新突破,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继续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保障上述任务的有效落实,一要强化规划引领。文化建设同样要坚持科学规划。我们有一个“十二五”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现在要根据新的精神抓紧优化和完善。二要强化政策支持。软实力需要硬支持。向上要多争取,紧紧抓住国家和省里强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中央全会后,下一步文化建设的政策红利一定越来越多;我省每年拿出1个亿设立专项文化基金并逐步增加),切实加大项目、资金、政策争取力度;市县要多扶持,支持文化建设要算大账、算长远账,该由政府承担的改革成本一定要支付到位,该由政府解决的遗留问题一定要解决到位,特别在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上还要逐步加大力度,同时在财税金融、土地城建、外贸出口、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要制定相应扶持措施,形成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合力;对外要多引入,扩大文化对外开放,加强文化项目招商,发挥优势资源、优质资本和优秀人才的组合效应。三要强化改革推动。改革催生活力。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始终保持文化发展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动力。四要强化人才保障。人才是文化建设第一资源。要精心育人才,广泛聚人才,善于用人才,尤其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加强文化拔尖人才、领军人物和名人大师的培养,努力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五要强化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都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文化建设当做份内的事,像支持工业、农业一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样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像加大经济发展力度一样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像培育工业大企业大集团一样扶持、培育文化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像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一样改善文化发展环境,共同创造文化强省建设的良好局面。

以上讲到的文化改革发展要做好“六篇文章”和做到“五个强化”,希望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委要结合实际,组织专门人马,尽快地把工作一项一项具体排出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文化改革发展取得实效。

四、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为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创造良好环境 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在即,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级各部门要以饱满的热情统筹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省第九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一要切实做好经济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目前距年底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全市上下要按照大干四季度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前三季度,我市GDP增长12.6%,低于全省1.2个百分点。虽然省里考核GDP权重下降,但我们自身还有个翻番的目标要求,希望大家抢抓最后两个月的时间,大干快上,奋力追赶,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要进一步加强项目调度,加快在建项目进度,落实项目开工条件,抓好资金、土地供应保障,力争有更多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同时要认真谋划好明年项目,确保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里盘子;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强对接,改进服务,促进在谈项目加紧签约,签约项目加快落地,落地项目尽早转化为发展成效;要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工业运行走势,强化预警监测,加强煤电油运协调,保障企业生产供给,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搞好银企对接,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要做好黄山冬游工作,努力在提升冬游市场份额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强秋冬季作物田间管理,抓好农田水利建设,认真做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要加强财税征收工作,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要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确保民生工作考核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的目标。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下金融工作。刚才,王林同志对当前金融形势特别是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要切实做好宣传工作,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各级新闻宣传部门要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用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统一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凝聚人心,为省第九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尤其要精心策划省党代会期间宣传工作,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宣传,第一是做好省里的宣传,利用召开省第九次党代会的契机大力宣传黄山;第二是做好会上的宣传,宣传我市出席省党代会的党代表在会上的各项活动,充分展示黄山良好形象;第三是做好市内的宣传。

三要切实做好维稳工作,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略)四要切实做好参会组织工作,确保我市出席省党代会的党代表集中精力开好大会。省党代会期间,各项会议、活动环环相扣,不能有任何闪失。代表团工作人员一定要集中精力,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精心把代表组织好、把活动衔接好,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确保不出任何差错,让我市党代表始终热情高涨、精神饱满地参加大会。在家的各位常委、副市长,也包括人大、政协的领导,要围绕既定部署安排,切实把各自分管工作抓紧抓好;市直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切实做好各自部门工作,努力实现各项目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各区县委书记都是省党代表,赴省参会前要妥善安排好家里工作,区县长一律在家留守、不要外出,确保各项工作都有人管、有人抓,确保省党代会期间各项工作不耽搁、发展不停步。总之,会内、会外两方面的工作都要统筹抓好,确保全市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力地向前推进,确保我市党代表能够安心专心、集中精力参加大会,把黄山发展的成就向省委汇报好,把黄山代表的风采向全省人民展示好。同志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市上下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我们要结合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进一步提升精气神、强化执行力,把冲刺赶超的热情鼓动起来,把运筹谋划的脑筋开动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迎接省第九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下载王福宏书记在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致辞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福宏书记在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致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某某区委书记在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致辞

    在区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一元复始冬将去,三阳开泰春又来。”在这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美好时刻,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与各位老......

    王福宏书记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王福宏书记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王 福 宏 (2010年11月22日,根据录音整理)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

    在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领导、老前辈:中华民族传统盛大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老干部迎春茶话会,大家欢聚一堂,共庆新春佳节。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

    在全县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 春回大地,岁序更新。值此2012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

    在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讲话(最终版)

    在老干部迎新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徐学阳 2004年1月14日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 春华秋实,寒来暑往。令人难忘,很不平凡的2003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满怀信心,意气风发地步入了充满......

    在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的讲话芜湖县人民政府县长(2008年月日)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值此2008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举行迎春茶话会。我谨代表县委、县人大、县......

    王福宏书记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务虚学习会上讲话

    王福宏书记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务虚会)上的讲话 王福宏 (2009年12月23日,根据录音整理)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开得很成功,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无论是市直部门发言,还是市级领导讲话,......

    王福宏书记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即席讲话[合集]

    王福宏书记在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即席讲话王 福 宏(2010年9月9日,根据录音整理)同志们:这次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的主题就是研究讨论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这既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