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报告高度解读与报告全文
党代会精神总结:“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
二二:即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二三:即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教人才强省;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生态浙江。二四:即全面实施”四大国家战略“,浙江经济海洋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务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大力推进”四大“建设: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
二五:总结五个方面的工作,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五大内容。提炼了五条经验,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摘要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取得
决定性胜利、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动员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奋斗。
一、科学发展道路上创业创新、奋力前行的五年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省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然灾害影响,我们在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为抓手,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
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基本实现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显著提升。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全面实施“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工作方针,及时出台帮扶企业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规划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有效实施。五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2011年达到32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8000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5925亿元和3151亿元。
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各领域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认真研究部署新形势下人大、政协工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得到健全。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成绩显著,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文化大省建设加快推进,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城乡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效明显,农民持续增收,职工工资较快增长。深化“平安浙江”建设,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社会治安环境显著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坚持以生态省建设为抓手,全面部署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启动实施“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
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江先锋”创先争优活动以及“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深化理论武装工作,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逐年提升。制定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扎实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和“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着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提能增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下大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精神与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牢记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正确处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始终遵循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加大改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保障,不断强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支撑。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推进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今后五年,是我省进一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切实担负起建设现代化浙江的历史重任。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浙江,是在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区域先行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具有时代特征和国际可比性的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浙江实际出发,始终坚持把富民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贯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社会活动各环节,体现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各方面。我们既要大力推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创造更加丰裕的物质财富,又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创造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既要保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4 又要注重先富带后富,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积极探索促进居民财产增值保值方式,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改善低收入群众生活,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最终实现物质上共同富裕;既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和先进模范人物示范作用,又要着力提高全体人民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生态文明素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引导和带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终实现精神上共同富有。为此,要更加强调共建共享,更加强调社会和谐,更加强调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有机统一,使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切实增强全省人民的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社会认同感。
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推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努力奋斗。
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万元左右。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强,经济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层次全面提升,工业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新型城市化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化,基本形成改革创新驱动、三次产业联动、城乡一体推动的发展格局,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普惠性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机制加快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0000元和22000元左右,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就业更加充分,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难有所助。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与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更加完善,依法执政能力明显增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更加健全,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具有浙江特点的社会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关系更加协调,社会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秩序更加良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循环经济加快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高。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持续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全省各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
——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持续提高。广大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密切,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充分体现。
推进现代化浙江建设,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教人才强省和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生态浙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加快建设经济强省。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贯彻扩大内需战略方针,切实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工作基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全面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大力推进“四大建设”,注重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在转型升级基础上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推进“三大体系”、“八项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十大计划”。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三)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科教人才强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制定和实施人才强省发展纲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教育,全力打造人才高地,以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法治浙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贯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进一步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体制机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平安浙江。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积极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六)坚持生态立省方略,加快建设生态浙江。深入实施“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切实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建设生态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
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完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机制和制度,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提供坚强保证。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培养造就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切实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不断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切实把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扎实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切实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
(三)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组织的团结和活力。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党务公开,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进一步完善
党代表大会制度,深入实施党代表任期制。改进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群众沟通对话机制,探索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多种实现形式。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加强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督查,切实保证政令畅通。
(四)深入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积极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注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积极推进社区、国有企业、机关、学校等领域党建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真正重视、真情关心、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五)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创新工作载体,完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蹲点调研、下访约访、结对帮扶等制度。严肃整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等不良风气,严肃处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六)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具有浙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廉政准则,深化防止利益冲突工作,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防治腐败的积极作用,深入实施“阳光工程”,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坚持抓好日常性基础性工作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相结合,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惩治腐败,对腐败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
第二篇: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摘要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摘要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动员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奋斗。
一、科学发展道路上创业创新、奋力前行的五年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省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然灾害影响,我们在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为抓手,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基本实现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显著提升。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全面实施“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工作方针,及时出台帮扶企业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规划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有效实施。五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2011年达到32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8000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5925亿元和3151亿元。
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各领域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认真研究部署新形势下人大、政协工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得到健全。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成绩显著,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文化大省建设加快推进,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城乡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效明显,农民持续增收,职工工资较快增长。深化“平安浙江”建设,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社会治安环境显著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坚持以生态省建设为抓手,全面部署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启动实施“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
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江先锋”创先争优活动以及“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深化理论武装工作,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逐年提升。制定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扎实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和“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着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提能增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下大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精神与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牢记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正确处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始终遵循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加大改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保障,不断强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支撑。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推进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今后五年,是我省进一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切实担负起建设现代化浙江的历史重任。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浙江,是在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区域先行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具有时代特征和国际可比性的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浙江实际出发,始终坚持把富民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贯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社会活动各环节,体现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各方面。我们既要大力推
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创造更加丰裕的物质财富,又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创造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既要保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注重先富带后富,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积极探索促进居民财产增值保值方式,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改善低收入群众生活,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最终实现物质上共同富裕;既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和先进模范人物示范作用,又要着力提高全体人民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生态文明素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引导和带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终实现精神上共同富有。为此,要更加强调共建共享,更加强调社会和谐,更加强调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有机统一,使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切实增强全省人民的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社会认同感。
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推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努力奋斗。
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万元左右。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强,经济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层次全面提升,工业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新型城市化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化,基本形成改革创新驱动、三次产业联动、城乡一体推动的发展格局,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普惠性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机制加快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0000元和22000元左右,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就业更加充分,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难有所助。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与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更加完善,依法执政能力明显增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更加健全,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具有浙江特点的社会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关系更加协调,社会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秩序更加良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循环经济加快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高。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持续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全省各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
——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持续提高。广大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密切,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充分体现。
推进现代化浙江建设,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教人才强省和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生态浙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加快建设经济强省。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贯彻扩大内需战略方针,切实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工作基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全面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大力推进“四大建设”,注重统筹城乡和
区域发展,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在转型升级基础上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推进“三大体系”、“八项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十大计划”。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三)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科教人才强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制定和实施人才强省发展纲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教育,全力打造人才高地,以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法治浙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贯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进一步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体制机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平安浙江。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积极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六)坚持生态立省方略,加快建设生态浙江。深入实施“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切实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建设生态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
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完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机制和制度,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联系,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提供坚强保证。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培养造就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切实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不断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切实把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扎实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切实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
(三)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组织的团结和活力。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党务公开,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进一步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深入实施党代表任期制。改进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群众沟通对话机制,探索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多种实现形式。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加强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督查,切实保证政令畅通。
(四)深入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积极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注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积极推进社区、国有企业、机关、学校等领域党建工作。
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真正重视、真情关心、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五)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创新工作载体,完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蹲点调研、下访约访、结对帮扶等制度。严肃整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等不良风气,严肃处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六)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具有浙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廉政准则,深化防止利益冲突工作,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防治腐败的积极作用,深入实施“阳光工程”,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坚持抓好日常性基础性工作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相结合,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惩治腐败,对腐败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
第三篇: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学习体会
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学习体会
2012年8月8日看了舒 省十三次党代会的报告的起草过程,使我在最短的时间内纲领性地了解并掌握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的精髓所在。自学了两本书,通读了报告原文,使我更加全面地认识、理解了报告的实质,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
报告以《坚持科学发展 深化创业创新 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而奋斗》为题,明确了以“两创”为总战略,以“两富”为总目标,高度概括了今后五年浙江省的发展思路和导向。又以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教人才强省”为出发点,使制造向创造发展,争强人文软实力,逐步形成“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浙江人的价值观;并同时开展“法制浙江、平安浙江、生态浙江”建设,倡导建立爱国、守法、明理、城信的浙江。
如何将党代会的精神和本职工作相结合。具体地说我觉得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联系群众、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服务意识。党代会报告中的“六个显著提升、六个坚强保证”中就明确了联系群众和重要性。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提升、各领域法制化水平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党的创造力战斗力提升。六个提升是全面建设浙江的需要。它的有力保障是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组织的团结和活力;深入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具有浙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做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只有具备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等必备条件,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群众、促进地方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学习党代会精神,学习专业知识,人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一切要以党的指引为导向,体现浙江人“务实、崇学”的价值观,努力学习新的水利专业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当好领导的参谋、协调好同事关系、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体现平凡人生的自身价值。
三要贯彻主题、不断增强自身的敬业意识。学习党代会精神,重在贯彻、重在落实。要以“守信、向善”的浙江人价值观来武装自已的头脑,认认真真做事、实实在在做人。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把心思化费在学习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工作能力。不断增强敬业精神,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业绩,来报答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进而实现柯城区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柯城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目标。
第四篇: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团结拼搏
扎实苦干
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巴尔虎左旗而努力奋斗
——在中共新巴尔虎左旗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韩 军
(2011年5月2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新巴尔虎左旗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新巴尔虎左旗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后五年工作,动员全旗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工业主导,主动开放融入,实现富民强旗,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巴尔虎左旗。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过去五年,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0%以上,达到22.6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5倍;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近70%,达到3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4倍。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41.4:34.6:24.0调整到21.8:42.6:35.6。资源转化逐渐加快,境内石油、煤炭、风能等资源底数基本清晰,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国华风电等一批资源开发项目进入重要建设阶段。畜牧业稳步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良种率逐年提高,初步形成“北乳、南肉、中特色”的发展格局。旅游业的基础得到夯实,甘珠尔庙、诺门罕战役遗址、巴尔虎蒙古部落等景区成功晋升为国家3A级景区,旅游业收入累计完成9亿元。非公经济繁荣发展,有效拉动就业、促进增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5.6%。
过去五年,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各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顺利完成牧区税费改革和旗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医药卫生、土地使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扎实推进,牧区综合改革取得了新成效。与蒙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口岸基础设施和通关能力得到加强,升格为国家级季节性开放口岸。投资环境有较大改善,与周边地区、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逐步密切,累计招商引资85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过去五年,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2.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7.3倍。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公路投资完成3.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8倍,建设及改建公路里程近1000公里。水利建设扎实推进,建成10处安全饮水工程,全旗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80%。城镇面貌变化巨大,累计投入4.6亿元,相继建成镇区道路、广场、水电暖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服务功能日益完善,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效果明显,累计投入2.2亿元,完成沙地治理90.3万亩,实施休牧、禁牧、草场改良等近3000万亩,沙地治理区植被得到明显恢复,沙化扩张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兴边富民项目全面实施,民族团结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过去五年,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分别达到13054元和9101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3.1亿元和3.6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4倍和2.5倍。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累计投入2.6亿元,在涉及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办了40件实事,蒙古族幼儿园、社会福利院、文体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使用。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和领导干部“一助一”帮扶工作效果良好。各项惠牧政策全面落实,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过去五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批科技新产品、新技术得到有效推广。教育教学基础设施逐年改善,新建和维修校舍3.6万平方米,全面提升了民族教育教学水平。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突出,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民族文化体育事业繁荣活跃,推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佳作和传统体育赛事,打造了“巴尔虎文化艺术节”等节庆品牌,成功举办三届“宝音德力格尔杯”蒙古族长调民歌大赛。获得“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和“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文化保护基地”两项命名。甘珠尔庙会等五个项目入选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群众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有了新的提高,涌现出一批感动新左旗人物和道德模范。
过去五年,民主法治继续完善。人大法律监督、执法检查等职能有效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充分体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爱国统一战线健康发展,民族、宗教政策有效落实。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得到积极发挥。依法治旗工作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公正司法能力不断提高。平安新左旗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综治工作成效显著,区域联防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大部分草牧场纠纷、占地补偿、企业转制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居牧民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双拥”工作成效显著,党管武装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继续加强。
过去五年,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大学习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得到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有新的提升,一批德才兼备、年轻有为的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北疆基层党建长廊”、“牧业党建功能区”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流动党校”作用明显,蒙语译制基地工作卓有成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逐步建立了巡访监督长效机制。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左旗五年的发展历程充满艰辛,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在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发展环境极为艰苦的形势下,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国内政策调整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等因素带来的严峻考验,胜利完成“十一五”奋斗目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旗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精诚团结、积极进取的结果,更是全旗各级党组织和各族人民不甘落后、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新左旗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全旗各族人民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为新左旗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今后五年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期,更是我旗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民强旗目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找准现阶段发展定位,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新左旗现阶段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低起点上的快速增长,欠发达的旗情没有根本转变,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我旗的主要经济指标在2010年达到“十一五”以来的新高,但相比其他旗市区差距仍十分明显。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2.4%、全区的0.2%;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7.2%、全区的0.5%;财政收入占全市的3.2%、全区的0.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803元,比全区平均水平低4644元。
面临的发展形势,可以概括为:优势具备,机遇更多,挑战更大。
优势方面。近年来,全旗上下思想统一,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求转变、图振兴的愿望热切、干劲十足,已经形成了同心协力、共促发展的浓厚氛围。我们对自身的资源综合优势和区位独特优势的认识更加深刻,而且,在资源开发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机遇方面。随着国家支持内蒙古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即将出台,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和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的深入实施;自治区进一步支持东部地区跨越发展,支持呼伦贝尔市加快与东三省及兴安盟合作发展;呼伦贝尔市支持我旗合理开发矿产资源,都将为我们争取差别化产业政策、转移支付和项目资金,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政策机遇和发展空间。
挑战方面。随着呼伦贝尔市“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发展战略的进一步确立,全市各旗市区都在竞相加快发展,努力创造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我旗现阶段还存在工业经济刚刚起步,还没有强旗项目,基础设施薄弱,草原生态脆弱,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公共服务能力较弱等等诸多困难和问题,赶上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实现富民强旗的难度和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加快发展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重。
总之,我们面临的发展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把各项事业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全旗“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市委“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着力在“突出工业主导、加速城乡统筹、主动开放融入、加强基础建设、高度关注民生、抓好生态建设”六个方面实现新跨越,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巴尔虎左旗。
到2015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1.8%左右,达到90亿元,人均GDP年均增长24.9%,达到16.3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2%,达到1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五年累计达到2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0.9%,达到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9.1%,达到31300元;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达到19953元。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今后五年我们必须在六个方面进行重点攻坚。
(一)突出工业主导,积极优化经济结构
按照稳定优化一产、做大做强二产、积极引导三产的思路,牢固树立新型工业化主导地位,以工业经济的率先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总量增加。
——强力发展工业。推进新左旗科学发展必须首先从工业化上谋突破。要大力推动工业经济快发展、大发展,实现工业产值95亿元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3%以上,努力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一是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做大做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大企业,集中实施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形成以煤炭开采、煤电、煤化工为主的煤炭开发,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的绿色能源开发,以石油开采、提炼为主的石油开发,以铁铜粉精采选为主的多金属开发,以乳肉为主的畜产品开发等产业,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进程。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为企业壮大规模创造条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龙头地位的重点企业,力争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家。二是加快工业基地建设。按照呼伦贝尔市建设工业园区、基地的发展思路,全面加快嵯岗产业基地、额布都格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基地产业发展提供相关配套条件。从规模、技术、环保和就业等方面,完善产业基地企业准入制度,实现产业基地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发展。
——稳步发展现代畜牧业。进一步巩固畜牧业基础地位,建设全市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一是加快产业化进程。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产值力争突破1亿元。充分发挥兴边富民项目以点带面作用,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建设“乳、肉、草、特”四大基地,鲜奶产量达到12万吨,各种肉类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大力加强饲草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特色种养业规模。二是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引导和支持牧民建立各类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能力,促进牧民增收。鼓励和引导草牧场合理流转集中,流转面积超过180万亩。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避灾型畜牧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牧业机械化水平,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以上。大力引进和推广科技新产品、新品种,实施科技实用技术入户工程,力争牲畜良种率达到95%以上,牲畜头数控制在130万头只左右。三是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增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实施新型牧民培训工程,提高科技实用技术和防疫服务水平。着力改善牧民生活条件,加强牧区生态、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业支持和反哺畜牧业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各项资金补贴政策,不断健全公共服务和保障支持体系。
——繁荣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发展中的比重,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0%以上。一是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嵯岗物流基地和口岸物流园区,启动适应边贸需求的专业市场和会展中心建设。积极引进保险机构、商业银行,培育和发展牧区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着力打造民俗餐饮、绿色餐饮和特色餐饮品牌。充分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商品房开发建设,逐步实现物业管理规范化、市场化。二是全力推进旅游业。积极打造“八区、两游、四环线”旅游产业框架,继续加强甘珠尔庙、诺门罕、道乐都等重点景区建设,积极推进晋级工作,着力打造以草原生态、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品牌。加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积极发展跨境旅游,鼓励、扶持和培育民风民俗牧户游等体验式旅游项目。三是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引导非公经济与中小企业拓宽生产经营和服务领域,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搞延伸、搞协作、搞配套、搞进出口,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旗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5%以上。
(二)加速城乡统筹,促进区域协调联动
按照完善重点镇、建设新型牧区的思路,努力实现城乡发展由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化率要达到60%以上。
——不断完善城镇结构。按照“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注重实效、保护环境”的原则,大力加强苏木所在地建设,全面推进中心镇阿木古郎、重点镇嵯岗的发展,建成全旗经济社会发展的集结点、辐射点、带动点。
——切实提升城镇功能。推进供热、给排水管网、垃圾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心镇集中供水、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85%和60%以上,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以上,镇区绿化覆盖率35%以上。推进镇区道路建设,城镇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达到25平方米。推进城镇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公共设施管理维护力度,提高城镇管理服务质量。
——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进程,完善旗、苏木镇、嘎查三级客运网络。进一步发挥中心镇和重点镇在转移人口、产业集聚、生活服务、就业增收等方面的作用。完善牧区公路路网结构,实现苏木镇连接公路通畅目标。全面提升牧区电网的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全面实施水、电、路、房和优美环境“五到牧户”工程,进一步改善牧区生活环境。
(三)主动开放融入,实现借智借力发展
通过开放融入的现实途径,实现区域经济由封闭发展向对外开放、借力发展转变。
——拓展中蒙边境区域合作。进一步完善额布都格口岸功能,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高通关能力,争取通过国家验收,力争实现口岸常年开放。大力支持资源开发企业与蒙古国开展相关领域的合作,积极协助和支持大庆塔木察格油田开发项目,着力促成口岸进口原油等地质资源。逐步加强、拓展与蒙古国社会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加强与东北三省及东部发达地区的对接与合作。全面融入呼伦贝尔与东北地区合作进程,积极开展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在资源转化、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建立产业协作发展机制。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等产业转移。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实施联合谋划项目、联合建设基地、联合打造品牌、联合开拓市场,实施资源和要素互换和整合,形成整体竞争优势,促进共同发展。
——强力优化开放环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强化行政审批中心服务功能,建立健全责任倒查、限时办结和服务承诺制度。强化信用意识,及时兑现承诺,树立政府诚信形象,营造人人重诚信、守诚信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改善发展条件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约布局,着力解决制约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发展的能力。
——大力开展通道建设。加快电力通道建设,重点加大风光互补供电工程建设力度,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妥善解决边远嘎查供电问题;加快变电站布点和主网架构建,实现与呼伦贝尔电网有效衔接,为风电送出创造条件。加快公路通道建设,大力争取牧区公路建设项目,加快一级、二级公路和专用公路建设,力争全旗公路总里程达到2000公里。加快铁路通道建设,全力支持两伊铁路复线工程、满洲里至伊尔施铁路建设,扩大与相邻地区的连通网络,完善综合运输体系。
——全力加快水利建设。加大水利投入,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民生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做好水资源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全旗水资源分布、储量及变化情况,为科学配臵、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依据。积极推进节水灌溉、集中供水、分散式供水工程,着力解决饮水困难地区居牧民安全饮水问题,实施阿拉坦水库除险加固和嵯岗防洪堤建设工程。
(五)高度关注民生,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全力解决关系民生的迫切问题,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使全旗各族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努力扩大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积极开展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和贫困家庭就业援助行动,积极落实牧民高校毕业子女就业扶持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优化城乡居民收入结构,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稳步提高在职、退休职工工资标准。严格执行饲料粮、农机补贴、生态奖补资金等国家惠牧政策,使牧民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达到10%以上。逐步提升城乡低保和各类补助、救助标准,提高困难群体的保障性收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年均增长15%以上。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1500套左右,新建游牧民定居工程、改造棚户区和危房1400套左右。实施集中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大力开展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项目建设,扶贫项目覆盖面达到65%。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增强社会救助能力。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牧区合作医疗,逐步提高医疗补助标准,新牧合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进一步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障覆盖面。
——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快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优先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加快公办幼儿园发展,实行学前教育政府资助制度。实现自治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目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资金,建立民族教育助学体系,积极打造全市一流的民族教育品牌。大力推广“9+3”免费职业教育模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并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旗工程,扎实推进科技支撑行动。二是加快发展民族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旗、苏木镇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与管理,广播和电视覆盖率达到98%和96%。继续打造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民族文化品牌,做好民族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加大室内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大力保护和发展搏克、耐力赛马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三是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医疗设施建设,重点办好旗人民医院和蒙医院,每个苏木镇办好1所卫生院,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嘎查建立卫生室,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发展蒙医蒙药事业,推进蒙药开发和蒙药剂型改革,提高蒙医研究、蒙医诊治和蒙药事业发展水平。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低生育水平。
——努力建设崇尚文明、民主法治、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着力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是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民主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全面加快政治文明建设进程,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支持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切实发挥群团组织和工商联职能作用,促进社会各阶层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文明苏木镇、文明行业、文明嘎查社区“三大”创建活动,文明苏木镇、文明行业、文明嘎查社区创建覆盖面力争达到95%以上。继续实施感动新左旗人物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全面融入“北疆文明大通道”和“呼伦贝尔草原文明带”等连片创建活动。三是加强平安创建。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大调解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健全政法工作保障机制,全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和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军供保障能力。加强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积极争创国家和自治区级双拥模范旗。
(六)抓好生态建设,全力创建生态旗
按照发展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以建设生态旗为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开发与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路子。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积极调整、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各类资金有效投向沙地综合治理,力争年均治沙面积达到40万亩。建立工业反哺生态的有偿机制,积极探索发展沙产业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沙区管护机制。捆绑实施“移民扩镇”、“生态移民”等移民项目,力争实现生态移民200户以上。继续实施退牧还草,禁牧、休牧、轮牧等草原建设项目,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偿政策,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力争完成草原保护面积800万亩左右。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和生态公益林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发挥森林、草原生态资源优势,深入发掘碳汇潜力。全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总量分配目标内,万元GDP能源消耗指标达到自治区要求。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全旗各级党组织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一)全面落实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必须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是强化领导干部理论武装。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兴学习之风,坚持集中学习、专项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健全和落实各种学习制度,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学习的表率。加强和改进旗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完善重点课题调研制度。建立健全科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激励机制,做到述学、考学、督学、评学相结合,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理论素质。二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以领导班子为重点,基层党组织为基础,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学习机制,构建评学体系,提高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水平。制定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把学习党的理论与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以及岗位职责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结合起来,丰富学习内容。根据党员不同行业、职业、年龄特点,开展分层分类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发挥党校的主阵地作用,推动党员培训教育向嘎查、社区延伸,扩大教育覆盖面。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加大学习教育经费投入,完善学习保障机制。
(二)突出围绕发挥党员主体地位作用的要求,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围绕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积极探索发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内民主。一是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各级党代会、党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深化党代表任期制试点工作成果,进一步发挥党代表作用。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评议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探索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二是加大党内事务公开力度。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深化党务公开,进一步提高党的工作透明度,在嘎查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不定期发布党情信息,公开党务工作。加大党建工作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了解党的主张,理解党的政策,支持党的工作,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
(三)切实以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主题,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要从加强教育培养、规范干部选用、强化监督管理入手,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本领强、业绩优、形象好,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一是加强干部培养。注重在基层一线培养干部,制定有利于干部到基层锻炼成长的政策措施,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选拔链。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干部,把有发展潜力的干部放到全旗中心工作一线经受考验、积累经验。注重多岗位培养锻炼干部,加大旗直机关之间、部门与苏木镇之间的双向交流力度,多岗位培养历练干部。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干部,完善对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评价标准。坚持群众公认,以素质论人才,凭实绩用干部,鼓励使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在坚持并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和试用期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加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跨部门竞岗交流力度,推动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三是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加强关键岗位干部管理,完善干部交流制度,推进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干部的交流工作。健全干部正常退出机制,解决干部能上难下、能进难出的问题。改进、完善干部考核工作,注重业绩导向,注重群众公论,加大群众满意度在干部考核中的权重;注重激励效应,切实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使用、奖惩上来。
(四)着眼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格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着力打破城乡区域界限,集约利用党建资源,统筹党员教育管理,努力实现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一是统筹各领域党建。围绕“北疆基层党建长廊”、“牧业党建功能区”建设活动总体部署,大力实施“三个打造”,发挥“三种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协调发展。重点推进嘎查党组织发挥作用,全力建设社区党建“精品工程”,着力提升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全面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启动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发挥区域内各领域党组织之间的协调性、共建性组织作用,实现党组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二是充分利用党建资源。深化“城乡联动”,依托旗直机关与嘎查、社区“一助一”结对互助和第二轮“双百工程”建设,以人才、经费、活动场地、教育培训、党建信息等方面的开放联动、整合利用,实现优势互补、同创共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实施“资源联享”,推进党建基础设施向一定区域内全体党组织和党员开放,优化区域性党建资源配臵布局,提高资源共享度和利用率。三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依托嘎查、社区推进党员服务中心建设,为党员提供全方位、多功能、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服务。完善发展党员工作推荐制、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重点加强在高知识群体、青年以及生产工作一线人员中发展党员。进一步加大党员创业、贫困党员扶助力度,探索建立对荣获不同层级党内荣誉的党员奖励制度。探索建设党员诉求中心,进一步畅通党员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党员社区登记制度,推广党员承诺制,促使广大党员和公职人员在社区发挥作用。四是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探索建立基层组织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建立互联互通、实时动态的基层组织运行情况数据库,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网络化、信息化,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探索开展网上组织生活,依托旗党建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和蒙语译制基地,开设网络组织生活园地,完善服务功能,组织从业分散的流动党员在网上参加党的活动,过好组织生活。
(五)以惩防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工作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统筹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廉洁自律。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旗宣传教育的总体规划,列入旗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抓好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专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继续加大对党政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整顿力度。围绕旗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执行力检查。强化对民生工程和民生资金的监督管理,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化村务公开,严格嘎查级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推进嘎查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内监督,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群众监督,强化审计等专门机关监督,改进舆论监督,增强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果。二是深化制度创新,规范权力运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构建技术先进、行为规范、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的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机制。深化重点环节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建立健全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和投资决策集体商议及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执行问责机制建设。三是严格执纪办案,维护纪律严肃性。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工作力度,坚决查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侵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等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完善监督举报机制,拓宽案源线索渠道。健全办案工作制度,提高办案质量,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实现“十二五”美好蓝图,推动新左旗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群众的期盼。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扎实苦干,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巴尔虎左旗而努力奋斗!
相关名词解释
三化:工业化、城镇化、畜牧业现代化。
巴尔虎文化艺术节:2006年以来,为打造巴尔虎文化品牌,我旗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人文资源和优越的地域条件,启动了每年一届,每届历时近两个月的“巴尔虎文化艺术节”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5届。
“八区、两游、四环线”旅游产业框架:八区:道乐都景区、诺门罕景区、巴尔虎蒙古部落景区、额布都格景区、甘珠尔庙景区、诺干湖景区、伊和乌拉景区、双山景区。两游:乡村牧户游和对蒙跨境旅游。四环线:海拉尔-鄂温克旗-新左旗-新右旗-满洲里旅游环线;阿尔山—新左旗—鄂温克旗—海拉尔旅游环线;阿尔山—新左旗—新右旗—满洲里—海拉尔旅游环线;海拉尔—新左旗—蒙古国松布尔苏木—蒙古国乔巴山市—新右旗—满洲里境内外旅游环线。
“9+3”免费职业教育模式:是指在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职业中学教育中,实行免收学费和教科书费的教育模式。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主要是指植被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植被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创先争优: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四议两公开”: 指对嘎查村重大事务实行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牧民大会或村牧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内容和实施结果公开。
北疆基层党建长廊:自治区为进一步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维护边疆安宁稳定,全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而在全区19个边境旗(市)开展的党建载体活动。其主要任务是:总结探索边境地区基层党建规律,推广“安全稳定”创建、警务室进嘎查村、边防派出所党员民警兼任嘎查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等经验做法。
党建功能区:呼伦贝尔市为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针对性,将各旗市区和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类型特点,划分为城市、牧业、林业、农业和综合5个党建功能区,力争从不同的侧面突出党建工作各自不同的重点、特点和亮点,以点带面,扎实推进,达到全员抓党建、全程抓党建,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的目的。
双百工程:呼伦贝尔市为全面提高全市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整体水平而开展的以“百村示范”、“百村攻坚”为主题的载体活动。“百村示范”是指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培育出各具特色的100个先进典型嘎查村;“百村攻坚”是指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全市100个相对后进嘎查村转变后进面貌,整体工作有明显提升。2008年,启动了第一轮“双百工程”活动,我旗7个嘎查被列为“示范”典型,7个嘎查被列为“攻坚”转化嘎查。
社区党建“精品工程”:呼伦贝尔市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根据中组部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工作要求和“创先争优”活动相关要求,在全市社区党组织中开展的一项载体活动。标准为:基础设施规范化、党建队伍优质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党建制度完善化、活动载体系列化、服务功能标准化、社区环境人文化、社区活动经常化。
实施“三个打造”发挥“三种作用”:苏木镇党委要“打造中坚力量,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嘎查社区党组织要“打造稳固堡垒,发挥前沿辐射作用”;科局党组织要“打造功能强局,发挥服务指导作用”。
第五篇: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摘录)
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摘录)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动员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奋斗。
一、科学发展道路上创业创新、奋力前行的五年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省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然灾害影响,我们在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为抓手,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基本实现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显著提升。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全面实施“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工作方针,及时出台帮扶企业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规划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有效实施。五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2011年达到32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8000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5925亿元和3151亿元。
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各领域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认真研究部署新形势下人大、政协工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得到健全。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成绩显著,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文化大省建设加快推进,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城乡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保障实现制度全覆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效明显,农民持续增收,职工工资较快增长。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30000元和1300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7年的2.49倍缩小到2.37倍。深化“平安浙江”建设,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社会治安环境显著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坚持以生态省建设为抓手,全面部署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完成“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和“811”环境保护行动基础上,启动实施“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
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江先锋”创先争优活动以及“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深化理论武装工作,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逐年提升。制定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扎实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和“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着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提能增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下大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总起来说,过去的五年,是浙江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五年,是浙江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成效显著的五年,是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五年。
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精神与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牢记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正确处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始终遵循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加大改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保障,不断强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支撑。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推进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二、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历史使命
今后五年,是我省进一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态势没有改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切实担负起建设现代化浙江的历史重任。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浙江,是在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区域先行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具有时代特征和国际可比性的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浙江实际出发,始终坚持把富民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贯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社会活动各环节,体现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各方面。我们既要大力推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创造更加丰裕的物质财富,又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创造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既要保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注重先富带后富,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积极探索促进居民财产增值保值方式,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改善低收入群众生活,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最终实现物质上共同富裕;既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和先进模范人物示范作用,又要着力提高全体人民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生态文明素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引导和带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终实现精神上共同富有。为此,要更加强调共建共享,更加强调社会和谐,更加强调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有机统一,使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切实增强全省人民的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社会认同感。
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推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而努力奋斗。
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万元左右。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强,经济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层次全面提升,工业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新型城市化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化,基本形成改革创新驱动、三次产业联动、城乡一体推动的发展格局,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普惠性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机制加快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0000元和22000元左右,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就业更加充分,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难有所助。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与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更加完善,依法执政能力明显增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更加健全,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具有浙江特点的社会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关系更加协调,社会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秩序更加良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循环经济加快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高。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持续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全省各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
——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持续提高。广大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密切,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主要任务
推进现代化浙江建设,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教人才强省和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生态浙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加快建设经济强省。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贯彻扩大内需战略方针,切实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工作基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全面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大力推进“四大建设”,注重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强资源要素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在转型升级基础上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推进“三大体系”、“八项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十大计划”。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三)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科教人才强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制定和实施人才强省发展纲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教育,全力打造人才高地,以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法治浙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贯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进一步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体制机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平安浙江。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积极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六)坚持生态立省方略,加快建设生态浙江。深入实施“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切实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建设生态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
四、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提供坚强保证
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完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机制和制度,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提供坚强保证。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培养造就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切实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不断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切实把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扎实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切实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
(三)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组织的团结和活力。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党务公开,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进一步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深入实施党代表任期制。改进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群众沟通对话机制,探索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多种实现形式。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加强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督查,切实保证政令畅通。
(四)深入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积极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注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积极推进社区、国有企业、机关、学校等领域党建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真正重视、真情关心、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五)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创新工作载体,完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蹲点调研、下访约访、结对帮扶等制度。严肃整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等不良风气,严肃处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六)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具有浙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廉政准则,深化防止利益冲突工作,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防治腐败的积极作用,深入实施“阳光工程”,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坚持抓好日常性基础性工作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相结合,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惩治腐败,对腐败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