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浅析-吴强

时间:2019-05-14 05:4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浅析-吴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浅析-吴强》。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浅析-吴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浅析

——以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青菱乡红霞新村为例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材料物理1302班 吴强)

【摘要】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青菱乡红霞新村的建设为例,浅析“十二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就业、房价、公共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的探究,旨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期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新农村建设 小康社会 民生 发展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现阶段是“十二五”规划出成绩、出结果的阶段,也是巩固现有成果,探索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的阶段。本实践队通过对青菱乡红霞新村的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就当前形势,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十二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之路。

一、红霞新村建设现状

(一)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矛盾日益恶化的今天,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红霞新村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改变农村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污染现状为指导思想将引智成果“STCC污水处理及深度净化技术”在新农村污水处理上进行推广,达到安全、稳定、高效、经济、生态、景观标准,从而形成一套可复制的村镇污水处理工艺模式,根本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群众生产和生活用水安全,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发展旅游经济,为城镇合理扩张和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推广“STCC污水处理及深度净化技术”共47200m3/d,其中武汉市周边辐射推广共4700m3/d,湖北省内辐射推广共42500m3/d。

居民对所住小区环境的满意程度如图1

图1

(二)利用附近资源,科学发展

红霞新村坚持科学发展,利用大学城的建设和“城中村”综合配套改造的契机,统一规划,占地240亩新村分三期三年实施,共投资2.3亿元,完成了74栋,15.4万平方米,1174套新村住房,已初步建成了质量可靠、舒适安全、配套完善、节能环保的生态花园式新社区;小区绿化率达到38%,建筑覆盖率30%,建筑容积率一期二期仅为0.5,三期小高层仅为1.5;小区排水处理系统可将污水,雨水分离,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生物治污污水处理站,污水排放达到国家A类水质标准,深受国家、省、市、环保部门和居住村民的好评。

(三)建设社区文化,丰富居民生活

红霞新村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几乎每月都会举办各种文体活动,社区居民既是参与者,也是欣赏者,内容诙谐、花样繁多,其乐融融,就连千里之外的首都专业团体及市楚剧团也慕名而来,和红霞居民们同唱一首歌、共跳一曲舞,分享幸福的喜悦。每当夜幕降临,社区居民都不约而同地来到社区绿化广场和健身广场,锣鼓喧天,歌舞升平,有的打腰鼓,有的跳健身舞,有的散步,有的聊天,大人高兴儿童乐。

(四)落实党的优惠政策,解决居民后顾之忧 2007年全村年满16周岁的1581名在册村民,全部进入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全村实行了大病、重病和急病救助基金报销制;全村农民子弟九年义务教育一费制全免。原全村村民住房面积18.6万平方米,现小区三期还建总面积为14.3万平方米,全村15个自然村塆现已入居新村11个。全村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上访事件发生,没有违纪干部和三不党员,没有“种房”违法建筑户,十七年来没有计划外生育户。为了长治久安,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红霞村是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武汉市“五个好”基层党组织,洪山区计划生育“双十佳”。

居民看病情况如图2

图2

(五)招商引资,解决居民就业问题

为了解决全村1000多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村党委和村集团公司在认真做好新社区建设的同时,特别重视谋划村级经济发展的蓝图,做到一手抓安居一手抓就业,先后成立了,红霞物业管理公司、职业中介公司、宏威散装水泥运输公司、房屋租赁公司、组建了906公交车队,解决了大批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为了广开致富就业门路,从本村的人员结构着手,分级分类拓展致富就业服务,与有资本的村民拓展事业空间兴办实体;有一技之长的村民让他们有用武之地生财之道;有劳力的村民,帮他们联系周边的大专院校做服务工作。2008年红霞新村完成国、地两税700万,同比增长28.5%,产业增加值完成1.1亿元。

居民收入来源如图2所示

图3

二、红霞新村面临的问题

(一)物价上涨导致居民生活质量降低

人民网北京12月2日电 今日,由国家信息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4)》发布会在京举行。绿皮书指出,据物价先行合成指数显示,2014年物价涨幅将继续走高,预计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3.2%左右。红霞新村居民对物价上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看法如图4

图4

(二)看病方便了,但更多的问题出来了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看病也越来越方便了,但更多其他的问题却日益凸显了出来,如医疗价格不透明,药品价格高,监管不严等一系列问题。红霞新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看法如图5

图5

(三)就业环境依然严峻

虽然就业岗位在逐渐增多,但普通居民依然缺少专业知识,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岗位,获得理想的薪水。红霞新村居民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如图6

图6

三、为促进红霞新村更好的发展提出的建设性建议

(一)规范市场价格和收费秩序

完善市场制度建设,继续探索降低市场流通费用的方案。促进重点农产品市场的规模化经营,使其流通功能与规模化生产的需要相匹配。积极落实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的十项降低流通费用的政策措施。在国务院政策指导下,各省市针对地方特点尽快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逐步将税费减免政策和绿色通道政策扩展到蔬菜、鲜活产品以外的其他农产品品种。在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条件下,对运送农产品的往返车辆均实施优惠的通行费用,切实降低流通成本。鼓励建设便民菜店、社区菜场,不断丰富其产品品种,发挥其价格优势。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探索建立反垄断、促进公平竞争和降低流通成本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价格欺诈、操纵价格和乱收费等违法行为。

(二)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让企业成为创新的发动机

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创新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概念。经合组织(OECD)将创新定义为“一种新的或显著改进的产品(货物和服务)、工艺过程、商业模式、组织方式等的实现”。如果一项技术发明没有商业化,则不是创新。因此,不能把创新简单等同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也不能把创新战略等同于科研规划,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行为。在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要承担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角色,取得的成果主要是通过技术许可等方式转移到企业,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和发动机。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弱是制约当前创新发展的主要瓶颈。据统计,2010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R&D)支出与主营收入之比为0.93%,近70%的企业没有R&D活动。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支出为967.8亿元,占主营收入的比重为1.25%,与发达国家5%以上的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为此,应高度重视和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在主要行业形成若干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型大企业和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

(三)统筹低碳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格局 农业作为人参与的、与自然高度结合的经济过程,还承载着人类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农村作为农民的居住地,具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农民获得收入、教育文化、环保康复、生态休闲、社会稳定等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多方面功能。因此,要进行符合生态文明观的村镇规划与建设,保护生态和农村特色,保持乡村生态循环,传承乡土文化,尊重自然,发展特色农村第三产业,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不是简单的环境问题,而是涉及不同地区的区域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问题。统筹构建城乡“低碳化”的进程中,绿色低碳的规划、技术以及政策引导和支持将是重要的课题。

(四)政府职能转换

1.加强招商引资,建立培训工作一体化体系

优化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环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吸引力。在软环境方面:一是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形成招商引资的绿色通道。建立起重商、亲商、惠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二是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从政策上降低招商门槛,修订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创建诚信团场,狠抓各项政策的落实。三是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四是营造富有活力的人才环境,五是要求企业为当地居民提供培训,合格后即可上班工作。

2.增强宏观调控

一方面,政府要多关心民情,了解民意,加强企业监督,多给农民带来实惠,出现问题要有效率快速的解决,并保证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加强党政党风建设,营造一个公平廉政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四、总结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国家城镇化进程,必须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更多惠民政策,保持适当宽松的政府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公共医疗卫生制度,建立政府监管与居民监督的协调统一体系,有机结合企业、居民与政府,使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参考文献】

[1] 张群群、王振霞.宏观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2013 [2] 王昌林.释放中国创新发展的潜力.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2014 [3] 崔波.低碳经济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2014

第二篇: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内容摘要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强调了这项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呢?笔者认为,一是找问题——找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二是查“病因”——为何存在这些问题;最后才是“开药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规划。

[内容提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有益的借鉴。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 当前,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农业经营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在相应改变,“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新的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有益的借鉴。

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但是,在总体上看,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 存在许多问题。

(一)投入严重不足,资金远远跟不上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式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增长18%,与城镇投资相比,差距明显。(1)投资的不足,一是严重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建设。二是影响农业投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大多地方仍旧是以“锄头加扁担”和家庭单干为主的传统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投资太少,特别是农业研究和推广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2)影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尽管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3)城市与农村在教育资源配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河南省2003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为601元、小学为768元,而农村则分别为539元和728元。河南农村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4)我国农村很多家庭因为无力承担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导致大量农村学生失学辍学。据统计,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已有5%到10%的适龄儿童没机会入小学,更有15%到30%的小孩未能上初中。(5)高辍学率在农村的初中阶段已经很明显,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0%—30%.(二)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 2 不断增加,需要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能够带领农村发展的有学历、有专长、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人才流失相当严重。这种人才的流失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优势劳动力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二是农村原有教师的调离和农技人员的改行。三是通过高考,使农村特别优秀的人才跳出了农门,而国家又没有相应的政策,使这部分人返回农村。

(三)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首先,由于财政投资的不足,农村的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民不能与城市居民同等地享有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生活等公共资源,农村广泛存在“看病难、读书难”的现象。其次,农民工的权益也屡屡受到侵犯。这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农民工的处境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侵犯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保证。三是改革过程中农民被侵权事件也不断发生。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农村土地被征用的现象越来越多,在征地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侵犯农民权益的问题,如征地中对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缺乏生活保障、地方部门和企业征地过程违规操作等现象。

(四)人口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在我国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不协调的严重问题。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文件公布的数字,我国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具 体到农村的话,每年增长近750多万人。同时,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忽视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急剧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农村能源短缺。

三、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

(一)体制上的原因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从体制上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城市,党在政策上对城市实行倾斜,主要表现在:第一,财政政策的倾斜。第二,设置严格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设置将数以千万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禁锢在农村的土地上,农民不得随意迁往城市。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还带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就业、投保等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引起收入不平等,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第三,用人机制的不健全。农村干部中大量存在不重视、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敢于坚持真理、说真话、办实事、讲实效的人才得不到提拔和重用,甚至受到打压排挤。

(二)改革的负面影响 第一,造成了农技人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行企事业单位改制分流后,农村地区的农技站几乎成为一个空壳,主要原因是工资得不到保障。第二,造成了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比农村发展要快,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 要快,城乡之间、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在工资待遇上存在很大差异,农村教师待遇普遍低于城镇或城市教师,部分农村教师生活比较困难,许多青年教师都想方设法离开农村,或“攀高枝”调离农村,或以升学的方式脱离农村教育事业,造成骨干教师的严重流失。

(三)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作用发挥不够 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不力是农村建设滞后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众多问题,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第一,农村党员年龄偏大,青年党员新增人数不多,因此,一些支部班子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解决新的矛盾的能力不强。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不健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力,凝聚力不强。第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威信不高。第四,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存在严重的知识贫困,不能摆正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把主要精力用于自己致富和迎来送往上,对村党建工作不是一抓到底,而是时紧时松,工作也只是停留在开会和一般号召、发文件上,缺乏具体措施和督促检查。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存在的众多问题,我们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首先,必须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力度,优化年龄结构。二是加大对一把手的培养力度,挑选好带头人,可以采取党员选举与上级组织举荐相结合的方 式。其次,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第三,基层党组织成员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科技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带领群众致富,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二)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工生存和生活条件恶劣,是农民所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必须关注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生存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已制定的各种保护性的政策法规,要贯彻落实,已经落实的则要不断完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优势。对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的选择,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性。

(三)改革农村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充分利用。一要不断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加大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力度,确保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农村的总体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要不断发展针对农民所设置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 型农民。二是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人才资源。针对农村原有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笔者认为,党和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篇:集体经济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

集体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

2011-06-30 10:02 作者:龚云 来源: 爱思想

核心提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我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发展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义和主要途径。只有集体经济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才能真正达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坚持社会主义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通过探索新的集体经济实践形式,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巩固工农联盟。发展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义,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否起好步,也关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成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农村能否成功。

一、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正确评价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进行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在我国农村推行了二十多年的人民公社体制。

20世纪50年代初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否像今天有些人所说的搞早了或搞错了呢。评价一个历史事件,不能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必须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从当时的历史来看,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国民经济恢复以后,大规模地推进工业化建设,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重大任务。在农民分得土地以后,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怎样才能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迅速增长的需要?怎样才能避免两极分化?在个体农业经济基础上,去解决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和避免两极分化的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

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经验和认识,领导亿万农民,进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尽管在合作化的步骤上存在过快、过粗、过急等不足,但比较顺利地在我国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农村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

在农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以后,如何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就是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一个尝试。1981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客人时就说过:人民公社是一次探索。诚然,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是脱离了当时农村的客观条件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但是人民公社体制运行二十多年,并不是一无是处。人民公社在改革开放初期自行解体,有其历史的必然(本博?)。但正是借助于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广大农民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高科学种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培养了广大农民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农民亲 身感受到了组织起来的好处。

改革开放前,在集体经济制度的保证下,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推进中国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村的发展为轻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也为我国外贸出口赚取了大量外汇,从1950年到1977年 农副产品及其加工贸易出口额合计1337.9亿元,占同期全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1901.2亿元的70.4% ;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资本积累,为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创造了条件,“1953-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的25年间,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总额估计在6000亿-8000亿元”,而1978年时国家工业固定资产总计不过9000多亿。这些为后来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农业获得了较大发展,解决了亿万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从粮食总产来看,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264亿斤,1978年达到6095亿斤,增长169.2%,增产3831亿斤,平均每年增产132亿斤,平均每年增长3.5%。同期世界平均每年增长为3%,美国为2.4%,日本则减少0.2%。从粮食单产来看,按播种面积计算,亩产337斤,比1949年亩产137斤,增产200斤,平均年递增6.9斤;按耕地面积计算,亩产548斤,比 1949年亩产171斤,增产377斤,平均年递增13斤。同期世界粮食单产水平是从1949年的154斤,增加到1976年的245斤。美国则是从 1949年的218斤,增加到1976年的417斤。

从粮食消费来看,从1949年到1978年,在人口净增加4亿1642万,在人均耕地从1949年的2.71亩减少到1978年的 1.57亩情况下,人均对粮食的占有量从1949年的418斤增加到1978年的636斤。在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情况下,初步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这在当时被世界公认是一个奇迹。

二、农村改革的不足:忽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多种实践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获得很大发展,总量有巨大增加,实现形式多样化,农村集体经济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在实现形式方面,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打破了“集体所有、统一经营” 的单一实现形式,出现了普遍存在的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实现形式与少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并存的形式,同时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的集体经济实践形式。农村集体经济在引导中国农民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毋庸讳言,农村改革也存在不足,就是农村集体经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诚如有学者指出的,我国农村改革,“要讲最大的失误,就在于我们未能及时有效地纠正各地普遍存在的‘分’有余而‘统’不足,甚至只有‘分’而没有‘统’所带来的各种矛盾问题,使得本该是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为主要内涵的基本经营制度建设,出现了严重的缺陷与偏差,从而导致‘三农’突围的工作似乎处处被动、越陷越深。”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对农村集体经济一直缺乏持续的、有效的、具体的政策支持。同时对集体经济存在错误定位问题,仅满足于公共积累的增加,担当公共服务的角色,为农民提供服务。目前许多地方发展集体经济,主要是解决村集体公共经费不足问题,特别是组织部门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活动经费的途径,政府农业行政部门基本上没有采取具体措施去发展集体经济,更没有将集体经济作为农民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中央文件中虽然提出要重视集体经济的发展,往往是原则性提法,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

忽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贬损农村集体经济的倾向有关。这种倾向不加分析地把集体经济归结为过去的公社体制,把发展集体经济说成是“要搞旧体制的复归”,无视我国农村改革的初衷就是要寻求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更有活力的实现形式,是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将农业集体经济视为低效率和不受欢迎的经济形式。伴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又被视为是产权不清晰的代表。近年来,在我国学术界,否定集体经济的风气占着上风。一些学者大肆渲染刘庄、南街、华西这些集体经济代表的特殊性,无视这种特殊性背后的历史必然性和普遍性;有的学者,否定中国农业合作化过程的合理性,认为中国根本不存在集体化,只有“被集体化”,直接为土地私有化鸣锣开道;也有学者,在“田野调查”科学外衣下,将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无限地放大,根本地否定农村集体经济,在他们看来,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是低效的、落后的,而且是不人道的,是腐败和村霸的“温床”;等等。

这些认识的根源在于,一是,由于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在我国农村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一些集体经济“空壳村”这些问题更严重。在反思这些问题的时候,一些人首先有意无意地将集体经济看作是罪魁祸首,而根本不去思考集体经济的弱化而引发的更严重的问题。二是,在思想上绝对地、片面地看待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的关系、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看不到对立统一的二者的一致性。因此,他们看不到或者无视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一提集体经济就立刻与产权不清晰、低效率、管理不善之间划等号。他们看不到改革开放30年,为逐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所准备的物质基础,也无视广大农民群众要求发展集体经济的根本意愿,而一味地不顾实际地强调私有化的改革方向。在他们看来,谁若强调发展集体经济,谁就是极“左”的表现;哪里若还在坚持集体经济,哪里就是思想不解放的表现。长期以来这些消极的、悲观的倾向占据着舆论的上风,不仅扰乱了人们的视听,而且给农村中坚持和发展集体经济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造成了思想压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着农村政策的正确贯彻和执行。长期的思想上、舆论上的偏见,导致实践中对集体经济的无视甚至压制。一些地方在发展集体经济是保守、是落后的舆论影响下,不仅不提供集体经济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造成集体经济贷款难、税收负担重等问题,而且强行使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在坚定不移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不能做到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被忽视,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的落实。没有集体经营层的发育,“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就会被虚化;没有集体经济发展,我国农村就难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没有集体经济的支撑,我国农村就失去了“先富”政策与“共富”政策的有效联结手段。

农村改革和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公平对待集体经济,从而使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提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原则、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发展集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理论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在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中,发展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集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的方向。集体经济是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是家庭经营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制度保障。邓小平同志早在 1980年5月31日《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中就明确地指出:“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1990年3月3日他在《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中再次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求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1992年7月23日、24日,他在审阅中共十四大报告稿时指出,“关于农业问题,现在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我以前提出过,在一定的条件下,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勉强,不要一股风。如果农民自愿,也不要去阻碍。„„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也是一样,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题。公有制不仅有国有企业那样的全民所有制,农村集体所有制也属于公有制范畴。现在公有制在农村第一产业方面也占优势,乡镇企业就是集体所有制。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从各地实际出发,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1995年3月23日他在江西考察农业问题时强调:“从长远趋势来说,农村生产力发展了,社会化分工和科学种田的水平提高了,农民群众要逐步走上新的集约化、集体化道路上去,这是农村发展的大方向。”

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要支持、鼓励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集体经济的发展。这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

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农业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亿万农民有组织起来的客观需要,农民对发展集体经济有很大的需求。在多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发展过程中,广大农民对集体经济、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和较强的依赖感,对发展集体经济也有着较强的心愿和呼声。更重要的是,在全国已有 8000-10000个高水平集体经济的村庄。一批党的农村基层干部,已经探索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新的集体经济实践形式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路子,为今天全国大规模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无论是在东部沿海(山东省烟台市南山村)还是西北边陲(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在彩云之南(云南省昆明市福保村)、黑山白水之间(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在中原腹地(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新乡县刘庄村等等),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都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代表。它们遍布大江南北,犹如星星之火,闪耀在中国大地。它们为中国广大农民树立起了一面旗帜,指引着共同富裕的道路。广大农民要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呼声和愿望一次次地反映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

农村集体经济已经具备了发展的条件。改革开放30多年中,经过农业集体化而建立起来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保留了下来。中国当前存在 200多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及快速推进的工业化进程,也为逐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与多种发展方式和途径。现代农民的形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储备了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根本组织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庄的一个共同经验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作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凡是共产党领导有力的地方,集体经济发展就有保障,私营经济就越受规范。党的领导是通过一个好的带头人和一个团结稳定有战斗力的村班子发挥出来的,是建立在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基础上。

中国共产党是靠领导农民、动员农民、组织农民、教育农民获得革命成功的,组织农民是中国革命留下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放弃对农民的领导、组织和教育,是愚蠢的。关键在于怎么组织,谁来组织,组织起来干什么。人心齐,泰山移。没有强有力的共产党的领导,农民心就不可能齐。组织起来的农民,能够打败美帝国主义,同样也能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排除农民的经济,是没有希望的经济。没有共产党的领导、组织,农民就是一盘散沙,就是千万条内斗的虫。有了共产党的领导,农民就是一条打不败的龙。

中国共产党能否充任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保护神,取决于当地社会主义传统的强弱。社会主义集体在组织上和精神上保存得越完整,当地农民就越容易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就越容易适应市场,越容易成为市场的赢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农村建立了完整的组织系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分布在全国农村的成千上万个基层党组织及其带头人成为中国农民奔向共同富裕道路的带头人。

农业合作化运动,特别是存在为期25年的人民公社体制,对我国基层政权组织的形成与变革产生了长远的影响。集体所有制和党组织为村庄内的治理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培养了一批有能力的行政者,准备了既可与外部行政体系接轨、又可超越家族自治自理村政事务的组织基础。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形成了具有高效率的“党政企”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农村强不强,要靠领头羊。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就认为,“看来只要有好的带头人,集体生产也可以搞好。”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政治保障,是农民走向市场凭借的有效组织资源。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对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农民群众中去,密切党和政府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引导农民群众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保证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些村党组织建设搞得好的村,集体经济实力相对就强,群众生活水平较高,村庄秩序相对较好;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甚至处于瘫痪状态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就弱,大都无钱办事又无人管事,群众生活水平低、困难多、意见大,社会秩序较差。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致富能力强又乐于奉献的带头人,更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没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作支撑,单靠带头人的作用,农村集体经济可能会有一个好的起步,却很难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在刘庄、在华西、在南街、在兴

十四、在湾底、都有一个团结务实、一心为民的领导班子。吴仁宝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交流时曾强调,他最满意的不是说华西有多少经济,而是有多少干部,是华西村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党的农村工作就能落到实处,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就会少走弯路;领导班子不作为甚至胡作非为,就难以团结和凝聚群众,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不好,发展集体经济也就无从谈起。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是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面旗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50多年与时俱进、勇立潮头,50多年旗 帜不倒、长盛不衰,50多年感召一方、引领一片,以坚强的组织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坚实的物质基础,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之路,成为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典范,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典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在以吴仁宝为书记的带头人带领下,成为全球第一村。华西村民每天必须工作9个小时,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党员每天要工作12小时,同样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在党员模范作用的感召下,华西成了有名的“苦干村”。河南省临颍县的南街村党委在“班长”王宏斌带领下,发扬“二百五”的“傻子”奉献精神,努力把南街村建成一个“共产主义小社区”。早在 20世纪80年代末,王宏斌就在南街村党支部内发起了一场思想教育运动,要求每个党员都学习一条流传至今的古训:“公生明,廉生威”。还确立四条党员行为准则:党员决不能“先富起来”,任何党员变得比普通村民富,是全体党员的耻辱;面对困难时,党员决不对群众说“给我干”,而必须说“跟我来”;党员不可以以权谋私,而应是全体村民的榜样;党员必须在日常的支部会上定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黑龙江省甘南县的兴十四村总支书记付华廷从1972年担任书记以来,近四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农民谋福利,艰苦创业、拼搏争先,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途径,闯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村经济产业化之路,把一个30多年前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 “三靠村”,建设成为拥有35家企业、1800多名员工、10多亿元总资产的“龙江第一村”。付华廷的人生信条是:“只要我干一天,就让老百姓说共产党好!”“我别的啥也不图,我图的就是让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湾底村在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乡镇企业掀起“改制”高潮的关键时刻,村总支书记吴祖楣首先表态“拍卖不是选项”,婉言谢绝了有人劝他买下村办企业变为私营公司的建议。湾底村党支部明确向村民许诺“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

党组织始终代表全村农民的根本利益,并把决策建立在充分尊重本村农民的意愿基础上;党员始终能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处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所以集体致富村的党的领导获得了农民的充分支持,享有崇高的威望,能够始终带领农民走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

习近平同志2010年12月17日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策,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来抓,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充分说明发展集体经济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我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发展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义和主要途径。只有集体经济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才能真正达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第四篇:泉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探索

泉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探索

2009-08-27 16:23:42来源: 泉州统计信息网2009年02月11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工业化、城市化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这既是一个有利于“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容易忽略“三农”问题、导致社会各类矛盾凸显的社会敏感期。本文拟利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资料,对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探索。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要按照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就是建设物质文明,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这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和具体表现;乡风文明就是要建设精神文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这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村容整洁就是建设生态文明,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让农民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整洁的街道,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管理民主就是建设政治文明,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作主,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的提出及付诸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最应启动內需的地方就是农村,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能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赋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平等的享受发展的成果,弥合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

二、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工业反哺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发挥外向型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符合市情的发展道路,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一)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1、优势特色农产品比重不断提升。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继续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取消农牧业税等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资料显示,2006年和2007年我市分别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65.37亿元和188.12亿元,分别增长0.9%和0.5%。水产品、乌龙茶、芦柑、龙眼、德化梨、蔬菜、食用菌、马铃薯、畜禽产品、花卉等优势农产品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2006年是81.5%,2007年达到86.7%,超过了“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优势产品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85%的目标。

2、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在我市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农业投资总量逐年提高,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和2007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66.8亿元和71.02亿元。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末,我市99.9%的村和95.9%的自然村通公路;28.8%的村地域内有车站或码头;100%的乡镇已经完成农村电网改造,100%的村通电;近100%的村和99.6%的自然村通电话,92.5%的乡镇有邮电所,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3、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由单一的农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方向转变,非农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1996年的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的89.2%上升到2006年的94.9%;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占比由1996年的44.8%回落到28.1%,为全省9个设区市最低,而在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占比则由1996年的35.2%和20.0%上升到50.3%和21.6%。

4、乡村财力增强投入增多。乡镇财政作为国家最基层一级财政,既是乡镇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保障,又是县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建设工作的财力主渠道。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全市乡镇财政总收入69.13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财政总收入5197万元,为1996年的4.3倍;财政总支出63.38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财政总支出4765万元,为1996年的5.5倍。2006年,我市村集体收入24.83亿元,村集体资产总额217.57亿元,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99亿元。乡村财政收支、投资状况总体良好。

(二)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我市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市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606元和7244元,仅次于厦门,位居全省各设区市前列,体现了我市经济相对发达,农民较为富足的市情。

2、农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06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90.5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超过25平方米;住宅为砖木结构的57.12万户,占49.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20.52万户,占17.7%;22.6%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使用入户管道水的住户90万户,占77.9%,;农村住户炊事使用的能源中,主要使用电的7.54万户,占6.5%,主要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的51.93万户,占44.9%;59.6%的村完成改厕,其中使用水冲式厕所的有69.96万户,占60.5%;村内道路路面以水泥路面为主,占78.3%,柏油路占2.4%;39.4%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

3、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末,86.7%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01台、固定电话84部、手机147部、摩托车86辆、电脑9台、生活用汽车7辆。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农村居民用于文化和娱乐方面的消费

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7.5%,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42.9%回落到42.2%,消费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从食品消费的内部构成看,主食消费的主导地位格局已被打破,副食消费比例逐年增大;从实物消费量来看,人均粮食消费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蔬菜、肉类、奶品等的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三)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社会保障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市在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关注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06年末我市农业户籍人口471.07万人,其中有6.57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保险,339.08万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1.94万人得到了集体养老金,30.1%的乡镇有敬老院。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市全面实施,全市有农业人口的所有县(市、区)全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

2、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农村教育和卫生事业,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2006年末,18.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92.0%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80.0%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63.3%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34.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比第一次农业普查增加4.7倍;32.6%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36.6%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比第一次农业普查时的占比提高20.6个百分点。全市农业从业人员数97.43万人,其中文盲占7.0%,初中占51.5%,分别为全省各设区市最低和最高;全市共有农业技术人员1.62万人,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2006年末,我市97.7%的乡镇有医院、卫生院;53.0%的村距离医院、卫生院在3公里以内,91.3%的村有卫生室;88.8%的村拥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1.1%的村拥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86岁,比1995年提高了2岁。

(四)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在重视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农民生存需求的同时,重视满足农民对民主权利和安全的需求,加大了民主法制建设力度,打击了各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违法活动,为广大农民营造了一个政治上民主、生活上安定的良好社会环境。据了解,2006年我市共有2383个村(社区)开展了村务决策听政工作,占总数的97.4%,群众满意率达到了88.3%;社会安全满意度达到了91.8%;2007年全市100%村推行村集体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充分显示了近几年我市在推行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又是一项全面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一)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市优势特色农产品不断壮大,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我市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发展缓慢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够的事实。2006年我市机耕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8.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8个百分点;200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由2006年的0.9%回落到0.5%,增加值率也下降到56.9%,较2006年低了0.6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在全省9个设区市中,仅高于厦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在全省9个设区市中位居第6位。

(二)城乡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农民增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一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资料显示,2006年末,我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9%,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2倍,达到15972元,增长12.4%。二是增长速度相对较慢。2006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增长了7.9%,但是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在全省各设区市中仅高于福州。

(三)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就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农村居民而言,现阶段农村居民应对生存风险的基本方式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然而,工业化与城市化使很多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到第二、三产业,往往没时间照顾家庭;生育观念的转变使家庭规模逐渐缩小,传统的农村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土地保障功能降低,农业的收益小,在遇到自然灾害和年老、疾病时无法保障基本生活;对于被征地农民,除了土地补偿、安置费外,其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也需要获得法律保障。由于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层次低,农村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主要散见于部门规章、相关机关发布的通知、命令等等,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在许多方面仍属空白。现有的零散颁布的各种条例、通知和规定,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不能形成配套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严重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

(四)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农村教育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的政策,但部分偏远地区水平仍然较低、基础不稳固,有些地方存在学生因贫辍学、学校危房年久失修、公用经费短缺等突出问题。农村教育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等,也存在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加上历史原因等因素导致了我市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55年。2006年末,我市农业从业人员中,小学及初中学历占了绝大部分,高中及以上学历仅占总数的3.9%,在全省9个设区市中,仅高于宁德。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加大农村投资力度及整合工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必须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信贷支持;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各项投资协调整合的力度,围绕广大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问题,在建设规划的框架内,整合各类资源,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形成按规划统筹项目、按项目安排资金的投资管理新格局,确保新农村建设真正取得成效;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为核心,鼓励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2006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四者的比重分别为54.1%、38.2%、4.0%和3.6%,可见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我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增加农民收入就要从这两方面下工夫。一是努力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最大限度拓展就业增收空间。以发展二、三产业和城镇化为主要途径,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推动工资性收入增长,是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二

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为龙头,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重点发展如丰泽的花卉、龙眼,洛江的花卉、龙眼、蔬菜,泉港的渔业、家禽,石狮的水产加工,晋江的畜牧业、渔业、龙眼,南安的花卉、龙眼,惠安的花生,安溪的茶叶、油柿,永春的芦柑、茶叶、食用菌,德化的梨、蔬菜、马铃薯等,积极探索“企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为合作模式的合作组织,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公司)的优势,发挥合作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连接基地、农户与市场的多种服务功能,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三)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土地征用征收办法、补偿标准和补偿机制,采取政府征地企业租赁制、利用土地补偿费为被征地农民办理社会保险等补偿方式,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对被征地农民的转移支付。尽快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完善村级财务托管制度,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抓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建立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继续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和配套改革,探索建立多元化林权投融资机制。

(四)加强基础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着力培养知识型农民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我市农民的客观要求。因此,要从农村教育入手,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一是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完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建立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二是办好技术教育,着眼于开发现有农业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推广先进技术,特别是把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作为农民技术培训的重点,把农民技术教育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职责来抓。三是加强农业中等学校建设,扩大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回乡初、高中毕业生为主的农民,着重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使一部分农民达到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水准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和经营,成为高层次的农民。

(五)继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我市农民对村务政务公开的满意度和对社会安全满意度分别达到了88.3%和91.8%,但应该看到村务不够透明的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安全满意度比2005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民主监督不够有力和农村赌博不良风气有所抬头等问题。因此,应该继续大力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完善村民自治,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继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传播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先进适用知识,为农村创建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六)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森林毁坏等环境问题。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应该实施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生物多样性、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5大生态工程,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占一补一”制度;

开工建设碧坑水库、洛江八峰水库,建设石狮、晋江供水二期及南安沿海三镇供水等引调水工程,完成山美灌区南高干渠改造整治和金鸡拦河闸重建,提高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水平;全面整治农村工业“三废”和村庄污染源;对维护全市生态良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严格控制用地功能转变,严禁不符合功能区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加强德化戴云山、安溪云中山、永春牛姆林等国家级和省、市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加大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和自然保护区域的投入,力争我市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者:黄胜锋 泉州市统计局)

第五篇:东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修改稿

东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

华彬—东兰县农业局

(导语: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2006年,东兰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启动实施新农村试点建设,并在具体的实施中大胆探索、大胆结合、大胆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扎实推进东兰老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新农村工作开展情况

(一)板栗、水产养殖、劳务输出为支柱,以畜牧养殖及多种经济作物为补充的农业产业协调发展格局,截至2010年9月底,21个试点屯共有板栗面积1645亩、桑蚕1068.6亩、中草药110亩、林果1907亩、优质稻1600亩、糖蔗1482.5亩、养鱼110亩,输出劳务1480人。试点村屯经济出现加快发展的势头。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带动下,全县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一村一品”专业村42个,其中无公害蔬菜类专业村10个,桑蚕专业村2个,糖农村产业经济不断发展,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没有产业支撑,新农村就是“乌企业,围绕板栗、桑蚕、中药材、糖蔗、水产品、三乌鸡、劳务输出等符合县情的产业做文章,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粮食为基础,以桑蚕、蔗类专业村3个,中草药材类专业村1个,板栗专业村12个,水产养殖类专业村1个,畜禽养殖类专业村1个,油茶类专业村2个。2010年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 15.4亿元,与2006年同比增长60.2 %;农林牧渔总产值63780万元,与2006年同比增长21.1%;财政收入13026 万元,与2006年同比增长35.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40元,与2006年同比增长63.3%。

(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繁杂的系统性工程,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要历经相当长的过程,必须有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况且,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农民群众十分需要政府加强指导,共谋共建新农村。为此,2007年来我县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队,强化这支队伍建设,增强驻村指导员服务意识,较好地发挥了指导员队伍的模范作用。

对口帮扶指导,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我县整合资源,集中部门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对21个县级试点村屯进行指导建设,并落实88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试点村屯对口援建,明确牵头单位及责任人工作职责,工作队长期驻点开展工作,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2006年以来县里从有限的财政经费中,给每个试点村屯划拨5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启动经费,外引项目资金180多万元,让试点屯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好处,亲身感受到新农村建托邦”。我县切实把农村产业发展摆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从试点工作一开始,我县就在试点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发展思路,依托县内花神丝绸、味森活食品、河丰药业和巴马丰浩糖业等龙头加工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坚持“五到位”,驻村指导员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2007年以来我县每年从县直和乡镇机关选派240多名综合素质高、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进驻全县147个行政村开展工作,使每个行政村有一名以上指导员驻村。为发挥这支队伍作用,我县创新工作管理机制,推行指导员工作“五到位”,即领导重视到位、制度管理到位、教育培训到位、督促检查到位、榜样宣传到位。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照顾,明确驻村指导员的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及目标要求,注重指导员学习培训和工作汇报,定期或不定期对指导员到村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掘指导员的工作亮点和经验及先进事迹,及时进行宣传报道,激励指导员安心扎根农村,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

抓好“五结合”,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我县积极创新指导员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效果,抓好“五个结合”。与新农村建设“三清六改二建”项目建设相结合,引导驻村指导员抓试点村屯的农业发展、村庄建设规划,指导村民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组织群众开展政策宣传和各种文娱活动,参与村民项目建设。与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农村社会稳定相结合,推行“千 名干部下库区解难题”实践活动,主动参与解决库区移民水、电、路、医、学“五难”问题,引导移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改善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与特大自然灾害中抓抢险救灾重建工作相结合,各工作队组建指导员抗灾救灾突击队,落实灾后重建工作责任制,建立突击抢险救灾激励机制,切实保障群众利益。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抓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相结合,指导村级党组织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与后援工作相结合,把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业绩纳入后援单位目标管理,明确后援单位的工作任务,增强后援单位对指导员日常管理,实现部门和驻村指导员“双向”联动。

(三)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切实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近年来,东兰县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积极整合农业、林业、畜牧、扶贫等部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结合广大农民和农村发展需要,开展一系列活动,形成了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水利部门深入调研,积极做好水利渠道、水库、山塘、水柜等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积极向上申报,争取项目资金,力争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农业部门组织技术队伍,指导群众改种改良,调整产业结构,夯实增收基础;林业部门认真贯彻温总理“山青水秀生态美”的指示精神,开展“植树造林保生态”大行动,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机部门开展“千台农机闹春耕”行动,扶贫部门先后投资81.6万元完成8795亩的板栗品种改良项目;投资98.6万元完成5789亩的油茶种植;投资180.3万元完成5265亩的核桃种植;投资60万元完成5300亩的桑蚕扩种种植。、大大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畜牧、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也发挥优势,纷纷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动植物防控防疫等方面的便民惠民服务,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据统计,2011年全县用于农村各项事业建设资金达15443.4万元,其中投入 3753.1万元兴建农村集中供水工 程258处、家庭水柜3273座;投入2641.2万元修建村屯道路68条201.5公里;投入1149.6万元修建水利渠道71条116.6公里,防护堤、水库等15座(处),投入540万元兴建沼气池515座。同时,农村教育卫生项目资金投入2966万元,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投入420.5万元,农村房屋扶持改造资金投入300万元,易地安臵项目资金投入473万元,支农资金投入3200万元。为民办实事好事1692件。

(四)农村环境不断改善。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环境得到了大力改善,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以“村容整治”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三清六改二建”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试点村屯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大为改观。同时,县新农村办从建设、农业、土管、渔牧等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和民房设计巡回服务队,进村入屯进行宣传和服务,免费为群众提供民房设计图纸,帮助群众做好村庄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了新农村试点建设。

(五)扎实开展教育培训,大力塑造新型农民。近两年来,加大了对培训项目及资金的争取力度,争取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村级后备干部培训、劳务技能培训等培训项目。依托乡村党校、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产业示范基地、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培训阵地,组织举办新农村建设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培育了一批新农村建设“领头雁”和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截止目前,全县共组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1316人次深入147个行政村,举办各 种宣讲会522场(次),发放资料1.85万份,听讲群众达4.93万人次,开设各种实用技能培训班343期,培训党员群众2.37万人次。通过培训,农民基本能撑握一到两门的实用技术,拓宽农村农民就业的渠道,使试点村屯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1%。

(六)民主政治稳步推进,基层组织得到加强。我县全面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了农村村委会的新建和扩建工程、改善办公条件,推进依法治村和民主管理的制度建设,推进政务、村务、财务的有效公开,从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实施;推进村级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农民群众在村级事务上当家作主。把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作为融洽党群干群切入点,健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实行村财镇管,定期公布,使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等到有效加强。

(七)农村社会事业不断繁荣。各试点村屯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了《新农村建设村规民约》、《新农村建设卫生公约》、《卫生评比办法》、《“六好”评比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评比办法,开展 “六好”(好夫妻、好兄弟、好婆媳、好儿女、好邻居、好妯娌)、卫生评比活动,为建设农村先进文化、塑造文明新风拓展了活动载体、注入了新鲜内容、增强了农村活力;建起文化宣传长廊,图文并茂宣传科技、文化、卫生、计生、法律知识;兴建公共活动场所,供村民休闲、娱乐、健身,有力推动试点屯农村形成了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和谐共处的良好风气,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八)创建新机制,激发群众主体活力。积极探索,大力推行“群众自主申报,实行动态管理”、“民主管理”、“群众互评”三项机制。一是推行“群众自主申报,实行动态管理” 机制。哪里群众积极性高就在那里搞试点,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投入主体、管理主体、建设主体。不下硬性指标,不搞人为指定,由群众自己拿主意,但实施效果与新农村试点资格动态管理挂钩,试点建设所碰到的问题一律由村屯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组织村民协商解决。无自治能力的村屯不能列为试点对象,同时实行定期调度考核,对依赖性强、群众积极性不高、工作难以推动的,责令限期整改,直至取消试点资格。二是推行民主管理机制。民主选人,全县21个试点屯全部民主选举产生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民主理事,把民主管理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始终。新农村建设试点申报与否由村民自主决策,理事会称职与否由村民来评,资金使用合理与否由村民来审,项目是否实施由村民来议。突出发挥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投入、管理、建设主体作用。民主管财,制定和完善各种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资金收支的程序和手续,确保新农村建设资金用在刀口上。三是推行“互评”机制。组织各试点理事会会长对新农村建设“三清六改二建”工作进行互评,让试点屯之间交流做法和经验,让群众自己给自己打分,自己查找存在的不足,自己拿出整改方案。通过推行三项运行机制,有力调动了广大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东兰县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仍非常艰巨,工作中一些问题和困难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县财政困难,群众生活不够宽裕,县直帮扶部门实力薄弱,使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陷入“三有限”困境,即县财政投入资金有限,县直帮扶单位支持资金有限,群众自筹资金有限,影响了新农村试点建设的进度。

二是试点建设进度不平衡。新农村建设试点启动实施两年来,多数试点、多数项目的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个别试 点建设进度较慢,一些乡镇和部门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精力不多,农民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还比较严重,试点发展不够平衡。

三是农民增收的渠道还不够宽。农民就业门路不多,种养业收入仍然是构成农民收入的主体,增收的渠道仍比较狭窄。农业受灾严重,农资价格上涨,制约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因素增多,农民增收更加困难。

四是产业支撑功能不够强。有的试点产业规划不科学,优势不够突出,规模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不强。

四、下一步的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

在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领导组领导下,乡村两级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考核、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建设新农村作为一件大事,真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领导精力、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和政策措施上向农村倾斜。各有关单位包乡镇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加强领导,搞好服务,帮助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扎实有效地推进东兰新农村建设。

二、严格搞好规划,分步实施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农村养老保险、救助、低保和卫生为保障,结合当地实际,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1、科学确立试点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从试点起步,要先确立新农村建设试点乡、村。通过搞好试点,树立典型,积累经验,完善政策,达到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的目的。在试点选择上,可以在不同区域的先进村或选择不同经济类型的先进村,要充分注意代表性和今后在面上的推广性和可操作性。并且有利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聚集人口、资金,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县委、县政府着力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以二级路沿线所在地为重点,以其余10个乡所在地为基点的的城乡网络,一是要在2011年做好各项规划,尤其是乡(镇)村建设规划,既要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民建房模式,又要规划水电路、通讯和科教卫生服务事业等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还要考虑人防、环境保护等因素。建设规划要充分尊重民意,突出特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主要是利用土地,保护耕地,建设规划要把“村兴、民富、路畅、山绿”放在突出位臵。建设规划要经过农民充分讨论、专业机构指导、相关部门审定。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因此,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壮大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和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培育各类市场,畅通城乡之间物流通道;引导、鼓励各类实体,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特别是让效益好的企业包扶农村,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民稳定持续增收。到2015年,全县75%农村的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增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年人均收入比2008年在翻一番达到约3000元,而且村容村茂整洁美观,环境又好。三是基本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即到2020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县农村整体上基本建成具有东兰特色的新农村。农业实现产业化,农村实现城镇化,农民富裕化。

3、共同参与,增加投入。各部门要明确在新农村建设中 的职责和任务,特别是宏观管理、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要充分考虑县委、县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要求,有目标地合理安排,形成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农村结对帮扶,采取“企业+村庄”、“机关事业单位+村庄”等多种形式,加强推进东兰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主题是农民,必须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这就需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搞好再就业培训,提升农民文化素质;通过劳动力培训工程,特别是符合农民实际的流动性培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通过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优秀党员户、文明户、文明信用户)来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

4、加快经济发展,开辟增收新途径。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才能经济增收、粮食增产、生活富裕。从我县现状来看,要想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改变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靠二、三产业带动、走产业化、特色化经营道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是根据我县不同的地域条件和优势,有针对性地采取发展龙头企业的措施。重点培育具有发展后劲的龙头企业,如花神集团、河丰药业等等。以城镇化为支撑,靠近县城、公路沿线上项目,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培育部分主导产业。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种养能手、经销大户、经纪人等能人,抓准适宜发展的产业或行业,首先实现致富,然后在辐射带动农户参与发展,推动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出效益,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二是搞好规划,按要求组织实施。主导产业确立后,要搞好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不要小打小闹乱搞,这样形不成规模,上不了档次。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的乡镇或企业,要 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实行深度加工,增加效益;以新兴产业为基础的专业乡镇,要尽快膨胀产业、产品规模、增加辐射能力,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兴产业,都要以创立名牌为目标,或者是挖掘已有的名牌产品的潜力,以高产、优质、高效为前提,推动农业产业化上档次、上水平,进而带动特色专业乡镇的发展。三是搞好“以工哺农”,吸收劳动力。龙头企业形成后,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空间。又可整合农村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也可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以工哺农”、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5、发挥科技,搞好创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应充分重视农业科技,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一是依靠科技,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农民也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例如依靠科技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大棚蔬菜,大面积地膜覆盖,等等。积极引导、组织为农民调换籽种,鼓励农民搞农业服务业。二是大力提高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在机构设臵、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把科研投入尤其是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臵,提高农业科技在科技投入中的比重。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科技人员到基层,出成果,提高科研水平。继续安排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改善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快技术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三是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通过农业科技入户、村官引导、科技下乡等,让农民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强致富发展的本领,同时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

6、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可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取到、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 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资源和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臵,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

7、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一是应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镇为重点,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注重发挥小城镇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可以考虑以下模式:村企合一型、市场带动型、招商引资型、高效农业型、旧村改造型、专业加工型、合作经济组织拉动型、资源开发型。三是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增加培训农村人力资源,加大资本投资,加大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输出,有力促进劳动就业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农村人口由村到城镇、由农到工的有序转移。同时,还要加强对劳动者的法制教育培训,使之成为一批执法懂法,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新型农民。

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首先要大力加强农田水里基本建设,重点搞好土地开发,加快荒山、荒坡的综合治理,积极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切实解决大部分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问题。其次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城乡交流。第三要搞好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电视覆盖率和电话普及率。第四要加强村容村貌建设,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努力创建文明村。按照“特色鲜明、内涵全面、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实行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做到人与自然和谐,使村庄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9、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疾病预防体系,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所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条件的乡村可建立和实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努力搞好敬老院福利事业。

总之,我们要正视农村现状,面对市场挑战,欣喜机遇到来。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创新发展理念,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稳步扎实推进的工作措施,变压力为动力,苦干实干加巧干,在不远的将来,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民和气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富县殷的新东兰一定能展示在世人面前,

下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浅析-吴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浅析-吴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20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城建局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城建局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主力军。只有维护好农民的主体地位,遵循“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很关键的新的政策。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 “生产发展、生......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定稿]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宏大的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为应对全球金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

    第一章 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以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教育、文化、......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肖维维 (学号1019064028)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