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跟鲁迅学立人》读后感
《跟鲁迅学“立人”》读后感
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林三燕
在东湖开发区“夏循藻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夏校长的推荐下,我拜读了《跟鲁迅学“立人” 》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陶月梅所著,在这本书里,陶校长详细介绍了鲁迅先生的故事及其教育思想。此外,她还深入研究了鲁迅先生的教育思想,并把鲁迅先生的教育思想融入到鲁迅小学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及发展中。当我读完这本书,了解到陶校长践行鲁迅教育思想的历程后,我发自内心地佩服陶校长。她是一位传承鲁迅衣钵的校长;她是一位充分挖掘鲁迅思想中的教育宝藏的校长;她还是一位努力“立人”的校长。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首先,它使我得以再一次更加详细地了解鲁迅先生,其次是鲁迅先生的“立人”教育思想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鲁迅先生说:“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所谓“立人”,就是注重人格的培养。
鲁迅特别注重儿童独立人格的培养。他认为,培养儿童人格的教育,要注重培养他们新生活的创作精神和勇气。家长除了培养孩子“纯洁高尚的道德”外,还必须培养孩子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他还指出,儿童必须具有健康的性格,即必须是健康、活泼、顽强、朝气蓬勃的,而绝不是那种“畏葸退缩、不太言笑,不太动弹”,“低眉顺眼,唯唯诺诺”的奴才,也不是那种“飞扬跋扈,横暴冥顽,过度恶作剧的顽童”。
鲁迅的“立人”思想也充分地体现在他的儿童教育观上。鲁迅先生著名的儿童教育三原则,即理解儿童、指导儿童、解放儿童,为我们儿童教育者指明了教育儿童的正确方法。我们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懂得教育子女的重要性,要懂得用健康的思想教育子女。我们首先要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心”,能够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教育儿童,最后做到真正的“完全解放孩子”。
鲁迅先生说:“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在这段名言提醒下,我们广大的教师应该明白:在儿童教育中,无论儿童有多大的缺点,无论会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把儿童培养成“后起新人”为止。
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陶月梅以鲁迅儿童教育观为指导,确立了“独立、独特、独创、独秀”的育人体系。陶校长带领所有“鲁小”人奉行“立人”教育思想,尊重儿童、关爱儿童,关注儿童心灵和精神的成长,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让教育归依童心,归依儿童世界。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以陶校长为榜样,努力践行鲁迅先生的“立人”教育思想,谱写精彩的教育生涯。
第二篇:立人教育手册读后感
立人教育手册读后感
“立人教育”是一种以德育为先导,以智育为基础,以体育为本钱,以心育为内涵,以美育为格调,通过“立人”系统工程,从“道”入手追寻“德”,构建道德;从“慧”入手启迪“智”,养成智慧;从“健”入手练就“体”,铸造体健;从“正”入手涵养“心”,培植心正;从“美”入手提升“趣”,形成美趣,从而使学生从“单面自然人”转换成“全面社会人”,从“工具模式人”转换成“情感理性人”,从“病态麻木人”转换成“正常正义人”,从“自私怯懦人”转换成“无私无畏人”,从“孤独愤青人”转换成“融通理解人”。
通过“立人教育”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不仅让我明白了“立人教育”的深刻含义,其与吉首大学的办学理念的结合与应用,更让我对学校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它们告诉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在知识、思想、精神、意志和能力上能够“立”起来,成为社会桥梁,既解决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大课题,又为百姓大众解决当下社会生存发展和个人家庭子女培养的现实问题。
吉首大学素质教育选择“立”字作为本校素质教育的“张目”之“纲”,以此建构“立人教育”体系。它与吉首大学校训和精神具有历史和逻辑统一性。“以人名校,以业报国”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立功、立德、立言、成才为指归,实现该目标就是“立人”之过程。我们学校通过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全面立体,有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为内核的人才,来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作出卓越的贡献。这种“立”字与“凤飞千仞,薪传八方”的精神
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听“立人教育”,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因为“立”字有很多谐音,如:“理”、“礼”、“利”、“丽”、“励”、“砺”等,不同的字好像又冠与了不同的意义,读完这本手册,知道了“立人教育”冠与“立”字,其意深远。“立”有“树立”即立德、立功、立言之意;有“成就”即“成就事业”之意。将“树立”和“成就”联系起来,其逻辑关系是先“立”,然后才可以“成”。“立”是将“自然人”传化成“社会人”的关键所在。“立人”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道德上有美德,事业上有建树,观念上有革新,行为在有创造。并且这些谐音也丰富了“立人教育”的内涵。
总之,“立人教育”始终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坚持公民教育和人才教育的有机统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通过创新素质教育,逐步建立具有文化传承、时代精神、高教特点和本土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切实发挥“立人”的动机建构机制,立志把我们培养成为具有“人为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务实作风”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我相信,在“立人教育”的指导下和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不管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做人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三篇:我跟鲁迅学写作
我跟鲁迅学写作
——写给小烊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烊:
你好!最近我和你一起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读后我有很多感悟,我想以写信的这种特殊的方式,和你谈谈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在读这篇文章之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怎么样学会写人,所以我想把我的收获和你分享。
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观察生活中的小细节,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
2、作者在写作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人物的形象描写,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
4、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我想你看完我写给你的信,你也有和我一样心得体会,最后,希望我的建议和一些方法能让你在写作方面会有一些进步。
此致
敬礼
2017(作者:秭归磨坪中学701班
黄健婷你的同学:小黄
年5月26日 指导老师:谭本英)
第四篇:鲁迅的立人主义和《狂人日记》的创作
鲁迅的“立人主义”和《狂人日记》的创作
【摘 要】:《狂人日记》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被创作出来的,这篇小说中的狂人又是谁,他代表了什么。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写的狂人其实就是他一直倡导可以超出庸众的“超人”,是革命者和先驱者的代表,是一个敢于揭露事实的与社会抗争的战士。
【关键字】:鲁迅 “立人主义” 《狂人日记》 早起思想悖论
在日本留学的鲁迅深受日本当时风行的尼采的超人学说的影响,他称尼采是“个人主义的之雄桀”。在当时也有很多人去学习尼采,像郭沫若、郁达夫、矛盾等人,但是只有鲁迅从尼采的影响中走出,才有了后来的“立人”学说。而这个学说也是自始至终贯穿着鲁迅的创作历程。而《狂人日记》的创作说明了鲁迅的创作走向了成熟。同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占具很重要的文学地位。
一、《狂人日记》的创作
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不高大,也不甚健康,客居在北平的一个古旧的会馆里,每天过着幽隐的生活,抄抄古书,佛经,整理碑拓,似乎人间的日子已化作他冷静的喘息,墙外的枪声归于无形,有的只是一种久远的禅意。然而有一天,这个沉默已久的人突然爆发了,振臂高呼“救救孩子„„”。五四运动期间,钱玄同多次到访鲁迅先生家,希望他可以为《新青年》做点文章。当时一阵狂气被掀起,翻看那一时期的《新青年》无一字不狂,所以鲁迅的《狂人日记》或许并不是那么耀眼,但是这却不可说不是鲁迅的成熟之作。正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有这样的效果,在沉寂多年之后鲁迅的创作手法变得相当成熟。
在绍兴会馆中那沉默的六年其实并没有消磨掉他的意志。据李欧梵阐释,鲁迅在这段时间里并未成功地“麻醉”了自己的灵魂,他实际上是抓住了这段精神压抑的时间,从不断积累的文化资源中建立某种可资参考的框架,在其中寄托他生存的意义。他不选择儒家经典中关于一般哲学思想问题的“大学”来研究,却选择了与之相反的“小学”,说明他不愿意卷入那种教诲人的哲学体系。总之,鲁迅这一时期独自进行的思索,提供了后来文学创作的温床。
所以在拥有了这么多文化储备下创作的《狂人日记》定能成为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这篇《狂人日记》在中国近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在《狂人日记》的结尾的那句“救救孩子„„”这是时代的惊醒,让那些浑噩的人走出混沌。
查过历史资料的都应该知道这个“狂人”是有创作原型的,但这篇《狂人日记》绝对不是对一个疯子的描写,否则那就全无意义了,也不会有什么文学价值,经不起推敲。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狂人日记》在表达其主题时,也鲜明的表现出鲁迅的立人主义思想。从鲁迅之前写的文章可以看出其对中国国民民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这其实也是影响鲁迅“弃医从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于这种对庸众痛恨的心理,才使鲁迅感知到医好人的身体并不是主要的,要使人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是最重要的。
二、鲁迅的立人主义
鲁迅先生的“立人主义”是什么?所谓“立人”主义,就是尊个性而张精神,掊物质而张明灵,任个人而排众数的思想。要求人必须具有独立的人格,才能得解放。
鲁迅将“立人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指导思想,这是在总结了清末中国人学西方失败的惨痛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实,鲁迅的“立人主义思想”早在他留学日本时就可以从他写的《文化偏执论》和《摩罗诗力说》中得到体现。并且随 着鲁迅社会阅历的日渐丰富,使他对这种思想有了更成熟的认识,而且他的这种思想也贯穿了他日后全部的文化活动。
1907年鲁迅曾写过一篇文章《文化偏至论》,谈到立人的话题,他明确提出了“是故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尊个性而张精神。”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最重要的就是立人,人是一个个体,鲁迅非常重视这个个体。只要有无数个具有自觉意识的个体,那么,这个社会、这个民族、这个时代就是相当好的,就是有希望的。你可以说这就是鲁迅的政治乌托邦。但我觉得这就是他的思想核心。
其实用最后一句“尊个性而张精神”就能概括鲁迅的精神。他指出,“立人”的根本办法在于“尊个性,张精神”。就像施蒂纳所说:“人必发扬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惟此自性即造物主,惟有此我本属自由”,“凡一人其思想行为,必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即立我性为绝对之自由者也”;或像叔本华所说:“主我扬己尊天才”;像契开迦尔所说:“惟发挥个性为至高道德”。在鲁迅当时看来,“立人”最根本的问题是将人们从“观念世界的执持”下,即从传统的封建礼教道德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认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支配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动而不受外在的意志与势力的左右。在鲁迅看来,“人既发扬踔厉矣,邦国亦以兴起。”
三、《狂人日记》中的“超人”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个觉醒的叛逆者形象,这才是鲁迅真正想要刻画的狂人形象。他让狂人穿上患有“迫害症”的精神病的外衣,以利于刻画狂人思想性格的本质特征,以狂人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和思维紊乱的逻辑方式,打破时空界限,对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做独特而深刻的思考。
狂人的形象意义在于:通过狂人“暴露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端”,揭露封建社会的本质是一个“吃人”的社会,拉开了彻底反封建主义思想的序幕,提出了革命思想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在二十年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就是说他曾经做过打破传统和违反陈规的活动,说明他发狂之前是个革命者,并曾用一个革命者的眼光观察事物。所以在他发狂之后,他就有了两个身份,一个是疯子,一个就是一个革命者。在发狂之后他也把别人要吃他 的原因归结为他之前踢了陈年流水簿子一脚。从他是一个狂人的角度说,他的想法很糊涂,他只懂得别人要吃他,包括给他治病的大哥。从他是一个革命者来说,他又是一个敢于打破传统的先驱者,是对未来又预见的十分清醒和勇敢的人物。鲁迅先生的立人主义是创作《狂人日记》的指导思想,而狂人这一形象的觉醒就是鲁迅提出的“个的自觉”。个的自觉,还意味着主体性的确立。这种主体性,以近代科学方法为前提,拒绝既成的思想和对未来的乐观预测。在小说里表现为绝望与寂寞,被当成客观对象来看待。
《随感录三十八》中所说: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有为庸众所不懂,所以愤世嫉俗,渐渐变成厌世家,或国民之敌。但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从他们发端。而其中的“他们”就是如狂人那样的人。他们有超出民众的才能与自觉性。
尾声,也是结论
鲁迅的立人主义“尊个性”是重点,而在《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无疑就是个个性张扬的人。立人主义思想就是《狂人日记》创作的指导思想,如果没有“张个性”的思想那创作出来的狂人的形象就经不起推敲,也就不会是小说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王瑶 《鲁迅作品论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张永泉 《从周树人到鲁迅》 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程振兴 《鲁迅在呐喊中彷徨》 中国发展出版社 文学小鱼儿的博客 浅析鲁迅“立人”思想
第五篇:鲁迅读后感
中国的脊梁
“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句话是我初中时对鲁迅最大认知,其实不然,这只是国人所必须掌握的文学常识。在深读鲁迅之后,才知道原来在这之下隐藏了一个民族魂,或者说是一个民族精神上的脊梁。
从前,我将鲁迅的文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读不懂的,每句话都能用语言讲出来,却无法懂得这句话摆在这里的意义,就像买椟还珠的郑人一样不识文章之主旨;第二类则是读来感动的,这里的感动是指受了文章情感上的攻势,如同酩酊大醉,有共鸣却不解其味。而如今,我想鲁迅的文章也不过简单的一类,都是十分关注中国现实问题,本意便是以否定思维和批判精神来改造国人,改造中国社会。
对于如何读懂鲁迅这个问题,应该没有捷径,而所有的路都大相径庭,需要读者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加上对时代背景与作者心理的把握。
正如我们熟悉的鲁的短篇小说《故乡》,它是在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平后,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而作。可想而知,鲁迅其人是一个天生极其富有同情心和道义感的平民作家,是能在生活中关注实际并勇敢发声的斗士。“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在反映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之后,又给予人鼓舞与信心,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为了追求新生活而去奋斗和实践。想来读者在了解鲁迅那种因无力而生的“偏激”和联系当时的现实,定能原谅鲁迅的“刻毒”和对政治霸权的仇恨成性。
又如鲁的杂文《杂忆》,其话语越是久远也越是犀利。这里截取一段(以便防止流于片面): “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她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兵和匪不相争,无枪的百姓却并受兵匪之苦,就是最近便的证据。再露骨地说,怕还可以证明这些人的卑怯。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愤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甚么呢?”
这篇文章写于鲁迅的中年时期,面对民国的政治霸权与文化霸权,他还以猛烈的抨击。鲁在成年后对“复仇”这件事有了理性的认识,即 “自己裁判,自己执行”。他用锋利言辞揭示此类卑怯之人的真面目,以抱不平,以感国民,鲁迅的人格与思想也由此体现。他一腔孤勇而永不妥协,而这最能唤醒国民;他暴露历史现象,批判苍白的现实,“发出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
鲁迅其人,不但中国唯一,且世界罕有。我想:对于鲁迅,没有最好的解读和评析,唯有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已然宣示,他,鲁迅,要做“中国的脊梁”。而这在如今也是有借鉴的地方的,像我这样的青年不就应以此立志,肩负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成为中国的脊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