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加强麻疹培训工作计划 2
讲堂乡卫生院2013年加强麻疹
及查漏补种培训工作计划
为加速控制麻疹发病率、顺利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根据县疾控中心关于麻疹防控的专题会议和县卫生局下发的相关文件,我院根据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培训工作计划:
一、领导重视、组织完善、措施落实
精心组织、认真制定计划、方案,落实责任制,成立专门的麻疹防控小组,并就本次查漏补种工作对村医进行业务培训,促使村医要认真开展对目标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抓流动人口较集中的重点,全力以赴,进行摸底调查和接种。
二、宣传广泛、重点明确、发动深入
保证本次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人民群众自觉参与,我们将多方位的宣传,利用村委会、村医走村入户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对在校儿童通过老师讲解宣传和张贴通知让儿童和家长充分认识到接种麻疹疫苗的重要性。
三、巩固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狠抓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在培训会上讲清楚麻疹查漏补种工作的重要性,使所有参加活动的工作人员思想重视、操作规范,接种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并切实提高接种率。
讲堂乡卫生院
二0一三年三月八日
第二篇:麻疹培训试题
传染病培训资料 发布日期:2010-6-13
2010年东城区AFP培训考试题(北京医院)
姓名 工号 科室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下列哪种疾病属于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c)(单选)
a、流脑 b、白喉 c、脊灰 d、乙脑
2、我国已经消除了
c
(单选)
a、脊灰
b、野病毒脊灰 c、本土野病毒脊灰 d、以上都是
3、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
b
(单选)
a、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增强、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
b、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
c、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增强、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增强或亢进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
d、以上都不正确
4、关于AFP病例的定义下列哪种是正确的?(a)(单选)
a、任何小于15岁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b、任何年龄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c、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d、以上都不正确
5、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是(b、d)(多选)
a、硬瘫 b、软瘫 c、中枢性瘫 d、周围性瘫
6、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属于(b)
a、疾病监测 b、症状监测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50分)
1、各级医疗机构在诊治过程中凡遇到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必须慎重诊断,在不能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均作为“急性弛缓性麻痹(原因待查)”诊断,不应做出“ 类脊灰 ”和“ 脊灰(原因待查)”等其他诊断。
2、医务人员在发现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后应在 12 小时内进行 电话 报告,在报告时要报告麻痹 日期,描述麻痹情况(包括部位、肌力、肌张力、腱反射),同时要填写 传染病疫情卡片,还要进行
网络 直报,在网上报告卡的‘疾病名称’中选择‘ 其他疾病 疾病’,在‘备注’中填写‘ AFP ’,其他项目按原疫情报告规定填写。外地病例还需报告进京的 来京。
3、一般的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应在麻痹14 天内采集 2 份合格粪便标本。临床高度疑似脊灰病例、高危病例和“0”剂次AFP病例,需采集 3 份便标本和 脑脊液 1-2mL。
4、AFP病例粪便采集要求:住院病例由 医院 负责采集,非住院病例由居住地预防 保健科 负责采集。粪便放入专用便盒内,每份标本重量不少于 5 克(约为拇指末节大小,标本盒的1/2)。粪便标本采集后,应在标签上注明 姓名、采样日期
等后,置于-20℃ ℃保存。两份便标本必须间隔 24 小时以上。标本采集后齐全后,3天内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培养。
5、外地来京<35天的无北京市住址的住院病例应由 医院 负责填写“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个案调查表”。
6、各医疗机构指定专人负责AFP病例旬报和主动监测工作,于次旬 2 日前查阅上一旬有关科室的门诊病例登记或写有诊断病名的门诊处方、传染病报告登记及住、出院病例登记,核实AFP病例情况,将结果以电话或 报表 形式报告所属区CDC并填写AFP主动监测 旬访 表。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什么是AFP?,它有什么临床表现?
AFP是急性迟缓性麻痹的英文缩写
临床表现是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什么是AFP病例?
任何小于15岁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1.AFP是_急性驰缓性麻痹_的英文缩写,任何小于15岁出现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急性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为AFP病例
2.我国于2000年实现了无脊灰证实目标,但是目前仍有一些国家存在 _本土脊灰野病毒_流行。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将有大量_各国人员_进入北京,脊灰野病毒_输入的可能性对北京及至全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是巨大挑战。
3.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以_急性起病,肌张力_减弱,_肌力下降和腱反射_消失或减弱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症候群。4.常见的AFP病例为包括脊灰在内的_14种疾病。
5.任何医疗机构发现AFP病例后,在_12小时内_电话报告至医疗机构所属的区(县)疾控中心,填写“传染病疫情卡”,同时进行_网络直报,在网上报告的“疾病名称”中选择“___其他疾病”,在“_备注”中填写“_AFD”,症状简单描述和_ _在京暂住地址。
6.AFP病例标本的采集:一般AFP病例只采集双份粪便标本,临床高度疑似脊灰病例和高危病例,需采集_3_份粪便标本和脑脊液标本。
7.粪便标本要求:在麻痹出现后__14天内采集,至少间隔__24_小时以上,每次>5克,__-20度_保存。
8.发现临床_高度疑似的脊灰病例和_高危病例时,就诊医院负责采集脑脊液___1-2ml,标明_姓名、_采集日期_区(县)疾控中心于当日冷藏条件送市病控中心。
9.以下情况各采集5名接触者(原则上5岁以下儿童)粪便标本。(1)未采集到_合格粪便标本_的AFP病例。(2)根据临床或流行病学资料_高度怀疑_为脊灰的AFP病例(3)_死亡的AFP病例。10.输入性脊灰防控的关键点:
发现输入性病例:即是_突发公共卫生_事情,并且要做出强烈的反应,医疗机构早__发现_、早_诊断_、早_报告_、早_处理,应特别注意来自印度、_尼日利亚、巴基斯坦、_阿富汗_等存在脊灰病毒流行的国家就诊人员。
11.AFP患者_及其带毒者_为传染源,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及_无麻痹_患者不易发现,在传播该病中起主要作用。本病潜伏期为_3-35_天,一般_1-2_周,发病前_1_周始从粪便排毒,病后_1-2周排毒率最高,脊灰潜伏期分_末期和瘫痪_前期,传染性最大,_夏秋季为发病高峰。
12.麻痹前在北京市活动_35_天以上的AFP病例为北京市AFP病例,其余属于_异地_AFP病例,异地AFP病例归属原居住地_县级以上疾控机构管理。
13.各医疗机构指定人员负责AFP病例旬报,于次旬__2__日前查阅上一旬有关科室的门诊病例登记、传染病报告登记及出入院病例登记,核实AFP病例情况,其结果以_电话或_报表形式报告所属区(县)疾病控中心。
14.主动监测医院于次月_3_日前完成“医院AFP主动监测_旬表_”,以_报表形式报告所属区(县)疾控中心。
15.当前WHO为全球消灭脊灰的主要策略是_免疫_和_监测_两方面,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我们不仅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做好本职工作,从思想上重视_脊来防病_工作,用实际行动为_安全奥运_,为保持我国_无脊灰_状态做出贡献。
东城区医务人员消除麻疹培训考试题
一.
填空
1)
麻疹属于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2005年我国承诺了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2)
发热、出诊(全身性班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初步诊断为麻疹的病例均为麻疹疑似病例。
3)
任何医疗卫生保健单位和人员发现麻疹疑似病例后,应在 24 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直报。
4)
任何医疗卫生保健单位和人员发现爆发疫情后,应在 6小时内以 电话 方式逐级向上级CDC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
根据发病强度,麻疹疫情一般分三种,即散发疫情、爆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
选择
1)
麻疹病人需要隔离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部感染者延长至 14 天
(C)
2)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麻疹病例,应视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B)
3)
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为单位,在10天内发现>2例麻疹疑似病例,工以乡镇、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现5例以上麻疹疑似病例时,应视为爆发疫情。(A)
4)
任何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人员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当在 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专业机构报告,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C)
5)
发生麻疹散发商疫情时,负责调查人员应在 24小时调查处理,接到爆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填写病例调查表并采集标本,对麻疹病人实施家庭或医院隔离,对疫源地进行消毒等处理,确定开展MV应急接种工作.。(B)
6)
接种MV(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在发生麻疹疫情时,应对< 45岁未患者麻疹,5年内未接种过MV者接触者,应尽快急接种麻疹疫苗,3天内接种率应>95%。接种时应掌握MV接种禁忌症。(A)
三.
判断
1)
医疗机构在发现麻疹或疑似麻疹病例时,只做疫情报告,可以不采血麻疹病例的血标本。(X)
2)
麻疹疫源地的处理包括: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室内湿式扫除,开窗通风使病毒迅速排出室外。(√)
3)
集体单位应最后1例病例发病后21天内观察有无新的病例,一旦出现新病例,医学观察期从新病例发生日期间顺延21天。(√)
4)
各医院设专人负责本医院的的麻疹的主动监测工作。每旬5日前,到本级监测点(发热门诊、皮科、儿科、内科、传染科、急诊科)通过询问医生、查询传染病登记、传染病报告登记,了解上旬麻疹疫情报告情况,、填写主动监测登记表,及时评价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并按照常规报告的要求将漏报的病例及时报告CDC。各CDC在每月11日前,将上月的旬报数据进行汇总,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向市CDC传输。(√)5)
麻疹病人应在出疹后14天内采集急性期1-2ml全血,2-8℃保存,24小时内分离血清,采集后48小时内在冷藏条件下送实验室,测定麻疹特异性IgM抗体,麻疹IgM抗体阴性的标本,应风疹IgM抗体。通过实验室资质认证的医疗或检验机构也可以负责血标本的检测,并向区县(CDC)反馈实验室结果。爆发商情24小时内、散发病例72小时内报告结果。(√)
四.
问答题 1)
2012年消除麻疹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地麻疹病毒传播。
2)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在采集第1份血7~10天后采集第2份血标本,以重复检测IgM?
答:以下三种情况需要第2份血标本,以重复检测IgM
(1)第1份血在出疹3日内采集的,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风疹IgM均为阴性,(2)第一份血标本IgM检测结果可疑;
(3)临床需要对个别初诊为阴性的病人做出确诊。
第三篇:麻疹培训总结
篇一:麻疹防控工作培训总结 关于召开麻疹防控工作培训会的总结
因当前正处于春际之时,是麻疹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的高发季节。为保证麻疹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防范可能发生的麻疹疫情,顺利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加强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我院于2013年2月6日召开了麻疹防控工作培训会。卫生院、门诊内儿科医生及辖区内全体村医共50余人参加。
会上卫生院长贺红伟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部门单位必须高度重视麻疹防控工作,克服麻痹思想,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有效遏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严格履行职责,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并针对防控的具体工作提出了要求:
1、要利用多种形式向公众宣传麻疹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2、要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发热门诊的建设及隔离治疗室的设立,做好发热出疹病例的分诊,同时做好流行病调查和病例登记工作,加强主动搜索等监测工作;
3、加强学校疫情的防控,做好学校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通过此次培训提高各部门单位控制麻疹疫情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加强了防范措施。为我镇全面开展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13年2月8日
南河店镇卫生院篇二:2011年麻疹培训班工作总结
2011年麻疹培训班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有效控制麻疹的传染及暴发,我镇在2010年的工作基础上,及时成立了以分管书记为组长,以院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于2011年1月27日在医院防保科举办了麻疹控制培训班,以《山东省麻疹监测方案》要求,做好麻疹疑似病例报告、个案调查、标本采集及送报工作,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乡镇防保人员及乡村医生的报告意识,做好监测工作,将主动监测落到实处,杜绝疫情缓报、瞒报、漏报,使各项监测指标完全达到《山东省麻疹监测方案》的要求。
在这次麻疹培训班中,刘其硕主任及具有多年防疫工作经验的李志敏同志,向全体乡医认真讲述了麻疹的危害性及预防的重要性、麻疹病毒的形态与结构、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的注意事项及保存方式等。并要求所有乡医利用各村广播、宣传单等多种方式进行全面宣传,特别在幼托机构、学校、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接受预防接种的积极性,并取得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要求在以后的接种工作中,专门抽调医院的业务能力强、并且多年从事防疫工作的专业人员培训,严格按照“一人一针一管一苗”的制度,最大研读的减少或减轻各种异常反应,坚决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对使用后的一次性无绝注射器的回收、消毒、毁型处理管理工作,并根据《山东省预防接种一丝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努力做好诊断和妥善处理工作,防止事件扩大化。
总之,这次培训班的举办及时又实效,所有业务培训人员的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考试均达到90分以上,为控制消灭麻疹目标及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1月27日篇三:卫生院麻疹培训总结 妇幼保健站免疫规划培训总结
时间:2012年04月25日 地点:妇幼站会议室 主持人:
参加人员:全体职工
首先由站长长主持学习了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的有
关会议精神,主要是对社区免疫规划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并对相关知识做了详细的讲解,具体内容如下:
1、关于防治麻疹的工作安排。3、2012年消除麻疹的总体目标。4.加强疫苗的接种工作 5.查漏补种工作的安排
由于领导高度重视,专业人员精心准备,使培训工作圆满完成,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参加培训人员反应良好,认真听课,参与讨论。培训人员认真负责,准备充分,现场答疑,内容具体收效显著。
2012年04月25日
二0一一年免疫规划培训总结 2012年4月25日
第四篇:麻疹查漏补种培训计划 2
白龙镇中心卫生院麻疹防治知识讲座计划
(2013年)
为切实保护儿童身体健康,确保消除麻疹目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院定于2012年3月12~25日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一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为确保此次免疫活动顺利开展,白龙镇中心卫生院决定在费集中心校开展麻疹防治知识讲座,现将有关事宜按排如下:
一、时间:2012年 3月13 日 上午
二、地点:费集中心校电教室(二楼)
三、参加人员:费集中心校初中所有学生和班主任
四、讲座内容: 1.麻疹防治知识
2.讲解麻疹查漏补种的目的、意义,查漏补种对象、时间、指标,组织实施、宣传动员方法,应种儿童摸底登记方法、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各种表格的填写和上报。
白龙镇中心卫生院
白龙镇中心卫生服务站
2013.3.12
白龙镇费集中心校麻疹防治知识讲座小结
(2013年)
为切实保护儿童身体健康,确保消除麻疹目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院定于2012年3月12~25日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一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为确保此次免疫活动顺利开展,我中心卫生院决定在费集中心校开展麻疹防治知识讲座,现将讲座小结如下:
一、我院领导和费集中心校领导联系和协助,并进行认真组织和按排,我院于2012年3月13日上午9时许在费集中心校电教室(二楼),开展麻疹防治知识讲座,参加人员是费集中心校初中部全体师生,共计有60人。发放麻疹宣传材料60份,发放麻疹摸低登记表格120份。
二、本次讲座由中心站王世林和费集中心校谢长文负责主持,我中心站王刚医生讲解麻疹防治知识,然后我院领导讲解本次麻疹查漏补种的目的、意义,查漏补种对象、时间、指标,组织实施、宣传动员方法,应种儿童摸底登记方法、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各种表格的填写和上报。
通过本次麻疹防治知识讲座,使我们的学生和老师了解麻疹发病原理以及防治措施,同时也使他们更加明确了麻疹查漏补种的目的、意义、对象、时间、指标,组织实施,宣传动员方法,应种儿童摸底登记方法,为更好的开展好此次活动做好了准备工作。
白龙镇中心卫生院
白龙镇中心卫生服务站
2013.3.14
培训记录
时间:2012年2.月 28 日2PM 地点: 卫生院三楼会议室
入会人员:全体村级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 主持人:王佩刚 培训者:徐琳 记录者:李希彦 培训内容:
1.学习《2012年胶州市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
2.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查漏补种的目的、意义,查漏补种对象、时间、指标,组织实施、宣传动员方法,应种儿童摸底登记方法、要求和效果评价,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各种表格的填写和上报,督导、评价与总结要求
2012年营海麻疹查漏补种活动培训小结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们的工作人员更加明确了麻疹查漏补种的目的、意义、对象、时间、指标,组织实施,宣传动员方法,应种儿童摸底登记方法、要求和效果评价,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免疫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各种表格的填写和上报,督导、评估。为更好的开展好此次活动做好准备。
营海卫生院
2012.02.28
第五篇:麻疹监测培训试题
麻疹防控培训测试题
苏木镇卫生院:姓名:
1.通过开展麻疹监测,可以()
A.及时发现麻疹病例,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
B.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人群免疫状况,确定易感人群,加强预测预警。
C.了解麻疹病毒学特征,追踪病毒来源、传播轨迹。
D.评价预防控制效果,为适时调整消除麻疹策略措施提供依据。
E.可以监测和记录消除麻疹的进程
2.现阶段,我国麻疹监测病例方案中麻疹疑似病例的定义为:()
A.发热、出疹患者B.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
C.发热、出疹患者,且与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有接触者
D.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3.麻疹疑似病例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作为麻疹临床诊断病例:()
A.麻疹疑似病例无标本,或出疹后3天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均为阴性,但有其他原因可以明确解释者。
B.麻疹疑似病例无标本,或出疹后3天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均为阴性,且无其他原因可以明确解释者。
C.麻疹疑似病例出疹后4-28天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均为阴性,但与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有明确流行病学联系,且无其他明确诊断者。
D.麻疹疑似病例出疹后4-28天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均为阴性,但与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无明确流行病学联系,且有其他明确诊断者。
4.麻疹合格血标本的基本要求是:()
A.出疹后28天内采集,血清量不少于0.5ml,无溶血,无污染;2~8℃条件下保存、运送。
B.出疹后3天内采集,血清量不少于0.5ml,无溶血,无污染;2~8℃条件下保存、运送。
C.出疹后3-28天采集,血清量不少于0.5ml,无溶血,无污染;2~8℃条件下保存、运送。
D.出疹后3天后采集,血清量不少于0.5ml,无溶血,无污染;2~8℃条件下保存、运送。
5.负责调查的专业人员应在接到报告后____________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填写“麻疹疑似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A.12小时B.24小时C.48 小时D.3天
6.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以省为单位,麻疹监测病例中的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同时的县区麻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1/10万。()
A.1/10万,80%B.2/10万,80%C.1/10万,90%D.2/10万,90%
7.实验室血清检测结果要求在7天内及时报告,这里“7天”的含义是指()
A.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日期距发病日期的时间间隔
B.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日期距出疹日期的时间间隔
C.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日期距发热日期的时间间隔
D.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日期距采样日期的时间间隔
8.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麻疹疑似病例“发热”是指()
A.腋温≥37.5℃B.腋温≥38℃C.腋温≥38.5℃D.腋温≥39℃
9.麻疹疑似病例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可以从以下哪个途径初次报告?()1
A.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大疫情)B.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麻疹专病系统)
C.二者皆可D.二者皆不能
10.全年所有麻疹疑似病例的订正截止时间为?()
A.当年12月31日24时B.次年1月1日24时
C.次年1月31日24时D.次年2月1日24时
11.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指标的统计口径为:()
A.按报告地区统计B.按现住址统计
C.按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地区统计D.按户籍地统计
12.麻疹病例病原学标本应该尽量在出疹后内采集()
A.5天B.6天C.7天D.8天
13.根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麻疹疑似病例48小时完整调查率应达到()
A.80%B.85%C.90%D.95%
14.疑似麻疹病例“现住址”归属原则为:()
A.病例感染麻疹病毒时实际居住的地址B.病例户籍地址
C.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D.病例出现出疹症状时居住的地址
1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为哪项?()
A.对麻疹病例应自前驱期出现卡他症状时开始隔离至出疹后4天;
B.麻疹暴发时应获取暴发地人口构成、社会经济状况和近5-10年麻疹流行情况;
C.对密切接触者的观察期限为开始接触病例后21天;
D.对麻疹病例居住内环境可开窗通风,但随时消毒并无必要。
16.学校出现麻疹疫情时,可开展以下哪些控制措施。()
A.病例应离开学校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
B.开展学校应急接种,接种对象包括教职工和学生;
C.开展晨检,因病缺勤应追查和登记;
D.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调查。
17.按照现行全国麻疹监测方案,麻疹暴发的定义以下描述正确的为()
A.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7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B.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7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C.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D.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18.麻疹暴发疫情应在医疗机构开展病例主动搜索,搜索范围应包括医院内哪些科室?()
A.内科B.产科C.儿科D.皮肤科下面那些人群属于麻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A.患者的看护人员B.患者的家庭成员C.患者同班同学D.患者单位同事
20.符合下面条件之一的监测病例,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
A.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者;
B.病原学标本检测麻疹病毒核酸阳性或分离到麻疹病毒者;
C.恢复期血清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
体阳转者。
D.血标本检测风疹IgM抗体阳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