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 观后感

时间:2019-05-14 05:0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1977 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1977 观后感》。

第一篇:高考1977 观后感

问苍茫大地,谁可燎原

----《高考1977》观后感

“知识就是力量。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伟大的多的多。这话说到根上他把知识还给了人们,因为我们的民族需要更多有知识的人,去完成被无知所耽误的时间。今天,1977年12月10日,一定有很多很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走来,走进考场,我们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醒了。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影片中的潘志友在高考的前夜,坐在火炉旁,对陈琼说道。1977年12月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总设计师”邓小平书就的大手笔,也为日后中国社会的变革埋下重要的伏笔。

本片故事立足于东北某农场三分场一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中有被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看好的接班人(北京知青潘志友),更多的则是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 “知识青年”命运的青年人。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际,邓小平的复出,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

但是,就他们所处的年代和环境,要想真正走出“鲤鱼跳龙门”的一步,甚至仅仅是获得尝试的资格都谈何容易,志愿报考和单位推荐的颠覆、青春的萌动和农场管理者思维的差异、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不同的人,围绕着小小的红色公章,做着命运的搏击。

“我们终于可以高考啦”

《高考1977》中有这么一句台词,“我们终于可以高考啦”,让我们这代年轻人觉得可笑至极。我们刚刚经历过高考,它给我们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又或许,将要经历通往象牙塔的高考。对于高考,无论是胜者还是败者,我们都无数次地在心底呐喊着,万恶的高考!它带给我们的记忆是沉痛的。

然而,在40年前,有那么一代人,他们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变成了痛苦的“知识青年”,不能再参加高考的“痛”经历了十年时间的磨打,最终降临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时,那已是种迟钝的麻木了。他们丧失城市户籍、中断学业、离开家庭、没有任何财产等最基本的社会身份„„甚至丧失了最基本的心灵温暖与关爱。他们在农场年复一年地过着没有期望的生活,人生的目的仅仅是活着,有多少人经不住绝望,精神崩溃甚至自杀。更多的人,内心充斥着孤独、迷茫、和沉重的伤感,一年,两年,十年,还是永远都是这样?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国家当时的困境?当高考改革的消息,在一把顺风又迟来的大火中传开时,年轻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在苍茫大地,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立足历史,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我们终于可以高考啦”,这种兴奋与激动,幸运与重生地呐喊。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对高考的渴望成了当时知识青年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个人的重生也许成为恢复高考真正的意义所在。

两位父亲

影片的主人公之一,陈琼是一位家庭成分有问题的知青,她的父亲陈甫德被判为历史反革命。尽管亲生父亲已经与母亲离婚,但是陈琼20多年的人生都因此被耽搁了,在农场的时候,被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看不起,坚决阻拦她与潘志友的爱情。她也深知,和潘志友结婚无疑是耽误了他。即使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文件下来了,她也没有勇气报名参加,渴望改变命运和家庭成分历史“斑点”之间的鸿沟,无法逾越。对于父亲,似乎只有恨。

父亲陈甫德知道女儿怨恨自己,但是一听说高考改革的消息,就冒险偷出了图书馆的复习资料带给女儿,希望女儿就此改变命运。而女儿却愤怒地说,她要的是证明父亲不是历史反革命的文件。为了女儿能安心去参加高考,陈甫德一刀刀地刻出假公章,伪造了一份证明。

这位父亲深切的爱让人心酸无比。

相比之下,起初我觉得老迟是一位缺少人味的形象,然而,其实他是一位爱得深沉的父亲。文革期间,老迟任革委会主任,是个革命者,明显的革命性,可是当文革结束后,又成了坚硬的保守派,他坚守着毛主席的教训和印章,并且常常把印章挂在身上,视为王法。于是构成了他的第一层身份——保守者,和进步作对的人。同时他还深爱着这片土地和这群孩子,尤其是潘志友,这就构成他的第二层身份——一个疼爱孩子的父亲。这两个身份应该是并不矛盾的,可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保守者和父亲的矛盾在老迟身上就暴露出来:孩子们为了梦想都要逃离自己的第二家乡——三分场,可是作为保守者这是不允许的,而作为父亲,老迟却希望他们都能飞出去。

在影片的最后老迟去查成绩,工作人员问他,这些知青是你什么人?老迟说:“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高考1977》这部影片有很多人认为它并不成功,因为对于80后90后的年轻人,我们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仅凭一部影片,无法感受1977高考改革的深刻,对于经历过这段历史的父辈们,这部影片又不足以还他们一段最真实的历史。但是,当高考改革的消息,在一把顺风又迟来的大火中传开时,我振奋了;当历史反革命陈甫德,为了女儿,一刀刀地刻着假公章,我震惊了;高考当天,为了赶上唯一的一班火车,一群年轻人在雪地里狂奔时,我撼动了;害怕三分场失去劳动力的老迟,却在他们高考后主动查询,对招生办的工作人员说,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我感动了„„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让我有了书写的动力。

那群追逐火车的青年们的身影,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他们追逐的不是火车,是梦想。这些年轻人的梦想的星星之火,乘着文革结束的劲风,成为了燎原之势。也正是这样一股燎原之势,加快了中国社会的变革,民族的觉醒。想当年,知青峥嵘岁月惆,党主沉浮;重回首,梦可燎原。

第二篇:高考1977观后感

看完高考1977这部电影给我的内心带来了很大的感触。它讲述的是30年前一群农场知青经由高考获得自由与解放的故事。电影通过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消息在东北某农场发放前后,众知青、农场场长以及与这些知青相关的亲人们的思想、生活随之而发生的各种改变,以及在那个年代特殊的大环境下他们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展示出1977年“高考恢复”这一历史事件在我国近代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意义,说明这个改革对于我国近代人才、文化、知识、科技乃至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重生、崛起与迅速发展的伟大作用,让我们再次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离开人才、知识、科学与文化的根本思想。一个人,不能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一个民族,更需要文化、需要知识、需要科学。

1977年的高考,是癫狂的。人们以一种摧枯拉朽般的姿态,抱着“考不上这辈子就完了”的信念,费尽心思就为了获得一个报名资格,绞尽脑汁就为了追上开往考场的火车。笑,是为了11年后重回学校的可能;哭,是为了一个不小心就错过了唯一的机会。高考,于那辈人而言,是命运的咽喉,扼住了,便活;是救命的稻草,抓住了,便生。“电影里那段追火车的情节,其实是有隐喻的。火车就像是时代,面前是两种结局,赶上或是被抛弃,这全在于每个人的努力和选择。”

当年,重新开放的高考为无数人生命转折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将数以十万计的年轻人从水深火热的知青生涯中拯救了出来。而30年后的今天,高考却变成了遭人诟病和不满最多的一种国家制度形式。在这30年里,高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容易在社会不同代际之间形成文化代沟,并且也由此造成不同年龄层次观众对这部影片观影反应的截然对立。30年前经由高考改变了生活轨迹的人,今天说起高考一定不会忘掉“感恩”二字。对那一代人来说,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假如不是当年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在三个月后恢复高考,假如不是邓小平力排众议,决定把印刷毛选五卷的纸张调拨来用于印刷高考试卷,假如不是邓小平从报考须知中删去“组织批准”这四个字,那今天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将面临一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但是,因为这个原因就可以把历史演进的动因归结到某个个人身上去吗?因为某个伟人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起过关键作用,就可以用一种夸张的英雄史观来看待历史的发展吗?固然“感恩”二字可以代表一代人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一种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但这是一种被道德化了的历史意识,很难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历史哲学得到其他代际人群的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旁白中所流露出的对伟人的感激和膜拜,那种抒情的言说方式,似乎很难被作为晚辈的观众所普遍认同。人们面对历史,任何时候,仅有激情都是不够的。历史的发展也很难用善恶、恩威这些简单的道德概念来解释。大多数情况下,看待历史还是更需要哪怕有点冷漠,却相对比较中立和稳妥的客观和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头那一幕农场知青在广场上看露天电影,从银幕上看到邓小平复出的桥段,就远比抒情的旁白更有说服力。它用一种不动声色,又质朴内敛的影像呈现,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特别是中间忽然停电,知青用脚踏车发电继续收看《新闻简报》的段落,应该被看成是本片的一处神来之笔。它把知青内心那种期待变革的饥渴和焦灼,不露痕迹却又淋漓尽致地宣泄了出来。

电影情节并不新颖,甚至可以说是老套,但就是这老套的东西,往往也经常是打动人心的东西,谈到这部电影当中的打动人心的地方就不能不谈谈电影当中的亲情。

父爱同母爱一样无私,他不需要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在《高考1977》中,陈甫德对于陈琼的父爱,就让人深悟到父爱的伟大。因为自己是“黑五类”,他不得不跟自己的妻子离婚,不得不有女儿而无法相认。当知道高考制度恢复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千里迢迢感到农场去给女儿送复习资料。可是此时的陈琼早已经为了自己的生存,割断了与父亲的一切关系,一切向组织靠拢。当父亲冒充教育局的人来到农场时,她毫不犹豫的揭发了他,并无意思顾及亲情。那时的陈琼已经被黑暗的生活压迫失去了常人的一切,她只是机械的想摆脱黑五类,想摆脱黑暗的社会给她带的一切灾难。

然而在这些矛盾冲突的背后,基本的人性依然残存且生生不息。连性格扭曲的陈琼在内内心深处也留有一丝轻易不敢触动的软弱,那就是为人子女的亲情。当陈甫德离去,陈琼站在空旷的雪地里脚步踉跄,跌跌撞撞的奔走呼喊,那一声声爸爸更是撕心裂肺,催人泪下。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群知青们拼尽全力地追火车去高考的镜头。他们中一直有人摔倒,并互相搀扶,但还是不断地有人掉队。我在想,他们拼命追的不仅是火车,他们追的是希望,他们想要追回那被浪费在深山雪岭中的11年的青春。因为年代的关系,也许我们不能体会到当时的知青们在面对恢复高考的时的心情。也许,参加高考对于他们的意义再也不用听老迟的“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从此以后就可以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付出的劳动,挥洒出的汗水还有泪水,甚至是鲜血都有了切实的回报。文革结束邓小平复出后,宣布恢复高考,这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新希望。

电影中的细节表现,格外真实,也格外感人。荒原上,烧野草的燎原大火迅速蔓延,农场知青高举一台收音机,所有人都屏息听着,里面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宽阔的房间内,算盘“嗒嗒”作响——当年为了计算考分,请来了各地会计,用算盘“计算”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这是影片中最精华的一句话。这一句话不禁让我思考: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才跨入大学之门,开始大学人生?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篇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拿起听诊器给病人看病,能够凭借几百万一台的医疗仪器诊断出病人的疾病,可是,很多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在积累若干年经验以后,照样可以拿手术刀,古代中医更没有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照样能够悬丝把脉,仅凭一根丝线就能为病人开药方并保证药到病除。所以我觉得,进入大学,学习书本的知识并不是大学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主动的、高效的、独立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不是被动的、机械的、人云亦云的记忆能力。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系统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书本吞进肚子,就算大学期间每次期末考试得第一名,也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但是反观现在的我们,客观物质条件比当年好了很多倍,大学也经过多次扩招,可以说,如今考大学的难度已经远不如30年前,竞争激烈程度也小了不少,但是和他们相比,我们似乎少了些什么——我们没有他们当年读书时的学习劲头。可能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但是,追求知识的精神,我认为永不过时,学会学习的能力,我认为永远都很重要。30年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确丰富了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上大学”三个字的内在含义——为了将来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更为了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人格。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第三篇:高考1977观后感

命运,是无数的偶然和必然在特定的时空里的排列组合……

1968年,那些原本应该在学校继续求学的半大青年,那些原本生活在大城市的男男女女,高喊着“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激情满怀奔赴黑龙江屯垦戍边。影片《高考1977》为我们揭示了这样的故事背景。

整整8年,繁重的劳作麻痹了神经,劳作之余,思绪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价值的旁落,前途的渺茫,丝丝缕缕切割着年轻的心灵。逃离,想尽一切的逃离,战天斗地的表象下暗流涌动。生命在非常态下扭曲,为了获得保送上大学的机会,小根宝背起像山一样压在自己瘦小身躯上的麻包踉跄着前行。他是在跟自己较劲,跟命运较劲。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是内心尖锐的绝望。

“恢复高考,自主报名,择优录用”,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作出的重要指示,对于垦区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机遇的大门不再是一张薄而沉重的推荐表,而是向每个急于改变命运的知青打开了。再也不必争夺组织推荐的名额,再也不会担心人数的限制,谁都有报考的权利。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农场,在冰天雪地中,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影片以这条消息的传闻,证实,到最后的落实为主线。塑造了以潘志友、陈琼和强子等为代表的知青顽强进取改变命运的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以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为代表的老一辈工作者善良淳朴,鞠躬尽瘁的形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影响最为深远的运动,他使许许多多年轻人的命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多年以后,张贤亮、刘心武、梁晓声、阿城、顾城、杨沫等许多作家用自己的作品再现了那段艰难的心路历程,诞生了现代文学史上特有的思潮——“寻根文学”,“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整整耽误了10年,当人们重新坐回到课堂,鬓角的白发,额头的皱纹时时提醒着他们都已不再年轻。为了追回这失去的岁月,他们疯狂学习拼命工作,寻求心灵上的安慰,由此诞生了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张艺谋、陈凯歌、海岩、赵季平……”。他们中的更多人在蛮荒的岁月中,失去了继续教育的机会。人到中年,在汹涌的改革大潮中,平静的生活再掀波澜。他们是饱受命运颠沛的一代!

1个多小时的时间,影片集中了众多的矛盾冲突,浓缩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精神面貌。爱情、亲情、友情打上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

影片中的陈琼,潘志友是一对恋人,在复杂的社会背景里,他们的命运多粲。潘志友是农场的民兵连长,是老迟青睐的接班人,而陈琼却是历史反革命的女儿,她和潘志友是跨越阶级界限的恋人,在那个时代,这需要相当的勇气。为了留住潘志友,老场长欲擒故纵,不惜重用陈琼,制造机会让陈琼离开潘志友。爱情并没有错,错在发生在错误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不被看好,结局更是让人心生劳燕纷飞的隐忧。潘志友终于把陈琼送进了考场,他却把考卷带出了考场,实践自己向老迟许下的留在农场的诺言。影片的结尾,老迟用他特有的粗糙、拧巴的嗓门大声宣布1977年农场高考录取名单,陈琼被北大录取了。影片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观众。在那个年代,爱情在重重的阻隔面前,不知上演了多少悲喜剧,聚聚散散中包含了多少心酸、无奈。九十年代,上海作家叶辛根据知青经历创作了《孽债》,一代人的错误两代人消化,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反响强烈。

在《高考1977》中,陈甫德对于陈琼的父爱,让人深悟到父爱的伟大。因为自己是“黑五类”,他不得不跟自己的妻子离婚,不得不有女儿而无法相认。当知道高考制度恢复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千里迢迢赶到农场去给女儿送复习资料。为了帮助陈琼救强子,他冒充国家干部;为了让陈琼有资格参加高考,他不惜私刻公章。能做的他做了,不能做的他也做了。可是此时的陈琼早已经为了自己的生存,割断了与父亲的一切关系,一切向组织靠拢。当父亲冒充教委干部来到农场时,她毫不犹豫的揭发了他,并无一丝顾及亲情。那时的陈琼已经被黑暗的生活压迫失去了常人的一切,她只是机械的想摆脱黑五类,想摆脱社会给她带来的一切灾难。

然而在这些矛盾冲突的背后,基本的人性依然残存且生生不息。连性格扭曲的陈琼在内心深处也留有一丝轻易不敢触动的软弱,那就是为人子女的亲情。当陈甫德离去,陈琼站在空旷的雪地里脚步踉跄,跌跌撞撞的奔走呼喊,那一声声“爸爸”更是撕心裂肺,催人泪下。

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顺便提到,那就是小根宝。小根宝在电影中无疑是一个懦弱而胆小的人,从他两次想自杀便可看出。但在危难关头,他却挺身而出,救了强子一命,自己却被沉重的喇叭砸了个正着,血一下染红了雪地,那景象不禁使人震撼。他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的牺牲品。他没有强健的体魄,凭出色的表现获得保送大学对他来说是没有希望的。他也没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当所有人为恢复高考相互庆祝时,他却选择了轻生逃避现实。“ 我来不及了,不是我不努力,我上五年级的时候他们就告诉我,不用去上,要去闹革命。上到初中的时候,他们又说复出闹革命,他们总在革命,从来都没有好好地教过我,从来都没有!”他喊出了当时许多失去求学机会的人们都想说的话。

影片中的有两个道具也很耐人寻味。一是那两枚公章,他是影片中最发人深省的影像符号。第一枚公章,是永远别在老迟裤腰上的农场革委会的公章。它是组织与权力的象征。在那个年代,一切个人命运都取决于这枚公章,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穿衣吃饭,每一个与活着相关的细节都必须盖上相当于组织认可的公章。离开了公章,一个人就如同被剥夺了生的权利。于是,老迟因为拥有公章而成为一个侧身于权力巅峰的人,对于农场知青来说,他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掌握知青生杀大权的上帝。

而陈甫德这样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历史反革命,竟然毫无顾忌地用私刻公章的方式,向组织和权威发起了挑战。在当年,这极可能为他带来杀身之祸。但为了向女儿赎罪,为了她的前途,他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也许这是出于陈甫德的一种道德自信:当所有人都对他另眼相看的时候,他却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的清白。于是,他私刻公章就不再是一种作奸犯科,而是为亲情自我牺牲的伟大的父爱。

与两枚公章相映成趣的是农场中那个整天哇啦哇啦叫唤的大喇叭和高高在上的了望塔。高音喇叭也是一个组织权威的象征,是中国集权时代话语霸权的独特符号。从大喇叭里传出的是组织权威的声音,它可以随时随地昂首阔步地闯入每个人的私人生活。只要喇叭一响,所有个人空间立刻四分五裂,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也会在组织强大的声浪中土崩瓦解。艺术是浓缩了的生活,导演用反复的手法把这两个意象不断回闪,再现了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使影片积极明朗中不失凝重。纵观整部电影如同一涧溪流,在山石间流淌回旋——缓急,张弛,起伏,节奏尽出。

1977年12月已经成为过去,而他作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却永远的被人记住。在影片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你是否参加高考并不重要,能否录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尊重。”这句话,值得我们永远铭记。30年前的高考,不仅仅改变个体的命运,更是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影片对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是一份沉重的回忆,对于后一辈的我们来说更是一种激励。高考,1977!

第四篇:全城高考观后感

电影《全城高考》观后感

日前,在“全黄冈元素”电影《全城高考》的黄州试映会上,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老、中、青、少各年龄段的百余名观众。90多分钟的观影过程中,大家随着剧情的发展,一起欢

笑、落泪、思考„„

影片在带给经历过高考人们回忆的同时,更多地引发的是大家对当下教育、家庭及社会各种现象和问题的反思。电影中由谭杰希扮演的秦鹏是一名偏科严重的“网络写手”,他与班主任范义本老师关于分数的辩论,让观众反思“高考”与“才华”、“能力”之间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班长任雪在父亲逼迫她出国留学时,“我喜欢中国文学,干嘛非要跑到国外去?”的质问,让大家对“留学热”开始冷思考,也让习惯于替孩子安排一切的家长意识到现在的孩子有个性、有梦想、有追求;女生林叶的父母为了让孩子顺利高考隐瞒了离婚的事实,当林叶无意中发现真相时,那种悲痛欲绝和“假的,什么都是假的”的诘问,让观者无不动容、揪心,这种对当今社会婚姻和家庭的写实呈现,或许就发生在你我的周边和身上;学习委员贺帆品学兼优家境贫寒却连遭变故,生活的压力让他学会承担和成长„„在这四位同学面临放弃高考的边缘时,通过范义本老师独特的教育手段和同学自身的努力,最终解决了来自家庭和自身的各种问题。作为一个十岁孩子的家长,观影结束,留给我更多地是关于

孩子教育与成长、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影响的思索„„

该电影节奏明快,风格清新,非常贴近生活,对白将学生们极具创意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极富喜剧效果,不失为一部集观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好电影。

第五篇:高考1977观后感

毫无疑问,高考1977是50后,整整一代人的内心身处最澎湃沧澜的心声,30年前,他们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变成了痛苦的“知识青年”,不能再参加高考的“痛”经历了十年时间的磨打,最终降临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时,那已是种迟钝的麻木了。他们丧失城市户籍、中断学业、离开家庭、没有任何财产等最基本的社会身份,……也丧失了最基本的心灵温暖与关爱。

难以忍受的贫苦生活,单调的农业场景,在“战天斗地”“学大寨”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有青春,理想,激情,更有灾难和悲剧。这样的“仅仅能称之为活着的生活”到了1970年之后,已经堆积了太多的矛盾,人们在茫然中感受着命运的苦难,甚至是绝望。一万多人的农场,就有100多个精神病患者。有跳楼的,有上吊的,有为了饥饿去偷窃去斗殴的,有冒着危险偷偷返回城市的,有连续奸污女知青然后自杀的……他们处在剧烈的地域流走和心灵动荡之中。他们无望地流浪在自己的祖国上,内心充斥着孤独、迷茫、和沉重的伤感,一年,两年,十年,还是永远都是这样?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国家当时的困境?

知识改变命运,对高考的渴望成了当时知识青年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历史的转折,民族的觉醒,个人的重生也许成为恢复高考真正的意义所在。

它为每个处在黑暗中人带来了曙光,也也给了中华民族带来了“生”的希望。

看完《高考1977》这部电影时,我的大脑有短时间的空白。

相当感动。深刻体会到剧本里所蕴藏的各种活生生的人性情愫及其深厚、磅礴之气韵,尤其放在1977那样一个局势动荡、人性复苏的年代,实在不得不叫人叹为观止。这部电影太好了。

1997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从结构上看,框骨明晰,支架紧实。它的节奏感很好,让人看来,只想一口气看下去,舍不得中断。剧中人物个个鲜活,凸现那个年代知青、政治、生存环境等特性,人物关系也充满了可看性,人与人之间的依托、矛盾甚而叛逆交相辉映,犹如平静湖面下不断涌动的熔岩热泉,动静、冷热之间彰显着人性在那个年代里最本真的东西,实在扣人心弦、耐人寻味。

我想,《高考1977》这部电影,大概是想通过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消息在东北某农场发放前后,众知青、农场场长以及与这些知青相关的亲人们的思想、生活随之而发生的各种改变,以及在那个年代特殊的大环境下他们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展示出1977年“高考恢复”这一历史事件在我国近代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意义,说明这个改革对于我国近代人才、文化、知识、科技乃至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重生、崛起与迅速发展的伟大作用,让我们再次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离开人才、知识、科学与文化的根本思想。一个人,不能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一个民族,更需要文化、需要知识、需要科学。

而这样好的一个剧本中,自始自终只有一个女主角——“陈琼”。

陈琼是一个浓具年代、历史、政治色彩的角色,在她的身上,承载了大量1977那个年代、恢复高考这个事件之下含合着历史遗迹、政治利害关系的人性本真,她的情感里有着特殊政治矛盾下的极端因素,是一个典型中国近代社会的因政治、立场、出身、界限等观念而导致情感、思想陷入极端的悲婉、压抑的女知青形象。

陈琼,既纯真又忧郁、既可爱又压抑、既秀美又沧桑、既善良又可悲、既温柔又古板、既聪慧又自卑、既坚定又彷徨、既朴实又可怜……总之,她是那么的真实、矛盾、压郁而又厚重。

这样的好电影,这样的好角色,再加上这样好的创作主体——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几乎可以吸引每一个观众的眼球。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小根宝不幸的死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侯,还帮助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完美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现在高考已经持续了30几年,有许多人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的我们复习时,环境是多么的好,复习的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习的热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大学,再找到一分好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拼搏。

1977年至今:由高考为主线的考试选拔方式开始占据主流。进而引发了很多很多的考试热潮:中考,高考,会考,竞赛……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高考。除高考之外,在高考之后,进入大学还有研究生招考、博士生招考、公务员招考等等。“学而优则仕”成为众多出身平民特别是农家子弟“平步青云”的唯一道路。这一时期,在人才观上,虽然也强调全面发展,但是,惟学业成绩至上,忽略人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行却成为一时弊端。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平民教育的过渡,随着社会发展对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曾经显出强劲优势的人才选拔制度又开始受到新的挑战。

纵览这些人才选拔制度我觉得,社会像一坛水,要想保持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有个流动的机制。这个机制要保持这坛水不停地翻滚,把上面的渣滓沉淀下去;把价值翻滚上来。而要实现这个机制有很多的方法。譬如通过暴力来实现首领的交替(原始的、氏族或是高等哺乳动物等)、通过生老病死,激素来控制(蜂群的蜂王的产生)、通过考试(通常是测试同等条件下掌握相同知识的能力大小)等等。

这其中,我认为在文明社会也即人类社会中最适用的也是最有效的就是通过考试来考核人的能力,进而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结构的翻滚。

我们可以看到,一旦这个翻滚机制被破坏,社会就会发生巨变。譬如古代每个朝代更替的原因,我认为都是由于有机制而不执行,或是破坏了机制。看看陈胜,吴广们的那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想想什么叫“官逼民反”。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简单的道理社会的高层不能固定不变的一直的那么下去,甚至不能让各个阶级不相往来。不然人民必然会起来反抗。

说到底,人在社会上就是追求一个公平:学习的公平是最最基本的一个公平。因为,生存的好坏取决于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程度。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是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还小。后天的教育改变了人的生活。所以受教育权很重要,以至于出现全家砸锅卖铁供养一个大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现状。我认为,这非常的重要也非常的有用,正是很多人的重视,这个社会翻滚的机制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我们社会才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本文所说的高考,则是使社会结构翻滚的柴火。我们毋须去讨论它在某一些方面的不公平。毕竟,它可以使很多很多的不同出身的人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在同一个赛场竞赛。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宽大的、很基本的平等的区域。这里,我们可以在完全对等的情况下互相竞赛,所有的不平等就是学习的刻苦努力的区别。

对于我,我感谢中国的高考,它让我有机会可以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不同民族的人在一起竞争。并且让我有机会可以和他们在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我个人觉得在这么大的社会中做到如此,已经很公平,很让我这个来自农村的人满意了。这点使我觉得高考是一项很有社会意义的伟大工程。

说到这里,我想我不用再说下去就可以阐明了,高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内容虽然有时候会有些不对头,但是这个机制,这个体系是很完备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高考,那么多的孩子都去干什么去?那么就必然会出现一种不叫高考的高考来代替高考。这是毋庸置疑的。其实,我们也可以把高考看成我们这个时代的“八股取仕”。这在它们对当时社会的功能上来看都是相同的。

所以,我可以说:高考,当代社会的翻滚剂。

影片讲述了一群知青在得知高考制度恢复以后,为了考上大学而共同奋斗、相互激励的故事。尽管过去了30年,世事变迁,不过,作为和他们一样奋斗过的人,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当时的他们为了高考所做出的种种“不可思议”之举:偷偷钻进贴了封条的图书室偷书;深夜不睡觉,靠着煤油灯的微弱光线复习数理化;爸爸为了女儿,不惜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黑龙江送去复习资料和“证明”;反抗农场革命委员会提出的“报名资格考试”甚至集体绝食;为了赶到县城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在去火车站的半路上拖拉机坏了,他们便索性跑到火车站,一路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相互支持——这也算是他们为了打高考这一硬仗而艰辛准备、复习的一个缩影吧。他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上大学,为了将来过上好日子,为了改变他们的自己命运、整个家族的命运——这是没有年代差异的,甚至我相信,如果我们也处在那种环境下,我们也很有可能会很自然地做出和他们一样的行为。

影片中有这么一句话,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这一句话不禁让我想到了一篇文章——《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才跨入大学之门,开始大学人生?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篇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拿起听诊器给病人看病,能够凭借几百万一台的医疗仪器诊断出病人的疾病,可是,很多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在积累若干年经验以后,照样可以拿手术刀,古代中医更没有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照样能够悬丝把脉,仅凭一根丝线就能为病人开药方并保证药到病除。所以我觉得,进入大学,学习书本的知识并不是大学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主动的、高效的、独立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不

是被动的、机械的、人云亦云的记忆能力。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系统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书本吞进肚子,就算大学期间每次期末考试得第一名,也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但是反观现在的我们,客观物质条件比当年好了很多倍,大学也经过多次扩招,可以说,如今考大学的难度已经远不如30年前,竞争激烈程度也小了不少,但是和他们相比,我们似乎少了些什么——我们没有他们当年读书时的学习劲头。可能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但是,追求知识的精神,我认为永不过时,学会学习的能力,我认为永远都很重要。就拿我们身边的事情说吧,早晨为了贪睡不肯早起,上课迟到还带着刚从食堂买来的早餐;上课不专心听讲,和自己的女朋友发着短信,甚至女友就坐在自己的旁边;觉得昨夜睡得还不过瘾趴在桌子上“补觉”,或是压根儿忘了还有上课这回事儿,在床上继续和枕头“亲热”;下课了作业相互拷贝解决,或者是直接忽略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宿舍里垃圾遍地,一脚踩上去感觉犹如太空漫步,一进门异味扑鼻;煲电话粥,每月比谁的通话清单更长;晚上业余时间与电脑为伴,或“魔兽世界”,或“梦幻西游”,或聊QQ泡美眉,到了熄灯时间还要靠着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再撑上两三个小时——这也是科技的进步啊;到了期末临时抱佛脚,进了考场还夹带着小纸条,或者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这就是现在一些大学生真实的大学生活。30年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确丰富了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上大学”三个字的内在含义——为了将来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更为了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人格。如果整天都是这样颓废,那就是在浪费父母的金钱,浪费老师的精力,浪费国家的资源,更是浪费自己的未来,怎么说都说不过去。我也想奉劝这些人能够浪子回头,别和自己的未来开玩笑,哪怕是上帝也开不起这样的玩笑吧。

这就是我看《高考1977》这部片子之后想到的。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这部片子故事情节波折、人物形象鲜明、线索主次分明、表现手法新颖,更值得称赞的是,它从一些小人物身上着手,反映了恢复高考制度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一部不错的弘扬主旋律的励志影片,我觉得若它能走进中学校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下载高考1977 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1977 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1977观后感

    影片描述了在1977年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们足足等了十一年,当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才可以......

    《高考1977》观后感

    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 1977年高考的恢复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1977年高考的恢复,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一大批优秀青年从此成为了民族进步的中流砥柱;1977年,......

    《全城高考》观后感

    《全城高考》观后感2013年高考结束了,闲着没事就看了《全城高考》这部电影,看了之后有反思 ,也有感动。其实这样的场景离我们并不遥远,可以说这样的场景每年都在我们身边回荡着,......

    《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在每个成长在中国的人来说,在他心中一定会有一定的重量。作为河北的高考大省,就像高中老师所说,生在河北,是一种悲哀。但是对中国那一代人来说,生在中国,......

    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又是一年六月时,一个星期后,又有许多考生,一如当年的我们一样,怀揣着梦想,展望,奔赴高考的“前线”。可能会有紧张,害怕,或者丝丝兴奋,但殊不知,在许多年前的那个时......

    《高考1977》观后感

    为了梦想而奋斗 ——《高考1977》观后感 时间对于刚过二十岁的我们似乎有很多,每一天,除了寥寥无几的几节课,有很多自由的时间任我们支配,相比高中,大把的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

    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 ——净静雪 生于80后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文革。 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我们,对那段时间的了解仅仅是限于奶奶辈的人的叙述。从他们口中,我们知道了那......

    《高考1977》观后感

    回忆——《高考1977》观后感“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你是否参加高考并不重要,能否录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尊重。”作为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我可以说没有谁比自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