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魔术大师,我的梦想

时间:2019-05-14 05:1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代魔术大师,我的梦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代魔术大师,我的梦想》。

第一篇:一代魔术大师,我的梦想

一代魔术大师,我的梦想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小28班的刘雨林。我演讲的题目是:一代魔术大师,我的梦想。雄鹰,因为有翅膀,而能够翱翔蓝天;轮船,因为有舵手,而可以远渡重洋;人类,因为有梦想,而铸就生命的辉煌!

每个人都有梦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的梦想;“发展杂交稻,造福全人类”,是袁隆平的梦想;“让中华武术传遍世界”,是李连杰的梦想。一个个中华儿女的梦,汇聚成中华民族的强国梦。

作为新时代小学生,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代魔术大师。

同学们,大家看过三年前的春节联欢晚会吗?就在那晚,我见识了青年魔术师刘谦的魔术表演,他那出神入化的魔术手法,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从那一刻起,变魔术成了我的最爱,看中外魔术师的表演成了我的必修课。成为魔术大师的梦想,也在我的心里悄悄萌芽。

去年暑假,我们全家去长沙世界之窗游玩。在一家魔术用品商店里,观看了一场魔术表演。只见魔术师拿出一个世界之窗的纪念币,放在右手心,左手一抹,纪念币就消失了。神奇极了!我好奇地问魔术师:“硬币到哪去呢?”他不慌不忙地对我说:“你看见我挂在腰上的钥匙圈了吗?”我恍然大悟:原来纪念币是铁质的,而这个钥匙圈就是块乔装打扮了的吸铁石。魔术,其实是以科学作为基础的。我也尝试着表演了一次。“不错,就是这样。”魔术师兴奋地对我说。除了这个,我还学会了表演“四连环”和“二连心”。让我很激动的是,魔术师竟然夸我很有学魔术的天赋,这更坚定了我要成为魔术师的信心。

回家以后,我向好朋友们展示了新学的魔术。表演时,朋友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让我很自豪,也很有成就感,因为我带给了大家快乐。表演完了,朋友们惊讶地问我魔术的原理。我神气地说:“你们自己猜吧!”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在同伴面前露一手。每当收看电视节目,魔术节目是我们全家的首选,爸爸还给我买了好几本魔术表演入门书籍,让我自学。

伟大的中国,翻开了崭新的画卷,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步伐,华夏儿女在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魔术梦,我的梦,一定会实现!

谢谢大家!

第二篇:国际魔术大师格言

我从不发明新的魔术,而致力於改良古老的戏法。如果旧的戏法能够加上自己的创意,那就不像是别人的。新的戏法於焉诞生。

Fred Kaps(1926-1980)

出处:FIt's So Simple-Fred Kaps

注解:

在魔术界,所谓的「创意」,就是发明一些新的魔术原理。但是有很多的人却忽略了表演方面的改进。看过Fred Kaps表演的人都知道,他最为人所称道的地方,就是他将古典及基本的魔术,做全新诠释的功力。有很多即使连初学者都知道的简单戏法,他都有办法表演得像是另外一个魔术。甚至连经验丰富的职业魔术师都看不出来的地步。始得,常常有魔术师疑惑,为什麼一样的魔术在他手中变出来,跟我的手中变出来会差这麼多。这跟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同样意思。

「单纯容易了解的效果才能让观众产生「这也许是真的魔法!」的感觉。这是对魔术师来说非常重要的关键。」

Paul Le Paul(1900-1958)

注解:

单纯的效果即是最好的效果。这是经验丰富的表演者都知道的事。魔术师就是演员,扮演的是一个具有魔法的人。所以魔术的精神就在於神奇性与意外性。繁杂的程序只会削弱神奇与意外。有些人认为自己的手法练得很好,却不去注意表演的方式,结果表演出来时失去了魔术的效果,精湛的技法看来像是特技表演,这就未免流於舍本逐末了。曾经有一位魔术师表演硬币魔术给我看。他会的技法相当的多,程序相当复杂,硬币抛过来丢过去熟练极了,可是在他表演的过程中始终一言不发,埋头苦干。我不得不承认他的确经过了一番的苦练。可是抱歉,我从头到尾不知道他在干什麼,快的我眼睛都花了。而且从头到尾我都看得到他的硬币藏在哪里‧厉害是厉害,但是我只能说这是一场特技表演。没有魔术的感觉嘛!

若是有人要求你表演魔术,记得只表演一个就好了。而且结束之后立刻就停止。好魔术,只表演一个,你会得到很大的回响。若是两个、三个这样表演下去,你的观众就看饱看足了。所以,总是在观众期待下一个魔术时停止表演,是非常重要的。

Charlie Miller(1909-1989)

出处:A lecture on impromptu magic by Charlie Miller

注解:

以上两句话基本上是同样意思。

对魔术师而言,最大的失败,就是别人不想再看你的表演。如果你能够做到以上两点,你就可以预防这致命的失败。魔术是一种随著人、事、时、地,而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一种艺术表演,如果不知节制,越变越起劲,那麼只会被人当成一个爱表演的怪人而已,这样不待贬低了自己的格调,也贬低了魔术这门艺术。

「既然没有被追赶,那又何必逃走。」

Al Baker(1874-1951)

注解:

当一个人心里有鬼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就会为自己做出过多的辩护。一个人走在路上,一看到警察就跑,那不是很惹人嫌疑吗。魔术也是相同的道理,常常有人表演时说:「这是一付普通的牌」或者「这里面没有任何的机关」这种话。事实上,这些说明绝对是多余的。尤其是,如果你使用的牌是「不普通的牌」,那就绝对不能说出这种话。对观众来讲,听到「这是一付普通的牌」这种说明,可能就会想到,「难道还有不普通的牌吗?」

事实上,如果这付牌真的没有任何机关的话,这样的说明也太随便粗糙了。如果有机关,这样的说明则太多余了。

「再多的辩解也没用。」

松田道弘(1935-)

注解:

松田道弘是曰本著名的魔术研究家,在曰本有很多的魔术相关的书籍及文章都是出自於他的手笔。在台湾也有他的翻译书籍,例如「扑克神奇魔术」这本书,就是他的著作。他的书的特点,就是他并不著重在魔术的技法或原理,而是阐述魔术内涵的意义及表演的理论。

在他的一本书「Close up magic」中出现了以上的一句话「辩解无用」。对一个专业的魔术表演者来说,是一句非常值得警惕的箴言‧

在什麼情形下魔术师会辩解?看看以下的例子:

「我今天身体不太舒服,所以或许会有什麼失手,因此‧‧‧」

「因为我很少变魔术给别人看,所以可能表演的不好,因此‧‧‧」

「这麼多的人看我表演,我可能太紧张了,所以手有点发抖‧‧‧」

「这个魔术我并不是练得很熟,如果有穿帮请见谅‧」

如果你像这样急著向观众辩解,也许观众心理会想:

「什麼?身体不舒服?那干嘛不在家里睡觉算了,还在这儿变什麼魔术?这真是一个外行人!」

想藉著辩解博取观众的同情与亲近,是极大的错误。魔术师是出售惊奇的商人,怎麼会说出自己商品的缺陷呢?观众想看的是魔术表演,而不是来听你解释的。

另外,在魔术表演中有一种情形,就是魔术师假装失败,在最后却引出更强烈的高潮。所以,当你表演出现失误时,观众很可能心里想:他是故意的吧?这可能也是表演的一部份!」。所以在失误时,应该做出一付「这魔术本来就应该这麼表演的」样子。自然的连接到下一个魔术,才是高段的做法。

「「要做到自然」,所谓的自然,就是「做你自己」。

(Be natural.What I mean by this is “be yourself.”)

Dai Vernon(1894-1992)

出处:Dai Vernon Book of Magic

注解:

人称「老神仙」的Dai Vernon是近代对近距离魔术贡献最大的伟大人物。

很多现在流传甚广的魔术都出自他的手笔。例如「胜利者」。他说的这句话是魔术界的圭臬。有很多人知道自然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却不知道怎样做到自然。事实上,经由学习或模仿而来的都是不自然的。很多人研究Finger palm要怎样做到自然,也有人研究在台上要怎样讲话才自然。其实看看自己平常是怎样的,也许就知道了。

「在练习一个新的魔术的时候,要充分的练到连自己都感到满意为止。要像是接触一枚宝石一样处理这个魔术。给人看过了几次之后,就把它放回珠宝盒里‧等到适当时机时,再悄悄的取出给人看个几次,再把它放回珠宝盒中,如此反覆的做,你的珠宝盒中会有著满满的美丽宝石。」

Michael Skinner(1947-1998)

出处:Classic Sampler

注解:

Michael Skinner是一个天才魔术师,他的技术及表演都是世界一流的。尤其是近距离的手法非常优美。他说的这句格言乍看之下似乎有些莫名其妙。其实主要的意思就是说要珍视你所学的魔术,把他当宝一样尊重它,感动它。你的心态是会传达给观众的,如果自己一点也不感动,手指头脏脏的,表演给观众看,观众又怎麼会感动呢!表演完的魔术,要像放回珠宝箱一样重视它,不是玩具箱,也不是垃圾箱‧‧‧

我卖给买家的,不是魔术。而是「我」。我卖的是我本身的形象。你就是魔术。

Albert Goshman(1920-1991)

出处:Magic by Gosh

第三篇:一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

一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他的作品在我国现代文坛上竖起了一座丰碑,受到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赞赏。研究鲁迅作品已成为一门学问,有许多专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对鲁迅的作品也十分欣赏,欣赏之余也想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通过广泛阅读鲁迅的作品,我发现鲁迅的作品常常运用对比手法来记人叙事,抒情写意,表达主题。这一特点,在鲁迅的小说、杂文、叙事散文中均有表现。

在小说《故乡》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来写景状物,展开故事,刻画人物。在作品的开头,作者这样写道:“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这一句话,交待了“我”与故乡之间的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为记忆中的故乡与将要看到的眼前的故乡做对比埋下了伏笔。

眼前的故乡是个什么样子呢?作者是这样描绘的:“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在对故乡眼前的破败景象进行了一下粗线条的勾勒之后,作者马上写道:“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于是,眼前的故乡与“记得的故乡”,破败的故乡与美丽的故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景物描写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对比手法,为作品的感情色彩定了基调。

小说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景物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创造一个环境或背景。在小说《故乡》中,作者刻画了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闰土和杨二嫂,他们在作者儿时的记忆中,都有十分美好的印象,但经过二十余年的风风雨雨,这两个人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恰恰是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出来的。

如:在闰土出场之前,“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少年闰土那充满灵性与活力、聪明与勇敢的形象马上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的脑海和读者的眼前: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着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然而,无论从外表、服饰、动作、语言、神态等各个方面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有着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他的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正如一声“老爷”的称呼使“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一样,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的对比也使许多读者打了一个寒颤。

作品中的另一个人物杨二嫂虽然着墨不多,但由于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变化也刻画得活灵活现:年轻的杨二嫂美丽动人,搽着白粉,嘴唇丰满,颧骨不高,有着“豆腐西施”的美名。她喜欢“终日坐着”,有着闲雅的姿态,豆腐生意特别好。而中老年的杨二嫂却变成了一个年老色衰,不施粉黛,凸颧骨,薄嘴唇的女人。姿态也难看了,“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也变得爱动了,为了占一点小便宜而“飞也似地跑”。也变得爱说了,说出的话还很尖刻。杨二嫂的这些变化,正是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来的。如果说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的对比有种悲剧的艺术效果,那么,中老年杨二嫂与青年杨二嫂的对比就有一种喜剧的效果。这两种艺术效果本身又形成了一种对比,这种对比使作品在沉闷忧郁的基调中跳动出一串喜剧般轻松的音符。

在鲁迅的杂文中,对比手法运用得十分广泛,因为杂文作为文艺性的论文,往往需要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感情,而对比手法的运用可以使作品观点鲜明,爱憎分明。鲁迅的许多杂文标题中就体现出对比手法的运用,如《天上地下》、《爬和撞》、《华德焚书异同论》、《战士和苍蝇》、《这个与那个》等等。这些标题就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与感情。

在《战士和苍蝇》这篇只三百多字的杂文中,由于鲁迅恰当地运用对比手法,使作品显得观点明确,语言犀利,感情浓烈,短小精悍。作品的开头引用一句名言,将人的精神之大与体格之大进行对比,说明战士虽有“缺点和创伤”,但他们仍然是“伟大的人”,这是因为战士的精神是“伟大的”。与战士相比,“苍蝇们”虽然发现了死去的战士的缺点和伤痕,并嘬着这些伤痕而自鸣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这恰恰证明了“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观点得到了形象化的表述,思想感情得到充分表达。

如果说,在鲁迅的杂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显得比较鲜明和直露的话,那么,在他的叙事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就显得比较委婉和含蓄。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先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百草园的美景和自己幼年时代在园中度过的欢乐时光。在作者的笔下,百草园是儿童的乐园。在这里,有好看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有好吃的“紫红的桑椹”,“又酸又甜”的覆盆子;有好玩的——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捕鸟雀;有好听的——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读到这些,读者会感到神清气爽,情趣盎然。在描述“三味书屋”的景象和生活时,作者的笔调和情绪就显得灰暗、消沉与无奈,这与对百草园的描述形成了一系列的对比。从景物上看,百草园色彩绚烂,生意盎然,三味书屋色调陈旧,毫无生气。从面积上看,百草园是“一个很大的园”,而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却很小。从内容上看,百草园中,好吃的、好看的、好听的、好玩的,应有尽有,而三味书屋及后面的园子里,好吃的、好听的没有,好看的不多,最好玩的不过是“捉了苍蝇喂蚂蚁”。从人物上看,百草园的长妈妈虽然不渊博,却能耐心地给孩子讲好听的故事,而三味书屋的老先生虽然是“渊博的宿儒”却连“‘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的问题也不愿回答,并且对学生提这样的问题显得似乎很不高兴。这一系列的对比,表现出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截然不同,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在《藤野先生》这篇叙事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达到了一种不露痕迹的境界。作品的主人公是藤野先生,是在日本留学期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一位老师。为了使这个人物性格显得更加独特,作者运用了散文的形散而意不散的表现方法,信笔写了许多人物。有白天在樱花树下闲逛,傍晚学跳舞的“清国留学生”,有“为我的食宿操心”的日本学校的职员,有讥笑藤野先生衣着寒酸的留级学生,有对“我”心存偏见的日本同学。粗看起来,写这些人物都是“闲笔”,与写藤野先生没什么关系。细细揣摩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人物恰恰与藤野先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游手好闲的“清国留学生”相比,藤野先生是一个忙于工作,无暇休闲的人;与仅仅“为我的食宿操心”的日本学校职员相比,藤野先生对“我”学业上的严格要求显得意义更加深远;与那些讥笑藤野先生“寒酸”的留级生相比,藤野先生更显示出一种不修边幅,超然洒脱的学者风度;与那些对“我”有偏见的日本同学相比,藤野先生更显示出一种超越民族偏见的大气。通过如此一连串的“不显山,不露水”的对比,藤野先生的形象,就显得更加丰满,更加丰富,更加可爱,更加令人敬佩。这种委婉、含蓄的对比手法,像一根无形的线,贯穿于全文的始终,对安排结构,展开情节,塑造人物起了很大的作用。

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是鲁迅先生的一个绝活。它或隐或显,或浓或淡,或复杂或简单,运用在先生的各种文学作品中,使人们在欣赏之余,常常会拍案叫绝。

第四篇: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教子满门

[转帖]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教子满门俊秀

梁启超作为清末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作为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已是众所周知。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家,他不但留下了大量的时事论文、学术专著,也为我们留下了数量可观的教子宝典。梁启超的9个子女个个成才,细细品读《梁启超教子满门俊秀》一书,将解开其中的奥秘。

中国是一个深受家族制度影响的国度,名门望族的后代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但相对于政治上的豪门和商业上的巨族而言,文化名门的崛起、发展更受当代中国社会的青睐。梁启超家族就是文化名门。每当我们追念起梁启超继而谈到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院士时,心中总是为梁启超“家学”的浓厚底蕴及对儿女的成功教育而叹服。一家出了三个院士,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探讨其中的成因。

梁启超作为历史人物被追忆,不单纯只是一种历史上的定位,更意味着他再次进入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中去。因为人们总是以当前的生存环境及需求为支点,借助与历史人物的对话来获得思想的资源与实践的方向。梁启超苦心教子及满门俊秀的成功实践,无疑为当代中国人的子女教育提供了厚重的借鉴意义。

梁启超十分崇拜墨子的人格,自号“任公”,努力发扬墨家的根本精神,以天下为己任,吃苦耐劳,不断奉献其才华和心血。他有感于国人的某些不足,写下了《中国之武士道》,发掘古代的尚武精神、刚性文化。他以百科全书式的大学问和大气派,把终极关怀寄托于中华民族自强自立,寄托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梁启超的政治热望和人文取向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儿女们。梁家涌现出数位学者、专家,并且无一例外地“学而优不仕”,其力量源泉显示出自其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梁家的文化取向贯穿了中西并重思想。梁启超具有较好的国学根底,在青年时期即全面接触西方文化,眼界大开,这使得他的学术思想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梁家子女受家学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厚感情,后来的留学经历,又使他们掌握了西方文化的科学理念和有效技术,在较好地解决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之后,儿女们又在各自领域打造了东方文化精神,作出了开创性的世界级贡献。

梁氏家庭是一个多子女传统家庭,梁启超一生生有并养育成人9个孩子。梁启超平等地对待儿女,尊重他们对生活、专业的选择,循循善诱而不是发号施令。他把传统的曾国藩式的“内圣”功夫发展成为独具梁家特色的“磨炼人格”。民国初年,梁家已经进入了上层社会,梁启超却刻意让子女们坚守“寒士门风”,希望子女养成上进、好学、勤俭、坚忍的性格。梁启超个人的思想、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子女们。这种家庭显然有利于子女的发展和成才。

当下“教子立业”已成为全社会热点之一,梁启超对9个子女成功的教育,可以说是这方面尤为成功的典型范例。例如:梁启超曾经总结一个三步读书法,即鸟瞰、解剖、会通。鸟瞰即精略了解大概,明确重点;解剖即将各部分仔细钻研,重要处细解剖,疑难处细研究,有所得则记忆之;会通即上下左右贯通,将全书全面彻底了解而后已。这个

三步读书法,即通常所说的合—分—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梁启超写文章,研究问题,历来都是有的放矢,从现实的情况出发,进行考虑,绝不是一个脱离政治、闭门造车的书呆子。在他的教育影响下,他的儿女们也是这样,专心研究学问,但并不脱离政治,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当了全国政协委员,有的还成为全国人大代表。

梁启超不仅是孩子们的慈父,还是孩子们的朋友。他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远见,对孩子们进行言教和身教。他精心培养每一个心爱的孩子,不仅努力培养他们成为有学问的人,还要他们成为有高尚品德,对社会有用的人。他希望孩子们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但他不强求孩子们都和他一样,而是相信孩子们最终将走自己的路。这些子女经过梁启超的教育和影响,个个成才,各有所长。

梁家的学术贡献薪尽火传之所以值得重视,不仅在于其学术成就本身,也在于文化体验和人生价值取向。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梁启超曾经不无伤感地预言:“十年之后当思我”。一百年过去,多少人躺下,多少故事云散烟消,多少人还在怀念着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尘世的功名利禄也会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烟消云散,但人的思想、学术却可以长期、甚至永远地存在。梁家是一个和睦、幸福的文化大家庭,既积淀着中国的伦理传统,又不乏现代色彩。梁启超一生奔波、忙碌,而对家人总是眷念绵绵。有时他对家人倾诉着痛苦和喜悦。他既是家长、父亲,更是儿女们的朋友和导师。《梁启超教子满门俊秀》一书,梳理了大量史料,并融入了现代教育学的理念。读此书,会让你领略梁启超教子的“大手笔”风格,也会给你自己及朋友教育子女带来有益的启迪。

长女梁思顺(1893—1966):诗词研究专家

梁思顺出生于广东新会,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她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和教育,爱好诗词和音乐。梁启超在世的时候,她长期担任父亲的助手,并尽心照顾着自己的弟弟妹妹,深受梁启超喜爱。在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她曾担任梁启超的日语翻译。梁启超逝世后,她精心保存了父亲的许多信件,后来成为《梁启超年谱长编》的重要素材。她还曾编有《艺蘅馆词选》,此书1908年初版,后多次再版,是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她操守高洁,在1938年丈夫周希哲去世后,她独自抚养四个孩子,虽然生活十分困难,但她却坚决不肯为日本人做事;抗战胜利以后,她又拒当“国大”代表,并向解放区捐赠衣物。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参加北京女青年防痨协会。新中国成立后,已过花甲之年的她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和中央文史馆馆长。

长子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成1915年进入清华学堂学习,1923年和林徽因一同赴美留学,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他去了条件十分艰苦的东北大学,并在那里创办了我国北方的第一个建筑系。“九一八”事变前夕,他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他率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我国的建筑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中国的建筑史研究开拓了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并用英文为外国读者写了一本通俗易懂的《中国建筑史图录》,让中国建筑在国际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深感国家建筑人才的缺乏,因而着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解放后,他立即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亲自领导并参加了国徽图案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指导整修了怀仁堂。

梁思成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建筑理论、建筑教育思想、城市规划理论方面都提出了不少超前的新观点,是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47年,他被推荐为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代表。同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因他在中国建筑学术上的重要贡献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948年,他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委员。他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72年,在**中受尽屈辱和折磨的梁思成含冤去世。

次子梁思永(1904—1954):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永出生于澳门,但其童年也是在日本度过的。1923年,梁思永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赴美国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东亚考古,曾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其间,梁思永曾一度回国到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担任助教。1930年夏天,梁思永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同年秋季,他到黑龙江参加了昂昂溪遗址的发掘。1931年春,他参加了河南安阳小屯和后冈的发掘。同年秋季,他又参加了山东历城(今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第二次发掘。他的工作提高了中国考古发掘的科学水平,使之纳入近代考古学的范畴。他还第一次从地层学证据上明确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先后顺序及它们与商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近代考古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重大发现。1934年,他主笔的《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出版,这是我国首次出版的大型田野考古报告集。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思永跟随史语所撤退到长沙,后经桂林入昆明,最后到达四川李庄。1939年,他在“第六次太平洋学术会议”上提出的论文中,全面总结了龙山文化,该成果一直影响到目前对龙山文化类型的进一步划分。

梁思永一生致力于考古事业,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传世。他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54年4月2日,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的他心脏病发作在北京逝世,终年50岁。

三子梁思忠(1907—1932):英年早逝的炮兵上校

梁思忠从日本回国后不久又到了美国,先后在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20世纪30年代初毕业回国,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入伍后,由于留学资历和杰出才干,他很快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在1932年的淞沪抗战中,梁思忠表现相当出色。可惜此后不久,年仅25岁的他却因患腹膜炎服错了药、贻误了治疗而去世。

次女梁思庄(1908—1986):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1925年,遵照父亲梁启超的嘱咐,梁思庄被大姐梁思顺带到加拿大读书,先是在渥太华中学学习,中学毕业后考入麦基尔大学攻读文学。1930年,她获得了麦基尔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次年,她又至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学习,并获得图书馆学士学位。1931年学成归国后,她立即投身于我国图书馆事业,先后在北平图书馆、燕京大学图书馆、广州中山图书馆从事西文编目工作。1936年,梁思庄重返燕京大学,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任西文编目组长、主任。1943年~1946年,她在因战争而南迁的成都燕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1946年,燕京大学迁回北京后,她继续担任图书馆西文编目组组长,后任图书馆副主任。1952年,原燕京大学等院系调整后,梁思庄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她精通英、法、德、俄等语言,对各种西文工具书和书刊资料十分熟悉;她擅长西文图书的分类编目,被公认为我国图书馆西文编目方面首屈一指的专家;她奠定了燕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西文图书编目的基础,并且在目录学领域有独创;她一生致力于图书馆西文编目、参考咨询和教学工作,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地工作了整整50年。1980年,已届古稀之年的梁思庄当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并代表中国图书馆学会赴菲律宾参加了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1981年4月,积劳成疾的梁思庄患上了脑栓塞。此后她因病卧床5载,于1986年5月20日去世。

第 7 楼

四子梁思达(1912—):著名的经济学家

1935年,梁思达从南开大学经济系毕业,随即考上该校的硕士研究生,并于1937年取得硕士学位。他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抗战期间曾在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和中国银行长沙支行任职,1949年调北京国务院外资企业局(后改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秘书处,后在调研处任统计科科长,兼做内部资料的编辑工作。他曾经参加科学院经济所《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编写工作,并于1965年主编了《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一书。他1972年退休,退休后一直住在北京。

2005-5-28 14:26:02http:// 中国投资资讯网欢迎您

天下人

等级:业余侠客

文章:377

积分:2366

注册:2003-12-9

第 8 楼

三女梁思懿(1914—1988):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梁思懿于1933年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备班,准备三年后进入协和医学院学医。后来,为了参加革命,她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并自1935年下半年开始投身于学生运动。她思想活跃,积极进步,曾任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大队长,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骨干,是燕大学生领袖,为“燕京三杰”之一。她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了平津流亡学生集训班,南下进行抗日请愿,后来被派往上海,在基督教女青年会劳工部从事女工工作。1941年,她同丈夫一起到了美国,在美国学习美国历史。1949年,在得知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消息后,也立即离美回国,先后任齐鲁大学女部主任、山东省妇女联合会主席,后调至北京任中国红十字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顾问,长期从事对外友好联络工作,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红十字会议。她还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病逝于北京。

四女梁思宁(1916—):光荣的革命军人

梁思宁生于上海,早年曾就读于南开大学。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她被迫失学。1940年,在三姐梁思懿的影响下,梁思宁投奔了新四军,在新四军123支队司令部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初期,陈毅元帅曾对建筑学家梁思成说:“当年我手下有两个特殊的兵,一个是梁启超的女儿,一个是章太炎的儿子。”陈毅元帅所说的梁启超的女儿即是指梁思宁。1948年,由于“左”的思潮影响,梁思宁被开除党籍,自此蒙冤35载,一直到1983年才恢复党籍。离休后,梁思宁一直住在济南某军休所内。

五子梁思礼(1924—):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出生于北京,1941年随三姐思懿赴美留学,在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修无线电,后又学了自动控制。在普渡大学期间,他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修

完3年的课程,并于1945年取得了该校的学士学位。随后,他又获得了辛辛那提大学(Cincinnati)硕士(1947年)和博士学位(1949年)。1949年10月1日回国后,他被安排在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从事技术工作,并参加了国务院组织的“12年科学远景规划”,负责起草我国运载火箭研制的长远规则。1956年,他调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系统研究室主任。此后,他先后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他是我国自行设计并于1964年实验成功的第一个地-地导弹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并在以后改进的型号中领导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惯性制导系统;他参加了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国土上进行的震惊世界导弹核武器试验;他还是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的远程液体火箭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负责人;在他主持下,我国首次把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并首次以此进行全弹自动化测试;他还参加了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的飞行试验。

梁思礼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96年10月获“何梁何利奖”,1997年9月荣获“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此外,他还曾获“何梁何利基金奖”,担任过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第五篇:魔术大师LIPAN冠名赞助合同书

西班牙国际顶级魔术大师LIPAN冠名赞助合同书

甲方:桃源县终极营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乙方:

甲乙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经过友好协商。就“感动中国·魔幻之旅”赞助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方式:(在下列“□”内打“√”确定)

□总冠名 □协办单位

二、回报内容:见附件:西班牙国际顶级魔术大师LIPAN感动中国·魔幻之旅商业回报

三、付款金额:(在下列“□”内打“√”确定)

□总冠名 元 □协办单位 元

四、付款方式:甲方为乙方开具 “终极营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统一有效的现金收款收据。

五、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

1、甲方提供门票 张与乙方,签此合同时乙方付清冠名费、协办费,如有假冒明星或者是模仿秀,甲方将给予乙方冠名费、协办费10倍的赔偿金;

2、该合同生效后,双方应自觉遵守,非经书面认可,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3、甲方在收到乙方的 费用后,应按《策划案》内容向乙方兑现所有的回报条件。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擅自改变回报条件,否则,乙方有权利追究甲方的违约责任。

六、其它条款:。

七、未尽事宜,双方应友好协商,并可另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八、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桃源县终极营销咨询

乙方:

服务有限公司

2011年 月

日 附件:

西班牙国际顶级魔术大师LIPAN 感动中国·魔幻之旅商业回报

协办商商业回报:

1、前期宣传展位、享有现场广告位

2、户外巨幅广告支持

3、宣传单页有冠名商与协办商标示,共15000份。

4、在协办商家设立售票点

5、将获得39个乡镇代理售票点的广告支持

6、赠送视频广告宣传光盘

7、公交视频,11个,公交8个,酒店3个,全程宣传轮播

8、免费赠送三张企业内训课程卡,时间自定

9、赠送二张座位票

10、票面印有协办商家

11、全县乡镇车游广告支持

12、拱门四个,横幅二十条

13、腰鼓队连续三天在城内广告宣传

下载一代魔术大师,我的梦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代魔术大师,我的梦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看《功夫大师》

    我看《功夫大师》 说实话,这部影碟除了有些完美的动作画面,更深层次地让我感悟到忍的哲学与心善的哲学。 昙宗,一代武术大师,好心除恶,因本在少林寺,却是王世充——王爷,把他当做眼......

    我·梦想

    我·梦想 上学前,我喜欢踢足球。那时的我,不知道梦想是什么;那时的我,只想每天都开开心心的生活。 上小学了。那时的我,梦想每天能和小伙伴们玩儿的开心;那时的我,梦想表弟来后多住......

    第一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

    《品德与生活》二下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寻访大师的童年 教学目标: 态度和情感: 引导儿童形成对大师、名人的正确看法。 行为和习惯:初步学习讲故事、辩论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了解......

    星云大师厦门演讲:看见梦想的力量

    星云大师厦门演讲:看见梦想的力量 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2014年4月7日在轮椅上开讲梦想时说,厦门的“米水营养”,通过佛教,成长了我。 87岁的星云大师当日下午,以《看见梦想......

    小学作文:我发现了魔术的奥秘

    我发现了魔术的奥秘 “快来,电视上的变魔术!”听到老爸的叫声,我迫不及待地冲上客厅,目不转盯地盯着电视屏幕。只看电视上一位魔术师左手拿着一把扇子,右手什么也没有,当他把扇子......

    儿童美术教案--我也是大师

    我也是大师 砂纸画――凡高.星月夜 年龄:幼儿园大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并熟练掌握线条。 2、欣赏梵高的作品,感受画面中线条、色彩、形象带来......

    《大师画我也画》教学反思

    《大师画我也画》教学反思 故市二中 吴佳瑶 本课是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本节课是在第17课画家凡·高作品欣赏的基础上进行造型实践的课业。目的是进一步学习画家的创新......

    大师画 我也画 教学设计

    大师画 我也画 教学设计 课型:造型 表现 授课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学生比较画家凡高表现树的方法,有水彩笔、油画棒在素描纸上表现树的造型方法 2.学生感受凡高作品《星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