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改革调查报告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05:0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高考改革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高考改革调查报告》。

第一篇:江苏高考改革调查报告

关于江苏考生对于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及未来动向看法的调查报告

一、摘要

通过对100名在校高中生进行调查,得到高中生对于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及未来动向看法的相关情况,然后进行分析,得到调查结果,根据结果分析出高考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二、引言

作为教育强省,江苏一直没有停止过高考改革的步伐,自2000年来改革方案频出,对于即成方案的修改也从未间断,无论2000-2001年和2002年都实行仅仅一年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9门统考方案”,还是2003-2007年实行的“3+1+1”,乃至现今仍在实行的“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都在见证着江苏高考改革的演进。故而我所选取的调查重点是当前正在实施的高考方案,而对于其他的方案也同样兼顾,力求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校高中生对于高考改革的看法。而对于当前的高考方案几经修改基本定型,现简述如下:

1.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三门统考科目的分值设定为:语文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共440分。语文、数学分别另设附加题40分。普通类考生三门统考总分为480分,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三门统考总分为440分。

2.学业水平测试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七门。普通类考试设选修测试(简称选测)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简称必测)科目五门。其中选测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一门。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测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测科目。

不兼报普通类的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可均选择必测科目。兼报普通类的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其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与等级要求与普通类考生相同。

选测科目各科满分为120分,按考生成绩分布划出六个等级。

A+ :前5%(含5%)A:5%-20%(含20%)B+ :20%-30%(含30%)B:30%-50%(含50%)C:50%-90%(含90%)D :90%以后

必测科目各科满分为100分,分为四个等级,用A、B、C、D表示。

A:100分-90分B:89分-75分 C:74分-60分D:59分及其以下

技术科目分为合格、不合格,不合格视为D级。

选测历史的考生加试语文附加题;选测物理的考生加试数学附加题。不兼报普通类专业的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不加试附加题。

3.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分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

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三方面,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为合格;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三方面,分A、B、C、D四个等级。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单项达到A级且其他三项均为合格的,高校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取;均为D级的,高校可以不予录取。

三、调查计划

1、调查内容:江苏考生对于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及未来动向看法

2、调查地点:在校高中生家中等随机地点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4、调查时间:2012年7月16日至7月26日

5、撰写日期:2012年7月30号

6、样本数量:100份

7、调查人群:江苏徐州在校高中生

四、问卷分析

1.在校高中生对于当前高考方案的反映及看法

本次问卷调查,男生偏多些占56%,女生则为44%,其中文科生约占32%,理科偏多为68%,基本符合以往预期,与过往几届江苏文理科人数比例相差不大,说明高考方案的改革对于文理科人数的比例影响不大,尽管据报道文理科分开划线以前,文科人数一直增加,因为文科上本的希望更大,但随着2010年的分开划线以来,文理科比例逐渐趋于合理化。从选科组合看,物化居多,超过一半,史政次之,占21%。从选科原因看,61%的高中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科,43%的来自父母的建议,当然也有一部分跟风,没有主见,比较迷茫,或者简单的根据科目难易度决定。对于近年来实行过及当前的高考方案,有些学生尽管没经历过,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多数认为还是3+1+1方案比较适合自己。对于当前的高考方案尽管实行了四年,一直在不断完善,但是仅有19%的同学比较欣赏它,对于它的公平度认可,多数同学也只是认为一般。虽然35%的同学认为它比较适于开展素质教育,但从笔者切身感受来看,素质教育也要分地区看待,苏南地区开展的比较好点,但在相对落后的苏北基本无从谈起,几乎为零。而45%的同学明显感受到学习压力加大,因为会考为小高考取代,考试难度和正规度增加,加上学校为了自身荣誉加紧了考试的准备工作,整个高中期间的学习强度较之以往有所加大。

2.在校高中生在当前高考方案的下的状态

对于自己当前的学习状态,主动按兴趣学习的仅占三分之一,一半同学靠的是责任,当然也有部分同学是完全按照个人喜好行事,有点不对自身未来负责。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在当前高考制度下的显现更为明显,46%的同学对于高三不学习的科目完全持忽视态度,依旧很关注的,仅占12%,这显示了应试下学生的无奈性,毕竟大家上高中的目的都很短视,只是为了上个好大学,其他的暂且只能放在一边了。对于高中学习的收获,过半数的同学认为它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开拓了视野,也为自己锻炼了建立知识架构的能力。

3.在校高中生对于未来高考改革方案的看法

对于江苏近十年来大大小小频繁的改革,多数同学难以接受,只有18% 的同学表示满意,这点从对来改革看法上亦可看出,67%的同学希望改革保持稳定,只有22%的希望大踏步改革,对于江苏高考改革前途,半数同学表示尚在观望,不好做判断,而不看好者占了22%。对于多数来自专家们闭门造车式的改革,媒体多有鞭挞,从媒体及考生和家长的反映看,改革不尽如人意。

五、总结与建议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介绍江苏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时说:“十五”以来,江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项教育改革有序推进,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进一步巩固了教育大省的地位,江苏教育已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江苏的教育普及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年来江苏为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从1999年到2008年,江苏不停调整高考方案,渴望找到一个最合适的,都未尽如人意。10年中用了6个方案,其中实行时间最长的是94年到98年的“3+2”模式,5年。99年“3+3”模式、2002年“3+大综合”这两种模式只实行了1年就停止了,现在实行的是08年“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新方案,结果是矛盾重重。

从江苏省高考方案的不断调整中可以看出我省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改革的迫切和决心,因为教育是关于孩子成长、家庭幸福和国家发展的大计,然而改革急不得,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目前山东省的教育改革还在试行中,可以为我们带路。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各方努力下江苏省的高考制度会逐步走向健全。

结合实际情况反复思考:江苏高考方案改革能否从以下10个方面做起?

1、高考制度不能取消,但可以完善。让笔试和实际操作(实践能力)测试并行,目前实行的08年“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新方案要求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纳入高考,具体操作起来却十分困难,仅靠一些文字材料能证明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吗?必须要有严格、公开、公平的检测制度。

2、08年“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新方案有一个新的变化:变“一考定终身”为多样化考试,就是把学业水平测试也纳入高考体系,结果导致全省各地高二学生狠学四门小高考科目,大大加重了高中学生的负担。而那两门选测

科目虽然是定级无分,却是学生上大学的一个门槛,十分重要。而语数外直接算作总分作为录取高校的依据,学生更是马虎不得。我不禁很困惑:难道改变“一考定终身”没有更好的方法吗?其实,对待必测学科,我们可以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分成三次考,比如语文可以分成现代文学、古代文学、作文,每年都设置这些科目的考试,学生三年内可以自由选择要考的科目,如果成绩不理想还可以再考,取其平均分计入高考分数。这样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重视了学习的过程,又兼顾了个人能力和兴趣,岂不是一举三得?

3、变“逼着学生学”为“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学”。对待必测科目以外的选测科目任学生从中选择(不少于两门),选测科目除了我们现在规定的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还可以增加美术、音乐、体育、计算机,考生在选考科目时要考虑到今后填报高校志愿时高校(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选择更多的选测科目参加学习,自己决定是否考试,选测科目三年内可以考多次,取最高成绩,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促进学生自我不断提高。

4、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实践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目前的高中生缺乏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学校关于“生命与健康”方面的教育严重缺失,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缺少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容易走极端,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注意。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教育者经常强调先成人后成材,然而在实际的教育中似乎学生有分数就有才,忽略了学生的品行和实践能力。这些科目的学习可以以学分的形式强制性地要求学生高中三年修习。

5、注重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过程性评价,更有效地规范学生在校时的言行态度。现在都说学生难管,为什么难管?因为高校录取时最后只看高考考试成绩,而学生平日的学习态度、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则不在考虑范围。现在的教育只注重结果,完全忽视了过程,从素质教育层面看,不注重过程,怎么会有好结果呢?让科任老师根据学生平日的作业和学习态度给学生打分,最后计入高考成绩,这样可以有效地规范学生在校时的言行态度,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加强学校的教学效果。当然,这样必须要求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以公开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评价,建立严格的监督体制,严惩腐败现象。

6、让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尽快接轨。国外早就大力推进这一制度,让对书本理论知识感兴趣的孩子深造继续理论研究,对技术劳动感兴趣的孩子从事劳动进行社会生产,不但顾及孩子的个人爱好,还可以大大缓解目前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实际上,很快,中国社会的实情会证明:文凭并不等同于能力。种田不需要大学本科、硕士生学历。中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其实在现代社会,老百姓应该明白学习书本的理论知识最终是为了实践,死学理论知识,不懂实践操作、人际交往,最终培养出来的只是“书呆子”,这么多年以来,中国培养出来的书呆子还少么?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不要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大学生毕业后还要进入技校学习,这不是充分说明

“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带来的严重问题吗?把寒暑假原本用来补课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进行社会实践,写实践心得和报告,让孩子在社会实践的天地中享受到充分的自由和乐趣,因为,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7、目前江苏普通高中一个班的人数一般都在50人以上,甚至达到70人。人数太多,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建议实行小班教育(40人左右),如果教育改革后能够分流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或进入社会工作,可以大大减轻高中教育的压力,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受到更好更细心的关注。

8、消除公办高中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学校本来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地方,现在在一味追求升学率的激烈的竞争中,学校变成了培养考试机器的地方,提升学生的素质变成了只要提升学生的分数就行。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明知道教育出了问题,可是不得不去狠抓死抓学生,同时也是最大的“受害者”,身心承受着考试分数的巨大的压力,甚至比学生更害怕考试。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生存的无奈,当然也涉及到个人的物质利益,如果让教师工资全面“阳光”,学校不得另外发放其他各类名目的费用(补课、加班、高考奖金等),就可以从利益上遏止教师一味问学生要成绩的行为,同时一定范围内教师实行轮岗,公平公办高中的资源,促进学生划片录取制度推行。不得仅凭学生平日分数评价学生,不得以学生成绩对教师进行考核。而采用其他更科学的方法考核教师,把学生和教师都从分数中解放出来。

9、学习山东省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高考成绩不公布,严禁炒作升学率”方案。每年高考之后,学校之间、市地之间都会上演一场分数大战,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考上一本的人数都会成为较量的主要指标。为了提高升学率,一些市地、学校一切围绕高考转,有的甚至提出“抓高考要抓出血来”这样血淋淋的口号。现在高中教育陷入了加班加点的恶性循环之中。高中教育不能再靠升学率“一俊遮百丑”,应该有全面而多元的价值追求,要引导学校从拼体力向拼育人转变。所以山东省禁止将考生个人成绩提供给各市地教育部门,禁止有关高考录取数量的考核、奖励与公布,从根本上解决各地存在的炒作升学率问题。江苏省可以仿效山东省这一做法,让学生凭密码自己查询考分和录取院校,高考成绩是他们的隐私,学校无权干预,更不得公布。

10、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了保证改革得到切实推进和落实,教育厅必须要发挥自己的监督职能,加强暗访制度,发现学校有违规行为,一律严惩。否则,一切只是空谈。改革只是变相的加压,会引发更大的矛盾。

第二篇:江苏高考改革调查问卷

关于江苏考生对于江苏高考改革方案及未来动向看法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是

A 男B女

2.您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A文科生B理科生

3.您在高考中选了哪些科目(多选)

A物理B化学C生物D历史E政治F地理

4.您选择这些科目主要出于什么原因(多选)

A个人兴趣B父母或亲戚建议C跟风D 考试难度低E其他

5.您欣赏下列哪一个高考方案(多选)A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语数外各150分,文综/理综各300分(2000年-2001年)

B9门统考:语数外各150分,其余六门各50分(2002年)

C3+1+1:语数外各150分,其余六门任选两门,各150分(2003年-2007年)

D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2008年至今)

6.您觉得当前的高考方案公平吗

A 非常公平B一般C很不公平

7.您认为当前的高考制度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吗

A 非常有利B 一般C 很不利

8.您觉得当前的高考制度给您带来的压力大吗

A非常大B 一般C 很小

9您认为高考改革对于您自身的学习方向影响大吗

A 很大B 一般C 很小

10.您觉得下面哪种描述符合你高中的学习状态

A学习靠求知兴趣,很有动力B 学习靠高考责任,不喜欢也学

C完全按照个人喜好,喜欢就学,不喜欢不学D其他

11.进入高三后您对于不考的科目还会给予多大的关注

A完全忽视B按个人兴趣看看C依旧很关注

12.您觉得您经历的高考经历给您的最大收获(多选)

A 建立知识架构的能力B 增加知识,开拓视野C 创新精神

D实践能力E 意志磨砺

13.对于江苏省频繁的高考改革,您的态度是

A 很不满意B 一般C 很满意

14..您对江苏高考改革未来的希望是

A大踏步改革,勇于创新B 保持稳定渐进改革C 保持比较合理的方案基本不变

15.您认为江苏未来的高考改革前途怎么样

A 会越来越理想,大有前景B尚在观望C不太看好,前景不好

第三篇:如何应对2008年江苏高考改革新方案

如何应对2008年江苏高考改革新方案

孙小娟(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212001)

2008年,我省为了与高中新课程相配套,普通高考将实行新的方案,即“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是指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其中必选测试科目两门(物理、历史),必修测试科目五门,成绩处理采取“等级计分”;“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的评定。尽管上上下下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同的声音,但是笔者认为,我省2008年方案已基本成为定论,不会有大的改变。我市各高中的师生们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做准备?

一、体味高考新方案的真正价值 当前,教育最敏感的“指挥棒”仍然是高考。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高考怎么改革,总的来说,是要让素质教育成为高考的指挥棒。通过高考来发挥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指挥棒的作用。” 可以看出江苏2008年高考新方案的六个结合(统考与水平测试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指定选修与自主选修相结合、考试中必做与选做相结合、原始分与等级分相结合、统一录取与自主录取相结合), 它更加适应高中新课程的“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更加关注人的培养和发展,让我们基层教育看到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此前人们常戏称教育界“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而新方案的三门学科文化统考、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可以看出是一个完整的评价方案,能够促进中学认真实施课程计划,提高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应试教育”的倾向;能够促进所有学校开足、开齐素质教育规定的所有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协调而且是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全面考察和了解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科目,突出了基础学科的中学地位,同时兼顾到学生不同的发展倾向,语文、数学还设计了40分的附加题,预计此举可以拉开学生的档次。学业水平测试分单科进行,测试必修内容,总量并不大;必修学科学生在校期间有两次测试机会,成绩3年有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分散测试科目(几个学科不集中在一次进行);也可以一个学科测试两次,选择自己满意的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也突出了“有用性”: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合格,是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必要条件;考生“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单项达到A级且其他三项均为合格的,高校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取。综合素质的评价是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为基础,通过对成长记录的归纳与总结,形成直观的表格,体现了评价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

二、积极适应新考试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面临2008年的高考改革,学生要做好相应的心理、知识准备,切实而恰当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以及各阶段的学习侧重点。明年4月,2005级学生就将迎来首场“学业水平测试”,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分A、B、C、D四个等级计分,选修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分A﹢、A、B﹢、B、C、D六个等级计分,其测试结果与学生报考志愿挂钩,报考不同层次的高校、报考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要求。学业水平测试全省统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计算等级。在这样的统一中间,每个考生都有排序问题,所以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放弃。值得注意的是新方案规定“第一次参加测试,六门科目成绩达到A级且技术测试合格的考生,在划线前加10分记入统考成绩。” 预计这会成为四星级高中志在必得的分数。作为基层的教师,我认为不管怎么改革,机会和难度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有准备得充分与不充分之分。对于2005级学生来说,首先要对自己准确定位,每个学生固有的潜能及所对应的发展空间不是完全一样的,能否上大学、能 1 上什么样的大学、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努力等,新方案这方面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学生应根据情况合理定位。其次进行合理选科,选科时考生第一要注意的是根据学校、自己的学科优势并兼顾学科特点选择(关键是看在全省范围内拿到什么样的等第)以便顺利进入高校。第二应根据所报考的高校专业需求来决定;第三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

地理学科与以往高考模式不同,一是有选修和必修之分,在选修测试科目中,地理可以和历史或物理组合。估计选考地理的学生数量会多于于往年,但素质上与往年差不多。二是成绩采用等级计分,必修科目测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100分~90分为A级,89~75分为B级,74~60分为C级,59分以下为D级。单科C级以上的比例在95%以上。选修科目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前5%为A﹢级,前15~20%为A级。前20%~30%(含30%)为B+。31%~50%为B级,50%~90%为C级,90%以后为D级。三是考试内容和形式上,选修地理的考察地理必修学分与选修学分(主要在环境保护、旅游地理、海洋地理、城乡规划中选择2个模块)规定的学习内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可报考一次;必修地理科目测试是考察高中新课程规定的地理必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学生可测试两次,选择自己满意的成绩。四是选择的灵活性,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的要求不一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用采用不同的模块(教材),特别是对一部分成绩不是太好的学生来说,可以采用较容易的教材,如环境保护、旅游地理。

三、备考要注意的问题

2008年是高考实施新方案的第一年,在方案明晰前,按照“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是最“保险”的。新高考方案中虽将地理学科定为学业水平测试,并不意味着对地理教学降低要求,从2007年与新课程配套的全国地理考试大纲来看,地理学主干知识内容并没有变化,但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方面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考察要求,这也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2008年高考备考教师和学生都要处理好以下4个关系:

一、必修与选修的关系,即基础与深度的关系;

二、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教材的关系:我省高中地理教材有3个版本(鲁版、人教版、湘版)被使用,虽然这些教材都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但还是有不小的差异,要尽可能考虑到三套教材的共同点。老师和学生应直接依据考试说明,全面依托课程标准,而教材只是提供地理复习的一个基本材料,而课时学案更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关系:新课改教材入口浅、寓意深,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授课理念都要有所改变,处理好平时身边地理知识的积累与教材重点知识和一般知识的关系。

四、处理好知识理解与解题的关系:不仅要考虑知识的科学价值,更要注意知识的应用价值,还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高考改革的趋势不可阻挡,高考改革的方向不能悖离。江苏高考相应法规虽然尚未“尘埃落定”,但改革的步伐仍在稳步推进。留心生产、观察生活、注重自主学习的学生,将会占得2008年考试的先机。

第四篇:江苏高考新方案

江苏高考新方案(已基本确定,教育部待批)

一、模式 “1+2+3”模式:1指英语,2指语文和数学,3指3门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

二、总分 语文180分,数学180分,英语150分,3门学业水平测试每门80分,总分为750分。

三、变化

1.英语实行一年两考,以计分方式进入高考总分;

2.减少考试科目,高考只考语文和数学两大科目;

3.文理不分科,语文和数学高考试卷不分文理科;

4.除了语数外三门学科外,所有学科都要进行学业水平测试;

5学业水平测试中有3门成绩将带入高考成绩。这里指的3门具体是高校针对每个专业提出3门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而报考该高校该专业的考生在大学录取时会将这3门学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打个比方说,如果南京大学某个专业对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提出要求,那么某个想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在高考录取时,他的高考成绩是语数外成绩再加上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计分。” 新的高考方案对教育的影响是广泛的。最直接的影响是高中教学的安排。英语实行一年两考,那么对英语学科的教学就要重新安排,学业水平测试并不安排在高考进行,而是在高三开始前就全部考掉,那么高中3年各学科的教学安排需要重新洗牌。

2014年入学高一新生就将实行高考新方案。

第五篇:江苏高考成语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答:D讳莫如深:紧紧隐瞒。(A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B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C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

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

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

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

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答案】D

【解析】A.褒贬不当。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此处为

英雄事迹。B.前后矛盾、不合语境。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

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此处灾害已经发生。C.对象不当、不合语境。信手

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捡垃圾

不能用“信手拈来”。D.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张怀瓘《书断》)。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

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此处修饰“院士的一番话”正确。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4.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年“五一”黄金周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乡村旅游热,南通围绕“2006中国乡村游”的主题年活动举办了乡村旅游产品展览会,各具特色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B.夏季用电高峰将临,各家电企业争相把节能作为卖点,连电磁炉这样的小家电,也竞相打出节能牌。对此,行内专家提醒,电磁炉市场鱼龙混杂,须细辨真伪。....

C.由于体能消耗过大,国青队在下半场时打法渐渐有些走样;先失一球的日本队也顾虑自己的球门再度失守,投鼠忌器,疲于应付,无意争胜 ....D.名为lfish的电子宠物鱼随着音乐节奏摆动尾部、鳍部,做各种肢体动作,表达各种情感。它一亮相就受到都市一族的喜爱,只是身价扑朔迷离,居高不下。....

答案A(B项,“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C项“投鼠忌器”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D项“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

6.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先生早年教学育人的风采我未能亲见,甚是遗憾;但我又是幸运的,承蒙先生不弃,耳提面命、___▲___足以让我受用终生。

(2)如今,视觉文化___▲___,图像和文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图文关系正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

(3)四川石棉大水沟碲矿床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首例独立碲矿床,但现在却面临着被

国外公司收购的危险,这令有关专家___▲___。

A.现身说法来日方长痛心疾首

B.言传身教方兴未艾深恶痛绝

C.现身说法来日方长深恶痛绝

D.言传身教方兴未艾痛心疾首

答案D答案解析:现身说法: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言传身教: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用言行影响、教导别人。

出处 《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来日方长 : 来日:未来的日子;方:正。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起始,兴起;艾:停止,完结。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悲伤到极点。犹言狠下决心。

深恶痛绝: 恶:厌恶;痛:副词,程度深;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7.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成语是()

①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②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被困难吓倒。

③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④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人民苦不堪言。

A.不以为然诚惶诚恐难以释怀青云直上

B.不以为意惊慌失措难以忘怀扶摇直上

C.不以为然惊慌失措难以释怀扶摇直上

D.不以为意诚惶诚恐难以忘怀青云直上

答案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句中应用“不以为意”。“诚惶诚恐”指惶恐不安;“惊慌失措”指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句中用“惊慌失措”更合适。“难以释怀”指(爱憎、悲喜、思念等感情)难于在心中消除;“难以忘怀”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句中应用“难以忘怀”。“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句中用“扶摇直上”更准确。)

8.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卷帙浩繁B.蔚为大观C.自顾不暇D.鱼目混珠

答案C(自顾不暇:暇,空闲。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可改为“目不暇接”。A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B.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D.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要是有一颗像草木一样“不怨寒暑移”的心,就不会抱怨天气变化、寒暑交替,遇事就会处变不惊,安之若素。

B.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了一场特大火灾,一座装修豪华的五星级酒店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欷歔不已。

C.在一次新生欢迎仪式上,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七月流火,天气虽然炎热,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D.去年美国国内航班,平均每天大约有一万件行李丢失,航空公司对此的解释是,惨淡经营,人手不足。

解析:选A。A.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B.叹为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C.七月流火: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D.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文中有不少看法都是管中窥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一孔之见)

B.这些人,还要继续活跃下去,“推销”五花八门、似是而非的观点;就像树林子里的鸟,有夜莺,也有夜猫子,各站各的枝,各发各的声。(模棱两可)

C.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足协的一位官员,该官员表示,“山寨”足球队与国足比赛的事不靠谱,国家队不可能和一支民间自发的球队比赛。(出人意表)

D.“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韩祖祥对向阳湖一带的各种淡 水鱼了如指掌,对各种捕鱼方法运用自如。(洞若观火)

解析:选A。A.“管中窥豹”与“一孔之见”都是比喻片面的见解,句中是自谦之词,可以互换。B.似是而非: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模棱两可: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C.不靠谱:在句中指不合情理,离谱。出人意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指已然发生之事。D.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洞若观火:是形容观察事物明白透彻。

1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历史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的活的史书。

(2)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

(3)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马云拜访王林的一张照片,使王林重回公众视野,那么,会不会有欣京报的记者去采访,以及引发接下来令人的问题呢?

A.触手可及 水到渠成 眼花缭乱 B.唾手可得 水到渠成 眼花缭乱

C.触手可及 一以贯之 目不暇接 D.唾手可得 一以贯之 目不暇接

答案C(3分)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唾手可得: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水到渠成:意指水流到之处便有渠道,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成功,即功到自然成。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很多老人虽然没有听说过“精神赡养”这个词,但生活中他们对精神赡养的需求却

是明确而实在的,他们渴盼。

(2)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备受压榨,依然生活在贫困中,依然是故土家园的流亡

者。现在我们要把这种的情况公之于众。

(3)作家们通过心理、肖像、语言、行动等多方面的描写赋予人物生命,使之;读者走进作家构筑的艺术世界,与许多性格独特的人物相识。

A.手足之情耸人听闻栩栩如生

B.天伦之乐骇人听闻呼之欲出

C.手足之情骇人听闻栩栩如生

D.天伦之乐耸人听闻呼之欲出

答案B(手足之情:比喻兄弟的感情。天伦之乐: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 耸人听闻:(捏造事实)故意说夸大或使人惊奇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指的是某种确实存在的事情。/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下载江苏高考改革调查报告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高考改革调查报告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苏钢材市场调查报告

    江苏钢材市场调查报告今年五月份是全国钢材市场波动较大的一个月,江苏钢材市场调查报告。作为我公司优钢的主要流向区域的江苏省,公司产品的销售情况如何,有多大的市场潜力,以及......

    高考改革

    2014-2016高考高招举措及时间规划——2014 1坚持2013年命题方向 2014年高考命题要坚持2013年命题方向。继续调整试卷结构,把握好学科间的平衡。确保在2013年的基础上稳定、持......

    高考改革

    2017年天津高考改革方案 4月28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王璟,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江苏启动高考改革研究 去“A”与否有悬念

    江苏启动高考改革研究 去“A”与否有悬念 中国江苏网1月24日讯 “为了高考[微博]4个A能加5分,浪费了学生多少精力,建议高考制度改革,取消A加分制度。”昨天省政协教育联组会议......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 puppy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 puppy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 puppy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 puppy 4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 puppy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 puppy 2018年......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忧与爱 6月7日上午11点30分,2012年江苏高考第一科语文结束。作文题目是《忧与爱》,这与此前网上流传的《故事与结局》相差甚远。不过多位考生反映,今年......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绿色生活(江苏高考高分作文,文中变体词句与作家原文相似或基本雷同) 足不出户,我已到达巴西。 经过技术的切割,经过资本的流通,经过售货员“选择原木地板,享受绿色生活”的热情推销......

    高考江苏满分作文

    2011江苏高考作文题为《拒绝平庸》,以下为原题: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要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