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训练题一
2013-2014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训练题一
一、补全成语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汉字
再接再()名列前()各行其()()扬顿挫无精打()
()流不息金()辉煌好高()远自()更生目不()接
巧妙绝()抑扬顿()言简意()无动于()眼花()乱
脉bó()渊bó()臂bó()鄙bó()锡bó()
二、把下面诗句填完整。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开。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_村。
3)夏无柳絮因风起,唯有________向日开。4)竹外__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5)请写出两句诗句中含“风”字的诗句。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两句诗句中含“月”字的诗句。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B.在通往学校的这条道路上,是一条非常陡的路。
C.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D.由于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很快也就搞上去了。
四、店联拾趣。
1、理发店:
新事业从头开始()现象一手推平横批:改()换()
2、百货店:
东()西()客人人满意()夏()冬货()()俱全
3、乐器店:
阳春()()传雅典高山()()觅知音
4、餐馆:
盘中餐()()皆辛苦,弃之可惜
杯中酒口口皆香甜,()()而 行
五、给下面词语中画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喜出望外()
A.看B.拜访C.希望,意料D.怨恨,责怪
2)翠色欲滴()
A.想要B.快要C.欲望D.需要
3)狐假虎威()
A.假定B.假如C.借用D.不真实的4)人固有一死()
A.结实,牢靠B.坚定,不变动C.本来,原来D.固体
六、和“青蛙——害虫”这一对词表示的关系最相似的一项是()
A.猫——老鼠B.人——苹果C.兔子——萝卜D.鸡——狗
七、按要求写句子。(4分)
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常对你说,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不能离开”。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改为带有问号的句子:
2、我班全体同学通过并讨论了这次诗文诵读计划。(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仿写句子)
爱。
4、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的爱呢?这使我们想起了孟郊的诗句:。
5、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仿照句式写一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家的房屋很小。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辉指着新鞋对我说:“这双鞋是我叔叔给我买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他只要从火星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教练指导我们。(2)我们排练体操。(把上面两个小句子合并成一个大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标点拾趣:
一封难读的信
从前,有个商人的儿子外出谋生,一年多没回家,一天,他的父母收到他的一封信。爸爸读了信,急得哭起来,忙叫孩子妈给儿寄钱。信上写的啥?孩子妈接过信一看,笑了起来,说:“你哭什么?孩子发大财啦,快给儿子写信要钱去!”
一封信两个人读,一个哭来一个笑,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他们收到的是一封未加标点符号的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是给儿子寄钱,还是向儿子要钱?据说一直到今天,孩子的爸爸和妈妈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呢,因为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小朋友,你知道孩子的爸爸妈妈各是怎样断句的吗?
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填空
1、鲁迅原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许多作品,如小说集《》《》《》,散文诗集《》,散文集《》,杂文集《》《》《》。课文选自他的小说《》。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是中国 的主将。
2、课文《詹天佑》的中心句:课文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用四字词语来概括詹天佑:(、、、)
居庸关隧道:采用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采用法。
3、《穷人》作者:俄国作家主要作品:《》《》、《》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4、《少年闰土》作者鲁迅,文中写了、、、四件事,表现了鲁迅的健康可爱、热情友好、见识丰富、机智勇敢。
5、《最后一头战象》作者,写了四个故事:、、、。表现了这是一头怀旧、英勇、善良、忠诚的战象。
参考答案
一、再接再(厉)名列前(茅)各行其(是)(抑)扬顿挫无精打(采)(川)流不息金(碧)辉煌好高(骛)远自(力)更生目不(暇)接
巧妙绝(伦)抑扬顿(挫)言简意(赅)无动于(衷)眼花(缭)乱
脉搏渊博臂膊鄙薄锡箔
二、1、梨花
2、杏花
3、葵花
4、桃花
5、请写出两句诗句中含“风”字的诗句。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请写出两句诗句中含“月”字的诗句。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E.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三、D
四、1、新 事业 从 头 开 始;(旧)现 象 一 手 推平横批:改(头)换(面)
2、百货店:东(南)西(北)客 人 人 满 意;(春)夏(秋)冬 货(样)(样)俱 全
3、乐器店:阳春(白)(雪)传雅 典;高 山(流)(水)觅 知 音
4、餐馆:盘中餐(粒)(粒)皆辛 苦,弃之可惜
杯中酒口口皆香甜,(量)(力)而行
五、1)C2)B3)C4)C
六、A
七、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他不能离开。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他怎能离开呢?
2、我班全体同学讨论并通过了这次诗文诵读计划.3、略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肖邦离开祖国
6、略。
7、小明家的房屋只有巴掌大小。
8、拦河大坝截住了河水。
9、李辉指着新鞋对我说,这双鞋是他叔叔给他买的。
10、他只要从火星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就可以被扑灭。
11、教练指导我们排练体操。
八、爸爸: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妈妈: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九、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许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课文选自他的小说《故乡》。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2、课文《詹天佑》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们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用四字词语来概括詹天佑:(以身作则、同甘共苦、勇于创新、热爱祖国)
居庸关隧道: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
3、《穷人》作者: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主要作品:《童年》《战争与和平》、《复活》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4、《少年闰土》作者鲁迅,文中写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表现了鲁迅的健康可爱、热情友好、见识丰富、机智勇敢。
5、《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沈石溪,写了四个故事:英雄垂暮、重披象鞍、凭吊战场、庄严归去。表现了这是一头怀旧、英勇、善良、忠诚的战象
第二篇:2013-2014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训练题二
2013-2014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训练题二
一、读拼音,写词语。
qīnɡshuǎnɡyínyǒnɡzhuīsuímànyïutǐnɡbáyǎnzîu()()()()()()yì wâishēnchánɡjiãchūshâjìkînɡzhìmiǎnlìyǐnyǒnɡ
()()()()()()xuányáqiàobìkuánɡfēnɡnùháorěrãnjī xiàoshūshìɡēbǎn()()()()()bào yuàndǎo mãishãn shânɡxīn jīnɡ rîu tiàozì yán zì yǔdà chī yì jīnɡ()()()()()()yáo wànɡkàuɡ wùjiã zhìkū jiãzhǐ wɑnɡyí mínshânɡ jiãzī rùn()()()()()()()()
二、区别字组词。
府()巷()暴()夹()俯()港()瀑()侠()俏()烘()蕴()峪()梢()哄()韵()欲()
施()挠()艰()毅()
拖()晓()坚()义()讥()浆()斑()篇()饥()桨()班()偏()填()魁()梧()淋()镇()魂()悟()林()霉()虑()撕()割()雷()虚()嘶()害()
资()胁()骏()卷()
姿()协()俊()眷()
三、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刚劲(jìnɡjìn)哈达(hāhǎ)相传(xiānɡxiànɡ)塞外(sàisāi)调节(tiáodiào)扇动(shānshàn)
勉强(qiánɡqiǎnɡ)魁梧(wúwǔ)着迷(zháozhāo)
瘦削(xuēxiāo)荒唐(tánɡtānɡ)劝阻(zǔzhǔ)
薄雾(bï báo)血管(xiě xuâ)倒影(dǎo dào)拂过(fú fï)
运载(zǎi zài)民族(zú zhú)树干(ɡān ɡàn)应该(yīnɡ yìnɡ)入场券(quànjuàn)弹琴(tándàn)肖像(xiàoxiāo)
喝彩(hâhē)绷着脸(běnɡbēnɡ)抻面(chēncēn)
四、同音聚会。
jùn()马()俏 险()()工
zhī()液()叶 松()手()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抱怨 ——()宁静 ——()认真 ——()
沮丧 ——()羞愧 ——()难过 ——()
遥望 ——()相互 ——()壮观 ——()
和蔼 ——()节制 ——()枯竭 ——()
六、冤家路窄(写反义词)。
清澈()保护()善待()浓密()圣洁()放弃()
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2每于寒尽觉春生。
3、4此花开尽更无花。
5、,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6、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
7、唯有,唯有他起来,中国才有()
8、我爱我的,爱我的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更无法()
9、轻诺必寡
10、民无11、12、,天之道也;,人之道也。
13、有所,时刻不易。
14、善待地球就是。
15、就是拯救未来。
16、但存方寸地。
17、有限的,无限的18、自然资源,生命绿色。
宣传标语:
八、查阅字典。
1.“眷”音序是__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__,和它字形相近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用它组两个词:__________、__________。
2.“息”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停止③歇④音信⑤繁殖⑥利钱„„请为下面各词中的“息”选择恰当的义项。(填序号)
永流不息()一声叹息()传递消息()繁衍生息()
九、“立”字组词填空
1、我们伟大的祖国像巨人一样()在世界的东方。
2、同学们()在烈士墓前默哀。
3、在首都长安街的两旁()着很多高层建筑。
4、一排排白杨树()在路的两旁。
5、在天安门广场的南面,()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十、仿写句子
1、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也可用到人生)
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
友谊如花种,;友谊如,2、让人心醉的海南,热风,碧浪,使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让人神往。
一、清爽吟咏追随漫游挺拔演奏意味深长
杰出设计控制勉励引用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
舒适搁板抱怨倒霉神圣心惊肉跳自言自语大吃一惊 遥望矿物节制枯竭指望移民圣洁滋润和蔼可亲
三、jìnɡhǎxiānɡsàitiáoshānqiǎnɡwúzháoxuētánɡzǔ
bïxuâdàofúzài zúɡànyīnɡ
五、埋怨安静仔细失望惭愧悲伤
遥看互相壮丽温和控制干枯
六、浑浊破坏虐待稀疏肮脏保留
九、“立”字组词填空
我们伟大的祖国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同学们(肃立)在烈士墓前默哀。在首都长安街的两旁(矗立)着很多高层建筑。一排排白杨树(挺立)在路的两旁。在天安门广场的南面,(耸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十、仿写句子
1、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也可用到人生)
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
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
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
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2、让人心醉的海南,热风,碧浪,使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让人神往的桂林,青山,绿水,让多少游客魂牵梦萦。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句子复习训练题
(1)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我们不会忘记党的恩情。
2、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
3、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5、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2、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3)缩写句子。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3、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4、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5、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5)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4)综合练习。
1、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缩句)
2、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
3、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换成间接引语)
4、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换成“被”字句)
5、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间接引语)
6、那时侯,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换成“因果关系”的说法)
7、太阳升起来。(扩句)
8、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换成反问句)
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换成反问句)
10、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改为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
11、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第四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一)
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
(一)2013年5月20日复习用
1、《稻草人》肌肉 皮肤 稻穗 白喉 耕种 橘子 褐色 祸事挽救 沉甸甸
尽责任费苦力 直挺挺
2、《寓言两则》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画蛇添足
楚有祀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围裙 哆哆嗦嗦 烤鹅 蜷腿 冻僵 火焰 暖烘烘 火柴梗
两腮通红 乖巧 精致 明晃晃
4*、《刺猬汉斯》冷嘲热讽 悉心照料 熊熊燃烧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蹑手蹑脚 无声无息
积少成多: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坐井观天 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邯郸学步 画蛇添足 叶公好龙 对牛弹琴 囫囵吞枣
6、《开国大典》城防部队 高高耸起 旗杆 擎着 电钮 徐徐上升 旗帜 检阅 司令
缓缓排山倒海 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
7*、《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8、《明天更辉煌》耻辱 寻觅 点缀 乳汁 荆棘 步伐 骨肉分离 自强不息
9、《山海关》巍然耸立 蜿蜒 无限 碧波万顷 盔甲 捍卫 名不虚传 连绵起伏 10*、《太阳与士兵》萦绕 徐徐上升 锦绣 遨游
积少成多: 已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1、《永远的歌声》淙淙 龇牙咧嘴 鼻涕 剃头 小辫儿 拽住 吆喝 傻乎乎 迷离
曲曲折折 脏乎乎
12、《秋天的怀念》瘫痪 雁阵 侍弄 捶打 絮絮叨叨 豌豆 暴怒无常 淡雅 烂漫
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腼腆 誊写 餐桌 出版 谨慎 得意扬扬
推门而入 失声痛哭
14*、《花边饺子里的爱》破天荒 威风凛凛 大吉大利
15*、《为了五美元的礼物》维持生计 缝缝补补 日夜操劳
积少成多:为人子,方少时。尊长辈,习礼仪。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能让梨,小孔融。手足谊,记心中。孝与悌,须继承。长与幼,骨肉亲。
16、《古诗三首》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7、《詹天佑》工程 要挟 轻蔑 悬崖绝壁 陡坡 测绘 讥笑 泥浆 岔道 竣工藐视轰动 尝试 狂风怒号 攀山越岭
18*、《文天祥》脍炙人口 大义凛然浩然正气
19《怒好吧,黄河》阶段 陕西 吕梁山 滔天巨浪 虎啸龙吟 窑洞 浊浪
如雷贯耳 心潮澎湃 刮目相看
20*、《一句话》缄默 霹雳 铁树开花
积少成多:青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1、《奇异的琥珀》琥珀 松脂 渗出 包裹 澎湃 粘稠 详细 美餐 热辣辣 淹没22*、《表里的生物》和谐 柔和 呈现
23、《自然之道》孵化 巢穴 颓丧 愚不可及 蠢事 明媚 响彻云霄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自作聪明
24、《一个这样的老师》面面相觑 博学 抿嘴 小轿车 勉强 警惕 饶有兴趣
胸有成竹 郑重其事
25*、《最佳路径》微不足道 焦躁 年迈 优雅
26、《将相和》赵国 完璧归赵 理直气壮 负荆请罪 撞碎 胆怯 廉颇 推辞 削弱27*、《奴隶英雄》奴隶 栅栏 互相残杀无价之宝
28、《赤壁之战》巡哨 利刃 弓弦 士卒 决雌雄 天助我也 漫天彻地
29、《老人与海》惦记 海滨 啤酒 崛起 镰刀 垒球 潇洒 鲨鱼 骨骼
白茫茫 硬邦邦 冷冰冰
30*、《鲁滨孙造船》杠杆 荒谬 不可思议
积少成多: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神采奕奕 兴致勃勃 身强力壮 虎背熊腰
肥头大耳油光满面 大惊失色 垂头丧气 喜出望外 目瞪口呆
大摇大摆 摇头晃脑 手舞足蹈 慢条斯理
习作:
1、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2、写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写你特别熟悉的景或物;既可以写
记叙文或读后感,也可以写日记或诗歌。
3、我的自传
4、调查中的“小插曲”
5、的自述
6、我和书的故事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听力题训练
完成听力题的要求:
1、教师读题一遍。
2、学生认真听,根据材料回答。
(一)【题目】
1、列车停靠在校站的时间是,你估计母亲从家里出发的时间最迟是。
2、喝了热腾腾的汤后,女孩会对母亲说。
3、短文表达了 的情感。你能想起母亲为你做的最让你感动的事是
(二)【题目】
1、短文讲了村子里有一家人不让宝贝孩子 怕他,村里的孩子却 当洪水来时,村里的孩子,而这个小孩却。
2、根据内容,联系上下文,补充“然而”后面的内容
3、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三)【题目】
1、文中年轻人挣钱的方式是
2、作者感动的原因是
(四)【题目】
1、小男孩在一扇窗户外看到 另一扇窗户外又看到
2、老师想让男孩打开另一扇窗户的用意是
3、如果男孩是你的同学,你想鼓励小男孩
(五)【题目】
1、“煮书”指的是
2、短文中提到唐代大诗人杜甫,文中写了他关于读书的诗句
,你还知道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3、听完短文后,你认为学语文时,应该怎么“煮书”?
(一)【材料】
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一家外企应聘,无意中提起中途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那个小站在邻县,距离他父母所在的城市有两个小时车程。
列车停靠在那个小站时是六点十分,停靠时间约十分钟,车刚停稳,女孩倚在窗口,隐约听见有人呼唤她的名字,她探身窗外——在蒙蒙曙色中是母亲的身影。母亲急急忙忙把用毛巾包着的一个瓷缸递给她,揭开盖子,是热气腾腾的肉汤。短暂的十几分钟,母亲几乎不容她说什么,只是满足的幸福的催她一口一口的喝汤。天凉,汤冷得快。列车开动时,女孩的母亲捧着一个空瓷缸站在月台上向女孩挥手。(节选自《时文精选》苇文)
(二)【材料】
村口就是大河,水给村里的孩子带来欢乐,但有时也带来悲伤——难免有孩子被大河吞噬了生命。
村口一家有一个儿子。长到五六岁,父母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怕孩子万一被水冲走,此恨何时了。儿子听着别的孩子呼朋引伴去戏水,有时也情不自禁地移动脚步,然而„„
儿子10岁那年,滔滔的洪水漫过了村子,别的孩子像一条条鱼儿游离了险境。
他们的孩子却被洪水吞没。悲伤的父母只知道溺爱孩子,但他们最终没有明白:对于河边的孩子,爱他们就该让他们学会游泳。(改编自《智慧背囊》)
(三)【材料】
在巴黎市中心的一个地铁站中,我看到一个年轻人,举着一个没有底的画框,让他那张干枯的脸处在画框中央,他把这叫做“自画像”。他不会唱歌,不会弹吉他,不会吹萨克斯,不会跳舞,不会玩杂耍,不会施催眠术,但是他不肯白白伸手要钱,于是他发挥想象力,期待着有人观赏,有人被打动,朝他那木碗中投下一两枚硬币。你也许觉得他很可笑,但是他那份总得做点儿什么才能对得起那一两枚硬币的心思,却不能不感动你。(节选自《巴黎的地铁》)
(四)【材料】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
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节选自《另一扇窗子》)
(五)【材料】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爷爷笑着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就不能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