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
我国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
我国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 推出两种模式高考
发布时间: 2014-03-22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记者徐硙、石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据鲁昕介绍,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鲁昕说。
“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鲁昕解释说,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从中高等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总量约在1700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已成为短期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2013年有140万人通过第一种高考方式,进入技术技能类型的教育。这140万学生还有三年毕业,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找到相当好的工作。”鲁昕说。/ 1
第二篇:中国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将出台
中国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将出台
一份设计了中国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报告的初稿已经接近完成,并将递交国家发改委讨论。
这份报告提出,将地方盐业分公司行政权和销售权分开,同时允许分公司建立自己的商品品牌,跨区域销售。报告并为盐业向新体制过渡,提供了若干方案。
上述课题受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委托所作,目的是为了起草出台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草案。去年5至6月,调研组先后到四川、青海、贵州、上海、江苏、广东、海南等地调研。
盐业体制改革是国家发改委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贺燕丽在3月26日与中国盐业协会的座谈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尽快提出改革的总体方案。
一位参与方案起草的人士称,“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放开。当然企业要有国家发改委签发的相应许可证。”而此前,盐业体制改革相关工作已经开展了两年有余。
分歧
在中国,盐主要分两种,工业用盐和食品盐。根据目前的现状,工业盐对市场完全放开,食用盐则是国家专营。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盐业公司和盐务局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盐业公司既是食盐和两碱工业用盐之外其他工业盐的经营者,同时又是兼有盐业管理行政职能的政府管理部门,是盐政执法者和生产企业的主管部门。
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研究制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盐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食品盐的流通体制改革。改革的主要问题是要改变食盐的流通和管理体制。
报告建议改革模式可以参照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模式进行。
1998年国务院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改革,主要方式为中央与地方的粮食权责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粮食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不参与粮食经营,不干预企业具体的经营活动。实行粮食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同时实行国有粮食企业收储业务与粮食加工经营等附营业务的分离。
改革的分歧因之而来,掌握食盐销售的盐业公司认为放开以后,食盐的质量会下降,作为承载碘营养的载体不易市场化。一旦市场化,边远地区的碘盐供应会成问题;而上游生产企业则强调市场化能解决一切问题。
“我觉得还是目前的专营比较好。”四川省盐业公司自贡分公司办公室万主任说。万主任认为,食盐是关系到国民健康的商品,又是碘营养元素的载体,不能轻易放开。“广东那边已经放开了,地方公司与省公司脱离了关系,结果就是造成私盐的泛滥,无法管理。”万主任还表示,之所以不愿意放开还有人员安置和财政方面的考虑。
按照国家的规定食盐的出厂指导价为每吨400到500元,一级批发价为800元,到了市场的终端时,价格已达到每吨1800到2000元。而被政府放开的工业盐出厂价格每吨仅为200元左右,“从生产工序上来讲,食盐和工业盐的成本基本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包装上需要更多点成本。”参与改革方案报告起草的国家发改委人士说。
中国盐业总公司曾提出一个盐业改革的方案,就是要加强专营,把盐业的模式改成类似于烟草专营的模式,将各省的各自为政改成一条线管理。
食盐生产企业则认为,应该放开食盐销售和管理。“食盐的生产是放开的,但是销售必须通过各省的盐业公司。对于生产企业来讲,这等于自己生的儿子给别人使唤,当然不甘心。”上述人士说。
同样认为应该放开的还有下游的用盐企业,如调味品加工企业。北京国美味食品酿造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一位人士说,该企业和北京市盐业公司结算的日晒盐每吨为450元,而这些产自“河北省滦南第一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日晒盐,出厂价每吨只需100多元,盐业公司一转手就成了450元。“在盐业公司看来,只要不是通过他们进货的盐就是私盐,而通过他们转手的盐就是‘公盐’”。
方向
“盐业改革,首先是理顺政企关系;其次是改革产销关系,目前大部分地方还是产销分离,而有的地方已经实现产销一体化。”参与改革方案报告起草的上述人士说。
该人士称,关键问题是目标模式的选择。“目前,改革的市场化倾向是肯定的,各方都不反对。但是问题在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怎样的?中间的过渡期设置多长?引入市场机制以后如何操作?是彻底市场化还是有所保留?说到底,就是市场化走多远。”
如果彻底市场化,意味着食盐与普通食品将没有区别。但在中国,食盐和一般食品的显著区别在于,食盐是碘营养的载体。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碘营养覆盖率最好的国家之一。“一旦盐业体制改革滞后,覆盖率下来了,其政治影响是很难承受的。”上述人士说,而这也正是决策部门所担心的,“碘的覆盖指标度和范围,是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目标。”
但反对者认为,市场化肯定影响碘元素的覆盖率。四川省盐业公司自贡分公司营销处陈主任说:“食盐加碘是一般企业做不了的,必须有政府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资金做这方面的事情。”
支持者认为,市场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可以做得很好。“比如奶粉。实际上,奶粉中的卫生元素要比碘盐要求高得多,企业一样可以做好。”北京国美味食品酿造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人士说。
碘的覆盖只是盐业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他的几个原则包括:改革要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改革要考虑到有旧体制的衔接,不能推倒重来,要稳妥地过渡。改革要有利于形成一个公平的环境,新的体制要有利于各方面的平等竞争。
按照现行的体制,地方各省盐业公司销售的食盐不能擅自跨区域销售,除非有国家发改委的调配计划。如果一个省的食盐拿到另外一个省份去卖就等于私盐。
据称,“改革报告方案将改变各省各自为政的局面,这意味着各省盐业公司的盐可以自由流通。”参与改革方案报告起草的人士说。
参与报告起草的人认为,根据目前的现状,这种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就目前来说,食盐是必须要专营的。因此,需要一个逐步的过渡,报告对过渡的方式提出了几个方案。
至于现有体制和改革目标之间的过渡期,“有人说三年太长,也有人说十年都太短。我们在上报的改革方案中取的是个中间数”,参与改革方案报告起草的人士说。
报告建议改革模式可以参照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模式进行。至于现有体制和改革目标之间的过渡期,参与改革方案报告起草的人士说:“有人说三年太长,也有人说十年都太短。我们在上报的改革方案中取的是个中间数。”
第三篇:高考改革方案上半年出台
高考改革方案上半年出台“1+5”
据新华社电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15日在此间举行的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
至此,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所进行的高考改革方案的轮廓已大致清晰。研究统一语、数、外高考内容
袁贵仁说,各省要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于今年上半年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在有意愿、有条件的省份和高校开展改革试点。改革试点包括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相关省份和高校要于上半年出台试点“实施办法”。
“高考改革事关重大,我们强调有意愿、有条件这两个前提缺一不可。”他说。
根据此前一些专家的描摹,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或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袁贵仁表示,教育部将抓紧研究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考试内容,完善国家考试题库。高等职业教育则要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方式。
学生作弊就职单位将会了解
针对考试公平公正的问题,袁贵仁说,今后要建立校长作为法人代表签发(或授权签发)录取通知书制度,公布各校录取通知书签发人名单。
对学生作弊、作假、经查实除按规定处罚外,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就学、就职单位了解。他还强调,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高考改革的风险评估。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提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另据袁贵仁对2014年教育工作的规划部署,今后学生在学期间参加志愿服务将“以纪实方式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逐步使之成为评优升学的硬性要求”。
(原标题:“1+5”高考改革方案上半年出台)
据新华社电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15日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袁贵仁说,各省要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于今年上半年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在有意愿、有条件的省份和高校开展改革试点。改革试点包括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相关省份和高校要于上半年出台试点“实施办法”。
根据此前一些专家的描摹,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或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袁贵仁表示,教育部将抓紧研究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考试内容,完善国家考试题库。高等职业教育则要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方式
第四篇:河北省年底出台高考改革方案
河北省年底出台高考改革方案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报讯(记者马利)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大致时间节点是:今年上半年研究出台实施方案,年底前出台实施办法;2015年秋季开学正式实施;2018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将体验全新的高考。2月26日,我省教育工作会召开,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在会上首次公布高考改革步骤。
据了解,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重要思路是,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外语实行一年多考;高职院校实行分类招考。
今年,教育部将出台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要求各省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于今年上半年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改革试点省份要在上半年出台试点实施办法。“我省是生源大省,推进改革既要积极更要稳妥。”刘教民称,因此设想进行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时间节点是:今年上半年研究出台实施方案,年底前出台实施办法,2015年秋季开学正式实施。实施前,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提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让社会公众对考试制度改革有一个清晰、明确的预期,也就是我省2018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将体验全新的高考。
与之配套的是,我省将进一步改革与完善高中学业成绩评价,要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学生高中学业完成情况,分别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来呈现考试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以及将来所报考高校的要求,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同时教育部门将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一门课程可以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计最好成绩。
刘教民要求,为了适应高考改革,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学必须提速。“因为我们现在的高中按课程改革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实验室不够,实验仪器不够,个别高中学校连一个通用技术实验室都没有。就是有的,课程开设也达不到理想。这些短板,我们必须在一两年补上,不能耽误改革,不能耽误教学。”
第五篇:我国将出台保护个人信息行业标准
我国将出台保护个人信息行业标准近日,工信部直属的中国软件测评中心透露,他们联合30多家单位起草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已正式通过评审,正报批国家标准。工信部安全协调司副司长欧阳武介绍说,这个指南能为行业开展自律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为企业处理个人信息制定了行为准则。据介绍,我国信息技术保护不容乐观,甚至已形成利用个人信息从事非法获利的黑色链条。特别是去年年底揭露出的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泄密事件,将个人信息保护推向了风口浪尖。
许多发达国家很早已开始个人信息的保护研究和立法工作。我国近年来也启动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工作。
去年,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指南。这个委员会主要从事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现任主任由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兼任。
个人信息保护指南的全称是《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标准由工信部直属的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牵头,联合近30家单位起草。
该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子河透露说,指南目前还在等待批准文号,但其最终的发布应是“指日可待”。但这个指南并非国家强制性标准。
■ 焦点
个人信息用后立即删除
在个人信息安全缺少专门法律规范时,一部行业标准成为业内的希望。
“去年正式通过了评审,报批国家标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任罗文希望今年能通过这项标准,以拓展个人信息保护的体系。
《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对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收集、加工、转移和删除四个主要环节,其中还提出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
工信部安全协调司副司长欧阳武介绍,“这个原则包括目的明确、最少使用、公开告知、个人同意、质量保证、安全保障、诚信履行和责任明确等八项。”
“最少使用”的原则就是获取一个人的信息量时,只要能满足使用的目的就行。黄子河举例说,一些网站本是办一个很小的事,却让用户填包括家庭住址、手机号在内等很多信息,这就不符合“最少使用”原则。
“安全保障”则是要个人信息管理者一旦收集了个人信息,就必须建立一套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内部管理流程,以及应对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的副主任高炽扬估计,个人信息泄露中70%-80%属内部作案,这是“安全保障”原则没能落实好所致。
他介绍说,一些商业公司掌握大量个人信息,由于管理制度疏漏,一些内部员工未经授权就能获取客户信息。
依照《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在收集个人信息阶段告知的“使用目的”达到后应立即删除个人信息。
高炽扬说,有次,他在某航空公司网站购买机票,使用电话支付的时候,工作人员搜集了他的支付信息: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号和信用卡的最后三位支付号码。购票成功。但是,过段时间他再去购票时,对方问他,“您还是使用卡号末四位是****的信用卡支付吗?如果是,只要告诉我就可以了。”
“(这家公司)存储了我的信息。”3月26日,高炽扬一边讲述一边摇头。
高炽扬说,他所经历的航空公司电话订票的经历,就是航空公司在达到此次订票目的后,未能及时删除客户信息。
信息保护指南非强制标准
“为了经济效益,无利不起早。”高炽扬估计,目前没有哪个行业不存在信息泄露。比如孕妇生完孩子刚回家,卖奶粉的电话就过来了,病人检查完身体,检查单还没看懂,相应的医药公司就已经打电话卖药来了。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研究员刘陶把个人信息比喻成“很多钱装在纸糊的银行里,很容易被黑客破解。”据他们调查,公众最关心的金融、电信等领域的个人信息安全。
而让人担忧的是,这个指南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甚至也不是推荐性标准,标准通过会对行业起到多大的规范效力,仍待观察。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任助理朱璇说,此次个人信息安全国家标准“属于技术指导文件”。
国家标准分为三种,一个是强制性标准,一个是推荐性标准,一个是指导性技术文件,标准可以作为参考。而国家强制性标准多在食品安全领域。
不过,黄子河认为,标准适用于除了政府机关等行使公共管理职能以外的各类组织和机构,特别是电信、医疗等涉及个人敏感信息比较多的服务机构。
■ 现状
40部法律难约束个人信息泄露
工信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刘九如统计,目前有近40部法律、30余部法规,以及近200部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其中包括规范互联网信息规定,医疗信息规定,个人信用管理办法等。
“针对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并不少,然而内容较为分散、法律法规层级偏低。”刘九如说。
刑法修正案(七)被认为是个人信息立法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确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罪名,首次将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法保护范畴,规定要追究泄露、窃取和售卖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事责任。
但是,这一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互联网公司、房地产公司、物业公司、汽车厂商、宾馆酒店、会计师事务所等掌握个人信息的机构和单位。
诸多法律界人士认为,刑法未明确该罪的具体界定标准,这一条款还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
另外,专家认为法律中对信息泄露者惩罚机制不够。
前段时间,警方破获CSDN(即中国软件开发联盟)的600多万条用户名和密码泄露案件,“目前为止对网站的处罚只是提出行政警告,太轻了,这种处罚几乎没有威慑力。”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梅绍祖说。
梅绍祖认为,如果在国外,这样的大规模用户信息泄露,至少应该有经济处罚。2009年,《侵权责任法》的通过,使“人肉搜索”侵犯受害人权利的责任认定有了法律的统一规制,如果网站无视受害人提出的屏蔽、删除要求,就要承担连带责任。
但是,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周汉华说,《刑法》和《侵权责任法》都属于事后救济,在网络时代要对网络安全以及个人信息进行全流程的监管才更为有效。
个人信息安全法未入立法程序
《个人信息安全法》并非从未尝试破冰。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回忆,2003年的4月,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专门对个人信息立法研究课题进行部署,2005年《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意见稿已经提交。不过这项立法建议一直未能进入正式的立法程序。
参与此次专家意见稿的梅绍祖说,当时文本已从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上报到国务院法制办,此次未能进入正式立法程序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从紧迫性上讲还没太关注这个问题”。
梅绍祖承认,凡事总有轻重缓急,有关部门会综合考虑,但考虑到目前我国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和被盗、个人隐私侵犯以及个人信息交易的事件愈演愈烈的现实,再发展下去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我觉得紧迫性早就有了,可能各个层面感觉不一样,有人觉得没那么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