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委组织部优秀选派干部事迹材料
市委组织部优秀选派干部事迹材料
市委组织部优秀选派干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市委组织部优秀选派干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2008-12-20 15:11:39 xx市委组织部年轻干部桑林庆被选派到涧溪镇鲁山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一年多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满腔的工作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选派村的各项工作中充分调动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使鲁山村从原来的后进村变为如今的先进村。在刚刚结束的明光市2007年度选派工作考核中他被确定为优秀等次。“干得气顺干得舒心干得来劲” 以前鲁山村“两委”每决策实施一项较大事项不管正确与否群众总有些议论怀疑村干部会从中捞好处。桑林庆到村后及时建立健全了《村“两委”议事规则》等制度对如荒山、机动田发包等重大事项均采取“事前发布公告、现场公开竞标”方式。大洪冲40亩机动田以前每亩每年承包费60元通过招标每亩半年承包费就提升到160元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让老百姓心服口服。通过这种方式鲁山村还先后将50亩荒山、一处门面房和120亩机动田对外出租。2007年7月村干部领取上半年工资时惊奇地发现工资比原先翻了近一倍这是绩效工资制带来的效应。鲁山村原先各项工作在全镇排名靠后而镇里实行绩效工资制他们每人每年平均只能拿到1500元左右的工资。而如今村里各项工作都有了很大进步部分工作还名列前茅村干部的工资也随之有了较大提高他们的信心重新被激发出来干劲十足。干得气顺干得舒心干得来劲是村“两委”干部的一致感受。“路通了灯亮了心暖了” 鲁山村虽然是街道村但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桑林庆到任后通过“争取上级帮一点群众筹一点村集体拿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3万多元
先后修通了朱岗、江庄等生产路1.8公里、街道下水道500米硬化了
2.7公里“村村通”水泥路路肩架设了80盏路灯争取涵管85节对各村民组的当家塘进行了涵管配套对曹阳港大桥桥头的高滩进行降坡畅通了河湾两岸道路彻底改变了群众生产生活出行长期不便的状况。桑林庆还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专项资金4.15万元并争取领导协调资金9万多元新建了三上三下18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套了相关设施使党员和群众有了宽敞明亮的活动场所。“关注民情心忧贫困帮助弱势”平时桑林庆经常访农户察民情对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陈苗苗曾以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入学鲁山中学但因其母长期生病致瘫家庭十分贫困初中刚上两个月便辍学。桑林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一方面送上200元钱解急做好陈苗苗返学的思想工作一方面积极争取团市委每学期200元资助直至初中毕业。目前陈苗苗思想稳定学习成绩稳中有升。在去年植树节期间陈苗苗还被滁州市教育局、林业局授予“全市植树护绿活动先进个人”光荣称号。2007年春节期间桑林庆共争取市领导、选派帮扶单位、任职乡镇等慰问现金3800元慰问品15袋米、15袋面。今年春节前在市、镇两级慰问6户困难户的基础上他又争取选派、帮扶单位和市残联慰问12户贫困户、3户残疾户为他们每户送去慰问金300元。此外他还多方努力协调争取资金2万多元帮助3户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并为一名贫困大学新生争取3000元的资助1名残疾人1000元就业启动资金帮助12户贫困家庭垫缴2007年、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款。目前他已帮助30多户贫困家庭解决生产生活难题近50件
涉及金额5万多元。“树新风学科技谋致富” 桑林庆多方努力筹建了明光市首批“农家书屋”和明光先锋网鲁山在线信息点并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电视上网”工程为农民及时提供农业科技、医疗卫生、供求信息等方面内容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致富本领。井南组高志兵原先炕鸡但由于技术不过硬经济收入一直上不去通过学习培训技术提高很快2007年仅炕鸡一项就增加收入2万余元。如今学科技、用科技在鲁山村已蔚然成风可以说家家都有技术员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热情高涨。
第二篇:市委组织部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市委组织部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总结
市委组织部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总结
2003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和部署,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学习型政党为目标,以提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执政水平为重点,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努
力创新培训方式,积极拓宽培训渠道,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全市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我市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总结
(一)突出重点,加大了领导干部培训力度
坚持将强化理论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认真部署认真部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2004年2月,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我市在市委党校举办了3期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集中培训全市未参加省里培训的市级领导和所有在职副处级实职以上领导干部,共1000人。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战线牵头单位也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采取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培训科级干部及科级以下干部,未参加市里统一培训的县处级干部(担任非领导职务及享受待遇的处级干部)参加了本地本单位组织的培训活动。这次培训紧密结合全市工作大局和干部思想实际,坚持讲授、研讨、自学相结合,组织学员认真学原著、听讲座、搞讨论、写体会,培训效果比较好,反响比较好。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今年一季度中心组学习的重点,组织了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市委党校将学习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主体班重要教学内容,确立了“学习党听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力推进‘民本**?为民办实事主题’行动”的培训主题,安排了专门时间,使受训干部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战略思维能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坚持以执行干部教育规划为重点,认真做好干部调训工作。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干部109898人,其中党政机关20723人,事业单位78556人,企业单位10619人;在党政机关干部中,厅级干部51人(含非领导职务10人),处级干部1156人(含非领导职务438人),科级及科以下干部19518人。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我们突出县处级领导干部、市直及县(市)区科局长和中青年干部为重点,认真执行干部教育规划,加大了干部调训力度。认真完成了上级组织部门安排的各项调训任务。三年来共向中央党校、省委党校等单位送训干部276人次,其中厅级干部41人次,处级干部179人次,科级干部56人次。切实做好党校主体班调训工作。各级党校五年共举办主体班76期,培训各类干部6758人次。其中处级干部进修班6期,培训356人次,科级干部班38期,培训1860人次,中青干部班28期,培训干部1829人次。广泛实施公务员培训和干部岗位知识培训。举办公务员礼仪、政法工作等各类干部岗位知识培训班近200期,培训干部16000多人次。我们还广泛开展了新任干部任职培训和业务培训,组织公务员任职培训和参照机关管理工作人员过渡培训,组织在职技术人员参加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积极做好干部学历继续教育工作,三年来市委党校共招收本科大专函授学员4126人。
(二)注重实效,加大了干部教育创新力度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加大了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渠道等方面的创新力度,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呈现出新的活力。一是创新教育培训内容。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教学融为一体,结合受训干部个人情况和**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党校主体班以《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为基本教材,设计了大量教学专题,开设了WTO知识、县域经济、农业产业化、电子商务等课程。市委党校对中青班的教学内容设计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增加了虚拟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社会调查、外语等课程,《学习时报》对这一做法进行了推介。各级党校还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开设了大量地方课程。如围绕市委提出的“民本**”发展理念,市委党校于今年年初精心设计了“民本**”强市系列专题,开设了“科学发展观与民本**”、“民本**之产业兴旺”等系列教学专题,紧扣地方实际,提高了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二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市委党校用多媒体教学代替传统教学,华容、平江等县级党校及126所基层党校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实行远程教育,扩大了干部教育的覆盖面,提高了干部教育的整体效益。各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积极采用案例式、研讨式、对策研究式等教学方法,组织参观调研、开展课堂讨论、举办学习竞赛活动等,实现教师与学员的互动,增强了学习效果。此外,我市还先后邀请了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李适时、北京大学教授董
志勇、外交部原任驻外大使周刚等专家学者讲授“WTO”与依法行政、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组织行为管理与制度设计等专题,举办大型学术报告会16场,参加学习的干部近16000人次。三是创新干部培训渠道。积极拓宽干部培训渠道,今年8月,启动了我市干部省外境外培训工作,举办了**市市管领导干部首期苏州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同时,我市还积极选派干部到国家环保总局、林业部等国家部委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华容、君山、屈原管理区等县(市)区坚持鼓励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谋职锻炼,先后组织230多名中青年干部外出谋职锻炼,这些干部不仅自身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为本地引进了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切实做好干部在职自学工作。2003年,市委组织部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全市广大干部学习首批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的通知》,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干部读书、理论研讨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市委组织部围绕省委组织部黄建国部长提出的“六个组工”的要求,于今年初在组群系统开办“周末课堂”,已集中授课22次,1200多人次参加了学习。君山区于今年7月开办了“党员干部假日读书班”,每周末组织全区党政负责干部开展理论讲座和读书活动。平江县将干部培训延伸到田间地头,组织党校教师到各乡镇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场经济理论、中央1号文件等开设专题讲座200期次,培训干部6000余人次,受到基层干部的普遍欢迎。
(三)改善条件,加大了干部培训主阵地建设力度
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期间,我市把加强各级党校建设作为强化干部培训“主阵地”作用的基础性达标工程,列入目标管理。几年来多方筹措资金近2000万元用于党校建设(包括向上争资、财政投入、党校自筹),各级党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03年,市委党校新建了一栋4000多平方米的处干楼,为8个教室配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全面实行多媒体教学。平江、华容、湘阴、**等4所县级党校多方筹资新建教学楼、学员楼,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搞好水、电、路改造和校园绿化,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临湘、**楼区党校实现了整体搬迁。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各级党校大力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市委党校推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任课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实施工作绩效与补贴、福利挂钩,激励教师争先创优。组织青年教师听名牌教师上示范课,开展课堂教学竞赛,相互进行讨论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打破原有科室、学科界限,对新设课题进行公开招标,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选送了27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省委党校进修,选派了2名年轻教师到乡镇挂职锻炼,与市委讲师团、社科联、湖南理工学院、市电大等单位共同开展科研协作、教学观摩活动12次。同时,我们还本着“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从党政机关、湖南理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了20多名干部教育培训兼职教师和10名客座教授。
(四)完善机制,加大了干部教育培训宏观管理力度
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全市处级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库,全面了解领导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并根据干部职务变化和调训情况实时调整,为调训干部提供可靠依据,实现了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动态管理。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市委组织部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培训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干部学历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严格执行干部培训“四统二分”(统一定点、统一计划、统一报批、统一发证,分级分类培训)的规定。严格落实干部调训纪律。市委组织部建立了“训情通报”制度,将干部到训情况、干部训用结合情况及主体班培训学习情况为主要通报内容,对下达的调训计划或点名调训人员,要求各单位和个人坚决执行,对拒绝送训或参训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纳入干部工作考核目标,进一步强化了干部调训纪律。2003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共调训干部1600多人,调训率达95。培训期间,市委组织部坚持先后派6名干部跟班学习,督促学员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认真执行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按照要求认真做好了公务员初任培训、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工作。2004年6月,我市举办了首期新提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组织130名新任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干部任用条例》、《党内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有效强化了新任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纪律意识。
我市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初步的成效,得益于市委和上级组织部门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从而为大规模培训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工作,把大规模培训干部作为一项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事关长远的战略举措,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常委会每年都要听取1-2次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市政府将干部教育经费列入预算管理,并多次解决专项培训经费,仅今年7月就为举办市管领导干部苏州培训班解决经费15万元。市委书记易炼红去年到任后多次到市委党校调研了解情况,并亲自为主体班学员授课。市委副书记高克勤多次过问“十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制定和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落实情况,并带队学习考察外地干部教育工作经验。市委组织部长盛荣华对干部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亲力亲为,多次到市委党校为学员讲课,亲自督办调训任务落实情况,积极倡导,多方做工作,促成启动省外培训工作的落实。按照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我市成立了市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于2003年召开了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对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作出部署。市委干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工作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市委组织部认真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狠抓“十五”规划的落实,制订了《考评细则》,开展干部教育工作督查并向全市通报,严格督促各单位按规划完成干部调训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的要求,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高度,对干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积级做好本地本部门干部的培训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总揽全局、宏观决策,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族,干部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
总体来看,我市大部分单位对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十分重视,把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按要求送训干部。但也有个别单位认识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干部教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以单位工作忙为借口,不积极选送干部参训。部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把到党校学习当作是休息、交友,对学习的机会不珍惜。
由于个别单位和学员对干部教育的认识层次不一,导致全市干部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一是规划培训任务不落实。特别是县一级主体班培训随意性大,把短训班当作主体班,甚至个别县(市)区一年还举办不了一两期主体班。二是领导调训不到位。调训正职派副职,调训实职派非领导职务干部,调训年轻的派年龄大的,有的想到党校学习来不了,有的又重复送训,成为“学习常委”。
(二)部门多头办班,培训资源分散,培训效益低
个别单位片面追求部门利益,搞“利益部门化”,把本部门、本系统干部培训与创收挂钩,不愿纳入市委干教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干部培训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导致多头调训、重复受训,培训效益低,培训成本较高。
(三)党校师资力量比较单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我市党校教师队伍的力量从整体上讲还比较单薄。以市委党校为例,94名在职工作人员中专兼职教师40名,专职教师仅有19名。其中有正高职称仅3人,副高职称的10人,讲师职称的22人,助教职称的5人。党校需要的教学人员进不了,但政策硬性规定退伍军人每年都要安排1-2人。
我市党校教学质量近年来已经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市委党校已经开成了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名牌教师,在广大党政干部中反响非常好。但也存在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方法仍以灌输式为主,没有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教学内容仍以阐释基本理论和中央的方针政策为主,内容单调,不能完全满足干部学习多样化的需求。
(四)培训基地建设投入不够
一是党校教学业务费、科研费、图书资料费、教师进修调研费和业务指导费五项经费落实不到位。部分县级党校的五项经费还没有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有的虽然列入了预算,但资金没有落实。二是党校基本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由于本级财政投入不够,目前我市党校硬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县级党校,情况更为突出。目前,我市仅有华容、平江两所县级党校达到省级合格党校标准,市委党校去年没有通过达标升级评估。
(五)缺乏有效的干部教育激励和约束机制,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
现有的干部训用结合制度缺乏刚性,干部培训与使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客观上造成了干部轻视教育培训,缺乏参加教育培训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对后段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一是希望上级干部教育领导机构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拓宽干部教育培训的渠道。市、县党校目前确实难以满足干部个性化、差别化的学习需求,迫切需要各级干部教育领导机构切实履行宏观指导职能,进一步拓宽干部教育培训的渠道。建议通过联合办学、委托办学,统一考试的办法,让部分干部到其他培训机构学习,以更好实现干部培训目标。同时,建议省委干教领导小组牵头,在省内建立若干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在省外境外建立若干干部教育培训学习基地,就干部培训实践和省外境外学习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干部学习实践和异地培训力度,以利于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和工作思路。
二是建议进一步加大现有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当前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仍然较为分散,建议上级组织部门就如何有效整合现有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作出明确规定,市级可保留1-2家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县级只能归口到党校。这样,在财政投入上可以重点保障党校建设经费,也有利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在有效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委培、代训等方式,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社会化程度,用开放式的思维和市场运作方式,充分利用高校和各类社会办学机构的资源,使全社会的教学资源为干部教育培训所用。同时,建议全省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专兼职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以解决目前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力量薄弱的矛盾。
三是建议进一步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对于各级党校教学改革要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在教学上多采用研讨交流、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考察调研等各种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大力开展网上教育培训,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自主和互动,既较好解决教学资源的时空限制,又能切实解决好工学矛盾。
四是建议强化约束与激励机制。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关键是强化制度的刚性,避免成为可有可无的“软指标”。如干部任职资质制度、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制度、干部教育训用结合制度等,一定要明确规定,对于领导干部不能通过任职测试的,不能通过学习考核的,提拔前没有参加学习培训的,不得提拔任用,以增强干部参加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干部在上岗前必须参加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对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必修课程的,要采取留岗停职参加培训等具体措施。在进行干部任前公示时,可以考虑把干部受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公示内容之一,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五是希望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党校建设和干部培训经费。可以考虑干部教育经费按干部工资一定比例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由各级干部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从而有效保证干部教育规划的落实。
《市委组织部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总结》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委组织部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总结。
第三篇: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
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
2009年工作要点
2009年,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2008-2012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目标,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完善干部教育培养工作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我市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为我市“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持。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干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1、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脱产培训。办好市委党校主体班,加大领导干部的轮训力度。举办4期市管干部进修班、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调训市管干部和处级干部220人左右。加强对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引导党校围绕党员干部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建立高质量的科学发展观课程体系,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2、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提高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 1
展的能力。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指导各区、各单位制定学习培训计划,采取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脱产培训、在职自学等有效形式,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达到新高度。
3、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对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按照中央和省委加强基层干部培训的有关要求,着眼于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落实到基层,会同市委农办等相关单位举办涉农乡镇党政“一把手”专题培训班,增强农村基层干部执行政策、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以“十个一批人才工程”为重点,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
4、办好国内高校培训班,加大后备干部培训力度。在国内高校举办公共危机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社区建设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工作创新等4个专题研究班,调训市管干部和处级干部140人左右,按照相关性原则实行分类办班,培训有关单位和领域的优秀中青干部,优先调训市管干部和市管后备干部。
5、办好境外培训班,加大高素质领导干部培训力度。分别在美国、新加坡、香港举办循环经济、城市规划与建设、财税金融管理、企业风险管理等4个专题研究班,调训市管干部和处级干部80人左右。境外培训干部按照培训专题和“十个一批人才工程”干部
选拔办法,由相关干部处室差额提出参训人选。
6、深入推进自主选学,满足干部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广泛了解干部培训需求,科学设计培训专题,优选授课师资,举办16期菜单式讲座和4期干部教育“名家论坛”,更好地满足干部自主选学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三、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
7、实施项目管理,试行培训项目招标制。将培训项目招标制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制定干部培训项目招标相关操作细则,鼓励培训机构之间开展适度有序竞争,对国内高校培训项目全面试行招标制,择优选定培训机构,提高培训效益。
8、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干部教育培养工作链。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继续完善干部教育培养工作链建设,在重点环节和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流程,完善干部教育培养、选拔使用和监督管理有机结合的干部教育培养工作机制,切实增强教育培训工作服务科学发展、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成长的功能。
9、建立干部培训需求调研制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制定干部培训需求调研制度,组织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和预测,科学研究制定干部培训计划。加强部内处室协作,整合组织资源,实现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全面优化,推进训用有机结合。
10、合理设置培训班次,增强培训的科学性。把加强培训班次设置管理作为加强培训效益的重要环节,大力推进班次设置实现
“三个转变”:由按级别设置为主向按类别设置为主转变,实行分类培训;由综合性培训为主向专题培训为主转变,及时举办特色专题培训班;由中长期学制为主向中短期学制为主转变,合理调整学制,市委组织部举办的脱产培训班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
11、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完善“双带”培训模式,在党校主体班中推行能力教学案例化、素质教学过程化、市情教学现场化等“三化”教学法;在高校培训班中,按照培训项目精品化、培训内容专题化、培训专题系列化的“三化”原则,开展教学组织工作;在境外培训班中,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理论学习、研讨交流、岗位实习各占三分之一)的培训方式,加强体验式、实践式培训。
四、以制度建设为主要手段,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宏观管理
12、加强干部学风建设。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制定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和百分制考核指标体系,在市委党校主体班中试行百分制考核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参训干部的考核,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3、建立办班申报审查制度。加强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建立市直各单位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举办干部培训班次的申报审查制度,避免交叉培训、重复调训和培训的随意性。同时,充分调动各区、各单位干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逐步实现市委组织部由办培训向管培训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管具
体事务向管方向、管政策转变。
14、完善干部培训学分制。及时调整完善干部培训学分制计分标准,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电子档案系统,实现对干部培训的量化管理和考核。
五、以能力素质建设为基础,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队伍建设
15、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采取专题研讨、相互交流、参观考察等方式,适时举办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和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者的专题培训班,学习研讨组工业务知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16、加强培训队伍建设。加强市委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党校系统优秀教师师资库,采取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党校专职骨干教师,进一步开发、整合、优化党校兼职师资资源。
17、加强处室自身建设。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切实加强处室干部的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建设,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不断推进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发展。
第四篇:各市委组织部
各市委组织部,各市人事局,省各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印发<2009年江苏省省市党政机关从基层公开选调公务员工作方案>的通知》(苏组通〔2009〕62号)精神,为切实做好2009年江苏省省市党政机关从基层公开选调公务员面试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面试对象的确定
2009年江苏省省市党政机关从基层公开选调公务员面试时间从10月25日上午8:00开始。各地要严格按照苏组通〔2009〕62号文件的规定,认真做好面试考生的资格复审工作,通过资格复审的面试人选要在有关网站上公布,并及时以书面形式向面试考生发出通知,告知考生面试应注意的相关事项,确保考生准时参加面试。
二、面试的组织要求
全省面试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部署,各市面试工作在各市组织、人事部门领导下,由各市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各地要按照以下要求抓紧做好面试的组织准备工作:
(一)选定好面试考官。面试考官要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公道正派的同志担任。所有面试考官均须持有原省人事厅颁发的三级以上面试考官证书(特邀面试考官除外)。
(二)落实回避制度。各地要对面试考官和面试考场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根据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面试考官和面试考场工作人员与应试人员之间凡属有回避关系的,或因其它原因需要回避的,必须实行回避,不得承担此次面试工作任务。
(三)组成面试考官小组。每个面试考官小组由7名考官组成,其中2名为特邀考官,由招考单位的领导或招考单位的人事部门负责同志担任;其余为固定考官,由组织、人事部门选派,并随机抽取、组合。面试小组设主考官、主提问,主考官原则上由特邀考官担任,主提问选择普通话好的考官担任。
(四)控制面试小组考生人数。每个面试小组每天面试考生人数一般不超过25人。面试考点设在各省辖市。
(五)面试题本交接与保管。题本须由试卷专用车运送,专人押运,各市要确保题本运送途中的安全。接送题本时不得少于2名押运人员(各市在省人事考试中心备案的指定人员和纪检监察人员)。题本交接必须有三方人员到场:题本交方、题本接方及纪检监察人员。在交接中,如发现题本种类、数量有误,包装、密封破损或更换过密封签,应立即逐级上报,同时做好记录,迅速查明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题本交接以后,三方都必须在题本交接单上签字。建立健全题本的保管分发制度。题本接收后应立即存入保密室。保密室须有严格的防火、防盗、防潮等措施,并有报警、监控装置。题本存放期间,存放现场应有2人以上,实施24小时不间断值班。
面试期间,面试题本不得离开面试考场,考场以外人员一律不得接触面试题本。面试结束后,全部题本要收回。各地要严格按照保密规定做好题本的接收保管和看护工作,不得翻印外传,确保题本安全。
三、面试程序的规定
(一)考官准备。所有面试考官和工作人员必须在面试当天7:00前到达考点封闭,现场通过抽签进行分组(不得事先指定),集中培训熟悉题本。考官和有关工作人员于正式开考前10分钟进入面试考场。每个考点只保留一部通讯工具,定点、定人使用,确保信息畅通,其他所有参加面试的考官和工作人员在面试期间均应关闭通讯工具并交考务办公室统一集中保管,所有人员一律着便装。
(二)考生准备。考生凭面试通知单、本人身份证和笔试准考证于考试当天7:00前到指定的候考室集中封闭,抽签确定面试的顺序,按报考职位抽签,同一职位考生须在同一面试小组。迟到30分钟者做缺考处理。
(三)考生候考。考生候考室实行全天封闭管理,各市应指定专人负责候考考生的监督与管理。所有未面试考生不得离开候考室,如遇特殊情况确需中途离开的,应征得工作人员的同意并由专人陪同往返。考生不得将通讯工具和电子设备带入候考室,如有携带,应在工作人员指定的地点集中存放。
(四)考生面试。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的办法进行,时间为每名考生20分钟,由主考官主持,由主提问严格按照面试的程序和面试题本的内容、要求进行提问。考官不得向考生提问面试题本以外的话题。考生面试结束后应尽快离开考点,不得在考场和候考室附近逗留。
(五)考官评分。每位考官根据应试人员在面试中的答题情况,按照评分表要求,独立评定其在每一测试要素上的得分,并得出合计分。面试计分方法为去掉考官评分中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取有效分的平均值,即为该应试人员的面试成绩。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保留2位小数,第3位小数按“四舍五入”办法处理。
(六)公布成绩。由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计分方法,计算出应试人员的面试成绩,由主考官签字,当场向应试人员宣布。
四、面试的考风考纪要求
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本考区面试工作的组织领导,严肃考试纪律,精心组织,规范操作。要主动邀请纪检、监察和有关单位对本地区的面试组织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面试的公平、公正。
五、关于省直单位的面试工作
在宁省直单位的面试工作由省人事考试中心直接组织实施。面试时间:2009年10月25日全天。
省直各招录单位须于2009年10月22日前将本单位各职位进入面试的考生名单分别统计传真至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流动调配处和省人事考试中心。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有关网站上公布,并通知考生做好面试准备。
第五篇:选派干部管理办法
选派干部管理办法
日期:2012-06-27来源:作者:字体:【大 中 小】
大组字〔2012〕23号
关于转发《全省选派干部管理工作
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区直有关部门、各选派单位:
现将《全省选派干部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转发给你们,请对照文件内容,结合实际,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切实保障我区第五批选派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中共大通区委组织部
2012年5月2日
全省选派干部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对选派到村任职干部(以下简称选派干部)的管理,按照省委有关文件要求,根据《安徽省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管理暂行办法》(皖组字[2001]2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派干部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教育培训、日常管理、考核奖惩、保障措施等。
第三条 选派干部的管理工作在各级选派工作领导机构的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负责,选派办具体实施,选派工作领导机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第二章教育培训
第四条 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前,应接受岗前培训。选派干部在村任职期间,每年至少应接受一次培训。选派干部每年接受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周。
第五条 教育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讲求方法,注重实效。教育培训内容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和选派工作的目标任务安排。
第六条 教育培训经费按照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按有关规定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不得向选派干部本人或其所任职村收取培训费用。
第七条 培训工作一般在本市、县范围内进行,也可组织到省内高校和培训基地进行专题培训,或到选派工作先进的地方参观学习。如确需出省培训的,须报经省选派办批准。
第三章日常管理
第八条 选派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乡镇党委负责,各级选派办要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
第九条 在岗工作制度。选派干部要吃住在村,每月在岗工作时间不少于22天。任何单位不得抽调选派干部承担选派工作以外的任务。
第十条 请销假制度。选派干部离岗时要履行请假手续。离岗一周以内的,要经乡镇批准;离岗一周以上的,要经县选派办批准;离岗半个月以内的,要经市选派办批准;离岗超过半个月的,要经省选派办批准。选派干部请假期满后,要及时向准假的单位销假,准假单位要将选派干部的请销假情况记录备案。
第十一条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省财政为每位选派干部安排5万元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审批按照《安徽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农字
[2004]329号)的规定执行。选派干部使用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要事先提出项目申请,由县选派办会同财政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选派干部争取的各类款项要在县选派办申报登记,使用情况要及时在任职村公开,接受监督。
第十二条办公经费管理制度。选派干部任职期间,每人每年安排5000元办公经费。其中,省直单位和皖北三市六县选派干部的办公经费由省财政承担,其他选派干部的办公经费分别由省、市、县财政按照2:2:1的比例承担。选派干部办公经费仅限于选派干部在村任职期间的办公支出,主要包括:办公用品购置、报刊订阅、公务邮寄、通讯补贴、统一组织的省内学习考察的差旅费、体检费用等。选派干部办公经费由县选派办统一管理,由选派办主任审核把关、一支笔审批、每月底报帐。
第十三条 查岗制度。省、市、县选派办定期或不定期采取实地走访、固定电话查询等方式,对选派干部在岗情况进行检查。对无故脱岗的要进行批评教育;一个月无故脱岗3次以上或一次无故脱岗3天以上的,按照分级负责的要求告知选派单位,并取消当月生活补助;对多次教育仍未改进的,要调整选派干部人选。
第十四条 安全工作制度。教育引导选派干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交通和食宿安全。以县为单位建立选派干部安全工作责任制。
第十五条 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选派工作发生重大问题或选派干部出现重要情况,按程序及时报告省选派办。
第十六条 选派干部调整制度。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进行调整:因病或家庭有特殊困难不能坚持在村工作的;因本人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不适应在村工作,且经帮扶效果不明显的;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考核为不称职等次不宜在村工作的;跨市变动工作岗位,或辞去公职的。
第四章考核奖惩
第十七条 对选派干部进行考核。考核的时间、内容、等次标准和方法等由省选派工作联席会议制定,市、县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选派干部考核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考核等次由县选派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建议,市选派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省选派办审核。
第十九条 考核结果要向选派干部本人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选派干部考核等次要通过一定形式在选派干部任职村公示,并向乡镇党委和选派单位通报。
第二十条 选派干部考核工作实行考核组长责任制,对考核结果出现失真失实的,要追究考核组长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选派干部考核等次视同其在选派单位的考核等次,其中,优秀等次不超过选派干部总数的35%,且不占选派单位优秀等次名额。对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要批评教育;对考核为不称职等次的,要按照程序及时调整,由原选派单位重新选派干部接任。第二十二条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选派干部任职档案,全面反映选派干部在村任职期间的情况。选派干部考核情况作为选派干部培养和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三条 各级选派工作领导机构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每半年对选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县选派办每季度召开一次选派干部例会,听取汇报,交流经验,部署工作。第二十四条 乡镇党委书记要按照《乡镇党委书记履行选派工作的职责》(组通字[2003]16号)的要求,切实履行选派工作直接责任人的职责,经常听取选派干部的工作汇报,加强工作指导,帮助解决问题。
第二十五条 选派干部在村任职期间在选派单位保留编制、职务和身份,定编定岗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按照《关于机构改革中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定岗及选派干部中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评聘等问题的意见》(皖组字[2002]48号)办理。
第二十六条 选派单位要按照《安徽省选派到村任职干部派出单位职责》(选派办字[2004]1号)的要求,加强与选派干部的联系,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支持选派干部开展工作,落实选派干部各项福利待遇、差旅费和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力所能及帮助选派干部解决实际困难。选派单位不得自行更换选派干部。选派干部每年要在本单位述职大会上报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