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高职院校食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
基于高职院校食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
摘 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给食堂员工的经营、管理和自身利益带来很大冲击,面对新时期食堂工作的新问题,如何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是稳定、推进学院后勤食堂社会化改革进程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就餐环境,也是提升后勤饮食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高校食堂;社会化改革;员工; 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食堂是学生就餐的重要场所,是保证学生学习、生活和学院稳定的重要阵地。我院从2000年9月全面启动后勤食堂社会化改革以来,食堂经历了行政化、摊位化、模拟市场化、餐饮公司承租化等经营方式的变迁,随着经营方式的改变、管理难度的增大、安全隐患的增多,如何做好食堂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为学生提供和谐温馨的就餐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化改革食堂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1.1 运行模式的变化
在深化食堂社会化改革进程中,运行模式打破了原来统管、统收、统支的工作机制,建立起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行机制,由原来油田公司给学院拨款、学院给食堂出资,转变为食堂饮食公司化运营,向学院师生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实现运行经费和员工工资自筹。这些变化给食堂管理人员的心理状态、管理理念带来了波动。
1.2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的变化
在推进食堂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经营主体由后勤负责人员变成了承包公司,从业人员由正式职工变成了聘用的农民工,人员不同、身份不同、经营理念不同,特别是农民工的文化水平较低、组织观念较弱、整体素质较差,无形中增大了食堂管理难度,不利于食堂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1.3 安全稳定工作日趋繁重
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是学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学生食堂是学院安全稳定的重中之重,在食品添加剂日益横行、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中毒事件屡有发生、经营者看重经济利益的今天,做好食堂的安全稳定工作,保证学生群体的稳定就餐环境是办好学院的重要前提。
以上这些,都需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帮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食堂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稳定意识,为学院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食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要有效地提升食堂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就需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意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
2.1 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面对食堂社会化改革遇到的新问题,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食堂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呢?
首先,我们采取主动深入到食堂员工中去体察动态、熟悉情况、发现问题,了解食堂从业人员的所思所想,找准他们的所畏所惧,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后勤服务处领导班子认真落实领导班子议事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就如何搞好学生食堂工作、加强食堂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保证学生就餐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并抓好落实。
其次,认真做好食堂承包公司的资质审查工作,严格落实协议签订制度,确保承包合同的合法有效,大力加强对承包公司的监管力度,强化对承包业主的安全、卫生等宣传教育,使其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树牢服务理念。
再次,树立“把好第一关是关键”的工作思路,切实把好食品原材料的购置关口,杜绝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进入食堂;认真落实食堂工作人员巡视检查、抽查制度,不定期召开全体食堂工作人员大会,通报近期发现的问题,制定、落实整改的工作措施。
最后,坚持“半月例会”制度,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不断强化其责任和服务意识;认真落实学生就餐值班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协调好学生与食堂人员的矛盾纠纷,做好有针对性的教育疏导工作。
2.2 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
在食堂社会化改革进程中,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管理人员思想难免经常发生波动变化,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灵活性,主要是针对员工的思想问题,内部矛盾采取教育、疏导的方式进行解决。
首先要加强对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质,教育干部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要对员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大家牢固树立爱国、爱校、爱食堂、服务学生理性认识,提高顾大局、识大体,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学院生活秩序的安定。
最后是对员工进行公民道德的教育,进一步规范大家的道德行为,遵守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来抵制小富即安的小资产阶级情调,克服小农意识、墨守成规吃老本的想法。
2.3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支部是党的政治核心,是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学生就餐的重要保证。充分发挥后勤服务处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凝聚人心、鼓舞干劲、解疑释惑,保证食堂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党支部书记带领下组织党员到学生食堂视察学生就餐情况、了解学生所需,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进行研究,为搞好食堂工作打下组织基础;经常就发现的问题向党支部进行汇报,并通过召开支委会的形式进行研究讨论并加以改进,有效地解决了疑难问题,使“三会一课”发挥了有效地推动作用。
2.4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按照“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小组就是一个堡垒”的要求,扎实开展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四强四优”、“党员先锋工程”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不仅使党员和群众受到了教育,更强化了服务意识,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本领。例如,党员在食堂窗口实行了挂牌服务,强化了服务意识,亮出了党员身份,其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自己、教育他人、教育大家的过程;按照窗口承包、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则进行营业,其本身就蕴涵着优胜劣汰、创先争优的成分,这就要求党员和群众要创先进、争优秀,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三、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3.1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
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升了食堂承包人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保证了两个学生食堂“六个一元低价菜和免费汤”的供应,使学生们真正得到了实惠;通过严格监管,严把质量关口,确保了学生食堂未发生过任何饮食事故。由于我们扎实的工作,2009年,学生食堂被华北油田公司HSE委员会授予安全环保先进队站;2010年,被天津静海县卫生防疫站授予先进食堂荣誉称号。
3.2 取得了有益的工作经验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是做好食堂和一切工作的法宝,要做好食堂工作、保证学生和谐有序的就餐,就要始终不渝地抓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在食堂现行的管理模式下,鉴于食堂承包公司人员复杂,承包摊点工作人员农民工多、素质低的实际情况,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半月例会”制度,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再学习、思想再教育,以强化其责任和安全意识,保证学生能够安全就餐;要切实做好安全排查工作,及时消除工作中存在的疏忽和漏洞,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严格落实学生就餐时间的值班制度,及时化解学生与食堂从业人员、学生与学生、食堂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确保有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
做食堂就是做良心,做食堂就是要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做食堂就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有效载体,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员工的素质,以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学生就餐,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无形的,但它发挥的作用是可见的,我们将继续秉承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保证学生就餐、保障学院发展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学志.春风化雨叙和谐―浅议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A].见:天津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周年论文集[C].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42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年 9月29日)
作者简介:张学志(1968-),男,本科,教育学学士,政工师,河北冀县人,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处长,研究方向:党务、思想政治、保卫安全等。
第二篇: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辅导员积极心理素质培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存在思想政治观念薄弱,政治热情不高、自信心不足等特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凸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施行者,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的任务更重更复杂。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积极的心理素质是决定学生健康发展乃至校园和谐建设的关键。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因为生活压力、工作环境、事业瓶颈等诸多因素,导致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普遍产生了一些消极心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利。消除高职院校辅导员消极情绪和观念,培养积极心理素质迫在眉睫。本文从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积极心理素质入手,分析造成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消极心理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积极心理素质培养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积极心理 培养
高职院校是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口号的提出,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与普通本科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分数较低,素质参差不齐,但思想和行为独具个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思想政治观念薄弱,政治热情不高、自信心不足等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尤其重要。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施行者,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需具备更高的专业综合素质。其中,除了熟悉国家有关形势教育政策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外,其自身积极的心理素质是决定学生健康发展乃至校园和谐建设的关键。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积极心理素质培养对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心理素质的定义
了解何为积极心理素质,首先要明确心理素质的概念。心理素质是我国本土化的一个重要学术概念,简而言之,“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而积极心理素质,则指正面的、向上的个人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根据马斯洛积极心理学所述,具体表现为充分的适应力、适度的自我评价、切合实际的目标、人格的完整和和谐、旺盛的学习能力、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适度发挥个性等等。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积极心理素质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直接贯彻者,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幸福生活奠基的力量源泉。实践证明,具有积极心理素质的辅导员,不仅能科学地、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还能对有心理疾患的学生作出正确地引导。一名称职的辅导员应具备以下积极心理素质:
(一)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使命感
高职院校辅导员肩负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思想品德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职责,“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这是考量一名优秀专职辅导员是否政治过硬、三观端正、意志坚定的基本条件,只有觉悟够高,才能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性质、对象都有明确的认识,对自己的职责充满敬畏与尊重,才能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真正发自肺腑地将国家的政策和方针与本职工作相通,与学生的来相连,才能更加准确和清晰地付诸于工作实践,促进学生思想觉悟的提升。
(二)积极的情感状态
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要做能够走进学生心灵进而完善学生灵魂的人。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辅导员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必须是一个“发光体”,拥有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情感世界,对工作、生活充满热爱,对学生充满感情与期待,这份由爱和期待所产生的思政工作才能够被学生所认同,逐渐照亮学生内心,潜移默化,使学生心怀感恩,努力向上,迅速成长,促进智力和人格全面健康发展。
(三)较强的适应与应变能力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本就复杂且效果不能一蹴而就,辅导员日常工作中更多的是处理学生的繁杂琐事,需要做大量沟通、协调的工作,除了高度负责的态度,还要有较强的适应与应变能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完成各项任务。特别是当面临政策或学校工作的调整损害到自身利益时,更要求辅导员能正确评估社会变革给自己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不退缩、不抱怨、不放弃,适应需要,及时调整。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强、自控能力差,要求辅导员还必须具备快速应变能力。当面对极个别“刺儿头”,辅导员要能够沉着、冷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化学生,将学生引导至正确方向。对突发的意外事故,必须要果断判断、精准处理,防止矛盾激化或事态恶化。若惊慌失措犹豫不决,难免场面失控,造成不良后果。
(四)良好的人际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里工作千头万绪,任何教职工都不可能孤军奋战。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高职院校辅导员也不例外,因为工作性质的需要,必须具有更多的包容力,更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充当学生和同事之间的润滑剂,保证各项任务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同时,辅导员还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调动不同性格、爱好,不同特长的学生,团结组织绝大多数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共同完成学校工作目标。
(五)较强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是思政工作生命力的源泉。辅导员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在不同时期不同要求下用自己独特的思想、作风以及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才能面对新任务时,不盲目服从,不墨守成规,才能以学生为本,实事求是有创造力的完成任务。而只有辅导员具备创新的意识,才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脑洞大开,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与灵感,大胆进行求知、求异、求新。
三、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积极心理素质形成的原因 辅导员积极心理素质对个人、学生乃至学校整体工作的意义毋庸赘述,但辅导员是人不是神,压力下也会出现情绪波动,产生消极心理。特别是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目标的提出,社会要求日增增高,辅导员工作强度日益加大,需要持续投入资源以及心理能量,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出现无助感、挫败感、职业幸福感降低、职业倦怠等消极心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极为不利。一项针对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品质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显示:积极心理品质与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状况不容乐观。说明高职院校辅导员积极心理素质已经受到来自生活、工作状况方面的冲击,亟需重视。具体原因有:
(一)工作繁杂压力大。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极其琐碎,除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大头,还要应对学生安全、卫生、竞赛活动、日常管理和各种例会、培训、迎检等等事务性工作,很容易产生疲劳、厌烦等心理。加上近年教育环境和学生特点的变化,增加了工作难度。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加剧了部分辅导员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忧虑…….体力和精神双重考验下,一些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大大降低。另外,院校整体队伍中,辅导员既不属于教学人员,没有主体地位,又不是行政人员,无政治前途,地位低、待遇低、出口窄,社会与学校要求与自身地位、认可度不匹配,导致产生角色模糊、角色困惑,自我价值感低,职业幸福感也无从谈起。
(二)理想现实强落差。投入与产出成正比或超出预期值,人就会产生高价值感和愉悦心理,反之,就会伴随挫败感。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自然期望值高。特别是一些刚入职的辅导员,自感工作难度大,会不自觉地设立一个较高期望值,若事与愿违,就失落、沮丧,自我怀疑,产生深深地挫败感,降低工作积极性。
(三)调试不当难自拔。困惑、无助、职业幸福感降低,很容易导致辅导员对本职工作失去信心。特别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中绝大部分是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工作有激情,但也容易心浮气躁。工作负荷大,协调的部门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和帮助时,一些辅导员深感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若不能及时调适,就会深陷厌烦、困惑心理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学校整体工作效率。
辅导员消极心理素质一旦形成,若不能及时干预,就会产生深深的职业倦怠,对工作无热情无动力,或者听之任之得过且过,或者另谋他就。故,关注高职院校辅导员群体心理健康,培养积极心理素质刻不容缓。
四、高职院校辅导员积极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 面对辅导员队伍出现的消极心理问题,只有教育部门、高职院校和辅导员队伍应共同参与,三方合力,多途径做好各项保障及疏导工作,才能优化辅导员队伍积极心理素质,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教育行政部门发挥统领作用
高职院校所属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在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将辅导员队伍作为占领学生精神领域的政治探测仪,为辅导员群体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创造条件。
1、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联合,针对辅导员群体,主动介入,开展团体性的有益于辅导员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辅导员心理问题。
2、积极争取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待遇和专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凸显辅导员队伍在高职院校的重要位臵和作用。
3、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台、报刊、电视等多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和感人事迹,树立他们正面积极的良好形象, 提升社会认可度,提高辅导员自身价值感,营造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为其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学校建章立制协调联动
1、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应完善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对辅导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绩考核,对其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制定《辅导员工作条例》等制度,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落实辅导员岗位待遇。必要时适当提高工作补贴;选拔一些德才兼备的辅导员到领导岗位或设立相关级别的非领导职务,在职称评审条件和要求上给予一定的照顾。
2、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高职院校领导者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辅导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定期召开辅导员工作例会,听取工作汇报,让辅导员找准角色定位,提升本职荣誉感。各系中层领导要关心辅导员个人生活,及时帮助解决辅导员生活中的困难,解除后顾之忧;支持辅导员开展各种师生互动活动,资金上给予支持,促进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鼓励教学人员、辅导员和学生代表成立工作团队,团队互帮互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辅导员在创造性开展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促进个人发展。
3、强化素质培训
知识的丰富和素质的提高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力量,是获得安全感的途径之一。高职院校要把辅导员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纳入在职教师培训工作,广开途径,提升辅导员整体素质。一是定期聘请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安全问题等专家,对辅导员进行专题培训,帮助辅导员形成积极心理素质。二是积极应对改革和竞争,对本院校辅导员队伍分梯队打造,推优秀,出亮点,推选金牌辅导员外出参训,宣传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学习先进地区先进经验,提升本校工作水平。三是制定辅导员队伍周研讨、月汇报制度。一周一次研讨活动,提出收获或问题,交流心得,集体研究解决方案,促进共同提高。一月一次成果汇报,提高辅导员文字表达能力,汇集集体智慧,形成经验进行推广。
(三)个人修养的调整加提升
外部力量的保障与介入固然重要,辅导员若要形成并保持积极的心理素质,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强自身修养,将自我调适、自我督促、自我成长落实到实践中,持之以恒,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1.掌握自我调适方法。
一是自我肯定,增强自信。契诃夫有一句名言:“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人要不断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进步,而否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肯定方向发展,自我肯定,保持坚定的信念,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关键。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找准自身的价值所在,带着感情去做学生工作,从平凡的工作体验中增强自我效能感,不断自我肯定,增强自信。
二是抛弃自卑,保持心理平衡。
辅导员每天都要面对复杂的工作,多变的教育对象,难免会有一些消极情绪反应, 若不能及时的疏导,就会形成一种持续的消极的自我否定的感觉——自卑。自卑是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大敌。形成的原因不外乎存在感低,缺乏成功的体验,或者自我评估有失客观。要抛弃自卑,最关键的是要战胜自我。不要给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不要太完美主义、理想主义,要接受自己不是全能的现实。要采纳王健林给年轻人的建议: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这个小目标可以是做一次学生心理调查,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可以是组织学生举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为几个学生谋求出就业渠道等等,随着小目标的不断实现,自我认同感、满足感越来越强,自卑心理也会逐渐消失。
三是敞开胸怀,增大格局。
辅导员要做学生的知心人,思想的领路人,要有广大的心理格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理格局的广大与否,取决于胸怀的开放程度。作为学生辅导员,要有开放的胸怀,心无纤尘,一片赤诚。主动地适应学校环境,主动地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用真诚去和领导、同事相处,用率真去和学生沟通,无私地做好每一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能拥有和谐的工作氛围,更能收获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些良好的心灵体验也会回馈自身,为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助力,形成良性循环。
2、加强专业学习,增加底气。
国家政策不断调整,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学生特点不断变化,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出击。学生辅导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一个时代人、时尚人,为自己的头脑不断投入新的知识储备。
一是要具备灵敏的触角,学习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要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包括教育教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指导以及校园安全法律、生理卫生知识等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是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找出自己的专长,不仅愉悦自身,还能搭建与学生互动的桥梁。只有专业过硬,才能心有底气,才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收获自如,才能爱生乐教,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 [美]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11 [2]张 易.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品质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陕西教育报刊社2017,(1)
[3]庄丹娅.论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黄山学院学报,2009,(8)
[4]赵艳丽.高职院校优秀辅导员心理素质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5]吴文删.高职院校青年政治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对应策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27(2)[6]王富平:《体验缺失:辅导员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内在障碍》,《教学与管理》2010,(5)[7] 黄雄英等:《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干预》,《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教师心理素质与专业性发展》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6
第三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之一,其成长、成才、择业、就业受到政府与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现在在校生主要是1985年到1989年出生的,其成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国内,正处于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国际,趋向经济全球化;加上78年“计划生育”政策的正式实施,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其自身又是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而成长,国际上的前沿信息、文化动态他们都可以很快获取。所以现他们的道德观念、人生态度、语言风格必将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特点也使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特殊的情况和问题,因此我们应认清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难点,与时俱进、开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一、高职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一)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特点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技术型和技能操作型人才为目标。事实上,以理论为主的研究设计型人才的岗位毕竟有限,大量需求的还是以实践为主的操作技能型人才。正是由于这些培养目标上具体而细微的差别,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普通高校的不同。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于学生培养的具体特点,联系学生未来劳动岗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的敬业教育、爱岗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献身于工作事业的精神。让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成才,怎样才能成才;怎样才能做到对人民、对社会更有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社会认知程度方面的特点
目前,在我国,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人们对高职教育认识得还不够深刻,职业教育在社会上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在西方国家,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就业率甚至超过其他类型的高等学校。比如美国大约有1200所左右的社区学院(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要功能),在校生达1000多万,占美国大学生总数的44%,新生占美国大学生总数的50%。而我国,一些鄙视高职教育的人认为:它是一种高职低层次、低水平教育,应把它划入另册。正是由于这些偏见,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性,即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社区的关系密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社区联系,而且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并取得社会的认可、公众的广泛支持和热心帮助。
(三)学生素质方面的特点
高职院校招生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招收普通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高中毕业生,二是招收对口生。由于种种原因,决定了高职院校所招收学生的层次不高,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另外,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多数属于较低层次,这种低层次的思想压力又致使学生产生自卑感,专业思想不牢固,学习过程中情绪低落,缺乏学习兴趣。因此,针对学生年龄上和素质上的差异,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又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要针对不同年龄、素质的学生展开,有的放矢。1
二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进行更多的学生心理辅导,激励学生忘记层次差别,消除自卑感,正视自我,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顺利地完成学业。
一、做好高职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均出现了多样化的情况。特别是随着教育体制和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深入,学生缴费上学、高校扩大招生,就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在学生方面
1、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新的变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递速度更加快捷,信息量空前增大,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而网络则是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网络将整个大千世界展现于他们的面前,极大地扩展了其视野,但网络中也渗透了西方发达国家大量宣扬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信息,极力推销他们的民主、自由观念,散播资本主义的腐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妄图腐蚀我们的社会主义公共价值以造成价值观念的遗失和蜕变。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我们无法预先滤除网上的精神垃圾,如网络的淫秽、黄色、暴力、凶杀以及模拟社会等,这些精神垃圾对大学生的成长有较大的毒害作用。网络上的交往很大程度上是匿名的,故这种交往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在种种因素的干扰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很难掌握大学生网民的真实思想动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信息接收中的权威地位被打破,无疑也增加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2、高校扩招后“三困生”增加
“三困生”指的是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的学生。高校改革的扩大招生,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高校来说也带来了如下问题:一是生源质量下降,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尤其是高职院校,由于招生批次滞后,生源的质量问题就更为突出。同时学生自费上学,部分学生认识不到位,认为学习完全是个人行为,学好学坏、学不学也是自己的事,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在增加。二是自费上学,且收费标准提高,学生经济负担加重,生活困难的学生增加,使高校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贫困生。三是由于经济困难和学习困难又往往是诱发和导致心理困难的因素,表现出自卑、焦虑、孤僻。在高职院校中,“三困生”相对其他高校更多一些,其问题也更为严重,明显地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3、大学生就业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俨然成为“就业率”的“明星”。但事实上,高职院校的实际就业率,却并不像这些院校自己标榜的那样“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0%”。调查显示,目前05年高职院校的一次性就业率能够达到85%就相当不错了,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一次性就业率大约在60%~70%左右,06年高职院校的一次性就业率仅为75%。就业体制的改革,使大学毕业不再包分配,而是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已逐步被大学生和社会所接受。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矛盾和困难依然突出,在校生特别是冷
门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前景更不乐观,有的感到前途渺茫,学习积极性不高,政治热情下降。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
1、认识不到位
一些人认为,政治工作是“软任务”、“虚场合”,做亦可,不做亦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战线长、覆盖广、弹性大、见效慢、易反复,难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就是这种观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前瞻性、主动性,认为什么人都可以胜任政治工作人员,无需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做支撑。
2、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部分政工人员不了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无从下手、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而,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从“讲”的角度看是在不断加强,但从“做”的方面看却相去甚远的现象。高校辅导员不同于中小学的班主任,他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管理者,其工作重心和核心任务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班级建设、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服务。
3、“两课”教育形式化
“两课”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两课”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两课”作为大学课程主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规范的教学大纲和必要的教学课时保证,然而在高职院校“两课”课堂上,常常又是这样一幅司空见惯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引经据典、说古道今,学生在讲台下无精打采,甚至有看其他类书籍、打瞌睡、课堂气氛单调枯燥乏味沉闷,课后也很少有学生自觉看课本、学理论、看原著,学生对“两课”缺乏学习兴趣。
三、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卫星电视信息网络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发展,这些全新的精神和思想上的物质载体,向现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提出了挑战。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摄取更加多样化,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带来新的压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面对新形势、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主动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措施。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学生工作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其思想政治方法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因此,进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开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
(二)重视“两课”教育、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人中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
望,他们的文化素质如何、思想觉悟如何、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如何,都直接关系着我们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两课”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坚定立场和政治方向。“两课”教育是高校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两课”教育工作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它是做好“两课”教育工作的保证,如果把“两课”教育工作视为“虚”的政治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对“两课”教育工作不重视,对师资等投入不到位,则会出现“教师不愿讲、学生不爱听、领导不满意”的局面,因此,高职院校领导要从讲政治的角度,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的角度,充分认识“两课”教育工作的战略意义。切实做好“两课”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锻炼和考察、体验,帮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切实地联系在一起。
(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借助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以人为本是教育价值的核心,这里提及个体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必须以学生为本,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1、教育育人
现代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不只是自然人,而且是具有强烈独立人格与高文化素质、强调独立思考的社会人。因此,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与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而避免把学生视为“容器”,一味地进行灌输。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道德判断,自主鉴别,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
2、管理育人
科学家麦格雷戈曾指出,一个集体的领导人能否搞好管理,首先取决于他坚持什么样的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以人为本”的哲学,这符合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它还应是一种目的,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管理不是制约、强制压迫,管理育人应该在学业上引导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指导学生,在情感上薰陶学生。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在管理上,必须坚持从学生出发,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3、服务育人
教育亦是服务,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掌握技术、提高人格修养的媒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树立一种服务学生的教育意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主动关心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如特困生就是最需要关心的群体。高等教育实行缴费上学后,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甚至连起码的生活费用都得不到保障。经济的压力给学生学习带来沉重的负担。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尽力为其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解决实际性问题。又比如就业指导,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还有一些身体健康有问题的学生,也
要及时提供服务。总之,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广义的建设,它既包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也包括陶冶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科学理论、法律伦理道德等。在大学校园里,除了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之外,还应该营造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氛围,广泛开展诸如爱心基金、无偿献血等道德实践活动,真正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和人生价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精神为指导,坚决抵制反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潮,用科学理论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光靠理论教育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必须让学生参加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一定的道德锻炼。如举办公益劳动、专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活动、社区服务等活动。许多同学的政治态度和观点、思想觉悟和品质、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都很容易从自然状态中反映出来。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各个方面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教育。
第四篇: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能否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新时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让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是值得我们探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现状 问题 对策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经历着嬗变与重组,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与稳定,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开始追求个性自由与开放,对社会需求、国家号召和集体利益较少考虑;有人追求享受玩乐,花钱大手大脚;部分学生自由散漫,不遵守公共秩序,较少顾及周围环境。更严重的是甚至有学生考试作弊,弄虚作假,完全把诚信抛之脑后。”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高职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面向21世纪的人才,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的特点
(一)学生结构复杂多样
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与结构多样,所以决定了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复杂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种:一是由于普通高校的持续扩招,让高职院校的招生具有一定的困难,有些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学生的素质也变得高低不等了,学校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二是由于学生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现实中表现为文明礼仪、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等方面有所缺陷。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抵触情绪,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三是价值观趋于功利与现实。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元素纷至沓来,对高职院校的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容易让他们形成浮躁、功利的心理,原有的社会道德体系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四是学生缺乏自信。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被迫减小,导致学校的建设缺乏合理性,甚至缺少基础性的办学设施,不能达到一所合格学校的标准。考入这样的学校的学生,对学校和自己都失去了自信心,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无所追求、放纵自己。
(二)不公正的社会地位
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可是,在社会的普遍观念当中,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需要太多的学习就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不需要对他们进行太多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再加之他们在高考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人们不会给予高职院校的学生太多关注。
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比较紧密,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学生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另外,在我国的传统观念当中,体力劳力总是低人一等,这很容易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不需要有什么修养,平时的生活过于随便甚至有些放纵。
(三)承担较大的就业压力
由于社会劳动力的迅猛增加和社会岗位的有限,近些年来,就业一直是非常敏感的话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虽然好于本科院校,但情况也不容乐观。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后不久就忙于与企业签订合同,学生过早进入企业实习,在校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这些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一)学生文化素养较低
高职学生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非常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与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也充满了信心,有较为强烈的改革意识。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考中成绩较差,文化素养相对较低,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思想进步。他们对事物缺乏有效的认识手段,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在人生观与世界观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近些年来,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比较大,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有明确的计划。可是在实施当中,原有的目标很难实现,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种:首先,在前几年的高校合并大潮中,有许多中专学校直接升级为高职院校,原有的师资水平却没有提高,甚至有的学校还从中小学当中调入大量教师,来解决师资的匮乏。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就直接上岗,这种情况很难保证教师队伍的素质。其次,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加之编制控制较紧、专职辅导员缺乏,很大部分辅导员都是聘请专任教师兼任,待遇低、任务重,无暇对学生进行应有的教育。
(三)管理者认识落后
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与其他管理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一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有可无。他们认为只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学生,就完全可以完成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二是认为院校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教育科研、专业建设及学生的就业率上。只有在这些方面取一定成就,才能保证学校的声誉和利益。三是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谁都可以做。他们往往是让一些新毕业的年轻教师来从事这项工作。年轻的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虽然具有蓬勃的朝气,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但是他们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缺乏工作经验、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
三、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者的认识,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要想增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就必须切实提高学校领导与教育者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充分体会到高职院校不但是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同时也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放在学校日常工作的首要位置,让学生与社会都能切实感受到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
(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
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首先,高职院校要针对本校教师的特点,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让教师提高自身理论素质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教师要做到真正地了解学生,学会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之后,就会很容易了解到学生的喜怒哀乐,从而适时地进行教育。三是教师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如果教师的素质不高,就很难去教育他人,学生也不会服气。实践证明,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的风度与人格力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三)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手段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
一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各科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场所就是课堂,教师要学会利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机会,把思想政治内容渗透到知识当中去,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应通过发挥教学中教书、管理、育人三功能的作用,把握教学目标的层次性,选好教学切入点等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二要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高职院校不应该取消思想政治课,虽然从表面上看,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联系不大,似乎对以后的工作也没什么作用。其实不然,思想政治课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政治水平的主要阵地,决定着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决定着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
三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工作、生活的实践相联系。“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效提高课堂授课的时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愿意听、愿意学、愿意去实践的一门课程。”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也比较多。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要让学生体会到工作的艰辛与快乐,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同时培养学生强烈的职业意识,让学生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
(四)创新教育模式,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还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各种方法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比如,要发挥党团组织教育作用,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开设艺术课陶冶学生的情操。抽象的理论学习与呆板机械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长此下去,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艺术课能够滋养他们的心灵,在枯燥的学习之余使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十分巨大。通过有效的宣传,呼吁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具有社会责任感,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给予青少年学生正确的引导。
(五)加大软硬件的投入,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要进行就业指导。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学生当中造成了恐慌,学生刚入学就想到就业,没有心情和精力去完成本职的学业。学校要加强就业的指导,为学生分析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二要完善院校的基础设施。许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甚至达不到国家的标准。学校及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济投入,建设高标准的图书馆、实验室等,让学生多读书、多学习、多实践,避免浪费掉大好的学习时间去从事没有意义的事情。
三要提供心理帮助。由于各种社会因素都影响着学生,有许多学生表现出不太正常的举止与行为,学生要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如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站等,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对自己与社会都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
(六)加强管理
通过说服教育能够提高多数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可单凭说教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高职院校还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教育同时辅以严格的要求与管理。
总之,高职院校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虽然目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但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与努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将得到加强和提高。
参考文献:“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51 program design” Tang Ying, 2012, publishing house ofelectronics industry;“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a case of driver and Proteus simulation” Li Lin power, based on hlgljmw.com/xinshijiyulecheng the 2011, science press;“design” MCS-51 Series MCU application system He Limin, 1995, Beihang University pres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based” Li Guangdi: Beihang University press, 1992;“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Ding Yuanjie, 1994,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第五篇: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
张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 秦皇岛066004)
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高职学生政治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群体,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在学生品德的形成,学业成绩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只有把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阶段性特点,循序渐进,深入破解制约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才能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职辅导员队伍。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目前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义
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搞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辅导员工作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高职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做好高职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队伍,是主阵地上的基层指挥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首先要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他们向学生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在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中做出正确选择,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生能否健康成长,决定的因素之一是看能不能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发挥辅导员队伍作用的内在要求
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和改进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力量。辅导员直接负责所辖年级或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是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的重要力量,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辅导员的工作来实现的。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如何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开拓辅导员工作的新局面,是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客观要求。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高职生在大学期间接触最多的莫过于辅导员。大至党员发展,小到卫生检查,学生与辅导员无不发生密切关系。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与学生接触最多,最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辅导员人生态度、思想品质、工作方式,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将产生极大的推动力。同时,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环境适应、恋爱、择业等方面经常遇到的各种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帮助和疏导。只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素质,才能使辅导员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学习生活的指导者,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一支熟悉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了解青年大学生心理特点,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辅导员队伍,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极为重要。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大大增加,学生的层次也更加复杂。再加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等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接受信息的渠道也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他们在思考中选择,又在选择中思考,时代特征明显增强。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必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4.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推进学院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院的改革、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学院稳定和发展基础性、桥梁性的重要工作。正是由于广大辅导员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日常工作,使得许多不稳定因素被化解在萌芽状态中;也正是由于辅导员们在关键时刻总能冲在最前面,使得一些影响稳定的事端及时得到平息,维护了学院的稳定。
当前,我院学生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困难和薄弱环节,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因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引发的事端时有发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也必然会反映到校园里来,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任务、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抓好班级建设,打牢基础教育,对维护学院稳定至关重要。
辅导员工作在基层,坚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他们最能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把握学生的情绪,了解学生的要求,贴近学生的情感。学生有问题总会首先想到辅导员,告知辅导员。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校园和谐、安全与稳定,促进学院持续健康发展。
5.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现实呼唤
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这项工作对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辅导员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能力强、水平高,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辅导员岗位是锻炼人、培养人的岗位。我们年轻的干部和教师经过辅导员工作的锻炼,既可以实现思想情感的升华,也可以锻炼多方面的能力,提高素质,是宝贵的经历,更是一笔人生财富。辅导员队伍是重要的人才队伍,加强这支人才队伍建设,就是在为不同岗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因此,建立一支符合本院学生管理特点的、稳定的、高素质的、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一、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的分析 1.科学认识有待提高
要培养好一支思想素质过硬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技能型高职人才,高职院校辅导员责无旁贷。因为学生的技能培养再好,其没有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就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今天,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思想品德过硬、专业素质扎实、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较强的高职辅导员队伍。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辅导员队伍的认识,明确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辅导员是按照学校党委、行政部署在从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他们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思政工作者,而非一般的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的服务者。因此,辅导员需要具备教师的素质,同时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说明辅导员要行使教师职能;辅导员是学校思政队伍的重要组成,说明思政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学校、院系领导首先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把辅导员从学生“保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既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又保障了工作质量。其次,领导要高度重视,更新观念,从工作中真正重视起来,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当作学校领导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因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辅导员工作的根本所在。无论是从高校把“培养什么人”的国家战略落实于“怎样培养人”的学校行为来看,还是从学校自身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来看,专职辅导员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不亚于专业教师,也不逊于各级管理者。班主任和辅导员,尤其是专职辅导员,是学生成长中离他们最近的引导者,是学生发展中与他们最亲的心灵上的朋友。他们的作用及其发挥的程度,对学校今天的教育与形象、明天的品牌与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
在高校,辅导员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他们既没有教学人员受重视,又没有行政人员受人尊敬和升职快的政治前途,被戏称为“三等公民”。许多学校的领导、普通教师甚至辅导员本身,在潜意识里都有这样一种观念:只有那些不能胜任教师岗位或未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或不能被提拔到行政管理岗位的老师,才会在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
2.发展方向有待明确
3.角色定位有待规范
4.外部环境有待优化
5.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6.组织功能有待增强
1.科学认识,明确队伍建设方向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8号文件的重要保证,也是辅导员、班主任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要从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高度出发,鼓励、支持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向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向建设高水平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方向努力,建设一支敬业精神好,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学术素养高的专兼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2.严格准入制度,优化队伍结构。
一是严格辅导员、班主任选聘制度。要进一步修订完善《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班主任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班主任选聘标准,提高辅导员的聘用条件,辅导员应有一年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为中共党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初职以上职称)者;此外还应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要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按照职业化标准要求来开展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逐步开展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考证工作,逐步达到辅导员持证上岗。
二是逐步改善辅导员结构。外请、一人带多班的辅导员、班主任比例较高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因为人员流动过快,容易导致工作经验积累不足,工作研究不够,工作层次不高,影响班级工作的连续性。因此,严格控制外请、一人带多班的辅导员、班主任的比例数量势在必行。从现在开始,要大力提倡从优秀业务课教师及党政管理干部中选聘辅导员、班主任,做到每个班级配备一名辅导员(班主任),实行相同专业年级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较大的系可实行年级组长)制度,这样可以有效地架构了我院的辅导员、班主任管理体制。三是大力选聘优秀年轻教师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年轻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希望所在,大力培养优秀年轻教师进入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既是优化辅导员、班主任素质结构的需要,也是培养优秀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因此每年应从年轻教师中选聘一定的优秀人员进入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力争占新选聘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中的50%,可以有效地改善了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结构。3.完善工作机制、保障激励并举
一是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学生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因此辅导员的职责要按照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求,尽快修订完善《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班主任工作条例》、《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等规定,坚持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发展指导为主体,以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将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职责细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学风建设与学业指导、党团工作指导、素质拓展指导、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班级建设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宿舍管理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等内容,并形成主题班会制度、班级两委例会制度、谈心制度、出操制度、进宿舍制度等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要求。二是建立辅导员工作评价机制。要建立在院党委统一领导下,学生工作部门、各系为主实施,组织部、人事处共同参与的辅导员、班主任管理评价模式,做好专职辅导员的定编定岗、职数确定和考核奖惩等管理工作。全面落实《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班主任工作考核考核细则》,着重考察辅导员、班主任履行职责、到岗到位、工作实绩、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生满意度等内容,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以学生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
三是加强考核激励力度。加快实施辅导员、班主任的考核结果与其岗位津贴挂钩的制度,对辅导员、班主任的津贴划出浮动考核部分,与履岗到位、管理绩效考核结果挂钩;考核结果与职称、职务晋升挂钩,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聘任合同,并不予职称、职务晋升,逐步建立了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对每年开展的优秀辅导员、班主任评选活动,其获优秀辅导员、班任应享受院级优秀教师同等待遇,加大树立先进典型的力度。
4.加强培训、提升工作水平。应全面统畴我院的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工作。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举办研讨班、开展工作交流等措施,帮助辅导员、班主任丰富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工作能力。积极倡导辅导员参加专业培训班,对获得培训证书者予以奖励,鼓励辅导员、班主任进行课题研究,并为辅导员、班主任的研究提供经费与研究成果发表的平台。
5.制定政策、提供发展空间。应加大对辅导员、班主任倾斜政策的制定,推进辅导员的职级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序列的实施。逐步实行辅导员分级制,可根据从事辅导员工作年限、成绩分级,并对应该提高其行政待遇;对班主任的岗位津贴应该确立随教学课时津贴同步增长体制。积极设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发展”技术职务序列,按照助教、讲师、副教授等序列评聘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务。此外,学院还应把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来源。搭建自主发展平台,促进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
在许多高职院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要求辅导员每期、每月、每周甚至每天必须做到的各式各样的制度要求,而许多辅导员在这些强制性的规定下,更多的是无奈与应付,使这些原本促进辅导员发展的规定演变成为加重他们负担的制度根源。我们认为在辅导员发展上,仅仅订规定、提要求、论奖惩是不够的。辅导员的自主发展是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核心,也是辅导员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自觉主动地追求作为教师职业人的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自我超越方式。影响教师自主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生的追求与目标、知识资本、教育研究。要促进辅导员的自主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培养辅导员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为辅导员的发展指明方向,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主动创造辅导员增加知识资本的机会,引导辅导员自觉主动参与本专业教育研究,激发辅导员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促进辅导员自主发展上,我们的措施是:
1.生涯规划,明确目标。我们将辅导员的成长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在准入选聘时,我们要求应聘人员按辅导员成长规律制定自己的“辅导员生涯规划”,将些规划的质量作为是否聘用的重要依据。辅导员各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是不同的,其时间区间值也是因人而异的,一般而言,早期阶段为工作后1~2年,发展目标是学习与适应,中期阶段为工作后3~7年,发展目标是探索与发展,晚期发展阶段是工作8年后,发展目标是特色与创新。学院根据辅导员不同职业生涯期的个人职业行为和特征,确定每个阶段具体的职业管理任务。建立辅导员成长记录袋,让辅导员在每个发展阶段自己画好自己的“问题树”,自主、自觉地分析自己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寻找问题的根源,确定实现目标的策略与步骤方法,由督导员进行指导与评估,其发展状况记入年终综合绩效考核评定中。实践表明,实施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使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成为可能,从而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可靠的保证。
2.分层定位,持续发展。学院在辅导员自评、学生与同行参评互评的基础上,最终由辅导员管理委员会综合评定,将辅导员分为不合格型、合格型、优秀型、专家型四种动态的不同层次类型,针对不同的层次类型,让辅导员自主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3.学术立身,科研引领。教师的自主发展发生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之中,教育研究是教师自主发展发生的现实母胎。让辅导员自主发展必须使他们处于教育研究的状态之中,我院设立辅导员专项科研基金,适时根据学院发展及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针对辅导员工作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筛选确定研究课题,做好课题论证,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审,由具有高级职称、博士、硕士研究生牵头主持,辅导员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意向,自主选择专题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研究团队,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出研究成果,我院先后设立的辅导员科研课题有:学生品牌活动组织与管理、奖助学金评定运行机制研究、学生谈话技巧研究、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研究、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高职院校高水平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等,让科研引领辅导员工作,促进辅导员自主发展。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当前高职院校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任务,不仅需要职能部门、院系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学院的政策支持。通过以上各项工作的努力,力求做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真正做到“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全院上下应充分认识到加快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紧迫感,想办法、定政策、出举措,把这项事关大局、事关长远的工作做好,也是促进我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明确岗位职责,加强队伍管理
没有管理就没有质量,没有明确的职责,也就没有有效的管理。对于辅导员的岗位职责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中存有争议的问题,迄今仍没有统一的界定。包括辅导员在内,甚至很少有人能将其视为一种固定的职业并从思想上打算长期从事 [5]。这种现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导致辅导员队伍不够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生工作亟待加强的今天,当务之急就是要抓紧制定和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改变辅导员只是管理员或服务员或救火队员的现状。对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我们认为应该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在充分信赖和依靠大学生自身已具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基础上,强调辅导员在大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和师范作用。从生理心理发育的阶段来看,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和青年初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和行为自律能力,而过于严格刻板的管理并不利于营造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发展个性所必需的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所以辅导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应注重“导”的作用 [6]。
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我院按照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要求,制定一整套制度,使辅导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制定辅导员工作条例,鼓励辅导员积极向上,奋发进取,使辅导员队伍始终充满活力。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制定考核的内容和办法,定期考核辅导员的政绩、业务能力和思想品德,建立考核档案。年终搞好个人总结,评选优秀辅导员,大力宣传其事迹,授予其荣誉称号,给予其物质奖励,并且记录在案,考核评选的结果要作为今后提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严格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