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笑谈大先生 读后感
笑品大先生
《笑谈大先生》读后感
这大先生即是鲁迅,其实鲁迅对任何一个人特别是我们都是印象深刻的。因为从进入初中以来,语文课本就有几篇鲁迅的文章,使我们现在一看见鲁迅的文章就避而远之。所以有一句话我们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或许就是过多的鲁迅文章对我们影响。但这本书彻底颠覆我原来对鲁迅古板严肃的想法。
书中收录了八篇陈丹青的演讲稿,从不同角度分析鲁迅,我也不知道原来鲁迅的一生并没有想象中的无趣,不但不无聊而且令我对鲁迅产生了更多的好奇。第一篇稿子讲述了作者欣赏鲁迅的两大原因一是好看,二是好玩。其实鲁迅的照片我们是见多不怪了,第一眼我个人也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好看的人,但至少很耐看,后来见了更多文人的照片发现其实那个时代鲁迅还真的是如陈丹青所说很好看。文中描述鲁迅的脸是一张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调皮。这个分析就像是对蒙娜丽莎微笑的分析,我不知道一张各种角度各种照片看起来表情都是严肃不变的鲁迅的表情,竟然能有这么多不同的思想品质。好玩对我的吸引力会比较大一些,因为在印象中老先生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对我们来说都是比较沉重或是对我们吸引力不大的,毕竟那是上个时代的事情,讲到现在来说已经落后了,而且作为课文来让我仔细学习品析还是会反感的。在陈丹青老师的描述下,鲁迅的人物形象变得多变有趣起来。老先生有什么好玩?在生活中他会与朋友开开玩笑,讲讲趣事,其实总是自嘲也可见他是在开自己玩笑。鲁迅和论敌其实在生活中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见了敌人分外眼红,却是关系很亲昵。古今中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人没有几个,而鲁迅就是少数人中的一个。所以以后在阅读他文章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带着抱怨的思想去研读分析了,更多的会是去寻找他或许想表达的幽默。讲到死亡,其实对鲁迅来说并不是十分深刻,虽然他被通缉,被许多人憎恨但始终没有遭遇什么不测,最后也去上海安定,或者说躲去了上海。但是鲁迅对自己的死亡不是很深刻,在他的遗嘱中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然后他对自己的葬礼也是“拉倒”“埋了”几个字来概括,虽然最后他的葬礼并不如他所愿的从简。老先生十分擅长哀悼的文章,他的语气之中没有过多的沉痛,更多的是克制,质朴,平淡。其实鲁迅身边的人很多都是死于非命,因为那个时代人们总是要肩负许多的责任,或许没有老先生的文章来哀悼这些人我们或许都不会去在意这些人的事迹。但是鲁迅自己的死亡或许对他们那个年代来说是相对较好的,他是病死的。或许,这是幸运的。
鲁迅籍贯浙江绍兴,其实我还可以攀个亲戚什么的,呵呵。老先生去上海是为了躲藏逃避,因为上海有租界。但是在他病十分严重的时候,许多人劝他去国外养病,他都拒绝了。老先生是情感上的民族主义、生存上的现实主义。而且通过书我还知道了一个趣事,《且介亭杂文》名字的由来是老先生将“租界”两字各取一半,变为“且介”,或许这也是老先生的好玩之一吧。当时上海的文化也是吸引鲁迅的原因之一,上海是当时中国第一座具有世界意识与现代规模的大都市,而鲁迅的文化立场是一位世界主义者、现代主义者,整个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文艺史可以说是上海文艺史,其实鲁迅选择上海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鲁迅弃医从文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鲁迅和艺术,或者可以说的更详细一些是美术有很大的渊源这或许是一些人还不知道的事实把。稿子里说到鲁迅对木刻十分欣赏,但他自
己却不是十分擅长,他自己掏腰包会请老师来教热爱木刻的学生学习,并且帮这些学生发表或是自己买来画册与他们分享。书中列了鲁迅某两年的购关于美术的书的清单,这个购书数量之大到难以想象,而且这只是关于美术方面的,老先生对于美术的研究并没有占据他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我看到了闲静、入迷、自得其乐、沉溺于美术世界的鲁迅。他有收藏癖,他会请别人帮忙从国外带画,自己也经常买来收藏所以身边有不计其数的画。虽然我没有看见过鲁迅对其他画的赏析,但从陈丹青老师的描述中看出鲁迅的才能,作者称老先生不是专业却比专业的点评更让作者感到精致细腻。
鲁迅是谁?这个讽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重点不是鲁迅,而是我们,我们对鲁迅的过分研究,导致洗脑,从而我们改变了。
西湖区 杭州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一 韩思怡
第二篇:笑谈大先生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笑谈大先生①◆陈丹青 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 ④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辉、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⑥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迭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geming”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 “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儿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儿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儿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揉杂在一起,难分难解。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一则曰:。【注】①“大先生”系鲁迅家人对他的尊称。本文改写自陈丹青的演讲稿《大先生》。18.结合你对鲁迅生平及性格的了解,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不买账”是什么意思?(2分)19.作者说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2分)20.文章第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21.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属于贬词褒用,根据你的理解,请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2分)22.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23.观照全文,请在第⑧段横线上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二字词。(2分)24.积累链接:在鲁迅的《自嘲》中曾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诗,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敌人和对朋友的不同人生态度。请你默写出这两句诗。(2分)参考答案:
三、笑谈先生之平生,品味大师之维度(14分)18.(2分)示例:不妥协 不屈服 不迎奉(说明:意近即可)19.(2分)就是说“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20.(2分)过渡或承上启下 21.(2分)示例: 智慧 聪明 轻松 自如 深刻 精准22.(2分)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说明:答对一句得0.5分)23.(2分)好看 好玩 24.(2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三篇:笑谈大先生 阅读答案(2011年宜昌中考语文试题)
笑谈大先生①陈丹青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④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辉、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⑥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发笑,成年,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迭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 “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儿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儿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儿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揉杂在一起,难分难解。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一则曰:。【注】①“大先生”系鲁迅家人对他的尊称。本文改写自陈丹青的演讲稿《大先生》。1.结合你对鲁迅生平及性格的了解,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不买账”是什么意思?(2分)2.作者说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2分)3.文章第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4.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属于贬词褒用,根据你的理解,请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2分)5.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6.观照全文,请在第⑧段横线上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二字词。(2分)7.积累链接:在鲁迅的《自嘲》中曾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诗,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敌人和对朋友的不同人生态度。请你默写出这两句诗。(2分)答案:1.(2分)示例:不妥协 不屈服 不迎奉.(说明:意近即可)2.(2分)就是说“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3.(2分)过渡或承上启下。4.(2分)示例:智慧 聪明 轻松 自如 深刻 精准5.(2分)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说明:答对一句得0.5分)6.(2分)好看 好玩7.(2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明:错一字扣1分)
第四篇:先生读后感
先生读后感
何为“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卷隽永,他们的背影,我们民族的正面
蔡元培,北大永远的校长,将北大由原来的官二代升官发财之地变成了中国现在文化的起源地,从中走出了罗家伦,蒋梦麟这样的校长,也成为我国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当时的北大是各种文化的交流地,每种思想都可以在其中进行讨论
还有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和陶行知,按照现在的标准看他们都是名校的海归,更不用说当时的情况了,他们走入基层,探讨平民教育的可能性,通过自己不断的探索,找到一条适合于中国的路线
能称之为先生的,都是一些有梦想,有激情的人,当这些人面对中国残破的现状,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救中国,他们没有革命,没有变法,他们求的就是将更多的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人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个国家,让这些人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他们提供了条件
我认为先生,要有责任感,要知识,有激情,还要有梦想,剩下不怕苦不怕累,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国家,奉献了一生
第五篇:先生读后感
当“先生”不只是先生
——《先生》读后感
还没有读完《先生》,却让人有一种将自己的梦想改成当老师的感觉。在父母的眼里,老师是一个很舒服的职业。而翻开这本书,却给这个职业添加了更多的内涵,而不仅仅是一个轻松的职业。
我最敬佩的是清华校长梅贻琦。让我感动的点很多。其一是因为他对学术流派的宽容。当时的清华可以称之为“中国政界有多少党派,清华就有多少党派;中国学术界有多少流派,清华就有多少流派。”课可见梅校长对于政治、学术的多样性的宽容程度之大。众所周知的闻一多是民族战士,在演讲中多次言辞激烈,而梅校长都没有阻止。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堪称中国思想学术的黄金巅峰。正是因为那个时代对于多种思想的包容,才有它在思想学术上无法企及的高度。而梅先生对于学术的宽容也造就了清华良好自由的学术氛围,才会有学生与教师之间为某一问题争吵得面红耳赤的景象。其二,梅先生在大学实行民主制度。每当有教授向他提出意见,他认为合理的、有利于清华的总会实行。他自谦:“校长的职务就是端端茶,搬搬椅子。”说实话,这种宽厚的人在清华学术界狂傲的才子教授们中实在少见,也体现了他的心怀大局。、其三,他十分清廉。作为清华的校长,庚子赔款其实十分丰厚,他大可以每天吃肉,有司机接送。可他却取消了司机,自己学开车;解雇了厨师,让自己的夫人下厨。到了美国,他一个人管理清华的账本。有人曾经说他是守财奴,可待他去世后,只留下清清爽爽的清华账本。在此期间他的工资仅300元,台湾当局想改为1500元的请求也被拒绝了。可见老师并不是一个小人物,更不是一个舒服的职业而已。他们在危急时刻担当起救国者、传播知识的角色。尽管他们有的政治态度暧昧,却不得不承认他们都有一颗爱国的心,不然不可能走上教坛,播撒知识的种子。先生从来不是一个单薄的背影,他们凝结承载了太多高贵的品质。先生,向你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