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淑慧 010512006 读鲁迅作品有感
读鲁迅作品有感
王淑慧
记得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选的特别多,基本上每一篇文章中的字词句感觉看起来不太好懂,当时心里就范滴沽,这么不好懂的语言,选用做教材干嘛,模仿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又很难很难。现在看来,我以前那幼稚的理解真的是停留在了文字的表面,虽说有老师的讲解,可终归是上课不认真听,也得不到点什么东西。
这段时间翻阅着《鲁迅小说精选》,在阅读的过程中突然令我比以前更加了解鲁迅。文学是作者通过对社会的细致观察写成的作品。(个人对文学的定义)很明显,鲁迅写的东西,他的观察力很是细微和深刻。基本上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在反映着辛亥革命脱离群众,民众愚昧无知。
因为在阅读这本书前我看的一本书《蒋介石大传》的缘故,在俩者的对比下让我明显感到了鲁迅作品的一个优点——简洁精干。而之前的那本《蒋介石大传》因为作者的赘述太多,让我讨厌的读了100多页后果断舍弃。鲁迅语言的简洁精干之感在我此刻阅读之时因有了前者的对比犹为突出。瞬间,我也理解了水平上次元的差距到底是多大。虽说鲁迅的作品比较短,但因为他简洁精干的文风,使得他的文章相比于其他作者同样字数的文章蕴藏着更多的内容,需要读者去挖掘。
有人认为艺术需要加工和修饰,可我个人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与现实的不同就是在角色的名字上。像角色的性格和行为都极其符合事实。他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基本上是摒弃个人情感,用凝练的字句斌,极其客观的心态去描写着一个个冷冰冰的世界。正因为鲁迅的客观,他很少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情感评述,而由于没有鲁迅的评述,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使读者的思维不受作者思维的约束可进行着广阔的思考。对于鲁迅这样子的写作特点,官方给出的描述是现实主义作家。可我个人更喜欢用务实主义来描述这一特点,因为用现实,很容易让人想歪,怕对不起先生。
鲁迅分书为两大类——“中国书”与“外国书”,他“略说自己的经验”,也确能道出旁人的体会:读中国书,就“沉静下去,与现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但在我们的新时代,两类的分法远远不够了;书市里的大宗,既非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亦不是标准的“外国书”,如果只用一个词儿来概括,我想,没有比“中国人写的外国书”更恰当了。
人活着主要应该做事,但也需要休息,因此我现在的感受是读中国书与读外国书并不互相排拒。读外国书,使人想做事,做事久了会疲倦,想休息,于是换读中国书;中国书使人沉静,沉静就休息得好,休息够了,静极思动,再去读外国书,去做事。这样良性循环不是比偏嗜偏食好得多么?问题是无论“中国书”、“外国书”,现在都少有人读。假如请社会学家细心地做一项社会统计,我敢断言,结论必定是:“中国人写的外国书”在被读书中占绝对的多数。
中国书,外国书,其实俱在,却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厚实的墙壁障蔽着,使人眼看不见,手够不到。日前一位朋友喜滋滋地告诉我:“《燕知草》我终于买到了。”他在旧书店的书架前逡巡,虽然认为架上的书全只配化成纸浆,却不死心,仍旧上下左右习惯性地扫描。突然眼角一亮,瞥见旁边一位青年手中翻着的竟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燕知草》,惊喜不已,他一边期待,一边担心,注意着青年的动静。青年翻了一会,把书扔下了。朋友毕竟是位谦谦君子,死守“不掠美”的善道,他捡起书,趁青年还未掉头他顾,殷殷问道:“你不要吗?这可是本好书啊!”青年回说:“这种书现在没人要看了!”朋友如愿以偿,又不禁感叹:“我喜悦之余,竟觉得一丝悲哀。”这喜悦,是个人的、主观的,而这悲哀,却是广被的、客观的,难道新时代与“这种书”当真无缘了么?外国书使人想做事,同时也教人怎样做事。“中国人写的外国书”,在使人想做事的强烈程度上还超过了外国书,但是,却不
告诉人应该怎样做事。例如关于“科学”,我读外国书,就知道了科学究竟是-什么,知道了应该怎样想,怎样做,才算是“科学的”,也知道了“不科学”不一定是贬义,等等。而在“中国人写的外国书”里,尽管“科学”受到的赞美崇扬远过于标准的外国书,但“科学”究竟意味着什么,却根本含糊不清。于是旧的如周易算命,新的如气功疗病,更新的如炒股发财,统统都挂在了“科学”的名下,甚至情场失意,或官运偃蹇,亦归咎于方法“不科学”,好像只要“科学”一下子,就能运交红桃,步履青云。
想做事而不知道怎样做事,是一种“憋得慌”的状态,势必至于不由自主,乱说乱动。能量大的,就像金庸《射雕英雄传》里的西毒欧阳锋,武功练到入魔,气机混乱,招式怪异,先施杀着,先刮自己几个耳光,他虽一举打败北丐、东邪、南帝,夺得“天下武功第一”的名号,却实在很难被人视为真正的英雄。至于现代的欧阳锋们,可以说在王朔的笔下,最称惟妙惟肖。随便抄一段,是写一位女的:“她是我认识的人中最忙的。这些年总是以一种冲刺速度在交际在创业在破产在上蹿下跳。月余不见,便不知她是什么身份。我手里她的五花八门的名片足可开一个小型的私人收藏展。„„我国沿海的每一个特区新建时她都去创过业,亲手创办了数不清的公司、交流中心、工贸大厦和文化城。她在北京有一家颇具特色的云南菜馆,在那儿你可以遇见形形色色的社会名流:气功大师、沙漠旅行家、颓废画家、摇滚歌手,以及政府官员,影视红星,大小记者,还有我这样的写字师傅。”
因“憋得慌”而做事一旦形成风气,“做事”的意义就要变。照韦伯的说法,从新教伦理转出来的资本主义精神,是以理性化的态度和方式“做事”的,虽然目的也是积累财富,却与许多非新教地区自古而然、于今为烈、贪得无厌、劫夺聚敛的发财狂,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等到资本主义普及到其他广大地区,宗教的脐带自然不必去追索了,只要能发得财,也就算做成了事。
鲁迅说:“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鲁迅是将“做事”看得比“作文”更重要的。但在文化已经成为制造业的今天,“作文”就是“做事”。“不读中国书不能作文”的老话业已过时。即使是中国人,不读中国书也照样能“作文”。今天的书市,“中国人写的外国书”蔚为大观,反令地道的中国书和外国书成为附庸,就是明证。生逢战乱年代,从小立志报国,后又弃医从文,只为救国救民,临死毫不屈服,身献伟大祖国。这就是我所崇敬的爱国作家。
没有十分华丽的词藻,没有过多特别的修饰,有的只是铿锵有力的语言,散发出的是一股凛然正气,是对旧社会的憎恶,是对穷苦人民的同情。这就是我读鲁迅作品的最深的感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的都是鲁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少年时的鲁迅勤奋刻苦,热爱生活,向往自由。《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诗集,感人至深。里面词:“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这是里面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文章大意是说一棵无人注意的小草,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掀翻了压在身上巨大的石块,顽强地钻出地面。表现了不畏困难,任人践踏、乐观向上的贵精神,代表着强盛的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鲁迅借此来启发和鼓舞人们的斗志。在亲眼目睹自己的同胞被残害的场景之后,鲁迅深深地意识到:只有解救人民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拯救苍生。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从此,鲁迅便投入到文学斗争的波涛里,在文学斗争的海洋里战斗着。
《呐喊》里面的《狂人日记》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以一个病人的狂妄反映了社会的黑暗,描绘出一个向世俗挑战的反封建形象。借狂人之口道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借疯子的病态,将那些读鲁迅作品有感生逢战乱年代,从小立志报国,后又弃医从文,只为救国,临死毫不屈服,身献伟大祖国。这就是我所崇敬的爱国作家
我非常喜欢鲁迅作品中那些非艺术的文字,因为我热爱真实。这在他的散文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他从不多加一个不必要的文字,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他的那些真实与简练,是最
能沁透我思想的。捧起书,刚读
一、两篇就有莫名的悲感,其实我并没有真正读懂,也没见文中有悲哀的语句,可我仿佛陷入了一种境界,它使我和鲁迅的思想连结,我似乎就是他,满含百感的在读自己的文章,在如今这个陌生的世界里。
他是在述说,述说着内心,不是在创作。用心去体会,那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话语有些玄妙。那些都暗示或象征着什么?我要静静的读,闭着眼回味。回味之后,没记住一句话,只留有莫名的悲感,和惊讶的同感。他教书时所在的厦门大学的旧校门,就斜对着南普陀寺,近如咫尺。上学路上,我有时会顺便去寺里走走,末了在佛经赠送处拿一本经书或讲义。不知鲁迅先生在当时是否也会顺便去寺里走走呢;或更有幸与某位法师、大和尚交朋友呢?他的文章中有许多佛教用语。由于佛方面的书看的多些,我的思想、行为、话语都有些怪。这是他人的评价,我倒不觉得。但确是已经迎合不了这个飞快发展的社会了。还有那越发自私的人的本性。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有些与众不同,有时读完下句,却忽的不知上句是什么意思,也不知它为什么要和上句相接。
鲁迅先生的散文中,也有许多写人记事,但没见他彻底的表扬过谁,也没有明显的批评文字,好、坏都浸在其中,还真得琢磨一番。是啊,有时我们亲眼所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我们还哪有资格去评判自己以外的事物?这又是他令我敬佩的,即便他的这种做法是无意的;那他将更加使我敬重,因为无意之德应是真德。
鲁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先驱,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以笔为枪,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猛烈抨击封建社会与封建道德,从而奠定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基石。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鲁迅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伟人。对鲁迅我们都怀着爱戴和崇敬。在我的脑海中,鲁迅是一个铁骨铮铮、敌我分明的人,瘦小的身躯却有着顶天立地的担当,冷峻的面容里却蕴含着鞠躬尽瘁的热诚。他的小说《孔乙己》、《祥林嫂》、《阿Q正传》、《药》给了我们多少感慨,多少警醒,他的散文《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更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温柔的一面,而他的杂文,文笔犀利,如一把把匕首直刺敌人心脏,使我们感到无比的痛快和舒心。
最舒服的读书莫过于与作者产生共鸣,隔着时空,却产生了同样的感慨,没有与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经历同样的思潮冲击和动荡,仍能被他的激情、悲愤和忧思所感染。一个民族诚然要靠万千的百姓延续着,但是更要靠一些大智大勇、无惧无畏的猛士们支撑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就是这些猛士中的一员,鲁迅的一生都在反抗,他一生都在同黑暗势力、同形形色色的走狗文人作斗争,甚至无情地剖析自我,对于国民的劣根性更是痛加鞭挞。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正如许 广平所说鲁迅“是一个终身从不复员的征人,毕生荷戈而绝不解甲的一位能征惯斗的战士”。
鲁迅的文章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智慧,给人以正义感。毛泽东曾经说过,鲁迅是时代的斗士,是战士,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在文化阵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所表达出来的精神脊梁骨,那种不屈服外来势力的高压和明枪暗箭的攻击而“横眉冷对”的精神,那种不畏强权,敢说真话,敢于反抗黑暗势力,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鲁迅的作品,是永远给予我们智慧和力量的思想宝库。从鲁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应该具有的高风亮节和大智大勇,什么样的人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鲁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第二篇:读鲁迅作品有感
《一件小事》读后感
生活中其实有无数件小事,而我们的鲁迅先生却能把一件小事写的不平凡,把普通的人写的不平凡,也许这就是他的特异功能吧!
在一件小事中,鲁迅先生把一位平凡的人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车夫写的那样的光辉伟大,事情是这样的:一天,鲁迅先生有急事搭着一辆车去S门,但路上,人力车的车把碰到了一位衣衫破烂的老妇人,当时,鲁迅先生不以为然,认为她并没有受伤,于是,挥挥手让车夫快些走,但车夫却完全不理会鲁迅先生,而是“傻傻的”跑过去把老妇人扶起来,并关切的问她的伤势,再把她送到警署去做检查,当时,鲁迅先生看着车夫的背影,心里觉得他不再低微,而是变得伟大起来,而鲁迅先生觉得自己又是那样的渺小,心里的愧疚感便油然而生。
现在有些人常常会写这种事,但有几篇是真实感受呢?鲁迅先生把一件小事描写的如此的透彻;如此的详细;如此的生动,真是让人敬佩万分哪!在文章的最后,鲁迅先生写到:“直到现在,还是常常记起那件事,我因此也时时煞了痛苦。”这里的结尾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愧疚之心从来没有抹去过,这件事一直在鞭策着他自己:教他怎样做人;教他惭愧;教他自新,同时也增长他的勇气和希望。
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后,我懂得了人人平等,在社会上富有的不是钱,而是品质,我想:在人人平等的思想下,我一定能够像鲁迅先生一样,实施鞭策自己,日日催自己自新,也同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第三篇:读鲁迅作品有感
读鲁迅作品有感
生逢军阀混战年代,从小立志报国,弃医从文,只为救国救民,于乱世中呐喊,于混战中彷徨。这就是我所要讲的文学大家—鲁迅。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有的只是尖锐的批判,对旧社会的憎恶,对穷苦人民大众的同情。他于铿锵有力的语言文学中散发出一股凌然正气。
无可否认鲁迅一生留下了不少文学作品,在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他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及翻译作品,对当时的中国即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生刻影响。1918年5月,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文章内容虽不多但却深刻的揭示了旧中国的社会本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用“吃人”二字就能准确的概括。“吃人”是他对封建道德主义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麻木的中国人不懂得反抗,反而成为封建阶级的帮凶,有的人虽然认识到吃人的社会本质,但妥协,麻木是他们的选择,而鲁迅则是人群中“最初醒来的人”也许他也曾犹豫过,彷徨过,但他用尖锐的笔尖呐喊出难言的思想,唤起爱国志士那炽热的心。相同的思想在鲁迅很多文章中都有所体现。他留学日本,最终选择弃医从文,也正是由于他看到了中国人的麻木与无知。他认为医学只能从身体上,生理上减轻人们的痛苦,而真正要改变国民的现状还是要从思想上彻底使其觉悟。只有这样中国才会有希望。总的来说他前期的小说主要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后期则借历史典故反映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
除去小说之外,鲁迅先生在杂文散文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毛泽东曾将其杂文誉为“匕首”“短枪”。如《小品文的危机》,《二心集》,《华盖集》等都深入的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其散文也是独树一帜。记得在初中就学过《从百草味到三味书屋》,描写了少年鲁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他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少年时期的他勤奋刻苦,热爱生活,向往自由。他的散文诗集《野草》大概算的上是鲁迅最高文学成就的作品了吧。文中以一棵无人问津的小草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掀翻压在身上的巨石的石块钻出地面。表现出不畏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借此启发和鼓舞人们的斗志。鲁迅的文章虽生疏难懂,但却寓意深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在《自嘲》中曾这样写道。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文坛,为中国文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是文学家,而且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当在他提及到写作目的的时候,他指出了3点: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二是“为那些如我年轻的时候似的正做着美梦的青年们,正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凉感到有所扼制”,三是他的敌人,鲁迅说:“我的敌人活的太愉快了,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一个黑色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感到他们的不圆满。”这就是他,一个从不见风使舵,从不趋炎附势,明睿理智地剖析社会的伟人。鲁迅在战火纷飞的战乱年代手执革命的笔杆,心怀革命的激情与封建势力做斗争,为中国伟大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奉献。“民族魂”三个字就是他一生最完美的写照。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鲁迅的作品生疏难懂,不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今年9月,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面试,引发不少人的关注,其中删除了不少鲁迅的文章。“去鲁”成了近年来新编教材的热门话题。面对“去鲁”现象,教育界的学者专家们都纷纷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认为国内教材长期遵循“一家独大”的鲁迅文章,“去鲁”是为了给其他作家作品挪地方,二是鲁迅文章过于深刻偏激,学生难懂,这无疑是加重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持支持态度的专家就表示,鲁迅文章寓意深刻,反映很多时代气息,他的“哀国人不幸,怒国人不争”也是我们道德修养中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请走”鲁迅还需慎重。
个人认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是因为是大师天才之作,还因为它们是整个民族乃至人类文化的精神的体现。请走经典必将导致国民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退化,鲁迅文章虽难懂,却思想丰富,是一个时代的结晶。所以保留其作品还是有必要的。
第四篇:读鲁迅作品有感
读鲁迅作品有感
其一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自题小像》是作者写于1903年,附在剪发小像后赠予友人的。“灵台”出自《庄子·庚桑楚》中的“不可纳于灵台”,后由郭象注解为“灵台者,心也。”在这首诗中鲁迅将“神矢”—爱神之箭作为比喻民主主义思潮之工具。而“寒星”给人一种寒寂清冷之感,寄意于寒星的意思应是向人民传递民主进步思想,然而却不受重视。由此不难看出在晚清覆灭之际民众的思想和精神是何其麻木、呆滞!
由此,我不禁想起鲁迅在《藤野先生》中的描写:“……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这喝彩的人们,何尝不是我国当年国民懦弱无知的真实写照?这国民性的缺陷是中国人喝了几千年墨汁后,精神里生长起的罂粟,这游惰因子散发着懦弱、无知,只会将无数仁人志士推向无谓牺牲的崖边!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振聋发聩的呐喊划破长空:“我以我血荐轩辕!” 掷地有声,它发出的清脆响声足以触动任何一个爱国青年的心,更激励着一个热血、坚毅、倔强的青年鲁迅走进革命的队列中。
此时周家已零落不堪:父亲猝然离世、二弟尚幼,家境也日薄西山,自己只能外出求学……因父亲离世而诱发的系列变故像一座大山压得鲁迅喘不过气,而作为长房长孙的他只能惨然应对。这使他过早成熟起来,也让我们可以在文章中捕捉到关于他凄凉童年的细枝末节。像《孔乙己》中那个还不如柜台高的小男孩,《父亲的病》里为请医问药而四处奔走的男孩,最后还要凄惨地喊叫濒死的父亲的名字……这些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伤疤。
个人的发展方向是与家庭息息相关,且不断发展变化的 ,无论在他年轻还是年老。通过这些便可了解鲁迅为何文笔犀利,性格倔强而难以相处,这与其缺少双亲关怀及兄弟意见相左的家庭内部矛盾相关,因此,先生能把冷峻的文笔保持一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先生一生的写照,《自题小像》中有鲁迅对民主革命的无限期待,也有因眼见现世愚昧而将热血寄意于自己、并以大无畏精神投身实践的勇毅。它不长,却写出了鲁迅的铮铮铁骨。
其二
1922年,北大在蔡元培校长的带领下,开始了对教育体制的系列改革。在蔡校长“兼容并包”的理念下,北大一改其往日旧官僚贪污纳垢的坏风气,学校开始焕然一新。然而,守旧势力仍不肯善罢甘休,常常公开挑衅,使校长左右为难,几近辞职。
在这新旧思想交替之际,冲突是难免的。然而,却有一批有新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不畏强权,在启迪民智的路上踽踽前行。其中最突出、最有斗争意识的,就是鲁迅先生。
这一年,恰逢废除科举制度十周年,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封建势力残存,甚至有卷土重来之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科举制——这给与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以美梦和渴望的制度,依旧残存于民间。
为“痛打落水狗”,鲁迅先生拍案而起,撰文《白光》、《孔乙己》等文章,以饱含同情与愤懑的心,将利刃付诸笔端,辛辣地鞭笞着科举制之弊端,揭示了封建科举“吃人”之事实,在那些愚昧且抱着‘进京赶考’幻想的落后知识分子的头上猛浇几盆冷水,泼醒了他们的春秋大梦。
比如《白光》里的陈士成很好地启迪了民众:‘陈士成看过县考的榜,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从劳乏的红肿的两眼里,发出古怪的闪光。这时他其实早已不看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地游走。……他耳边又确凿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他耸然了,傾耳听时,那声音却又提高地复述道:“右弯!”……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地闪起在他房里了。“也终于在这里!”……陈士成狮子似的奔到门后边,伸手去摸锄头……’
这可怜的读书人真是中了科举的毒了,然而除了科举,还有封建迷信毒蛇般盘在那里。
陈士成又受到白光指引,跑去“山里”了。他惨然奔去,眼见所念的大好前程就要到手,然而作者却给了个阴惨的结局:‘身中面白无须’‘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并无人去看且认领这浮尸。
小说中有很多类似的篇目,刻画了许多小人物。而《白光》着重描写了一个想中举快要入魔了的疯癫读书人,因入仕执念未果而赴死。无疑,这迂腐的读书人与封建社会无数入仕者一样,还对科考制度怀揣一丝希望。可是这制度已经腐烂了,如果还食古不化,故步自封,就是堵塞了发展之路。注定要毁灭。
《呐喊》中常见这样故事性强、趣味横生又富有讽刺协和斗争性的小说。所以说,鲁迅不仅是20世纪最伟大的杂文家、批驳家和斗士,还是最优秀的小说家。他智慧地将一个个新思想的萌芽洒落在小说这片通俗、广阔的沃土上,让广大民众以’娱乐’而非‘枯燥’的方式去接受它,传播开来。并且给民众以深刻印象。他的‘战线’在无形中被拉长了。
尽管鲁迅先生是旧官僚家庭出身,但由于聪敏善学,其思想的进步性是远高于其同一时期的某些安于闲逸的教授的。也得益于紧跟时代潮流的思维 ,思想认知也随之不断更新。他那敏锐的天性,犀利的笔触都是那样难能可贵,是那个思想变革时期的最强音!
辜鸿铭曾说过:“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君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得啦。”如果说是民国政府剪掉了民众头上的那根辫子,那么旧思想的剪辫人非鲁迅先生莫属。《呐喊》等皆为鲁迅的名作,其蕴含的进步思想及意义,至今读来,仍令人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好钢用在刀刃上。”鲁迅穷极一生,完成了作为‘钢’的使命。他用饱含深意的笔端铸就的民族魂,将永被被铭记。
原创作者:孙启呈
第五篇:读鲁迅作品《祝福》有感
党在我心中——读革命书籍有感活动
读鲁迅作品《祝福》有感
聂宏景
中学时代我们都读过小说《祝福》,老师也只是给我们讲了这部小说主要反映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祥林嫂就是典型的受迫害的劳动妇女,实际上我是并不理解的,因为这多少有些从理论原则出发而脱离本文描写实际。几年后的今天当我重新拾起它去读它时才有了全新的感受、理解。《祝福》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四年所作的一篇小说。小说描写了旧社会的一个普通的善良的无知的女性所经历的苦难,最终不幸被迫害致死的故事。他把犀利的笔锋照直刺向黑暗的封建社会,把其中的丑恶和肮脏悉数抖落出来。他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劳动妇女的悲惨状况,无情鞭挞了长期迫害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
在旧社会,婚姻是不自由的。在雄伟辉煌的紫金殿是这样,在穷乡僻壤的小城镇是这样,在闭塞的小乡村更不必说。婚姻行为变为商品买卖,在旧社会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为了小叔娶老婆,把她嫁给贺老六,在族人的眼中是天经地义的事,贺老六花钱买老婆,似乎也是无可厚非。反抗是不起作用的,女人嫁到男家,如同绵羊被赶进屠宰场。“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光上房门,就完事了。”可见,妇女们除了受族权迫害外,还要受名正言顺的夫权的迫害,这使得妇女们的状况更加悲惨。
祥林嫂受族权和夫权的迫害要她改嫁和老六时,由于受贞节观的影响,展开了自发的抗争。被抢时,她“哭喊了几声”,出嫁时,又嚎又哭,还撞破了头。
但是她的这种自发抗争在强大的势力面前是懦弱渺小的,对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她终于还是被强大的势力征服了。鲁迅通过对祥林嫂被族权、夫权迫害的描写,告诉人们妇女淖入不能自拔的深渊的原因。
阿毛死后,祥林嫂返回鲁镇,这一回情况更是糟糕。祥林嫂受到了神权的压迫,原先仅有的一丁点权利也被剥夺了。柳妈的出现,加深了神权对祥林嫂的迫害,甚至使祥林嫂的精神彻底崩溃。祭祀时,四婶不让她取烛台,免受苦求解脱,庙祝不让她捐门槛,捐了门槛之后,依然没有满足她盼望的那一点微薄的渴望。“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最后离开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
神权对人们的统治是相当隐蔽的,它使人们迷失了反抗的对象,神权对人们的压迫是相当残酷的,它不仅贪婪地榨取了无知的人们辛劳的血汗钱,而且给愚昧的人们戴上了沉重的思想枷锁。其实,神权的统治就是以鲁四老爷之流为背景的封建统治者变相的压迫,他们属于一个集团,所有的封建势力假借神权实施对所有的贫困人民的统治。祥林嫂最后被神权逼入绝境,完全是由于她的精神首先崩溃了。由此可见,神权对人的精神统治的何等残忍,而人们对此浑然不知。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祥林嫂的刚烈竟然也会被当作笑柄。那个年代的人们为什么那么麻木?那么无情?面对如此不幸,脆弱的人,还是那么残忍.一次次被别人践踏的自尊,一次次被人伤害的心灵,一次次被耻笑的命运。使这个可怜的女人过早的衰老。甚至选择了死亡!或许死是她最好的解脱。相信过不了多久大家就会忘记这个如尘埃一样卑微的生命。一切的苦难都随着这个生命远去。不知日后祥林嫂在土地庙捐的门槛还会不会有人记得那是替祥林嫂“赎罪”的物件。她有何错?难道就因为他没有生到大户人家?没有美满的家庭?没
有快乐的人生?所以被人耻笑,被人嫌弃?然而这一切都是上天,是社会,是别人在她身上犯下的罪过,却为何要她来赎?!
经历了太多的痛苦,不但没有人的同情,没有人的安慰。而且得到的无数人嘲笑。生在那个女人没有地位的年代,是她最大的悲哀!包办的婚姻一步步将她推向死亡!
总之,祥林嫂是旧社会最下层的妇女代表,她的命运就是当时全中国妇女的命运,她的生活就是当时全中国妇女的缩影。鲁迅先生同情这个阶级。他无情地解剖这个阶级,就是要人们勇敢地面对现实,为争取胜利而寻找出路。鲁迅先生更加痛恨封建统治者,是他们造成了人们命运的悲惨,带给人们深重的灾难。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又是个春节。如果真的有鲁镇这个地方那里的人有该忙着“祝福”了吧!
祝福!祝福一切有过苦难或正在经历着苦难的人们拥有一个幸福美好的明天,我们今天的社会将会把温暖传递,不会让曾经的悲哀重演!现在的人们沐浴着理解和真正的怜悯!
今天,当一轮红日迎照着天边的华彩,升起在这神州大地,那每一缕金丝,都蕴涵着幸福与温暖。今天,当党的旗帜飘带着改革的春风,轻抚过这华夏沃土,那每一丝气息,都饱含着关爱与温馨。锦绣山河见证了民族的崛起,然而,这一切的一切,亿万人民不会忘记是谁领导的。万千感慨,无尽祝福,在此刻终汇成了一句:党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