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宜黄县粮食局(精选)
宜黄县粮食局
传达贯彻好2013年11月7日全县领导干部会议精神
2013年11月7日下午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后,当天晚上8时宜黄县粮食局即召开局机关党员干部会议,由局党委书记张顺龙同志主持,并传达了全县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县委副书记罗建顺同志通报了全县1-10月份赴京、省、市、县上访情况,分析上访原因,并就做好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的信访、安全工作作了布置;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颜建平同志传达《中共中央关于***严重违纪违法案及其教训的通报》;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叶锋同志就清理县信用联社拖欠款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安排作了讲话;毛宗保县长就信访和清理信用社拖欠款作了重要讲话;最后由县委书记徐中伟同志就党风廉政、三中全会期间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县粮食局认真贯彻落实好全县领导干部会议精神。
1、认真抓好我局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继续学习讨论中央关于***案件的通报精神,借助这一典型案例,作为反腐倡廉的反面教材,抓好我局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我局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2、扎实做好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的安全维稳工作。安排并上报了局领导带班干职工值班情况,要求各基层单位都要安排好领导带班的干职工值班工作,做好全局信访和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
3、切实做好我县中晚稻粮收购的安全生产工作。当前正值我县中晚稻收购繁忙时期,各粮库人员、车辆进出多,安全情况复杂,要求各收储点一手抓粮食收购,一手抓安全生产,要安排专人维持秩序,认真检查各种机械、仓库设施的安全状况,随时排查处置各种安全生产隐患。
4、积极支持配合抓好粮院小区的地面改造工作。我局同城管局共同贴出告示,要求小区内停放的车辆和堆放物限在11月5-7日自行清理,施工期间车辆不得进出停放。维护好小区秩序,妥善处理好居民的合理诉求,以确保小区地面翻新改造工作顺利进行,为我县“四城同创”目标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宜黄县委工作报告、
【2011·1】中共宜黄县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文件
中共宜黄县委常委会2010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3日)
(讨论稿)
今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和洪涝灾害冲击,带领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奋力赶超,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
一是主要指标快速增长。预计全年GDP26.0866亿元,同比增长16.1%,连续7年增幅均在10%以上,实现了五年翻番目标;财政收入3.6006亿元,同比增长42.3%,实现了五年翻二番的目标;固定资产投资35.7亿元,同比增长45.37%,五年翻了三番多;农民人均纯收入5716.49元,同比增长13.7%,近7年平均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二是工业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866亿元,同比增长23.63%,实现了五年翻二番的目标;全年工业用电量预计1.49亿千瓦时,比上年净增4978万千瓦时,增幅50%。园区主营业务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42.1%;园区税收首次突破亿元大关,预计全年上交工业税收1.6亿元。三是
-1-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积极向上争资金引项目,全年共向上级争取到各类项目31个,资金2.46亿元,比去年增长105%,资金额度居全市第三位。特别是在争取苏区县政策方面,经过精心运作,从未列入计划到进入“笼子”,现已排在全省各争取县的前10多位;11月成功与中电新能源公司江西分公司签订了投资12个亿的风能开发项目。全年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7个,其中开工项目36个、亿元以上18个,分别同比增长103.03%、89.47%、80%;签约资金43.578亿元,其中境外资金4765万美元、境内资金43.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2.7%、197.8%、111.9%。四是城镇建设扎实推进。围绕县城区中心启动实施了橡胶坝、图书馆、水北大桥、综合贸易大市场、保障性住房、滨江大道南延伸段、二黄阁等24个建设项目,工程预算3.63亿元;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3%,增幅居全市第一位。五是城乡统筹工作凸现特色。制种、烤烟等农业产业特色鲜明,并于今年7月成功承办了全国种子生产基地管理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制种面积在3万亩。在不到三年的时间,烟叶种植面积由2007年的700亩发展到17033亩,烟叶税收达到1261.25万元。积极争取到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县,全县60周岁以上的农民17866人由此受惠。同时,我们始终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推进了一大批民生工程,办好了一大批民生实事,强化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注重安全生产,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全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六是
-2-
对外形象不断提升。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快,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宜黄对外开放形象得到显著提升,得到省市领导的多次肯定和赞扬。7月份,全国种子生产基地管理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我县召开,这是我县首次承办全国性的会议;并被评为“2010浙商重点推荐投资城市”和“2010年中国百佳最具投资潜力县(区)”。8月份,在上半年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中,我县位列全省24位、全市第1位。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我县对外开放的形象,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一年来,县委常委会在工作中,始终清醒认识和把握基本县情,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专心致志抓发展不动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县人民;始终高度重视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着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确保改革发展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始终注重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实现宜黄赶超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举措。新任班子到位以来,结合宜黄实际,提出了“一切为了宜黄加快发展,一切为了宜黄人民幸福”的“两个一切”总体要求,在此思想指导下,全县上下统一了思想、形成了三点共识:一是
-3-
沉着冷静处理好“9〃10”事件,并且把其影响尽快降到最低程度,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排查疏理化解矛盾,做好各方面的稳定工作,稳定干部情绪,稳定社会治安和信访环境,稳定招商环境,稳定生产生活环境,稳定舆论环境,逐渐恢复宜黄对外对内的形象;二是面对赶超发展的新任务,必须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在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上下团结,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永不懈怠,开拓进取,奋力前行;三是面对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新问题,以及宜黄尽管发展快,但依然是基础差、经济依然落后的客观现实,必须树立现代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坚定赶超进位的信心,努力提升产业层次水平、提高产出率,实现宜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在加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二、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薄弱环节,不断做大工业经济。工业是宜黄加快发展的短腿和薄弱环节,也是宜黄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出路所在。一是大抓平台建设。预计全年投入资金2.0175亿元,启动了规划面积2100亩的丰厚A东区和规划面积3975亩的丰B区;开工建设了道路工程8条,总长4667米,形成了“三横四纵”的园区路网系统;实施给排水及防护工程11个,进一步完善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了占地163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的多功能服务区,园区的项目承接能力明显提升。12月,通过两个月的努力,向省里申请批到1300多亩用地指标,有效缓解了“地根紧”的局面,为明年发展
-4-
积蓄了能量。二是大抓招商引资。组建了27个县直招商团队和12个乡镇招商引资小分队,实行招商引资排位末位约谈机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百日竞赛”和“招商引资大会战”活动,仅11月份,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达9个,同比增长达350%。实现了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平稳过渡,产业层次、企业质量明显提升。特别是新引进了总投资20多亿元的安徽永科后桥汽配项目和投资1.2亿元整体开发曹山寺4A景区的旅游项目。永科机械、崇高实业、亚普地板、五腾股份、永科恒志机械、华高鞋业和亨利棉纺等一大批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也纷纷落户宜黄。三是大抓投资环境。新组建了客商服务服务中心,落实了经费、编制、人员、场所,全程为企业提供办证、咨询等各项服务,为全市首创。成立了五个中心,将行政服务中心、招投标交易中心、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和房地产一体化征管中心等五个中心合署办公,形成了“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同时,通过举办全县股级干部以上培训班,消除“中梗阻”现象,狠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不良风气,先后查处了二起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为投资者创造了一个舒心生活、安心创业的良好环境。搜狐、新浪、网易等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载体,着力做大做美做靓县城区。根据市委提出的“大产业、大文化、大绿化、大水面、大空间”的五大理念,按照彰显个性、突出特色的要求,做到“自然与园林相结合”,打造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新宜黄,高起点、-5-
第三篇:宜黄职教中心工作汇报
宜黄县职教中心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宜黄县职教中心成立于1995年,是由原棠阴、黄陂两所中学的职高部合并而成,成立之初租用县农机局培训中心作为办学场所,2000年初搬迁至县六里铺工业园区原通迅部队驻地。现安排在宜黄二中校内办公。六里铺校区占地面积53280平方米,建筑面积6107平方米,拥有多媒体教室1个、服装实训车间2个、电子实训室3个,电工实训室2个,互联网计算机室1个。现主要开设有服装制作与营销、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及应用三个专业。在编教师22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1名,本科学历16名,大专学历5名。
二、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校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职教中心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人们的教育愿望,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条件差,缺少独立校舍。
六里铺校区的教学楼、宿舍、实训楼(中央项目资金建设)等已经全部租赁给“崇信玩具制品有限公司”使用。现在的职教中心是租县二中的教室办学,偏安一隅,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学场所。
2、教师素质低,缺少“双师型”教师。
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条件对专任教师要求是:“专业教师总数不少于教师总数的50%,‘双师型’教师达到30%以上。”我县职教中心现有教师22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师范院校毕业,专业教师只有4人,占教师总数的18%,但是“双师型”教师一个也没有,因此无法开设系统的专业技术课,课程设置严重脱离实际,不能适应社会对职业学校的特殊要求。
3、教育投入小,缺少专项资金。
职教中心的校舍建设亟待加强,实验实习硬件设施亟需更新,这些
都需要加大投入。然而,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上一些现实问题,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的专项经费一直没有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以及长远发展规划,致使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改善。
4、教学效果差,缺少实践机会。
职教中心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校企之间缺乏深入合作。企业不愿接受实习生实习,另外,企业委托培养也没有形成气候。因此,学生的实践机会有限,动手能力低,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1、解决校舍问题,提高办学实力。
我县职业中专在二中校区办学,没有独立的办学场所。要发展宜黄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独立校舍问题。目前,六里铺校区的教学楼、宿舍、实训楼(中央项目资金建设)等已经全部租给企业使用,河东原二中校区闲置。因此建议将河东原二中校区划归县职教中心作为教学用途,同时将六里铺租出的校区收回作为实训基地。
2、加大职教投入,提供经费保障。
职教经费的落实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一是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原有实训基地的改造升级,美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二是加强师资培训。三是保障办公经费,建立职教经费筹措保障机制。首先,预算内设置的职业教育专项发展经费要足额到位,在教育事业费中除保证义务教育投入外,要优先考虑职业教育并适当增加投入比重,力争城市教育费附加20%-30%用于职业教育。其次,要设立和增加专项资金,并把对农民的培训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确保每年专项资金不少于30万元,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长。第三,通过激励政策,引导企业、社会和农民进行融资,建立“向上级争取一点,县财政挤出一点,向社会融资一点,建设单位预垫一点,相关规费免收一点”的多元化筹资渠道。
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专业教师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专业过硬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一是采取“请进来”和
“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现有专业教师队伍的培训;二是将职業高中现有教师送到江西农大、江西机电学院等院校深造;三是将普教教师队伍中有一技之长的教师调到职校任教;四是择优录用农学类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充实到职校任教;五是聘请本地的“土秀才”,“土专家”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六是通过专业联办,由定向建立对口支援,请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
4、满足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办学,专业和课程设置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一要联办单位提供专业。打破部门界限,统筹利用教育、培训、科技、农业、扶贫、旅游等资源,与有关部门进行联合办学,由联办单位提供专业,由学校负责实施教育,毕业后由联办单位推荐就业,形成发展职业教育合力。同时还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取管理和培训分离的方式,政府购买培训服务,最大限度地调动各部门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二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根据全国劳动市场的需求设置或调整专业,培养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人才,为毕业生就业和外向型劳务输出打下基础。三要强化校企专业对接。对企业而言,获得了相对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享受了学校的培训服务。对学校而言,开设了供需对接的专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改善了实践教学的条件,提升了教学质量,保障了就业率。对学生而言,学习有了目标,学费有了资助,动手能力有了提高,毕业有业可就,就业能够对口。这既为学生就业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又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为宜黄经济赶超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和技术资源,实现学校、企业、社会多赢。
5、坚持多措并举,扩大招生规模。
目前,职教中心的生源数量少、质量低,建议通过以下途径增加生源:一是适当控制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给职教中心的招生预留一定空间,真正落实“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年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二是进一步完善招生政策措施,强化招生责任,打擊非法招生。县政府每年将职高的招生任务分解下达各乡(镇)人民政府,并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层层分解任务,明确 用人单位支援教师;七是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联系,寻求“智力与技术”支持,工作责任,健全奖罚制度,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县职教中心要加强学校管理、专业设置和就业前景的宣传力度,增强职教中心的吸引力。對於我縣出現的個人及個別單位為了一己私利,打著聯合招生等招牌為外省、外市學校招生,謀取高額中介費,擾亂我縣中招秩序的行為,縣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大打擊力度,整治這種招生亂象,為我縣中招工作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三是切实做好初二后分流和“两后”集中培训工作。一方面,对一些升入重点高中希望不大,学习文化课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学生自愿家长同意的前提下,编入职业分流班学习。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两后”教育,即对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的毕业后、就业前进行短期职业教育培训,增强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四是打破传统的正规学历教育的思维定式,扩大职业教育范畴。将成人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培训都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五要加强宣传,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县政府要像抓普教那样抓好职教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宣传,让各级干部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自觉落实有关精神,切实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让群众了解关于职业教育特别是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的相关政策,引导群众自觉接受职业培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要强化对职业教育良好就业前景和优势的宣传,教育并引导广大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就业观,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为生源数量和质量提供保障。
宜黃縣職業教育中心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四篇:宜黄职教中心工作汇报
宜黄县职教中心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宜黄县职教中心成立于1995年,是由原棠阴、黄陂两所中学的职高部合并而成,成立之初租用县农机局培训中心作为办学场所,2000年初搬迁至县六里铺工业园区原通迅部队驻地。现安排在宜黄二中校内办公。六里铺校区占地面积53280平方米,建筑面积6107平方米,拥有多媒体教室1个、服装实训车间2个、电子实训室3个,电工实训室2个,互联网计算机室1个。现主要开设有服装制作与营销、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及应用三个专业。在编教师22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1名,本科学历16名,大专学历5名。
二、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校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职教中心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人们的教育愿望,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条件差,缺少独立校舍。
六里铺校区的教学楼、宿舍、实训楼(中央项目资金建设)等已经全部租赁给“崇信玩具制品有限公司”使用。现在的职教中心是租县二中的教室办学,偏安一隅,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学场所。
2、教师素质低,缺少“双师型”教师。
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条件对专任教师要求是:“专业教师总数不少于教师总数的50%,‘双师型’教师达到30%以上。”我县职教中心现有教师22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师范院校毕业,专业教师只有4人,占教师总数的18%,但是“双师型”教师一个也没有,因此无法开设系统的专业技术课,课程设置严重脱离实际,不能适应社会对职业学校的特殊要求。
3、教育投入小,缺少专项资金。
职教中心的校舍建设亟待加强,实验实习硬件设施亟需更新,这些
都需要加大投入。然而,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上一些现实问题,职业
教育发展所需的专项经费一直没有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以及长远发展规
划,致使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改善。
4、教学效果差,缺少实践机会。
职教中心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校企之间缺乏深入合作。企业不愿
接受实习生实习,另外,企业委托培养也没有形成气候。因此,学生的实践机会有限,动手能力低,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1、解决校舍问题,提高办学实力。
我县职业中专在二中校区办学,没有独立的办学场所。要发展宜黄
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独立校舍问题。目前,六里铺校区的教学楼、宿
舍、实训楼(中央项目资金建设)等已经全部租给企业使用,河东原二
中校区闲置。因此建议将河东原二中校区划归县职教中心作为教学用途,同时将六里铺租出的校区收回作为实训基地。
2、加大职教投入,提供经费保障。
职教经费的落实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主
要用于:一是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原有实训基
地的改造升级,美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二是加强
师资培训。三是保障办公经费,建立职教经费筹措保障机制。首先,预
算内设置的职业教育专项发展经费要足额到位,在教育事业费中除保证
义务教育投入外,要优先考虑职业教育并适当增加投入比重,力争城市
教育费附加20%-30%用于职业教育。其次,要设立和增加专项资金,并
把对农民的培训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确保每年专项资金不少于30万元,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长。第三,通过激励政策,引导企业、社
会和农民进行融资,建立“向上级争取一点,县财政挤出一点,向社会
融资一点,建设单位预垫一点,相关规费免收一点”的多元化筹资渠道。
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专业教师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专业过硬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一是采取“请进来”和
“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现有专业教师队伍的培训;二是将职業高中现有教师送到江西农大、江西机电学院等院校深造;三是将普教教师队伍中有一技之长的教师调到职校任教;四是择优录用农学类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充实到职校任教;五是聘请本地的“土秀才”,“土专家”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六是通过专业联办,由定向建立对口支援,请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
4、满足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办学,专业和课程设置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
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一要联办单位提供专业。打破部门界限,统筹利用教育、培训、科技、农业、扶贫、旅游等资源,与有关部门进
行联合办学,由联办单位提供专业,由学校负责实施教育,毕业后由联
办单位推荐就业,形成发展职业教育合力。同时还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取管理和培训分离的方式,政府购买培训服务,最大限度地调动各部
门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二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根据全国劳动
市场的需求设置或调整专业,培养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人才,为毕业生
就业和外向型劳务输出打下基础。三要强化校企专业对接。对企业而言,获得了相对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享受了学校的培训服务。
对学校而言,开设了供需对接的专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改
善了实践教学的条件,提升了教学质量,保障了就业率。对学生而言,学习有了目标,学费有了资助,动手能力有了提高,毕业有业可就,就
业能够对口。这既为学生就业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又为园区企业发展
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为宜黄经济赶超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和技术资源,实现学校、企业、社会多赢。
5、坚持多措并举,扩大招生规模。
目前,职教中心的生源数量少、质量低,建议通过以下途径增加生
源:一是适当控制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给职教中心的招生预留一定空
间,真正落实“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年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二是进一步完善招生政策措施,强化招生责任,打擊非法招生。
县政府每年将职高的招生任务分解下达各乡(镇)人民政府,并列入目
标管理考核;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层层分解任务,明确
用人单位支援教师;七是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联系,寻求“智力与技术”支持,工作责任,健全奖罚制度,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县职教中心要加强学校管理、专业设置和就业前景的宣传力度,增强职教中心的吸引力。對於我縣出現的個人及個別單位為了一己私利,打著聯合招生等招牌為外省、外市學校招生,謀取高額中介費,擾亂我縣中招秩序的行為,縣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大打擊力度,整治這種招生亂象,為我縣中招工作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三是切实做好初二后分流和“两后”集中培训工作。一方面,对一些升入重点高中希望不大,学习文化课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学生自愿家长同意的前提下,编入职业分流班学习。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两后”教育,即对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的毕业后、就业前进行短期职业教育培训,增强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四是打破传统的正规学历教育的思维定式,扩大职业教育范畴。将成人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培训都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五要加强宣传,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县政府要像抓普教那样抓好职教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宣传,让各级干部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自觉落实有关精神,切实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让群众了解关于职业教育特别是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的相关政策,引导群众自觉接受职业培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要强化对职业教育良好就业前景和优势的宣传,教育并引导广大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就业观,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为生源数量和质量提供保障。
宜黃縣職業教育中心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五篇:中共宜黄县委办公室2010工作总结
中共宜黄县委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办公厅的关怀指导下,县委办围绕大局,贴近中心,不断强化“三服务”意识,积极发挥参谋助手、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和保障服务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县委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一、创新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在提升政务服务上取得新成效
按照年初工作目标要求,办公室在工作思路上既注重继承,又强调创新,以“办文见水平、办会见能力、办事见作风”为标准,努力提高政务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为县委决策和赶超发展发挥了参谋助手的作用。一是参政设谋质量明显提升。注重关注大局,勤于思、敏于行,积极发挥文稿起草的参谋作用和信息、调研的决策支撑作用,主动、超前帮助县委谋划工作。信息工作在“准、新、精、深、快”上下功夫,向深入基层主动搜集、挖掘信息转变,使信息内容更加真实鲜活;在信息反馈上由按部就班向快速反映转变,使信息神经更加灵敏;在信息搜集上由单一搜集向主体搜集转变,使信息来源更加宽广;在信息开发上,由侧重报一般信息向重点报送精品信息转变,提高了针对性,增强了指导性、时效性。至12月底,我办共向上级信息系统报送信息条,省办共采用篇(条),市办采用条。同时着力办好了 期《宜黄信息汇要》和20期《重要信息专报》,为县委、县政府了解重要工作动态,掌握社情民意,以及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之间交流工作,相互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调查研究方面,围绕主攻两区、发展特色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等重大决策部署开展调研,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供对决策有参考价-1-
值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建议,并体现在领导会议讲话材料和重要言论中。其中等文章先后在《江西日报》、《抚州日报》、《现代抚州》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成为市、县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文稿起草方面,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强化文稿精品意识,做好综合文字工作,努力提高以文辅政水平,受到县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年共起草各类文稿材料余篇。二是综合协调能力明显提高。在督促检查方面,认真开展决策督查、专项督查和督查调研,特别是加强对重点工程、和谐宜黄建设和重大会议活动会风会纪督查,督查通报敢于触及少数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坚决点到单位和个人,如月日召开的会议,少数县直单位未派人参加会议,个别单位中途早退,我办专门发文进行通报,并进一步严明参会纪律,在全县引起了较大反响。对市委和县委领导批办件以及省、市委督查室专项督办件的办理工作,采取直接督查的方法,督查人员实地跟踪督查、及时反馈处理情况,确保领导批示件和专项查办件办结率为100%。就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落实情况和有关会议编发了 期《宜黄督查》进行综合反馈,发挥了县委督查的权威作用。就全县招商引资、工业和城建项目进展情况、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 次专项督查活动,向省委、市委报送《宜黄督查专报》稿件篇、《决策与落实》稿件篇,其中督查调研报告篇,市委督查室采用个单篇,个综合篇。切实抓好了“民声通道”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工作程序,保证“民声通道”手机、网络24小时畅通。全年共收到省委督办件件、市委督办件件,收到网络平台情况反映件件,均按时按质办结,办结率达100%,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公文处理方面,按照准确、规范、高效、保密的要求,严格收文、传批等办理程序,坚决杜绝不按程序办文的现象;尽量精简文件数量,一些能合并发文的尽量合并发文,没有必要发文的坚决不发文,避免了滥发文件现
象;在政策法规、语言文字上对文件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所发文件符合上级精神和切合我县实际。同时严格按照程序做好文件资料归档和管理工作,从未出现档案丢失和泄密现象。全年共下发县委及县委办文件件,收发中央、省、市委文件余件,接收和处理各类明传余件,基本实现了无差错的目标。同时加强了机器设备的添臵和维修,开通了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日常工作面貌明显改善。按照“勤恳、严谨、务实、创新”的要求,确保了各项日常活动的正常运转。机要工作建立了一套程序,即:第一时间、第一速度办结程序,强化了两项建设,即:机器设备、办公环境硬件建设和机要人员政治业务素质软件建设,规范了三项业务,即:值班业务、机务业务、办报业务三者实行分开管理,分头负责,责任到事,责任到人。一年来,共接收机要电报件,机要信件份,发报件,无论是明报、密报、信件,无论是收报、发报、归档,都做到了迅速传输,及时办理,从没有发生过一起压、误、漏发或错办等工作事故。保密工作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县所有党政机关开展了保密大检查;;严谨有序做好了今年高考中考试卷保密工作,为选拔全县优秀学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值班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了上传下达和日常工作正常进行。在后勤接待方面,先后筹办了全县春节团拜会、县委十二届十三次全委会、等大型会议、活动10余场次,牵头承办了省、市领导来宜进行春节走访慰问,市委、市政府目标考评
组来宜考评,市四套班子巡回考察组来宜考察等大型活动次,接待省市领导批多人次,未出现一起重大失误,树立了宜黄良好的对外形象,为县委总揽全局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狠抓了安全保卫工作,未发生一起治安灾害事故。与此同时,着力加大了车辆管理力度,实行油卡制,并强化司机行车安全教育,降低了车辆用油量,确保了车辆行驶零事故。同时,积极组织参
加各类文艺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生活,荣获奖。9月10日,宜黄发生拆迁事件,宜黄县对外形象、宜黄干部群众的情绪和宜黄经济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事件发生后,我办全力配合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特别是在新闻舆论引导方面,以减少负面影响为目标,积极组织了一些以事实为依据的正面报导,认真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力求做到还原事实真相,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群众。
二、创新管理理念,狠抓自身建设,在提升队伍整体水平上取得新成效
办公室坚持把提高干部职工素质,转变工作作风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办公室工作队伍。一是抓学习教育,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搞好服务的重要前提,采取有效措施,长抓不懈。坚持和完善每周五学习制度,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行政管理知识,并要求每人撰写万字读书笔记。同时,创新学习方式,实行主持与主讲相结合,一方面,安排每人轮流主持一次,主要围绕与文稿起草、决策服务等有关的内容来展开;另一方面,安排每人轮流主讲一次,内容包括美文鉴赏、公文写作等方面。通过制定学习计划、保障学习时间、检查学习心得等措施,办公室内部学理论、学业务、学微机蔚然成风,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二是抓建章立制,促进各项工作规范运行。在总结办公室工作规律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各股室认真讨论,多方征求意见,明确了工作程序,健全了16项工作制度,使办公室各项工作便于操作,便于管理,有章可循。对各个股室、各个岗位的职责任务、目标要求进行量化分解,责任到人,切实做到平时分工明确,任务具体,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忙时有人牵头,相互协作,共同上手,重点突破,使办公室各项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始终保持高效快速
有序运转。对会务、行文、调研、督查、机要、接待等工作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减少了工作纰漏。三是狠抓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以开展“提升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政策”活动为契机,倡导“勤恳、严谨、务实、创新”的作风,使办公室干部进一步树立了“谋事不谋利,奉献不索取”的奉献精神和“吃得下清苦,耐得住寂寞”的工作作风。狠抓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党建、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对办公室干部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树立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四是抓干部培养,营造创业育人的工作氛围。坚持凭实绩论奖惩、以公论看干部,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办公室形成了不计名利、任劳任怨、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今年五月,在县委的关心下,县委办有位同志被提拔重用,形成了工作活力竞相绽放、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高涨的良好局面。
三、创新工作机制,大兴求真务实作风,在参与全县中心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一是主攻招商,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我办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参与团队招商全力以赴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围绕“优质服务”作文章,对每个引进的项目都设有固定的跟踪服务人员,从项目的登记、办证、征地,到项目的投产、销售、纳税,跟踪服务人员实行一条龙服务,切实帮助外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团队招商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确保了招商引资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今年引进了个投资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进入工业园区。二是倾力帮扶,新农村建设挂点帮扶工作成效明显。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今年,我办新农村建设挂点帮扶桃陂乡增坊村,坚持做到业务工作与新农村挂点帮扶两不误,以帮扶工作推动业务工作的开展,一心为民,心系基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发展。为及时掌握该自然村建设情况,办公室领导对挂点村工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包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到村指导工作累计达次,指派专人到村开展工作达天,使挂点的新农村建设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根据黄家自然村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帮助村里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提出特色产业主攻蔬菜种植和发展劳务经济的思路。经过与试点村一班人的积极努力,试点村今年发展,村民从中人均可增收元,有力地促进了该自然村经济的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县委办公室工作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业务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如信息网络建设不够完善,督查工作实效性、权威性有待进一步强化等。二是招商引资还停留在领导招商引资这个层面,一般干部职工招商引资的热情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三是办公室政务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人手紧缺的现象依然突出。四是深入基层调研,发现新问题、研究新举措,高层次、超前性为县委参谋决策不够。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对待,切实加以克服和改进,继续坚持用优质服务的理念指导各项工作,为宜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