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宜黄联社贯彻落实贷款新规情况
加强贷款新规培训 提高信贷管理水平
-----宜黄联社贯彻落实贷款新规情况
中国银监会出台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以创新的管理要求进一步全面规范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与资金监管操作,体现了银行贷款风险监管制度的系统化调整与完善,被誉为“里程碑”式的重大变革。
宜黄联社充分认识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出台的重大意义,并迅速成立实施“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实施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等内容,为确保有效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严格依照上级监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全面贯彻落实贷款新规,确保各项贷款业务的顺利衔接。在贯彻落实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对实施“三个办法一个指引”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既是生命线,也是底线;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是紧箍咒,而是护身符。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印刷成册,及时分发到每一位员工手中,并多次组织全联社相关人员进行多层次、多轮次的学习培训,培训期间,严明纪律,确保学习效果。使广大员工扭转“安全就能放贷”的观念,扭转“只 要优质客户,就能大量放贷”的观念,扭转“重贷前、轻贷后”的观念。通过培训,提高了全县信用社贷款管理人员对“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理解和掌握,为全面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奠定了基础。
二是制定实施细则,规范业务操作。贷款新规出台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修改合同文本,全面梳理、完善相关制度,先后制定了《宜黄联社个人贷款管理实施细则》、《宜黄联社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实施细则》及《宜黄联社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实施细则》,并下发《关于贯彻实施“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确定了信用社各岗位的责任人,并明确了各岗位的相关职责、权限。及时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提高贷款新规的执行力,使广大员工树立了贷款管理的新理念,掌握各项规定和要求。
三是完善流程管理,依法合规经营。严格按照贷款新规的核心要求,强调信贷发放全流程管理,通过设立营销、审查、发放、管理相分离的岗位,进一步加强贷款流程管理,实现风险防范和优化服务的有机结合,确保贷款流程依法合规。
四是加强支付管理,防范信贷风险。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按照贷款项目进度和有效的贷款需求,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或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并通过贷款发放岗,按照依据规则、结合实 际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贷款发放和支付材料的审核工作,强调资金用途管理,有效防范贷款被挪用的风险。对固定资产贷款300万元(含)以上的流动资金贷款,30万元(含)以上的个人消费贷款及50万元(含)以上的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严格采取受托支付,确保贷款用途和资金支付符合相关规定。
五是加大检查力度,提高管理实效。以贷款新规实施为契机,加大贷后检查的力度和深度,重点检查客户的经营变化情况、贷款用途和资金支付合规性等情况,按贷款风险分类等级采取不同的检查频率,并根据客户实际和风险变化情况,加大检查频率,防范贷款风险,确保贷款新规的有效贯彻落实。
六是加强舆论引导。由于贷款新规出台时间相对较短,执行中存在个别问题,且有部分客户因手续增加,真实性的严格审查,造成信贷效率的降低而产生了不满的情绪。针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客户的抵触行为,宜黄联社主动就贷款新规与有关部门沟通交流,并将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或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同时,积极进行广泛宣传,征订宣传资料并分发至各营业网点,供客户取阅,加大了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以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和普及贷款新规,使广大客户了解贷款新规并没有提高获得贷款的门槛或使程序变得繁琐,而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且有利 于更好保障客户利益,从而提高客户执行贷款新规的自觉性。同时加强对贷款新规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执行不积极、不到位的严格问责,确保贷款新规的有效贯彻落实。
贷款新规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监管制度的系统化调整与完善,促进贷款业务的健康规范发展;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实现贷款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公平竞争;有利于规范和强化贷款风险管控,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整体效益的提高。也有利于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信用社信贷管理能力得到提升。贷款新规的全面实施,必须按实贷实付、受托支付的办法重整信贷流程,对银行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适应政策变化,合法合规开展业务,提高信贷资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尤其是新规要求对借款人的资金使用进行审核和跟踪监管,强化了客户经理、主任或授权人等岗位的管理责任,促使相关人员积极领会“贷款新规”,主动学习各种相关的制度和知识,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资金运动特点,信贷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其次,推动企业提高财务管理能力。贷款新规并未提高借款人的信贷门槛,反而因为按实际需求分次发放贷款,贷款利息支出比以往一次提款到账的模式有所降低。有助于推动企业改进粗放式的资金管理和使用方式,做实、做细项目 的可行性分析、资本金管理和现金流管理,减少企业对银行间接融资的过度依赖,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现资金运用效益的更大化。并且促进企业加强对项目进度的监控。贷款新规的实施,改变了银行审批和放款同步到位的成规,增加了按项目进度逐笔申请、审核等环节,如不满足约定的提款条件,即使项目贷款获批也不能随意用款,从而增加了借款人的危机感,使其更注重工程质量和项目进度,提升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以便获得银行可持续的信贷支持。
再次,贷款资金监管得到加强。以银行受托支付的原则为抓手,有助于堵塞信贷资金被挪用的黑洞,保障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实现贷款新规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这对于宜黄这个信贷规模有限的山区小县而言尤为重要;贷款新规实行借款人据实申请、银行据需放贷的双轨模式,强制审核资本金到位和项目实际进度,对于控制银行信贷的投向和节奏,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保障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有很好的作用。宜黄联社把握“实贷实付”的政策精髓,对每笔贷款资金的支用严格审核把关,建立起从客户申请直至信用收回的一整套全流程管理体系,监督并确保信贷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在满足有效信贷需求的同时,严防信贷资金被挪用,杜绝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和楼市。目前,宜黄联社贯彻执行“贷款新规”取得明显成效。通过进一步强化科学的贷款全流程管理,将贷款过程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都严格按照“贷款新规”操作,狠抓落实,保证贷款运营的全过程处于有效监控之下,实现业务的顺利衔接;实现了经营的规范化和管理的精细化;通过加强贷款发放和支付审核,减少贷款挪用的风险;通过合同或协议承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有效控制了贷款风险;充分满足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为客户节约财务费用,实现银企共赢。
第二篇:贷款新规自查报告
XX银行贯彻落实贷款新规情况报告
XX银监分局:
我行自贷款新规颁布实施以来,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运作,狠抓落实,贷款新规贯彻执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贷款新规贯彻落实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为落实贷款新规提供组织保障。
自银监会下发“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以来,我行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贯彻执行贷款新规工作,成立了由行长任组长的贷款新规贯彻执行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相关部门负责此项工作,工作小组多次下发文件,督促各支行、总部营业部落实贷款新规规定。
二、扎实推进,狠抓落实,为贷款新规顺利执行提供制度保障。
按照新规要求,我行及时转发了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并根据我行现状,制定了《XX市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XX市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XX市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办法》。这些制度的制定和下发保 1
证了贷款新规在我行的有效执行。
三、完善流程管理,设立相应岗位,为贷款新规的严格执行提供程序保障。
根据贷款新规的全流程管理原则,我行将原来的贷款流程进行了重新修改,将贷款的管理细分为九个环节:即贷款申请、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贷款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贷款支付、贷后管理和回收与处臵,每个环节都明确了具体要求,并重点突出了贷款审批及贷款发放环节,对于贷款审批环节,要求继续按照“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原则对信贷资金的投向、金额等贷款内容和条件进行决策;对于贷款发放环节,我行着手设立独立于贷款调查、贷款审批的贷款发放岗位,无论是贷款人受托支付还是借款人自主支付,在借款人使用借款前,必须经发放岗位人员进行审核,防止贷款挪用带来的信贷风险。
四、广泛宣传、加强培训,为贷款新规的有效落实提供理论知识保障。
根据我行贷款新规贯彻执行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安排,XX市商业银行多次下发文件、订阅相关资料,对贷款新规的立法背景、核心条款、实施要点、法律责任及贷款新规在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受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落实贷款新规,总结执行中遇到的困难,交流经验,总部组织了两次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支行行长参加的贷款新规讨论会,会上,大家讨论了新规执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交流工作经验。通过对制度和实例相结合的讨论,加强了大家对新规要义和精髓的理解,讨论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除此之外,我行扩大培训范围,积极参加银监会及协会组织的贷款新规培训活动。在7月初由协会组织的贷款新规培训中,我行组织各支行一把手及信贷部门的负责人、具体业务操作员近40人参加了培训。通过此次培训,大家对贷款新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为贷款新规在我行的贯彻执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10年11月末,我行累计发放贷款436笔,金额总计360661万元。其中:公司类贷款174笔,金额总计356837万元;个人贷款262笔,金额总计3824万元。在我行全部新增贷款中,除个别政府协调贷款外,所有流动资金贷款都对资金需求量进行了测算,并严格按照借款人的实际需求发放贷款,贷款达到受托支付要求的,全部采用了受托支付方式,确保了信贷资金按照合同约定用途使用。个人贷款全部采取信贷员双人面签的操作方式,有效防范了因不符合规定代签、信贷员内部欺诈等违规现象的发生。
我行执行贷款新规的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问题:
一、客户接受程度不同,有些借款人一时难以理解新规的要义,还存在着我借的款,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传统思想,给受托支付的执行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二、在落实全流程管理过程中,新设了部分岗位,但由于人员紧张,部分基层单位的相关岗位尚未配备人员,导致部分岗位职能作用未能真正体现出来。
下一步,我行落实贷款新规的措施:
一、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贷款新规的规范和执行
一是要制定好实施细则,完善贷款操作流程,对受托支付做出明确规定,对衍生出的贷款新风险制定出防范措施;二是积极开展贷款新规培训,对执行中需注意的环节、流程的操作给予详细讲解;三是建立信息反馈平台及时解决办法贯彻实施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二、强化岗位职责,加强贷款新规的执行力度
贷款新规出台后,积极应对,并对原有的信贷岗位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贷款申请与受理、审查与审批、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确保贷款用途符合约定,建立贷款各操作环节的考核问责机制。
XX市商业银行
二○一○年十二月六日
第三篇:贷款新规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落实贷款新规,走稳健强盛之路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银监会接连发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就是大家俗称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他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也将在我行贷款风险监管方面长期处于指导地位。
对我行而言,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我行贷款风险监管制度的系统化调整与完善,促进贷款业务的健康规范发展。我行开办小额贷款的过程就是风险监管不断完善的过程。我行信贷管理模式在不断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相对粗放的地方,信贷文化还不够健全,尤其是贷款支付管理较为薄弱,在实际贷款活动中存在贷款资金不按照约定用途使用的情况,不仅直接影响借款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影响到我行的稳定与安全,需要不断加以引导和改善。面对我行金融资产显著增长,信贷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状况,如何保障贷款资金的安全,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已经成为我行面临的严俊问题。
其次,有利于我行员工个人把控风险,提高个人业务质量。当前我行小额贷款逾期的势头有所抬升,各位同事也是加班加点 来催款,控制逾期。如果我行信贷流程中各个岗位的同事能够严格执行贷款新规中的调查、审查审批环节的具体要求,在贷款发放后把握资金流向,运用受托支付等手段,一定能够更好地控制好逾期等问题。
再次,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不仅是银监会的要求,更是我们建行强行的必要步骤。要把我行建设成为一个强盛的商业银行,贷款的发放与安全回收是重中之重。贷款新规的出台,有利于我行不断更新风险管理理念,应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架构体系,进一步提升贷款风险管理水平,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管理质量,保障我行贷款业务安全运行和长远发展。新规通过必要的操作流程及内部控制等手段,规范我行贷款支付行为,确保贷款资金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防止借款人资金被挪用,促进贷款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也将为我行贷款的顺利回收打下坚固的基础。
总之,落实贷款新规,走稳健强盛之路;落实贷款新规,我行前途辉煌。
第四篇:解读贷款新规(模版)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起草动因和出台意义
一、起草动因
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贷款挪用现象普遍 过度授信问题突出 合同管理形同虚设 贷后管理软弱无力 “四假骗贷”现象堪忧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受限 贷款管理“软约束”
二、出台的意义
1、有利于引导信贷资金合理配置和降低金融体系风险,支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有利于规范和强化贷款风险管控,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银行贷款风险监管制度的系统化调整与完善,促进贷款业务的健康规范发展
4、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贷款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公平竞争和科学发展
5、有利于顺应国际金融监管不断强化的趋势,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第二节 新规出台过程与实施措施
一、新规的出台过程
1、启动
2、起草
3、出国考察
4、征求意见
5、法律审查
6、修订完善
7、报批并颁布实施
二、推动实施的措施
1、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认识,准确理解贷款新规的监管要求
2、严格要求各机构按照贷款新规开展业务,做好对客户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3、进一步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努力使贷款新规深入人心第三节 新规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
一、内容
二、核心要义
1、强调全流程管理原则
2、强调诚信申贷原则
3、强调协议承诺原则
4、强调贷放分控原则
5、强调实贷实付原则
6、强调贷后管理原则
7、强调罚则约束原则
第二章 信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信贷风险概述
一、信贷风险的基本内涵
二、信贷风险的类型
1、信用风险
2、政策风险
3、操作风险
4、利率风险
三、信贷风险的成因
四、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
第二节 信贷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模式
1、独立单项贷款管理
2、贷款集中度管理
3、贷款组合管理
4、金融衍生工具管理
5、进取的综合化管理
二、我国银行信贷管理的发展历程
1、资金指令性管理阶段
2、实贷实存管理阶段
3、审贷分离阶段
4、信贷管理开始向国际接轨阶段
5、信贷全流程管理阶段
第三节 信贷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预防策略
二、分散策略
1、贷款客户分散
2、贷款产品多样化
3、贷款行业分散
4、贷款区域分散
三、转移策略
四、补偿策略
第三章 信贷管理流程
第一节 信贷管理流程概述
一、信贷管理流程的概念和特点
1、信贷管理流程的概念
2、信贷管理流程的特点
二、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贷管理流程欠缺前端风险控制,对贷款合同或协议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2、贷款发放与支付管理薄弱,信贷资金挪用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威胁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安全
3、岗位制衡、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备,使得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管理“重贷前、轻贷后”,业务激励“重数量、轻质量”,风险管理“重眼前、轻长远”等现象普遍存在
4、信贷管理法规不健全,不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流程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流程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规范和强化贷款风险管控,保护贷款人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贷款的全流程管理
3、有利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信贷管理制度,强化贷款支付管理,保障贷款业务的健康、规范发展
第二节 贷款新规的基本信贷流程
一、新规下的基本信贷流程
1、贷款申请
2、受理与调查
3、风险评价
4、贷款审批
5、合同签订
6、贷款发放
7、贷款支付
8、贷后管理
9、回收与处置
二、新规对信贷管理流程的专项要求
1、固定资产贷款业务专项要求
2、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专项要求
3、个人贷款业务专项要求
4、项目融资业务专项要求
第四章 贷款申请和尽职调查
第一节 贷款申请
一、贷款申请的含义
二、贷款申请的法规要求
1、“诚信申贷”的基本要求
2、借款人的主体资格要求
3、借款人经营管理的合规合法性
4、借款人信用记录良好
5、贷款用途明确合法
6、还款来源明确合法
7、贷款申请材料的具体要求
三、贷款申请在操作中的一般流程
1、客户申请
2、面谈
3、借款人资格审查
4、内部受理审核
5、受理意见反馈
6、申请资料准备与初步审查
第二节 尽职调查
一、尽职调查的含义和现实意义
二、尽职调查的法规要求和重点环节
1、基本要求
2、尽职调查的方式
3、尽职调查的人员
4、尽职调查报告
三、尽职调查的一般操作规程和尽职调查报告的写作要点
第三节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
一、流动资金需求量测算的含义和现实意义
1、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的含义
2、推行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的现实意义:
是新规的要义和精髓,体现了贷款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有利于规范和强化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管控,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支持实体经济又好有快发 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贷款的合理使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3、需求量测算的主要内容
二、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的法规要求和重点环节
1、法规要求
2、重点环节
三、需求量测算的一般程序
1、流动资金占用量的影响因素
2、测算的一般思路
3、测算的参考方法
第四节 项目融资中特殊风险问题
一、项目融资特殊风险的主要内容
1、项目融资的特殊风险
2、我国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 法律体系不完善,基本制度不健全 金融体制不完善,金融衍生工具较少 风险管理技术基础薄弱
客观条件欠缺,限制风险管理的发展
二、项目融资业务特殊风险管理的法规要求和重点环节
1、法规要求
2、重点环节
(1)界定了项目融资及其特殊风险的含义(2)项目融资业务特殊风险评估的原则(3)项目融资特殊风险管理的方法(4)特殊风险管理的要求
三、项目融资特殊风险的管理规程
1、项目融资指引体现全流程风险管理理念
2、项目融资特殊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政策风险 筹资风险 完工风险 产品市场风险 超支风险
原材料风险、营运风险及管理 汇率风险 环保风险
第五章 信贷风险评价
第一节 信用评级
一、信用评级的内涵和方法
1、信用评级的内涵
2、信用评级方法的发展
3、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信用评级的要求
客户评级 债项评级
二、信用评级的法规要求
三、信用评级的操作要点
1、要针对不通的客户类型分类构造评级模型
2、要建立信用风险IT系统
3、要持续优化评级体系
4、要保证信用评级工作的独立性
5、要重视基础评级信息的审核和录入
6、重视定性评价的准确性
7、要规范对集团关联企业的评级
8、要不断提高对影响评级的各种因素的分析能力
9、要做好信用等级重评工作
第二节 统一授信
一、统一授信的基本含义
1、统一授信的定义
2、实行统一授信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有利于加强对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有利于积极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3、评级与授信的关系
二、统一授信的法规要求
三、统一授信的操作要点
1、单一客户的统一授信
2、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
3、明确授信额度核定的业务操作流程
第三节 授信业务风险评价
一、授信业务风险评价及其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授信业务风险评价体系要做到:
建立适应本机构特点的信用风险文化 建立完善风险评价的制度和方法
建立对立的审贷体系和专业化的风险评价人员队伍
二、授信业务风险评价的一般要求
1、要保持负责风险评价工作部门的独立性
2、全面评价固定资产贷款风险
3、全面评价流动资金贷款风险
4、全面评价个人贷款风险
项目融资风险评价应以偿债能力为核心进行全面审查,主要包括: 借款人及项目的股东情况 项目的合法合规性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性及技术可行性
项目产品市场及能源、原材料等主要生产要素的落实情况分析 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财务效益分析 项目担保及风险分担 项目融资方案
流动性贷款风险评价主要关注: 借款人主题资格及基本情况评价 借款用途的合理性、合法合规性评价 借款人业务交易的风险评价 借款需求量合理性评价 借款人财务风险评价 担保评价
个人贷款风险评价主要关注: 借款人基本情况评价
借款人资产负债状况及收入评价 借款项下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评价
第四节 风险限额管理
一、风险限额的含义
二、风险限额的法规要求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关风险限额管理的实践 第六章 贷款审批
第一节 信贷授权
一、信贷授权的含义
1、信贷授权的定义
2、信贷授权的分类: 直接授权 转授权 临时授权
3、信贷授权管理的意义
二、信贷授权的法规要求
1、建立健全内部审批授权与转授权机制,实行分级审批
2、审批人员按照授权自主独立审批贷款
3、对超越、变相超越审批权限审批贷款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根据法律进行处罚
4、信贷授权的原则与方法
1、信贷授权遵循的基本原则:
授权适度 差别授权 动态调整 权责一致
2、信贷授权确定的方法
3、信贷授权的方式
信贷授权的载体
信贷授权的形式:
按受权人划分、按授信品种划分、按行业进行授权、按客户风险评级、按担保方式
第二节 贷审分离
一、贷审分离的含义
1、贷审分离的定义
2、贷审分离制度出台的背景
3、贷审分离的意义
二、贷审分离的法规要求
1、建立贷审分离的岗位制衡机制
2、建立贷款调查岗和贷款审查岗的考核与问责机制
三、贷审分离的一般操作规程
1、贷审分离的形式
岗位分离 部门分离 地区分离
2、信贷业务岗与信贷审查岗的职责划分
业务岗:积极拓展业务搞好市场调查;对借款人业务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进行调查;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办理抵押等具体手续;
审查岗:表面真实性审查;完整性审查;合规性审查;合理性审查;可行性审查
3、贷审分离实施要点
审查人员与借款人原则上不直接接触 审查人员无最终决策权
审查人员应真正成为信贷专家
实行集体审议机制
“集体审查审议、明确发表意见、绝对多数通过” 按程序审批
第三节 贷款审查事项
一、贷款审查事项的含义
二、贷款审查事项的基本内容
1、信贷资料完整性及调查工作与申报流程的合规性审查
2、借款人主体资格及基本情况审查
3、信贷业务政策符合性审查
4、财务因素审查
5、非财务因素审查
6、担保审查
7、充分揭示信贷风险
8、提出授信方案及结论
第四节、贷款审批要素
一、贷款审批要素的含义
二、主要贷款审批要素的审定要点
1、授信对象
2、贷款用途
3、授信品种
4、贷款金额
5、贷款期限
6、贷款币种
7、贷款利率
8、担保方式
9、发放条件
10、支付要求
11、贷后管理要求
第七章 贷款合同管理
第一节 贷款合同管理概述
一、贷款合同概述
1、贷款合同的定义
2、贷款合同的内容
3、贷款合同的分类
格式合同、非格式合同
4、贷款合同的制定原则:
不冲突原则、适宜相容原则、维权原则、完善性原则
二、贷款合同管理的定义及模式
1、贷款合同管理的定义
2、贷款合同管理模式
三、贷款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贷款合同存在不合规、不完备等缺陷
2、合同签署前审查不严
3、签约过程违规操作
4、履行合同监管不力
5、合同救济超时 第二节 贷款新规对贷款合同管理的要求
一、协议承诺原则在贷款合同中的体现
1、要求借款人通过签订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承诺申贷材料信息的真实有效
2、要求借款人通过签订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承诺贷款的真实用途
3、要求借款人通过签订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承诺贷款资金的支付方式
4、要求借款人通过签订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承诺各方的权利义务
二、贷款新规关于贷款合同管理的规定和要求
1、总体性规定
2、形式性规定
3、常规性规定
4、关于贷款发放和支付的规定
5、关于承诺内容的规定
6、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
7、关于处罚的规定
三、加强贷款合同管理的实施要点
1、全面对照新规,修订和完善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
2、建立完善有效的贷款合同管理制度
3、加强贷款合同规范性审查管理
4、履行监督、归档、检查等管理措施
5、做好有关配套和支持工作
第三节 新规对贷款合同的修订要求
一、贷款合同的修订
1、增加提示性文字,凸显贷款合同的调整
2、对借款用途增加约束性条款
3、增加条款明确对贷款的发放与支付的有关约定
4、详细约定借贷双方的承诺事项,力求全面完备
5、详细约定借款人违约情形和贷款人有权采取的措施
第八章 贷款发放与支付
第一节 贷方分控
一、贷方分控概述
1、贷放分控的定义
2、推行贷放分控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防范贷款风险,保障贷款人资金安全;
有利于建设流程银行,提高专业化操作质量和效率;
二、贷放分控的法规要求
1、设立独立的放款执行部门
2、将资本金到位审核、按项目进度放款把关和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作为贷款发放与支付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贷放分控的操作要点
1、明确放款执行部门的职责
2、明确岗位设置与业务流程
3、建立完善对放款执行部门的考核和问责机制
第二节 实贷实付
一、实贷实付的含义
二、推行实贷实付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将信贷资金引入实体经济
2、有利于加强贷款使用的精细化管理
3、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管控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
三、准确理解实贷实付的核心要义
1、满足有效信贷需求是实贷实付的根本目的
2、按进度发放贷款是实贷实付的基本要求
3、受托支付是实贷实付的重要手段
4、协议承诺是实贷实付的外部执行依据
第三节 贷款人受托支付
一、贷款人受托支付的含义
二、受托支付的法规要求
1、坚持贷款人受托支付为主、借款人自主支付为辅的原则
2、明确受托支付的条件
3、规范受托支付的审核要件
4、关于受托支付贷款资金在借款人账户停留时间
三、受托支付的操作要点
1、明确借款人应提交的资料要求
2、明确支付审核要求
3、完善操作流程
4、合理确定流动资金贷款的受托支付标准
5、要合规使用放款专户
第四节 自主支付
一、自主支付的含义
二、自主支付的法规要求
1、自主支付的标准
2、自主支付的支付控制
三、自主支付的操作要点
1、明确贷款发放前的审核要求
2、加强贷款资金发放和支付后的核查
3、审慎合规地确定以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发放贷款资金的在借款人账户的停留时间和金额
4、审慎确定个人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的适用情形
第九章 贷后管理
第一节 贷后管理概述
一、贷后管理的含义
二、贷后管理的现实意义
1、加强贷后管理是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防范信用风险的需要
2、加强贷后管理也是提升银行竞争力水平的需要
三、贷后管理的主要内容
1、贷后检查
2、贷款质量分类与风险预警
3、贷款本息到期收回
4、不良贷款管理 第二节 贷后管理的法规要求
一、贷后检查
二、账户管理
三、固定资产贷款追加
四、合同约束
五、策略调整
六、贷款展期
七、不良贷款管理
八、贷款核销管理
第三节 贷后管理的操作要点
一、贷后管理总体要求
1、建立完善的贷后管理制度体系
2、完善配套的信息技术支持
3、建立高素质的贷后管理人员队伍
4、充分调动各种外部资源
二、贷后管理的具体操作要点
1、进行动态持续的贷后检查和检测
2、及时进行风险分析与预警
3、做好还款资金账户管理
4、做好不良贷款管理
5、贷款回收
6、形成贷后管理定期报告
7、信贷档案管理
第五篇:贷款新规论述题
1.你对贷款新规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你社(行)实际,谈谈当前你社(行)在落实贷款新规要求中的难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社实际,应怎样贯彻落实贷款新规要求?(20分)
2.实贷实付对我省农村信用社有哪些现实意义?其核心要义是什么?(15分)
现实意义:有利于引导信贷资金合理配臵和降低金融体系风险,支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 有利于规范和强化贷款风险管控,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C 有利于贷款风险监管制度的系统化调整与完善,促进贷款业务的健康规范发展;D 有利于实行贷款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公平竞争和科学发展。E 有利于顺应金融监管不断强化的趋势,提供监管的有效性。
核心要义:a 强调全流程管理原则;b 强调诚信申原则;c 强调协议承诺原则;d 强调贷放分控原则;e 强调实贷实付原则;f 强调贷后管理原则; g 强调罚则约束原则。
3.你是如何理解贷款新规的七大要义和三大精髓的?(15分)三大精髓: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协议承诺、受托支付
七大要义:全流程管理、诚信申贷、协议承诺、实贷实付、贷放分控、贷后管理、罚则约束
贷款原来分“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贷款新规把贷款全流程细分为受理、调查、风评、审批、签约、发放、支付、后管和处臵九大环节,对关键环节提出了风险管控要求,实施精细化管理。诚信申
贷强调借款人在申贷中要恪守诚实守信原则,如实、全面、及时向贷款人提供财务信息和进行重大事项披露。“协议承诺”原则要求银行应与借款人乃至其他相关各方通过签订完备的贷款合同等协议文件,规范各方有关行为,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调整各方法律关系,追究各方法律责任。贷放分控原则强调批贷不等于放款,注重审核各项放款前提条件、贷款资金用途等要素,改变原来“有条件审批、无条件放款”的错误操作。实贷实付是指银行要根据贷款项目进度和有效贷款需求,在借款人需要对外支付贷款资金时,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以及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等方式,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的借款人交易对象的过程。其关键是让借款人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用途,减少贷款挪用的风险。贷款新规在沿袭商业银行传统贷后管理方式的同时,突出强调以下方面贷后管理的要求:监督贷款资金按用途使用;对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控;强调借款合同的相关约定对贷后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明确了贷款人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贷后管理的法律责任。罚则约束则明确提出了采取“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的手段,约束贷款人和借款人等交易主体的行为。
1.请结合你社(行)实际,谈谈你社可能存在的信贷风险有哪些?并分析形成的原因?(20分)
答:根据本行目前的资产分析主要存在信用风险、政策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a、信用风险:由于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因为市场变化及生产技术因素变动引起的资金周转困难,造成无力偿还等原因;
b、政策风险:主要是客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特别是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间接对信贷业务的影响;
c、操作风险:在信贷操作过程中,由于信贷管理人员不尽职调查、审查,造成的信贷风险;
d、利率风险:由于利率预期变动趋势不明,造成贷款利率在期限方式上不相匹配所带来的损失。
2.请结合本职岗位实际(事例),列举存在的操作风险的七种表现形式。(14分)
答:信贷前台存在的操作风险事例如下:
a、客户经理不尽职调查造成的抵押物价值高值,造成信贷资金的损失。(员工行为)
b、客户提供虚假报表,造成客户经理分析误差判断错误,造成贷款到期无法按时偿还。(外部欺诈)
c、客户经理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不如实体现,造成决策失误。(内部欺诈)
d、由于信管系统中断,造成当天无法发放贷款,造成客户对本行的意见。(系统问题)
e、由于原信贷管理制度中,没明确规定双人担保,造成担保合同无效,(流程管理)
f、信贷管理中,贷后管理流于形式,造成信贷资金被挪用。(执
行)
g、过度授信问题,单户超比例贷款。(经营行为)
1、简述贷款新规下的基本信贷流程以及贷款新规对各个信贷业务管理流程的专项要求。(15分)
答:新规下基本信贷流程:贷款申请→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贷款审批→合同签订→贷款发放→贷款支付→贷后管理→回收与处臵。
新规专项要求:
A、《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贷款人内部信贷管理各环节应如何全面分析、准确评估、项目风险作了明确监管规定。有明确项目受理条件。对项目基本情况和项目发起人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在风险评价阶段,强调对项目合规性、项目技术、财务可行性、产品市场、融资方案,保险再次深入评价。
B、《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强调流动资金贷款资金需求的测算。
C、《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强化调查建立严格的面谈制度。D、《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充分认识风险,强调化解风险。
2、请结合你社(行)实际,谈谈你社现阶段信贷管理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5分)
答:我行信贷流程存在的问题:
a、信贷流程欠缺前端风险控制,部分支行和人员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贷管理水平较低,亟待提高。
b、我行信贷管理重贷前调查,轻支付与贷后管理。贷款发放与支付管理薄弱,客户挪用资金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危胁我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c、我行的信贷法规不健全,亟待完善。在风险管控上,具体品种的操作指导等,有所缺失,有待完善。
d、我行岗位制衡、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有待完善。我行仍存在“重贷前、轻贷后”问题,业务激励“重数量、轻质量”,风险管理“重眼前、轻长远”现象仍普遍存在。
1.结合贷款新规要求谈谈如何做到尽职调查。答:做到尽职调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a、根据客户及贷款的基本情况,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内容;
b、与客户沟通,做好相应准备; c、约谈公司客户的相关管理人员;
d、实地查看借款人的经营场所,设施状况、项目现场、调查了解借款人的经营管理情况,财务情况以及新项目情况;
e、通过各种信息媒体搜寻有价值信息,或通过银行自身网络第三方机构渠道展开调查,核实相关性资料;
f、测算借款人信贷资金需求量;
g、在调查的基础上撰写尽职调查报告及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等,对信贷业务进行风险分析提出相应风险防范措施。
2.结合自身业务实际情况,谈谈流动资金额度测算的操作难点及如何进行合理测算能更有效满足客户合理的资金需求?
答:
(一)实务中流动资金额度测算的操作难点:
A、辖内部分中小企业、大部分微型企业无法提供有效的财报表,相关数据无从搜集;
B、部分特殊类型的流动贷款,如季节性借款、订单融资、预付租金等流动资金贷款,共需求量测算需调整;
C、部分企业有提供经审计或较为规范的财务报表,但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关键数据缺失或不全,部分企业资金运营效率波动较大,销售利润率波动较部分企业相关财务数据涉及三年年均数,但企业实际数据少于三年。
(二)根据以上难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测算客户的资金需求。
A、针对部分企业财务数据无从搜集问题,应主动引导该部分企业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在确保财务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加大相交数据的收集、整理。
B、针对特殊类型贷款,可咨询兄弟单位或其他同行业的做法,结合本行实际,择优处臵。如对季节性、订单融资、预付租金类借款,可参考厦门联社的做法,季节性借款按季节性生产实际资金需求量的
70%测算额度,订单融资按有效订单金额的70%测算额度,须付租金可按每年预付租金额的60%测算额等。
C、针对关键数据缺失或波动幅度较大等怀形的测算可采取以下措施:
对部分企业无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相关数据的,相关周转天数的计算可按企业以往三年平均周转天数计算。
对营运资金效率波动大的企业,可按三年平均周转天数计算,也可按行业平均周转天数计算。
对销售利润波动大的企业,可按企业三年平均销售利润率计算,也可取行业平均值。
相关数据不及三年的,按实际年数平均。
1.简述信用评级的操作要点。
答:a 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分类构造评级模型;b 要建立信用风险IT系统;c 要持续优化评级体系;d 要保证信用评级工作的独立性;e 要重视基础评级信息的审核和录入;f 要重视定性评价的准确性;g 要规范对集团关联企业的评级;h 要不断提高对影响评级的各种因素的分析能力;i 要做好信用等级重评工作。
2.简述集团客户授信的风险特点及关注要点。
答:风险特点:集团客户与单一客户相比,其成员单位的授信风
险除了受自身还款能力的影响,还受集团整体经营状况的影响。集团成员会通过关联交易、关联资金占用、关联担保等渠道,使风险在集团成员间传递。
关注要点:a 明确集团客户的标准和范围,并让信贷人员真正掌握;b 要深入了解客户信息,摸清集团客户成员间的关联关系,通过IT系统等工具建立关联关系图谱并实施控制。
3.结合实际谈谈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评价重点。
答:a 借款人基本情况评价;b 借款人资产负债状况和收入评价;c 借款项下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评价。
1.什么是信贷授权?信贷授权分为哪几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信贷授权: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其所属业务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和关键业务岗位开展授信业务权限的具体规定。
信贷授权的分类:a 直接授权;b 转授权;c 临时授权。
基本原则:a 授权适度原则;b 差别授权原则;c 动态调整原则;d 权责一致原则。
2.贷款审查一般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对借款人主体资格审查包括哪些方面?
3.什么是贷款审批要素?贷款审批一般包括哪些要素?
4.什么是审贷分离?如何理解实行审贷分离的意义?谈谈你对农村信用社实行审货分离的具体要求和建议?
1.协议承诺原则在借款合同中体现为哪些具体要求? 2.贷款新规对贷款合同管理提出了哪些规定和要求?
1、什么是贷放分控?放款执行部门有哪些主要职责?
2、什么是实贷实付?其核心要义是什么?
4、固贷、流贷、个贷受托支付主要适用哪些情形的贷款?
5、个人贷款可采取自主支付的情形有哪些?自主支付条件下如何进行支付控制?
结合实际,谈谈农信社如何加强贷后管理?
1.法律责任分哪几种?“三个办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哪种法律责任?
2.“三个办法”中将法律责任区分为哪两种?分别有哪些具体规定?
3.什么是虚假信用申请罪?如何利用其进行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