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时间:2019-05-14 06:3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第一篇:“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中国国家主席xijinping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中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现实。它反映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格局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休戚与共。

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先发国家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获得超额利润,并导致巨大的国际贫富差距。在这一阶段,我赢你输的博弈使发达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并导致了世界各国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然而,进入全球化的第二阶段,这种输赢分化的博弈正在衰退,代之而起的是命运与共。“命运”一词,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是指人的生死、贫富、祸福、苦乐遭遇。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命运与共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如,在经济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危机都会迅速传播和扩散,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再如,在政治和社会等层面,西方国家支持怂恿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而这些国家的社会动荡导致的难民潮,却使西方国家本身的治安陷入紧急状态。所有这些现象都昭示着,输赢分化的全球化时代行将结束,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时代正在到来。

在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阶段,只有相互扶助、相互促进、利益共享,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保安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反映了在全球化新阶段世界利益关系格局的这种新变化。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我们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结构。如,在经济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利益共享,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方利益;各国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搞贸易保护主义,画地为牢,损人不利己。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

人权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维度。全球人权治理的目标,是促使各个国家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实现。它既是全球治理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又是对全球治理过程、方式和手段的重要“边际约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对全球治理提出了要求,也对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提出了反思和重构的要求。

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约束国际霸权主义的为所欲为,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视角调整个人人权、各国人民的集体人权和人类集体人权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确保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整体的生存、发展、安全和健康。

(选自常健《解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2017年6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xi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着眼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长远利益提出的方案。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开放贸易壁垒,不能搞贸易保护主义。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是针对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提出了深刻反思和重构的要求。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其中一个要求是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立论的前提是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B.文章分析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日益加深的格局,并因此要求人们承认现实并直面现实。C.文章在论证中,认为全球化分为两个阶段,并以大量篇幅阐述了第二阶段的特点以及对策。

D.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先交代时代背景,引出概念,然后逐层分析概念的内涵和要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球化的第一阶段,虽然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但是人类利益格局相互依赖感还不是很强。

B.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在经济上都很难独善其身,如果荷兰国家的主权债务出现了危机,甚至会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

C.如果西方国家依旧秉持过去的做法,挥舞人权大棒来干涉别国内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永远无法实现。

D.只有超越西方狭隘的人权理论,按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世界才能变得和谐美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狮 何

“三十夜的火,十五日的灯。”

在别处,元宵十五闹花灯,在禾村,作兴的是狮灯,因狮子是森林之王,大家深信狮子能镇邪送福。狮灯分红狮与青狮,面具颜色为红色的是红狮,青色的是青狮。红狮代表友善,青狮带着杀气。扛红狮,来意是向宝地求几个钱谋生,请多关照;扛青狮,那是我凭真本事跑江湖,贵地有高人不服,请随时赐教。

正月十五清晨,当打禾坪里扎下一队竖有“李”字大旗的舞狮队时,整个禾村却沉默了。锵,锵锵!狮子出巡了。

禾嫂没有心思做早饭,从楼上翻出一个狮头,用绳子小心翼翼地放到地面上。狮头的颜色褪得差不多了,眼鼻凹陷等处未来得及褪落的地方,能看到青色。

十八年前,与禾村相隔八十里路的李村,组了一队青狮来禾村,领头的名叫李长富。当青狮来到禾嫂家时,丈夫何永康朝李长富抱了抱拳。李长富是守方,何永康是攻方,“兵器”就地取材。何永康随手扯了根扁担,李长富随手操了条长凳。比武开始了,一点也不似现在的电影电视里武打片精彩。一阵乒乒乓乓后,李长富被抵进门旮旯。吁吁喘气中,两人都扔了手中的“兵器”,何永康一抱拳,说了声“承让”;李长富还个抱拳礼,说了声“多谢手下留情”,教人将狮头留下,自己换上备用的红狮。

禾嫂用湿抹布将狮头擦拭好了之后,放在八仙桌上,并用一块红布盖好,然后崴崴地找来一挂百响小鞭炮,用红纸包了十块钱,专等狮子来家里“巡视”。锵锵的锣声却绕过了禾嫂家。禾嫂知道,李村的狮子是要巡视完全村后,最后来她家巡视,然后体体面面地把那只停放在禾嫂家十八年的狮兄给请回去。

何永康十年前离开了人世,儿子何代兵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也是一身好功夫,这是李村人迟迟不敢来的原因。去年过完端午节,一辆警车呼啸而至,把何代兵带走了,两个月后,法院开庭,判处何代兵2年有期徒刑。儿子在建筑工地干活,端午节快到了,大伙等着工钱过节,老板却拒发工资。老板说,发包单位不给钱,我也没办法。何代兵七曲八拐地找到发包方负责人的家,大白天潜了进去,偷出现金与存折及贵重物品一大堆,然后抱着这堆“战利品”到派出所自首。何代兵以为自己这是义举,不必负刑事责任,但他错了,因为他触犯了法律。当然,何代兵偷贪揭贪的事,惊动了市委市政府,节前垫付了民工的工资。

锵锵的锣声由远而近,绕个小弯,狮头就能看得真切了:刚刚喷青的狮头,青得发绿,两颗白色的獠牙露在外边,凶猛得有些吓人。禾嫂忙从灶里点燃一支香,左手捏着那挂小百响,来到门边等候“狮子”大驾光临。队伍渐渐近了,除了李村的舞狮队外,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禾村半大小伙,也有几个成年人。禾嫂看到禾村人当中,有几张脸上写着愤怒。锵锵锵!锵!锵!锣声震耳欲聋,狮队到了门口。禾嫂赶紧吹红那支香头,就着香头点燃那挂小百响。李长富的儿子李尚武,提着一个灯笼,引着狮子先在厅里转一圈,然后再到三间正房里转了一圈。禾嫂把十元钱的红包递给李尚武,李尚武接过红包,插在上衣的口袋里。李尚武挥挥手,锣声停了。焦点聚在李尚武向上。

李尚武放下手中的灯笼,双手摘下舞狮人的狮头,像捧着满满一碗油,小心翼翼地放在八仙桌上,扯开盖在旧狮头上的红布,将两个狮头并排放在一起。有人递来了香烛和祭品,李尚武把祭品一字排开,点起了香烛。人群静得出奇。

李尚武神色凝重地斟了三杯酒,对着狮头鞠三个躬,然后拿起酒杯,将杯中的酒一一泼在地上。突然,李尚武猛一转身,抱拳朗声说:“各位,大家都看到了,我刚刚与何代兵比了一场武,我李尚武输了,输得很惨,这青狮我给何少侠留下了。”说罢,李尚武朝狮队喊了一声:开路!

刚才戴着青狮头的小伙子,已经换上了温顺的红狮头。锣又敲响了,狮队中有人放响了一挂千响电光炮,震得满屋子嗡嗡回响。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人物不多,但构思独特,层层设疑,而悬念就蕴蓄在看似平和悠然而又富有张力的叙述语言中。B.何代兵自认为的“义举”,成了他被判刑入狱的依据,却又令李尚武折服,这都说明他们所秉持的“规矩”与法律的微妙冲突。

C.禾嫂没有心思做早饭,是担心代表胜利和吉祥的青狮头,这次随着丈夫的去世和儿子的入狱而被李村舞狮队夺走。

D.李尚武的“换狮头”行为,不仅暗示了李家父子两代人磊落的胸襟,也揭示了小说的主旨:朴素的侠义精神和善良品性仍然在民间延续。

5.小说以“青狮”为题,有何用意?请简要说明。(5分)

6.有人评价本文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传统文化的现实佳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风雨如磬九十载,沙场点兵朱日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沙场阅兵”不仅给人们带来迥然不同于城市阅兵的视觉体验,更是庆祝建军节最好的方式。

“沙场阅兵”丰富了阅兵活动的重大主题。这次“沙场阅兵”以回顾建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维护核心、彰显辉煌成就为主题,更加突出军队特色。“沙场阅兵”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十六次大阅兵,还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三次大阅兵,也是第二次在非国庆是举行的大阅兵。更是我军首次组织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专项阅兵,当然也是近年来我国首次在野战化条件下进行的阅兵,还是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实施后的首次阅兵。可以说,这次“沙场阅兵”,是对阅兵活动的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沙场阅兵”展示了改革强军的丰硕成果。军队改革的唯一目的就是强军,为了“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而这次野战化条件下的阅兵,按照新的军事力量体系确定参阅兵力和受阅序列,集中体现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特点,也充分展示了我军体制、结构、格局、面貌的新阵容、新变化、新气象,展示了我军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面貌、新动力、新发展。可以说,“沙场阅兵”是我军革命性整体性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是对“脖子以下”改革逐步深入的检阅。阅兵活动的成功举行,充分证明改革必成、强军可期,让官兵投身强军兴军的信心干劲更足了。

“沙场阅兵”彰显了十分强烈的实战色彩。这次阅兵依托参加实战化训练的部队组织实施,受阅将士走下训练场便走上阅兵场,以征尘未洗、连续作战的战斗姿态接受检阅。受阅官兵全部来自作战部队,指挥员和战斗员本色登场,展露实战本领。阅兵现场,从领导人到普通士兵都着野战军服,不搞群众性观摩。参阅官兵就位的方式也不是以往的踢正步,而是采用跑步的方式。阅兵保障按照实战化要求组织,所有装备不作装饰。空中突击梯队着陆后的集结机动,完全是实战化。整个阅兵,一切以战场为背景,一切以战时为标准,一切以打赢为目的。

(摘编自唐守伦《“沙场阅兵”是庆祝建军节最好的方式!》2017年7月30日央视网)

材料二:

记者:为什么要在建军90周年组织阅兵?

任国强:在重大纪念日组织阅兵活动是世界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这次阅兵展示全军部队新形势下戮力强军兴军的崭新风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记者:此次阅兵在组织指挥上有哪些新的特点?

任国强:这次阅兵在中央军委领导下,以中部战区为主组成阅兵联合指挥部,对受阅部队实施统一指挥,是新体制下战区履行职能的重要实践。阅兵按照新的军事力量体系确定参阅兵力和受阅序列,重在反映现代新型军兵种力量鲜明特色、体现信息化联合作战编成及运用方式,展示我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的新重塑。

记者:请介绍一下参加这次阅兵的部队和装备情况?

任国强:参加这次阅兵的共有45个方(梯)队。9个作战群按作战编组接受检阅。受阅官兵1.2万人,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阅兵展示现役主战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和新质战斗力,参阅装备类型多样,受阅地面装备600余台(套)、各型飞机100多架,近一半为首次参阅。

(搞编自《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就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答记者问》2017年7月30日国防部网)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沙场阅兵”是第二次在非国庆时举行的大阅兵,也是我军首次组织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专项阅兵。B.这次阅兵展示全军部队新形势下戮力强军兴军的崭新风貌,目的是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C.参加这次阅兵的是来自多个军种的部队,包括联勤保障部队。以中部战区为主组成阅兵联合指挥部。D.参阅官兵就位采用跑步的方式,完全是模拟实战化。整个阅兵,不摆花架子,一切以打赢为目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沙场阅兵”给人们带来的迥然不同于城市阅兵的视觉体验,成为了庆祝建军节最好的方式。B.为了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军队必须进行改革强军战略。C.这次阅兵的受阅将士走下训练场便走上阅兵场,突然袭击的目的是检验他们的实战本领。D.阅兵展示现役主战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体现信息化联合作战编成及运用方式。

E.参阅装备类型多样,受阅地面装备600余台(套)、各型飞机100多架,有一半为首次参阅。

9.根据材料,概括说明为什么“沙场阅兵”是庆祝建军节的最好方式。(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注]。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虞世南传》卷一百一十五 列传第二十七)

[注]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B.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C.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D.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舍人,常以舍人中才学优秀者充之,与中庶子同掌太子宫文翰。B.践祚,是继位、登基的书面语说法,特指皇帝登临皇位。

C.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常称,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也可以说成“致仕”。

D.“文懿”这一谥号是用来赞美虞世南广博的文才和美好的品德。“懿”是“美好”的意思。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隋炀帝很欣赏虞世南的才能,但对他刚正的性格很头痛,所以并不怎么重用他,七品官当了十年也得不到升迁。

B.皇上曾经故意作宫体诗来试探虞世南是否真正的刚正不阿,叫虞世南接续原韵唱和,但虞世南拒绝了,皇帝因此赏赐他。

C.虞世南在文章清劲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那样善于用花言巧语来博得皇帝的喜爱。D.皇上常称赞他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文词,五是书法。他的墨迹为世人所收藏珍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2)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董判官 高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首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倚剑”二字是关键字眼,它不仅使“行迈”、“别交亲”既悲既壮,而且暗示了友人是从戎远行。

B.诗的颔联写诗人对友人赴边后即受重用的祝贺,表达了对董判官的赞誉和慰勉。于此同时,还流露出一般羡慕之情。

C.作者多次出塞,因此诗中对于边塞的“多雨雪”和“风尘”的描写并非夸张之笔,而是作者实写出关塞的景物特点。

D.诗的三、四两联把雨雪风尘之苦和莫顾一身,施展长策,立功边陲放一起写,运用对比手法,使诗歌顿生波澜。

E.诗的最后一句以高昂的情调使开头“行迈”颓丧之气为之一振,使作品显得气势流畅,格调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

15.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以“,”两句描绘了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下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

(2)苏轼在《赤壁赋》里深情地描绘曹操在战场之上饮酒作诗的豪雄形象三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党员干部享有的“特权”,既不是颐指气使的权力地位,也不是灯红酒绿的奢靡享受,而是时时刻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行动自觉。

②在故宫博物院景仁宫,有一张书写捐赠文物人姓名的“景仁榜”。正是这张榜上一个又一个平凡的名字,让故宫的馆藏赢得以丰满,让名垂青史的佳作得以传世。

③“美丽乡村”因有了“乡愁”,城里人也向往。如此对于改善生活、吸引游客、保留历史文脉来讲,也能一举多得。

④要想让中国环保企业能和“威立雅”或者是“苏伊士”等量齐观,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和系统性规划的力度。

⑤中国自今年初接棒金砖国家主席国以来,和其他成员国一道总结经验,群策群力,规划未来合作新蓝图。⑥安徽省属媒体统一开设“德耀江淮”道德模范专题专栏,引领着全社会共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事实上,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世界上本没有万能的一劳永逸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B.在如今的高考改革中,“3+3”模式、“三位一体”模式等新政策都在努力促进高考更加完美,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从接受粮农组织的单向发展援助,到农业开发和粮食安全领域开展双向合作,中国的减贫实践开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D.遇事若不问个明白,就把自己心中的怒火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有可能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已的善良的人造成伤害。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了庐江中学,得一方英才而教之,可以说是高就,也可以说顺遂了夙愿。B.这次办理出国手续,多亏了你的鼎力相助。明天我将登门致谢,请你在家恭候。C.为进一步增强北京、保定两地旅游合作,保定市旅发委策划推出了百万元景区门票惠赠北京市民的活动。

D.李老师一行七人风尘仆仆来到知名的衡水中学,面对半旧的门楼,不禁感叹道:“虽是敝校,却也不可小觑啊!”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禅宗的“顿悟”不是思辨的推理认识,①。它不脱离现实生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超越,② :一方面它不同于一般的感性,③ ;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精神超越,因为这种精神超越常常要求舍弃感性。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无疑是成功的。但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智能手机普及,导致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游戏研发者一旦重视了刺激性就会忽视潜在危害,那么一旦推向市场,就会害人害已。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只要我们放弃一些短期收益,就会得到更好的回馈。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

①智能手机普及不一定就会导致手游市场火爆。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歌德笔下,一生求索的浮士德博士最后喊道:美啊,请为我停留!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口立着这样的标牌,提醒人们:慢慢走,欣赏啊!孔子站在河川边,不由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先贤们总是以他们深邃的体悟和精炼的语言,震撼着我们的心灵。阅读上面几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D(A“中国长远利益”缩小原文含意;B“开放贸易壁垒”无中生有;C“主要是针对”主次不分。)2.B(“并因此”强加因果。)

3.A(“依赖感不是很强”错,于文无据。)4. C(青狮在这里代表的是“胜利”和“荣耀”。)

5.①“青狮”是小说的线索,全文围绕“青狮”组织安排情节,使情节更加紧凑。(2分)

②“斗狮”为小说增添了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这既是何、李两家两代人“较量”的叙事背景,也是故事展开的文化背景。(3分)

6.①传统文化:舞青狮是一种传统民俗,在禾村继续流传。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是对真善美和正义真理的崇尚追求,李村人对于禾嫂儿子的尊重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2分)

②现实性:文中反映了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禾嫂儿子是农民工,是一个为讨要工钱而触犯法律的“悲情英雄”的形象。(2分)

③小说把传统的舞青狮的民俗和现实社会问题巧妙结合起来,既刻画了民风民俗之美,又是关注民生疾苦的现实佳作。(2分)7.B(“目的是”以点代面。)

8.BD(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A逻辑混乱;C“突然袭击”用词不当;E“有一半”夸大范围。)

9.“沙场阅兵”丰富了阅兵活动的重大主题;“沙场阅兵”展示了改革强军的丰硕成果;“沙场阅兵”彰显了十分强烈的实战色彩。(4分)

10.D

11.C(古代官员因为年龄辞官不做了,把官职交还给皇帝,称“致仕”,也可以将“致仕”理解为官员退休。而自请退职,常称“乞骸骨”。)

12.B(皇帝不是“故意”写诗试探。)

13.(1)我和虞世南讨论古今之事,即使有一句不合适的话,都会惆怅怨恨得不行,他的态度竟是这样诚恳!(“商略”“怅恨”“恳诚”“乃”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5分)

(2)皇上曾叫把《列女传》写在屏风上,当时没有作依据的本子,虞世南便默写了一遍,结果没有一个字写错。(“于时”“本”“疏”“谬”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5分)

14.BD(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B“即受重用”夸大或无中生有。D“对比”手法错,应为“先抑后扬”。)

15.勉励友人莫畏艰辛,要经得住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防贡献良策,为祖国立功奋不顾身;反映了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和为国事献身的精神。(6分)

16.(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分)(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3分)

17.C(名垂青史,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群策群力,形容遇到问题时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出力想办法。)

18.D(A定语语序不恰当,“一种”应移到“万能”之前。B搭配不当,“高考更加完美”应为“高考更加完善”。C成分残缺,“农业开发”前加上介词“在”。)

19.C(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20.①而是一种直觉体验②既超越又不离感性③因为这种感性已获得精神超越(6分)

21.②研发者重视了刺激性不一定就会忽视潜在危害③放弃一些短期收益不一定就会得到更好的回馈(5分)

22.评分标准参照2017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参考立意:①停顿、停留,甚至停止,然后才能读懂、欣赏,并获得美。

②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讲究快与慢的辩证艺术,须快时要快,须慢时也要慢。参考译文:

虞世南,是越州余姚人。他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他的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前后十多年,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甚至几十天不洗脸梳头。他的文章委婉多彩,他很崇拜仆射徐陵的文章,徐陵也说虞世南的文风颇象自己,因此虞世南得以文章著名。陈朝天嘉年间,他的父亲虞荔逝世,虞世南由于过分悲伤,损害了身体,几乎坚持不住。陈文帝敬重虞荔的品德高尚,又了解到他的两个儿子都很博学,派人到他家里帮忙照顾,召任虞世南为建安王的法曹参军。陈朝灭亡,和哥哥世基在隋朝任职。世基的文章清劲,超过了世南,但丰富广博不如世南,二人在当时都有很高的声望,评论者将他兄弟二人比作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在隋炀帝杨广作晋王的时候,和秦王杨俊递相征用他们。大业年间,虞世南多次变动官至秘书郎。隋炀帝虽然喜欢他的才能,但对他刚正的性格很头痛,所以并不怎么重用他,七品官当了十年也得不到升迁。虞世基机敏而善于奉承,隋炀帝很喜欢他,于是日益尊贵显赫,妻妾的穿戴和王公贵族一样,虞世南家里却清贫节俭,但他一点也不改变自己的节操。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又将杀虞世基,虞世南抱住虞世基嚎啕大哭,并请求代兄而死,宇文化及不允许,虞世基被杀,虞世南悲痛过分,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他随宇文化及来到聊城,被窦建德俘获,任他为黄门侍郎。秦王李世民消灭了窦建德,任他为王府参军,转为记室,又升任太子中舍人。秦王李世民即皇帝位,封他为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当时虞世南已年老体衰,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不接受他的请求,并升任他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坚决推辞,又改任秘书监,封爵为永兴县子。虞世南外貌儒雅谨慎,从外表来看,似乎连身上的衣服也不能承受,但内心意志坚强,议论政事坚持正确意见。太宗李世民曾说:“我和虞世南讨论古今之事,即使有一句不合适的话,都会惆怅怨恨得不行,他的态度竟是这样诚恳!”

贞观八年,虞世南进封永兴县公。当时陇右一带发生山崩地震,大蛇不断出现,山东和江淮一带大水成灾,太宗为此忧虑,问虞世南该怎么办,虞世南回答说:“汉文帝元年,齐地楚地的二十九座山同日发生山崩,大水从地下涌出,汉文帝下令,各郡国不要来朝贡,给天下人以恩惠,使得远近的人都欢乐融洽,也没有造成灾害。现在蛇出现在山岭沼泽,这正是它生活的地方。还有山东长期下雨,江淮一带闹水灾,恐怕有无罪而被捉拿入狱的冤情存在,应当检查在押囚犯,或许还能符合天意呢。”皇上认为他说的对,于是派遣使者赈济灾民,辨明而从宽处理讼案,大多予以赦免。

皇上曾经作了首宫体诗,叫虞世南接续原韵唱和,虞世南说:“圣上作的诗确实好,但诗体不雅正。上面有所好,下面必更有甚者,臣恐怕这诗一传开,天下就会风靡起来。所以不敢奉诏唱和。”皇上说:“我是在试你的。”赏赐给他布帛五十匹。皇上多次外出打猎,世南为此上疏劝谏,都受到赞扬和采纳。皇上曾叫把《列女传》写在屏风上,当时没有作依据的本子,虞世南便默写了一遍,结果没有一个字写错。皇上常称赞他有五绝: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学,四是文词,五是书法。虞世南开始跟随僧人智永学习书法,穷究其要领,他的墨迹为世人所收藏珍爱。

去世时,享年八十一岁,皇帝下诏陪葬昭陵,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

第二篇:2014届江淮十校高三11月联考

2013年江淮十校联考语文

命题:宣城中学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①“民胞物与”是宋明理学奠基者之一的张载提出的著名思想主张,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虽然这一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但辩证分析,其合理内涵在当今时代也有积极意义。

②“民胞物与”的核心思想是爱人爱物。张载在《西铭》中写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认为,天地好比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一切人都是同胞兄弟,一切物都是同伴,应该爱一切人、爱一切物。这就叫做“民胞物与”。

③“民胞物与”思想对后世思想家影响甚大。例如,清代名臣曾国藩就将其视为“完人”的两个重要条件之一,他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思想其实是一种阶级调和论,因为它并不要求取消封建等级制度,并不主张阶级平等,而是建立在封建宗法关系的基础上,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从上而下的怜悯而已。虽如此,对这个思想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辩证分析。其中的合理成分,有助于我们今天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之一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人怎样才能和谐相处呢?我们可以从“民胞物与”的思想中获得启示:把别人当同胞兄弟,爱人如爱己。当前,经济社会深刻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容易出现不和谐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应大力弘扬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尊高年”、“慈孤弱”,倡导和践行换位思维,帮人之需,济人之危,扶人之困。只要我们以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怀与人交往,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少一些矛盾和摩擦,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和谐,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在这方面,“民胞物与”思想中的“物与”即把自然万物当作同伴的观点具有积极意义。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现这些突出的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些人一味将自然界视为索取和征服的对象,不尊重自然、不注意环境保护。其实,自然是具有独立性的。正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说的:“作为社会劳动的相关者,客体化的自然界保留着两种特征,即面对支配它的主体,它自身的独立性和外在性。”这种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必须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而应把自然当同伴、当作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与天地为友、与万物相随,顺应自然规律,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不过度垦荒、不乱砍滥伐,注意资源节约、保持生态平衡。只有认真行和始终坚守这种理念,才能保持天蓝、地绿、水碧,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1日07版,李林宝)

1.下列对“民胞物与”思想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民胞物与”是宋明理学家张载提出的思想主张,它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核心思想是爱人爱物。

B.在曾国藩的思想中,“有民胞物与之量”是成为“天地之完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它并不是主张阶级平等。

C.思想频繁的交融交锋必然导致社会不和谐,只要把别人当同胞,爱人如爱己,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些矛盾摩擦。

D.把自然万物当作同伴,有助于我们反思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资源短缺等问题。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段首先明确“民胞物与”思想在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然后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其作了总体评价。B.②段阐述了“民胞物与”的内涵;③段紧承②段,举例论述了“民胞物与”思想对后世思想家的影响。C.④段由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谈起,分析了产生不和谐因素的原因,阐述了“民胞”对当今社会的启示。D.⑤段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手,指出“物与”这一观点的积极作用,对比剖析了我国与德国的现状。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载在《西铭》中提到,天地好比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君子立志时,应该爱一切人、爱一切物。

B.因为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所以应大力弘扬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倡导践行换位思维。

C.我国目前出现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根本原因是人们将自然界视为索取和征服的对象,意识不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哈贝马斯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外在性,具有客体化特性,是社会劳动的相关者;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雪竹轩记

[明]归有光

冯山人①为.予言:“吾甚爱雪竹②,故人以.雪竹呼吾,因以名.吾轩,请子记之。”予不暇以为,而山人求之数岁,或以诗,或以书,日月一至。予以山人所以得于雪竹者,山人自知之,岂有假于予之言?是以旷.

岁而不答也。山人少喜为诗,诗出而上海陆文裕公亟称之。先是,山人居昆山之安亭,及予来安亭,则山人已迁上海界中,与安亭隔一江。予尝过永怀寺,爱其古桂,坐久之。问寺中所往来者,僧曰:“地僻,绝无人。惟有冯山人时时

过江来,独吟桂树之下。”予后数见之于张通参之座。通参与湖州刘尚书为社会③,二公皆称山人为笃实君子。

去年,山人年老矣,与通参游匡庐、武夷,还而.示予《纪游诗》一编。予戏曰:“冯先生之雪竹,必求之匡庐、武夷间耶?”今年,予买田青浦之嵩塘。山人与予书曰:“吾近卜.筑盘龙,与嵩塘近,子来观我雪竹。”予性懒,不能谒青浦令,为其所怒,所买田几为夺去,予亦削迹兹土矣。山人复遣其子来,曰:“吾前告子雪竹轩,复移盘龙也,吾今老于.此。子许我记,几年不能得。今吾旦暮死,惟欲得子一言,是吾心也。”予问山人起居。其子曰:“去年与通参行郡中,老人目不能了了,道间有古井,无石栏,不觉越过之,几坠。自此不复出。每自叹曰:‘匡庐、武夷,不可复至矣,雪竹,则何所无之?’”其子去,又数数书来。会予方北上,思欲一造山人之竹所而不能矣。因.书之以告别,且使揭.

之楣间,为《雪竹轩记》云。(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注]①冯山人:冯淮,字会东,号雪竹,昆山(今属江苏)人。山人,古时对隐居不仕的读书人的称呼,也常作为学者士人的雅号。②雪竹:一种干节上有白粉的竹子。③社会:旧时由志趣相同者结合而成的组织或团体。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以旷.岁而不答也 旷:时日多、久 B.因以名.吾轩 名:命名、取名 C.吾近卜.筑盘龙 卜:预料、估计 D.且使揭.

之楣间 揭:标示、展示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冯山人为.予言 不足为.外人道也 B.还而.示予《纪游诗》一编 吾尝终日而.思矣 C.吾今老于.此 君幸于.赵王 D.因.书之以告别 因.

人之力而敝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篇文章是作者为冯山人而写,先前作者一直没有时间完成,因此冯山人多年来虽以不同方式请求却未果。

B.冯山人喜爱雪竹,年轻时喜欢写诗;远游匡庐、武夷归来后,在作者所买之田不远处建屋;晚年眼睛有疾。

C.全文叙冯山人其人其事,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山人风雅的形象、执著的性格逐渐从字里行间凸显出来。

D.这篇文章笔致从容,淡雅疏放,刚健之中见哲思,同时又不乏追怀岁月与旧事的无奈痛苦之情,大有意境。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予以山人所以得于雪竹者,山人自知之,岂有假于予之言?

译文: ⑵予性懒,不能谒青浦令,为其所怒,所买田几为夺去,予亦削迹兹土矣。

译文: ⑶今吾旦暮死,惟欲得子一言,是吾心也。

译文: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8分)

早发竹下①

[宋]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②

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②吹:通“炊”。

8.本诗颈联“直”“弯”二字,与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直”“圆”二字,在营造意境上,作用有何不同,试作比较分析。(4分)

答:

9.前人论诗,“作诗要有情有景,情与景会”。简要赏析本诗是怎样做到“情与景会”的。(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1)____ ______ _,(2)____ ______ _。(3)_____ _____,(4)______ _____。(5)______ _____,(6)_____ 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乙:

(1)子曰:____ ______ 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____ ______ 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____ ______ ___。(李密《陈情表》)

(4)惟觉时之枕席,____ ______ 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____ ______ 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 ______ 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长 调

朱以撒

坐进老式的乌篷船,船身微微晃了一下,天色忽然暗了下来。走出一段,薄薄的月色浮在水面,两边房舍影影绰绰。有人走下来提水,有人在窗内立着,静谧的气息无声地铺开。主人轻轻摇着长长的橹,木质之间相互摩擦,欸乃而起,成了水面上最朴素和温柔的声响。人不开腔,耳朵全力倾听着,霎时没了丁点牵挂。游了一遭,回到木质的老房子里,关了灯,见月光从天窗洒了下来,夏虫唧唧。主人开始关门了,这是两扇厚重的木头门,门柱和柱础已经磨合得十分圆融了,只是闭合时还发出冗长的声响。左邻右舍显然也听到了,不一会儿,可以觉出近处远处相约一般,一连串地闭门、落闩,像是用这种声响向外部世界和蔼道别。简明质朴,宣告白日劳作结束,进入安息。

这种带着水乡诗意的摇橹声、闭门声,人倾听中,时光停滞不前。

长调——我只能在感慨之余,简洁形容这种安息一般的响声。

长调意味着缓慢和从容。这和生活在水乡人家惯有的温文尔雅行止有关系。波澜不惊的节拍,使整个生活节奏舒缓下来。像目连戏里边的长腔,漫长的过程附着在上;像前世的回溯,要许久才能抵达。长长的倾诉从唇齿间飞出,前方没有阻遏。长腔未了,你的思绪犹如飞鸟张着双翼,在天幕上浮动,轻盈自在。许多优雅的情节,像婉转飘逸的花腔女高音发出的咏叹调,让人感受着长长的美好。我想,再也没有其他更抽象的形式了。

其实,在行旅中,不熟悉的地方,我都留意着一些修长的、绵延的状态。长,说到底就是一种情趣的蔓延——它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未及展开便戛然而止。在我抚摸时,它是没有尽头的;在我的目光巡视时,它是辽远的;当我用心联想时,它的疆界是不存在的。譬如,起伏相衔的古城墙,委婉潮湿的海岸线,翠绿遮覆的峰峦脉络。漫步其间,生命悠长起来。自然界在许多方面都以这种长调的状态,无声地推动着一股伟大的力量。唱过蒙古长调的人认为,唱出长调的韵致,最好是骑在风驰电掣的骏马上;而唱“花儿”,最好安然地坐在马背上,持有信马由缰的散漫——花儿比之信天游和采茶调,文静于前者,粗犷于后者,像从寂寞苍穹落下的一根空弦,你悠悠然地弹拨吧。显然,这都是要有条件,就如同我写行草,一定要用柔韧的长锋,拉扯出的线条才具有潇洒的气度。这种伸长的过程中,许多蓬勃的朝气,喷涌而出。要说短长,本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由于人的存在,无疑要把喜好和淡漠附加上去。旧日戏台上,一身短打和一袭长裙,看上去就知道他们内心的距离。长袖善舞啊,手的直露和足骎骎而行,让柔软的绫罗包裹,运用得当,除了斯文,羞怯,欲说还休,什么诗意都跃动荡

漾,沉入平民百姓寻常的日子里。直到有一天,看到台上一律短打,戴着袖章、扎着皮带、跺着脚、挥动着手臂,声色急切,才知道悠扬的余韵已脱略到剩下一个曲牌了。

开阔的地带可以听到长调。山林、原野的人们依然习惯用长调交接和联系。长调里,体内的力量被调集,还有对于对方的情感,在长调的延伸中荡漾着。我喜爱这种伸入空气里的细节,有时只是一个腔调被拉动,遥远的河对面,船篙直直戳入旁边的沙地,野渡无人,扁舟自横。踌躇间,蓦然记起山村曾经用过的腔调。一声长传,掠过河面,声止息,小茅舍走出一人,斜戴竹笠,拔篙点水,船破涟漪而来。约定俗成的音符,比言语的直陈更

有韵味。在山水间浸染过的人,想必会心于此。而密集人群生存的城市,高墙林立,没了寥廓高远。面对面的人,从张开的嘴迸出的话语,嘈嘈切切,都直奔主题。街市上匆匆赶脚的人,有的正在使用着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指挥遥远处的进程。世间的漫长被控制了、简化了,天涯只是咫尺,其中就包含了腔调悠扬的终结。我固执地认为,舒缓或急切的腔调,是由空间空旷或逼仄来决定的。我听到的长调,平和、通畅贯穿首尾,属于一些从容不迫喝

着大碗茶的人,坐在不太通亮的民居茶馆,想着童年的阿娇和摇不到的外婆桥,想着衣袂飘飘、身影长长的旧日18.古文是没有标点的,后人为古文所加的每一处标点都凝聚了推敲锤炼的苦心,有的堪称添花之笔,有些则时光,看着夜张开翅膀,在淡淡的月色下,听着隔岸隐约可闻的箫声。过日子的步子停了下来,让我的贪恋,如有点石成金之妙。试比较山东版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鸿门宴》中标点符号的不同运用,你赞同哪个版本的标注同梭罗之于瓦尔登湖、艾略特之于荒原。有些时刻,生活的确幽远得如同一个童话。法,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11.联系全文,简析“长调”的含义。(4分)[山东版]“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答: 此?”(《史记·项羽本纪》)12.概括第一段内容,并分析第一段在全文的结构中所起到的作用。(6分)[人教版]“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答:

(《史记·项羽本纪》)13.品读文章,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①长腔未了,你的思绪犹如飞鸟张着双翼,在天幕上浮动,轻盈自在。(2分)答: ②有些时刻,生活的确幽远得如同一个童话。(4分)

答: 14.作者曾提出散文的写作境界是“写出自己的情调来”,结合本文内容,从语言、结构、选材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谈谈本文所体现出的情调。(8分)答:

第Ⅱ卷(表达题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圭臬 和事老 计日程功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B.妩媚 大姆指 因噎废食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C.扫瞄 连理枝 攻城略地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岑寂 水龙头 命途多舛 千里之堤,溃于一穴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对用户的操作要求很低,在语言的组织编排上要求也不高,“微博”得以迅速流行,导致原来的博客用户纷纷弃旧图新....

。B.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元旦”吧,一个说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偏要反弹琵琶....,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

C.王弋参加了2013年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面对两次同样优秀的成绩,究竟是上南京大学还是上复旦大学,他很纠结..。D.为了完成教育学会的换届工作,大家坚持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做了大量具体而微....的准备工作,确保了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面对央视记者“你幸福吗?”的随机采访,有人直言“我幸福”,有人则调侃道“我姓曾”,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与追捧。

B.这个夏天最火的电视节目非“中国好声音”莫属,它以独特的导师和盲选机制,冲破了一般选秀节目的窠臼,推出了一批真正受观众喜欢的“好声音”。

C.新浪、百度、网易等各大网站的代表纷纷表示,要培养抵制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的社会氛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互联网健康快速发展。

D.记者了解到,绿华小学237名学生全部享受国家补助的免费营养餐,但食堂空间有限,也没有足够的餐桌餐椅,因此,学生需要各自回到教室吃饭。

答:

19.阅读沈从文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沈从文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沈从文的形象。(5分)要求:(1)侧重肖像描写。(2)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100字。

答:

20.对“爱国”的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另写两句,表达人物对“爱国”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人物的经历、思想与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不超过30字。(6分)

示例:烛之武说:爱国就是深明大义,勇于担当,让生命闪耀忠义的色彩!蔺相如说:

苏武说: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某报社对3269人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80.8%的人认为我国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其中52%的人认为,危机的原因是“人们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成为方案的亮点。2016年北京高考总分750分,语文增至180分,英语减为100分。

首届“中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掀起的汉字书写热超出了主办方国家教育部的预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三篇:安徽省安徽省“江淮十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1月)语文试解析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1月)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

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如何“新视野”

陈平原

随着“国学热”的勃兴,其边界及内涵不断拓展,连我这样的门外汉,也都有机会凑热闹,贡献几句大白话。以下五点——国学不是口号、国学并非学科、国学吸纳西学、国学兼及雅俗、国学活在当下——权当迟到的祝福与期许。

国学是好东西,但不该是震天响的口号。因为,一旦成为口号,犹如漫天翻卷的大旗,必定旗下鱼龙混杂,招来很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湖骗子。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可我对于后者基本信任,对于前者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主要是搞不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国学是大学问,但不该汲汲于晋升“一级学科”。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振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学科,并授予专门学位。理由是,现有的文学、史学、哲学、数学、化学、耢理学等分科方式,属于西方体制,无法容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里不想正面立论,单说这“一级学科”与“博士学位”,同样也属于西方体制。除非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这种“影响的焦虑”。应某大报之邀,我正想参与讨论,一听说是反对设“国学博士”的,主事者当即表示,这文章可以不写了。

国学博大精深,但不该画地自牢。时至今日,我还是相信王国维的话:“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硬要将“国学”与“西学”做彻底切割,不说理论上不够圆融,实际效果也不佳。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如何看待新旧与中外,有过很激烈的争论,而日后对中国文化研究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是《新潮》诸子,而不是《国故》诸君。

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我倾向于后者。照理说,前者边界清晰,且渊源有自,容易做成“大学问”,只是因不接地气,很难茁壮成长。后者则“无往而不在”,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说到底,热衷于谈“国学”的,更多动力来自政界、商界及大众媒体,而币是学院派。

国学必须活在当下。世人所理解的国学,大都是“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而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因其接受了西学的洗礼,很容易被剔除出去。这也是很多大学的国学院在确定研究对象时,将边界划到辛亥革命的缘故。这么一束,国学也就成了“博物馆文化”——很优雅,也很美丽,但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我最担心的。如何让中国文化重新“血脉贯通”,是每一个关心国学命运的读书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

在这个意义上,“国学”确实需要有“新视野”。

(选自《文汇报》2015年9月30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学一旦成为口号,就会被一些江湖骗子利用,他们在没有搞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之前,我们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B.国学是大学问,其内容极为丰富,很优雅,也很美丽,可是它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一种“博物馆文化”。

C.国学博大精深,不能画地自牢,如果硬将“国学”与“西学”做彻底切割,不仅理论上不够圆融,就连实际效果也不佳。

D.谈论国学,其视角有广狭之分,“兼及雅俗”因接地气而“无往而不在”,那些热衷于谈“国学”的,其实并不能得到学院派的支持。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我”对于“国学大师”的头衔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B.我国应该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那种“影响的焦虑”。

C.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如何看待新旧与中外,有过很激烈的争论,而日后对中国文化研究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是《新潮》诸子。

D.在“固守五经”与“兼及雅俗”之间,后者则“无往而不在”,兼及精神与物质、殿堂与市井、书斋与田野,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接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因搞不清楚当下中国的“国学大师”的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国学的得失成败。B.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学科,作者对此不赞同。

C.世人说起国学都认为是“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而对晚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则很容易被剔除出去。

D.“国学”需要有“新视野”,每一个关心国学命运的读书人都必须认真考虑如何让中国文化重新“血脉贯通”。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邦瑞,字惟贤,宜阳人。早有器识。为诸生,山东盗起,上剿寇十四策于知府。正德十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与王府有连,出为广穗知州。

嘉靖初,祖忧去。补滁州。屡迁南京吏部郎中,出为陕西提学佥事。坐岁贡不中式五名以上,贬滨州知州。再迁固原兵备副使。泾、邻巨盗李孟春,流劫河东、西,剿平之。以祖母忧去。服除,复提学陕西,转参政。母忧解职。起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寇乘冰入犯,设f败之。改南京大理卿。未上,召为兵部右侍郎。改吏部,进左。

俺答犯都城,命邦瑞总督九门。邦瑞屯禁军郭外,以巡捕军营东、西长安街,大启郭门,纳四郊避寇者。兵部尚书丁汝夔下狱,命邦瑞撮其事,兼督团营。寇退,请治诸将功罪,且浚九门濠堑,皆报可。邦瑞见营制久弛,极陈其弊。遂罢十二团营,悉归三大营,以成宁侯仇鸾统之。邦瑞亦改兵部左侍郎,专督营务。复条上兴革六事。中言宦官典兵,古今大患,请尽撤提督监枪者。帝报从之。

仇鸾构邦瑞于帝,帝眷渐移。会鸾奏革蓟州总兵官李凤呜、大同总兵官徐珏任,而荐京营副将成勋代凤鸣,密云副将徐仁代珏。旨从中下。邦瑞言:“朝廷易置将帅,必采之公卿,断自宸衷,所以慎防杜渐,示臣下不敢专也。且京营大将与列镇将不相统摄,何缘京营,乃黜陟各镇。今曲徇鸾请,臣恐九边将帅悉奔走托附,非国之福也。”帝不悦,下旨谯让。鸾又欲节制边将,罢筑蓟镇边垣。邦瑞皆烈为不可。鸾大憾,益肆谗构。会邦瑞复陈安攘大计,递严旨落职,以冠带办事。居数日,大计自陈。竟除名,以赵锦代。

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冬童日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既至,疏便宜数事,悉允行。逾年卒。赠太子少保,谥襄毅,遣行人护丧归葬。邦瑞严毅有识量。历官四十年,以廉节著。子正国,南京刑部侍郎。

(《明史》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日用}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B.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日月}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C.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D.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日月}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人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B.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怍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宦官,也指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既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也为一品二品官员服务的官员。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邦瑞年轻时就有气量和才识。补任滁州知州时,因贡A国子监的生员有五人以上考试不合格而获罪,被贬为滨州知州。

B.王邦瑞谙熟军务。他总督九门时,因兵部尚书丁汝夔下狱,由他代理兵部事务,他提出的很多合理建议,皇帝都同意了。

C.王邦瑞仕途坎坷。仇鸾向皇帝诬陷他,皇帝对他的信任渐渐转移。仇鸾因专横被杀后,皇帝又重新重用他。

D.王邦瑞能够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他到了京营以后,根据具体情况向皇帝上书,都被允许施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醅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邦瑞屯禁军郭外,以巡捕军营东、西长安街,大启郭门,纳四郊避寇者。(5分)

(2)朝廷易置将帅,必采之公卿,断自宸衷,所以慎防杜渐,示臣下不敢专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8~9题。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①

苏轼

(一)(二)

倦客愁闻归路遥,余生欲老海南村,眼明飞阁俯长桥。帝遣巫阳招我魂②。贪看白鹭横秋浦,奋杳天低鹘没处,不觉青林没晚潮。青山一发是中原。

【注】①这两首七绝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离开贬所儋州之前。澄迈,县名,在今海南岛;通潮阁,一名通明阁,在澄迈县西。

②帝遣巫阳招我魂:帝,指上帝;巫阳,古代女巫名。这里诗人化用《楚辞,招魂》之意,借上帝以指朝廷,借招魂以指奉旨内迁。

8.第一首诗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9.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赤壁赋》中,“,”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的状态,逼真传神。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写出了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名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铁 圈 索洛杜布

一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那孩子天真活泼,面色绯红。郡妇人年龄不大,穿着考究。她一边幸福地微笑着,一边细心地照看着自己的儿子。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他把棒子举得高高的,本来没有那种必要,可他就是那么做的。

真开心!方才他还没有铁圈,可是现在有了,真叫人高兴!一个双手粗糙、衣服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好让那女人和小孩走过去。①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家的公子”,老头心里思忖道,“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爱,毕竟是阔人家的孩子!”

当他——这个老头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即使现在,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在他的孩提时代,他过的是挨打受骂、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他没有铁圈,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他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他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他咧开没有牙齿的嘴朝那小孩微笑着,心里不禁产生了嫉妒。心想:“这种玩艺没有意思。”嫉妒又转而变成了烦恼。于是他回到工作的地方——一家他从幼年起一直工作到现在的工厂。

那小孩边跑边笑追逐铁圈的情景萦绕在他的脑际,不管机器声多么嘈杂,他都忘不了那个孩子和铁圈,晚上也总梦见他们。

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机器隆隆的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过多操心,再说他已干惯了这种活。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转着,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话声淹没在机器声里。

这个老头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也是一位贵妇人,他也有一个铁圈和滚铁圈的棒子,他也在穿着白裤衩滚着铁圈玩耍。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时,老头在街上看见一个从旧木桶上掉下来的又大又脏的铁箍。老头高兴得发抖,昏花的老眼流下了泪水。一种意外的,几乎没有想过的愿望进入了他的心灵。他小心地四面张望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圆箍,虽然他面带笑容,但还是不大好意思地把它拿回家去。没人看见他,也没有人问他。这与别人有什么相干?一个小穷老头捡了一个无论对谁都没有用处的旧箍,谁会管呢?可他还是提心吊胆地偷偷把它拿走了。他为什么要拣,为什么要把它拿回家,他自己也说不清。只是由于它像那个男孩的玩具,所以他才把它带回家来。

圆箍在老头家破旧的房子里放了几天,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把它拿出来看看,因为这个肮脏的铁箍对他是个安慰,使那个经常出现在他梦境中的幸福的小男孩,终于变得更加真实了。

一个晴朗、温暖的早晨,当城里树上的鸟正叫得比往常更加欢快的时候,老头早早起了床,洗漱完毕,便拿着他捡来的铁箍出了城。

他一路咳嗽,穿过了枝叶茂密的森林。他不明白这些阴暗的树木为何这样寂静,还散发着奇特的香气,那些昆虫也令他惊奇。露水正像童话中描述的那样。那里既没有嘈杂声,也没有灰尘,树林后面是一片柔和、奇妙而暗淡的景色。老头折下一根干树枝穿上圆箍。

他眼前展现出一片明亮寂静的田野,青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老头突然用那根树枝做成的木棒滚起铁箍来,铁箍轻松地在田野里滚动,老头跟在后面跑,他笑逐颜开,像那个跟着铁圈跑的小男孩一样,有时也将棒高高地举过头去。他仿佛觉得自己再一次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幸福的小孩,并且好像感到母亲慈祥地微笑着跟在后面。

灰白的胡须在憔悴的脸庞上颤抖着,不住的笑声和咳嗽声同时从他那没有牙齿的嘴里迸发出来。

老头喜欢早晨到树林里来滚铁箍,有时他也怕人看见笑话他,一想到这里,他便感到有一种难堪的羞愧。羞愧又进而发展为恐惧,致使双腿开始发软,他一面滚圈,一面警惕地看着四周。可是没人看见他,也没人听见他。②他尽情地玩够了之后,平安无事地走回城去,嘴角上流露出轻松愉快的笑容。

由于没出什么事,他太太平平的一连玩了好几天。可是有一天清早他着了凉,好长时间竟卧病不起。③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他感到欣慰,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自己也曾一度做了小孩,由亲爱的妈妈照看着,在树阴下的青草地上嬉戏笑闹。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写老人去滚铁圈,三次描写环境,有力地衬托了人物内心的欣喜之情,同时与上文的环境描写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人物心理的变化。

B.“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中的两个“同样”表达作用不同。第一个突出生活的单调和机械,第二个突出滚铁圈对他内心造成的持久影响和愿望的强烈,为下文做铺垫。

C.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善良、勤劳而不安于现状,胆怯、谨慎而乐于遐想并付诸实践,衰老、孱弱而浑身充满朝气的具有矛盾意义的典型形象。

D.看到孩子快乐游戏的情景,老人有着复杂的心情。既有被天真感染的快乐,也有联想自己身世而产生的辛酸和嫉妒,还有对当时社会制度的痛恨。E.小说结尾一段富有深意。首先是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对亲情温暖的渴望,其次是表现了下层劳动者对和谐温馨的社会生活的憧憬,最后是暗示了老人即将摆脱人生苦难的轻松。(2)小说中多次描写老人的笑容来表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分别分析画线句。(6分)

(3)文中在写老人做“白日梦”时,比较详细地描写了工厂里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4)作者用“铁圈”作为小说的标题,自有妙处。请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三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徐光宪:一生“扎根”稀土

马荣真 彭广舟

“科学家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工匠’,还有一种是‘大师’。前者的目光局限在具体的研究中,而后者则研究科学的哲学层面。徐光宪就是后者的境界。”徐光宪的学生严纯华院士说。

1920年,绍兴城徐家的第四个儿子出生,曾就读于政法学院的徐宜况给儿子取名“宪”,与姓、辈合起来,就是“徐光宪”。宪,是法中最高的。

徐光宪十几岁的时候,徐家家道中落,徐光宪在父亲的影响下,抱着想要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愿望,考入了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杭州高工位于浙江大学西南角。与浙江省立图书馆仪一门之隔,在繁重的课程之外,徐光宪和他的同学们常常跑到图书馆去借书自习,学习知识如饥似渴。

不久,抗战爆发,杭州沦陷,杭州高工随之解散。1938年夏天,徐光宪转学至宁波高工,继续艰难的求学之路,吃、住、上课都在一座小寺庙里。1939年,徐光宪又辗转到了上海,晚上做家教谋生,白天到大学听课。为了省钱,他考取了学费最便宜而且有奖学金的交通大学。当时的交通大学一部在法租界的震旦大学教室上课,上海租界是血气氤氲的孤岛——租界内的中国同胞既要承受日军刺刀的威胁和“思想战”的巨大压力,还要忍受外国人的欺辱。然而在这座孤岛内,徐光宪和同学们挤在简陋的教室里解析艰涩的化学方程式,用残留下来的仪器做实验,大家学习的热情格外高涨。在那期间,徐光宪做了大量的习题,徐光宪曾说,“这些学习对我打下基本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生受用不尽”。

在交大的整整四年,徐光宪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大学毕业后,徐光宪以两门功课满分的成绩考入哥伦

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修量子化学,由于成绩特别优异,还获校聘助理。在这里,他迎来了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

1951年3月,徐光宪凭借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获得博士学位,从入学到获得博士学位,他只用了短短的两年零八个月。年轻的徐光宪面前是一派锦绣前程,然而,他毅然选择了回国。

1960年,为适应国家原子能工业发展的需求,他将核燃料萃取化学作为自己新的研究方向,为打造北大技术物理系这一“核科学家的摇篮”做出了历史性贡献。1972年,为扭转我国稀土工业的落后状况,他又转向稀土分离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一辈子搞稀土,我喜欢,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这是一种乐趣。”2009年,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徐光宪感慨地说:“它紧紧连着我和祖国。”

据学生们回忆,徐光宪授课细致认真,一口绍兴味的普通话,耐心细致地推导和解释问题。他总结了很多公式和/A理,而且每一课都要拿出一份清楚的讲义。但是有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学的是俄语,英语功底薄弱,徐光宪便常常督促学生加强英文文献的阅读,有时候,他还要亲自修改学生论文的英文摘要。

“文革”期间,徐光宪被打成特务,他的学生也受到牵连和迫害。在一次批斗会上,他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道:“我保证自己百分之百不是特务,也保证他们不是特务。”他的“顽固不化”保护了一批学生,由7络自己带来了危险—一整整半年,他被关在北大一隅的一个房间里,常常被提去问话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又要起床接受劳动改造。

20世纪80年代中期,徐光宪创立串级萃取理论,并运用于实际生产。这一全新分离方法,使我国单一稀土产量猛增,一时间,国际单一稀土产品价格暴跌,国外的稀土垄断公司不得不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一举确立。

晚年的徐光完一直呼吁保护稀土资源。2005年,徐光宪联合师昌绪等14住院士,撰写《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两次上书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并多次深入白云鄂博地区调研,这份建议很快得到温家宝的批复。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引用严纯华的评论,表现出徐光宪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以及研究科学的哲学这两个层面所表现出的人生境界。

B徐光宪的父亲徐宜况曾就读于政法学院,对法中最高的宪有着深刻理解,因此在给儿子取名时,便选择了“宪”。

C.徐光宪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是在交通大学实现的,毕业时,他以两门功课满分的成绩考人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D.回国后,徐光完曾转而研究核燃料萃取化学,为打造“核科学家的摇篮”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推动了国家原子能工业的发展。

E.徐光宪创立的串级萃取理论用于实际生产后,打破了国外稀土公司的垄断,稀土产品价格暴跌,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得以确立。(2)请简要概括徐光宪这一人物的主要形象特征。(6分)

(3)文中详细介绍徐光宪在交通大学求学的这段经历有什么作用?(6分)(4)文中说:“一辈子搞稀士,我喜欢,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这是一种乐趣。”徐光宪这句话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内涵?请谈谈你的认识及从中得到的启示。(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尽管这样,我们采访过的经理们一般来说都认同,公司给予消费者 的机会更好些,无论这些话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②科威特的议会经选举产生,议会成员能够____,媒体也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使得科威特数十年来享有相对的自由。

③最近,在县委宣传部召开的组织生活会上,大家敞开胸怀,讲实话,讲真话,消除了过去的一些误会,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

A.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推心置腹 B.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C.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高密高粱酒走红的原因靠的是电视剧《红高梁》的热播,“酒”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整部剧中,故事的进展和角色性格的展现都和酒有着一定的关系。B.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存在坚定的宗教信仰,个别国家坚信有神灵存在的人比例高达51%,而在中国,比例大约是23%左右。

C.随着一个个新闻热点走入又淡出人们的视线,随着讨论的人群聚集又散去,那些我们曾经的疑问,是否得到了回应?那些我们曾经努力寻找的真相,是否最终拨云见日?

D.白俄罗斯的亚力塞维奇以《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作品荣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对前苏联的个体在巨大历史变动与灾难时的命运、处境与心态的记录与书写。

15.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听完故事,带着感动和迷离,带着满足和踏实,我告别老人,起身离去。路边的杨柳,在风中摇曳,像梦中的新娘。悠悠的白云,在天上漫步,像缥缈的歌声。____。牌坊象征着忠、孝、节、义的人文内涵,记述了停留的过往,也收藏着经年的故事。甘谷在明代见之于县志的牌坊数量不少,仅明嘉靖年间在城区就有二十四座坊表,惜无一幸存。目前全县仅存“山陕会馆”和“贯寺牌坊”,而尤以“贯寺牌坊”著名。

A.一座遗落的牌坊,还肃穆在贯寺村头,静默在蓝天之下 .B.在贯寺村头肃穆着一座遗落的牌坊,静默在蓝天之下 C.静默在蓝天之下,一座遗落的牌坊,还肃穆在贯寺村头 D.静默在蓝天之下,在贯寺村头肃穆着一座遗落的牌坊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几千年来,龙一直被中国人视为伟大、智慧、力量、神秘的象征。①__—,从来就以“真龙天子”自称。从周代初期开始,②____,这种袍服俗称龙袍。而除皇帝之外,任何人不得在衣服上饰以龙纹,③____,必处以极刑。在明、清时期,皇子、亲王、郡王有时亦可在衣服上饰以龙纹。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新年第一天,你接到同学小明的短信,邀请你跟他一起出去玩。但是,按照你家乡的风俗,新年第一天不能出去游玩。你自己也想留在家里陪伴父母,以尽孝心。请你以委婉的语气拟写一则手机短信,以拒绝同学的好心邀请,字数不超过100字。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今在闲暇的时候,许多人的放松方式就是外出旅游,暂时放下沉重的负担,走出喧闹的都市,来到宁静悠远的小乡村或是有奇山异水的大自然中,感受着美丽的风景带给我们的舒适……。其实风景并不仅仅是属于自然的,风景的内涵广泛而深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江淮十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解析】题干说:“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一种博物馆文化”错,原文只是说很多大学的做法容易使国学变成“博物馆文化”,只是假设,而非已然;且只是“很多”,而非“所有”。(3分)2.B【解析】“我国应该恢复”,原文是“除非恢复”。(3分)3.C【解析】“都认为是”错,原文是说“大都是”。(3分)4.C【解析】注意人名出现的地方只能做主语或宾语,宾语后应断句,“曰”后应断句。该句正确的标点应是: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3分)5.C【解析】应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3分)6.A【解析】A项,“补任滁州知州时”错,应为“调出京城任陕西提学佥事时”。(3分)7.(1)王邦瑞把禁军驻扎在城外,以巡捕军驻守东、西长安街,大开城门,接纳四郊躲避敌寇的百姓。(关键词:“屯”、“营”、“大启”、“纳”各1分,大意1分,共5分。)(2)朝廷改换将帅,必须要采纳公卿的意见,由皇帝决断,以此来谨慎防止和杜绝祸乱的苗头,表示臣下不敢专断。(关键词: “易置”、“采”、“宸衷”、“所以”各1分,大意1分,共5分。)8.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愁闷、豁朗、惆怅的变化。先是写自己长期羁绊在外,倦于漂泊,归路漫漫,愁绪满怀;但当诗人登上通潮阁,俯视长桥,远眺白鹭,眼前一亮,情感由低抑转为豁朗;而在不知不觉间,时光流逝,天色转暗,作者又回入到寂寞和惆怅中。(答出2种情感得3分,3种情感得5分)

9.第一首诗的结句,用一个“没”字写晚潮,动中显静。在这宁静中,时光悄然消逝,晚潮悄然而退,只有一片青葱的树林映着最后一抹斜辉。该句景中寓情,表现出诗人身在异乡的落寞惆怅。(3分)第二首诗的结句,用发丝来比喻天际的青山,新鲜别致。雄伟壮观的青山在地平线上仅露出如一丝纤发般的远影,可见青山之遥,中原之远。诗人借远渺之景抒写对故乡的怀念之情。(3分)10.(每空1分,共6分)

(1)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1.(5分)(1)答B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C、D不给分。

(C项,“不安于现状”“充满朝气”等分析依据不足。D项,“对当时社会制度的痛恨”不恰当。E项,“暗示了老人即将摆脱人生苦难的轻松”不够恰当。)(2)①一直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从未拥有过快乐的老人,受到那孩子的天真快乐的感染,目光久不愿离开。②老人由原来的心有顾忌到不再恐惧,内心的愿望也得以实现,因此感到轻松愉快。③反映了老人临终时内心的欣慰,因为他终于玩了一次幸福孩子才能玩的游戏,又为自己想象了一个幸福的童年。一个“堆”字,表现了他内心的极大满足。(每点2分,共6分)

(3)①反映了嘈杂、晦暗的现实生活环境和老人单调、麻木的生活状态。②反衬出铁圈给老人精神和生活带来的变化,他有了自己的快乐憧憬。③与下文老人滚铁圈时的环境描写构成鲜明对比,进而突出主题。(每点2分,共6分)(4)(共8分,意思对即可)主题思想——铁圈是老人快乐梦想的象征:是童年的幸福,是亲情的温暖,是富贵的愉悦。

情节结构——铁圈是贯串全文的线索:看玩铁圈—→想玩铁圈—→捡旧铁圈—→自玩铁圈。人物塑造——铁圈是造成老人行为心理变化的催化剂,激起了长期生活在单调、麻木状态下的老人的内心追求,完成了追寻梦想的过程。

12.(5分)(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A项,文中有“徐光宪就是后者的境界”,因此选项中“两个层面所表现出的人生境界”表述错误。C项,“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是在交通大学实现的”张冠李戴,第一个高峰应该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这一时期实现的。E项,“稀土产品价格暴跌”说法不严密,文中说的是“国际单一稀土产品价格暴跌”。)(2)①求知若渴,从小树立坚定的目标,并为之刻苦学习;②热爱祖国,放弃国外的锦绣前程,毅然回国,在核燃料萃取化学和稀土工程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③讲课细致认真,备课充分,关心学生。(每点2分,共6分)(3)①揭示了他上交通大学是“为了省钱”这一原因,照应了前面其“家道中落”的现实;②以租界内学习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他和他的同学们学习热情的高涨;③在这期间,他做了大量的习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校期间年年得第一,突出其学习成绩优异,也为后文写其卓越贡献做了铺垫。(每点2分,共6分)(4)(共8分,意思对即可)这句话表现了徐光宪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正是因为自己热爱科学、热爱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才能带着喜欢和乐趣,不断努力地探索,最终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人如果能结合国家的需要,积极投身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中去,就能够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在自己的领域里收获属于自己的风景。

13.B【解析】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3分)14.C【解析】A.句式杂糅。去掉“靠的”。B.语义重复。删掉“大约”或“左右”。D.指代不明。“这”指代的是“她”还是她的作品。(3分)

15.A【解析】前面写到了杨柳、白云,一个“还”字表示转移话题;再根据后面的内容,可以看出下一个话题是“牌坊”,而“牌坊”在这里应该是主语,故选A。(3分)

16.(6分,意思答对即可)①历代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特殊地位 ②皇帝所穿的袍服上往往饰以龙纹 ③如有违反则被认为有谋反篡位之心

17.【答案示例】小明同学,新年好!非常感谢你诚挚的邀请。按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新年第一天不能外出游玩;另外,平时忙于学业,我也想趁假期留在家里多陪陪父母。我对自己新年第一天就无法应约感到非常抱歉!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5分)18.【写作点拨】作文材料中的关键词无疑是“风景”。关于“风景”,我们可以理解为自然风景,即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物。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人文风景,即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足以令人感动、使人的心灵受到教化的事物,比如落日余晖中老两口相互搀扶、蹒跚前行的身影,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挥汗如雨指挥交通的交通警察的身影……我们还可以取“风景”的比喻意义或者象征意义,象征生活中所有的美好事物,比如亲人无私的关爱,家乡淳朴的人情,信守承诺的美德,永不言败的信念,永不停止的追求,等等。在这个层面上立意时,要注意与“风景”联系起来,写出能体现出这些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行为或场景。【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邦瑞,字惟贤,宜阳人。年轻时就有气量和才识。作诸生的时候,山东盗匪兴起,向知府上呈剿寇的十四条策略。正德十二年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与王府有关系,于是出京作广德知州。

嘉靖初年,因祖父去世而离职。(后)补任滁州。多次升迁至南京吏部郎中,调出任陕西提学佥事。因贡入国子监的生员有五人以上考试不合格而获罪,被贬为滨州知州。再迁任固原兵备副使。泾、汾大盗李孟春,流窜抢劫黄河东、西,王邦瑞剿平了他们。因祖母去世离职。守丧期满,又担任陕西提学,转任参政。因母亲去世离职。起用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察安抚宁夏。敌寇乘河水结冰进犯,王邦瑞设伏击败了敌寇。改任南京大理卿。未上任,召为兵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进升左侍郎。

俺答进犯都城,(朝廷)命王邦瑞总督九门。王邦瑞把禁军驻扎在城外,以巡捕军驻守东、西长安街,大开城门,接纳四郊躲避敌寇的百姓。兵部尚书丁汝夔被关进牢狱,(朝廷)命王邦瑞代理兵部事务,同时督察团营。敌寇退却,请求奖惩各将功过,并且疏浚九门濠沟,都被回复可以。王邦瑞见军营制度长期松弛,极力陈述其弊端。于是废置十二团营,全都归入三大营,让咸宁侯仇鸾统管。王邦瑞也改任兵部左侍郎,专门督察军营事务。又条列呈上兴办废除的六件事。其中说宦官掌管兵权,是古今的大患,请求完全撤回监军的宦官。皇帝回复依从了他。仇鸾向皇帝诬陷王邦瑞,皇帝的信任渐渐转移。恰逢仇鸾奏请革除蓟州总兵官李凤鸣、大同总兵官徐珏的官职,而举荐京营副将成勋代替李凤鸣,密云副将徐仁代替徐珏。圣旨从宫中直接下达。王邦瑞说:“朝廷改换将帅,必须要采纳公卿的意见,由皇帝决断,以此来谨慎防止和杜绝祸乱的苗头,表示臣下不敢专断。况且京营大将与各镇将领互不管辖,为什么为了京营,却贬斥各镇守将。如今曲从仇鸾请求,臣担心九边将帅都奔走依附,这不是国家的福分。”皇帝不高兴,下诏书责备他。仇鸾又想节制守边将领,停止修筑蓟镇的边墙。王邦瑞都认为不可行。仇鸾非常恨他,更加肆意进谗言诬陷他。恰逢王邦瑞又陈述剿抚大计,(皇帝)于是下严厉的诏令免去他的官职,让他以一般官吏的身份办事。过了几天,官吏考核时自我陈述。最终被除去官籍,让赵锦代替。王邦瑞离职,仇鸾更加专横,第二年被杀,赵锦也因结党定罪贬戍边关,于是皇帝渐渐思念王邦瑞。过了十年,京营缺人,皇帝说:“非王邦瑞不可。”就起用他任原来的官职。王邦瑞到了京营以后,上书根据具体情况办理的几件事,都被允许施行。过了一年去世,追赠太子少保,谥号襄毅,派行人护送灵柩回乡安葬。王邦瑞严正刚毅,有才识和气量。做官四十年,以廉正有节操著称。儿子王正国,任南京刑部侍郎。

第四篇:2014年江淮十校四月联考语文答案

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答案

1、D(A项,错在“只要„„就„„”,原文信息是必要条件关系不是充分关系;B项,理解于文无据;C项,错在“根本原因就是汉学一直没有被研究者们作广义的定位”,根本原因应该是“中国文化仍然滞留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之上”,即汉学没有现代化。)

2、B(错在“汉学发展陷入困境导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文明的发展严重滞后”,应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文明发展的严重滞后使汉学发展陷入困境。)

3、D(A项,错在“被动”与“主动”,应该位置对调;B项,“当代文化研究者”偷换概念,应该是西方专家。C项,因果倒置,“所以”前后内容应对调。)

4、C(列:排列,摆开。)

5、D(修饰连词,无义。A项,代词,他/衬音助词,无义;B项,因果连词,因为/目的连词,来;C项,助词,的/助词,取消独立性,无义。)

6、B(错在“从郡守杨孟瑛到太守刘梦谦等地方官对它还是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太守刘梦谦没有修缮。)

7、(10分)

(1)从杭州城中搜集了几万盏羊角灯和纱灯,把它们全部挂在堤上的桃树与柳树上,树下用红毡铺地,招来妖艳歌童和名牌妓女,开怀痛饮,放声高歌。(5分,“括”“遍”“冶”“纵”各1分,通顺1分)

(2)我在寓所时,常叫来一只小船,划着桨到苏堤上,随意走动着欣赏山景,领会了很多山水趣味。(5分,“小筑”“桨”“步”“最”各1分,通顺1分)

8、诗人是一个浪迹江湖而又无所事事,悠然闲适而又孤寂抑郁,放达纵饮而酒醉月下花丛的高士形象。(4分,意思对即可)

9、“满”字既状写诗人醉酒后沾花满身,又再现月光满身情景;(2分)它既表现了诗人满心的闲适与惬意,又透露出酒醒后满怀的寂寞与忧愤。(2分)

10、(6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甲: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乙:①吴质不眠倚桂树②侵晓窥檐语③赢得仓皇北顾④会桃花之芳园⑤术业有专攻⑥静影沉璧

11、①广阔无垠且平整;②有成千上万艰苦劳作的农民;③有着见证辛苦的悲壮的鹅黄色彩;④既浩瀚壮烈,又死气沉沉;⑤有着青黄轮转的色彩变幻;⑥有着啸聚厚实与恢弘不绝的声

7有着莫言笔下的乡村气味。音;○(6分,每一点1分;答对6点即可)

12、①表现父亲愚昧麻木、痛苦艰辛的个性特点;②承接上文不再愚民的议论,③为下文描写大地、思考大地作铺垫;④把父亲形象与上文一望无垠的大地形象作鲜明对照。(4分,一点1分)

13、(1)①把青黄轮转看成是大地逻辑永远不会出错;②青黄的浩瀚壮烈造就了我孤独寂寥性格是大地犯的错;③我对大地青黄轮转逻辑既爱又恨。(3分,一点1分)

(2)①福楼拜精辟的话引起了我的情感共鸣;②大地本身没有诗意与感染力是不争的事实;③大地对我有诗意与感染力全是我的主观感受。(3分,一点1分)

14、(8分,任选一角度探究,观点2分,分析6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有个性。作者对故乡平原大地形象的描写充满个性。他不但写出了平原的广袤

无垠,更可贵的是他还写出了平原大地青黄轮转的色彩与逻辑,写出了平原啸聚恢弘的声音与令人遐想的气味。

示例二:有个性。作者对故乡平原大地的思想感情的抒发充满个性。在他看来,大地造就着愚民,大地记录着农民艰辛与痛苦;大地本身没有诗意与感染力,它之所以如此,全是作家或读者的主观心理感受。

示例三:有个性。作者在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充满个性。开头写平原大地的广袤无垠,接着写父亲愚昧麻木与生活艰辛,这是不露痕迹的巧妙对比;写父亲还有为下文描写、抒情、议论作铺垫的功效;末尾联想评价福楼拜的话语,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拓展了文章意境又深化了文章主旨。

15、B(A项,打园场—打圆场;C项,攻城掠地—攻城略地;D项,胁奏曲—协奏曲。)

16、D(“挥金如土”本是贬义词,但句中加了引号,属贬词褒用,符合句意。A项,扫眉才子:旧指有才华的女子;用在此项修饰对象错误。B项,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意思不合语境。C项,一箭之地:比喻相距不远;望文生义。)

17、B(A项,不合逻辑,“电脑、美术、做奶酪”不是职业技能培训;C项,“根据„„显示”句子杂糅;D项,“遵守„„道德底线”搭配不当,应改为“遵守法律,守住道德底线”。)

18、①C②A ③D④ B(4分,一空1分)

19、一生中要做的事很多,而现在我们选择了这一件,那就让我们把它做成经典。(5分,意思对即可)

20、(1)穿越时间(2)混杂(3)荒唐(6分,一个2分)

【参考译文】

杭州有西湖,颍上也有西湖,都是风景幽美的地方。苏东坡在杭州颍上当过太守,他刚当颍上太守,颍上人说:“翰林学士只要到湖中游逛,公事就可办了。”

秦观因此写了首绝句,该诗写道:“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身至有西湖,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苏东坡到颍上后,给执政者的感谢信写道:“我入参翰林院(北宋时,翰林学士直舍在皇宫北门两侧,故以“两禁”借指翰林院),每玷北扉之荣(古代,翰林院的门是向北开的,所以用“北扉”指代翰林院);出典(谓出而执掌某种官职。)二邦(杭、颍),迭为西湖之长(15年前在杭州当太守,15年后又在颖上当太守,故“迭为”)。”所以他在杭州当太守时,奏请朝廷疏浚西湖,他聚积葑泥,修筑长堤,该堤从南往北,横截湖中,就取名为苏公堤。堤上两旁栽种桃树柳树,长堤中间是六桥。宋王朝南渡后,湖中吹吹打打的楼船极其华丽。后来由于湖水中的冲刷侵蚀,堤逐渐塌坏。进入明朝,在成化之前,里湖全成了百姓的产业,六桥的水流细如麻绳。正德三年,杭州太守杨孟瑛开辟西湖,西边到达北新堤并以此为界;扩大苏堤,使苏堤高达两丈,宽达五丈三尺,分列栽种万株柳树,顿时就恢复了苏堤的旧观。日子久了,柳树衰败日见稀少,堤也日趋坍塌。

嘉靖十二年,县令王釴要犯罪轻的栽种桃树柳树赎罪,结里红花紫叶鲜艳耀眼,相互错杂如同锦缎。后来因为战争的原因,桃树柳树几乎被砍光。万历二年,盐运使朱炳如又种上杨柳树,又恢复了鲜艳耀眼的景象。到崇祯初年,堤上的树都有合抱大。太守刘梦谦跟文士陈生甫一班人,到了农历二月,在苏堤举办盛会。从杭州城中搜集了几万盏羊角灯和纱灯,把它们全部挂在堤上的桃树与柳树上,树下用红毡铺地,招来妖艳歌童和名牌妓女,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夜来了,将几万支蜡烛一齐点燃,光明大放,使西湖的夜晚如同白昼。从湖中遥望堤上的灯光,发现它在湖中的倒影更加亮堂,好象灯盏是堤上的两倍。吹呀、唱呀,要闹腾到快要天亮。这事传到京城,太守受到降级(镌:官吏降级)处分。

于是想起苏东坡在杭州当太守时,春天每逢休假日,定要邀约客人去西湖,在山水幽美处进早餐。吃罢早餐,每个客人给一只船,船上有队长一人,带领几个官妓,听他们去哪儿游逛。下午四五点钟后敲锣将他们集合,申时,又去望湖亭或竹阁聚会,极尽欢乐才结束。到一更二更时,夜市还未散,苏东坡他们打着火把回府。城中男女云集在街道两旁观看。这真是空前的风流潇洒,盛世的乐事(熙世:兴盛的朝代),后人再也赶不上。

没有董仲舒、大师们的妙笔,是不能够表现西湖的景象神韵的。我在寓所时,常叫来一只小船,划着桨到苏堤上,随意走动着欣赏山景,领会了很多山水趣味。但是一拿起笔便好像写不出什么了,是神韵难以表现啊。我的朋友程孟旸在《湖上题画》诗中写道:“风堤露塔欲分明,阁雨萦阴两未成。我试画君团扇上,船窗含墨信风行。”这样的景色,这样的诗作,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妙画,都是可以想见的。癸丑年八月写于清晖阁。

第五篇:2015届高三江淮十校四月联考试卷语文试题

2015届高三“江淮十校”四月联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撰写论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运用逻辑思维。如果没有科学的头脑,就写不出科学论文。所谓科学头脑,也就是逻辑的头脑。逻辑上讲两种科学方法,一个是演绎,一个是归纳。所谓演绎,就是从一般到特珠;所谓归纳,就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搞科研,要先用归纳,再用演绎,不能反过来,反过来就坏了。比如逻辑上的三段论法,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凡人皆有死,你是人,你也有死。”这是演绎法,从大前提推出结论。结论对不对,关键在于大前提对不对,主要是“凡”字。“凡”是归纳出来的,我们做研完工作,就是要研究这个“凡”。怎么研究呢?就是从大量具体的材料中去归纳,从个别到一般,结论是在归纳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开头。凡是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往往都靠不住。因为你往往是主观的,找一些为你所用的例证,不为你所用就不要,那自然就错误了。

②真正掌握归纳的方法,不那么容易,但我们要尽可能运用归纳的方法做科研工作。清代王引之,可以说是掌握了归纳的方法,尽管当时没有归纳的说法。他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用一本书中的例子来证明古人对某一个问题解释的错误。《邶风·终风》的“终风且暴”,《韩诗》说:“终风,西风也。”王引之认为这个讲错了,是缘词生训,现在我们叫望文生义。从这句话看,“终风”解释为“西风”是讲得通了,但别的地方“终”都没有这个意思,所以你这一个地方讲通了也不能算数。王引之用大量《诗经》中“终”和“且”对称的例证来证明,“凡”这样的“终”字都作“既”讲。我们做科研工作,就要达到一个“凡”。

③跟归纳相反,就是所谓的孤证,只有一个例子来证明,完全没有归纳,它跟科学方法是违背的。前些日子看一些字典的稿子,这里就很有一些孤征的问题。“信”字,它讲做“媒人”,举的例子是《孔雀东南飞》的“自可断来信”。这个地方讲成“媒人”也可以讲得通,问题在于是一个孤证。古书中“信”都不做“媒人”讲,而讲到“媒人”的时候,也没有用“信”字的,为什么单单这一个地方做“媒人”讲,这就是孤证,孤证是不科学的。余冠英就讲得很好。他说,“信”有使者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媒人”,但“信”字本身不能解释为“媒人”。同时,搞科研工作也最忌先有结论,然后找例证。有一个例子,这就是黄侃的古本韵、古本纽的说法。他先主观下个结论,古代一定有个本韵,跟本纽相当。一定是古本韵中有古本纽,古本纽只能出现在古本韵。这牵涉到整个逻辑思维问题。为什么说它是古本韵,因为它里边有古本纽;为什么说它是古本纽,因为它出现在古本韵。林语堂批评他是乞贷论证,现在叫循环论证。这是违背科学的。

④胡适那套“大胆假设,细心求证”行不行?大胆假设问题不在于假设,而在于大胆。太胆到某种程度,就变成主观臆测了,跟科学的假设风马牛不相及。胡适说,《红楼梦》就是曹雪芹的自传。这种假设真是太大胆了,主观的大胆,当然就不科学了。胡适的“大胆假设,细心求证”,问题在于大胆,不应该提大胆,科学的解释就是假设,假设是可以的,大胆是不可以的。细心求证是完全对的。所谓细心求证,应该是充分掌握材料,然后细心地推出结论。但胡适本人就没有做到,他的《入声考》就没有细心求证,讲得很不好。总之,掌握科学方法就是归纳,先归纳,后演绎,先归纳后分析,没有归纳就没有分析。

(节选自王力《谈谈写论文》,有删改)1.下列对于“科学头脑(方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头脑是分析能力的基础,它是科研人员从事科研的必备品质,科研人员必须拥有科学头脑。

B.归纳.是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其共同点;而演绎,是从共同属性中去推断某个个体也有相同的特征。

C.科研工作,要达到“凡”,它的得来,必须先占有大量材料,再进行概括分析,不可先下结论。

D.“大胆假设”问题不在于假设,而在于大胆;而“细心求证”也不是完全对的,要看具体情况。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段首先点明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接着引出归纳和演绎两种逻辑方法,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及注意事项。

B.第二段写了王引之对《韩诗》观点的质疑,肯定了王引之方法的科学性,证明归纳法对于科研来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C.第三段,从孤证谈起,进而肯定了余冠英的解释,批评了黄侃的循环论证,从而证明孤证是违背科学的。

D.第四段由胡适“大胆假设,细心求证”着手,接着指出问题所在,点明可取之处,最终提出科学思维方法。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理解、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要我们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就是要归纳,先归纳,后演绎,先归纳后分析,就能写出真正的科学论文。

B.如果分析不是以归纳为基础,而是先确定观点,再找材料来证明,这是违背科学的,其论点也都是错误的。

C.韩诗说:“终风,西风也。”这种只有一个倒子,而不用一本书中的其他例子来证明的研究方法,就是孤证。

D.胡适的《入声考》讲得很不好,因此说,他提倡的“大胆假设,细心求证”问题不在于假设,而在于大胆。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温峤,迁太子中庶子。及在东官,深见宠遇,太子与为布衣之交。数陈规讽,又献《侍臣箴》,甚有弘益。时太子起西池楼观,颇为劳费,峤上疏以为朝廷草创,巨寇未灭,宜应俭以率下,务农重兵,太子纳焉。明帝即位,拜侍中,俄转中书令。峤有栋梁之任,帝亲而倚之。屡上疏,议奏,多纳之。

苏峻反,及京师倾覆,峤闻之号恸。人有候之者,悲哭相对。俄而庾亮来奔,宣太后诏,进峤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峤曰:“今日之急,殄寇为先,来效勋庸而逆受蒙宠,非所闻也,何以示天下乎!”固辞不受。时亮虽奔败,峤每推崇之,分兵给亮。遣王愆期等要陶侃同赴国难,侃恨不受顾命,不许。峤初从之,后用其部将毛宝说,复固请侃行,语在宝传。初,峤与庾亮相推为盟主,峤从弟充言于峤曰:“征西将军住重兵强,宜共推之。”峤于是遣王愆期奉侃为盟主。侃许之,遣督护袭登率兵诣峤。

侃率所统与峤、亮同赴京师,戎卒六万,旌旗七百余里,钲鼓之声震于百里,直指石关,次于蔡洲。侃屯查浦,峤屯沙门浦。时峻军多马,南军杖舟楫,不敢轻与交锋。用将军李根计,据白石筑垒以自固,使庾亮守之。贼步骑万余来攻,不下而退,追斩二百余级。

后义军屡战失利,峤军食尽,陶侃怒曰:“使君前云不忧无将士,惟得老仆为主耳。令数战皆北,起将安在?荆州接胡蜀二虏,仓廪当备不虞,若复无食,仆便欲西归,更思起算。但今岁计,殄贼不为晚也。”峤曰:“不然。自古成监,师克在和。光武之济昆阳,曹公之拔官渡,以寡敌众,仗义故也。峻、约小竖,为海内所患,今日之举,决在一战。峻勇而无谋,藉骄胜之势,自谓无前,今挑之战,可一鼓则擒也。奈何舍垂立之功,设进退之计!且天子幽逼,社稷危殆,四海臣子,肝脑涂地,峤等与公并受国恩,是臻命之日。事若克济,则臣主同祚,如其不捷,身虽灰灭,不足以谢责于先帝。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公若违众独反,人心必沮。沮众败事,义旗将回指于公矣。”侃无以对,遂留不去。

及贼灭,拜骠骑将军、开府投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邑三千户。(选官《晋书·温峤郗鉴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殄寇为先

殄:抵御 B.次于蔡洲

次:驻扎 C.今数战皆北

北:败逃 D则臣主同祚

祚:福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不敢轻与交锋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B.宜应俭以率下

敢以烦执事

C.钲鼓之声震于百里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且天子幽逼

且相如素贱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温峤当仁不让。国库不足,太子却大兴土木,他直言劝谏宜节俭作表率;积极为政事出谋划策,建议多被采纳。

B.温峤高风亮节。太后宣诏晋升其官爵,他以无功不受禄为由拒绝;并最终推选陶侃为盟主,共同讨伐叛军。

C.温峤虚心多谋。听从毛宝的建议说服陶侃同赴国难;与叛军对垒时,用自己的谋略巧妙化解己方军事上的弱势。

D.温峤善于辞令。他精确分析形势,抓住对方心理,成功劝说陶侃,保住讨伐联盟并最终完成平荡叛军的重任。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及在东富,深见宠遇,太子与为布衣之交。(3分)译文:

(2)光武之济昆阳,曹公之拔官渡,以寡敌众,仗义故也。(4分)译文:

(3)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3分)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彭蠡湖晚归 白居易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8.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请具体赏析。(5分)答

9.古人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就此简要谈谈你对本诗的理解。(3分)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①

,②

。③,④

。⑤

,⑥。

(白居易《琵琶行》)

乙:①,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离骚》)②,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③,言笑晏晏。

(《诗经·氓》)④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⑤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⑥,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①从四岁在故乡的小河里学会游泳,已几十年过去了。几十年里,与河流、与水的感情越来越深,可谓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看河景,沐河风,听河声,早已是我每日都要进行的功课,若是哪一天不看一眼河流,不听一会儿水声,就成了一个亏欠和心痛。游泳,也成了我多年的习惯。

②有一次,我和朋友旅行来到海南的天涯海角。当夜晚落潮刚过,我跳下海游了约半小时,领略到了海的凶险,而且险些被涌浪卷走。那一刻,笼罩海面的夜色使我有了深渊在即的恐怖,好在我及时随着落潮回旋的余波顺势拼命游到浅滩。我返回岸上,岸上看海的朋友竞浑然不觉,他不知道,我其实刚刚从死神大张的口边侥幸逃出来。

③海里的那次冒险游泳,使我对陆地河流、尤其是对故乡的河流,有了更深、更亲切的感情。几十年来,在河里无数次的游泳,我竟没有遇过一次危险,仅有几次小小的呛水。在我。心目里,至少对于我,河流是厚道的、友好的。

④但是,千万不可轻薄地去挑战河流,不可狂妄地去蔑视河流,更不可怀着恶意去糟蹋和伤害河流。

⑤我们应该像我们的先人那样,从内心里尊敬和热爱河流,并且多多少少对河流怀着一点畏惧,怀着一种崇拜。

⑥把河流看做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不,河流就是历史老人本身,大地的往事都镌刻在河流弯曲的身上。随便一粒沙、一块河边的石头、一页沉没于河底的船的碎片,都记载着过往时光的遭逢际遇,其间有多少惊心动魄的事件和情节啊。你随意拾取一粒石子,在它细密的纹路里,肯定浓缩着比《史记》更浩瀚更久远的时光密码。

⑦把河流看做一位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式的学问家和具有无穷原创力的创造者,他凿通万山、培育万物、养活万民,灌溉万世,如此大学问和大本领,河流竟是无师自通,无往不利,是何故?是因为河流秉持了“参天地,赞化育”的大道,利天下而不自利一分,育万物而不独占一物,河流真正做到了为天地工作,为众生操劳。得大道者,方有大德、大学问、大智慧、大本领。河流是上苍花了亿万年的课时精心培养的学问家和工程师,河流来到世间,就是为了彰显天意,广施福泽,创造奇迹。

⑧即使是一条小河,他也比我们有见识、有故事得多,他见过许由、屈原、司马迁,见过褒姒、西施、王昭君,见过陶渊明,见过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见过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和曹雪芹;见过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知道吗?就是你家门前的那条小河,他对你早已遗忘的你们家族数百年的家谱,也能倒背如流。他见过你爷爷以及你爷爷的爷爷,见过你外婆以及你外婆的外婆,他见过你妈还是个小女孩子时的样子,那是初夏的午后,她与邻居小孩在河边戏水的时候,河水就打湿过她那葱白一样的脚丫子„„ ⑨是的,如果我们静下心来,默默想一下河流,我们就会对河流生出无限的感念、深情和敬意。

⑩然而,如今,我们,对于脚下大地,对于万物生灵,对于水,对于河流,我们还有几许尊敬,还有几许深情,还有几许怜惜?还有哪一片土、哪一座山、哪一棵树、哪一种生灵,哪一条河,哪一条溪,不被我们欺凌、掠夺、糟蹋和伤害?在孟浩然沉吟过的田野上,还剩下几处田园意境?在李白放歌的山水间,还存有几许山水诗意?

⑧当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金钱拜物教成为人们迷信的“邪教”,当颠覆传统、解构信仰、践踏美德成为丑陋的时尚,我们上不畏天,下不敬地,外无造化可师,中无心源可得,我们心藏大欲,手挥利器,放纵欲望的虎狼,迷醉于形同抢劫的所谓升官发财、争名夺利、一夜暴富、“只要我生前洪福齐天,哪管它死后洪水滔天”等等邪恶低级的快感。危险啊,只差一步,我们就成了穷凶极恶、吞噬万物的大地的蝗虫和大自然的敌人。

⑩我们一路张狂,一路狂啸,见山欺山,见水辱水,见鸟烹鸟,见琴焚琴,见色起邪心,见玉生贼胆。我们像迷狂的风魔,张牙舞爪蹂躏着大地,也蹂躏了我们本可以纯正高尚一些的心灵。

⑩我们可曾发现,如今,还有几只鸟,愿意停在我们屋顶?与我们聊聊天、拉拉家常,或亲热地呼唤我们的乳名,或用水灵灵的语调向我们朗诵几首唐诗。还有几眼山泉,愿意向我们投来深情的眸子?它们早巳痛苦地闭了眼睛,不愿再见到我们;还有几条干净的河流,愿意收藏我们的身影?它们很浑,像我们的内心一样浑;它们很浅,像我们的情感一样浅;它们失去活水源头,才变得如此残破和恓惶,那是痛彻心扉地在提醒:人啊,倘若不找回你的心灵源头和情感活水,你们的心灵之河,大地的生命之河,又如何能重新荡漾,并映照出天地万物的倒影?

(节选自李汉荣《河流记一大地伦理与河流美学》,有删改)11,文章的第②段可否删去?为什么?(6分)答:

12.认真阅读文章,思考为什么“我们应该从内心里尊敬和热爱河流”?(6分)答:

13.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文中划线句进行赏析。(4分)答:

14.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说说我们该如何“找回心灵源头和情感活水”。(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蠡测/嫠妇。

棕榈/毛驴子

呼天抢地/铿锵玫瑰 B.发酵/校正

觊觎/忌生冷

鹬蚌相争/卖官鬻爵 C.烟囱/龃龉

睥睨/辟邪说

掎角之势/济济二堂 D.阔绰/辍学

秤砣/铊中毒

溘然长逝/恪守本分

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蟊贼

孑孓

掉书袋

皇天后土

信屈聱牙 B.踯蹰

逡巡

首发式

剑拔弩张

蓬荜生辉 C.赏赉

涣散

傀儡戏

夸夸奇谈

纵横捭阖 D.纰漏

央浼

金钢钻

作壁上观

怙恶不悛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当北京出现罕见的“APEC蓝”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加大治污的力度,距离海晏河清就为期不远了。

B.阳光和煦,微风拂面,杨柳依依;在这大好春光中,他却安之如素,捧着心爱的《红楼梦》,细细咀嚼。

C.曾几何时,挖掘机广告红遍大江南北,而如今该校却陷焱招生困境,这让夫家不得不感叹白云苍狗啊。

D.随着市场的发展,许多资质不达标的装修公司也雨后春笋般兴起,这对监管机构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18.下面五个句子中四个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4分)①澳门在回归祖国后,在中央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和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谱写出新的精彩篇章。

②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实践,只有我们把它付诸于实际工作当中,理论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③针对当前市场运行的特征和市场操纵行为的新特点,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说,证监会已决定于近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涉嫌操纵的机构进行立案调查。

④继上月“馊水油**”后,顶新集团旗下企业以饲料油混制食用油的行为又被曝光,这家拥有康师傅、味全等品牌的知名企业,居然连曝一年三起食品安全事件。

⑤国家旅游局发出通知说,4名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严重扰乱了航班正常秩序,致使航班返航,影响了其他乘客的行程,涉事游客已受到罚款及支付赔偿。

序 号

19下面是马秘书和杨秘书的通话记录,请根据情境,把对话补充完整。(5分)马秘书:您好!请问是博雅公司吗?

杨秘书:

。马秘书:我是翰林公司的秘书小马。

杨秘书:。

马秘书:是这样的,我们公司张总想请你们王总明天小聚。扬秘书:

。马秘书:今天晚上6:00,地点在文化路清茗茶庄。杨秘书:

。马秘书:那就谢谢了,再见。

杨秘书:。

20.语言可以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发展、变化,变得含义丰富、褒贬兼备,极富生命力。请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6分)

①“哎,这孩子真是太任性了,稍微说他几句,就赌气呆在房间,不吃晚饭。” 一位妈妈向邻居倒着苦水。

②据媒体报道,西安一企业家出资购买材料,建设别墅,然后再免费送给村民居住。大家都笑着说他很任性。

③对于放假时间的安排,大家通过比较,发现七年却无一年相同,毫无规律可循,难道一定要这么任性吗?

答:①

五、(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东晋大臣蔡谟看到蟛蜞,非常高兴,让人烹调来吃。吃过后,他上吐下泻,这才知道那不是蟹。后来和友人闲谈中提到此事,他的朋友说:“你没有认真读《尔雅》啊。”(《尔雅》中讲到蟛蜞,说它是一种外形像蟹的甲壳类动物。)

材料二:苟荀子在《劝学》中说:“蟹六跪而二螯。”但实际上,蟹有八足二螯。《劝学》中的“六”字,“疑皆‘八’字之误。”

综合两则材料,你有哪些感想或体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5届“江淮十校”四月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D(无中生有。“而‘细心求证’也不是完全对的”一句错。原文最后一段说“细心求证是完全对的”。)

2.C(黄侃的循环论不是用来证明孤证的。)

3.C(A混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B夸大范围。原文是“往往都靠不住。”D强加因果。)

4.A(殄,灭绝。)

5.D(A介词,和/连词,和。B连词,表目的关系/介词,用。C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助词,得,放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的。D皆为连词,发议论时,表语意更进一步,可译为“况且”、“再说”。)

6.C(“用自己的谋略”错。原文是说“用将军李根之计”。)7.(1)等到(他)在东宫(辅佐太子),很受太子宠信恩遇,太子与(他)建立了布衣之交。(“及”、“见”各1分,句子整体通顺1分。)

(2)汉光武帝在昆阳取胜,曹孟德公攻克官渡,(他们能够)以少胜多,(这)都是仗义而战的缘故。(“济”、“拔”、“判断句式”各1分,句子整体通顺1分。)

(3)现在的事态发展形势,从道义上讲,已经没有退缩的余地,就像已经骑在猛兽的背上,怎么可能中途就下来呢!(“义无旋踵”、“安”各1分,句子整体通顺1分。)

8. 描绘了一幅幽静、色彩丰富的暮日春景图。(1分)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静静的夕阳挂在天边,而飞鸟给幽静的画面增添一丝灵动;(2分)飞鸟千白点,夕阳的红艳,色彩对比,形成强烈视觉冲击,煞是优美。(2分)

9.诗中写了作者所见,有天色,有桃花,有飞鸟,有落日,景色优美。(1分)作者触景生情;(1分)想到自己迁徙异地,作客他乡,加之衰病缠身,登高望远时,不禁悲从中来,愁绪万千。(1分)

(答乐景衬哀情,也可酌情给分。)

10.甲题:①大弦嘈嘈如急雨,②小弦切切如私语。③嘈嘈切切错杂弹,④大珠小珠落玉盘。⑤间关莺语花底滑,⑥幽咽泉流冰下难。

乙题:①伏清白以死直兮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

③总角之宴

④野芳发而幽香

⑤一尊还酹江月 ⑥无边落木萧萧下

11.不可以。内容上,写了我在海中游泳的难忘的冒险经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分)结构上,承接上文写我喜欢游泳;(2分)由海的凶险、恐怖引出下文写河流的厚道、友好,形成对比,为后面写对河流的尊敬、热爱作铺垫,行文更加自然流畅。(2分)

12.①河流记载着过往时光的遭逢际遇,浓缩着历史。②河流孕育了万物,为众生操劳,广施福泽,不自利一分。③河流有丰富的阅历,见多识广,蕴含着丰富的故事。

(意义相近即可。答“河流对我们是厚道的、友好的”也可。)13.用了拟人、反问手法。(2分)把小鸟人格化,写出小鸟的可爱、灵动、聪慧,以及人与小鸟的和谐相处,情景也非常温馨、美丽,可这一切一去不返了,令人扼腕叹息;(1分)反问加强语气,可以更好地警醒人类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1分)

14.要点提示: ①我们要心怀一份敬畏。不去轻薄,蔑视,糟蹋自然及外物。②我们要心怀一份感恩。尊敬,热爱自然及外物,感谢它们的给予。③我们要修身养性,坚决抵制不正之风、不良习惯的侵蚀。(每点2分,结合现实2分;其他角度,以文本为出发点,只要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15.D 16.A(B踯躅或踟蹰;C夸夸其谈;D金刚钻)

17.C(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A望文生义。海晏河清,比喻天下太平。B语境不对。安之如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D感情色彩不对。雨后春笋,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多指好的事物。)

18. 示例:

①把“澳门在回归祖国后”改为“在澳门回归祖国后”。②把“付诸于”改为“付诸”或“付之于”。④把“一年”放到“居然”前。

⑤把“受到罚款及支付赔偿金”改为“受到罚款及支付赔偿金的处罚”。19. ①您好!这里是博雅公司。请问,您是? ②哦,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 ③哦,请问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呢? ④好的,我一定转告王总。⑤不客气,再见!

20.①批评之意,多指性格、脾气不好,太放任自己。(意义相近即可。)②褒奖、称赞之意,多指做事随性,不计较得失、不斤斤计较。(意义相近即可。)③调侃、批评之意,多指做事太随便、太随意,不守常规。(意义相近即可。)21.参考高考作文标准。可以从“学与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信与疑”、“知与行”、“接受与质疑”、“信知与尽信书不如无书”等角度进行辩证分析。

文言文参考译文

温峤,升迁为太子中庶子。等到(他)在东宫(辅佐太子),很受太子宠信恩遇,太子与(他)建立了布衣之交。他数次上表规谏,又献上《侍臣箴》,作用相当大。其时太子在西池修建楼台馆所,耗费劳力钱财巨大,温峤上疏规劝说现在朝廷初立,强敌未灭,应当节俭为天下做表率,务农兴稼,重兵经武,太子采纳了这个建议。明帝即位后,接着又转为中书令。温峤担负着朝廷的重要使命,如栋梁一样,明帝非常信任并依靠他。屡次上疏,经过大家议论奏请,这些建议多被采纳。

苏峻起兵反叛,等到京师沦陷,温峤听到消息后放声痛哭,有人前来探望,他和探望的人相对悲泣。不多时庾亮逃奔而来,对他宣读太后诏书,加封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温峤说:“今日这样危急,应以消灭贼寇为先,我寸功未建而蒙受殊荣,这是前所未闻的事,怎好向天下人交待呢。”坚决不接受。当时庾亮虽是投奔而来,温峤处处敬重他,分兵让他统领。派遣王愆期等邀陶侃同赴国难,陶侃恼恨明帝临终顾命未召他参与,不支持此事。温峤开始就依从了陶侃,后来用部将毛宝之谋,再次劝说陶侃,其语在毛宝传中。当初,温峤与庾亮相互推为盟主,温峤的从弟温充对他说:“征西将军陶侃位高兵强,应该推举他为盟主才对。”温峤于是派王愆期去见陶侃,请他为盟主。陶侃同意了,派督护龚登率兵见温峤。陶侃率领大军与温峤、庾亮一起向京师进发,总共有士卒六万,旌旗相望前后达七百余里,金鼓之声震于百里之外,大军直逼石头城,屯于蔡洲。陶侃驻扎查浦,温峤屯兵于沙门浦。时苏峻军中多是骑兵,而江南的军队多是水兵,倚仗舟楫,不敢轻易与骑兵交锋。用将军李根之计,占据白石山筑营垒巩固自己的阵地,让庾亮于此固守。敌人步骑万余人来攻,不胜而退,出兵追击斩首二百余级。

后来义军多次失利,温峤军中无粮,陶侃生气地说:“使君当初说不愁无兵无将,只要老仆我来领头就行了。现数次作战皆败逃,你的良将在哪里?荆州面临强胡西蜀两大劲敌,备有余粮以防不测,在这里再无饭吃,我就带兵回荆州,再想别的办法,等今年过了,再讨贼也不算晚。”温峤说:“不对,自古以来的教训,取得胜利在于人和心齐。汉光武帝在昆阳取胜,曹孟德公攻克官渡,(他们能够)以少胜多,都是因为仗义而战的缘故。苏峻、祖约这小丑,为海内人人所痛恨,今日之举,取决于关键一战。苏峻有勇无谋,依仗小胜骄横不可一世,自认为无敌可挡,今天与之决战,可一鼓擒之。怎能舍弃即将到手的成功,萌生退兵之念呢!况且天子落入贼手,社稷倾危,四海忠臣,肝脑涂地,我和你并受国恩,现在正是为国效力之时。今天如果取胜,则是我们君臣共同的福气,若是失败,身为飞灰,也不足以报答先帝的恩德。现在的事态发展形势,从道义上讲,已经没有退缩的余地,就像已经骑在猛兽的背上,怎么可能中途就下来呢!你如果违背大家心愿独自返回,人心一定沮丧,影响了斗志破坏了大事,义军的矛头将会指向你了。”陶侃无言可答,就没有离去。

等乱平贼灭,授予温峤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被封为始安郡公,食邑三千户。

下载“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