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我国水利事业发展(最终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我国水利事业发展
摘 要:中央在2011年出台了水利建设事业改革的决定,充分的认识到水利建设事业的重要性。在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中,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用新型的发展理念,充分的结合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针对化的改革。我国很多的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的情况,因此在水利事业发展中,要进行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夯实水利基础建设,让水利事业保障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水利事业;经济发展;水利改革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水利事业一直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工作,因此为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制定长远的规划,保证水利事业顺畅进行。由于水利事业的重要性,在制定水利事业发展改革时,要充分的考虑到经济发展的模式,依据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水利发展事业规划。坚决进行水利改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水利建设。水利事业发展中要认真的贯彻水利改革的相关措施,依据中央的会议精神,着力推进水利体制改革。要推进水资源的体制改革,让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各类水资源,保证城乡,具备防洪、供水、处理污水的能力。第二,贯彻农村基层水利改革体系,加强乡镇的水利服务机构建设。第三,加强水管体制改革,坚定落实准公益性水利单位和公益性水利单位的事业编制经费问题。在经济发展中推动进行水利单位建设,让小型微型的水利工程肩负管理责任。第四,加快水价体制改革。在经济社会中,要保证农业水价的改革体系,让用水的计量保持收费运营标准,财政要给予适当的水价补贴。在工业用水时要执行用水额度标准,保证水资源的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第五进行水利融资体制改革。在经济发展社会中。要注重水利融资渠道的拓展工作,壮大投融资平台,保证水利事业单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城乡的水利资源管理中。实施严格水资源管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域限制、用水效率控制三条红线管理标准。每个城市乡镇街道都要明确各自的用水指标。在取水资格管理时要严格的按照“六个必须”完善取水许可制度,要按照年度用水布局规划以及年度用水产业政策的相关要求,定额的范围中,经过防洪论证、水土保持论证、水资源论证之后,满足计量的要求。在水利事业建设中药丸是年度的考核方法,将本年度余下各年度的用水计划进行挂钩,让干部的工作和当地的政绩挂钩,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水资源的管理与开展。构建全方位水网体系
在构建时网体系是要按照生态、防洪、供水3个问题来统筹规划。要加快建设水系生态网防洪调度网水资源配置网,形成现代水网管理体系。在全方位水网体系之下要能够及时的做好水利信息化、水生态保护、农田灌溉工程、防洪抗灾减灾工程、水资源调配工程六个方面的工作。
在水利事业建设时,要做好河道的治理工作,利用施工的有利时机,集中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增强河道的农田除涝能力和泄洪能力。在水利事业发展中,要增强城镇的应急能力以及抗洪抗旱指挥调度能力。时刻做好抗旱的准备,保障经济运行、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农民饮水、保证生态用水。做好农村水利建设
农村水利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要不断地提高农村水利的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农民的饮水安全。水利事业部门在经济改革中,要让农民进行节水灌溉,认识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其次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以及规划内的灌区续建配套建设,从而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在农民饮水安全方面要加大实施力度,仿照城市用水的管理标准,对农村进行集中供水,让农村和城市能够同质、同网、同源,进行饮水。坚决执行依法管水
要坚持贯彻执行依法管水制度。规范水利事业的行政许可审批,严格水利执法程序,增强水利执法力度,提高水利执法能力,强化水利社会管理,增强水利法规宣传。水利事业部门要充分地发挥电视广播等新媒体的优势,在城乡积极开展水利与知识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用水意识。水利事业承担的审批管理能力,要推行阳光政务工作标准,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审批程序,向社会公开工作步骤,提升服务的水平。进行水利综合执法,水利部门可以和公安部门联合,严厉查处非法用水侵占河道局交水费的违法行为,在联合执法中增强城乡居民依法用水的意识。在执法队伍建设时,要着力打造水利执法队伍,反应迅速、服务文明、执法规范、装备精良、纪律严明,为水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进行城乡水域整治
城乡水域整治中要坚持水经济、水文化、水景观、水环境、水安全的模式,保证岸滩美化、水面清洁、流水畅通、水质提升,做好修复清淤截污控源等各项工作。要对城乡的王塘沟渠水库河道,定期进行集中清理,保证水质达标,保护饮水资源。城乡水域整治工作要进行一体化,保证生态环境宜居住环境全面得到改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水环境保护的协调。
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中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认识到水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提高。需要各级部门协调配合,水利事业单位增加水利建设投入,明确工作任务,承担相应责任,保证城乡用水一体化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崔雪之.加快水利事业发展为契机推动经济发展[J].新科技时报,2014(5):52-53.[2]王美琴.浅议加快水利事业发展的思考[J].工程科技,2013(7):85-86.
第二篇:水利站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况汇报
水利站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况
汇报
水利站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况汇报
根据上级部门关于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要求,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结合“十二五”规划和水利工作实际,为认真做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各项工作,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现将我站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新建水库、泵站工程进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7座水库,预计投资15亿元,预新增库容万m3,其中兴利库容7604万m3。目前、、水库3座中型水库的项目建议书、可研和相关
支持性文件已分别、陆续上报水利厅审查;其余4座小型水库中的水库已完成可研;水库、水库可研报告等所有支撑性文件也在编制中;察右后旗丹岱水库在进行项目建议书编制阶段。投资1亿元,日供水量万m3的泵站修复工程目前已完成地下工程部分,供水管道、水厂工程也在紧张建设中。
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和验收情况 列入《全国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中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概算总投资万元。新增库容万m3,新增兴利库容万m3。目前水库、、和水库、山水库、水库工程、已完成了竣工验收工作;水库完成了投入使用验收工作;其余水库目前正在进行内业资料的整理、工程决算及审计工作,计划本月12-13日完成竣工验收。
三、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和验收情况
列入规划的我市11座重点小型水库,要求底完成验收,概算总投资万元,国家补助资金960万元。今年已开工的4座中:察右水库已竣工验收;水库计划于近日验收。水库正在进行尾留工程的建设,计划于明年汛期前完成验收。水库、反修水库、、和水库、水库初步设已上报水利厅进行了技术审查,待批复后于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进展和验收情况
1、列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共9项,批复概算总投资:万元。其中试点项目3项。防洪治理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工程、治理工程、治理工程、防洪治理工程项目已完工,内业资料正在进一步完善,具备了验收条件。同时根据《水利厅关于抓紧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竣工验收的通知》(内水建[]209号文件要求,已向自治区水利厅提出了验收申请,计划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其它防洪工程、区段防治理工程、防洪
工程目前因投资计划尚未下达,部分项目进度滞后,计划于明年主汛期前完成。
2、列入《-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共13项。
自治区水利厅已批复了、2项防洪治理工程,其中防洪治理工程已开工建设; 其余11项中的防洪治理工程、防洪工程初步设计通过评审修改后目前已正在审批中;
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正在编制中,计划年底前完成编制并上报。
五、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情况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从今年8月上旬开始,为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受市水利局安排,我建管站等相关部门组成督察组,结合自治区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市大部分的工程进行建设程序和工程质量的梳理。经过检查对四个旗县的工程下达了整改意见,建设单位按照整改意见也进行了如清退不合格监理人员、拆除返工重建、清理不
合格材料、修补水毁段工程、完善内业工作等内容的工作,促进了参建各单位的责任心。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1、部分建设单位对施工建设管理经验不足、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工作不力、措施不当;个别设计单位服务滞后、设计变更手续不及时等问题。为此我们已通过下发文件、派驻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等方法,力求提高参建各方管理水平,强化建设与管理和质量监督力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持续加强对参建各方的监管力度;
2、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个别已开工建设的水利工程由于出现了未预见的社会矛盾后解决不力导致建设进度滞后或无法正常开工建设。我们也以函告、约谈等形式,协同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解决、协调社会矛盾和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力度,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3、部分中小河流近期治理项目建设项目资金未能及时到位,导致项目招标后无法按期开工或开工后地方配套资金未
到位导致工程进度滞后; 今年降雨量大、历时长、频率高及超标准洪水影响也是个别工程项目工程进度滞后的主要原因;
4、受项目投资额度较小和水利定额偏低等因素制约,加之部分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导致项目批复实施后出现设计变更和等待变更批复延误进度,给各级管理部门和建设方增加了许多工作量等情况;为此我们将继续加大督促、管理监督力度,全力以赴,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5、目前还发现各旗县都不同程度地存有“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水库管理所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除险加固后的水库等工程项目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不能很好的理解。为此我们计划申请资金,对各级水利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确保工程实施后良性运行,发挥效益。
六、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
为确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
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我站将继续完成未验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在新建和在建水库的工作中,严格进行水利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督、加强质量管理、进度督促等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全面开工、按计划蓄水的工作目标;继续完成列入《-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防洪治理工程的上报审批、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等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全力加快已审批项目的建设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加强协调,切实抓好各项水利工程前期工作。认真加强对在建工程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超前谋划的工程建设工作,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切实做好工程验收工作和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工作,确保工程正常发挥效益。继续通过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严格水利资金管理使用,不断完善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水利实现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努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第三篇:水利站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况汇报
根据上级部门关于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要求,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结合“十二五”规划和水利工作实际,为认真做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各项工作,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现将我站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新建水库、泵站工程进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7座水库,预计投
资15亿元(根据原有物价指数),预新增库容18995.9万m3,其中兴利库容7604万m3。目前、、水库3座中型水库的项目建议书、可研和相关支持性文件已分别、陆续上报水利厅审查;其余4座小型水库中的水库已完成可研;水库、水库可研报告等所有支撑性文件也在编制中;察右后旗丹岱水库在进行项目建议书编制阶段。
投资1亿元,日供水量1.5万m3的泵站修复工程目前已完成地下工程部分,供水管道、水厂工程也在紧张建设中。
二、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和验收情况
列入《全国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中10座小(1)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概算总投资6325.76万元。新增库容2869.79万m3,新增兴利库容419.74万m3。目前水库、、和水库、山水库、水库工程、已完成了竣工验收工作;水库完成了投入使用验收工作;其余水库目前正在进行内业资料的整理、工程决算及审计工作,计划本月12-13日完成竣工验收。
三、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和验收情况
列入规划的我市11座重点小(2)型水库,要求底完成验收,概算总投资1519.44万元,国家补助资金960万元。今年已开工的4座中:察右水库已竣工验收;水库计划于近日验收。水库正在进行尾留工程的建设,计划于明年汛期前完成验收。
水库、反修水库、、和水库、水库初步设已上报水利厅进行了技术审查,待批复后于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进展和验收情况
1、列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共9项,批复概算总投资:10566.89万元。
其中试点项目3项。防洪治理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工程、治理工程、治理工程、防洪治理工程项目已完工,内业资料正在进一步完善,具备了验收条件。同时根据《水利厅关于抓紧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竣工验收的通知》(内水建[]209号文件要求,已向自治区水利厅提出了验收申请,计划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
其它防洪工程、区段防治理工程、防洪工程目前因投资计划尚未下达,部分项目进度滞后,计划于明年主汛期前完成。
2、列入《-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共13项。
自治区水利厅已批复了、2项防洪治理工程,其中防洪治理工程已开工建设;
其余11项中的防洪治理工程、防洪工程初步设计通过评审修改后目前已正在审批中;
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正在编制中,计划年底前完成编制并上报。
五、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情况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从今年8月上旬开始,为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受市水利局安排,我建管站等相关部门组成督察组,结合自治区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市大部分的工程进行建设程序和工程质量的梳理。经过检查对四个旗县的工程下达了整改意见,建设单位按照整改意见也进行了如清退不合格监理人员、拆除返工重建、清理不合格材料、修补水毁段工程、完善内业工作等内容的工作,促进了参建各单位的责任心。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1、部分建设单位对施工建设管理经验不足、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工作不力、措施不当;个别设计单位服务滞后、设计变更手续不及时等问题。为此我们已通过下发文件、派驻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等方法,力求提高参建各方管理水平,强化建设与管理和质量监督力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持续加强对参建各方的监管力度;
2、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个别已开工建设的水利工程由于出现了未预见的社会矛盾后解决不力导致建设进度滞后或无法正常开工建设。我们也以函告、约谈等形式,协同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解决、协调社会矛盾和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力度,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3、部分中小河流近期治理项目建设项目资金未能及时到位,导致项目招标后无法按期开工或开工后地方配套资金未到位导致工程进度滞后;
今年降雨量大、历时长、频率高及超标准洪水影响也是个别工程项目工程进度滞后的主要原因;
4、受项目投资额度较小和水利定额偏低等因素制约,加之部分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导致项目批复实施后出现设计变更和等待变更批复延误进度,给各级管理部门和建设方增加了许多工作量等情况;为此我们将继续加大督促、管理监督力度,全力以赴,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5、目前还发现各旗县都不同程度地存有“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水库管理所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除险加固后的水库等工程项目的各项规
章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不能很好的理解。为此我们计划申请资金,对各级水利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确保工程实施后良性运行,发挥效益。
六、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
为确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我站将继续完成未验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在新建和在建水库的工作中,严格进行水利安全生
产的有效监督、加强质量管理、进度督促等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全面开工、按计划蓄水的工作目标;继续完成列入《-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防洪治理工程的上报审批、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等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全力加快已审批项目的建设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加强协调,切实抓好各项水利工程前期工作。认真加强对在建工程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超前谋划的工程建设工作,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切实做好工程验收工作和工程建后运行管理工作,确保工程正常发挥效益。继续通过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严格水利资金管理使用,不断完善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水利实现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努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第四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背景链接】
2010年12月24日至25日,北京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研究部署明年各项任务。市委书记刘淇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情况和明年重点工作安排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政协主席阳安江、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出席会议。
刘淇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中央要求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要突出主题、主线,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重要方针、宝贵经验和基本要求,结合首都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标准表述】 [深度分析]
2011年北京市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建设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着力扩大内需,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着力抓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宜居健康水平,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出色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3.5%和4%,力争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重达到75%,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权威观点]
各区县、各部门要根据自身实际来确定发展速度,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升科学发展水平上来。要妥善处理好创新驱动与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的关系,妥善处理好首都性质功能定位、人口资源环境与推动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市与区县的关系。——北京市委书记刘淇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以下措施供考生参考: 一是要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责任感。首都发展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能否利用现有的各种优势资源和中央给予的各项先行先试政策,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继续走出一条物质消耗最少、增长效益最高、环境不断改善的发展道路,起到首善之区的作用。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形势要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在“加快”上下功夫。
二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理念和模式上统一思想。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着眼点和切入点,就是要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三个北京”是奥运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实践转化,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时俱进的创新成果,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首都规划建设发展的基本指向,反映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全市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认同,是在发展中崇尚以人为本、重视科学技术、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今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抓手和重要载体。
三是要找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努力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要着力发挥首都的资源优势,使首都的发展与城市性质和功能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要着力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利用能力。要着力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努力抓好中央赋予中关村的先行先试政策的落实。
一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曾高达91%以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但投资和出口增长更快,出现了投资比重过高、贸易顺差过大、消费比重偏低的格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内需不足,又加剧了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性。而外贸顺差过大,引发诸多贸易摩擦,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必须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需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条件已经具备。扩大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当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从而切实扩大消费、改善民生。
二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近些年来,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从最近几年我国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情况看,第一产业随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是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把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上,通过持续实现第三产业的高增长和提高其贡献率,相对降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这既是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基本思路,也是从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
三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增长要素结构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迅速扩大生产能力,许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比如,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实现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跃升,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充分运用后发优势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而持久的技术支撑,加快从产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赢得先机。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就能够不断开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转自:育路公务员考试网
第五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河南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发展,更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时代的命题、发展的课题、现实的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战略性系统工程,各项任务和举措密切联系、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必须多管齐下,统筹兼顾,综合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是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
为了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长期目标,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运作,深化体制改革,既要保增长速度,更要注重结构改善,确确实实将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重心,实施配套的改革措施和政策组合,发挥宏观调控促进加快转变的功能。需要采取的重点措施主要有:
(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弘扬和鼓励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的宗旨,从规划、政策、法律、规章各个方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不断增强全党和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确确实实按科学发展观办事,才能有效推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更为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河南实际看,自主创新应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跨越式创新。技术创新要建立在有选择、有重点的自主研发基础上,必须在河南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等关键领域掌握自主技术。二是集群式创新。这主要是指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同一类型企业的集体创新和技术外溢,从而突破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瓶颈制约。三是协作整合式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在跨越式创新的条件下,单靠企业自身的创新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政府的协调指导下,实现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力量的整合,以协作的方式推进自主创新。
(四)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础性结构,它直接影响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河南要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资源节约、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促进产业做大做强。一是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着力建设我国农产品重要产区,确保农业基础地位稳固。二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铝加工、汽车、矿产、石化、钢铁等支柱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加强能源、交通、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促进第二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第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使其在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调整优化需求结构
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着力提高投资效益,努力稳定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积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尤其要拉动农村消费需求,为扩大消费市场拓展新的空间。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在稳定政府投资的同时,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积极培育市场驱动的投资增长,增强投资的内在约束,提高投资效益。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结构,继续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出口过快增长,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城乡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方面,统筹兼顾城乡发展是完善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把河南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调整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要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应将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统一到一个大系统中,形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城乡生态新格局。消除对农民的多种歧视性、限制性束缚,让城乡居民在同等条件下、在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上平等竞争就业。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大投入,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机制,真正改变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落后的状况。
(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既是河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关系全局的重要任务,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按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提出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建设中原城市群。以客运专线和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等重要交通干线为纽带,重点以郑东新区、汴西新区、洛阳新区建设为载体,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分工合作,推进区域内城市空间和功能对接,率先在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政策和机制,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互动机制。加强国土规划,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科学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同时,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落后山区的政策扶持,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协调发展。
(八)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持走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是河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举措。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不是单纯做好某些方面的工作,而是全面系统地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贯穿于理念、行为、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要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投入,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