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
5月14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河南兰考县的焦裕禄墓园,汇聚了潮水般前来祭奠的人们。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即病逝在岗位上。然而,这一年零四个月却成为穿越时空的永恒。
“把泪焦桐成雨” ——有一种缅怀感天动地 这是兰考最高大的一棵泡桐树。
50多年前,焦裕禄亲手种下的这株小麻秆,如今已是华盖如云,人们称之为“焦桐”。
焦桐旁,矗立着新落成的焦裕禄干部学院。从各地来这里培训的学员一出门就可以看见这棵参天大树。
睹树思人,焦裕禄留下的最宝贵遗产是什么?
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是焦裕禄精神50年穿越时空,镌刻在这片土地上最深厚的印记。
当年在兰考县委当干事的刘俊生忘不了51年前那个冬天,焦书记顶着狂风大雪,走出县委大门。他说:“大雪封门,我们党员干部不能坐在屋里烤火。我们应该到群众中去,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许楼村,他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的是一对无儿无女的老人。握住双目失明的老大娘的手,焦裕禄问寒问饥。一旁的老大爷问:“你是谁?”焦裕禄回答:“我是您的儿子。”老人哆嗦着手不停地抚摸着焦书记,热泪纵横。
“我是您的儿子”——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深情的表达,今天听起来,仍直抵人心,发人深省。
大别山区种粮大户柳学友感慨地说:“现在不少干部与焦裕禄相比,差距太大。很多地方一年见不到一次县委书记。偶尔有领导下乡,也是前呼后拥,浮在表面,站在地头,走走过场。还有的干部连有些庄稼都认不清。”
焦裕禄就是一根标杆,他让群众怀念,也让群众量出了今天干部的长短。79岁的兰考葡萄架村原村支书孙世忠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书记,说到今天一些“心里只有自己”的干部,得出一个理儿:“群众观念丢掉了,群众路线走偏了,群众就会把你抛弃。”
对于焦裕禄之后的第十四任县委书记、来兰考工作已经一年半的王新军来说,焦裕禄当年对群众说出的那句“我是您的儿子”,已成为心中时时震响的座右铭。他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对照检查材料上,多次使用“愧疚”“惭愧”“愧对”“对不起”等词汇。他说:“在焦书记工作过的土地上,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今年初春,王新军利用清明三天假期,走进兰考的一些偏僻乡村。村民们看到县委书记的惊奇,让他脸红,更让他受到鞭策。“差距太大,只有奋力追赶!”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穿越50年历史烟云,“把泪焦桐成雨”,凝结着人民对焦裕禄的深切思念与精神呼唤;公仆情怀,这是焦裕禄留给党员干部的最宝贵精神遗产。
“父老生死系”
——有一种力量坚如磐石
离黄河岸边几里地的张庄村,曾被叫做“下马台”。过去,这里通着官道。因风沙大,路过的文官须下轿,武官须下马,因而得名。
风沙不知吹了多少代,也治了多少代,代代无功而弃。
党培养的焦裕禄,最相信群众的力量。他一次次下乡走访,开座谈会,首先确定了种植泡桐的思路。因为泡桐能吃苦,沙窝子里也能扎根,并迅速根深叶茂,挡风压沙。
满地满坡的泡桐,成为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水沙碱“三害”的金钥匙。50年后,徜徉于焦林中,总有人这样问:为什么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仅一年零四个月,就找到了多少辈人没有找到的“除三害”的办法?
答案并不复杂。走进焦裕禄纪念馆,一辆50多年前的破自行车、一双50多年前的破胶鞋记录下,焦裕禄靠骑车走路,踏遍了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住牛棚下大田,蹲点调研。
在盐碱区,他经常抓一点碱土放在嘴里品尝,说出咸的是盐,凉丝丝的是硝,又臊又苦的是马尿碱,这让和盐碱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目瞪口呆。
刘俊生难忘那一个个镜头:无论瓢泼大雨、风沙漫天,别人往屋里跑,焦书记总是往外冲;为了弄清兰考水道,焦书记冒着大雨站在洪水中,扔下一片树叶,带着技术人员追着树叶测定洪水流向„„即使在病重期间,他也拒绝只看材料听汇报。焦书记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时隔50多年,响在我们耳边的这句大白话,传递着深刻思想哲理。
在近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少基层党员干部坦言:和焦裕禄时代相比,现在交通便利了,但距离基层却远了。经常是“身到基层心在城”,名义上下了基层,实际成了“空中飞人”“走读干部”,待不住也待不久。即便调研,很多时候也是“路上一小时,调研十分钟”。
兰考县长周辰良自我剖析:在推动工作中有时为了装点门面、树好形象,干一些面子活;为了在观摩评比中争个好名次、留个好印象,搞一些花架子。
湖北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也有个对比:“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一年多时间跑遍125个村,我在红安工作4年多,入村入户调研的村不到100个。”
深入群众,就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求真务实,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兰考人民至今保留着这个习惯,房前屋后、庭院地头,有空地就种上几棵泡桐。泡桐树栽在农田里,既防风治沙,还能提高粮食产量。
目前兰考县农桐间作面积46万亩,泡桐200多万株。截至2013年,全县林产工业从业者4万余人,林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70多亿元。从一个人到一种精神,从一棵树到一个产业,贯穿其中的是焦裕禄赤诚为民的真挚情怀,是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
“毋改英雄意气” ——有一种奋斗气壮山河
这是一种精神的定格:一把藤椅,静静地放在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前。藤椅右手,一个大洞无声地诉说着主人曾经的病痛——肝疼袭来时,他就用茶缸靠在藤椅上,紧紧地顶在痛处。日久,藤椅被顶出一个大洞。
就是在这张藤椅上,焦裕禄写下了生命中最后一篇文章的提纲,题目是:《兰考人民多奇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岁月褪去了这张藤椅的颜色,却洗不去人们对其主人的思念;病魔夺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生命,却磨不灭激荡在他血液里的英雄气概和奋斗精神。
望着这张藤椅,人们就会想起1962年冬天,大雪纷飞。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三害”困扰的兰考,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来最低水平。小小的县城火车站,挤满了外出逃荒的灾民„„一位省领导来视察,看到兰考灾情严重,提出不如一分为四,划给周边四个县。而新上任的焦裕禄坚定地说:“情愿累脱三层皮,也不能把困难推给兄弟县。”
望着这张藤椅,人们就会想一年零四个月中,焦裕禄下去查风口、探流沙、找水道、治盐碱„„面对兰考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实际,他挥笔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他写下“干革命就得敢闯!成功了,有经验;失败了,有教训。只要敢闯,就能从困难中杀出一条路来!”
望着这张藤椅,人们就会再一次听到焦裕禄充满激情的声音:“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今天的我们,还有没有这般英雄气概? 今天的我们,还有没有这样的责任担当? 时代在追问。王新军在县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上反思自己:刚来兰考也有满腔热情,但是,面对种种困难和问题,激情和斗志逐渐冷却了、退缩了。与焦书记“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的奋斗精神相比,自己明显缺少了几分对事业的执着和责任担当。
50年过去,墓碑上的焦裕禄依然年轻英俊。他当年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铿锵激越,撼人心魄:“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愿这种豪情壮志激励后人砥砺奋进“肝胆长如洗”,迸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强大精神动力。
“两袖清风来去” ——有一种品格高山仰止
焦裕禄纪念馆里,一份他亲自起草的《干部十不准》,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其中一条:“一律不准送戏票”,“十排以前戏票不能光卖给机关”。一张小小的戏票,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刘俊生的思绪再次回到了50年前。他说,焦书记来之前,给县委领导送戏票是一个惯例。而且给县委主要领导留票,总是第三排正中间的位置,群众就有意见,戏称第三排为“老三排”,县委主要领导是老三排“排长”。
后来,看白戏发展到县委每个机关都有份。
焦书记来之后说,谁看戏,谁买票,谁花钱,不准看白戏。
其间,他无意间得知儿子因认识售票员看戏未买票,便立即拿钱叫儿子去补票。
正是这一串的“戏票问题”,促使他起草了《干部十不准》。
焦裕禄的女儿焦守凤清楚记得,当年父亲把她领到食品厂,还叮嘱厂里不能因为自己的缘故给女儿安排轻便活。“好单位干部子女不能去,俺爸规定的。”当年,她并没有深刻理解父亲的规定。
1966年2月26日,根据焦裕禄生前遗愿及兰考民愿,河南省委决定将焦裕禄的遗体从郑州迁往兰考。当天,兰考万人送葬,人山人海,焦守凤刹那间明白了父亲曾经的严厉,所有的委屈与不解转眼化为泪飞如雨的感情。50年后,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兰考县委制定公布了新的《兰考县党员干部“十不准”》。
50年过去,仿佛一切都在变,又都没有变。
在焦裕禄陵园,离墓地不远处的纪念馆里,人们排起长队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展柜里,摆放着焦裕禄生前用过的物品,从生锈的锄头到带着窟窿的布鞋,还有打了42个补丁的被子。
睹物思人,观者唏嘘不已。
来自安徽怀远县的一家公司经理陈明对记者说,时至今日,焦裕禄的事迹和精神仍能引起全社会共鸣,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的热切期待和强烈呼唤。
“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总书记在兰考考察时提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50年时空穿越,短暂的生命铸就精神的永恒。
让我们再一次呼唤:为了那永远不改的本色“依然月明如昔”!(据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张严平、赵承、刘雅鸣、张兴军)《 人民日报 》(2014年05月15日 04 版)
第二篇: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
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
5月14日,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生命的祭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
河南兰考县的焦裕禄墓园,汇聚了潮水般前来祭奠的人们。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即病逝在岗位上。然而,这一年零四个月却成为穿越时空的永恒。
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
“把泪焦桐成雨”——一种缅怀感天动地
这是兰考最高大的一棵泡桐树。
50多年前,焦裕禄亲手种下的这株小麻秆,如今已是华盖如云,人们称之为“焦桐”。焦桐旁,矗立着新落成的焦裕禄干部学院。从各地来这里培训的学员一出门就可以看见这棵参天大树。
睹树思人,焦裕禄留下的最宝贵遗产是什么?
站在坝头乡的焦裕禄事迹展览室外,76岁的雷中江老人回忆起当年在兰考火车站逃荒偶遇焦裕禄的情形,哽咽难语:“他拉着俺的手,眼里有泪。那场面,一辈子难忘!”
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是焦裕禄精神50年穿越时空,镌刻在这片土地上最深厚的印记。
当年在兰考县委当干事的刘俊生忘不了51年前那个冬天,焦书记顶着狂风大雪,走出县委大门。他说:“大雪封门,我们党员干部不能坐在屋里烤火。我们应该到群众中去,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许楼,他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的是一对无儿无女的老人。握住双目失明的老大娘的手,焦裕禄问寒问饥。一旁的老大爷问:“你是谁?”焦裕禄回答:“我是您的儿子。”老人哆嗦着手不停地抚摸着焦书记,热泪纵横。
“我是您的儿子”——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深情的表达,今天听起来,仍直抵人心,发人深省。
这是共产党人的宗旨、情怀、信念,也是党的立党之本!
在焦裕禄离世50年后的今天,为什么他的墓碑前会洒下那么多的泪水?
是怀念,是追思,更是彻骨透心的呼唤。
大别山区种粮大户柳学友感慨地说:“现在不少干部与焦裕禄相比,差距太大。很多地方一年见不到一次县委书记。偶尔有领导下乡,也是前呼后拥,浮在表面,站在地头,走走过场。还有的干部连有些庄稼都认不清。”
焦裕禄就是一根标杆,他让群众怀念,也让群众量出了今天干部的长短。
79岁的兰考葡萄架村原村支书孙世忠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书记,说到今天一些“心里只有自己”的干部,得出一个理:“群众观念丢掉了,群众路线走偏了,群众就会把你抛弃。”
对于焦裕禄之后的第14任县委书记、来兰考工作已经一年半的王新军来说,焦裕禄当年对群众说出的那句“我是您的儿子”,已成为心中时时震响的座右铭。他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对照检查材料上,多次使用“愧疚”“惭愧”“愧对”“对不起”等词汇。他说:“在焦书记工作过的土地上,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今年初春,王新军利用清明三天假期,走进兰考的一些偏僻乡村。村民们看到县委书记的惊奇,让他脸红,更让他受到鞭策。“差距太大,只有奋力追赶!”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穿越50年历史烟云,“把泪焦桐成雨”,凝结着人民对焦裕禄的深切思念与精神呼唤;公仆情怀,这是焦裕禄留给党员干部的最宝贵精神遗产。
“父老生死系”——有一种力量坚如磐石
兰考无处不泡桐。
满城桐花飘香的时候,最是人们思念焦裕禄之时。
离黄河岸边几里地的张庄村,曾被叫做“下马台”。过去,这里通着官道。因风沙大,路过的文官须下轿,武官须下马,因而得名。
风沙不知吹了多少代,也治了多少代,代代无功而弃。
党培养的焦裕禄,最相信群众的力量。他一次次下乡走访,开座谈会,首先确定了种植泡桐的思路。因为泡桐能吃苦,沙窝子里也能扎根,并迅速根深叶茂,挡风压沙。
满地满坡的泡桐,成为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水沙碱“三害”的金钥匙。
50年后,徜徉于焦林中,总有人这样问:为什么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仅一年零四个月,就找到了多少辈人没有找到的“除三害”的办法?
答案并不复杂。
走进焦裕禄纪念馆,一辆50多年前的破自行车、一双50多年前的破胶鞋记录下,焦裕禄靠骑车走路,踏遍了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住牛棚下大田,蹲点调研。
在盐碱区,他经常抓一点碱土放在嘴里品尝,说出咸的是盐,凉丝丝的是硝,又臊又苦的是马尿碱,这让和盐碱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目瞪口呆。
刘俊生难忘那一个个镜头:无论瓢泼大雨、风沙漫天,别人往屋里跑,焦书记总是往外冲;为了弄清兰考水道,焦书记冒着大雨站在洪水中,扔下一片树叶,带着技术人员追着树叶测定洪水流向„„即使在病重期间,他也拒绝只看材料听汇报。焦书记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时隔50多年,响在我们耳边的这句大白话,传递着深刻思想哲理。
在近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少基层党员干部坦言:和焦裕禄时代相比,现在交通便利了,但距离基层却远了。经常是“身到基层心在城”,名义上下了基层,实际成了“空中飞人”、“走读干部”,待不住也待不久。即便调研,很多时候也是“路上一小时,调研十分钟”,对情况了解不透,问题吃得不准,制定的措施没有针对性,甚至脱离实际。
兰考县长周辰良自我剖析:在推动工作中有时为了装点门面、树好形象,干一些面子活;为了在观摩评比中争个好名次、留个好印象,搞一些花架子。
湖北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也有个对比:“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一年多时间跑遍125个村,我在红安工作4年多,入村入户调研的村不到100个。”
差距仅仅是数字这么简单?余学武拿红苕作比喻:当地说一个人“苕”是讽刺这个人笨、傻。不过“苕”也有另外一层意思,即憨厚、老实、执着。用在干部身上,可以理解为不耍花招、不走捷径,奔着目标,踏踏实实干活,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不胜不休,而这恰恰是现今一些干部所缺少的。
半个多世纪前,焦裕禄带领兰考干部群众跑遍全县,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寻求治理天灾的科学方法。时至今日,一些村庄还流传着焦裕禄当年下乡编的顺口溜:“沿着河,背着馍,渴不着,饿不着。”
深入群众,就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求真务实,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兰考人民至今保留着这个习惯,房前屋后、庭院地头,有空地就种上几棵泡桐。泡桐树栽在农田里,既防风治沙,还能提高粮食产量。
目前兰考县农桐间作面积46万亩,泡桐200多万株。截至2013年,全县林产工业从业者4万余人,林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70多亿元。
兰考县农林局副局长张建军说:“到今天,兰考人民还在享焦书记的福呢!”
从一个人到一种精神,从一棵树到一个产业,贯穿其中的是焦裕禄赤诚为民的真挚情怀,是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
“毋改英雄意气”——有一种奋斗气壮山河
这是一种精神的定格:一把藤椅,静静地放在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前。藤椅右手,一个大洞无声地诉说着主人曾经的病痛——肝疼袭来时,他就用茶缸靠在藤椅上,紧紧地顶在痛处。日久,藤椅被顶出一个大洞。就是在这张藤椅上,焦裕禄写下了生命中最后一篇文章的提纲,题目是:《兰考人民多奇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岁月褪去了这张藤椅的颜色,却洗不去人们对其主人的思念;病魔夺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生命,却磨不灭激荡在他血液里的英雄气概和奋斗精神。
望着这张藤椅,人们就会想起1962年冬天,大雪纷飞。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三害”困扰的兰考,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来最低水平。小小的县城火车站,挤满了外出逃荒的灾民„„一位省领导来视察,看到兰考灾情严重,提出不如一分为四,划给周边四个县。而新上任的焦裕禄坚定地说:“情愿累脱三层皮,也不能把困难推给兄弟县。”
望着这张藤椅,人们就会想一年零四个月中,焦裕禄下去查风口、探流沙、找水道、治盐碱„„面对兰考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实际,他挥笔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他写下“干革命就得敢闯!成功了,有经验;失败了,有教训。只要敢闯,就能从困难中杀出一条路来!”
望着这张藤椅,人们就会再一次听到焦裕禄充满激情的声音:“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今天的我们,还有没有这般英雄气概?
今天的我们,还有没有这样的责任担当?
时代在追问。
焦裕禄逝世50周年之际,王新军感受着更大的压力。很多人向他发出了“兰考之问”:兰考守着焦裕禄精神这笔财富,为什么50年了经济仍然比较落后,还有将近10万人没有脱贫?兰考群众基础好,为什么还有不少上访户?
王新军在县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上反思自己:刚来兰考也有满腔热情,但是,面对种种困难和问题,激情和斗志逐渐冷却了、退缩了。一事当前,摆困难多、讲客观多。与焦书记“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的奋斗精神相比,自己明显缺少了几分对事业的执着和责任担当。
松柏肃立,柳丝低垂。
50年过去,墓碑上的焦裕禄依然年轻英俊。他当年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铿锵激越,撼人心魄:“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愿这种豪情壮志激励后人砥砺奋进“肝胆长如洗”,迸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强大精神动力。
“两袖清风来去”——有一种品格高山仰止
焦裕禄纪念馆里,一份他亲自起草的《干部十不准》,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
其中一条:“一律不准送戏票”,“十排以前戏票不能光卖给机关”。
一张小小的戏票,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刘俊生的思绪再次回到了50年前。他说,焦书记来之前,给县委领导送戏票是一个惯例。而且给县委主要领导留票,总是第三排正中间的位置,群众就有意见,戏称第三排为“老三排”,县委主要领导是老三排“排长”。
后来,看白戏发展到县委每个机关都有份。
焦书记来之后说,谁看戏,谁买票,谁花钱,不准看白戏。
期间,他无意间得知儿子因认识售票员看戏未买票,便立即拿钱叫儿子去补票。
正是这一串的“戏票问题”,促使他起草了《干部十不准》。
焦裕禄的女儿焦守凤清楚记得,当年父亲把她领到食品厂,还叮嘱厂里不能因为自己的缘故给女儿安排轻便活。“好单位干部子女不能去,俺爸规定的。”当年,她并没有深刻理解父亲的规定。
1966年2月26日,根据焦裕禄生前遗愿及兰考民愿,河南省委决定将焦裕禄的遗体从郑州迁往兰考。当天,兰考万人送葬,人山人海,焦守凤刹那间明白了父亲曾经的严厉,所有的委屈与不解转眼化为泪飞为雨的感情。
50年后,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兰考县委制定公布了新的《兰考县党员干部“十不准”》。
50年过去,仿佛一切都在变,又都没有变——
王新军说:“对照焦书记起草制定的《干部十不准》,新时期对兰考党员干部的要求,与不搞特殊、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的焦裕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距离兰考400公里开外的河南内乡县,有这样一副著名的古县衙对联,揭示了官与民、得与失、荣与辱的道理。
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王晓杰说,从焦裕禄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来看,他的境界已远远高出这副对联所言。
焦裕禄的境界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支撑他的是革命理想与信念。
在焦裕禄陵园,离墓地不远处的纪念馆里,人们排起长队参观焦裕禄事迹展。他们中有拄着拐杖的老者、怀抱孩子的妇女、稚气未脱的少儿。展柜里,摆放着焦裕禄生前用过的物品,从生锈的锄头到带着窟窿的布鞋,还有打了42个补丁的被子。
睹物思人,观者唏嘘不已。
来自安徽怀远县的一家公司经理陈明对记者说,时至今日,焦裕禄的事迹和精神仍能引起全社会共鸣,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的热切期待和强烈呼唤。
“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这句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话语,今天读来,依然能引发历史情境与当代心灵的强烈共鸣。
“焦裕禄是一座丰碑,焦裕禄精神像一面旗帜。人民呼唤焦裕禄,是在呼唤我们党一贯同群众血肉相连的好传统,呼唤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好作风,呼唤我们党的崇高理想。”跟随焦裕禄工作一年零四个月的刘俊生说。
“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总书记在兰考考察时提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50年时空穿越,短暂的生命铸就精神的永恒。
让我们再一次呼唤:为了那永远不改的本色“依然月明如昔”!
第三篇:穿越时空的呼唤
穿越时空的呼唤
--建大小学开展学习焦裕禄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为了进一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精神,我校近期组织党员老师在学校观看了《焦裕禄》电影。
焦裕禄,一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焦裕禄当年对群众说出的那句“我是您的儿子”,已成为许多党员干部心中时时震响的座右铭。“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作为党员干部,什么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穿越50年历史烟云,“把泪焦桐成雨”,凝结着人民对焦裕禄的深切思念与精神呼唤;公仆情怀,这是焦裕禄留给党员干部的最宝贵精神遗产。
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一幕幕感人事迹令人在座的党员感动。会上党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吴小兰书记指出: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已经50年了,但他的精神依然光芒四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到了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求全体党员提出几点要求:
一、学习焦裕禄就是要把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思想与行
动上。
二、学习焦裕禄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决策举措上。
三、学习焦裕禄就是要把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落实到学习实践上。
同时,还要做三个结合:一是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要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二是与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起来。身边的典型可能不是那么高大、那么完美,但可能更切合自身实际,可以用焦裕禄的精神激励自己,用身边的典型指导自己,学习那些优秀党员的做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三是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对照焦裕禄同志,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差距、定措施、选定努力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具体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学习效果,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
吴小兰书记的“三点要求、三点结合” 是根据总书记在兰州考查时提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座位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而设想。
会上党员老师们都认识到:今天,我们所处的花城广州交通发达、物质丰富,与影片相比我们面临的条件不同,环境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会生活上、工作中面临困难、困境和问题。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做到不推诿、不扯皮,迎难而上,实事求是,有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决心和努力。今天,经济快速发展,与影片中有着天壤之别,工作
内容虽然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在为人民服务。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应当学习焦裕禄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职权看作是受人民的委托,为革命掌权。在生活上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做个学生爱戴的、家长信赖的、组织放心的好教师!
第四篇:人民呼唤焦裕禄
人民呼唤焦裕禄
大力推进学习焦裕禄精神,学习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精神,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品质,做焦裕禄那样的好干部,焦裕禄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央视新闻联播中总书记在兰考的一段讲话)
见到总书记又一次到河南兰考县考察,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即进农家屋,问寒问暖,关注群众生产生活、谆谆教导地方领导发扬焦裕禄精神,时刻不要忘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人感动,让人们感到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又回到了人民群众之中,让我想到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人民日报》发表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和《人民呼唤焦裕禄》,仿佛又看到焦书记冒着风沙找风口,找治理风沙的源头,栽种梧桐树,大雪封山的时候去乡下看望生病的瞎老人,看到他肝病疼得用棍子顶破了竹椅„„
几十年过去了,为啥人们还怀念他,为啥总书记又发号召,继续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因为他是人民的好公仆,时刻把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时刻不忘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天骑着破旧自行车到群众中听民声、解民难,他走的是和百姓相连的群众路线。
焦裕禄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面前我们看到时下有些干部偏离了群众路线,而走上了鱼肉百姓,贪污腐化的堕落之路。
前不久,新华社及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介绍了一个靠打打杀杀起家的四川广义的社会混混,用了不到20年,依靠以黑护商、以商养黑变成了拥有400亿资产的四川首富黑社会头目刘汉。因为黑白两道的人都怕他,老百姓怕被他伤害,干部怕得罪了他不死也会“丢帽子”。他能让政法机关工作人员有案不查、无案不办、毁灭证据、重罪轻罚,能让不按自己意思办事的县长“下课”。四川省部分金钱意识至上,”给钱就办事“的官员被刘氏兄弟收买了,为他保驾护航,刘汉兄弟敛财罪恶背后是那些地区的司法腐败和权力腐败。2005年被摧毁的福建犯罪团伙陈凯等,牵出各级政府官员113人,其中包括福州市委政法委书记和市委秘书长等高官。
官匪勾结、黑白合流沆瀣一气的背后是金钱、美色的利益交换,是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再看看那些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官员们,为了捞钱,不惜把国家矿产、土地、修桥修路等资源与项目拱手相让给那些所谓开发商们,国企变成了自己的私企、中石油变成了自家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学生忙着就业,奔波在各路招聘会上,而自家子女早就吃上了“空晌”,早已有了编制,无房户等着摇号住廉租房,他们早已有了几套豪华别墅,各地都有自己的住房„„看看这些官员,再看看焦裕禄生前是怎样工作和生活,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呀!
习总书记号召全党继续向焦裕禄学习,无疑是告诉各级官员们,是该照照镜子的时候了。人们深知,腐败势力和腐朽恶习不会甘心退出社会舞台,共和国的大厦根基不能毁在这些蛀虫手里。只有培养千千万万焦裕禄式的干部,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才能对得起人民的养育,不负人民的重托。改革才会顺利进行,才能夯实执政基础。习总书记号召继续向焦裕禄学习,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无限期待,盼千千万万焦裕禄式的干部来到群众之中.我们在河南农村访问,同地委、县委的许多干部交谈。他们在学习焦裕禄的活动中,有深切的感受,有各自的经验体会,内心也有些隐忧。
许多干部尖锐地指出,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学习焦裕禄,重点是领导干部学,不能只领导别人学、自己不学。人民怀念焦裕禄,表现了群众对党的干部的殷切期望。绝不能辜负群众的期望!当“班长”,要事事、处处与焦裕禄相比,在自己身上找差距;要像焦裕禄那样善于团结“一班人”。搞“窝里斗”的,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学不了焦裕禄。
60年代,焦裕禄是领导群众同严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让兰考群众吃饱穿暖。今天,新的任务、新的困难正考验着我们的干部,学习焦裕禄不仅要领导群众同自然作斗争,还要同侵入自己肌体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进行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斗争比起同自然灾害的斗争还要艰苦得多。县委书记们谈到这一点时,强调说,学习焦裕禄,一定要从世界观上学,要付出代价,作出某种牺牲,经历思想上痛苦的磨炼。不能摆花架子,不能搞形式主义。
书记们谈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时,都很动情。他们举出许多事例说,只要与群众心连心,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群众就信任你、拥护你,工作就会一呼百应;国家有什么困难,群众也会支持国家渡过难关,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如果你心里没有群众,和群众离心离德,违背群众利益,再大的好事,就是干部喊破嗓子,群众也是百呼不应。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真理。
“千金易求,人心难得。”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箴言,也是关系我们党盛衰兴亡的一个大问题。
从兰考到开封,我们瞻仰了曾任开封府的府尹,近千年来一直活在人民心中,为人们敬仰传颂的包拯的塑像。这座新建的包公祠里,有一块古石碑,上面铭刻着开封府历届府尹的名字。人们纪念包拯,崇敬包拯,前来参观的人都要站在石碑前抚摸一下他的名字。年深日久,石碑上“包拯”二字被摸出了一片很深的亮光光的凹痕。
我们从包拯又想起了焦裕禄。焦裕禄不是封建社会的“包大人”,他自称是“人民的儿子”。包拯在开封府为官只有一年零三个月,但这位妇孺皆知的“包青天”,留给后人的是几天也讲不完的清正廉明的传奇故事。焦裕禄在兰考实际上也只是工作了一年零几个月,而他却给人民留下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大形象和许多无价的精神财富。
“我是你们的儿子”。焦裕禄的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伟大的真理。这是一个震撼历史的声音,他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全部忠诚。
第五篇:读《红色家书》有感:穿越时空的呼唤
穿越时空的呼唤
——读《红色家书》有感
李毓涛
“我的主义,驱使我不能一刻停留。我的责任策励我不能一刻安寝。一腔热血要浇遍地球西东。”“平生从不受人怜,岂肯低头狱吏前!饮弹从容向天啸,长留浩气在人间!”“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干啊!只要干才是你的出路—人类的出路!”几日来革命英烈们的泣血誓词在脑海中不停回响,这是一个时代的急切呼唤。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颂读完《红色家书》,内心的震撼与揪心难以言表。虽隔着纸张,却依然能穿越时空,与英烈们来一次心灵共振,强烈感受革命英烈们在临危之际,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与执着,对生死考验的无畏与从容,对家人亲情的愧疚与眷恋。合上书内心非常沉重,久久不能平静,唯有仰天致敬英烈们,发出声声感叹…
感叹坚不可摧的信仰力量。《红色家书》中记录了31位革命英烈的书信和简介,他们有三个共同点:第一都是热血青年,平均牺牲年龄在28岁左右,最大40岁,最小仅21岁,如此年龄竟有如此觉悟和勇气,实是现在青年所不具备的;第二都接受了新思想新知识教育,他们中大多是知识青年,且接受了进步思想教育,许多人还被送往苏联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国际思想教育,具有先进的思想和灵魂;第三都是执念信仰、宁死不屈之士,他们都对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相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为了这个伟大的梦想,他们坚定信仰、前赴后继、至死不渝。书中,王孝锡写道:“任何力量,不能移我的心。任何力量,不堪动我的情”,王器民在知道自己即将牺牲,在给自己妻子家信中还不忘反复写道“继我志呵!继我志呵!”要求妻子继承他的革命遗志,这是一种怎样的执念啊?毛泽东的堂妹毛泽建在狱中写道:“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天,我们会在九泉下开欢庆会的。”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饱受酷刑牢狱之苦,甚至牺牲生命也依然铁骨铮铮?答案是“信仰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信仰,才让共产党人走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等到了革命胜利的一天。今天虽然我们及其幸运地生在了和平年代,但信仰依然固不可丢,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才会有希望,一个有信仰的人才会有灵魂,只有为着信仰去拼搏去努力,才能不偏不倚、激发能量,才能舍小为大、为国发力!
感叹舍身忘我的大爱之情。王孝锡《永别》诗中前两句“我非木石人,能无手足情?死则为正义,生则为人人。”“惟愿你能够践言,把儿女子态的死别的痛苦丢开,把全部的精神,全部爱我的精神,灌注在我们的事业上,不要一刻的懈怠、消极。”刘愿庵临终对妻子说。贺锦斋题诗“忠孝本来事两行,孝亲事望弟承当。眼前大敌狰狞甚,誓为人民灭虎狼。”从他们的书信中我们能够体会到,革命先烈们不是没有亲情,不是没有眷念,不是不想存活,只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国家命运选择了牺牲自我,对亲人就只剩下愧对了。他们的这种大爱之情,磅礴胸怀,敢于担当的精神令我们感到汗颜,虽生于和平盛世却不懂珍惜,如今很多人丢失了革命传统的优良品质和精神气节,以私利为重、以享乐为主、以钻营为业。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同志指出的怕、慢、假、庸、散五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诵读《红色家书》正逢其时,是我们的指明灯,为我们树立了精神榜样,给出了我们为什么奋斗的答案,赋予了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感叹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从日侵到内战,14年的抗战岁月,是几万万人用头颅和鲜血换来的,胜利来之不易,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倍加珍惜。有句话说得非常准确“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年代,而是生活在了和平国家。”纵观世界格局,目前处于战乱的国家还有很多,如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等,还有很多国家处于对峙状态,一触即发。我国虽然相对稳定,但来自周边国家的干扰和西方国家的虎视眈眈一日未消,使得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加强国防、加快发展是必由之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我们有责任且必须守护好、发展好,和平来之不易,守住和平同样不易,和平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和使命,我们要做和平发展的坚定守护者和捍卫者。
感叹幸福生活需砥砺奋进。站在新的起点,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跨越式发展阶段,迈入新时代赋予我们新使命新征程,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催人奋进,令人向往,美好幸福生活指日可待,但习总书记同样说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革命成功是干出来,幸福生活同样靠干。共产党是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党,共产党员也是敢闯敢干的。新时代,如何把自己的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相统一,如何使自己的个人事业融入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当中?我想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只有国家命运和民族兴旺与个人的理想追求高度融合之时,我们国家才能聚起磅礴力量,才能实现我们向往的幸福生活和强国目标。
《红色家书》—我们精神的指南,静夜思读,仿佛倾听到革命英烈跨越时空的呼唤,激发我们要肩负起国家己任,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扎实做好伟大工程塔基底下一块坚实的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