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法律援助工作[5篇]

时间:2019-05-14 06:5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肥市法律援助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肥市法律援助工作》。

第一篇:合肥市法律援助工作

合肥市法律援助工作

农民工维权专刊

第一期(总第20期)

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编

二〇〇七年三月十三日

目录

●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初显成效

——六名江西老表高兴地领到血汗钱

●法律援助律师主动帮助95名农民工成功讨回工钱 ●政策法律作后盾 中心为百名农民工讨回14万元工资 ●法律援助律师成功息访 32名农民工讨回血汗钱 ●法律援助显身手 民工工资得兑现 ●农民工工资拖欠两年 法律援助一朝解决 ●工钱无望欲轻生 法援全力助讨薪

●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职工法律援助志愿团成立 ●一位接受过法律援助的农民工的心声 ●农民工专项维权工作小结

-1-编者按:近年来,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开展农民工维权工作,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2003年8月,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与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31个城市联合签署了《为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城际间协作协议》,加强城际间法律援助工作的协作。2004年底,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根据市司法局和安徽省法律援助中心的要求,开通了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农民工及农民工家庭成员申请法律援助的门槛,简化援助手续。针对元旦前后农民工讨薪的高潮,去年年底开始,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联合有关新闻媒体集中开展了农民工维权专项活动,并且依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规定,通过安徽商报向社会公开承诺:凡是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一律提供法律援助,不再审查申请人的经济条件。在集中讨薪过程中,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农民工维权专项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部分成功的讨薪案例及相关做法刊出,以供总结交流,以期促进我市讨薪工作能再上台阶,引起相关部门对农民工讨薪的高度重视,关注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初显成效

——六名江西老表高兴地领到血汗钱

2006年11月,江西临川县的邹仁常等六人来到合肥,分包了一个江西老乡(小包工头)承包的元一•希尔顿大酒店的22个卫生间装修工程,口头协议工钱按月支付。邹仁常等六人起早贪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到了12月23日,工地并未按月支付工钱,却听说介绍工程的老乡(小包工头)拿了大酒店2万多元卫生间装修工程款跑了,邹仁常等六人找元一•希尔顿大酒店的工地负责人讨要工钱,但对方却要把小包工头已经拿走的2万多元从工钱中扣除,邹仁常等六人只得来到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12月26日援助律师和《安徽商报》、-2-《第一时间》记者及农民工来到元一•希尔顿大酒店工地,在工地门口,保安不让进,工地负责人也不露面。在寒风中苦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工地方面才派了一名工作人员出来接待,答应了解情况后再答复。27日,援助律师和记者再次来到该工地,终于见到了工地建设方负责人金先生,在谈判中,援助律师向金先生指出,工地存在不签劳动合同、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希望建设方及时解决农民工的工资问题。经再三交涉和讨价还价,承揽元一•希尔顿大酒店的装修公司终于和农民工签订了协议,援助律师在双方当事人的要求下对协议作了律师见证。28日下午,装修公司按协议向邹仁常等六人支付了17000元工资。激动万分的民工们不顾劝阻,在踏上归程的前两个小时,执意给法律援助中心送来了一面锦旗:“为民办事,尽职尽责”。

(高远 供稿)

法律援助律师主动帮助95名农民工成功讨回工钱 2006年的12月底,农民工丁某来到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向工作人员反映,安徽某建设工程公司拖欠两千多元工资,请求法律援助中心帮助追讨。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没有因为拖欠金额较少而拒绝丁某的请求,第二天便指派律师前往欠薪单位调查和了解情况。回来的途中,援助律师发现在该欠薪单位楼下聚集着数十名农民工,凭借职业敏感性,援助律师主动上前了解情况,确定是讨薪的农民工后,援助律师递上了名片,并且要求所有农民工以班组为单位到法律援助中心去申请法律援助,依法讨薪。为了打消农民工的顾虑,援助律师当然

-3-也明确的告诉农民工:“法律援助一律免费,交通费也不收”。次日,该欠薪公司工地上的19个班组95名农民工来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经汇总,拖欠工资达二十余万元。在将材料全部准备齐全后,援助律师将所有农民工登记造册,随即再次与该建筑公司取得联系,讨论如何解决此事。在谈判过程中,法律援助中心两位主任多次前往该公司向公司负责人讲解法律依据、出示证据并告之其法律后果,要求单位迅速支付拖欠的工资。2007年1月25日,在援助律师的监督下,该建筑公司在没有和拖欠工资所涉及工程二包老板清算的前提下,拿出专门资金,全额发放了这19个班组的95个农民工工资。

(陈亮 供稿)

政策法律作后盾

中心为百名农民工讨回14万元工资

2007年1月12日,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经过数次艰苦的谈判和协调,终于为百名农民工成功讨回14万多元工资。

合肥烟墩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在包河区某大学有一工地,公司将部分工程发包给胡楼章个人,胡楼章又将所承包的工程分解为粉刷、混凝土、砌墙等多个部分,再次分解分包给章昌邦、钟组军等6人。章昌邦等人又找来一百多名农民工组成六个班组进入工地施工干活,期间农民工只拿到一些生活费,工程完工后,辛苦工作几个月的农民工准备结算全部工资时,胡楼章却突然不见了,农民工找到公司,烟墩公司却又以胡楼章找不到,工程不是公司发包给章-4-昌邦等人为由拒付工资。

农民工只好向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接到这些农民工的投诉后,市法律援助中心立刻组织律师讨论案情,大家一致认为,只要农民工在合肥烟墩公司承建的建筑工地干活属实,依据《建筑法》、《劳动法》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烟墩公司就应该立即支付农民工的工资,法律关系理顺后,参与讨论的律师确定了该案的处理方案。2007年1月8日援助律师和《安徽商报》、《第一时间》记者一起找到该公司,讲解相关法律政策,说明及时支付工资的重要性,但公司仍坚持找到胡楼章后才能结算工资,援助律师强调农民工手中的材料和公司掌握的材料是互相吻合的,可以作为发放工资的依据,不必非要找到胡楼章,而且该公司的工程存在违法分包的现象。经过艰苦谈判,公司负责人最终承认确实有部分农民工没有拿到工资,并承诺尽快解决。此后,援助律师又多次前往公司,催促公司尽快支付工资,并与公司商谈工资的数额及发放的地点和方式。到2007年1月12日止,公司陆续将14万多元工资全部发放到近百名农民工手中。

(陈洋 供稿)

法律援助律师成功息访 32名农民工讨回血汗钱

2007年1月18日上午8:00,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一上班就发现有二三十名农民工等在办公室门口,农民工代表袁玉发介绍:他们共32人,均是农民工,自2005年10月一直在六安一建公司的-5-合肥市大杨镇居民恢复楼建筑工地上打工,工程结束后,六安一建公司迟迟未能付清他们的工资。迫于无奈,袁玉发等人找到了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法律援助。第二天援助律师就与《安徽商报》、《第一时间》记者来到六安一建公司项目部,向项目负责人详细解释了国家在农民工工资问题上的政策规定。但该公司很不配合,项目负责人甚至扬言:大不了撤离合肥建筑市场。考虑到诉讼周期长、成本大,且证据不是十分充分,援助律师遂又找到工程建设单位大杨镇政府,希望镇政府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督促施工单位支付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此后,六安一建公司开始派人和袁玉发进行结算,但因该公司总想多扣除一些费用,导致双方存在很多分歧,双方共同结算了两次,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数十名农民工由于迟迟拿不到工钱,情绪极为激动,2007年1月29日,袁玉发等农民工集体到大杨镇政府上访,得到农民工上访信息后,援助律师赶到镇政府,及时劝回了上访的农民工,同时对公司负责人晓以厉害,说明事情的严重性,最后在援助律师的现场见证下,农民工代表和六安一建公司代表终于在上访当日下午近2:00完成结算,六安一建公司当场表示筹措资金三日内支付工资款。2007年2月1日,六安一建公司派专人携带75400元现金来到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在中心律师的现场监督下,向袁玉发等32人发放了拖欠的工资,众多农民工兄弟带着喜悦踏上了返乡的归途。公司代表也感慨地说:“你们真是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啊!”

(陈洋 供稿)

-6-法律援助显身手

民工工资得兑现

2007年1月12日,蒯文兵等40余名农民工涌进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办公室,寻求法律帮助。这40多名农民工自2005年10月到2006年9月间在合肥常青建筑安装公司承建的凤梅家园建筑工地上干活,除平时借支一部分生活费以外,至今未领到工资。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该案后,援助律师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合肥常青建筑安装公司共拖欠凤梅家园工程瓦工班组30余名民工15万余元,拖欠木工班组10余名民工3万余元。为此,法律援助律师前后10多次前往合肥常青建筑安装公司协调,要求该公司尽快支付其所拖欠的民工工资。在援助律师的多次协调下,合肥常青建筑安装公司与农民工、建筑工地的项目经理黄伯松(包工头)三方终于达成协议:合肥常青建筑安装公司拿出13.6万元,不足部分由建筑工地的项目经理黄伯松(包工头)补足,全额发放农民工工资。2007年2月5日,在援助律师的监督下,合肥常青建筑安装公司和建筑工地的项目经理把18万余元的民工工资按花名册逐一发放到了每位民工的手上。民工拿到钱后,激动地握着援助律师的手说:“感谢您、感谢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为我们讨回了工资!”

(胡钧 供稿)

农民工工资拖欠两年

法律援助一朝解决

2007年1月22日,一群农民工涌进了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向值

-7-班律师哭诉:他们一行12人,从2004年4月开始在安徽经工建筑公司的工地上打工,一直干到当年9月份,工程完工时该公司只支付了部分工资。对于剩余的工资,公司却以种种理由拒不支付。至此,他们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讨薪之路。说到这里,有的农民工不禁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两年讨薪的种种辛酸,使他们不堪回首,每隔几个月他们就上门讨要一次工钱,虽然期间公司也支付了一部分工资,但至2006年12月仍欠有48500元工资未能支付。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才来到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由于欠薪时间较长,而公司每次均是现金付款,农民工手中没有公司付款的证据,值班律师担心12名农民工工资会超过诉讼时效,于是值班律师立即向中心主任汇报案情。为了尽快解决问题,中心组织律师讨论后确定了“立即指派律师到欠薪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立即起诉”的方案。由陈洋副主任、高远、陈亮三人组成的讨薪队伍,详细了解了农民工打工的时间、地点、拖欠单位等情况,并对农民工的身份、工资金额逐一核对造册。2007年1月24日,援助律师前往安徽经工建筑总公司核实情况,了解到农民工反映的情况属实,援助律师遂与公司负责人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商谈。经过对公司耐心细致地法律、政策宣传,使公司认识到拖欠工资的违法性和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终于公司同意结清农民工的工资。2007年1月24日,安徽经工建筑总公司在援助律师的监督下,分两批将工资发到了12名农民工的手中。临行前,农民工握着援助律师的手说:“我们二年未讨到的工资,你们一天就帮我们解决了,今年我们终于能过上个舒心年。”

(高远 供稿)

-8-工钱无望欲轻生

法援全力助讨薪

2007年2月2日,法律援助中心接到电话称一讨薪不成的民工现在爬上电线杆欲轻生,请律师帮助他们讨薪。鉴于情况紧急,法律援助中心立即指派周萍律师前往事发现场协调处理欠薪事宜。经了解,来自定远县的孔某等几位民工,2004年在合肥一家建筑工地上打工,活干完之后仍有5千余元工资没有拿到,这次他们再来建筑公司要工钱,但建筑公司却以当时处理此事的经理已调离,其他人不知情为由将他们拒之门外。情急之下,孔某一时想不开爬上电线杆欲轻生。

援助律师一面通过孔某的老乡劝孔某一定要冷静,一面到建筑单位找到单位负责人了解、协调欠薪事宜。经过数小时的协调谈判,周萍律师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动之以情,该单位负责人终于承认确有欠薪的事实,也表示如果调查清楚一定尽快把钱支付给孔某等民工。最后在其他部门的共同调处下,孔某被解救下来,该建筑单位也于当日下午将拖欠的5千余元工钱全部支付给孔某等人。

(周萍 供稿)

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职工法律援助志愿团成立

2月3日下午,在市总工会四楼会议室,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职工法律援助志愿团成立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早在2004年4月,合肥市司法局就与市总工会局联手,成立了

-9-合肥市困难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近三年来,工作站接待来访职工1500余人次,为困难职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0件,还开展了送法到工地、农民工维权等专项活动,为全市的法律援助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初,我局又与市总工会一起,在合肥招募了50多名律师,成立了职工法律援助志愿团,到工作站从事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努力为全市职工包括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在启动仪式会上,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思松,市总工会主席杜昌寿,市司法局局长韦弋讲了话。杨思松书记、雍成瀚副市长为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职工法律援助志愿团揭牌。安徽农业大学法学系讲师、安徽承义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凌燕代表全体志愿者宣读誓词。

一位接受过法律援助的农民工的心声

2006年12月底,农民工刘爱保因在打工时发生工伤事故来到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援助律师给刘爱保提供了法律援助,使该农民工及时获得了赔偿。2007年2月3日,在安徽省农民工维权工作站启动及揭牌仪式上,该农民工代表我省成千上万的外出务工人员发出了自己的感慨,并表达了对法律援助的感激之情。

我是千万个农民工中的一员,我曾随着建筑队走南闯北,建筑队在哪接到活,我就要跟到哪里去,道路、立交桥、厂房、小区的工地都有我的身影。我们背井离乡,四海为家,虽然人人都说我们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我们出门在外打工却时时提心吊胆,我们经常担心辛辛苦苦干一年能不能拿到工资,我们还害怕出现安全事故,2006年,我打工时发生了一次安全事故,左手拇指骨折,老板支付了部分医药费后就不管不问了,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看电视的-10-时候知道了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听讲那是政府帮我们农民工维权的地方,于是,我来到了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律师告诉我,农民工要求支付工资和要求工伤赔偿,可以无条件获得法律援助。他们不抽我一根烟,更不要我一分钱,热情地接待了我,他们看到我字写不好,就主动帮我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还帮我复印证据材料,最后在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帮助下,老板及时给我支付了赔偿。

现在国家政策好,有人一心一意为我们农民工维权,我们农民工就可以一心一意在外打工,我感谢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为我们农民工兄弟所做的辛勤工作!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谢谢!

农民工专项维权工作小结

一、概况

2006年12月20日——2007年2月10日,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联合有关新闻媒体集中开展了农民工维权专项活动,截止2007年2月10日,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来电来访农民工咨询3000余人次,已经受理的农民工(群体)讨薪案件152件,涉案金额560余万元,已经办结65件,成功为377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80余万元;农民工申请工伤赔偿案件12件,已经成功办结一件。部分讨薪案件已经进入诉讼程序。

二、市法律援助中心目前为农民工讨薪的具体做法:

1、专人接待,畅通绿色通道。法律援助中心组织专职法律援助

-11-律师全天在接待室值班,接待农民工的来电来访,并实行首问责任制。凡是农民工前来中心为讨要工钱或因工伤而申请法律援助的,一律不做经济困难状况的实质性审查,全部予以援助,并立即办理法律援助手续。

2、组建强大律师志愿团。为配合维权专项活动,市法律援助中心依托社会律师资源,组建了强大律师志愿团,保证了维权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一案一号、统一指派。每个援助申请案件经审批后,由市法律援助中心内勤专人负责统一登记,一案一号,统一指派给各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承办。一般情况下,自农民工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至援助案件分发到志愿律师的手中只要半个工作日。

4、调解优先,诉讼和调解双管齐下。市法律援助中心每天召开一次短会,集中讨论次日办理的讨薪案件,确立案件的调解方案,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争取以最小的成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讨薪成功。同时,对于个别恶意欠薪者,市法律援助中心则帮助农民工及时提起诉讼,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5、新闻媒体全程跟踪讨薪专项活动。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在承办案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阻力,甚至会遇到欠薪单位的威胁,与各新闻媒体紧密合作,采取记者跟踪采访的方式,全面直观的报道追薪过程,既宣传了讨薪专项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工及时申请法律援助,依法讨薪,也对欠薪者给予了强大的舆论和社会压力,客观上减少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发生。

三、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主要原因及一点反思。

1、劳动力市场不规范。在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待的3000余人的咨-12-询中,没有看到一份用工合同,即劳动者和施工企业没有签定劳动合同,致使欠薪行为发生后,农民工无法自我维权。

2、建筑市场不规范。很多建设工程虽然表面上是发包给了有资质的建筑企业,但实际的利益和义务承担者却另有其人,工程层层转包、违法分包现象严重,包工头的大量涌现也伴随着欠薪现象的发生。

3、房地产市场不规范。有些开发商资信差,开发资金不足,有些开发商是“空手套白狼”,项目到手后,前期要施工企业垫资,后期拖着时间不决算,长期不能支付工程款,从源头上导致了农民工欠薪成群体性的特征。

4、欠薪金额趋向小额化,增加了法律援助成本。

5、部分二包甚至三包、四包的小包工头以欠薪为名,煽动、利用农民工恶意追讨工程款,把有关部门和法律援助作为其利用的工具,导致讨薪专项活动反过来可能会纵容小包工头现象的发生,客观上扰乱了建筑市场。

目前,农民工维权工作已经转入工作常态,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将进一步畅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同时,充分利用工会、残联等社团组织,积极招募志愿者,充实和发掘农民工维权的人力资源,对农民工的维权申请做到“应援尽援”,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责任编辑:刘滔

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省司法厅领导及厅有关处室、省法律援助中心、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委政法委、孙金龙、黄同文、吴存荣、张晓麟、杨思松、武巍、雍成翰、李图来、谢刚

送:市委政研室、市政府法制局、市信访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编委、市民政局、市工商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城建委、市卫生局、市档案局、市老龄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残联、有关新闻单位、本局领导及有关处室、局政评办、各政评监督员

发:各区、县法律援助中心、各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乡镇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市法律援助中心各工作站

存档6份

共印300份

第二篇:安徽省合肥市农民工维权专项法律援助行动

合肥市包河农民工维权专项法律援助行动

农民工一般指不改变农村常住户籍,进入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的劳动者。农民工现象是中国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的特有现象。农民工处于社会的底层,游离在城市的边缘。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56%,这意味着今后每年将有1300万农民进入我们的城镇。

从出现之初,农民工这个庞大群体就呈现一种“权利缺失”和“权利剥夺”的状态。农民工们是分散的个体,没有自己的组织作为载体和后盾,无法通过组织化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在与企业及雇主的交涉和较量中,无论民工个体还是群体,势必都处于一种显见的弱势境地。发生在2004年初那场声势浩大的为农民工追讨欠薪的行动,把农民工权益维护的艰难境况以一种“放大的”形态呈现出来,他们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着强度最大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换取着微薄的收入。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五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无论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农民工都排在25种职业群体的最后一名。

由于劳动力过剩,用人单位选择余地很大,为不失去工作,农民工很难对不合理的待遇说不。在劳动合同签约率低、社会保障不到位的背景下,一旦发生侵权纠纷,表现出来的就是为农民工维权调查取证难、索赔难、执行难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在对农民工的法律知识普及上也存在着很大的缺失。

根据前些年的一个调查,40%的农民工不知道什么是劳动法,95%的农民工不知道发生维权纠纷应该找哪些部门,他们中很多人会以极端的方式维权,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付出着惨重的代价。

劳工神圣!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遭受侵犯,将会影响农民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企业的发展会失去活力。农民工长期游离于城市体制之外,将导致群体关系的断裂和社会结构的分化,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付出劳动而获得报酬是劳动者的“天赋权利”;与之相对应,从他人的劳动中获益一方必须向劳动付出者支付报酬,这也是不言而喻的公理,这是社会基本秩序得以维持的基石。农民工在极度辛劳之后,应得的收益得不到保障,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如果容忍这种情形存在,我们的社会就有欠公道。

令人欣慰的是,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农民工的境况已经有所改变。2004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重承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拒不支付的企业和经营者,要坚决依法查处。要建立健全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机制,从源头上防止新的拖欠。”

安徽合肥,这个常住人口不到六百万的城市,目前农民工总数已近150万,如何合理维护他们的权益是这个城市领导者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007年,一个为农民工清欠的充实工作力量、实行告示制、抓好基础工作、对被投诉企业实行调解会制度、对投诉较为集中企业加强重点监控、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开辟农民工依法维权的“绿色通道”、实行责任追究的八项举措出现在人社系统人的视野,由此催生了被誉称为“合肥模式”的清欠工作方式,今天“合肥模式”依然发挥着它的效力,并不断为社会的稳定作出着贡献,作为合肥模式的中最闪耀的一环,在本集专题片中我们将用合肥市包河区的劳动监察工作为“合肥模式”代言。

新工作机制的探索

包河区位于合肥市南部,濒临巢湖,处于正在建设中的合肥现代化滨湖新区核心区域,总面积34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4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和2个镇1个工业园区,78个社居委、36个行政村。合肥如火如荼的大建设这里是主要的战场。

包河区在册登记各类用人单位2万余户,按照每名监察员年巡查用人单位100户计算,大队在职的6名监察员将全区用人单位巡查完需40年。监察力量明显不足。

在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上,也面临三个“严重不足”:办案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办案人员能力严重不足;办案场地严重不足。近两年劳动争议案件在包河区出现“井喷”态势,自2009年起全区每年调处劳动争议案件600余件,常规的工作方式在这里很难充分发挥效能,坐地办公只能是疲于应付。

探索因此而开始。

1998年12月,包河区在全区各个街道、镇成立了仲裁委员会办事处,聘请基层工作人员担任兼职仲裁员、法律监督员。建立以专职仲裁员为主体,以社会兼职力量为辅助,以社区调解员为基础的解决劳动争议机制。2008年初又面向社会聘用的19名兼职仲裁员,其中有律师、工会系统的法律顾问和社区调解员等,他们经验丰富,具有基层调解劳动争议的能力,且都有相应的仲裁员资格。通过与兼职仲裁员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以“契约”形式建立兼职仲裁员队伍,这是包河区加快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一项重要举措。签约授聘后,这19名兼职仲裁员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中,享有专职仲裁员同等的职权。

2010年10月21日,国家人社部调解仲裁管理司副司长李小虎来包河区调研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时,对包河区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5年初包河区以街道(镇)、居(村)平台为依托,聘请基层平台工作人员担任法律监督员,具体负责辖区内案件的协调处理工作。初步建立起区、街道(镇)、居(村)三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平台,形成联动的监察工作机制。

2007年6月,包河区在街道、镇以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管理体系为依托,设立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中队工作人员从现有人员中调剂,不少于2名专职监察员,实施委托执法。全区目前成立9个监察中队和1个滨湖新区工作站,以社区为单位划分网格110个,配备专职监察员33人,兼职监察员37人,法律监督员34人,在全省率先实行了网格化管理、网络化服务的新模式,110个网格全部建立“一格一册”,做到对用人单位“户数、基本情况、用工人数、合同、工资、社保、空岗”七清,初步形成了“一网到底,全面覆盖”的劳动保障监察格局。

区人社局授权街(镇)、社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承担网格内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综合服务管理工作,将普法的“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的所有用人单位。通过10个劳动合同登记备案点录入劳动合同信息管理系统,掌握劳动关系基础信息,实行动态A、B、C三类监管(用工规范,无投诉单位纳入A类监管,年巡查一次更新信息;有投诉的单位,整改及时,用工较规范单位纳入B类监管,半年巡查一次;用工不规范的单位纳入C类监管,每季度巡查一次)。监察中队成立后,区人社局将部分行政执法权委托监察中队,各中队在各自行政辖区内以区劳动保障局的名义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区局将《询问通知书》、《限期改正指令书》统一印制成册下发各中队,监察中队在查处案件、年审或检查中可随时出具并上报备案,大队监督落实情况。

网格内专兼职监察员和法律监督员有熟悉属地企业情况的优势,能及时把握用人单位的动态,有利于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网格劳动监察法律监督员在日常走访企业时、调解简单劳资纠纷时、网格化管理信息采集时或开展其他相关工作时,发现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矛盾纠纷隐患的,向用人单位出具《规范企业用工建议书》,指导用人单位在七个工作日内纠正不规范行为。《建议书》出具七个工作日后,法律监督员回访企业,了解改正情况。如用人单位未根据《建议书》纠正,法律监督员填写《企业涉嫌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抄告单》向街道(镇)劳动监察中队抄告,由中队依法查处。劳动关系协调工作重心下移后,在处理一些复杂案件和群体性事件时,基层工作机构显现出处置手段不够,震慑作用不强的问题,常常处于尴尬局面。2009年6月区人社局专门下文对复杂案件和群体性事件推行挂牌督办,重点督办非法使用童工和强迫劳动、非法职业中介、欠薪逃匿、逃避工伤事故责任案件,中队或调委会上报案件后由区大队或仲裁委统一调度人员,联合协查、果断处置、及时查处,切实提高案件查处的效率和质量。

有了这样一个扎根基层的平台,包河区每年针对当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6大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非法用工、劳动力市

场、使用童工、农民工工资的专项检查。在2007年开展的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中,区人社局通过联动工作平台,采取统一执法行动,充分发挥兼职监察员和法律监督员对基层情况熟悉的优势,在街道、社区大力宣传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免费即时服务和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开展的诚信承诺服务,在重点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实施重拳突击,将非法职介予以曝光,取得良好效果,获得了“全国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为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区人社局联合人事、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突击检查活动,5年共出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182人次、车辆58台次、检查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用人单位163户次、依法取缔非法职业介绍机构29家。会同公安、监察、民政、国土资源、卫生、工商、安监、工会部门,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全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砖瓦窑厂、小作坊、服装玩具加工、餐饮服务等场所开展非法用工专项整治行动,5年检查用人单位1515户,涉及劳动者人数8320人,责令补签劳动合同5000余份,清退童工12名。

包河工作的“前”与“快”

工作重心前移,把问题解决在第一线成了包河区劳动维权工作的一大特点。本世纪初,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 引发了大量的新老劳动关系置换、档案关系、社会保险、各种待遇是否落实员等一系列的矛盾纠纷。企业改制中出现的很多劳动争议又多是职工对有关政策不了解、不熟悉造成的。为此, 区仲裁委和镇仲裁办本着“积极参与、靠前服务、职工至上、主动保障、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宗旨,采取多种手段,加大企业改制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力度,多次组织劳动保障业务骨干面对面地就企业改制中的社会保障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政策宣传、答疑解惑,及时向群众发布企业改制中劳动保障的相关政策和问题解答。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了劳动保障信访接待室,常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形成了较为顺畅的劳动保障信访渠道。针对改制企业中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区人社局经常到改制企业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梳理涉及到劳动保障方面的问题,并对这

些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宣传,用于指导企业改制。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形成了职工期盼改革、支持改革的强大动力。通过组织业务骨干进驻改制企业,为企业和职工办理劳动关系的解除手续,坚持工作在企业,服务到一线,达到了小矛盾、小争议不出厂,解决问题在一线的目的。区人社局共主持参与26户改制企业的职工分流安置工作,调解解除劳动关系7000余人,发放经济补偿金1.1亿元,为预防劳动争议的产生树起了一道“闸门”。

26户改制企业平稳改制,区人社局功不可没,成功的背后是他们准确地抓住了重要的环节。

首先是要求改制企业必须准备较充足的资金,在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时采取一次性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将债权债务关系一次性结清。其次是督促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让面临下岗失业的职工做到“应保尽保”。包河区企业在改制前期,各种保险费的补缴率达100%,这就让改制企业的职工在失业、养老等问题上吃了“定心丸”,从而避免了劳动争议的发生,也大大减轻了处理劳动争议的负担。企业改制中的安置费、经济补偿金、欠缴养老保险费、内退、退休、工伤等职工待遇劳动争议案件,有着标的清楚一致、解决时机好(改制企业有变现资产)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为了便于劳动争议的处理和解决,区人社局采取了“快审查、快立案、快审理、快裁决、快送达”的办案方法,保证了劳动争议案件及时、高效的解决。几年来,区人社局受理的改制企业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都在100%。

快速反应是包河区劳动监察工作的另一大特点。

面对当前劳动关系领域因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断增加的趋势,包河区人社局建立了劳动违法、争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一方面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明确责任,明确分工,明确操作办法;另一方面组织建立了一支应急处理队伍,配备了专用应急车辆。在工作中锻炼和培养应急处理能力,形成了统一领导指挥,各部门积极参与,有机配合的应急处理机制。

2007年1月26日,二环路国强钢材市场段交通秩序一片混乱,70多名农民工占据了该路段,他们情绪激动,不听任何人劝阻,不断高呼口号:“还我血汗钱!”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交通被堵塞,局面已经失控。

接到情况通报后,监察大队队长黄典民火速赶到现场,一方面控制局面,一方面与拖欠单位取得联系。面对混乱局面,他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将围观群众隔开,稳定农民工情绪。对于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到来和耐心的劝说,农民工们抱强烈怀疑的态度,甚至恶语相加:“你们好话说尽,不就是想骗我们离开吗?那我们被拖欠的工资谁来要?你们有本事给我们要回来?”面对情绪激动的农民工的怀疑,黄典民郑重承诺:“我们是劳动保障监察员,农民工兄弟们辛辛苦苦地劳动,理应获得劳动报酬,我们一定不会让你们流汗又流泪。”经过10分钟的耐心劝说,反复工作,农民工的情绪稳定了,陆续回到了工地。

然而,拖欠单位虽然承认拖欠的事实,但却摆出了种种困难和理由拒绝支付,一句话,应该给,给不了!面对企业的这种态度,黄典民说:“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理由和困难即使有100个,但不能转嫁到农民工身上,转嫁困难把农民工推上绝路,制造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稳定,这个责任企业是负不起的!”经过4个小时的反复工作,拖欠单位终于把拖欠的17.3万元工资款送到了现场。此时已是深夜12点30分。

心中有着农民工

为农民工维权需要心中时刻有农民工,这一点在包河区人社局的工作流程中体现的很明显。

首先畅通了农民工举报投诉渠道,向社会公开公布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电话,设置专人受理农民工工资举报案件。

在包河区人社局,仲裁、监察、信访是联合接待的。改变了以往仲裁、监察、信访等部门各自独立接待当事人的接待方式,实行“一条龙”服务,集中受理劳动保障案件,当事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如经济成本、举证能力、申诉风险等,选择处理方式。联合窗口及时引导当事人,选择最快捷、最方便、最有利于维护

双方人权益的方式进行处理,避免互相推诿、扯皮、折腾当事人现象的发生。首问导诉服务制度使“首次导诉、二次开庭、三次办结”成为可能;“夜间双休日仲裁庭”,解决当事人因上班无法参加仲裁庭审的问题,切实做到人性化办案;对特困户、零就业家庭和农民工等特殊困难群体开通仲裁“绿色通道”,做到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结案的“三优先”。

一些双方争议较大、事实不易查清及法律依据不足的案件,从有利于解决纠纷的角度考虑,一般引导当事人选择申请仲裁受理。比如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降低工资标准、追索加班工资等争议等,此类案件,投诉人大多缺少证据,案件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管理的问题,涉及面大,企业往往抵触情绪较大,举证及取证困难,给事实的认定带来难度,特别是有些企业按以“严重违纪”或“严重失职”为由解除劳动合同,逃避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但法律法规对何为“严重”并无规定,处理时法律依据不足,监察难以做出正确的决定。而仲裁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可以运用举证倒置原则分配举证责任,由承担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败诉后果。

监察大队受理案件也简化了立案、审批等程序,当天受理当天开展调查,涉及跨地区案件、疑难案件时各级、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联合上阵,极大提高了办案的速度;对多次、大数量或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企业一经查实严惩严罚,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本金的同时支付25%的经济补偿金和工资数额1至5倍的赔偿金,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正是心系农民工,处处为农民工着想,多起历时较长、情况复杂、取证困难、拖欠数额较多、对农民工利益伤害较大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告结。

今天的包河区建立起了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各建筑企业按月向劳动保障部门报送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使劳动保障部门对建筑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预防发生新的农民工工资拖欠。

劳动合同订立监督机制也在包河区成为常态。自2004年起,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严格按照《安徽省劳动合同条例》要求,规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

同行为,指导和推动用人单位制订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台帐,规范劳动合同条款,并将其与工资支付等情况结合起来检查,促使用人单位合法用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普法是根本

让农民工维权不再是个问题,从根本讲必须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为此,包河区人社局在普法宣传上做足了功夫。

针对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意识淡薄和法律知识贫乏的现状,包河区建立了多方位、多层次、多手段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宣传的宣传工作机制。从形式多样的街头宣传到内容丰富的印刷品;从具体业务的深入讲解到全面工作的广泛涉及;从定期举办培训班对企业法人、劳资工作人员的培训到随时走进建筑工地对农民工劳动保障知识的普及,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工作实现了宣传形式“全方位”。从个案的批评教育到典型案例的深入讲解;从基层交流工作经验的《劳动保障工作信息》到在《中国劳动保障报》、《安徽日报》、《合肥晚报》上发表的大幅报道;从一个阶段农民工权益维护的热点中心工作的及时反映到难点边缘问题的深入探索,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工作实现了宣传内容“多层次”。从一张张“春风卡”的发放到对一个个农民工的耐心叮嘱;从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的入户、入工地讲解的大型宣传活动,劳动保障政策宣传工作实现了宣传对象的“广覆盖”。有效的宣传工作机制,强大的宣传攻势,既切实提高了农民工法律意识,给拖欠、克扣或蓄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企业以强大的舆论压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包河区人社局面向全区各部门和所有用人单位开设了8场专题讲座,免费对进行劳动合同培训,80多家企业、300多人接受了培训,向参训人员发放了宣传册3000多份。采取上门服务方式,深入企业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先后对滨投公司、省建工医院、万振集团等单位进行了专题培训,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增加劳动者维权意识与本领,收到了良好效果。

5年来包河区人社局专门组织成立了宣讲团宣讲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开展了20场宣讲活动,参训5000余人;设台宣传26场,发放宣传材料5万份;免费发放劳动合同文本20万份;对600多名机关和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1000多名企业法人代表、3000多名职工群众进行了宣讲和解答;监察大队还设立了电话和网络咨询热线,及时解答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3000余次;2010年4月由监察大队队长黄典民主持编写的《安徽省劳动用工管理法律实务》一书出版发行,免费向百帮创业园和农民工创业园发放,该书凝聚了多名编者十余年从事劳动保障监察和仲裁工作经验,把繁琐的劳动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的全面梳理,用提示、表格和计算公式等简单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对时下劳资双方共同关注的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工时制度、加班工资等热点问题,详细阐述了法律实务及操作技巧。

2008年以来,包河区人社局主动监察用人单位6350户,纠正了1300户用人单位的违规行为,新增社保登记和督促缴费380户,涉及用工6700人;接受劳动者举报投诉1550余件,为13323名劳动者追回工资12080万元。

勤奋踏实的工作为包河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赢来众多的荣誉。大队连续六年获市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优异单位”荣誉称号,被市区授予“先进服务窗口”、“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获劳动保障部等4部委“全国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先进单位”的荣誉表彰。

诚心实意为农民工维权换来的是农民工对他们的普遍信任和尊重,当一个和谐稳定的合肥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这里面蕴涵着无数人社系统人付出的汗水和艰辛。

联系人:黄典民

联系电话:0551-3357296 ***

第三篇:法律援助工作日志

法律援助工作日志

(1)时间:2012年5月18日

地点:八宝大厦法律援助中心

当日工作小结: 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到铜陵市八宝大厦的法律援助中心参加实习,初次来到首先熟悉了一下工作环境,了解了我们实习工作的主要内容,法律援助中心的袁主任对我们的实习工作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安排和要求:

A、接待前来咨询和需要办理法律援助的广大市民,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其进行解答,遇到不会的或有疑问的可以找值班律师进行请教。

B、整理一些材料,学会制作一些表格和文档。

C、遇到需要进行法律援助的,可以按照相关手续为其办理法律援助。

D、听从值班律师的安排,协助其办理一些法律援助案件。

E、协助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已经受理,办结的案件整理成卷宗归档。

F、法律援助中心是窗口接待单位,实习过程中要穿着整洁大方,文明用语,对待来访的市民要积极接待。

此次实习使我对法律援助工作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认识到法律援助工作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同时我也更加努力要求自己,为维护司法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法律援助工作回顾

2009年法律援助工作回顾

2009年,市委、市政府把‚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列入八件为民办实事之一。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按照省、市政府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的总体要求,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严格履行‚贫者必援、弱者必帮、残者必助‛的承诺,举全市之力,周密运作,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圆满完成了实事项目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一:五大亮点

政府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2009年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是: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件,办理法律援助事项10000件。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64件,办理法律援助事项15041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3290人次。其中,办理刑事案件296件,民事案件1142件,行政案件26 件,非诉讼调解案件378件。避免和挽回各类经济损失3471万元,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数的46.4%和50.41%,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比上年增长15.8%,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比上年增长18.8%,办案质量和数量创历史新高。

领导重视力度有了新的加强。

全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通过艰辛努力、扎实有效的工作,赢得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年初,市长×××同志在市

子,利用硚口区司法局有利的地理位臵,共享法律援助资源,为武汉打工的大量黄冈籍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为服务武汉‚1+8‛城市圈经济建设签署了省内第一家‚县、区法律援助合作协议书‛。异地协作机制的建立,加强了武汉市与黄冈两地的办案协作能力,办理了一批农民工维权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法律援助案件的社会影响有了新的扩大。

全市涌现出一批社会效果好、影响面广、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例如:2009年年初,团风县的《援助四川地震灾区妇女袁辉离婚案》、浠水县的《农村妇女陈米容诉某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红安县的《农村妇女赵紫红诉丈夫重婚案》,经过众多法律专家的悉心评审,被选为‚湖北省2008年妇女儿童十大法律援助案件‛。今年初,黄州区办理的《齐舞英等14人请求支付拖欠工资案》、浠水县办理的《刘佳阳诉某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又被省司法厅、省妇联评为‚湖北省2009年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十大案件‛。红安县办理的《残疾妇女谢萍离婚案》,被省司法厅、省残联采用,联合湖北省电视台制作成专题片在全省两会期间播出,影响较大,在全市乃至全省展现出了黄冈司法行政的风采。

关键词二:精心实施

周密计划。按照‚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的思路,结合黄冈实际,制订了落实办实事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在 ‚两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就召开了全系统专题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省、市为民办实事的有关精神,全面安排部署。积极争取市委、4围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通、医疗、产品质量、高危作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重要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

二是建立法律援助服务队伍。全市在整合资源、探索队伍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等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建立了以市县区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的专职法律援助队伍;二是建立了以各县市区公证、律师为主体的法律援助队伍;三是建立了以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员为主体的法律援助主力军队伍;四是建立了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法律援助辅助人员队伍;五是建立和完善了以行政村(居)调解委员会主任为主体的法律援助联络员队伍;六是在全市物色和建立了一支400余人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围绕队伍建设,全市先后举办四期培训班,召开4次会议,通过培训和以会代训的形式分别对全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及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努力提升法律援助工作队伍服务大局、奉献社会、帮贫扶困、救助弱者的能力和水平。据统计,全年共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13件,为农民工提供各类法律援助咨询3693人次。发放各类宣传咨询册30310余册,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为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和工伤事故赔偿金1257.57万元。

关键词四:援助农民工

三是建立异地维权协作网络。结合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的实际,为更好地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在农民工集中地建立跨省维权工作站14个,我们先后与广东、深圳、福建、上海、浙江、武

第五篇:法律援助工作职责

法律援助工作职责

1、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员应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做到急当事人所急,需当事人所需,不得做有损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事情;

2、宣传法律援助制度;

3、热情接待当事人的来电(访),解答力求简洁、贴切、准确易懂,并对来电(访)进行如实登记留档;

4、接受法律援助申请并进行初审,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及时向区中心报批;

5、与法律援助中心保持信息畅通,遇有重大事项、群体性上访倾向或其他群体性问题,应做好疏导教育及稳定工作,须以书面形式将有关情况报区援助中心;

6、了解并掌握基层法律援助信息,指导法律援助联络点的工作;

7、接受和完成法律援助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法制宣传工作职责

1、负责起草街道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五年规划、工作要点及工作总结,起草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各类文件;

2、负责街道法制法宣宣传教育的日常工作,具体组织实施街道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发挥组织、协调、监督和参谋作用;

3、总结推广各类典型,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参考;

4、及时掌握街道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动态,编发相关法制宣传资料;

5、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法制宣传员开展宣讲活动,并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做好服务工作;

6、组织开展街道法制宣传教育师资骨干的培训

7、拓展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创新法制宣传教育载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8、完成上级法制宣传教育机构、街道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责

1、依法、公正、及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社会稳定;

2、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预测和分析,切实做好超前防范,预防和减少纠纷发生,防止纠纷激化;

3、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预防矛盾纠纷发生;

4、及时向司法行政机关和街道办事处、新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报告各种不稳定因素信息,反映调解工作情况;

5、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司法行政机关和街道办事处、新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交办的有关工作。司法所工作人员职责

1、按照司法所内部分工,依法、全面、正确地履行司法所工作职能;

2、指导村(社区)和企业的调解工作,依法调处社会矛盾和疑难民间纠纷;

3、依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和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4、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工作以及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创建工作,努力推进依法法制工作;

5、认真做好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

6、完成所长交办的其他任务。

下载合肥市法律援助工作[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肥市法律援助工作[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制度

    兴桥镇司法所 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制度一、负责接待和处理人民群众涉及法律援助的来信、来访; 二、受理法律援助事项的申请、登记,并进行初步审查; 三、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报法......

    关于全县法律援助工作简要汇报

    我县地处秦岭南麓,商洛西南部,总面积3487平方公里,境内山大沟深,地形复杂,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既属传统型山区农业县,又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老、少、边、穷山区贫困县,全县辖25......

    法律援助工作程序

    法律援助工作程序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由法律援助机构统一受理、审查和指派; 一、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案件发生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诉讼案件、行政......

    法律援助工作经验交流

    法律援助工作经验交流 2012.3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我是柳林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赵俊平同志,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法律援助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下面我将就我县在法律援助宣传方......

    2012法律援助工作安排

    织金县司法局 二〇一二年法律援助工作安排意见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由此,贵州经济社会进入了全面加速发展时期......

    2013法律援助工作要点

    法律援助紧紧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以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法律援助基层基础建设,强化法律援助管理能力,完善服务网络,推进便民举措,着力提升法律援助质量和群众满意......

    法律援助工作职责

    1.负责日常接待、审查法律援助案件。2.负责法律援助案件的指派、监督检查工作。3.负责法律援助来电、来函的信访工作。4.负责对联络部及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指导。5.负责办理......

    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经验交流

    **司法行政:以“组合拳”精心打造法援民生工程近年来,**区司法局通过“构网络、拓通道、严制度、保质量”四大招式,不断畅通法律维权渠道,提升便民服务能力,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