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制度
兴桥镇司法所
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制度
一、负责接待和处理人民群众涉及法律援助的来信、来访;
二、受理法律援助事项的申请、登记,并进行初步审查;
三、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报法律援助中心审查;对不属于法律援助范围的,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并告知有权处理的部门或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四、对有关部门移送且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的法律援助事项进行审查,并通报审查结果;
五、接待群众要热情周到,耐心细致,语言文明,依法办事,不徇私情,不压制、推诿、拖延,不得收受当事人的礼品、礼金或接受吃请;
六、律援助对象:
1、未成年孤儿、社会孤老、经济特困老人及残疾人员;
2、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有物质困难条件的居民;
3、其他不能够支付聘请律师或办理公证所需费用的法人和居民;
4、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刑事诉讼中由法院指定刑事辩护的被告人。
七、法律援助的范围:
1、刑事案件;
2、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的法律事项;
3、因公受伤害请求赔偿的或请求合法待遇的法律事项;
4、盲、聋、哑和其他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权赔偿的法律事项;
5、请求发放抚恤金、救济金的法律事项;
6、请求国家赔偿的诉讼案件;
7、其他确需法律援助的法律事项。
第二篇:法律援助工作站档案管理制度
法律援助工作站档案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业务档案的管理,根据省律师档案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业务档案是法律援助工作者从事业务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一定的参考利用价值。保管、整理好法律援助工作者业务档案是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法律援助工作站设兼职档案员一名,负责法律援助工作站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
四、法律援助工作者承办业务形成的文字材料必须立卷归档,以记录其进行业务活动的基本情况,立卷归档工作由承办人负责。
五、法律援助工作者业务档案共分诉讼、非诉讼二大类。
六、法律援助工作者业务档案按一案一卷,一卷一号的原则立卷,跨的业务应在办结立卷。
七、法律援助工作站承办业务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均须用钢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清晰。
八、法律援助工作者接受指派或委托并开始承办法律事务时,应同时注意收集保存有关材料,着手立卷的准备工作。办结时要全面整理,去掉不必立卷的材料,补齐遗漏的材料,内容相同的文字材料只存一份。
九、法律援助工作者业务档案应按照案卷封面、卷内目录、案卷材料、备考表、卷底的顺序排列,案卷材料应按诉讼程序或时间顺序排列,终止委托业务的仍按要求立卷,最后终止业务的文字说明材料。
十、业务档案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逐页逐号,页号位置在右上角,背面在左上角。对破损的材料要修补或复制,复制件放在原件之后,字迹不清要附抄件。卷面为A4,小的加衬,大的折叠或剪齐,去掉文字材料上的金属物。在线绳装订处加封贴,并在骑缝线上加盖立卷人名章。
十一、卷宗整理应在结案或事务办理后一个月内整理立卷,由承办人送档案管理人员审查,符合归档要求的,送中心主任审核签字后方能办理归档手续。
十二、档案管理员接收档案时应进行严格审查,凡不符合本规定的退回重立。
十三、档案管理员接收案卷后,须按类别,保管期限。顺序排列编制《档案存档登记册》。对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的业务案卷均应列为密卷,确定密级,在归档时应在档案封面右上角加盖密卷章。
十四、档案管理员要熟悉所保管档案的情况,积极做好档案的查阅、利用工作。
十五、建立业务档案借阅制度,设立借阅登记簿,限定借阅期限。原案件承办人因工作需要,可借阅档案,其他人借阅,必须经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批准,严禁将档案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查阅。
十六、对查阅或借出的档案,要即时收回。如发现案卷被拆、短缺、涂改、增删、污损等情况,应立即向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汇报并及时追查。
十七、业务档案的保管期限规定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
十八、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积极开展档案的利用工作,为法律援助工作者开展业务提供服务;指导、督促、检查法律援助工作者业务文书材料的立卷归档并接受司法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违反制度向任何人提供档案和扩大利用范围,不得向他人泄露档案的内容。
十九、法律援助工作者业务档案的鉴定、销毁、统计、移交、保护等,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篇:法律援助工作回顾
2009年法律援助工作回顾
2009年,市委、市政府把‚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列入八件为民办实事之一。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按照省、市政府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的总体要求,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严格履行‚贫者必援、弱者必帮、残者必助‛的承诺,举全市之力,周密运作,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圆满完成了实事项目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一:五大亮点
政府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2009年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是: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件,办理法律援助事项10000件。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64件,办理法律援助事项15041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3290人次。其中,办理刑事案件296件,民事案件1142件,行政案件26 件,非诉讼调解案件378件。避免和挽回各类经济损失3471万元,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数的46.4%和50.41%,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比上年增长15.8%,办理法律援助事项比上年增长18.8%,办案质量和数量创历史新高。
领导重视力度有了新的加强。
全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通过艰辛努力、扎实有效的工作,赢得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年初,市长×××同志在市
子,利用硚口区司法局有利的地理位臵,共享法律援助资源,为武汉打工的大量黄冈籍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为服务武汉‚1+8‛城市圈经济建设签署了省内第一家‚县、区法律援助合作协议书‛。异地协作机制的建立,加强了武汉市与黄冈两地的办案协作能力,办理了一批农民工维权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法律援助案件的社会影响有了新的扩大。
全市涌现出一批社会效果好、影响面广、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例如:2009年年初,团风县的《援助四川地震灾区妇女袁辉离婚案》、浠水县的《农村妇女陈米容诉某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红安县的《农村妇女赵紫红诉丈夫重婚案》,经过众多法律专家的悉心评审,被选为‚湖北省2008年妇女儿童十大法律援助案件‛。今年初,黄州区办理的《齐舞英等14人请求支付拖欠工资案》、浠水县办理的《刘佳阳诉某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又被省司法厅、省妇联评为‚湖北省2009年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十大案件‛。红安县办理的《残疾妇女谢萍离婚案》,被省司法厅、省残联采用,联合湖北省电视台制作成专题片在全省两会期间播出,影响较大,在全市乃至全省展现出了黄冈司法行政的风采。
关键词二:精心实施
周密计划。按照‚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的思路,结合黄冈实际,制订了落实办实事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在 ‚两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就召开了全系统专题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省、市为民办实事的有关精神,全面安排部署。积极争取市委、4围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通、医疗、产品质量、高危作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重要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
二是建立法律援助服务队伍。全市在整合资源、探索队伍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等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建立了以市县区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的专职法律援助队伍;二是建立了以各县市区公证、律师为主体的法律援助队伍;三是建立了以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员为主体的法律援助主力军队伍;四是建立了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法律援助辅助人员队伍;五是建立和完善了以行政村(居)调解委员会主任为主体的法律援助联络员队伍;六是在全市物色和建立了一支400余人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围绕队伍建设,全市先后举办四期培训班,召开4次会议,通过培训和以会代训的形式分别对全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及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努力提升法律援助工作队伍服务大局、奉献社会、帮贫扶困、救助弱者的能力和水平。据统计,全年共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13件,为农民工提供各类法律援助咨询3693人次。发放各类宣传咨询册30310余册,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为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和工伤事故赔偿金1257.57万元。
关键词四:援助农民工
三是建立异地维权协作网络。结合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的实际,为更好地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在农民工集中地建立跨省维权工作站14个,我们先后与广东、深圳、福建、上海、浙江、武
第四篇:法律援助工作日志
法律援助工作日志
(1)时间:2012年5月18日
地点:八宝大厦法律援助中心
当日工作小结: 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到铜陵市八宝大厦的法律援助中心参加实习,初次来到首先熟悉了一下工作环境,了解了我们实习工作的主要内容,法律援助中心的袁主任对我们的实习工作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安排和要求:
A、接待前来咨询和需要办理法律援助的广大市民,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其进行解答,遇到不会的或有疑问的可以找值班律师进行请教。
B、整理一些材料,学会制作一些表格和文档。
C、遇到需要进行法律援助的,可以按照相关手续为其办理法律援助。
D、听从值班律师的安排,协助其办理一些法律援助案件。
E、协助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已经受理,办结的案件整理成卷宗归档。
F、法律援助中心是窗口接待单位,实习过程中要穿着整洁大方,文明用语,对待来访的市民要积极接待。
此次实习使我对法律援助工作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认识到法律援助工作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同时我也更加努力要求自己,为维护司法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法律援助工作程序
法律援助工作程序
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由法律援助机构统一受理、审查和指派;
一、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案件发生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诉讼案件、行政复议案件、仲裁案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行政复议机关、仲裁机构所在地的同级法律援助机构申请。
二、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申请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居住地证明;
2、有关部门出具的申请人的经济状况证明;
3、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相关的证据材料和其他材料。
三、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收到法律援助申请之日起七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援助的决定。决定援助的,应当签订法律援助协议;对不予援助的应当说明理由。
四、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提供法律援助的,应当在五日内指派或者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指派法律援助人员,法律援助人员接受指派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为受理人提供法律服务。
五、负责受理、审查、批准法律援助申请的工作人员是法律援助事项的申请人或者申请人的近亲属,或者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六、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十日前,将指定辩护函和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副本或者一审判决书副本送交所在地的同级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指定辩护函及有关材料之日起三日内确定具体承办法律援助事项的律师并函复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