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立体模式

时间:2019-05-14 06:5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立体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立体模式》。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立体模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立体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4)02―081―04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是追求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针对目前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生态整体性视野中,在农业、农民、农村协调发展的思路中,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金字塔式的立体模式,对于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立体模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追求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近年来党中央转变战略发展新思路的重大举措。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1]生存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最基础的条件。但是我国农村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态压力,生态建设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比如社会公平度不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薄弱、生态责任缺失、农村经济支撑力度不够、环保法规不到位等。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寻求系统的生态和谐发展模式应该是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务之急。但是,目前的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不乏精辟见解,但是整体性的和系统性的思考不是很多,有必要在理论上寻求突破。在“以人为本”的高度上思考农村生态建设问题,构建一个包括生态农业、农村生态文化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在内的立体模式,在中国具体的农村实际中更坚定地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发展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千头万绪的系统工程,其生态问题作为一项基础领域问题同样千头万绪。其工作展开不仅要关注到其中的每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在做到统筹兼顾。对于这点来说,目前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存在一定的拓展的空间。第一,有关基础理论研究虽然体现了相当的理论深度,也为农村生态建设提供了一些借鉴。但是,直接映照农村生态问题展开的理论研究不是很多;第二,对策研究方面的踊跃思考虽然有相当大的借鉴价值,但就某个具体领域和具体问题研究的比较多,系统的对策思考还不多见;第三,对于“三农”中最重要的一环―农民(主体人)的生态文化素质提升的深刻思考尚显得欠缺,这也间接映照出目前有关生态建设对策的思考多少有些狭隘功利的色彩。这些都有待于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理论提升。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现实审视

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蓬勃开展,出现了一些样板镇和样板村,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这仅仅是个开端,仍然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遇到了许多困难。我们必须明确这些问题,并对其给予一定的关注,从而了解构建农村生态模式现实关照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面临挑战。化肥和农药的污染导致土地资源减少、农村工业化导致绿化资源和土地资源减少。没有有效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生态经济发展不足,农村生态经济基础上没有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及产业链的合理配套。对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的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改进不足。只注重经济发展而不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充分利用生态、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相关生态产业。

(二)生活环境存在的隐忧。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环保意识薄弱造成水、空气的污染严重以及农膜使用导致的“白色污染”加剧。以低技术含量、粗放经营为基本特征、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过程中忽视了环境规划和治理,并且大多数企业设备落后,保护环境方面很薄弱,造成了工业污染。例如,废水、废气、废渣;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出效益,农民大量使用肥料、化肥、农药,造成了农用化学品污染并导致土地质量下降;由于规划的缺位和不协调,公路沿线或工业区成了城镇和农村积聚地,这使得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农村畜禽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原先分散的农户养殖转为集约化、工业化养殖。再加上养殖户资金有限、缺乏保护生态的意识,导致大量的畜禽粪便成了农村新的污染源。

(三)生态文化和生态教育尚存漏洞和不足。广大农村在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完善相对滞后。生态责任缺席、环境教育落后、生态文明意识普遍缺失、生态文化多样性不足和生态伦理高度不够;农业科技水平还不是很高。政府多渠道、多途径宣传和引导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意识不够到位。如:缺乏从事环境教育事业的工作人员,有些部门对环境教育重视不够,政府投入资金不足,等等。另外,农村生态制度、污染防治体系的建立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并不完善。今后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必须正视这些问题。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立体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我们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生态整体性的视野中,针对目前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在农业、农民、农村协调发展的思路中构建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建设立体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困扰我国多年的“三农”问题,从而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立体模式应该是多个要素的有机统一整体,是主次分明、结构合理、层层推进的金字塔型的立体模式。

(一)以农村生产的生态化为塔基。农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农村生态建设最为基础的部分,包括: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构造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减少农药、化肥、农膜和农村工业污染,改善土壤、水、空气质量。另外,在农村工业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实现生态化。

(二)以农村管理机制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为塔身。增强农村管理的协调理念,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作为管理决策的原则并纳入政绩考核系统,健全环境法制,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地采取措施对农民进行培训,改变农民的教育方式,从而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知识结构转变的目标就是提升农民的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方面的素质来提高农民的现代意识,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

(三)以新型农民的培育为塔顶。“培育既有现代科技、又有文化内蕴、富有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够自觉体认自身优势与不足的新型农民,是解放生产力、自觉实现农村的差异式发展、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条件。”[2]因此,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开展生态教育以及主流文化教育,在广大农村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文化,培育新型农民。生态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逐步树立生态价值观。也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经济发展观转向农业生态价值观。

这3个维度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其中每个部分中都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个向度上展开具体工作,其中各个要素的协调可以促进彻底地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立体模式的价值目标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做法是统筹兼顾。而以人为本正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根本点。这个模式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把农村的政策体制、科学技术、伦理培育、生活方式等要素融会贯通,在各个要素之间寻求合理的契合度,把农民的生产、生活同生态协调在一个融洽和谐的框架内。因此,它的顺利运行有可能促进解决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促进解决节能和环保的问题;也将会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体现出其应有的实践价值。

农民始终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也是受益的主体。突出农民的主体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此模式突出了农民的主体性,发挥了农民的主体作用。在大力推行农村教育同时,强化农民的主导作用,提升农民总体素质,丰富农民的文化知识,开阔农民的视野。旨在培育新型农民,激发他们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农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使农村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

这个模式对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改进,转变了以低技术含量和高能源投入、高资源能耗、高环境污染、高生态破坏为特征的“一低四高”粗放型增长模式,发展生态经济,改善人居环境,优化生态环境。兼顾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发展,建设和发展生态型农村。同时注重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利用与保护环境,实现了新农村的生态建设和农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社会中大力倡导清洁生产,发展生态经济,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7-78

[2]崔永和、姚茂华.差异趋同: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KS00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SJB710005)部分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刘顺宝

收稿日期:2014-03-03

作者简介:1.李明宇,男,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李丽,女,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种模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种模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种模式

南街村模式

南街村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城南隅,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东临京珠高速公路。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共848户,3180口人,10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村里有26家村营企业,诸如拉面工厂等。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12亿,实现了飞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南街村遵循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围绕农业办工业,发展壮大集体实力

南街村依靠当地粮食资源,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龙头企业上配套项目。发展粮食深加工,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从而实现了层层增值和良性循环,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此外组建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在1991年率先摘取河南省“亿元村”桂冠,1993产值突破16亿元。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南街村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增强集体经济的实力,南街村提出“二次创业”,本着“巩固老产业、丰富新产品、开发新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着力兴建食品、农业生态旅游、医药、电器、钢铁五大工业园区,并聘请高级人才管理企业。

由于集体实力的发展壮大,职工村民的福利待遇日益改善,人们在生活、住房、上学、就医福利等方面无后顾之忧,人人安居乐业。南街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南街村大办公益事业,相继建起了诸多公益设施。成立了艺术团、军乐队、盘鼓队、门球队,建起了文化园、图书室、卫生所、康寿乐园等。同时,大办教育事业,投巨资新建了现代化、高标准的幼儿园、中小学和高中。还办起了报社、广播站和电视台,更好地村民服务。信奉毛泽东,高唱东方红

南街村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先进文化教育人,以雷锋精神鼓舞人,以革命歌曲激励人,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奋斗目标,强化了职工村民的集体主义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昂扬向上的集体主义氛围。南街村投资100万,在村中心建起了东方红广场,占地近万平方米,广场上树立着毛泽东的汉白玉雕像,有民兵24小时为毛泽东站岗执勤。南街村信奉毛泽东,人人佩戴毛泽东像章,背诵“老三篇”,以毛泽东的集体主义的理念,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村民。“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早上6点15分,南街村的广播站开始播放颂扬毛泽东的革命歌曲《东方红》,毛泽东的雕如守护神一样耸立在南街村的广场上。广场上还有一些如“毛泽东思想永远放光芒”南街村新的一天便伴随这轻快旋律开始。因此,南街村因村风正、民风好、党风廉,社会治安秩序井然,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旅游、“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全国优秀乡镇企业”等殊荣。建设共产主义小社会

南街村与其他村有一个巨大的区别,那就是他们提出建设“共产主义小社会”的目标。已经富裕起来的南街村被称为“南街村现象”,并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南街村“共产主义的要素”的核心是独特的平均主义的经济体制。村民们在村的行政机构及村营企业上班,根据工作内容,每月付给150元到200元的固定工资。工资虽然很低,但是村民免费享受粮食、肉、油等配给。住宅、教育、医疗、办红白喜事也一概不收费。如果村民上大学,学费也由村里负担。村民享受的福利费用每年每人平均6700元。

长期在南街村工作,并做出较大贡献的非南街村出身者,村里给予他们“名誉村民”资格。得到这个资格的人可享受与本村村民一样的待遇。因此申请当“名誉村民”的人非常多。南街村团委书记吕小虎(32岁)认为,南街村的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相一致的发展模式。他说:“南街村的集体主义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它也符合邓小平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更多人共同富裕’的路线。这正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过着平等而稳定生活的南街村的现状值得关注。南街村的体制是在严格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南街村有可称为“村的宪法”的规章制度,这一制度分思想、工作、生活三方面,共有23条,违反者将受到处罚。村里还有定期从思想、纪律、卫生等十个方面检查各家庭执行规章制度情况的制度。根据检查结果,只要有一个方面不合格,部分福利就得自费。据村民说:“满分的家庭很少,大多数家庭都是总有某个方面不合格。”南街村用非同一般的做法,保证了所有人都能过上一定水平的生活。从这点说实现了“和谐社会”的目标。

(根据百度搜索资料整理)

华西模式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全村共有3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华西村原叫华西大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我国农村的先进典型。当时,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方式(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华西村实行大队统一核算。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华西村还是实行大队核算。在我国农村取消人民公社后,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华西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走共同富裕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华西特色,被称为华西模式。

村庄治理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体

从村庄的角度讲,在全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时,华西村并没有盲目从众,而是仍然实行集体所有制,土地等生产资料统归村庄集体所有。该村从2001年起,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它解决了村庄治理中极度缺乏合作这一治理难题,使得全体村民形成了牢固的利益共同体,极大的增强了激励力度,发挥了全体村民的共同智慧。从企业的角度讲,华西集团和现阶段中国所有优秀的民营企业集团一样,紧紧把握了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机遇,根据当时国内供给严重不足,人们需求日新月异这一历史契机,全面发展纺织、钢材等有关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994年组建华西集团公司,现下属8大公司、固定资产超60亿元。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目前,集团公司现有职工2.5万人,其中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000多人,大多数企业已从国外引进了当今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所生产的面料、西服、化纤、针织染整、线材、热带、法兰等系列产品,现已发展到1000多个品种,10000多个规格,并远销亚、欧、美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还创造出驰名国内外的“华西村”牌和“仁宝”牌系列名牌产品。同时,“华西村”A股股票1999年在深圳上市,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以村命名的上市公司,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称其为“中国农村第一股”。

由于工商企业的扩大,原来的华西村已经不能容纳更多的生产力。于是华西就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华西走的是公有制为主体,私有占股,他们叫公私合作制。公私兼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但是共同富裕不是一样富,是有差别的。最穷的人家也有100多万的存款,最富的人家有千万股份,但是没有亿万富翁,也没有两手空空。从分配方式来说,华西村实行“多提积累少分配,少分现金多参股”,每个人拿的现金跟社会上差不多,以前是每个人月工资不能超过八千,现在每人不超过二万。另外给你的奖金统统参股,参股只能够分红,不能取股。如果职工违法犯罪了,这个股他们会收回;如果职工跳槽要走人,他们这个股份也不能带走。这样促使人民勤俭持家,实际是帮他当家。

1961年建村,那时年分配水平只有五六十元,社员“吃粮靠集体,用钱靠自己”,地薄、队穷、人心散。如今村民住大别墅,房子都在400平方米以上;开小车子,村里有小轿车400多辆。村民家里有摄像机、等离子彩电、中央空调等各种高档用品成为寻常之物,家家有人出国旅游过。华西村有自己的艺术团,村里有舞厅、影剧院、篮球场、网球场、游泳馆、体育中心、会议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有大中专以上的人才近300人,有55人有高级职称。华西村大绿化面积已达875万平方米,人均287平方米。华西村还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誉为“中华环保第一村”。近年,先后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到访华西村。

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2006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2010年超5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600万元—2000万元。

吴仁宝说,作为华西来说,我们既有公的也有私的,公私双富有,如果你要单单标准是公的,搞不好要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如果强调一律都要搞私的,也会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所以要把公的和私的两个结合起来,都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来达到共同富裕比较健康,比较长寿。华西村有句口号:“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要求村民讲六爱: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成立了别具一格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每周村民开大会,每季党员开大会,书场、剧场、溜冰场等各种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少数人富也不是社会主义,一村富了不算富,先富必须带后富”。华西村先后为20多个省、自治区举办了100多期基层干部培训班,直接培训1万多人,带动了10万人脱贫致富。2001年以来,先后有15个周边村加入华西村,为周边村直接和间接解决了1万多人就业,老人按月领养老金,如今还在全村境内开通了两路公交车。实事求是,集体主义思想不能丢 实事求是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华西前进的路。他们采用“母鸡下蛋”的办法,先后办起了以冶金、纺织和有色金属为主的40多个企业,全村95%以上的劳力投入了工业生产。在副业上,他们通过专业承包,形成了“千头猪”、“千头羊”、“万只禽”的养殖规模。工副业的崛起,为农业铺了路,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粮食亩产年年超“一吨”。华西村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走在了全国农村的前边,从产业布局上来讲,三大产业相辅相成,现代规模化农业将遍布村落周围,充分发挥粮食安全、生态环保以及文化传承功能。

多年来,华西经济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从没有过大起,也没有过大落;而资产负债率却一直很低,一般在20%左右。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原来,华西人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适合于农民办企业的经营管理路子。在某种程度上,华西村的经济发展模式集合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所具有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成就了华西村,也给全体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

华西在经济建设中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上重大项目,必须经党委一班人集体讨论,请专家反复论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做到该上能上的则上,不该上不能上的则坚决不上。就这样,20多年来华西在经济建设中从未出现过重大失误。华西村的成功发展得益于集体主义精神没有丢。这是最主要的,也的难能可贵的,是它有力地推动了华西村的发展壮大。

“凡是中央讲的都根据我们的实际来落实,这就是华西的经验。我们做的事都是按照中央的精神去办,把中央的精神和老百姓的要求还有社会效益根据当地实际结合起来,这就是华西的经验。”这是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的个人总结。(根据百度搜索资料整理)

农村社区发展道路与模式比较研究 ——以华西村、南街村、小岗村为例

本文试图结合华西村、南街村、小岗村的调查,对农村社区综合发展作一概要分析。一、一个普遍性的命题:乡村工业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动力 从传统型到现代型,是农村社区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世界历史证明,任何国家都要经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同样,农村社区的发展也要有非农化、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其中,乡村工业化是由传统农村走向现代农村的必由之路,无非各地区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具体发展形式不一样而已。无论是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还是阿尔温·托夫勒的“超工业社会”理论,抑或是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理论,都差不多地认为,人类的几次“文明浪潮”依次是农业社会文明、工业社会文明和超(后)工业社会文明。“第一次浪潮的变化,是历时数千年的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的变革,是工业文明的兴起,至今不过是三百年”,每次浪潮“都淹没了早先的文明和文化,都是以前人所不能想象的生活方式替代了原来的生活方式”。托夫勒认为,农业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头一个转折点,而工业的兴起则迅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许多国家工业化的势头至今未见削减,渗透到社会基本结构、生产和个人活动等方面。美国未来学者甘哈曼认为,工业革命和农业革命一样,很快传遍全世界,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发生永久性变化。

发展工业,通过工业化来推动农村社会发展、改变国家面貌,是许多志士仁人、有识之士的共识。毛泽东、邓小平都有一些论述。而成功地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农村社区发展道路的集大成者当数费孝通先生。1936年,费孝通先生通过对吴江庙港江村的调查发现,当地经济在蚕丝业改革的推动下得到显著发展,这就使他渐次产生了通过发展乡村工业来促动农村社区发展的思路。对江村的“重访”、“三访”乃至多次访问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成功经验的启示,使得费孝通先生更是坚定、发展了这一观点。1957年,他在《重访江村》中记录了粮食的增长和农民副业收入的下降,呼吁发展乡村副业和工业。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地处江阴鱼米之乡,面积0.96平方公里,350多户,500多人。该村在党委书记、集团公司董事长吴仁宝的带领下,经过30多年的奋斗,发展成为富庶、文明的现代化农村社区。华西人从实践中认识到小农意识和产业单一的局限性,较早就举起了发展乡村工业的旗帜。他们从小作坊起步,经过工厂、企业、公司、集团等几个阶段;从简单的农机修造到铝型材、铜型材、钢材、纺织、化工、电子等六大生产系列;从60年代的几个小厂到1999年的江苏华西集团公司下设的13个分公司和40多个工厂企业;从农业起家、工业发家到第三产业兴家。华西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说明,由传统型乡村到现代化社区,发展工业是前提、基础和关键。设想若无工业作铺垫,华西就不可能有这一系列的变化,对国家的贡献、对落后地区的帮助就无从谈起。

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处于豫中平原,面积1.78平方公里,全村805户,3130口人,与华西村相比,自然基础较差。华西位于江南经济发达地区,有务工经商的传统,左邻右舍发展水平都较高,它是万花丛中一点绿;而南街村地处纯农业区,底子薄,周邻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但它独辟蹊径成功发展则是一枝独秀。短短一多年时间,南街村从一个穷困乡村发展到具有26个企业,1.2万职工(其中外来职工1.1万人),年产值17亿多元,农民住公寓,实行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发展模式的“共产主义小社区”,其斐然的成绩就连对该村实行共产主义分配方式持不同意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尽管南街人自己认为南街的发展是党的富民政策与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但我们还是认为,坚持抓工业,是南街村发展首要的和基本的物质保证。与苏南农民一样,南街人较早就领悟了“无工不富”的道理,他们深知,在传统农业区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发展工副业是没有出路的。从80年代起,南街村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办企业———根据中原地区盛产小麦的优势,办起了方便面厂、食品厂、啤酒厂;围绕龙头企业上配套项目———以粮食深加工企业为龙头,配套发展相关项目,如生产方便面等食品每天所需400多吨面粉,带动了南街村面粉厂的发展;每天需要13万只外包装箱,办起了南街制箱厂;每天需要的500多万只彩印袋、胶印袋,办起了中日合资的彩印厂、胶印厂;每天需要运出运入的近千吨的原材料和制成品,成立了拥有160部汽车的南街村汽车队。同时,每年生产方便面需要的200多万元的花椒做汤料,南街村就把自己的地头地边种上了花椒树。为使方便面厂、面料厂的废料合理利用,他们将其收集后通过加工,电脑配方,制成混合饲料发展养鸡场;食品厂需要的鸡蛋又是该养鸡场提供。南街人把这种做法称为一业带动多业上,多业辅助一业兴。就这样,以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企业的不断发展,南街村由最初的传统农业区发展成为一个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成为闻名遐尔的现代化农村社区。

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地处皖东北,南距蚌埠20余公里,现有90户人家、370口人,与华西村、南街村相比规模小、实力弱,但22年前的惊人之举———率先分田到户大包干,却使其知名度晓誉天下。但是,由于众多原因,小岗村的产业结构20年来基本上是单一的农业,几乎没有发展工副业,这就决定了该村至今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社区,维持着温饱,发展缓慢,不要说与发达地区相比,就是与凤阳本县其他地区相比,也显得落后了。

以上对华西、南街、小岗三个村的简单描述说明,农村社区的综合发展,其动力在发展乡村工业,单一的传统农业无法推动农村社区迈入现代化。尽管根据各自的情况,发展工业的路子不尽一致。华西村位于沪一宁城市带中,有较好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其工业化有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之特点。南街村位于中原农业区,条件不如华西,不能走“纯第二产业”道路,而走了一条费孝通先生称之为一点五产业的道路,即结合本地实情,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带动了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社区建设与发展。而小岗村的发展滞后,根本原因是没有走乡村工业之路。二、一个实证性的结论:权威结构是农村社区发展的保证 马克斯·韦伯认为,有效的统治建立在权威之上,权威有三种类型:(1)法理权威(合法型权威),这是一种设有官僚行政管理班子的合法性统治,取得这种权威的人根据制定规则的合法性而发布命令;(2)传统权威,统治者依据传统遗传下来的规则而确定,对它们的服从是由于传统赋予他们具有固定的尊严,因而其形式主要为老人统治和地位世袭;(3)魅力权威,所谓“魅力”,是一个人之被视为非凡的品质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具有超自然、特别是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力量与素质,因而这种魅力是由被统治者所承认而决定的。在韦伯看来,社区统治团体是一种感情的共同化,魅力型统治的行政管理班子并非是官员,它既不是按等级观点,也不是按对家族或个人依附的观点选择,而是按魅力的品质选择。华西村和南街村则属于魅力权威,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群众基础的魅力型权威社区。

华西村崛起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而在于数十年来形成的具有强大权威的领导班子与好带头人。吴仁宝本人就是一个出身于农民、当过村官、乡官、县官,至今仍领导着华西的“农民管理家”。从“大跃进”到“学大寨”直至改革开放,吴仁宝带领华西人苦战十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华西村的发展蓝图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吴仁宝坚持自己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拿高额奖金的“三不”。在长期的实干过程中,吴仁宝靠拼命的干劲、清晰的思路、高效的业绩和廉洁自律,在群众中形成了很高的威信,打下了坚实的权威基础。

南街村发展的奥秘何在?有人认为南街人能抓住机遇,有人认为他们把苏南农民所首创的“无工不富”很好地实践在中州乡村,他们自己则认为是党的富民政策和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笔者则认为,莫若说是南街村领导班子的权威结构使然。其一,党委书记王洪彬十多年来始终作为普通农民和村民劳作在一起,和南街村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表现出较强的领导能力,无私的献身精神和敏锐的政治远见。其二,有一个团结奋斗、特别能战斗的领导集体,在带领全村共同致富的道路上,他们身先士卒,在市场经济中与群众摸爬滚打;他们严于律己,坚信“公生明,廉生威”。群众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党员干部我们信服、佩服,他们把领导干部看成是致富领路人,自觉接受、维护干部的权威,以致于“夸自己村的干部能夸到眼含热泪”。其三,领导集体有一套清晰的发展思路———贸工农一体化;有独特的宣传、教育方式———以毛泽东思想教育人,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为什么自然条件相同,发展情况各异?为什么自然条件各异,发展趋势相同?为什么敢为天下先的典型会停滞不前?其解释可以各不相同,也可以各有道理,笔者从对三村以及其他地区的实地考察调查中分析认为,权威结构是农村村级综合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好的权威结构,条件差的地区亦可以向非农化、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缺乏权威结构,条件好的地区也不能很好地发展,条件差的地区更是举步维艰。好的权威结构是凝聚群众,发挥村民政治参与性、生产积极性的基础,这是促进社区发展的原因之一。华西、南街村以吴仁宝、王洪彬为代表的管理者长期坚持带领群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苦干、实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表现出高超的管理艺术和非凡的魄力,形成了很高的权威,群众对其的信服是自觉的,社区的发展亦是自然的。而小岗村之所以至今还徘徊在温饱阶段,没有越过传统农业社区阶段,除自然条件以外,笔者认为主要是没有形成如吴仁宝、王洪彬式的核心权威人物及强有力的权威结构,该村二十多年来领导班子更换频繁就诠释了这一点。三、一个现实而有趣的论题:农村社区发展模式探讨 农村发展模式在80年代有过较多讨论,不过那主要是指乡镇企业的发展形式,如以集体工业为主的苏南模式,以个体经营为主的温州模式等。这里我们试图从农村社区综合发展角度对之进行讨论。具体说,在生产上,产业结构如何,生产方式怎样?在管理上,组织程度如何,教育手段、乡村风气怎样?

华西村农民从根本上打破小农意识,举起了大富、大农业、大天地的旗帜,稳定农业,发展工业,形成了一条农业起家、工业发家、第三产业兴家,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在管理上,华西村采取的是“两手抓、两富有、两结合”的发展模式。即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他们提出的爱国家、爱华西村的“六爱”教育,既闪现思想道德教育的光环,又带有浓郁的田园气息。在村党委的领导下,华西人有理想,争贡献,遵纪守法。“两富有”是既富钱袋又富脑袋,即在致富的同时,狠抓科学文化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华西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并举,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农村具有较大的普遍意义。

南街村的发展模式在产业结构上与华西村并无差别,也是一、二、三产业协调并举,无非南街村之工业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但在管理模式上,南街村的“意识形态立村”,建立“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实践则显得非常独特。

南街村人认为,致富要靠党中央的富民政策、靠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像一轮红太阳,永远照耀着南街前进”。在南街,“政治挂帅,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人的头脑”、“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等标语到处可见;《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风靡一时的革命歌曲时而可闻;毛泽东主席的汉白玉雕像前24小时民兵站岗,专职民兵连专业化训练坚持不懈;学《毛选》老三篇、开讲用会、斗私会蔚然成风。人们讲奉献、爱集体,南街村成了“没有腐败、没有贫富悬殊、没有精神滑坡的‘净土’”。这一在全国绝无仅有的实践,引起了外界的极大兴趣,有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一位老干部说,我们干了一辈子革命还不就是为了这些?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是“晃若隔世,又回到了六、七十年代”„„

南街村的分配机制——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带有浓郁共产主义色彩的分配模式,决定了南街村村民的生活资料来源以供给制为主、工资制为辅。目前集体对村民免费提供大到公寓式住房及室内设施、家具,小到粮、油、水、电、气甚至啤酒、鸡蛋等生活用品。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供给的范围与水平也在不断扩大与提高,用南街人的话说,他们已“初步实现共产主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客观地讲,这一很能体现公平、公正,为南街人引以自豪而又有浓郁意识形态色彩的分配模式虽说有很大争论,但倒是使得农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有了依靠,社会化服务与保障使农民个人完全解决了后顾之忧。

南街村的发展模式有无普遍意义?这是一个较为深层甚至较为敏感的问题。有人说“南街村的路子是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也有人怀疑“南街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笔者短暂的考察、粗浅的研究认为:南街人大力发展经济,走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以及共同富裕的道路,与全国农村的发展路子是一致的,具有普遍意义;但其分配方式、其意识形态特征则在相当长时间里缺乏普遍意义的根据。小岗村是典型的家庭分散经营农业的局,这在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仍是主要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产业单一,经营方式分散,缺乏组织,村民松散,劳力外流,权威结构不能有效建立,因而极易致使社区发展滞后。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基本政策还要长期坚持,但本文认为,在解决了温饱甚至小康之后,追求社区包括人的发展在内的综合发展应是我们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和面临的紧迫任务。为此,农村基层组织及有关方面必须结合实际,提升农村发展的目标要求,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在稳定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工副业;在富钱袋的同时富脑袋,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农民教育,提高其文明程度;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加强农民的组织管理,引导他们关心集体,摆脱落后,走向现代化,使农村社区发展有质的飞跃。

第三篇: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模式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建设模式

1、资源型新农村。所谓资源型,就是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长久以来,在一些具有丰富资源的农村,充足的能源有力支撑了整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能源生产、利用、消费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资源浪费严重。这种建立在能源大量消耗和浪费基础之上、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此,山西省提出采取积极发展燃用型煤、大力推广节煤炉、改造乡镇工业锅炉、改造砖瓦窑、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措施加快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建设。

2、工业型新农村。所谓工业型,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的过程。主要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表现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趋势。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工业反哺、城市支持为条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类工程为抓手而展开的。区域经济地理优势、经济实力和财政支付能力优势,特别是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成熟时期,使这些地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城市产业和人口向城郊和腹地农村转移)现象,这些条件使村落经济社会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分化很明显。江苏省全省有2000多个小集镇,都建成了工业型的小城镇,此经验得到中央的肯定与推广。典型的如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它的综合发展,其关键在于发展乡村工业,走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道路。

3、生态型新农村。所谓生态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成为关系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长久可持续的提高。“四位一体”沼气应用、大中型能源环境工程建设、太阳能有效利用和生物质能源气化等能源生态工程,是大连市推出的建设能源生态型农村的主要模式。遵义人把近年来在全市普遍实施的沼气池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还药再加上大棚蔬菜以及其它一些特色农业统称为“生态型农村经济”,认为这种模式是一条奔小康的“绿色”通道。为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建设田园风光型的新农村,赣州市提出了“一个保留、两个坚持、三个不”的思路,即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注意传承建筑文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不搞千篇一律;在村庄整治和建设中力求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提升了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4、城镇型新农村。所谓城镇型新农村,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如江西上饶创建文明村镇,将村容镇貌建设标准细化为“一看路二看树,三看卫生四看住”,全市共有20个建制镇分别被列入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和江西省200个中心镇行列。宁波市在编制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农村城市化和城镇型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农村经济更发达,环境更优美,社会更和谐,生活更富裕。此规划被誉为“国内比较先进的地方性规划”。在杭州湾南岸,有一个以建设“工贸型、花园型、现代化”小城市为目标的城镇――慈溪市周巷镇。改革开放以来,周巷镇遵循“以商兴镇”、“以工强镇”、“科教立镇”的发展战略,从一个普通的建制镇一跃跨入了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宁波市经济强镇,并先后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项目试点镇。

5、农庄型新农村。所谓农庄型新农村,就是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任意“点宰”、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是农庄型新农村建设最为显著的特点。全国各地的农庄型新农村建设开发,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也有效带动了“农家乐”经济的迅猛发展。“农家乐”作为中国农村革命与新经济的代表,其发展形态与模式,较为集中地体现了现代经济学中的新观念与先进成分。它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长沙浏阳市把建设现代农庄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依托烟叶、茶叶、花卉、花炮等产业,成立了股份制公司,使农田变股田,农民变股民,建起了农民别墅,过上了“城市生活”。浙江衢州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努力打响“山水名城、神奇衢州”品牌,初步形成了生态与经济互动互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6、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所谓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也即城郊型新农村,就是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

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它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四通八达等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为城市配套的蔬菜、花卉、畜禽等副食品类农副产品。中国西部瓷都夹江县凤山村(距县城4公里),立足主导产业,以工业反哺农业,带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建设城郊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荣获“四川省新村扶贫工作先进单位”、“乐山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

[1] [2] [3] 下一页 javascript:goto();” value=“GO”/>>

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探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探索

黄水兴

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调查

笔者调研了翔安区新农村的建设现状,了解到“十五”期间,翔安区用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管理理念指导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探求一条政府引导、部门配合、试点先行,稳定推进的道路。

1、政府引导。引导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切实增强了致富本领;引导农民群众开展多种文化娱乐生活,移风易俗、废除封建迷信活动,切实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农民改善居住环境,切实使农民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成果。

2、部门配合。建立了定期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村、部门扶持制度。制定具体了实施方案,指导督促工作的落实。

3、试点先行。区政府统一安排,各镇、村将工作细化,制定试点方案,采取现场观摩、交流经验等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翔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被一些人简单地看成是按照城市的标准去建设新农村,这不仅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还不利城市化战略的实现。实际上,当前农民最关心、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增收。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建设新村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美好的家园要由农民自己主动创造,否则,即使是最美好的想法、最周全的计划、最动的援助,也不一定是农民所需要的。所以,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最基本前提就是要以农民为中心、为主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

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措施

1、一种目标

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一再强调,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不是一个新命题。所建的新农村,就在于资源的再造,在于人口上的“变负担为资源”,在于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效率的利用,在发展模式上要依靠最大的内部能动,实现资源意义上的减负与再造的“合二为一”的目标。

2、二个趋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二个趋向”。一个趋向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世界工业化国家普遍走过的发展道路。必须走“工业反哺农业”的道路。另一个趋向是从重点支持工业向重点支持农业转变,从重点支持城市向重点支持农村转变。

3、以“三个结合”促进新农村建设

必须坚持好“三个结合”。一是坚持增强党员党性观念与转变群众思想观念相结合,首先要解决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适应新的形式和新的要求,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工作上来;二是坚持综合素质与群众致富能力相结合。“穷”是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农村党群关系的重要因素,一定要拔掉“穷棒子”,坚持把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与增强农民致富能力相结合,千方百计地拓展农民致富渠道,创新农民致富手段。三是坚持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与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相结合。“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要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的办法,促使村支书、村支委与村委会切实担起服务群众,服务生产,服务大局职责。

4、建立四大体系

一是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走科技型,循环经济型发展路子。加快发展农村工业,发展农村家庭工业,搞好农产品加工业,培育镇村支柱产业,按照市场要求,培育发展农村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农村观光旅游等新农村服务业;二是建立农村新型社会事业发展体系。完善新型农村教育系统,使低技能农民向智能型、创业型农民转变,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险服务网络和体系;三是构建新农村建设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金融部门和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外力机制;四是建立新型管理协调体系,健全新农村的领导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村镇、区政府职能,选好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等。

5、五项工程

新农村建设要按照“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试点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思路,建立积极实施智力支农,和谐护农,金桥富农,光彩助农,文化益农的五项工程。

(1)智力支农。积极组织各界有志之士,专家学者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及技术部门的力量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和谐护农。建立农村和谐友好协议,各行各业的友好协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更加稳定的和谐环境。

(3)金桥富农。充分发挥统战系统、政协委员的推介宣传作用,发挥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的优势,引导他们到翔安农村投资兴业,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牵线搭桥,力促新农村经济发展。

(4)光彩助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实施“爱心计划”,支农救助,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让农民群众受益。

(5)文化益农。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平台活动为农民讲授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知识,可组织文化、艺术界人士开展文化艺术下乡,举办“美丽新农村艺术专场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6、六个方面下功夫

(1)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要克服消极畏难思想,急噪冒进思想和与己无关的思想。

(2)在科学规划上下功夫:规划是纲,纲举目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要注重前瞻性、科学性和特色性。

(3)在培育产业上下功夫:要加强明细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和推进产业升级。

(4)在基础设施上下功夫:要加强乡村路网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

(5)在村庄整洁上下功夫:要整理脏、乱、差,整治乱建房和治理设施落后。

(6)在倡导新风上下功夫:要提倡民主新风、和谐新风和文明新风。

7、八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1)工业企业带动型。以马塘村为典型例子,通过银鹭集团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充分利用本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和的基础上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使得工业企业与农村融为一体。

(2)特色产业带动型。以新圩古宅大蒜、洋葱生产基地得独特条件,围绕一种或两种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

(3)畜群养殖带动型。大力发展生态型养殖业和种植业,形成规模化、工业化、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模式。

(4)休闲产业带动型。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地乡土文化吸引游客,培育集观赏、娱乐、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

(5)商贸融通带动型。在新店的刘五店码头,马巷的五星和舫阳、大嶝建立商贸流通服务,创建就“合作形式,租赁性质、独资管理”的新模式。

(6)旅游产业带动型。以翔安独一无二的大嶝岛、香山公园、大帽山生态园、东园戏剧学校为依托,开展旅游活动,形成旅游产业品牌。

(7)合作组织带动型。以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突破原有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制约,提高农业产品的综合利用开发水平。

(8)劳务经济带动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作者单位:厦门市环境保护局翔安分局)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说

幻灯片一:标题

幻灯片二、三:新农村建设(农村问题)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政府出台各种文件支持农村建设。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的要求。只有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幻灯片四、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问题)

三农问题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然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优势三农问题最重要的问题。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农民看病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成就。

幻灯片六:农村大棚技术。(农业问题)

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在农村全面改革的前提下,农民不再是守着二亩地。相对而言,这也是农村技术含量的提升。这样农民增收,当然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从本质上讲这对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城乡向共同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从而实现中国 农业的大转变,和城乡关系的大转变。

幻灯片七:结束

下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立体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立体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含义:“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八种起步模式

    根据长期对我国基层农村的考察,初步总结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八种可资借鉴的起步模式,或曰发展路径,现进行简要评述。一、工业企业带动型。指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

    大力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5篇材料]

    大力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 21世纪是生态的世纪。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科学运用生态资源,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倡导弘扬生态文明,保护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是农民的生存之基、发展之......

    开鲁县林业生态建设十四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开鲁县林业生态建设十四模式 作者:刘恒新 张佰龙 樊明荣 朱秀华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7期 摘要:开鲁县林业生态建设模式。 关键词:林业建设 模式......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因素,丰富精神文明生活也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盼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战略部署,......

    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前言 济宁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储量260亿吨,占山东省的50%以上,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但丰富的煤炭资源再给济宁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极其严重......

    20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城建局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城建局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城乡......

    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报告

    农村基层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1年4月 10日 调查地点:太原市阳曲县北小店乡 调查目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只有发展县域经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