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做好课题总结与撰写研究报告 -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怎样做好课题总结与撰写研究报告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李倡平
(2009年4月)
一、要充分认识课题总结的重要性
课题总结是课题管理三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全面回顾与总结的过程;它通过对课题研究成果收集整理,归纳提炼,进一步深化研究形成的最终成果;它是对研究成果的第二次开发的过程;通过对散见于各个研究阶段的阶段性成果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进一步丰富研究内容、润色加工成果表达形式、凝聚创新特色。
二、教育科研成果表述类型 三种成果表现类型:
1.用事实来说明问题的事实型。教育实验报告、教育观察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教育调查报告等,我们称之为教育科研报告类论文。
2.用深刻的哲理和严谨的逻辑论证来说明问题的哲理型。包括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学位论文等,我们称之为教育科研学术类论文。
3.两者兼有的综合性特殊论文,如教育评论、教育述评等。第一种成果的表述,要求材料具体、数据真实可信、格式规范,科学客观地呈现研究过程和方法,合理地解释研究结果。
第二种成果的表述,要求论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证严密,清楚展示理论观点和体系形成的过程。
第三类成果有所侧重的教育科研论文。
三、撰写研究报告的意义 1.撰写研究报告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不是从“写”开始的,而是从“做”开始,用“写”来指导做,用“做”来充实“写”。“做”的过程既是探索的过程,又是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从而达到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撰写研究报告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促进教师去读书钻研,去思考研究问题。去广泛地查阅各种资料,吸取信息,开阔视野使教师从“封闭”走向“开放”。
3.撰写研究报告是总结发表科研成果的基本手段;是鉴定科研成果的重要依据;
4.撰写研究报告是为了更好地交流推广教育科研成果。教育科研成果要用文本的物化形式来呈现和反映;研究过程中的实际材料数据和结果要用通过研究报告来分析和说明;学术交流也要通过研究报告来实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研究报告的撰写。
四、研究报告的特点
1.学术性;学术即学问。学术性,就是将专门的知识积累起来使它系统化,通过研究探讨,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陈述新见解、新主张、总结新经验。
学术性是教育科研论文与研究报告的根本。
2.科学性。研究报告在立论上要求作者不得主观臆断,不带个人好恶,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合乎实际有结论。研究的方法科学适当,研究结论真实可信。3.创新性。理论上要有新发展,方法上要有新突破。观点要求深与新。深,就是要追本溯源,穷根到底。新,包括新的见解、新有角度、新的方法、新的发现。
4.专业性。是指教育科学领域里的某些专业性的问题进行研究,而不是一般性问题的探讨。这些问题包括:教育科学所有学科的专业问题。如教育体制、教育发展战略、德育、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经费、教材建设、学科教学等。要用专业述语、专业名词、专业的事例去说明专业的问题。
5.实践性。教育科研成果要以对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起指导和推动作用,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五、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报告或论文的题目及研究报告的类型; 2.拟定写作提纲; 3.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写作;
4.对稿的内容、结构、文字进行推敲修改;
六、怎样写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
(一)学术论文
--按研究目的可分为三种类型:
1.理论探讨性、论证性论文。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重要问题,运用有关原理或大量的观察实验结果为依据,或以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现象与本质,推理论证得出新理论、新观点,论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证明自己的研究结论。如《论教师美》 2.综合论述性论文。针对现实中或学术界提出的问题或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究的课题,历史的现实的加以系统和综合的概括,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新研究问题,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综述》
3.预测性论文。
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根据科学和事实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发展的趋势以及预测今后发展的可能。如《终身教育-打开二十一纪光明之门的钥匙---二十一世纪成人教育展望与思考》 --三种学术论文的逻辑顺序与基本结构。
逻辑顺序:绪论-本论-结论。六个主要部分:
1.标题。标题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一般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准确概括论文内容,反映研究方向。二是文字简炼,具有新颖性。三是便于学科分类。
2.内容摘要。正式发表的论文,一般应写出论文的摘要(提要)摘要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简要介绍,并略加评论。字数一般为三百字左右。
3.序言(引言、前言、緒论)写在正文之前,用于说明写作的目的、意图及研究方法。具体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研究背景和动机,提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二是简介研究的方法和朋关研究手段。三是概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求开宗明义,条理清楚,据理分析,切忌空泛、含糊其词或言过其实。4.正文(本论)正文是学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论点、论据、论证、是作者研究成果的表现,是整个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注重事实材料的可靠性和理论运用的逻辑性,论据要充分论证要遵循一定的逻辑思维的要求,主次要分明,层次要清晰,语言表达要流畅严谨。
5.结论与讨论。
结论是围绕正文(本论)所作的结语,将研究成果进行更高层次的精确概括。对于教育科学来说,结论是论题被充分证明后得出的结果。作者的措辞要严谨,逻辑要严密。讨论往往用于自然科学的学术论文。
6.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科学研究总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论文中对引用他人的成果要注明出处来源。一是有助于他人了解有关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已有的成就,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二是对他从劳动的尊重,体现作者治学严谨;三是为别人提供查证的线索,避免由于马虎,转引他人研究观点而产生误解或不同的理解。引文注释分页未注(脚注)文未注(段落注或篇后注),文内注(行内夹注)以及书后注。
(二)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课题完成后最终的研究成果之一。它既与学术论文有相同之处,但又不完全一样。一份规范的课题研究报告基本框架是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包括问题的提出与起源,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等。
第二部分:怎样研究本问题的,即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核心概念 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假设,运用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所采取的方法等。
第三部分: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研究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主要学术观点,新的见解、新的认识、新的发展,得出哪些新的研究结论,形成了哪些文本物化的成果,这些成果对学科的发展作出哪些积极的贡献,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学术影响。实践的成果,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推动了哪些教育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社会的评价与反响如何,在哪些范围内加以推广与应用等。
第四部分:研究结论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包括最终的研究结果以及对本课题研究结果的自我评价,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有哪些等。
七、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
(一)前置部分:标题--摘要--关键词
(二)主体部分:引言--正文--参考文献;
(三)附录部分:有关成果的佐证材料,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采纳意见,获奖证书,媒体的报道等
八、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基本要素
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应具备以下基本要素: 1.理论构建完备; 2.实践的指导作用明显; 3.鲜明的创新性 4.切合实际,针对性强; 5.研究方法科学规范; 6.研究结果的解释合理; 7.结构严谨完整论证深刻有力;
8.文字精炼、简洁流畅,具有可读性。
(本提纲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主持人培训班讲义稿)
第二篇:怎样撰写教育科学研究报告
怎样撰写教育科学研究报告
浙江教育学院卢真金
(一)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类型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揭示教育规律的主要形式。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就其内容和写作形式分为:论述性研究报告、描述性研究报告、实证性或实验性研究报告和文献资料研究报告等四个类别。
论述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阐明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研究报告。
描述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发生了什么的研究报告。
实证性、实验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用事实说明现象或事物之间相互关系,互为因果,以及现象为什么发生,怎么能发生的研究报告。
文献资料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以口头、文字、音像等资料为基础,分析、辨明某一方面研究的信息、水平、进程、争议、趋势等的研究报告。
(二)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
l、全文提要:提要就是研究工作的概述;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报告的内容和目的,文字清晰易读,要力求忠实于报告,并要避免评述。其字数以250-300字为适宜,至多也不要超过600字。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研究工作的简单过程。
4、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等。
5、国内外前人这个问题上,所做的工作情况简介。
6、研究结果的分析,这一部分是报告的核心,它的撰写工作,要根据研究的假设或研究的目的,作一番清晰描述,也就是对研究结果的描述。这一部分除了用文字叙述外,还可借助图表的设计,把结果显示出来,从中可以更清晰、直观地体现重要的研究结果。
7、讨论:讨论就是对研究的分析是否恰当,不要之处。应提出修正。
8、结论:必须是根据充实的材料与分析的结果,说明结论的可靠度。
9、建议,除与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建议相同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研究的结论,针对研究的问题有头的现状,提出改革的建议,以供有头部门选择。建议的内容不能与报告的结论无关,否则便失去意义和价值。建议的表达方式,应留有余地,不要过于武断,或掺杂个人的情绪作用等。二是对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建议,应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未来的研究有待改进的地方,尚待深入研究的有关问题等,可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参考。
(三)撰写教育科研报告的几条基本原则
为了以个性透视共性,这里主要介绍实证性研究报告的写作,掌握了这类报告的“个性”,那末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共性”也就不难领会了。
怎样撰写好实证性研究报告呢?下面先说几条基本原
1、谁要以事实为依据研究报告中列举的全部数据和例子,都应该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绝不可有半点虚假,不能编造,不能无中生有。报告中对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对教育原理和规律的探索,也都要以事实为依据。科学研究报告中的每一句带有判定性的话.都必须在足够的、可信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基础上得出。当然,科学研究报告中也必须把研究问题时所需要的大量事实材料跟撰写报告时应引用的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区分开来。有些事实材料,如与研究的主题扣得不紧,应当忍痛割爱;有些事实材料,应当尽量制作成表格、图例以及其它直观形式。
2、内容的阐述有逻辑性实证性研究报告的内容阐述与研究工作的逻辑发展顺序是大体一致的,为了确保研究报告的逻辑性,我们应当首先考虑整个研究工作的发展顺序,然后再考虑报告的表达方式。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没有一个好的研究基础,好的科研报告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科学研究报告必须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必须恰如其分。文字、用词应力求准确。概念表述应尽量用科学性用语,避免用常识性用语,以免读者费解或产生歧义。当然,研究报告的文字也必须简单、明了、通顺、流畅,既要明白如话,又要把研究的效果准确地、科学地表达出来。
3、引用文献资料要注明出处在教育科研报告中完全可以引用,采纳别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但必须尊重别人的劳动。一方面应实事求是地评价,实实在在地引用;另一方面,不应当把别人的成就变为自己的东西。所以在研究报告中凡有引用别人的材料、研究成果或观点性词语,必须加以注释或说明,以向读者示知成果界限。
第三篇:怎样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怎样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怎样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肖洪寿
课题研究报告是反映一项研究结果并将其公诸于世的书面形式,撰写研究报告不但是研究者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更主要的是为了将研究的结果通过各种途径,如刊登于专业报刊、打印散发、学术会议交流等,让更多的人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并由他们通过对理解与验证,来评判、接受或应用这一研究成果。
反映教育科研成果的形式很多,有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撰写的总结报告,在问题分析、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论文,在个案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
究、实验研究以后撰写的个案研究报告、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及综合研究报告等。
论文和总结报告一般没有固定的格式,而比较讲究文章生动、材料翔实、观点鲜明、论证严谨。从结构上讲,虽然有时也述及研究的重要性、研究方法等,但其基本骨架不外是观点、材料及对两者关系的论述。而反映个案研究以及观察、调查、实验结果的课题研究报告,则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的格式与规范。除了一些学科和课题的特殊需要外,一般来讲,研究报告依次包括标题、前言、研究方法、结果、讨论、附录等项目。如果我们仔细比较,可能会发现,研究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与详细的课题设计差不多,有些研究报告甚至可以说是对课题设计方案的数据填充。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如下:
一、标题、署名
标题是文章的“窗户”。一个好的标题常常可以起到极好的“点睛”作用。一
些有经验的编辑和专家,往往只要一看标题,就可以大概地判断文章的好坏。所以,给研究报告取个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报告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人能对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研究报告的标题不但应反映该项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且应能引起读者对报告的兴趣和注意。因此,要简短、明确,并注意采用读者感兴趣的措词。
标题下的署名是表示研究者对该项研究及报告的负责。署名大多是研究者的真实姓名,也可以用笔名。有时参加的人员很多,不便一一署名,可以署╳╳课题组、╳╳课题协作组等。
二、前言、引言
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或引言的形式,非常简要地阐述下列内容:
1. 课题提出的缘由;
2. 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
3. 目前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
成果、现状、问题及趋势;
4. 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这一部分所要述及的内容,有时也可直接以“目的、意义”作为该一小节的标题。这一部分虽然只是报告的引言,但它却可以显示该项研究的学术地位,使人们了解该项研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在有关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所处的水平。前言应简洁、明了、字数不宜太多。因此,前言要注意措词,使之既实事求是地介绍情况,又能恰到好处地赢得读者的信赖和注意。
三、研究方法、手段
这一部分主要是向读者交代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了解整个研究的全过程,以便评价整个研究在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研究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让读者据此决定是否承认和接受该项研究所得出的结果。
研究方法的介绍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取样和选择、研究因素的操作与控
制、资料的收集与处理等方面所采用的方法与实施的技术手段。此外,还应包括对研究课题中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和阐述,以及对研究所采用的特殊工具、设备以及一些特殊方法手段的介绍。如果这一部分内容较多,或附有设计的图纸、量表、调查问卷、测试题等,应以附录的形式附在后面。方法的介绍应注意条理清楚,交代明白,使别人可以据此重复研究,而具体实施的措施介绍则未必如课题设计方案那样周详细致了。研究方法的介绍常常可按研究过程的顺序逐一展开,在介绍过程中如果涉及一些专业性的概念或说法,则应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四、结果、讨论
结果是研究报告的实质部分,撰写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示给读者。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在研究中所收集的原始文献资料和观察资料、实验资料经过初步整理、分析的结果,如对
定性资料的归纳、列条,对定量资料列出图表等;二是对资料初步整理分析后,采用一些逻辑或统计的技术手段,推断出研究的最后结果或结论。与其他学科研究报告有所不同的是,教育科学一些研究者往往更注重定性分析,更注重举例说明问题,即使数据,往往也停留在例举和罗列的水平上。有鉴于此,应该强调,在研究报告中既要重视定性的分析,更要注重定量的分析,既可以有一两个典型事例或一些数据为佐证,更要有对客观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处理。撰写这一部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不可以一概全,单纯从逻辑的角度推出结论,而要重视定量与定性的综合分析。
2. 对于数据资料,不应停留在仅仅作为事例例举的水平上,而应采用一些统计分析的技术,从数量的变化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3. 在统计图表上出现过的事实,没有必要再用文字重复叙述,只要指出
这些数字所说明的问题即可。
4. 结果仅仅是对研究所收集的事实材料的客观归纳。在这一部分只可以例举客观材料,严谨地提出结论,切忌夸夸其谈,妄下结论,任意引申和发挥。
5. 研究结果应以事实与数字为主,文字叙述要简洁明了,结论要明晰准确。
讨论是对研究研究者根据研究得出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和思考,对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认识、建议和设想。因此,这一部分常常以“分析与讨论”、“讨论与建议”、“几点建议”、“几点思考”等作标题。结果与讨论合而为一,或先呈示结果,接着讨论,或夹叙夹议,交叉进行。然后,无论形式如何,我们应该明确地看到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研究结果呈现的是研究中的客观事实,它应该是基本肯定的,并可以在相同的研究中重复出现,而讨论则是主观的认识与分析,是
研究者将研究的结果引向理论认识和实践应用的桥梁。
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作为研究报告的撰写者,必须对研究结果有一个全面透彻的分析。这就要求报告的撰写者既亲身经历研究的全过程,有充分的感想和体会,又谙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善于从理论的角度,逻辑的角度,实践的角度,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和讨论。在分析和讨论中,可以沿用一些理论与说法,可以提出一些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和措施,可以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想法和思考,也可以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设想,以留待进一步研究。
这一部分应根据实际内容的多少,将研究者的观点一一列出。所列出的观点应条理清楚,观点鲜明,切忌含糊其词,冗长拖沓。
五、附录、附注
在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一些客观
材料,所采用的一些工具、设备、资料等常常在表述研究结果,论证研究结论,或进行重复研究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于读者了解研究过程,分析与评论研究结果与结论,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的资料常常作为附录,列在研究报告的后面。附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研究中参考、引用的文献资料目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附录,一般以“参考文献”为标题,开列出文献资料的目录。一般的书写方式是以阿拉数字为序号,然后列出作者姓名、文献名及出处。如果文献刊载于报刊上,出处应注明刊载报刊的名称和期数,如果文献是一本书的某一章节,则注明书名、第几章及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及版本。
二是研究中所收集的重要原始资料。所附原始资料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切忌累赘、繁杂。三是研究中所采用的设备、工具和手段。如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测验量表、调查问卷、测试卷等都可以附在研究报告后面,提供给读者或供结题验收、评审时参考。经过以上工作,一份研究报告基本完成。这时,可再系统地看一遍或几遍,以检查整篇研究报告观点是否正确,事实是否确凿,思路是否清晰,结论是否严谨。最后再核对一下数据,并对文字作系统的推敲和润色,使报告逐步趋于完善。
第四篇:怎样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怎样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苏溪三小楼忠财时间:2011年9月30日地点:205班教室 一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要经历中期评估,因此要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它是该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的最集中的代表,是上级部门和专家对中期课题研究作出评价或鉴定的主要依据。因此,撰写好《中期研究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撰写好《中期研究报告》必须具有以下几种能力:①分析综合能力。即把研究得到的数据、材料有目的地进行取舍,把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经过统计处理形成结论。②逻辑思维能力。即研究者能对材料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分析、推理、论证,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③文字表达能力。即能使课题研究报告写得更加有条理、层次更加清楚、生动明快。
一、撰写《中期研究报告》前的主要准备工作:
1、查阅课题研究以来积累的重要资料(如著作、论文、案例、调查报告等),熟悉并反思研究的全过程。
2、通过调查、观察、测验、评定、收集典型事例等方法,评估课题研究的教育效果,即发生在师生身上的变化。
3、召开小型座谈会,对研究中获得的经验和发现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研讨,明确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4、各子课题组经过研讨和修改,拟定详细的《中期研究报告》写作提纲。
二、《中期研究报告》的特点、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特点:
《中期研究报告》是一项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有明显的学术性特点。
(二)结构:
《中期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包含“课题的由来、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存在的困惑与问题”等方面,其中重点是阶段性成果即研究成果。我们要求一线研究者只写“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存在的困惑与问题”等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标题:常德市2010年立项课题(宋体3号)“小学本色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
中 期 报 告(黑体小二)
楚江镇二完小课题组×××(宋体3号)(以上段落的固定值26)
◆报告的正文:(在“单位、姓名”的下面空一行后开始写正文,文章的标题黑体小4,其它宋体小4,段落固定值21。每个标题、自然段起行空2格。)第一部分:写“前言”
自2010年2月开始,我参与了常德市2010年立项课题“小学本色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一年多来,我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重点研究了“„„(你的子课题的内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报告如下:
第二部分:写“研究进展(回答怎么研究的)”。
标题:
一、研究进展:
第一段:你是如何参加学习的。
第二段:你是如何研究(学习、思考、实践、交流)的以及研究的方法、措施、参加大型活动开展情况。(学习资料和研究计划里有)
第三部分:写“阶段性成果”。
标题:
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第一段:务虚——对照研究,自己做一个评价;
第二段:务实——罗列已经形成的成果【总体数据→到人→到标题。】。
【务实即实际效果。实际效果要对着课题研究的目标来写。如目标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研究”,实际效果就要写行为习惯在研究对象身上是否养成了和养成的程度。实际效果一般可以用“数据统计”“典型事例”和“具体描述”三种方法说明,最好把三种方法结合使用。数据可通过调查、观察、测验、评定等方法获得,数据要真实准确,可用图表表示,图表前要说明数据来源,图表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典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都能直接说明研究效果。事例要真实,要写得具体、生动、有说服力。描述要具体,准确,不要用政治术语或空洞的概括语句。这部分要写得充实、丰满,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这部分详写。】
这部分要对照自己研究的子课题来写。比如:你研究的是“小学本色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那么你就要这样写:第一段写“通过研究,我认为,小学本色课堂教学具有真实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是通过抽样问卷调查、观察分析等途径得出的”。从第二段开始,每段只写一个特征,每个特征都要有或调查问卷统计表及其定量(数字)定性(评价或结果)分析或案例说明,比如我们以前已经结题的“小学生适应发现式学习方式的研究”的课题的统计表及其定量定性分析:
■ 学生的个体特征逐渐显现:
学习方式适应性的个体特征前后调查对照表N=60表一显现前期表现后期表现提高比率
要素A%B%C%D%A%B%C%D%A%B%C%
D%
学习自主性06.771.721.671.728.30.0
071.721.6-71.7-21.6
感知目的性01.746.751.6700.00.0
07028.3-46.7-51.6
环境适应性08.37021.77525.00.0
07516.7-70-21.6
情感丰富性03.36036.78016.7
3.3
08013.4-56.7-36.7
意志持久性01056.73.353.326.720.0
053.316.7-36.7-33.3心理稳定性06.75538.351.73513.3
051.728.3-41.7-38.3
(注:A、B、C、D分别表示明显、较明显、一般、不明显。)从表一反映的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发现式学习方式的运用与掌握,学习自主性提升71.7﹪、感知目的性提升70﹪、环境适应性上升75﹪、情感丰富性上升80﹪、意志持久性提升53.3﹪、心理稳定性上升51.7﹪,因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生个性特征的变化,说明了新的学习方式的作用与价值。
(分析中的数字就是定量,象“×××提升”就是定性)
第四部分:写“存在的困惑与问题”。
标题:
三、存在的困惑与问题:
课题本身存在的、课题研究中带出来的外部条件(少写)、研究工作中自己不力的情况。
第五部分: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指在课题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卷期、页码、出版机构及出版时间。)写的格式是:在报告的最后空一行后这样写:
附参考文献:
①《„„》,×××著,×××出版社。(有的文献资料有几个版本,要写明是那一年的。)
②„„
第六部分:附件。附件:①发表或获奖的相关论文及其题目;②发表或获奖的相关案例的题目,未获奖但已经撰写的相关案例的题目;
③交研究成果的复印件。
三、关于序号的说明:
文中大小标题的序号至少要自成系统、层级分明。一般的用法是:
一、(一)
1.(1)
①
第五篇:怎样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怎样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以《“讲授与探究”整合教学的案例研究》的修改指导为例
上海市南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陆爱桢
将课题研究成果正确而完整地表述出来,形成课题研究报告,这是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少教师对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存在着畏惧心理,他们不怕做,就是怕写。由于没能正确表述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以致影响到成果的评审、推广与应用。在此笔者以课题《“讲授与探究”整合教学的案例研究》为例来探讨教师在课题研究报告表述中的某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许老师课题报告表述中的问题
《“讲授与探究”整合教学的案例研究》是我区许老师承担的一项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我收到许老师的研究报告,按惯例做的第一件事是对研究报告的结构和各部分字数作一个简单统计,结果如下:
研究报告全文6037字。第一部分:课题提出(939字)。第二部分:目的意义(836字)。第三部分:理论依据(678字)。第四部分:概念界定(327字)。第五部分:研究过程(包括内容与方法)(1441字)。第六部分:研究成果(1365字)。第七部分:存在问题(略)。第八部分:参考资料(略)。
问题1:从上表统计结果不难发现,课题研究报告前面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表述篇幅约占整个报告的五分之一,而第六部分“研究成果”表述的篇幅也约占整个报告的五分之一。
许老师是课堂教学一线的教师,她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应当是她善于解决的问题,或者是自身教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她的研究应以实践为主,重在表述来自实践的研究成果,即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操作性因素),而不应将重点放在理论(思辨)研究上。
问题2:给关键概念下操作性定义,这是任何一项课题研究的基础。通过下操作性定义,使概念的内涵变得清晰、具体,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实施,也便于别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研究的结果,评价该研究的合理性。从许老师研究报告的标题上我们可以看出,关键概念是“整合教学”。许老师是这样表述的:
“整合教学”是将“讲授”和“探究”有机结合,在讲授中渗透探究,在探究中注重讲授。这种教学旨在实现“双主”的作用.即使教师做为教学的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对问题的引导与点拨、对思想与方法等要点的提示分析.以及在学生探索基础上的一般规律的总结性讲授,引导和调控学生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并获得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很显然,许老师下的定义过于抽象,难以理解,也难以指导操作。
问题3:研究报告的第六部分“研究成果”中,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所谓的“研究成果”其实是“研究成效”,并且文中提到的“成效”只是一些空洞的内容,没有结合具体实例(事实材料)加以分析。
研究成果和研究成效是既关联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研究成果是研究目标的达成指标,而研究成效是工作目标的达成指标。研究目标的达成必然会促进工作目标的达成,也就是研究成效是伴随着研究成果的形成而逐渐体现出来的。许老师把“研究成果”与“研究成效”两个概念混淆起来,认为研究成果就是研究成效,说明她还不了解“课题研究目标”与“课题工作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二、许老师该从何处入手解决这些问题
我找来许老师近两年课题研究中所有的附件资料,材料不少,但仔细阅读与比较后,我感觉这些资料基本上还是些零星的、分散的、不系统的“原始资料”。案例(课例)还不成形,缺 1
乏系统的整理与分析。在现成的资料中找不出课题研究后的一些相关结果(结论),即“讲授+探究”整合教学的途径、策略与方法是什么,甚至有些资料还有虚假的成分。
要解决许老师课题研究报告中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对原始资料的重新整理与分析,使无序的原始资科逐渐系统化、条理化,这是正确得出课题研究结果(结论)的基础。
三、许老师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处理资料
处理资料是一件难事,也是让教师较烦心的一件事。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其次是要正确使用这些方法。
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处理资料,要看资料的类型。课题研究资料一般有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两大类型。资料的处理一般可用逻辑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将大量的、散乱的数量资料,依据统计的理论,对它们进行描述和推断,将研究的本质、特征揭示出来。对实验、观察、测量和调查研究所得的数量资料(定量资料),应采用统计分析法,以得出相关结论。逻辑分析法是运用抽象和概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丰富的现象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对案例(课例)、叙事研究等所得的描述资料(定性资料),应选择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
由于许老师是以案例(课例)研究为主,对原始资料整理和分析应主要选择逻辑分析法,以此形成的案例(课例)等也是本课题主要的研究事实材料。
首先,对许老师收集的绝大部分原始资料,如教案(教学设计)、课题讨论记录(材料)、教师学习小结(体会)、个别学生的观察记录、个别学生谈话记录、学生学习随笔等,主要采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进行提炼,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案例(课例)的形成。
其次,对许老师“五个专题的案例研究”,采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从中进一步提炼出“讲授”和“探究”整合教学的相关策略与方法。
再次,对课题关键概念“整合教学”采用抽象与概括的方法,再从相关的事实材料中进一步提炼它的操作性内容。
四、许老师课题研究报告的概况
以下是许老师重新表述的研究报告概况:
研究报告标题:
“讲授与探究”篇 幅
说明
整合教学的案例(字数)
研究
研究报告全文 11409字全文从原来的6037字增至11409字。增加5000多字。第一部分:
1l00字
研究目的第二部分:
510字
概念界定 突出了它的操作性。
重在表述课题主要的研究思路.包括如何选择课题实施的切入
第三部分:
700字
研究过程 要突出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解决困难(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等。
将原来的第一至第三部分合并起来.重在介绍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困难(问题)是什么.由此引出课题的研究目的。说明概念的原意是什么,它的外延是什么,它的内涵又是什么。口。课题实施各阶段的进程安排.以及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与措施.还
第四部分:研
7120字
究结果与分析
第五部分:
课题研究报告重点表述的内容.包含了翔实的描述性资料、典型的事例(案例)分析等。主要是对本课题涉及的理论、方法以及实践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加
以深入探讨。
“初步结论”是在分析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的.这种结论
问题讨论 第六部分:
初步结论
第七部分:
是明确的(不含糊),但又不绝对化(辩证)。
参考资料
尽管修改后的报告仍存在问题,但不难看出其中的几大变化。
变化一:许老师课题研究报告改变了以往千篇一律的陈述形式,选择了适合于教师表达的方式,用教师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全文读来通俗易懂。
变化二:前后两份研究报告最大的区别是所表述的重心发生了变化,将重心后移至第四部分“研究结果与分析”。
变化三:将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合并成“研究目的”,该部分侧重从教师课堂教学实践出发,阐述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困难(问题)是什么,通过本课题研究解决什么问题等。
变化四:“概念界定”部分从实践操作层面出发,避免模糊表述,提高关键概念的操作性。修改后“整合教学”的概念是这样描述的.
①“整合”来自《辞海》的解释:整理、组合,如整合各方力量。②本课题的“整合教学”是对“讲授”与“探究”的各相关要素进行重新整理与组合。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每节45分钟的基础课内.面
对全体(全班)学生的“讲授”与“探究”的整合教学;二是在每周一节拓展讲、探究课内。面对有兴趣和有特长学生的“讲授”与“探究”的整合教学。例如。在每节45分钟的基础课内,面对全体(全班)学生的“讲授”与“探究”的整合教学,采用变式教学(概念变式、过程变式、结构变式),以开放习题训练(一题多答法、一题多解法、一题多变法)为载体,将“讲授”和“探究”的相关元素重新整理与组合起来。
变化五:研究报告表述重心后移之后,第四部分“研究结果与分析”(原
为“研究成果”)的篇幅从原来的l365字增加至7120字。篇幅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突出“专题案例”研究成果的表述,如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案例研究,双基与创新并重的案例研究,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并重的案例研究,对“学困生”实施探究教学案例研究,拓展课实施“以学生为自主取向”的案例研究:二是突出“整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的表述,如习题训练策略中的一题多答法、一题多解法、一题多变法等。
两份报告中体现出来的几个“变化”,不仅突出了“五个专题的案例研究”,提炼出“讲授+探究”整合教学的几个基本策略与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得问题的阐述更具体、更清晰,也更具逻辑性。
五、表述课题研究成果应注意的八个问题
教师课题研究报告表述中的问题远不止上述实例中提及的几个。许老师表述课题研究成果的实例,证实了这样一个结论:一份课题研究报告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它的质量,而保证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性问题(以事实材料论证)
科学性问题体现在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中,如课题选题的科学性(研究问题的真假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方法是否与研究内容相匹配)、数据资料的合理收集与处理等。这些都影响着课题研究成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必须观点正确、材料可靠。论证时,无论是阐述因果关系,还是结论的利弊和价值,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推理要合乎逻辑,不可无根据地主观臆断。而上述操作须建立在事实材料的完整收集与正确处理的基础上。我们应注意选择能准确表达研究主题和成果的材料,与主题扣得不紧的材料应忍痛割爱,有些材料尽量以表格、图例等直观形式呈现。
2.实践性问题(课题的背景分析)
实践性问题主要是指研究问题来自实践,其研究结果(研究成果)又用于指导实践。
在课题研究报告中,必须讲清楚研究者是受到什么理论或实践的启发而打开思路,并进一步提出研究课题;必须讲清楚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困难或问题是什么,通过研究又准备解决什么,预期效果是什么;必须讲清楚自己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是什么,又如何放回到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去实践(实验);研究者想要取
得什么样的认识,提炼出什么样的规律等。但不同类型的课题,其研究成果的表述不尽相同,各有侧重,有的报告必须全面阐述,有的报告选择其中一两个方面即可。
3.先进性问题
一项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可能只是在其中某一点或某几点上体现出来,例如,他人没有提出过的理论、概念、途径、策略与方法,他人没有观察到的教育现象,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新的实验数据等。这种先进性取决于研究者对前期文献资料研究的结果,只有对前人或他人研究成果作周密而详细的分析与综述,才能较好地选择与确立自己的研究角度,这是保证研究成果先进性的基础。
4.规范性问题(研究报告的格式)
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虽无定法,但有常规可循。在表述课题研究成果时,要按照一定的格式,不能忽视基本的规范要求。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格式,不要盲目地模仿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同行)的范例,要明确自己的表述重点,尽可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成功经验)。
此外,语言的通俗性问题、结构的逻辑性问题、概念的操作性问题等,都应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