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规模学校德育教育及学生管理(汇报稿)
“大规模学校德育教育及学生管理”调研报告
(汇报稿)
一、调研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平罗中学是一所区级示范性重点高中,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牢固确立德育为首的育人宗旨,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探索创新和研究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育教育机制和学生管理模式,2002年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命名为全区首届德育示范学校。
2、随着平中迁入新校区,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由原来的中等规模转变为大规模学校,一方面,德育教育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要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局面,新思路和新办法,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大规模办学给德育教育和学生管理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和现实困难。随着社会发展,各种思潮对校园的冲击更加外显化,特别是网络文化和社会多元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学校德育教育和学生管理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其次,扩招导致的生源质量整体下降,特别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下降,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挑战。再次,生活水平提高,独生子女普及,学生的心理问题更趋繁复多变,学困生数量剧增,这都对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原有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和不适应的现象和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创新学生管理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到规范、科学、高效,确保管理不滑坡、校风有新貌、德育有特色,是实施做大做强新平中战略的根本保证。
3、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作为实践载体之一的“大规模学校德育教育及学生管理工程”是学校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工作的重大举措,本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深入调研学校德育教育及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矛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整改实施方案。
二、调研小组组织机构
组长:杨占军
成员:马吉元
宁安全
张振华
王保定
三、调研对象和方法
1、对象:教师及学生代表
2、方法:访谈
问卷
座谈
四、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一)、德育队伍建设及现状
1.组织方面:学校成立了以校党总支书记为组长,以政教处为核心的由年级、各出科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基本构建了一支较为顺畅的德育领导、组织、实施、考核、督导系统。
问题1: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校联系制度以及社区德育功能还没有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和组织保障,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机制尚待健全。
多数老师及班主任建议强化家校联系制度,顺畅沟通渠道,定期召开家庭教育培训和研讨活动,成立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通过以上举措,增强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及学校德育的意识和责任。
问题2:各层级、各部门在职责、分工、协调、合作方面离大规模学校所要求的精细化管理还有很大的距离;
2.思想方面:应当不折不扣地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学校德育要从学生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发展需要出发,为学生的生活、学习、生理、心理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充分理解学生,挖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潜力,帮助学生解决道德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帮助学生解决已有道德水准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帮助学生在自主认识、体验、选择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应在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道德潜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人格智能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广泛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中学会自我定位,自我调控,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逐步成为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于一体的完整的人。
问题: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思想还存在,管、卡、压的教育观念还很普遍,学生评价单一化,忽视学生综合发展,特别是个性化发展的现状很难在短时间改观,但客观现实不等于我们可以放弃教育理想,作为班主任,我们还是应该尝试着,去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管理艺术;
3.关于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和骨干力量,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水平,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及学生管理质量的先决条件。逐步 2 建立更加合理完善的班主任聘用和考评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培训、晋级制度,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是调研中大家普遍提及的观点。
问题1:学校应该建立合理完善的班主任聘任用制度,力求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大部分教师不愿意承担班主任工作的尴尬局面,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班主任选配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导致部分班主任工作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下降,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不高。
问题2:学校虽然有班主任见习制度,但形同虚设,无要求、无考核、无评价、无报酬,很不利于我校班主任后备队伍的培养;
问题3: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极具艺术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的高专业含量的职业,疲于奔命和辛劳有加的保姆式班主任工作状态是低层次、低效度和低水平的,因此,加强培训、研讨、交流和学习,逐步提升教育水平,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手段,引入合理、规范的竞争激励制度,是大规模学校实施高效德育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必由之路;
问题4: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政教处在对班主任工作的全面性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应当依据三个年级部的不同实际和特点,以管理效度为准则,规避形式主义,扎扎实实地抓校风、抓班风、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处规划、小处着眼、基层落实;
4.德育科研方面:我校的德育科研工作空白较多,应当适时建立德育科研制度,开展符合我校实际的德育小课题研究,成立和组织德育科研小组,深入班级、宿舍、食堂,了解和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适合我校德育实际的素质教育模式,把“养成教育”、“成功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中心工作,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交往、竞争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逐步贯穿和实践“顺其所思、予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的新型德育教育管理理念;
5.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也配有兼职心理教师,但基于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普遍薄弱的现实,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也还处在一个摸索阶段,空白较多,建议学校逐步培养1---2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规范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尽力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6.关于全员德育。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广大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石和源泉,应该不断强化非班主任教师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的思想和行为,实行新上岗非班主任教师三年内担任见习班主任工作制度,逐步把年级备课组长纳入德育教育及学生管理序列之中,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功能;
部分老师认为德育是学校政教处的事,管理学生是班主任的事,课堂无德育,对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视而不见,以上是制约大德育氛围形成的消极因素。
(二)德育常规及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1、新生入学教育:应该研究制定平罗中学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案,做到新生入学教育规范化、系列化;
问题:新生入学教育不扎实,系统性和规范化程度不高,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学生在平中三年的健康成长极其重要,因此,学校应该从制度、组织、时间、评价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证,把新生入学教育作为一件大事去抓。
2、周一升旗制度:周一升国旗制度确实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和规范。问题1:建议进一步提升国旗下讲话的质量和教育功能,特别是要有针对性;问题2:加强各年级部主任以及年级组组长讲话的要求和质量;
问题3:建议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学生管理方面的周小结通报,以期借助这一周集会平台,强化德育教育和管理宣传,形成强大、正确、浓厚的舆论氛围和导向;
4.周日读报:周日读报制度是平中多年坚持的一项德育教育形式之一,坚持并规范周日读报已成共识,但此项工作存在的问题是有些班级重视度程度和参与度不够,读报内容的选择缺乏针对性;
5.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扩招以后,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并不断探索和深化学困生教育、管理和转化工作,并以此作为实施全员德育功能的突破口,力争形成机制,收到实效;
问题: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位,对承担的教育转化工作有应付现象,检查和考核的机制、手段、力度都不够;
6.主题班会:班会课班主任无计划、无预案、无主题,随意性较大,建议规范班会课标准和要求,同时,采取优质主题班会评比、观摩、汇报等形式,逐步提升主题班会课的教育功能和质量; 7.月例会制度:政教处应当坚持开好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对于大规模学校,也可以探索以年级为单位召开,班主任例会力求效度,注重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10、学生日常管理:
(1)问题:扩招以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差,文明意识差(这是学生座谈会反应最集中、最强烈的问题),打架、住宿生夜不归宿,吸烟、喝酒,去网吧包夜等现象有滋生蔓延的趋势,不尊重师长,不能较好地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能正确处理男女生关系,社会交往复杂,不诚信等等;
(2)建议: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合理分工,抓实领导值班督察制度,管理重心转移至年级部,强化年级的管理职能,加强考核力度,实行较为严格的通报制度,狠抓校风建设。
14、安全教育:制定完备的安全责任及监管体系,确保校园安全工作,真正体现安全重于泰山的工作思想,部分师生对于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存在侥幸心里,对于学校部署的安全教育、活动和检查应付拖拉;
15、校园文化建设:借助特色教育的发展,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定期举办举办校园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
17、政教处自身建设:树立服务意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真正成为德育教育的核心组织和实施部门,工作人员要树立服务思想,端正工作态度,注意工作方法,在工作中,杜绝态度粗暴,摆架子等现象;
18、学雷锋活动:建立开展学雷锋活动长效机制,力争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及志愿者活动;
19、年级部主任领导下的年级组长负责制:管理机制还不够顺畅,年级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管理力度不够,制度支持尚不完善,建议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创新管理模式,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
20、专项整治活动: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组织开展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各种专项教育整治活动,确保校风的良性发展;
21、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严格、公正、合理的德育教育和学生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当前,部分班主任对班级管理量化考核有意见,主要是考核不到位、不能真正反映班主任工作实绩和班级情况;
23、评优评先:建立严格、公正、合理的评优评先制度;
24、住宿管理:住宿学生的管理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不遵守作息时间,宿舍卫生较差,在宿舍偷偷吸烟,甚至有夜不归宿和晚上溜出去上网喝酒等,(三)德育专项教育系列活动
学校政教处组织开展的“学生文明自律行动计划”、“营造和谐人文环境,创建绿色文明校园”活动,“学会感恩专项教育活动”,“诚信你我他专项教育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学习体验,完善人生”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文明礼仪专项教育活动”,“十佳爱心之星.诚信之星.文明之星”评选等一系列德育专项教育活动,构成了平罗中学德育教育序列,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素养,提升道德品位,培养健全人格起到了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调研中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思路和部署比较好但在落实层面存在应付现象,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不到位,所采取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对活动的总结不及时等。
五、结语-----目标预期及达成
1、常规管理思路清晰,责任目标明确。各司其职,全面育人,人人育人的管理理念及“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正面教育为中心”的生活德育观形成。
2、清静学室,和谐校园初步形成。学生行为合格率98%。教师全员参与率98%。
3、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形成,“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个个成才”办学理念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指导思想建立。
4、教师以身立教,细节育人。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的育人教书,工作观形成。真正营造学科渗透、人人育人、处处育人的良好育人氛围。
5、配置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形成特色,发挥实效。
6、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和谐,环境育人效果显著。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鲜明、特色,班级师生、生生关系融洽。
7、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德育理念形成。学校德育工作有特色,班级文化有特点,师生素质有特长。真正实现以德育促智育,发挥德育的实效性。
8、学生管理规范、精细、到位,时时事事处处有人管的良性管理局面得以形成。
大规模学校德育教育和学生管理调研组
2009年10月27日
第二篇:学校德育教育汇报材料
汇 报 材 料
一年来,我校始终把“以和谐求稳定,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求生存,以管理求质量,以科研求提升。”作为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办学思想,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推进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规范办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工作目标是: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开拓创新意识,初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强化学校整体育人功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遵循课内打基础,课外活动求发展的办学思想,树立养成礼仪规范教育观和课堂体系观,即:从整体入手,全面安排,重在养成教育,科学安排课程结构模式,开齐开足课程,创设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做人、求知、健体、生活、劳动、交往、助人、创新。整体工作实现“六化”,即教学科学化、师资队伍优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校园环境文明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专用教室标准化。造就身心和谐、智能和谐、个性突出、健康向上的学生。
学校教育思想的确立我们主要坚持:
第一,育人为本,发展为本。如在评选优生优干工作中,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即:思想品德必须是优秀,学习成绩必须优秀、优良,所有学科不允许有一科不及格,体育要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第二,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向45分钟要质量。(采用学生测评、教务处随机抽样方式)
第三,以先进教育理论指导学科教学和活动
通过政治学习、业务学习(自学集体相结合)、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全体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宣传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信息以及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采取集体学,个人学,参加培训学习和校本学习相结合方式。
第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制定一系列控辍制度,坚持学生出缺席日报制度,对特困生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档案、帮教记实,学生控辍率控制在3‰以下,坚持中学生成长记实、思想品德评定工作制度化。
一、教育教学管理
1、建制:依据新课改要求并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制定了一整套教学管理常规。在备课、上课、辅导、批改、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对教师都提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使他们有章可循,先后制定了任课教师工作职责,上课制度,实验员职责,教研组长职责,作业批改制度,成绩考核评定制度,课外辅导与活动制度,教学工作考评细则等。
2、实行教学工作检查月报制(过程考核)坚持过程考核和终端考核相一致,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更加真实,更加完善,是我校教学管理新举措。
3、开足开全所有课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历史政治课组织学习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不仅丰富学生文化知识,而且使学生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掌握知识,增长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兴趣,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验,为校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依据。
4、要求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和经验体会,改变过去,单纯教学工作总结。学校汇总了教育教学论文集锦,供大家在教学实践中参考借鉴。
5、课外活动小组成果丰富多彩,学校成立体音美、汉语等课外活动小组,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有指导教师,周四下午活动。
6、为贯彻法律常识进课堂,学校邀请派出所主管民警亲自为学生做法制报告,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执教。
7、学校确定每周五为“校园双语日”创设校园双语氛围,由副校长亲自对教师培训辅导,在全校范围对教师进行汉语百句的校本培训。目前教师们学习汉语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双语教学奠定基础。
二、教师队伍建设
1、学校重视对骨干教师培养。通过校本培训和对他们考核,走出去参加各种培训,使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带头上公开课、示范课,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2、学校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已成为中坚力量。
全体教师自我提高意识强,自学积极性高,能正确处理矛盾,积极参加进修学习,目前全校形成互帮互学,老带新,新促老的良好氛围。
3、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制定学校师德建设考评方案,建立教师个人师德考核档案,进行跟踪考核,开展文明办公室、文明教师评比,把师德教育同职称评定、工资晋级、评优等工作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
4、全校教师基本情况
专任教师146人,其中本科 人,专科 人,本科学历占专任教师总数 %。
业务学习,教研组活动,教师学生活动。
学校制定统一的教师活动计划,要求各教研组统一备课,根据“新课标”编写教案,教研活动时间对“新课标”进行探讨研究学习。
业务学习:分骨干教师、新教师、全体教师三个方面培训,主要用“新课改”进行培训考核,对骨干教师进行新课程新理念方面培训,对青年教师进行新课程、新理念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对“新课标”的认识,并分别进行考核。
三、双语教学方面
1、学校把全体教师分为两个班,即:35岁以下的老师分为快班,35岁以上老师分为慢班)按照他们的实际水平情况,制定可行的具体学习汉语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落实。
2、各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汉语授课、说课、评课活动,每周都有一名教师用汉语授课。
3、每周由两名教师上全校性“双语”公开课,一个学期开展一次“双语”示范课,并进行了一次“双语”公开课比赛。
4、开展双语骨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结为互帮互学对子,为提高“双语”教学提供了条件。
5、上个学期组织了一次全校性“双语”教师评比活动。要求教师达到用汉语写教案的水平,鼓励汉语水平较好的教师用汉语备课,用汉语书写板书。
第三篇:学校德育教育专项调查研究汇报
调研目的:
为了全面、客观、准确地摸清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底数、工作底数;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找准问题和薄弱环节;准确把握当前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和突出问题;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中央国务院《若干意见》和区教委的工作精神;把我校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推向新水平。
调研的对象、范围、方法、时间:
此次调研的对象是全校的有关领导、教师、学生。调研主要采取座谈、问卷、访谈、研讨的方式。学校分别组织召开了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德育教师共三个座谈会。分别从八大领域分析总结我校学生德育工作状况。调研时间,5月—6月。
一、基本现状
(一)主要成绩:
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是显著的。
在房山区“弘扬民族精神”主题征文和“细节”主题征文活动中,我校均荣获了优秀组织奖。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令人欣慰的,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政治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国家意识和很高的爱国热情,他们每天从新闻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所用的时间在15分钟以上或30分钟以上。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
多数学生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75.1%的学生认为个人成功的标志是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86.1%学生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主要靠勤奋努力,表明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已经初步形成。
多数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观念,85%的学生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为集体出谋划策,愿意接受并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2.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绝大多数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从调查结果看90.2%的学生尊敬师长。
多数学生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是非观念。71%的学生能够遵守公共道德,遵守公共秩序,80%的中学生对长流水、长明灯、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现象表示反感。
学生环保意识显著增强。90%的学生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并主动宣传环保知识,对不当行为能够主动劝阻,见到垃圾会主动拣起。
3.学生的法纪观念进一步增强
通过调查,学生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在回答与别人发生矛盾纠纷时,应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解决问题时,85%的学生认为找学校或老师通过正当途径解决问题;这证明学生的法纪观念比前几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强,我校的法制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基本经验
学科德育方面:
近两年来,确立了十一五校级重点课题《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发挥课堂主要渠道作用。使我校德育工作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局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学校虽然确定了德育渗透的要点,但真正很好落实还有一定差距。存在文科德育渗透效果较好,理科德育渗透欠佳的不平衡状况。理科课程德育渗透的力度还应加强。
全员德育方面:
开辟德育工作网络化渠道,加强了全体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树立起德育全员化的观念。从领导、教师、到学生,从老干部、优秀青年到热心教育的家长,都纳入了学校的德育管理网络,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庞大的工作体系,有效保证了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物化环境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提供了优越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为了赋予校园环境以当代社会文明色彩和教育意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我们精心设计,努力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今年在主干道又新增了12块宣传栏,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氛。有效地发挥了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取得可喜成绩。
班级建设方面:
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认真做好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其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努力营造班级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平等地与学生相处、真诚的交往,注意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建立一支有良好工作作风和具有示范作用的班干部队伍。我校的《班级五项评比》制度,很好的促进了班级管理的效果。
团队工作方面:
发挥学校团委会、学生会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出好各种宣传板报,指导广播站开展宣传报道工作,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精心组织举行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并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区域德育资源利用方面:
继续大力开展“安全文明社区”的共建活动,与琉璃河派出所、武警部队和敬老院建立了共建关系,积极与社区有关部门开展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暑假学雷锋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等敬老爱老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尊老敬老的良 好品质。
预防在校生犯罪方面:
我们请派出所领导作为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来学校上法制教育专题课,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学法征文竞赛;请公安干警来学校“现身说法”,用活生生的犯罪事实教育学生;举行禁毒图片展览,组织学生观看禁毒教育影片;我们还加强国防教育,用生动感人的英雄事迹教育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树立全人生指导,全人格提升的心理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模式。找准学生的精神需求,开发和设计教育内容,利用校园橱窗、班级黑板报或墙报、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评价自我,积极激励自我,保证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结合教育方面:
结合我校的实际,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这就使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途径和管理途径进一步拓宽,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一步社会化,教育的实效性显著增强。
(三)薄弱环节
尽管我们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对学生教育的深入性不够,教育的长效性不强
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式上看,教师的说教占着很大成份,很大程度上属于知识性的传授层面,这就使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很大程度上停留在道德认知的表面性渗透上。对学生的教育只是达到了“入耳”,还没有很好地“入脑”、“入心”。
教育的长效性不强表现在:我们在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但是在离开特定环境,回到现实生活中,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良好教育效果有些很快消失,不能持久保持。
2.德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德育工作缺乏系列性
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有系统性、体现系列性。是由于受社会形势的影响,使得《德育整体化纲要》没能系统扎实地得到实施,影响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
没有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就没有对德育工作的科学评价。因此德育工作者的地位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位,致使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成效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德育工作者的待遇与付出有一定差距,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当前学生在思想道德发展上的新特点、新变化、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当前学生在思想道德发展上的新特点、新变化
1.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意识,包括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民主平等意识显著增强。
在自主意识方面,主要表现为“崇尚自我、发展个性”倾向,集体活动中强烈的参与欲和自我表现欲以及人际关系中突出的自主、自立、自理的要求等。从学生思想的显著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时代精神的变迁。
2.思想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
思想发展的不协调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水平与行为表现的不协调。我们日常所观察到的学生的行为表现与问卷调查结果却有着较大差距。二是良好的意愿与实践不协调。大多数同学都有良好的意愿,但他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愿付出更多的劳动,缺乏毅力,忍不住寂寞,受不住诱惑,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二)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突出问题
1.知行脱节严重
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许多学生能够明辨道德是非,但往往不能付诸实践,缺乏应有的道德责任感。调查问卷中学生表示坚决反对不文明的现象,但在实际中我们却看到不少同学不能自觉做到这些。
2.自我为中心,责任感不强
学校老师普遍反应,相当多的学生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比较注重个人的感受和利益,人际相容性差,往往表现自私、任性、缺乏责任感。
3.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较为严重
调查发现,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怕吃苦。特别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4.心理素质较差,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目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感情脆弱、情绪低沉、生活感觉无聊。承受压力、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
(三)突出问题的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
一是当前部分中小学生“知行脱节”、“自我为中心”、自私、讲实惠追求自我价值,以及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薄、纪律观念淡化等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是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思潮无时不冲击着校园,一些不良的风气和不健康的思想,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 论文 联盟
2.学校教育因素。
一是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二是学校德育工作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生活实际脱节。造成德育实效性差,使道德认知不能很好地转化为道德行为。
3.家庭教育因素。
一是家庭教育中的德、智错位。家长往往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道德。不少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对待这 种压力而产生了逆反心理、性格孤辟等心理问题。
二是当前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处于家长过分宠爱的包围之中。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懒惰习惯和自私的性格,人际相容性差,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
三是某些家长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出污泥而不染是非常困难的。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思路、对策
(一)提高认识,总体规划 我校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思路:以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德育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科学合理的督导评价为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养成教育为载体,以实施奥运德育为契机,以表彰奖励为动力,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加强德育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建立学习型和研究型德育队伍,使德育队伍向专业化迈进,培养和树立骨干典型,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加强德育干部团队干部与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德育干部、团队干部学习、研讨制度,建立评选、表彰德育管理优秀干部制度。加强对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检查、评比力度,每学年评估、督导一次。树立典型,培养骨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水平一流的班主任队伍。
(三)加强对德育管理的指导与评价。
我校坚持“低、小、细、实”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加强宏观管理,鼓励微观搞活。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教育工作,使学校自主发展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上有所突破。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每学期进行一次主题教育评比。以教研组为单位,互检互查,学习借鉴。召开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
(四)结合新课程改革,继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切实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课堂 本文来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nayishi.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教学(包括道德教学和学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加强学科渗透德育、思想教育的研究。我们要坚决把主渠道建设好,利用好,使知识和教育相得益彰。
(五)拓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基地途径。
加强青少年德育基地建设和使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好广播、板报、橱窗、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六)抓住有利契机,实施奥运德育
以奥运德育目标为统领,建立协同德育保障机制,使常规教育、主题教育有机结合,突出道德实践,扎实推进,注重实效,创出特色。那一世范文网
夯实基础,注重礼仪。结合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深入学习奥运礼仪知识。强化礼仪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立激励机制,开展评优活动,培养先进典型,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深入开展
全校实施德育专项内容的达标创优活动。把教师的德育绩效列为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把学生的德育成果列为先进班级考核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评选遵规守法、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10个良好行为习惯的活动。
第四篇:德育教育汇报材料
以生为本,立足校情,增强德育实效性
---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将我校德育工作的情况向大家做个汇报,请大家审议,并请提出意见、指点迷津。
首先,我想发表一下感叹:初中的德育工作是最难做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同感!这个学段,是学生从少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呈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这个学段的学生,思想性格最不稳定,人生观、价值观从朦胧到亚朦胧再到初步形成,其间要经历必然心理叛逆期,是最难招架的。
然后,我想从三个方面说说我们的德育工作:
一、前提:树立与时俱进的德育工作思想和理念。
1、真正确立“德育为先”的德育地位。
每个校长都知道,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离开了教学质量(或者就叫升学人数、升学率),学校就难以生存发展,所以“德育为先”就很容易成为一句空口号。然而我们认为,德育和教学并不矛盾,德育工作做好了,就能极大地促进教学工作,因为,德育能给学生注入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德育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可以大有所为的。
我校的办学思想是“人人成才,成就最好的自我”,“最好的自我”蕴含的意思是,学生在文化课上做到了全力以赴就是最好,并非只有考上一中公费线才是最好,但是政治思想和道德行为是必须要达到制高点的,而这个制高点没有公费和自费的区别,都要是公费。
在我校,操行不合格,德育考核不合格的学生,推迟发放毕业证。(在我校历史上,曾有6位同学因为操行恶劣而推迟颁发毕业证,其中1个同学,开初扬言初中毕业证没什大不了,结果为此还推迟了一年去参军。这一铁的事实给后来的毕业生是一个鞭策,也印证了我校把德育放到首要地位的思想。(这一点大家不要怕,国家和省的规定,在学生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暂缓发放毕业证:
一、学科成绩不合格无故不参加补考或补考不合格;
二、德育考核不合格者;
三、在学校受到处分直至毕业时未撤销的。)
在我校,学校对班级的管理归口在德育办公室(教导室负责学业、学籍、体卫艺等管理、总务室负责生活、财经等管理,德育办公室负责政治思想、道德行为及个性心理的教育管理,团总支负责团队管理),班级质量的考评、班主任业务的考核归总到德育办公室,其中班级质量的考评中,学生操行一块占45%,学生学绩占45%,班级巩固率占10%。有严重德育事故的班级,期末评优一票否决。
在我校,德育教育的时间如果超过了预算,比如,随机集会、主题活动、班主任谈话(夕会)占用了文化课,是从来不谈还课的,此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2、始终坚持“‘三全’育人”的工作思路。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我校,从校长到到门卫都是德育工作者。从教室、寝室到食堂、浴室,从课堂到课外都是育人的阵地。这一点,我们没有管理机制来引导和约束,但确实形成了这种氛围,这主要是与学校教职员工敬业奉献的品质分不开,也与学校历年来对德育工作高度重视分不开。另外,家校有机结合、社会积极参与,也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种良好局面,这一点与文斗社会各界、家长对教育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以生为本,实质上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着眼学生的发展。我们在选择德育方法和途径时,首先主张德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德育不是简单的口令,它需要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德育是浸润,是沟通,是呼唤,是感召。同时我们也坚持教管并举的原则,坚信思想是牵引出来的,纪律规范是抓出来的,坚信没有惩戒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学校是犯错误的地方,但不是无原则地放纵的地方。)(“当孩子们固执和难以管束的时候,我是严厉的,而且运用了体罚。”——裴斯泰洛奇)。只有既重视思想牵引,又强调纪律约束,教管并举,才会真正实现德育的内化,取得德育实效性。
二、关键:选择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 ㈠确立阶段性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
横向:“忠孝雅诚”教育、童心教育、责任教育 纵向:(以七年级为例)七年级目标及内容:
1、政治思想
(1)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2)相信科学,不参加迷信活动。(3)惜时守信的思想观念教育。
2、道德行为:(1)文明礼貌教育。
(2)遵规守纪教育。(3)生活自理教育。
3、个性心理品质:
(1)初步的自尊自爱心理品质的养成教育。
(2)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教育。(3)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情感的培养教育。
(4)健康的意志、兴趣、爱好、情感、情绪品质的培养教育。(5)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等心理品质的培养教育。
4、班会活动主题预备:(1)迈好中学第一步(2)校纪校规教育(3)献给教师节的礼物(4)怎样听好一节课?(5)我为班集添光彩(6)纪律是胜利的保证(7)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周(8)祖国在我心中
(9)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
(10)当我摘下红领巾的时候
㈡强化德育常规和主题性德育教育。
1、学科渗透。
2、环境熏陶。人文环境的打造——
师表引领:教师言行仪表做学生楷模,校园没有垃圾桶是从教师带头捡起地上的纸屑开始;对于德育滞后生,学校实施了“亲‘子’结对帮扶活动”,通过“蹲下身子”、缩短距离,拉近师生关系、营建温暖环境,进而感化牵引以使学生进步;
榜样激励: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上墙,有为校友,德育模范、优秀团员、十佳文明青少年进入橱窗;
心灵沟通:班级开设了“心灵对话箱”,学校开通意见反馈箱,方便师生沟通,利于走进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
制度鞭策:贯彻和执行文斗民中《班级管理量化条例》,《学生处分条例》,《仪容仪表要求》,《文明礼仪规范》,《学生安全守则》,《尊师公约》,《团风团貌要求》。在我校,学生一怕扣量化分,二怕受处分(学生和班级的违规违纪现象通过班主任QQ群和电子显示屏及时曝光)。学生的发型符合标准,着装规范(学生非主流文化思想得到拨正)、学生的手机管理实现有效。
自主教育:学生会参与学校学生管理,学生会工作有声有色,团总支加强团风团貌稽查,主办的“校园之声”广播台栏目更是发挥着宣传喉舌的作用。学校设立意见箱,学生积极检举揭发学生中不文明甚至违规违纪的现象,也给学校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自然环境——学校正在着手更新。
3、活动体验。学校牵头、班级自主相结合,以活动为载体,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举办各种主题教育:学校——文明礼貌月主题教育(各年级“我文明我美丽”征文评比,各年级“文明在我心中”主题班会;七年级“文明在我身边”主题黑板报,八年级“文明伴我行”主题演讲赛;九年级“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十佳文明青少年”评比);“日行一善”学生道德银行建设活动;开办道德讲堂(全体师生唱《公民道德歌》,讲身边的好人好事,诵经典,学模范,发善心,送吉祥);“光盘行动”教育活动;观看“圆梦中国,德耀中华——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授奖仪式”、感动中国人物颁奖仪式;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慰问敬老院老人;义务清扫街道;寒暑假德育实践作业;升旗仪式;“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及“向雷锋同志学习”网上签名活动;向玉树灾区献爱心募捐活动;“学会控制,驾驭人生”思想教育纪律整顿大会;女生青春期生理及心理知识讲座;法制教育专题讲座;书画展;文艺汇演。。。。各班——根据学校部署,结合本班实情开展相关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常规性的夕会,辩论赛,主题班会,板报,观看教育片
三、保障:建设一支德才双馨的德育工作队伍。
我校为最大限度激活班主任工作原创力,抓好班主任这一环节,采取了“五给”的激励措施。
给待遇。在职称评聘中对班主任进行任职奖分,对于上级表彰优秀指标和年终考评优秀指标向班主任倾斜,干部提拔推荐首先考虑在班主任队伍中考虑。给奖惩。根据《文斗民中班主任绩效量化细则》,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进行量化,按业绩给予的班主任工作效果奖;同时,对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质量不高,工作任务完成不能了的,要给予批评教育,直至采取人事处罚。给思路。优先考虑班主任外出培训学习的资金投入,校内举办“班主任论坛”,给班主任每人订一份《德育报》,重视班主任工作的科研。
给榜样。宣传学校优秀班主任的敬业精神、工作艺术和他们高尚的师德及其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力量,并向上级推崇。
给担子。敢于启用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要求他们深入班级实际,了解学生,并独立设计主题班会;同时,学校在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班主任基本功比赛,让每个班主任在压力中不断产生动力。
目前,我们正在酝酿“学生成长‘六个一’活动”的实施和“学生性道德与男女生正常交往、真诚有爱教育”的探索。
第五篇:学生德育教育管理论文
学生德育教育管理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德育教育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育工作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工作中处于优先和核心地位。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的身理和心理发展尚不完善,如果不能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很有可能给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科学规范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小学生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了摆在广大小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手段单一,教学成果不尽理想
传统的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教师像教授其他理论科目一样,照本宣科的进行教材内容讲解,品德课成了“说教课”,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沟通,难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就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
在进行典型事例讲解时,过多的采用说理教育法和道德评价法,对于感情陶冶法和品德实践法应用较少,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学校虽然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实践课程,但是存在缺乏有效组织管理、教师教育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德育教育很难取得预想中的`效果。
2.德育教育环境较差,教育理念偏离实际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渴望求知和自制能力差的特点,在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暴力现象、垃圾信息等危害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在言行举止中没有做好示范作用,家长吵架、语言不文明等现象深刻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认知观念。另一方面,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存在自私自利的心理,缺乏对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尊重。除此之外,父母“望子成龙”的教育心理使得他们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德育教育视而不见。
3.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师资力量相对缺乏
教师的道德素质不高、缺乏德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道德教育能力低下是教师进行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障碍,大多老师把教书与育人对立起来。有些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只管教书,不管育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部分小学录用的应届毕业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教独生子女,在教学及管理班级方面存在着许多弊端,如:以自我为核心、自以为是、不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等,除了教书,完成教学任务外,谈不上与学生交朋友,做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1.强化德育教育途径,寓德育于学校活动
小学德育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其教育途径并不单纯的以课本内容讲解、理论知识教育来实现,而是需要通过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校园学习进行综合的强化教育。首先,以德育理论为基础,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例如“角色扮演”或“经验分享”等方式。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情境角色扮演,让学生融入到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强化德育记忆。其次,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校园活动当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娱乐活动、知识比赛等。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的集体活动中增强独立能力和辨别能力,同时,教师要做好活动监督和引导工作,对于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不合道德规范的举动要进行说理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通过学习教育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
2.美化德育教育环境,创建文明德育校园
环境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和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环境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通过创建文明德育校园环境,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环境的熏陶,以此提升德育教学效果。首先,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为校园德育环境的创建提供支持,加大相关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在校园内部营造出浓厚的德育环境。从教育内容上来说,校园德育环境的创建分为两大部分:文化环境的创建和自然环境的创建。就文化环境而言,可以通过开展德育文化课堂教育、举办班级讲座、开展社会德育实践等,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数量模范教育作用。
自然环境的创建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例如可以在校园张贴德育海报、宣传标语等。其次,除了重视校园德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外,还要做到校园、社会、家庭等多个环境的融合教育。第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树立榜样,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会基本的道德规范。第二,社会各界也要注重加强自身的道德行为,从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等基本的小事做起,为小学生学习正确的道德认知,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
3.发挥教师能动作用,强化教师榜样形象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模仿学习,因此,教师首先要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经验,能够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从学生的言行举止、神情变化等细微方面,掌握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事物环境,教师要做到强化自身教学经验,时刻保持为人师表的模范形象。
其次,要提高教师进行德育的工作能力。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应具备科学育人的能力。为了使教师能够掌握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德育教学方法,各地教育部门应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培训工作,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师的专业教学知识。再次,建立起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对于接受培训的教师要进行相关知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薪资相挂钩,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使培训工作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小学德育教学是一项基础而又必须的教育工作,它对于学生德育观念的培养和今后价值观的树立有重要影响。为了落实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也是为了学生个人成长着想,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做到多方联合,营造优良环境,为学生道德观念的树立和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