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两基迎检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4 07:0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两基迎检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两基迎检汇报材料》。

第一篇:乡镇两基迎检汇报材料

莱溪乡2006年“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一、乡情简介

莱溪乡位于南丰县东北部、沧浪河东游,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5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83.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万亩,种植南丰蜜桔3.3万亩;现有10个行政村、88个村小组,1.69万人,4099户。近年来,莱溪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和实施了“蜜桔富乡、工业强乡、三产兴乡、为民稳乡”战略,培植发展了南丰蜜桔、蔬菜、水稻制种、瓜果、甲鱼养殖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了制砖、粮食加工、木制品加工、工艺品制作为主的四大工业产业。全乡呈现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治安稳定的良好局面。2006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60余元。

全乡现有小学4所,中学1所,小学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84人;中学有13个办学班,在校生755人。莱溪乡中心小学创建于1950年,中学创建于1952年,中小学都有50余年的教育教学历史。一直以来,我乡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树立“坚定教育兴乡理念,努力打造教育强乡”目标,近些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关怀下,莱溪乡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较有特色,新课改全面实施,教育质量稳步上升,“两基”工作跃上了新台阶。1986年进行校园“六配套”建设,并通过省级检查验收;1995年通过了“两基”检查验收;2004年再次顺利通过省“两基”年检复查。2006年5月我乡迎接了省教育督导评估组的检查验收,莱溪乡快速、良好的发展状况获得了评估小组的充分肯定。

二、“两基”巩固提高基本情况

(一)办学条件:

我乡小学校舍生均5.13平方米,初中生均5.42平方米,中小学图书生均分别达15.06册、10.36册以上,办公、生活用房、体育活动场,中小学已达国家要求标准。

(二)师资水平:

全乡小学教师101人,初中55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小学为100%,初中为100%。全乡校长接受岗位培训率为100%。

(三)义务教育程度:

三年中,适龄儿童总数分别为1571人、1524人、1409人,在校学生数分别为1833人、1711人、1684人,近三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适龄女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总数各为922人、770人、780人,初中阶段在校适龄少年学生总数每年为607人、522人、477人,入学率分别占95.95%、114.95%、101.68%,辍学率分别为2.84%、0.96%、1.10%,三年中,15周岁人口总数分别为440人、444人、429人,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09%、99.32%、99.53%。三年中,17周岁人口总数为406人、391人、440人,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1.13%、95.14%、97.95%。

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总数近三年均为为11人,入学率分别为60%、66.67%、66.67%。

(四)教育经费:

近三年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232.46万元、247.42万元、303.65万元,人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各占137.91元、147.39元、179.50元,教育总支出中财政拨款所占的比例为82.62%、82.44%、82.28%。近三年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为678.07元、810.81元、1440.09元,初中分别为765.35元、982.42元、1179.70元。

(五)教育质量:

三年来,全镇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开足课时,开齐课程,毕业年级合格率小学为98.5%、97.5%、99.6%,初中为34.5%、35.8%、31%,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小学为98.4%、98.3%、98.2%,初中为98.2%、99%、99%,学生体育合格率小学为96.7%、96.4%、96.3%,初中为97%、97%、98%。

(六)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

“两基”达标后,青壮年非文盲人数为9303人,非文盲率达98.2%,“两基”达标后,全乡设有乡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所,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0所,投入培训资金0.99万元,共举办以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特点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培训提高班180余期次,参加人数为2200余人(次),发展具有特色经济的示范户60余户。乡村农民文化技术(扫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基本做到了有教学场所,有教学基本设施,有学习计划、有管理制度,有图书资料。

三、“两基”工作措施及成果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莱溪乡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乡战略,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全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打造教育强乡。全乡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整体水平有新的提高。

第一,统一思想、超前规划,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乡党委、乡政府始终认为,教育是事关现代化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基于这些考虑,乡党委、乡政府明确了“五个一”和“五个不动摇”的教育发展思路。

—— 所谓“五个一”,即明确一个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抓住一条主线,以改革总揽教育工作全局,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的系统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服务一个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贡献;坚持一个中心,历届乡党委、乡政府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持之以恒切实抓紧抓好;登上一个台阶,每届班子都要奋发有为,努力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阶段性重大问题,将教育发展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

—— 所谓“五个不动摇”,即坚持科教兴乡的战略不动摇,确保教育的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发展;坚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目标不动摇;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的工作策略不动摇,以改革促发展,实现教育的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统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持以政府行为推动教育发展的主导动力不动摇,切实履行政府责任。

由于历届乡党委、政府思想统一,认识深刻,规划超前,从而富有成效地推动了莱溪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事业实现了三次提速提档,树立了三个里程碑。

—— 1986年至 1995年,全乡投入近50万元,用 10年时间普及了从小学至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1995年我乡顺利通过省级 “两基”验收; 1996年,乡党委、乡政府提出建设“教育强乡”的目标; 1997年,莱溪被县教育局定为素质教育实验乡。实现了莱溪教育的第一次提速发展。

—— 1997年至 2003年,莱溪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中小学教学网点布局调整为重点,实现了莱溪教育的第二次提速发展。1998年,乡党委、乡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教育的若干意见》。同年,市教育局在莱溪中心小学召开艺术教育现场会,确定莱溪乡为抚州市实施素质教育试点乡。—— 2003年至 2006年,乡党委、乡政府吹响“创建教育强乡”号角,莱溪教育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实现了第三次提速发展。2003年,莱溪小学被市、县教育局定为校本教研实验试点学校;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莱溪教育的三次提速发展,特别是以创建教育强乡为阶段性目标的第三次提速发展,将莱溪教育的发展水平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绩:

1、全乡教育蓬勃发展、协调发展。一是基础教育发达,普及程度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50.19%,学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 100 %。学龄少年(不含还在小学就读和已经初中毕业因素)入学率为64.95%,初三年级保留率为107.6%,初三年级巩固率为123.8%,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1.09%以内。二是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快速发展,形成了基础教育、农民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我乡的农技校在“两基”评估验收后,其领导小组未撤、工作人员不散、工作力度不减,2000年至今,我乡共举办以农业技术、法律知识、时事政治等内容的各类培训班与讲座50多期,6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和学习。通过农技校学习培训,广大农民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致富本领,如吴兴旺、刘小宁等近100名学员在农技校的培训下,纷纷发展南丰蜜桔、甲鱼养殖、粮食加工等产业,一举成了县、乡、村的致富带头人,帮助和带动500余人走上致富道路。

2、小学网点布局调整进一步得到优化,教育发展更趋均衡。从2001年至 2006年,全乡共投入配套资金50多万元,用于学校网点调整。撤并了6个村级小学,扩建和修缮了莱溪中心小学、杨梅坑小学、东方小学、莱溪中学校园。全乡中小学共扩大校园面积 300多亩,建筑面积超过3200平方米,一栋栋高大的新建教学楼拔地而起,成为莱溪教育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3、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取得新突破,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近5年来,我乡共筹资投入 23万多元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我乡中心小学、中学均装备了计算机室,乡中学还建立了备课室。计算机生机比例由 2000年的100:1提高到目前的19.7:1;乡中学、中心小学都建立了局域网、接通了宽带网。

4、教育教学质量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统一。近年来,凡涉及教育质量的标志性项目,如小学生毕业检测、中考、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学生运动会、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莱溪均处全县前三名之列。莱溪中学、莱溪中心小学连续三年被评为县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近年来,莱溪中、小学共获得市、县级“文明单位”、“安全合格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39项集体荣誉。莱溪中心小学在2002年11月,还成功地承办了抚州市农村艺术教育现场会;2004年7月,成功地承办南丰县校本教研工作现场会,大会的小结材料——“大兴教研之风,提高教育质量”,还报送参加省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讨会研讨,获得省教育专家们的高度肯定。

5、实施扶困助学工程进展顺利,贫困家庭子女读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多年来,我乡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读书问题,把扶困助学当作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做到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乡村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乡、村干部纷纷带头向扶困助学基金捐款,还与贫困生结对子,勉励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自强不息,立志成才。2004年,我乡在全县率先正式启动机制化、制度化的扶困助学工程,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乡长任组长、分管民政的副乡长任副组长的莱溪乡扶困助学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乡统筹、分级资助的工作机制,对贫困学生大力进行救助。从 2004年起,我乡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扶困助学活动。近年来,全乡共有 200多名中小学学生接受了各种形式的资助,实现了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辍学的目标。

6、保学控流工作落实到位,确保了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为巩固“两基”成果,提高巩固率,结合乡情,我乡采取六项措施加强“保学控流”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做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宣传,将学校教学管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编印分发到学生家长手中。同时采取

宣传栏、广播等形式向社会各团体,广大民众呼吁,共同来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响应国策,支持教育。

二是沟通思想。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学习等情况,征求家长意见,正确采纳家长对政府、学校的工作建议。

三是签订《保学控流协议》协议。乡政府到学校、学校与教师签订“保学控流”,政府、学校、教师与家长共同管理好学生,共同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四是实行联系班责任制。每个乡领导班子成员和“两基”工作组人员联系一至两个班,严格依照乡党委、乡政府《关于建立义务教育“保学控流”制度的决定》的要求,督促所联系班的学校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做好学生“保学控流”工作。做到措施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到位。

五是实行分工合作工作制。劝返包保人员要对所“包保”对象情况了解,深入到位,分工合作,劝返到位。

六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因工作重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控流工作成效不大影响“两基”工作的人员,不能参与年度各种评优、评先,不能晋职晋级,年度考核不合格。

第二,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切实增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以改革促发展,一直是我乡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教育经费统筹、教师工资统发、教师人事统管的方针政策,重点从办学体制、人事制度、教育教学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我乡在确保义务教育由政府办学为主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教育,积极探索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公民联办、私人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制定了一系列推动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措施;积极扶持民办学校,按政策给予优惠。教育部门在业务指导、教师管理、质量评估、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的待遇。目前,全乡有民办幼儿园 6所,吸纳3岁以下低龄儿童达200余人。

2.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激发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管理新机制。我乡在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事管理新机制。2003年,我们重点从用人机制、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三个方面,率先在全县进行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一是配合县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以聘用合同制为基础,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使教师由国家人变为单位人,打破了教师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二是建立了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评价方案,从职业道德、育人能力、工作绩效、教学风格与特色等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全程、客观、公正的评价。三是建立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奖金分配机制。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教职工的奖金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挂钩。人事制度改革,犹如一股源头活水注入了教师队伍,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责任心、紧迫感明显得到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大大提高。2003年底,县人大、县教育局来我乡调研后,对我乡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我县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早在1998年,我乡就制定和实施了《关于在中小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工作意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又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本质体现,要通过推进教育现代化来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我们重点从三方面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切实抓好学校教育主体工程、家庭教育启蒙工程。以开展弘扬“新时期莱溪人精神”活动为载体,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了感恩教育、青年志愿者行动等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家庭教育方面,我乡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开展“走近家庭,同育新人”百名教师家访活动,有效调动了家长关爱子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我乡还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网络和机制。

二是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多年来我乡做了大量工作:更新教育观念,从源头上“减负”;改革招生评价制度,从导向上“减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提高效能上“减负”。我乡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统一思想认识,下大决心改变单靠加班加点、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教学观念,全面追求素质教育的育人质量;由主要依靠拼时间、拼消耗提高质量转到深化改革、借助教育科研提高质量的正确轨道,并采取严格的“减负”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我乡还建立健全了中小学“减负”保障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减负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这项工作,受到了县教育局和来我乡视察的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的充分肯定。

三是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国家新课程改革启动后,莱溪被定为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乡,所有中小学一次性全面铺开。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我乡以“积极稳妥,既符合规范又有莱溪特色”为工作的基本原则,切实做到了“三到位”,即经费到位,从2003年到2005年全乡共投入经费9万多元,用于补贴中小学课改培训和实验;培训到位,全乡教师全部先培训后上岗和上岗后再培训;实验到位,扎实而有成效地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实事求是地验证课程标准、教材建设的实际成效。三年来,我乡共发现了80多个课改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 30多条改进建议。

第三,加大投入,多办实事,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近年来,我乡狠抓学校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全乡中小学的办学条件。2004年至今,全乡共筹集资金150余万元,用于改造和新建校舍、添置教学设备,其中:2003年,新建了黄满村小学、东方村小学、乡中学厨房;翻新了上井、九联村完小围墙;为杨梅希望小学添置彩电2台、CD机2台、图书2000余册。

2005年,新建了面积750平方米的中学教学楼;新建乡中心小学围墙及门楼;维修了上潺小学、石渠小学教学点校舍;加固维修了中学教学大楼;为乡中心完小添置图书1000余册;为乡中心完小新建了一所标准化冲水厕所;改造翻新后举小学教学楼。

2006年,新建了面积400多平方米的乡中心小学多功能教学楼;修缮了上井、西山、后举小学教学点校舍;再次为乡中小完小添购图书1000余册。

2007年翻新了乡中心小学教学楼、乡中学教学楼;筹集资金30余万元启动了占地面积3000余平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米的九联小学新校园建设工程;筹集配套资金20余万元更新了全乡中小学生的课桌凳。

四、今后工作方向

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莱溪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两基”达标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与老百性对发展教育事业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教育的重要性宣传有待加强。少数群众对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极少数家长认为学校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搞唱歌跳舞活动纯粹是不学无术、浪费时间;也有少数家长对小学五年制改为六年制不理解、不支持;二是由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乡村两级财力十分困难,对教育硬件建设投入相对偏少;三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仍一定程度的存在;四是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乡实际,我们将以这次验收为新的动力,新的起点,思想不松,措施不丢,力度不减,常抓不懈,再接再厉,打好“两基”持久战。现将我们今后要做的几项工作列举如后,提醒全乡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加倍重视,加倍努力。

1、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不动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方针不动摇,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方式不放松,紧紧瞄准建设教育强乡目标,着力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加大教育投入。乡政府将通过争取国家对莱溪教育的投入和争取更多外援的多种途径,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特别要增加对中学的投入,按照建设规划,把我乡真正建设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强乡。

3、努力促进农村教育平衡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加大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建设,完善现代远程教育,提高教育资源共享水平;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制度,保证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抓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幼儿教育等特殊教育。

4、创建示范学校。按照乡党委、政府的长远目标,我乡中学、莱溪中心小学应建成高质量、高档次的学校,今后将增加两校的软、硬件建设,再通过2至4年的努力,把两校建设为县级乃至市级“示范学校”。

5、教育科研再上新台阶。莱溪要把教育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化提高,要通过现有科研课题的研究,创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教学模式。要尽快建立《莱溪教育》网站,利用现代化手段把莱溪教育推向全国。

6、积极投入新课改。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莱溪乡将继续努力探索课改之路,挖掘教育教学资源,为深入教育改革、深入教育科研积累更多的经验。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探究性教学方面,要更加大胆地探索,努力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完美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乘着“创强”的强劲东风,展望“十一五”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莱溪人民将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再创辉煌,朝着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不断迈进。

第二篇:“两基”迎国检汇报

马营坡小学迎“两基”国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两基”迎国检是今年我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致,尽职尽责,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近期 “两基”迎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迎检氛围

3月4日,石门镇党委、政府组织各校召开了迎“两基”国检动员大会,安排了2011年“两基”工作。3月7日,石门镇教育辅导站组织各校负责人召开了“两基”动员大会,对“两基”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安排;会后,我们立即行动,当天下午,我校召开了“两基”迎检动员大会,全体教职员工参会,认真传达了上级部门的工作会议精神,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两基”国检的重要性;3月10日,学校领导班子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马营坡小学“两基”迎检工作实施方案》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3月15日,成立了 “两基”迎检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对各项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落实。

4月11日,辅导站召开了“两基”工作培训会,对表册的装订,档案资料的整理进行了培训,强化了工作措施。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做好安排,有条不紊的开展“两基”迎检工作。

学校计划本周开始种植花草树木,做好校园绿化工作,4月下旬到5月中旬开始对部分校园进行硬化,同时在充分摸底的基础上,成立档案小组,负责表册的整理和档案的装订,力求做到一要就有,一看就懂,一查就实,一核就准。

三、多方筹措,四处求援,形成添砖加瓦的强大合力。4月6日,学校出面和5个村组主要负责人联系,就“两基”迎检工作和他们协商,主动取得他们的支持,红沙湾村答应捐助红砖5000块,价值2500元,岔岔屲村书记个人答应捐资1000元,村委会捐资2000元,马营坡村委会捐资2000元,火烧城村委会捐资1000元。

第三篇:乡镇“两基”迎国检简报

XX简报

第11期

XX镇党政综合办公室2011年9月9日 创优环境促进全镇教育事业快发展

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通过抓好全镇各学校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环境,推动“两基”工作长效开展。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育人环境质量。近年来,镇上在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整合项目资金,着力推进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环境美化、亮化、绿化,确保校园周边环境整洁,同时,为镇初中等学校操场进行了整平处理,对刘磨小学、镇初中等学校集体厕所等进行了维修、并修建了化粪池。新建的青林村学、镇初中宿办楼已投入使用,各村学校园内的道路也于近年相继进行了马路砖铺设,截止目前,全镇有10所学校硬化道路直通校门,占全镇学校总数的83.3%,其余两所学校通校道路也完成了路面沙化处理,以前雨天上学泥泞不堪的现象不见了,学生们的行走更加方便了,孩子们上学的路更加平坦了。

二、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推动平安校园建设。镇上始终把校园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努力推动平安校园建设。镇上相继对刘磨村学等校舍围墙等进行了加固维修,深入各学校定期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与各学校、各部门责任人、班主任及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安全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从校园安全工作整体要求、常规管理、消防、卫生、校舍设备设施、集体活动、隐患整改、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成立了护校队,认真执行学生上学、放学路队制度,狠抓学生交通安全管理,确保学生路途安全;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认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自护能力。

三、推进文化校园建设,提升育人文化氛围。近年来,镇上因地制宜,根据各学校具体情况力所能及的在各校教学区、活动区等书写大幅标语、张贴名人画像,确保每个教室内都设有学习园地、墙报、格言条幅等,使各学校都呈现出一片浓厚的文化氛围,其中,镇中心小学长达200米的文化墙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宽阔的学习、交流平台。报:县教育局

送:镇领导班子

发:各村共印40份

第四篇:乡镇两基迎检汇报材料 3

关于“两基”工作的情况汇报

重庆市双桥区××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2007年9月×日)

一、基本情况 1.镇(街)简介。2.“两基”概况

我们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性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以来,我们把“两基”工作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1994年,我区顺利通过四川省“两基”、“普实”检查验收,成为重庆市第二个“两基”、“普实”合格区县。2003年,我区通过了市政府“两基”复查验收。特别是近年来,坚持做到“两基”队伍不散、政策措施不变、工作力度不减、监测考核工作不懈,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两基”巩固提高成果。

3.主要指标达标情况 ①普及程度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 %;初中阶段入学率 %,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 %;15周岁人口文盲率 %。

②扫盲工作

青壮年非文盲率为 %,脱盲人口巩固率为 %。

二、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成果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提高认识,增强“两基”工作责任感。

(二)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两基”工作 “重中之重”地位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2.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纳入议事日程,做到有规划、计划、工作措施、经费保障。

3.制定规章制度、考核办法,建立责任追究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突出“七项”工作(可增减几项工作),不断提高“两基”水平(重点、亮点)

1.全力投入,优化育人环境

2004年、2005年:一是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持了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三个增长”;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力度等,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绿化、美化校园;三是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2006年,按照“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进行体制上划。

2.依法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严格控制辍学。采取加强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帮扶力度、掌握学生去向、建立责任追究制等措施,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运行机制,关注残疾儿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巩固扫盲成果,加强成人教育

4.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

5.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政策、编制和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①统一思想认识;②缩小学校办学条件差距;③充实农村学校师资,加强培训;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⑤建立监测评估体系。

6.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作用。7.强化对学校“两基”工作的考核,并予以表彰奖励

(四)加强对学校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略)2006年7月前: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一是严把教师入口关,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规范校长的选拔、任用和培训工作,建立人事交流制度,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名师”工程,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四是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学历拔高和外出培训。

2.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联系实际,突出特色,开发多样化、有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

3.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4.狠抓行风建设,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第五篇: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XX中学“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重点

1、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巩固提高我校“两基”水平,顺利通过国家对甘肃省“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方针,抓住“两基”工作接受国家评估验收的契机,推动我校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和谐发展。

2、“两基”国检工作内容及重点:“两基”国检主要根据新《义务教育法》、国家教育部以及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主要检查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学校安全等七大项目和相关指标。

二、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1、及时成立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2、严格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方案,分项落实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任务

⑴、准备阶段(2011年3月——4月)

成立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制订迎检工作方案,分析全校迎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明确迎检工作目标任务、重点和难点。组织召开学校各部门迎检工作的动员和培训会议。

⑵、实施阶段(2011年5月——7月)

根据迎检指标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硬件建设,优化教育环境,作好资料收集整理、登记造册,认真进行自查,并按时上交相关资料至上级主管部门。

⑶、自查整改阶段(2011年8月)

根据迎检指标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在全体师生中宣传“国检”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进行自查,并按时上交相关资料至上级主管部门。

⑷、迎检阶段(2011年9月——10月)

学校根据督导检查情况进一步抓好整改工作,特别是档案资料的完善以及新学期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校园环境等,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⑸、整改完善阶段(2011年11——12月)

根据国家两基督导团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写出整改报告。

三、求真务实,严格按“两基”国检标准开展各项迎检工作

(一)、学校基本概况

XX中学在校学生共16个教学班,学生数794人,有教职工72人,专任教师68人。校园占地14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997平方米,学校有标准篮球场3块,250米田径场一块,理化生实验室仪器按国家农村中学三级低配标准配备、微机室配备计算机64台,有多媒体教学设备2套,图书室藏书20770册,生均近27册。校园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校舍达到了坚固、适用、基本够用、无D级危房,能满足教育教学所需。

(二)、各项指标达标情况

1、普及程度:

⑴、入学率:入学率: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全部入学,入学率3年均为100%。在校生总人数分别为1141人、1083人、970人。

⑵、辍学率:学生学年初在校生总数分别为1141人、1083人、970人,辍学学生人数分别为8人、9人、4人,辍学率分别为2008-2009学年0.7%,2009-2010学年0.83%,2010-2011学年0.41%,本学年在校生总数为794人,无辍学学生。

⑶、毕业率、升学率:2009年毕业学生321人,毕业316人, 毕业率98.44%,升入高中阶段274人,升学率86.7%;2010年毕业班学生363人,毕业学生360人, 毕业率98.35%。升入高中阶段309

人,升学率85.8%;2011年毕业班学生400人,毕业学生393人,毕业率98.25%,升入高中阶段336人,升学率85.5%。

2、师资水平:

⑴、68名专任教师中,学历合格人数68人,教师合格率为100%。⑵、2001年以来新补充教师有18人,学历均为大专以上,合格率为100%。

⑶、学校设校级领导3人,均符合任职条件,任职条件合格率为100%,三位校级领导岗位培训合格,校级领导培训合格率100%,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

3、办学条件:

⑴、学校占地14670平方米,生均8.81平方米。⑵、学校建筑面积为6997平方米,生均18.5平方米。⑶、教学辅助用房2090平方米,设有教室18间,图书阅览室1间,体育器材室1间,美术室1间,劳技室1间,音乐室1间,远程室1间,心理咨询室1间,保管室1间,理化生实验室3间,卫生室1间,微机室2间,多媒体教室2间,各科教学用房齐全,教学用房达标率100%。

⑷、学校围墙、校门不存在危险、生活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厕所坑位符合要求,学校运动场占地6720平方米(含250米跑道田径场和3块篮球场)。

⑸、教学用房1730平方米,无危房。

⑹、学校在校生794人,课桌椅有600套,配备率为100%。⑺、学校图书室有图书20770册,生均近27册;学生电脑64台,人机比11:1。

⑻、学校理、化、生实验仪器按国家农村三类低配标准配备,每年均有一定的添置和增补,教学仪器配备率100%。

⑼、学校七、八、九年级均开设了劳动技术课,劳动课设施配备率100%。

4、教育经费:

三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支出情况如下:

⑴、2008年教育经费及公用经费预算171.92万元,财政拨款100%;2009年教育经费及公用经费预算202.04万元,财政拨款100%;2010年教育经费及公用经费预算199.03万元,财政拨款100%,教育经费及公用经费每年逐步增长

⑵、教职工工资实行了“全县统管、按时发放、银行‘直达’”的管理体制,教师工资能足额按时发放。

⑶、合理利用资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5、教育质量: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齐课程,推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近年来重高上线人数均在80人左右。

(三)、主要做法

1、抓宣传准备迎国检

学校领导严格按上级要求参加“两基”工作会议,并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和认真布置相关工作、在醒目处悬挂宣传标语、在教室出“两基”国检黑板报专栏,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两基”知识,制作展板十余块,印刷“致家长一封信”,向家长宣传“两基”的相关知识,营造良好的迎接国检氛围。

2、抓普及程度保巩固

普及程度是“普九”各项指标中的重中之重,没有普及程度的巩固与提高,就没有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我校严格依法办学,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招生,保障招生范围内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认真做好“控流防辍”工作,积极动员流失学生返校,严格落实“两免一补”工作,确保入学率、巩固率、学生辍学率均控制在指标内。

3、抓师资水平强自身

学校十分重视在职教师的学历培训和岗位培训,通过评选“优秀教研组”和举办学校优质赛课等形式,并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如争取培训指标、报销出外培训经费,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函授和各级各类在职培训。目前已形成一支学历达标、稳定合格的教师队伍。

4、抓经费管理树形象

学校坚持执行财务管理制度,遵守财经纪律,实行财务公开和校长“一支笔”签字报帐制度。多年来,学校无乱收滥支现象,无专项资金的挪用和滞留现象。确保公用经费开支合理,切实解决教育教学所需,为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抓教育质量谋发展

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健全人格,奠基人生”为理念,着力打造“素质教育”特色品牌。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形成了严格加科学的管理方法,爱岗敬业,全面育人的教风,文明守纪,立志成才的学风。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形成了严格加科学的管理方法,爱岗敬业,全面育人的教风,文明守纪,立志成才的学风。我校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推广“10+30”教学模式,认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经过我校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形成我校由教研组带头创新,年级组同学科教师形成教研小组,将教学设想形成学案,然后由课任教师再次进行个性化设计,付诸教学活动,将课堂的主人变成学生,课堂以小组讨论为主,教师的“引”为辅,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达出来,由原来的“教”为主,变为现在的“学”为主,引导学生形成个人独立的思想和学习思路,注重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校的教学改革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新的思想,新的模式,新的方法,必将带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新的发展。

6、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经过认真的自查之后,我校积极进行学校办学硬件条件的改善。首先,拆除体育办公室、体育器材室、厕所等被鉴定为D级危房的建筑;于8月份新建厕所,即将交付使用;假期期间,进行教学楼电路改造以及教学楼内外墙面的粉刷,共计4000平方米;粉刷教学楼及宿舍楼墙裙1400多平方米,对教室门窗重新进行刷漆,东面教师宿舍及教学辅助用房也粉刷一新;同时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粉刷围墙,更新宣传标语;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教室内部进行个性化设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将教室外墙镜框内容更换为教师及学生作品,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制作展板,宣传消防、交通等方面的安全知识。

理化生实验室、音体美器材配备均达到或超过农村三级低配标准,为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奠定坚实基础。

四、学校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硬件建设:学校正在进行建设的实验楼、办公楼工期紧张,理化生实验室以及图书室、电脑室装配基本完成,可以运行,但工程还未正式交付使用,给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不足,但周围均为农田,学校无法扩展运动场地。原体育器材室已拆除,体育器材的使用无法正常进行,学校拟建新的彩钢房,用作体育器材室,所以在建及拟建项目,预计于9月20日以前全部完成,能够正常使用。

2、教师的整体水平不低,适应新课程的能力较好,能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但我校教师中专业不对口的问题较为严重,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大培训力度,优化教师业务学习手段,不断强化全体教师的专业能力,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向40分钟要质量”的教学思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积极努力。

五、今后工作的思路

1、继续加强“两基”的工作力度

认真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提高认识,制定规划,不断提高我校“两基”工作的整体水平。

2、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建立教师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使大批人才可脱颖而出,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为“两基”工作高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继续深化以教科研为契机,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抓住机遇、创出特色,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建文明校园和高质量的标准化学校。

学校负责人:

XX中学

2011年9月

下载乡镇两基迎检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两基迎检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深入巩固“两基”成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仁和小学“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近几年来,我们仁和小学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县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各方面工作,认真贯彻党的......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XX乡 “两基”迎“国检”工作 自评自查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提高我乡人口素质和实施科技兴乡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我乡社会经济......

    两基迎国检汇报集料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全面实现“两基”是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全省经......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全面实现“两基”是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全省经......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深入巩固“两基”成果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岔山小学“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县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自从xx年顺利通过省级“两基”验收达标以来,在县教育局和镇学区的正确领导下,我校教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东湖镇教学辅导站“两基”迎国检汇 报 材 料2011年5月东湖镇教学辅导站“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我站在县委、县政府、教育局、东湖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 断加强对“两基”工......

    “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自从xx年顺利通过省级“两基”验收达标以来,在县教育局和镇学区的正确领导下,我校教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