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单元 测试(精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A. 血液
B. 体液 C. 组织液
D. 细胞内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内环境。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组织液,组织液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是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流的媒介。考点:本题从内环境的组成,主要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中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B.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C.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答案】A 【解析】A.血浆中渗透压与蛋白质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有关,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C
正
错;B.正确;C.确;
D.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正确。故选A符合题意。3.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 B.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消化道、组织液的渗透和淋巴的汇入,故D正确,A、B、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试卷第1页,总14页 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等离子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所以,本题不正确的是A .事实上,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不管是细胞内还是细胞外都是如此。其他几项课本上都有相应结论。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外液的成分、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教材第4页有相关的资料分析,所以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识记知识的的能力。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 ⑤胃中的牛奶
⑥口服的肠道中的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A. ②③⑦
B. ②④⑥
C. ①②③⑦
D. ③⑤⑦ 【答案】A 【解析】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①错误;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正确;葡萄糖、CO2和胰岛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激素和氨基酸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错误; 胃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因此进入胃中的牛奶也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⑤错误;口服抗菌药物后进入消化道,消化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⑥错误;肌肉注射的青霉素进入组织液,组织液属于内环境,⑦正确,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准确判断图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
试卷第2页,总14页
O
-
2-6.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B. 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C.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到体液的1/3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A正确,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B错误,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到体液的1/3,C正确,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及稳态。7.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血浆pH偏高或偏低 B.细胞代谢紊乱 C.体温的升高或降低 D.免疫细胞的数量变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细胞正常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正确;内环境中PH、体温和生活的免疫细胞知识它的一方面,所以A、C、D错误。考点: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名师点睛】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8.(2015秋•巴彦淖尔校级期中)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故选:D.
试卷第3页,总14页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9.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主要理化性质的是
A.渗透压 B.血糖 C.体温 D.淋巴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稳态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A、C两项正确,B、D两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某同学在参加远足活动的过程中,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此时 A.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B.内环境pH失衡,酶促反应加快 C.血浆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 D.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远足活动的过程中要消耗葡萄糖,血糖浓度有降低趋势,所以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减弱,A项错误;远足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所以该同学感觉浑身酸痛,但乳酸进入血液后会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中和,不会使内环境的pH失衡的,B项错误;该同学大量出汗,会丢失大量的水,进而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产生渴觉,C项正确;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浓度,而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1.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 如果淋巴循环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
C. 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试卷第4页,总14页 D. 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答案】C 【解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而甲属于细胞内液,故C项错误。12.下列关于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浓度与人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食物中的大量葡萄糖被小肠吸收时,胰脏就会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当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时,胰脏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C.高浓度的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D.高浓度的胰岛素刺激肝脏分泌葡萄糖 【答案】BCD 【解析】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在血糖浓度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13.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应该是:
A .提高心肌的兴奋性
B .促进脂肪分解,使酮体生成增多
C .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 D .促进胆汁和胃液分泌 【答案】B 【解析】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含量,能使血糖浓度升高。糖异生指非糖物质转变成糖类,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异生。
14.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组织细胞吸水 B.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 血浆中的无机盐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Na和K维持 【答案】C 【解析】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组织细胞失水,A项错误;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中,B项错误;血浆中的HCO3—、HPO42—参与缓冲对的组成,维持血浆pH的稳定,C项正确;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Na+和Cl—维持,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D项错误。
15.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 血浆蛋白质的合成 B.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C. 乳酸被NaHCO3中和
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试卷第5页,总14页
+
+【答案】C 【解析】血浆蛋白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NaHCO3是内环境中缓冲物质,乳酸被NaHCO3中和,以维持pH值的稳定,应发生在内环境中,C正确;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D正确。16.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答案】A 【解析】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二氧化碳的情况与之相反,故A项错误;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B项正确;血浆中的大部分小分子物质均可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项正确;组织液中的大部分小分子物质也可以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D项正确。
【考点定位】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7.入冬以来,合肥多次出现雾霾天气,PM2.5浓度飙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机体免疫能力较低导致的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答案】A
【解析】消化道、呼吸道、膀胱、肺泡等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故A正确;内环境具有一定的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故B错误;过敏原具有异物性,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免疫失调病;故C正确;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在脊髓,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故D正确。
试卷第6页,总14页 【考点定位】稳态的生理意义
【名师点睛】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 /NaHCO3.过敏反应: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18.(2015秋•陕西校级期末)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小强将酸奶饮入胃中 B.洗澡时耳中进水 C.氧气进入红细胞中 D.病人点滴生理盐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胃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耳与外界相同,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为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病人点滴生理盐水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D正确. 故选:D.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19.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 喝牛奶,进入胃中
B.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 口服抗菌药物 D. 肌肉注射青霉素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组成的考查,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的物质都是能进入内环境的物质.
解:A、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A错误;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B错误;
C、口服抗菌药物进入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肌肉注射青霉素,是把青霉素注射到组织液中,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可以看作进入内环境,D正确.
试卷第7页,总14页 故选:D.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20.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②中含有胰岛素、血浆蛋白、CO2等物质 B.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C. 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 肝糖原的分解在②中进行 【答案】D 【解析】②为血浆,其中含有胰岛素、血浆蛋白、CO2等物质,A项正确;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①淋巴、②血浆、③组织液组成,B项正确;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为组织液,C项正确;肝糖原的分解在④细胞内液中进行,D项错误。
21.2016年8月7日,我国选手张梦雪在巴西里约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为中国队赢得首金。张梦雪平时训练刻苦,手掌经常磨出“水泡”,若要水泡自然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答案】D 【解析】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也可回渗入血浆因此若要水泡自然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 【名师点睛】理清脉络、形成知识网。
22.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肉细胞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
试卷第8页,总14页 B. 人体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等 C. 一个目的基因和载体结合形成基因表达载体时会产生四个水分子 D. 抗体、激素、tRNA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和[H],故A错;神经递质、葡萄糖、胰岛素和淋巴因子在细胞外液中都能出现过,因此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B正确;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形成磷酸二酯键,每形成一个磷酸二酯键产生1个水分子,目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与运载体结合时,能形成4个磷酸二酯键,因此产生4个水分子,故C正确;tRNA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重复使用,故D错。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3.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B错误;出来的蛋白质有的进入组织液中,会使组织液浓度增大。使生存在组织液中的细胞失水,失的水就跑到组织液中。组织液增多的临床表现就是水肿,C错误。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减少,D正确。考点:组织水肿
【名师点睛】学生易对组织水肿理解不清 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5项原因,如图所示:
试卷第9页,总14页 24.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呼吸酶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神经递质 【答案】A
【解析】呼吸酶,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内完成的,呼吸酶一般是不会跑到内环境中去的,A正确;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在内环境中,细胞从内环境中获取氧气,呼出的二氧化碳又排放到内环境中,C错误;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组织液)发挥作用,D错误;答案是A。【考点定位】内环境的成分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内环境有关的3个易错点:(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2)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3)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 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 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除部分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与组织液中成分可透过毛细血管壁相互交换”可知,A、B都是正确的。根据“部分组织液可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但淋巴中的成分一般不会透过管壁形成组织液”可知,C是正确的,D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非选择题
26.如图是人体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第10页,总14页
(1)A液、B液和C液三者共同构成了肝脏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为________。B液和C液成分的主要区别________________。
(2)CO2总是从肝细胞扩散出来,进入毛细血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健康人肝细胞中能进行转氨基作用,例如丙酮酸经转氨酶催化形成丙氨酸。对于肝脏严重炎症的病人,通常测定病人____________(A液/B液/C液)中转氨酶的含量。【答案】
内环境
B液中蛋白质含量高
肝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浓度高于血浆
B液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A液为组织细胞间的液体,故为组织液;B液为毛细血管内的液体,故为血浆;C为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故为淋巴;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均为细胞外液,它们三者共同构成了内环境。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是组织液,B是血浆,3是淋巴,三者共同组成了内环境。血浆和淋巴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
(2)肝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则其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组织液的浓度,所以CO2总是从肝细胞扩散出来,进入毛细血管。
(3)肝炎患者的血浆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较高。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内环境成分关系的判断,判断内环境成分之间关系的依据为:血浆和组织液间为双箭头,淋巴为单箭头,且来自于组织液,回到血浆。27.渗透压、酸碱度和_________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答案】温度
【解析】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28.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其中①~④表示人体的体液,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细胞外液②和③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1页,总14页(2)⑤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②和_________(填标号)。(3)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细胞外液是_________(填标号)。(4)①处CO2浓度比③处的________(填“高”或“低”)。
【答案】
血浆
组织液
③
②和③
高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表示细胞内液,②表示血浆,③表示组织液,④表示淋巴,⑤表示毛细血管。四种液体的关系是: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淋巴通过回流回到血浆)。根据分析可知:
(1)图中细胞外液②和③的名称分别是血浆、表示组织液。(2)⑤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②和组织液③。(3)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细胞外液是血浆②和组织液③。
(4)细胞内液是产生CO2的场所,所以CO2浓度最高,通过自由扩散到组织液,所以①处CO2浓度比③处的高。
【点睛】本题关键要能正确识别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各种液体与结构,特别是细胞外液主要包含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29.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进而影响 的过程,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2)突触小体的 中有神经递质,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 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 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3)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 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 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4)若抗体能破坏人体自身的红细胞,这属于 ;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在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
(5)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试卷第12页,总14页 【答案】(1)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2)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激素(3)体温调节 肾上腺素(4)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5)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试题分析:(1)T细胞活性下降导致分泌的淋巴因子减少,进而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或激素(间接)调节免疫活动.
(3)感染病毒后发热与体温调节与关,中枢在下丘脑,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4)人体内的正常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过程,但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强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把自己的组织当作外来的成分处理,出现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5)图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体现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故答案案为:(1)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2)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激素(3)体温调节 肾上腺素(4)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5)神经﹣﹣体液﹣﹣免疫
30.下列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中填数字)。
(1)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液体、内环境与细胞之间可以进行一些物质的交换,试卷第13页,总14页 如图中的箭头所示,其中有一个箭头的方向画错了。请用文字叙述该错误:__________________。
(2)②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成分,②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某人对花粉过敏,当花粉再次进入其体内时,就会引起图中的[ ]_____________的通透性增强,③增多等一系列过敏反应。
(4)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通常生活在①中,此时,人体首先通过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直接作用使靶细胞裂解。
(5)若①是胰岛B细胞,导致②中胰岛素增加的刺激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若①表示甲状腺细胞,则③中不可能存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若①表示肝脏细胞,则:②的氧含量>③的氧含量>①的氧含量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消化酶不存在于②、③、④中
D.若该图所示的部位是皮肤,当人体所处环境气温达到3 5℃时,⑤的变化是“舒张”。【答案】(1)淋巴(④)流入组织液(2)无机盐、蛋白质(3)⑤毛细血管壁(4)效应T(5)血糖浓度升高超过正常值(6)A 【解析】
试题分析:(1)组织液可流入淋巴,但淋巴不能流入组织液;(2)内环境最活跃的成分是血浆,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3)药粉引起过敏时,⑤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4)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通过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5)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刺激因素是血糖浓度的升高。(6)激素的运输是体液运输,所以③中存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氧气在肝细胞中参与呼吸,使细胞中氧气浓度下降,氧气的运输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即②→③→①,B正确;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存在于外分泌液中,不存在于体液中,C正确;当人体所处环境气温达到3 5℃时,皮肤血管舒张,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试卷第14页,总14页
第二篇:生物学_稳态与环境
生物学<稳态与环境>王金帆9/9/2013
1.生长激素:促进茎,抑制侧芽,产生向光性
细胞分类素类:促进细胞生长分裂
赤霉素类:促进种子萌芽,茎、叶生长,开花结果
脱落酸:抑制生长,休眠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2.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
3.外正内负-极化;兴奋:外负内正-反极化
极化-反极化:去极化;反极化-极化:复极化
4.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联系
6.下丘脑:某某释放激素
垂体: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促进重吸收>,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
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成和分泌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的生成和分泌
促卵泡激素:促进精子、卵子生成、成熟
黄体生成素:卵巢、睾丸间隙细胞促进卵泡成熟
生长激素:全部组织<刺激蛋白质合成和生长,减少糖的利用,增加糖元生成,促进脂肪分解>
黑色细胞刺激素:上皮色素细胞<增加黑色素的合成与扩散,变黑>
甲状腺激素:生长发育,能量代谢,促进骨骼成熟,发育与代谢<缺乏呆小病>
肾上腺皮质激素:维持生命;盐皮质:调节电解质,水分,保持稳态
胰岛素:<蛋白质>,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心肌收缩
肾上腺髓质:紧急情况,血糖浓度升高
7.细胞免疫<细胞内的感染,T主要无B>:抗原
8.体液免疫<细胞外体液感染,B主要T辅助>:抗原
9.HIV攻击辅助T,逆转录酶病毒
10.种群:同一物种
群落: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生物及非生物群落<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1.种间关系:竞争,寄生<一利一害>,捕食,共生<共利>
种内关系:斗争,互助
12.陆生生长型:乔木<最高>、灌木<第二>、藤本、草本<最矮>、附生、地表
13.(P)生产者:自养<硝化细菌>
(C)消费者:异样
(D)分解者:异样、腐生
14.能量金字塔无倒置
15.NH3-硝酸盐:硝化
含N有机物-硝酸盐:氨化作用
硝酸盐-N2:反硝化
16.负反馈:维持稳定
正反馈:破坏稳定
第三篇:语文:第二单元测试(新人教必修2)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说明:本试题分为一、二两卷,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渣滓(zǎi)战栗(lì)逡巡(qūn)懵懂(měng)....B.耸身(sǒng)嗤笑(chǐ)濡养(rú)微蹙(cù)....C.攥住(zuàn)海市蜃楼(shèn)呓语(yì)干瘪(biě)....D.附丽(fù)粗糙(cào)差强人意(chāi)啼笑皆非(t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淫佚 干涸 一蹶不振 万劫不复 B.锁屑 枷锁 席不暇暖 相濡以沫 C.瞳孔 希冀 因循守旧 玉树临风 D.承载 憧憬 吊儿郎当 生死攸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陆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果陈水扁冥顽不化,一意孤行,制造“台独”,必将给台湾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②政绩是一个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
③我 认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定能对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经济有多大的改变,城市标志性建筑及其周围的交通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的人文美学特征。A.事变 绩效 不是/但是 B.事端
业绩
不但/而且 C.事端 绩效 不但/而且 D.事变
业绩
不是/但是
5、下面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句子应是: 百年以来,中国人曾被讥为一盘散沙。一时间内,它凝聚不起来,这不怨沙,而怨没有吸沙的磁盘。
A.其实,这是对中国人的污蔑 B.其实,中国人的心并不散
C.如果硬要比作沙,那么,中国人不是泥沙,而是铁沙 D.如果硬要比作沙,那么,总有一天它会凝聚成坚固的堡垒
二、默写。每空1分,共15分。
6.静女其娈。,说怿女美。7.。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8.氓之蚩蚩,,来即我谋。9.士之耽兮,;女之耽兮。10.日月忽其不淹兮。11.惟草木之零落兮。12.劝君更尽一杯酒。13.洛阳亲友如相问。14.沉舟侧畔千帆过。15.近水楼台先得月。16.接天莲叶无穷碧。第Ⅱ卷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并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櫌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7.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2分)
译文:。18.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3分)
译文:
四、阅读理解(20分)
提醒幸福
①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结识了一位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有乐出声来,所有关心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乐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
②我们已经习惯了提醒,提醒的后缀词总是灾祸。灾祸似乎成了提醒的专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义。
③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看的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
④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当我们睁大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期盼风暴早些到来。
⑤在许多夜晚,风暴始终没有降临。我们辜负了冰冷如银的月光。
⑥风暴终于姗姗地来了。我们怅然地发现,所做的准备多半是没用的。事先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战胜灾难靠的更多的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都帮不上忙。
⑦当风暴的尾巴终于远去,我们回到凌乱的家园。气还没有喘匀,新的提醒有智慧地响起来,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⑧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知识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了提醒我们幸福。
⑨请从此注意幸福!
⑩幸福也需要提醒吗?
⑾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⑿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你自会珍惜,用不着谆谆告诫。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
⒀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 ⒁那就是幸福啊!
⒂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南辕北辙。
⒃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的训练。
⒄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过去很远,拣起地上的金鬃毛时说,原来我见过她。
⒅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侯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些什么。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蝗虫的,有预报瘟疫的,有预报地震的,却没有人预报幸福。
19.作者为什么要提醒幸福?(3分)
20.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提到“幸福”,试分析作者笔下“幸福”有什么含义?(3分)
21.作者认为人生有灾难也有幸福,对待灾难和幸福应该各持什么态度?(4分)
22.第⑥自然段中加点的“临门一脚”,我们应该怎样理解?(5分)
23.第⒄自然段中“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一句中,“它”指什么?为什么我们会感觉“那样少” ?(5分)
五、语言表达。(5分)
下面是名人巧答的故事,请试着替名人作答。
24.有一次,林肯正在擦皮靴,某外交官不无揶揄地问:“总统先生,你总是擦自己的靴子吗?”林肯不动声色地回答:“。”
六、作文
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纵情演义成长的浪漫。请以“被温暖照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②500字左右。③ 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④书写要规范、整洁。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A 渣滓zǐ B 嗤笑chī D 差强人意chā 粗糙 cāo)
2、B(锁——琐)
3、A(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不容分说:分说指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辨解释,不容许分辨说明。巧立名目:变法儿定出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发生的原因。)
4.D(事变:军事政治方面的重大变故。事端:事故,纠纷。绩效:成绩、成效 业绩:建立的功劳和完成的事业;重大的成就。)5.C
二、默写。每空1分。6.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7.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8.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 9.犹可说也 不可说也 10.春与秋其代序 11.恐美人之迟暮 12.西出阳关无故人 13.一片冰心在玉壶 14.病树前头万木春 15.向阳花木易为春 16.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文言文阅读
17.孔子路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在哪里
18.像洪水一样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
四、现代文阅读
19.人们总认为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不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
20.作者笔下的幸福是指没有痛苦的时刻。21.我们对待灾难要敢于面对它并且想方设法战胜它;对待幸福要充分珍惜并且要学会享受幸福,这样才能快乐相伴。22.“临门一脚”指当你处在幸福与灾难的边缘时,要敢于打破传统的观念,冲破阴霾,这样才能得到幸福。23.“它”指幸福。本来幸福并不少,但是人们习惯于提醒灾难,故而幸福显得少了许多。
五、语言表达
24.是啊,那你是经常擦谁的靴子呢?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免疫调节》教学反思(小编推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免疫调节》教学反思
免疫调节这一节中的特异性免疫是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还是收获还是颇多的。
首先我感到多媒体教学的方便、快捷、容量大,使复习内容能及时、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并且通过课件中动画及不同颜色字体的设计来突出相关重点知识。通过多媒体的动态展示,分析HIV侵染人体过程的曲线图,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并完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图,使学生对特异性免疫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再配合习题的分析,练习强化,基本上突出并突破了重难点知识。
但是,但是,这节课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通过问题驱动,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整节课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由于课堂内容过于丰富,留给学生思考和训练的时间就比较紧凑。教学速度太快,使学生回忆、思考的时间不足,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肯定不足。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应进行删减,只学习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系统的组成可以放到下一节课来学习。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把握不准,多采用了集体回答的形式来检查反馈知识,使学生的过手练习不足。如果能单独让学生回答问题,而且能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来回答有关问题,就能更好地反映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
其次,精选出来的练习题最好注明是哪一年的高考题,这样更能引起学生重视,又能让学生清楚高考题的题型的呈现方式是怎样的,对抗原、抗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还可多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第五篇:人与环境
白色污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这一问题始终困扰人们。为此,我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调查。
在城市、农村、公园、旅游区、河流、铁道旁……散落的废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不良的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的整体美感。
在调查中,我发现有95%的人是把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起。“混”就是造成污染的原因!如果人们把垃圾分开,分门别类进行回收,那白色污染就会大大减少,人们的生活环境就会得到改善。
在现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虽然使用方便,但却又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次性用品既浪费资源有对环境造成了污染。1990年以来,我国塑料包装材料在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他包装材料,1990年至1996年的平均增长率是10%。据我国包装技术协会有关人士介绍,1990年我国包装用塑料150吨,1996年为300吨。资料显示,中国是“白色污染”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年需各种快餐盒200亿个以上,方便杯等一次性水具300亿只,其他塑料包装产品数十万吨,单我国铁路客车每年耗用白色餐盒约7亿只,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的垃圾中,一次性塑料用具占垃圾总数的8%以上。这正是因为一次性用品的产生,使我们周围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在调查过程中,我深受启发: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开展环保在行动的活动,争做环保小卫士。只要人人都参与环保,我们周围的环境就会得到改善,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你们也知道,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大量的消耗水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把一个美丽的地球毁的不象样了。水渐渐少了,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造成的。人们到处砍伐树木,现在全世界平均一年砍掉1100万公顷森林,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啊!人们还随手丢垃圾,那发臭的河面上漂浮着垃圾、那肮脏的树枝上挂着塑料袋、那黑黑的草地上堆着果皮和纸屑。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清清的小河、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地球渐渐被毁灭,人类也渐渐死亡。
可是,地球一次又一次地原谅我们,希望我们能改正。但是,人类的做法使地球非常失望!人类还象以前一样,过着无忧无滤的生活,人类伤害了臭氧层,使阳光直接照射到人体上,受到伤害。
原来,地球有着清澈的小河,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古代,有多少诗人赞美过地球美丽的环境啊!人类既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应是环境灾难的预防者。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做起,携起手来,共同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为我们的孩子们留下碧水、森林、蓝天。
让我们为了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吧!
一、人與環境
未受人為干擾的自然環境,孕育了某些適於生存的生物類,也淘汰了某些不適於生存的生物種類。人原本是自然環境的一份子。他生活在自然環境當中,也依存在自然環境當中。換言之,他需要一個適合他生存發展的生活空間〔生育地〕,他才能夠繼續地生存發展。假使人有意無意地破壞了他周遭的自然環境,那他當然有可能得到肉體上以及。精神上的損失做為報應。誰要是蔑視生態法則,誰就要嚐到大地反撲的惡果。自然對於外力干擾的反應,是既明顯且立即。人要想繼續存活,他就必須維護牠的生活空間免遭破壞。
自整個地球變遷史來看,總是自然提供條件在先,生物尾隨調適在後。人則有役使各種生命的以及非生命的自然資源供為己用的旺盛企圖。這種企圖一旦過於強烈,往往會使得人與自然的關係愈來愈疏遠。舉例而言,都市居民的平均壽命即有偏低的趨勢。而許多人為的污染物質亦不斷加重環境負荷的壓力,從而影響人類的健康與舒適。像農業的過度施肥,即有可能威脅到食品衛生以及醫療保健。過度的輻射線使用以及化學藥品的服用,則會導致遺傳上的突變〔遺傳環境污染〕。環保運動的應時而生,固然是為了避免環境進一步的惡質化,但究其終極目標,仍是以保護人類暨保障健康為宗旨人類,牠的環境,他的效應甚至於他 跟他生態系統之問的互動關係,這就構合成功一門人類生態學〔Human Ecology〕了。一些現代生活當中遭遇的特殊問題,像護士的值夜,長程搭機的時差甚至於新聞從業人員的晝伏夜出,究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何等影響以及人體機能又是做出何等調適,當然就成為這門學科的熱門課題了。至於人類處於不同的人工暨科技環境究竟會做出何等的行為,這也逐漸成為本學科的新興課題。
所有的科技,所有的文明,都不可能自外於環境,當然也因此會對環境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工程師的社會職責,實乃秉承民意的預囑,參與投入公共工程的規到與設計。為求達成全民福祉,工程師勢必要培養恢宏的氣度,全盤綜理並審度各種建設問題之所由〔各種生態影響〕。大家對此有一共同的認知,那麼每一位工程師所從事的工作,事實上就是環境保護。
二、生態學或環境保護
所謂「生態學」,乃指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甚至於生物與環境之 間互動關係的科學。生態學的研究取向,在於探討未受人為干擾或已 遭人為破壞的環境當中生命的綜合關聯,並進而細究不同生育地(Habitat)與其生物群集(Community)之互為關係,甚至於闡析各種生生不息的生態循環方式。
生物世界的某一部份發生變化,必牽連其它部份作相對應之變化。生態學的研究宗旨,無非設法掌握環境影響究竟有那些因素以及這些環境影響及於生物時究竟會造成何等預期的調適或損害現象。
三、環境污染與環境規畫
(1)環境污染的緣起
按照「成長的極限」原書作者Danis Meadows的看法,人類一方面想要在既定的生存空間裡面儘可能求其活動擴張,另一方面卻不免遭受有限物質的供給而必須設法自行約束。如此情況下,環境往往因供求失調造成緊張,進而引發污染現象,毋寧是勢所必然。
三、環境污染與環境規畫(2)環境規畫
俗語說:「預防勝於治療。」這是因為預防工作較省事、較不費錢,而治療工作卻是既費事又費錢。若以此證之於環境保護,我們就會發現到,這句至理名言竟是如此橫遭忽視,讓人只得搖頭嘆息。誠然,百分之百的污染預防事實上有其無法執行的困難,可是污染危害若能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予以有效遏止,那總比袖手旁觀任其坐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好得大多,此即為「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真義所在。
自然環境 環境若處於自然而無人為破壞的情況下,它可說是呈一種均衡狀態。人為的破壞則可能置環境於不平衡狀態,在某種情況下,甚而豉成嚴重的災變。災變通常突如其來,令人措手不及,無法調適,因此構成重大的危害。至於環境本身在自然狀態下固然無時無刻不在變,唯其進展甚緩,人們有足夠的時間做相對應的調適,危害自是有限。在大規模榛柸未啟的洪荒地區,例如巴西的亞馬遜森林當中,自然運轉有它自己特殊的一套運作方式,並未受到人為上的任何干擾。唯這種地區在現今世界上是愈來愈難求,愈來愈稀罕了。有鑒於此,許多文明國家特地把一些多多少少向處於自然狀態的地區劃設為保護區加以悉心維護。在高度工業文明的國度裡,這些珍貴的自然景觀不啻是國民休閒與觀光渡假的最佳去處。因此,如何設法使得觀光旅遊與自然保護兩者並存並榮,乃是環境規到作業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環境科技
環境規劃之所以能夠落實紮根,倘得依據「環境科技」〔環境工程〕代為執行。此所謂環境科技〔環境工程〕乃指所有有助於創造環境保育以及環境衛生處理條件的學問。唯無論我們環境保護科技多麼進步,其可能解決環境問題的效率永遠無法達到盡善盡美。這是因為一種新科技在證實能夠有效解決某個舊問題的同時,它也宣佈了新問題已然到來,因此,環境保護必須永無止境地採掘新的科技以及新的處理方式。區域與都市計「有關我國區域計畫以及都市計畫的法令基礎,乃係載明於以下的規定: a.區域計畫法。b.都市計畫法。
區域綜合發展的規劃作業,除須注意當地自然環境條件而外,亦須同時兼顧當地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的需求。區域計畫當中很重要的一項任務乃是指陳區域何者宜作為生態保護區、何者宜做為遊憩發展區。無論生態保育區抑或遊憩發展區,兩者皆須有明確的建築以及使用管制規定,以資紓解甚或調節國土內部既有的土地使用紛爭。
五、重要名詞解釋
生物圈(Biosphere)係指地球上可供生物生存的空間總稱。這包括了地殼的表面(陸域以及海域)暨其周圍的大氣層。土壤地層愈深,生存條件愈差,生物種類與數量亦愈少。至於海洋,即使在最深處,依然可以發現某些生物的存在。
生界中的生物以及非生物環境因素皆有其生態循環法則,且一直呈變化狀態。像氧、碳、氮、水以及其它物質循環,所有生物體全都參與其間。茲以樹葉為例:當它長在樹梢的時候,屬於植物體的一部份,且能以同化作用進行物質循環。當它落到地面的時候,那就成為土壤的一部份,並提供服務給各種的土壤生物。最後,樹葉會轉變成為腐植質,再度做為植物營養的來源。
生育地(Habitat)亦有人稱之為棲生地,則指某一別具特色且較易界定範為的生活空間,可讓不同種類的生物個體賴以維生甚或繁衍。舉例而言,一個湖泊的岸邊附近,一片草原,甚或一片山林,皆可謂之。
群集(Community),乃係指不同種類的生命體〔植物以及動物〕,經由長期適應生育地特殊環境條件後,所形成的社會組合。在此社會結構之下,包含有自營生物以及異營生物。自營生物主要係由綠色植物組成,具有能力把無機物質轉化為有機物質。異營生物,如:動物、真菌以及細菌等,則必需以有機物質做為營養來源,因此可說是仰賴自營生物而維生的。
生態系(Ecosystem),即指生物群集與其周圍非生物性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如此的生態系統,本身即為一相當獨立的完整體;它既可影響外界,亦可被外界所影響。生態系統依其規模大小,亦可分類為主系統、次系統甚或更微小的單元。舉例而言,高山箭竹林可稱之為一個生態系統。而台灣整個島嶼也可以稱之為一個生態系統。兩種生態系統,固然有土、次之分,但兩者互為影響且具某種程度的依存關係,自無庸贅言。
某些生物種類一旦遭遇到外在環境的輕微變更,即呈相當程度的損失,某些其它生物種類則未必如此。
不可能自外於生態系統。人既然有可能污染或破壞環境,環境當然也有可能污染或破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