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马红红 罗玉霞)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校本课程
申请人:马红红
2018年3月7日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简介
一、课程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保健。心理健康的意识也随之进入了现代人的意识及行动领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随之而开启。本课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保健,通过适当的课程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际,适应高中阶段的生活,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课程目标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合格健全的人格,是新课程理念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程从预防及发展的角度入手,以健康度过青春期、人际交往、珍爱生命、考试及生命安全五大部分内容为主,进行比较全面的心理健康辅导。
青春期,是人的身高和体重的突增以及性发育和心理成熟的过程,也是人生的转折时期,是向成人过度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担忧与心理压力。因此本单元主要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发育特征及自我保健的内容。
人际交往,是高中阶段必备的基本素养与能力之一。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高中生必修的一门功课。理解自己身处的特定年龄的特点心态,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有利于在交往中进行更合理的换位思考,懂得感恩。珍爱生命,本章节主要针对校园自杀事件以及学生打架斗殴等致使校园里很多年轻生命陨落,为预防此类惨痛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设置了这一单元教会我们学生尊重你、我、他的生命。有生命存在的地方才会绽放无限光芒。
高中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心理疾病,近年来高中生厌学、在考试前存在焦虑以及恐慌的心理疾病越来越严重,因此本单元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应措施,让学生摆脱厌学,从容迎接考试。
生命安全,学生的安全关乎社会、家庭、学校等各个方面。因此学生应该全面的掌握和学习有关安全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三、学习目标(内容与要求)
(一)学习内容
1、健康度过青春期——本章节主要讲解如何与异性交往以及青春期生理卫生以及自我保健。让学生从此摆脱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感,使异性交往变得正常化合理化.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章节主要讲解高中生如何与同学进行正确的交往;感受教师对自己的良苦用心,理解老师。掌握与老师交往的基本技巧,并学会妥善处理与老师之间的冲突。懂得感恩父母。
3、珍爱生命——本章节主要针对校园自杀事件以及学生打架斗殴等致使校园里很多年轻生命陨落,为预防此类惨痛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设置了这一单元内容,教会学生尊重你、我、他的生命。有生命存在的地方才会绽放无限光芒。
4、高中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心理疾病——近年来高中生厌学、在考试前存在焦虑以及恐慌的心理疾病越来越严重,因此本单元针对此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让学生爱上学习,从容应对考试。
5、安全应急与避险——高中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与青少年青春期发育特点是分不开的,正如人们经常说的那样,出生牛犊不怕虎,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生命安全让人堪忧。本章内容就学生外出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社会生活安全注意事项两方面的内容详细讲解了学生如何保护自己以及遇险的应急措施。
(二)学习要求
1、为适应课程特点,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地穿插一些活动设计,因此,要求同学要能积极地参与,在活动中体会,在体会中领悟。
2、准备课程笔记,做好课堂随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懂得寻找建立记忆的线索。
3、做好课后延伸活动,进行适当地自我评价,提升自己的认识。第一单元健康度过青春期
第一课如何与异性交往
第二课青春期生理卫生及自我保健 第二单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课同学间如何相处 第二课走近我的老师 第三课感悟母爱 第三单元珍爱生命
第一课让生命之花绽放——绝不轻生
第二课珍爱生命——尊重你、我、他 第四单元高中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心理疾病 第一课高中生厌学心理原因及应对策略
第二课怎样对待考试焦虑 第五单元安全应急与避险 第一课外出安全注意事项 第二课社会生活安全注意事项
四、总课时量:15课时
第一单元健康度过青春期
第一课如何与异性交往
一、课程设计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否过渡得顺利,影响一生的发展。因此,高中阶段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其中,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渴望、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却出现一些不良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受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的影响,或个人早期生活中不良经验的影响,或个性的内向、胆小、缺乏自信等影响,表现为异性交往时过分的害怕、紧张、甚至恐惧;有的学生则受西方文化或现代社会风气的影响而表现为异性交往过分随便、没有分寸、容易陷入早恋。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通过“如何与异性交往”的心理教育课,来引导学生认识到适应异性交往的原则,并学习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的
1、增进青春期学生对异性生理、心理特点的认识,认识到异性交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历程中的必经阶段。
2、在活动中培养并掌握一些与异性相处的原则和方法,克服异性交往的偏差,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自身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通过讨论和活动,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积极的感情,与异性同学友好的交往。
三、教学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剧情表演
3、心情表白
四、教学准备
1、收集有说服力的故事
2、准备几个异性同学交往的情景(有适当的和不适当的)
3、准备短片《乐乐的心事》
4、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
五、教学对象:本教室的学生
六、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绿鹅的故事》
意大利文学巨匠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一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把儿子送到深山修行,儿子长到18岁时,父亲带他下山去佛罗伦萨,迎面遇见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即问:“这是些什么东西?”父亲急忙说:“赶快低头,眼睛看着地下,别去盯她们。”“可是她们叫啥名字呢?”儿子刨根问底。父亲赶忙编瞎话:“她们叫‘绿鹅’。”说来也怪,小伙子生平还从没见过大千世界,更没见过女人。他对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没兴趣,却令其父意外地说道:“父亲,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我要喂她。”
教师引导:这个寓言故事其实揭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人的自然成长的力量远远大于教化的能力,倾慕异性是人之本能,是正常之事,如果你们对异性同学有这样的感觉,是人之常情的,不要觉得难为情,那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呢?下面我们请同学来表演我们生活中常碰到的情景,大家来评价。
(二)情景剧表演
剧情一;课后,一位男同学向旁边的女同学求教,女同学给予讲解。
剧情二;为了讨论班上活动安排,班长(男)请文娱委员(女)到湖边进行讨论。
剧情三;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郊外活动,两位男女同学却总是独自在一块活动。
剧情四;一个男同学在路上向一位女同学打招呼,并想给她谈点事,后者感到非常紧张,脸也红了,手足都不知该怎么放。
请两位同学根据剧情逐一进行短剧表演,让同学们对正常或不适当的异性交往有感性的认识。
学生有针对性地讨论,教师总结引导,问题大体包括以下几点: a)与异性交往时,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b)在交往方式上(如时间、地点、场合等),怎样才是恰当的? c)如何区别异性间的友谊与爱情? d)如何把握好异性朋友的双边关系? e)怎样克服异性交往时的紧张、羞涩的心理? 附参考、建议:
a)男女交往是正常的,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之必然,因此无需紧张、害怕。
b)对待异性同学要自然,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
c)与异性同学交往时,要相互尊重、接纳、体谅和信任,做到真诚相待。
d)男女间的交往应该是集体、公开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e)异性交往时,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要把握好双边关系的程度,避免超越正常异性交往界限。
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讲解异性同学交往的重要作用。比如:男女中学生的交往有利于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有助于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可以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在学习上得到异性同学的帮助,增强与人沟通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等。鼓励学生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异性交往问题。
(三)小小调查——《花季、雨季,你赞成中学生恋爱吗?》(通过表态、讨论,认识中学生恋爱的“利”与“弊”,引导正确认识。)
学生拿出白纸,写上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教师提供表格作参考)
学生发言,也可以反驳其他同学的观点。教师引导:从同学们的真知灼见中我发现了同学们都是非常有自己想法的,说明大家对生活,对异性的感觉还是非常敏锐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我们正确认识中学生恋爱的“弊”,使我们既不陷入早恋的迷途,又能在高中阶段收获珍贵的异性友谊。下面,我们一下来探讨中学早恋的特点,同学们也许从中会受到启发。
(四)、分析中学生恋爱的特点
1、不稳定性: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期,也是心理和生理急剧变化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青少年的理想、志趣、爱好、性格等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从而引起爱情的变化。
举例:讲述故事——父亲的教诲
2、盲目性:同学们,仔细考虑我们为什么要那么早谈恋爱,有人说是为了避免孤单,想找个人陪陪,有人说是为了寻找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和生活,有人说不为什么,就是喜欢和她(他)在一起,而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因为自己周围的朋友都有了“女朋友”或“男朋友”,如果自己不谈的话,男生会被认为没有本事,女生会被认为不可爱,没人爱。由此,带有此种念头的恋爱是盲目的恋爱,为所谓的面子,不值得。
举例:坚守防线,相约大学!
3、外在性:中学生的恋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恋爱,他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对方的外表,是对方对自己好不好,而当有一天,交际圈子更广了,如果认识了更为优秀的对象,你会坚守自己的承诺吗?所以,中学时代的恋爱往往是没有结果的花。
举例:追求恋爱的真、善、美
(五)情景模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请同学们观看短片《乐乐的心事》,提问学生:你认为乐乐要不要寄出这封信,为什么?如果寄出这封信,会给男女生带来什么后果?
教师小结: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生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是一种特殊又相当正常和健康的心理体验。剧中主人公不必因此自责,但是,如果莫忧寄出了那封信,而且放任自己情绪冲动而恋爱,就有可能荒废学业,贻误青春年华。所以,青春期的男女生交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原则。
(六)总结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原则
首先要克服羞怯。与异性交往要感情自然,仪态大方,不失常态。以免使正常的异性交往误入歧途。
其次,真实坦诚。在交往过程中要做到坦荡无私,以诚相待,这是建立和发展良好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切忌以“友谊”或“友情”为幌子招摇撞骗,心术不正地骗取异性的感情。
再次,留有余地。虽然结交的是知心朋友,但是,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比如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尽量予以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于轻浮,也不要过分拘谨。在与某一个异性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的关系程度,不要走得“太深”、“太远”,以免超越正常交往的界限。另外,男女交往还要在谈话中避免纠缠那些不良情绪、行为;在集体活动中避免过多的单独相处;在交友范围上不作过多限制。与更多的同性异性同学交往,也可避免异性单独相处时产生的不适应和不自然心理。
(七)走进心灵——增强你的性别魅力
教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如何与异性交往的同时更应该把大好的时光用在增强自身性别魅力上面,这点必须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得自己成为一个受别人欢迎,有涵养、有魅力的人。请同学们各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你对以下题目的看法,以思考来结束今天的学习。
女生做题:(各写三点以上)
我所欣赏的男生特征是: 我所讨厌的男生特征是:
我认为男生所欣赏的女生特征是:
我认为男生所讨厌的女生特征是:
男生做题:(各写三点以上)
我所欣赏的女生特征是:
我所讨厌的女生特征是:
我认为女生所欣赏的男生特征是: 我认为男生所讨厌的男生特征是:
七、补充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男女双打比赛、合唱比赛、参观活动等,制造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机会,对比较害羞的同学更应鼓励积极参加。
八、课程教学建议
由于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都是持比较反对的态度,或以各种正当理由约束之,或明确反对之。尤其是对女生,发现她与异性同学交往,则非常紧张,甚至反复叮嘱其警惕男性。这种消极的反对态度不利于青春期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进行“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心理教育课时,首先自己对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与认同。其次,组织教学时,宜注意正面引导,在鼓励异性交往的基础上,通过一些事例来使学生认识到不适当的异性交往的不良后果,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异性交往意识和适当的方式方法。
第二课青春期生理卫生及自我保健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并学会自我保健,确保学生有健康的身体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青春期中,我每一个人身上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因人而异的“我的这些变化正常吗?”“我要如何处理自己的变化呢?”如果你有这些疑惑,在小纸条上写好,我们一起来解惑。
二、女生:乳房发育及保健(基本老师讲)
1、在班级女生中,要么你的乳房发育比谁都早,要么比谁都晚,不管哪种情况,都令人尴尬,据说乳房发育总是两种情况:太大和太小。但是乳房的发育并不是你操了心就可以入你所愿的,基本上,乳房的大小是遗传起了决定性作用。
2、发育过程: 8~14岁之间,发现乳房会变得更敏感,乳晕变深,偶尔碰到会有触痛。
13~14岁,有几个月间,发育相当快,之后便不再长大了,但开始改变形状。
18岁,乳房定型。
3、佩戴胸罩的要点:
1、来历、作用:塑造胸部轮廓,支撑乳房。
2、在乳房基本定型时选用棉质透气性好的质地、与自己乳房比较合适的胸罩,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不能选用钢圈的胸罩,这样会约束乳房的发育。
晚上睡觉,必须解下胸罩。(学生举手判断)
三、月经:
1、初潮时间:9-16岁。初潮一般都是一些微量的,潮湿的分泌物,而不是我们以为得血流。
2、正确认识月经的意义(学生回答:如何看待月经)
说明我们长大了,拥有女性的特质,具有生育能力,3、正常的月经:
持续4~5天,短的只有两天,长的有8天。周期28天(上一次经期的第一天到下一次经期的第一天)短的21天,长的可能35天。
4、卫生巾的使用:
了解卫生巾的类型,尝试各种品牌或类型,找到自己感觉最舒服合适的,5、经前症状:
身体:乳房疼痛,头或其他身体部位痛,恶心,腹泻或便秘。腹胀,手指,脚踝和脚肿胀,体重增加,黑眼圈。
情绪:疲惫,无缘无故落泪,想跟谁打一架,焦虑,脾气暴躁,不能集中注意力,生硬笨拙。
6、痛经:
在经前或月经初期,子宫内膜脱落,一种叫作前列腺素的物质被释放,引起子宫壁上的肌肉收缩,引起下腹疼痛。
缓解疼痛: 锻炼:比如瑜伽
休息:把热水袋裹上薄棉布放在疼痛部位,保暖。喝一些热的红糖水或牛奶,远离茶、咖啡,冷饮。
二、男生:
1、对阴茎的担忧 大多数的男孩都很关心自己的阴茎是否“够大”。许多男孩常有自己的阴茎“小”的感觉,这是较有普遍性的问题。但其实,绝大多数人的担心是多余的。
据国外作的统计,在为一万名男性作的阴茎大小的统计调查中,较小的阴茎勃起后有成倍的增大;而较大的阴茎勃起后的增大只是在20%-30%之间。勃起后的阴茎的大小在统计学上并没有显著差别。可见,过于担心自己的阴茎大小毫无必要,也是一种平添自己烦恼的行为。
据统计,成年男性阴茎的大小在自然状态下,从背侧测量为4-11厘米不等,平均为6.5厘米。其直径为2-3厘米不等,平均为2.5厘米。在天气寒冷、精神紧张时测量会短小一些,而在天气较热、精神平和时测量会大一些。
自我保健: 青春期的男孩子,下体已经开始成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因此,这个时候,男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穿衣是有讲究的。不要穿太紧身的,这样,对身体不好,对下体的成长也不利。
选择的内容也不要穿那种化纤的内裤,而是要选择棉的内裤,因为绵的易吸汗,透气,纤的却不透气,不吸汗,容易导致青春期男孩子的下体得一些阴囊潮湿等的病。
青春期的男孩子,因为不了解自己的性器官,所以常会因为包皮过长而导致包皮里藏一些脏东西,时间长不清洗,就会形成感染和发炎。所以,建议青春期的男孩子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即使不洗澡,也要清理一下自己的下体卫生。
男孩子都喜欢穿牛仔裤,可以穿牛仔裤,但是不建议穿太紧的牛仔裤,否则会对青春期的男孩子的下体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最好是穿宽松一点的裤子,尤其是以透气松软的裤子为好。
平时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抽烟,喝酒,更不能养成混乱的性行为。尤其是在性冲动的时候,不能沉迷在A片或者是黄色录像中,可以适当手淫,但绝对不能把手淫当成是习惯。
2、遗精就是指在没有性交或手淫情况下的射精。在入睡后做梦时遗精为梦遗,不在做梦时遗精称为无梦遗精,清醒状态下遗精则为滑精。据统计,约80%男子有过遗精现象。
遗精是未婚男子的一种生理现象。男孩子到了青春期,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睾丸开始不断地产生精浆。精子和精浆混合起来就成了精液。当精液在体内积聚到一定数量再贮存不了时,常常会通过遗精的方式排出体外。这就是中医所讲的“精满则溢”的道理。
遗精没有规律性。一般来讲,一个月遗精5-6次属于正常现象。如果遗精次数过多,或在有正常性生活的情况下仍有遗精,以及在清醒状态下遗精,均属于不正常现象。不政党遗精党见于遗精者思想过分集中在性问题上,或有手淫的不良习惯。另外,包皮过长、尿道炎、前列腺炎以及身体虚弱,劳累过度敢可以引起遗精。
四、青春痘的护理
1、为什么会长痘
青春痘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不良的饮食习惯、内脏功能的紊乱、精神过度紧张、生活环境较差、体内缺锌以及不良化妆品的刺激等等,但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体内雄性激素水平过高,皮脂腺分泌增多,导致皮肤毛囊口被脂酸堵塞,使皮肤排泄不畅。
2、粉刺,年龄15-30岁之间
调整消化道功能:中医认为消化道功能不好,脾胃湿热,上蒸肌肤,可以使痤疮加重。所以应该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湿热毒邪的排泄,养成每日大便的习惯,同时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豆角,丝瓜,白菜等。
改变饮食习惯:痤疮的发生主要和皮脂的旺盛分泌有很大关系,所以凡是能增加皮脂的食物都应该少吃,比如: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甜食等。另外刺激性食物也应该尽量控制,如:饮酒,葱,姜,蒜,辣椒,胡椒,香菜等。多吃水果和蔬菜:尤其是有利于减少皮脂分泌和促进痤疮愈合的水果和蔬菜更要吃,如:苹果,梨,西红柿,西瓜,黄瓜,丝瓜,冬瓜,苦瓜等,但注意象荔枝,橘子,榴莲等高糖的水果应该少吃。
避免机械挤压痤疮:尽管痤疮的脂栓的排除有利于痤疮的愈合,但还是不提倡用手和器械机械挤压,因为挤压后很容易造成脂栓挤入真皮层内造成进一步的深层炎症,同时容易留下色素沉着和斑痕,尤其对斑痕体质的朋友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如果实在要排除脂栓的话,建议对黑头较为明显的痤疮用专门的痤疮挤压器进行挤压,同时注意消毒避免感染,也可以去医院进行护理。
不可乱涂药物:有的长了痤疮,一时心切,往脸上乱抹外用药物,最后造成严重的后果。由于目前皮肤外用药物以激素类药物居多,如:皮炎平,肤轻松,肤乐,适确的,艾罗松,恩肤霜,皮康王等等,乱抹这些激素类外用药物,在刚开始涂抹的时候,往往可以掩盖炎症,造成痤疮减轻或痊愈的假象,一停药马上复发加重,形成越抹越坏,越坏越抹的恶性依赖性循环,最终导致激素性皮炎的发生,给治疗带来极大的麻烦。
有很多治疗青春痘的药膏,它的原理不一样,有一些是减少皮脂分泌的,经常使用会蜕皮,所以要局部使用。
3、皮肤护理:
疮皮肤很难根治,应该尽量少化妆,以防堵塞毛孔,使暗疮的情况更严重。
暗疮皮肤的清洁是很重要的,但是不是越强的洗面乳就越好呢?其实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一个限度的,尤其是冬天,因湿度、温度的降低,肌肤所得忍受的范围就更小了,也就是说要使用刺激小的清洁乳,如果相反的话,皮肤就会出现干燥、刺痛、发红、发痒、甚至脱皮现象,更会使皮肤增加油脂的分泌。
避免脏头发的接触,头发上的发胶、油脂、灰尘灰堵塞毛孔。避免选用护肤品,十三、四岁的皮肤是不需要护肤品,如果长痘避免使用母亲的面霜,因为面霜的油脂成分会堵塞毛孔,而且中年人的护肤品主要成分是抗衰老,不适合。
第二单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课同学间如何相处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如何与同学进行正确的交往 思想教育重点:
健康成长,保持和谐的同学关系 教学重难点:
同学之间正常交往的方式 教学方法: 例证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同学情,一世缘——珍惜一世同学情
播放同学二十年、三十年聚会场景(网上搜集或教师自己聚会的照片或视频),音乐《老男孩》或《光阴的故事》(引起学生珍惜同学情)
二、举“案”说法——百家争鸣
列举一些好的案例、不好的案例,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由主持班会的总结
1、寓言说法——情景剧表演(1)两只小羊过独木桥(情景一)两只固执的小山羊,有一天在小河的一座窄窄的独木桥上相遇了。桥上容不下两只羊同时过河——其中的一只必须退回去,给对方让路,等一会儿自己再过去。
“你给我让路。”一只小山羊说。
“给你让路?你算个什么爱摆臭架子的大老爷?”另一只小山羊说,“你退回去吧,是我先走上桥的。”
“不行啊,老弟!我的年岁比你大,要我给乳臭未干的小娃娃让路,没门!”
于是,两只小山羊不假思索地把结结实实的脑门撞到一起了,把犄角缠到一块了,把细细的小腿支在独木桥上,打起架来。但是,独木桥很湿,两只固执的小山羊一滑就掉进河里去了。【同学观点】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互不相让,两败俱伤)
(2)两只小羊过独木桥(情景二)
黑山羊住在山的东边,白山羊住在山的西边。大山里只有一座独木桥,而且这座桥是翻越此山的必经之路。
有一天,黑山羊要到桥的西边去看望生病的奶奶,白山羊要到桥的东边去找他的好朋友玩,他们在独木桥相遇了。独木桥很窄很窄,只能允许一只羊通过,如果两只羊同时通过,就会都掉进河里。
可是这两只山羊都很着急,谁都想第一时间先通过,于是他们争执了起来,都说自己的事情重要,应该让自己先过桥。就这样,他们站在独木桥的中间,谁也不肯相让,眼看着他们的羊角就要顶在一起了。这可不得了了,如果真的打起来,大家都会掉到河里去的。这时,河边的小青蛙赶忙出了个主意:“呱呱,呱呱,你们一只羊先过,另一只羊后过,大家谦让一下不早就都过去了嘛。”
两只山羊听了青蛙说的办法后,黑山羊说:“你先过吧。”白山羊也说:“你先过吧。”这时大家又都开始谦让了起来。这可又把小青蛙急坏了:“呱呱,呱呱,一只羊先过,另一只羊后过,互相商量一下,赶紧过桥吧!”
于是两只山羊商量了一下,黑山羊先过了独木桥,白山羊紧接着也过了独木桥。不一会儿,两只羊都过了桥,这时,他们的脸红了,都觉得不好意思。白山羊说:“要是我早谦让一点,我们早就过了桥,这时,他们的脸红了,都觉得很不好意思。白山羊说:”要是我早谦让一点,我们早就过桥了,真是对不起。黑山羊说:“别这么说,要是我先谦让一点,我们也早就过桥了,都是我不好。”两只山羊相互看了看,笑了起来。从此以后,这两只山羊成了好朋友。
【同学观点】这个案例有说明了什么?(互相谦让,和谐共赢)
2、古人说法——古代人与人交往的经典故事 将相和——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 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而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廉颇:有些高傲和嫉妒心,但是勇于改过,知错就改。以国家利益为重。
蔺相如:勇敢机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同学看法】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孔融让梨——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同学观点】谦让,是中华传统美德。
3、身边说法
身边说法(1):学生A收到学生B的短信,短信说学生C看不起A,说A的坏话。学生A课下找到学生C质问,C不承认,二人言语不和,将要发生冲突,被同学制止。学生A心中有气,告诉外校同学,在晚饭时间,A同学找到C,并出手伤及C同学。
【教师】同学们对这件事情有何看法?请各抒己见。如果是你,你怎样处理?
【学生观点】分别分析A、B、C 【教师总结】谣言止于智者;
【教师】打架会造成人身伤害,根据《学生违纪处罚条例》可能处以什么处分?甚至触犯刑律。
身边说法(2):过火玩笑引发的冲突——不文明的语言,往往造成矛盾:如一些不文明的网络词语“你妹”、“我靠”等近期某班两个男生A和B,平时关系很好。但因A开玩笑语言“扔你妹”,引发升级,后被同学劝开。饭后B同学心中不平,趁人不备踹了A一脚,继而引起较为严重的冲突。二人受到了严重的纪律处分,两个同学后悔莫及。同学们有何看法?
【同学观点】
【教师点评】祸从口出,不文明的语言、互不相让,往往引起矛盾,甚至更大的冲突。有的同学是这样道歉的:“我道歉了,你还想怎样?!”——这是道歉吗?
交往语言要文明;道歉要真诚,争取对方原谅;要宽容,不能得理不让人。今天对方身上的缺点,或许就是你明天身上的不足。
三、你说我说——人际交往关键词
真诚(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礼貌、宽容、谦让、处事冷静、换位思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四、勺子总会碰锅沿,发生矛盾怎么办?
【教师】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后,有以下解决办法,你会选择哪一种?
(1)憋在心里,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2)以牙还牙。宁可我负人,决不可人负我(3)自己力量弱,找同学或社会上朋友摆平
(4)告诉家长,让家长找对方
(5)找同学、班干部调节
(6)找老师、班主任解决 【学生讨论】
【教师】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班干部或其他同学告诉班主任或老师,是不是打“小报告”?
【学生讨论】„„
【教师】同学们正处在青春期,产生些小矛盾很正常。关键是发生矛盾后怎样解决。我认为班干部或其他同学告诉老师,不仅仅不是打“小报告”,而是关心、爱护矛盾双方,因为是他们让老师了解了同学之间的矛盾,及时调解,防止矛盾进一步升级。就像小小的感冒不去医治,往往会引发大的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怎样解决矛盾呢?老师告诉你们的秘方是——“头脑冷静、换位思考”。
发生矛盾后,一定要冷静下来,分析一下矛盾发生的来龙去脉。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双方肯定都有不对的地方。但如果看不到自己的错误,一味指责对方,矛盾根本无法解决,甚至越积越大。
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反思自己的语言、行为,是否给对方造成了心理、身体伤害。自己的语言、行为,作用在自己身上,自己是否能够忍受得了。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往往能理解对方的言语、行为,宽容对方,也就是宽容自己,互相道歉,矛盾会比较容易解决。
五、解开“千千结”——解铃还须系铃人 【教师】大家思考一下,是否和班里某位同学有些小小的矛盾?那就让我们正视矛盾、解决矛盾。让我们尝试用班主任的锦囊妙计——换位思考,然后看谁能站到大家面前,真诚地相互道声歉。
【相互道歉】换位思考——让我说声对不起。【播放、齐唱】歌曲《世界是个小天地》
世界是个小天地,小小的人间也拥挤,你有你的倔性格,我有我的小脾气,勺子总会碰锅沿,脚板总会擦地皮,在这小小的世界里,大家生活在一起,你看那游乐场里,一辆辆碰碰车,前前后后、碰碰撞撞、前前后后、碰碰撞撞,多有趣,有点碰撞你别在意,生活就是这样地,在这小小的天地里,友谊连着我和你。
第二课走近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一、感受教师对自己的良苦用心,能理解老师。
二、掌握与老师交往的基本技巧,并学会妥善处理与老师之间的冲突。
课前准备:课前调查:寻找老师的烦恼,听听老师的心声,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测试、讲授 教学过程: ㈠问题导入:
⒉ 导语:我们每个同学都希望教我们的都是好老师,那么。在你的心目中好的老师是怎样的呢?
⒉活动一:我心目中的老师(我心目中理想的老师,他会他不会)思考全班交流
⒊提问:与你心目中的老师相比,你自己的老师有那些行为你不理解、不能接受或是不满?
⒋集体交流
⒌教师引导:我们常说:理解万岁,今天我们就走近我的老师,来谈谈如何与老师交往? ㈡师生互动:
⒈导语:不知同学想过没有,老师为什么那样做,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什么?
⒉活动二:寻找老师的烦恼,听听老师的心声(根据调查说一说)⒊集体交流 ⒌ 提问:老师的这些烦恼事,有没有因为你而引起的?如果有,你打算怎么做?
⒌自由发言 ⒍活动小结 ㈢测一测:
⒈平时进老师办公室时我通常 评:必须征得老师的同意方可进入 ⒉ 通常我们在校园内外后问好的老师是 评:向本校的所有老师和工作人员问好。
⒊ 当我们正在三五成群地谈话或做游戏,老师走过来时,我通常
评:应该暂停
⒋ 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是,如果自己的观点与老师法成冲突时,我们应该
评:①客观分析,尽量不感情用事,避免先入为主; ②要心理相容,多一点宽容; ③要坦诚相待,多做思想交流。
⒌学生可以和老师交朋友,在课外与老师聊天时 评:应多谈学习、人生、事业等话题,少谈老师的私事。⒍ 同学或班干部向老师反映情况,应该
评:及时向老师反映真实的情况
⒎同学或班干部向同学转达老师的要求,应该 评:及时、准确、完整的传达老师的要求 ⒏通常称呼为自己上课的老师为
评:老师——政治老师——王老师,第三种被称呼老师最感亲切 ⒐你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是
评:归因问题。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个人的努力和天资;老师的精心教育与培养。
⒑你平时是如何向老师提问的?
评:①学生提问自己百思不解或反复讨论仍无结果的问题; ②提问重视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结果; ③一般一次问1——2道题较好;„„ ㈣悟一悟,讲一讲
⒈你与老师发生过冲突吗、你怎么做的?(如果发生冲突你会怎么做?)
⒉小组讨论,整理方法,全班交流。⒊小结方法。㈤做一做(课下完成)
⒈试着给一位自己有意见的老师写封信
⒊ 尝试着给自己喜欢的老师做一件小礼物(自己亲手做)
第三课感悟母爱
一、教学组织
1、交代本课主题
2、引入
背景是母亲之花——康乃馨,随着话题的出现,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Beyond的《报答一生》响起,这首歌充分表达了父母对我们的深情厚爱我们一生一世也报答不完。
不久将迎来母亲节,问同学们是否知道母亲节的由来。
二、讲授新课——主题活动
1、背景1——母亲节的由来
2、背景2——母亲“mother”的诠释
先让同学们自己来讨论mother 这个单词的内涵,然后看看我们的诠释。
3、感悟母爱
一起背诵[唐]孟郊写的《游子吟》,从中感悟母爱,并让同学来解释这首诗。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背景3——念亲恩
5、小测试
你是否了解你妈妈?(1)你妈妈的生日是_________。(2)你妈妈的体重是_________。(3)你妈妈的身高是________。(4)你妈妈穿_______码鞋。(5)你妈妈喜欢颜色是________。(6)你妈妈喜欢水果是________。(7)你妈妈喜欢的花是________。
(8)你妈妈喜欢的日常消遣活动是_____________。
6、我与母亲的故事
7、你的行动(分组讨论并选代表回答)(1)你最想对你妈妈说的一句话:(2)你是否了解你妈妈?(3)你是否关心你妈妈?(4)你成人之后准备如何报答你妈妈?(5)你是否经常和你妈妈联系?(6)谁是我们班最了解妈妈的同学?
三、活动小结
讲述一个故事《最好的礼物》
这是一个发生在父亲节里的小笑话,却是献给母亲的最好的礼物。
父亲节就快到了,幼儿园里的老师要求小朋友们每人画一幅画献给自己的爸爸,并提醒大家,当然要画爸爸最喜爱的东西,比如爸爸喜欢钓鱼,你就可以画一只大鱼,如果爸爸喜欢汽车,你就可以画一辆漂亮的小汽车。
小朋友们似乎都听懂了,各自忙活起来。惟独角落里的一个小女孩举起手问:(她将问什么问题呢?)“老师,可不可以画妈妈,她是爸爸最喜欢的东西。”
四、活动巩固 你是否关心你妈妈:
1、你知道你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
健康、一般、较差(如有病的请你写出名称,还可以写出治疗情况.)
2、你认为送什么礼物你妈妈会最开心?
3、今年的母亲节你对你妈妈有什么表示?你妈妈将有何反应?
五、读《慈母颂》
襁褓时,母亲的甘甜乳汁,是滋润肌肤的甘露,孩提时,母亲的苦涩汗水,是浇灌心田的清泉。求学时,母亲的耐心诱导,是启动灵感的马达,困惑时,母亲的殷切教诲,是拨正航向的罗盘。失足时,母亲的善意规劝,是迷途识返的路标,成功时,母亲的热情鼓励,是乘胜前进的风帆。攻关时,母亲的积极鞭策,是攀登要隘的阶梯,拼搏时,母亲的大力支持,是冲越激流的航船。挫折时,母亲的亲切关怀,是闯出困境的号角,患病时,母亲的精心护理,是战胜苦痛的灵丹。困倦时,母亲的爱心,是安然入梦的摇篮,疲惫时,母亲的怀抱,是停泊小憩的港湾
六、作业布置
2、在五月份第二个星期天“母亲节”之前给母亲写一封表示感谢感恩的信
第三单元珍爱生命 第一课 珍爱生命,绝不轻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一些常用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方法,知道常用的一些应急电话。
[能力目标] 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发展学生的 交流、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模仿、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肯定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难点:怎样的生命才更具有价值?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
学生现状分析
受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学生中普遍有一种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想法,对未来的希望、对生命的意义缺少思考,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感。这种虚度年华的现象滋生出许多副面影响。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以迫在眉急了。
综合设计思路:
本课在前两个框题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的基础上,第三个框题接着延伸,探讨如何珍爱生命。
教材分三个层面来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珍爱生命:一是无论何时都不轻言放弃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强调能承受挫折、勇敢坚强;二是对任何生命都应抱着肯定其意义、尊重其存在的态度,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三是珍爱生命的最高表现: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努力突破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但是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如何让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更有价值呢?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让生命之花绽放。
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板书)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几个故事,比较一下,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无肠少年朱艟——“活着真好” 中学生自杀事件 学生感悟:
教师总结: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是可贵的,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但是,在下列情况下,你会怎么办呢?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抢答以下问题? ●你知道在紧急情况下怎样呼救吗? ●你知道本地区的急救电话、报警电话、消防电话吗? ●遇到溺水者,你知道如何救助他吗? 多项选择题:
1、如果你单身在家,遇到陌生人来敲门,你的正确做法是 A不开门 B打电话给父母 C有礼貌地请他进门 D告诉他父母马上就回家
2、如果你打开家门时,发现家中煤气轻微泄漏,你的正确做法是立即()
A、开窗通风 B、开灯检查 C、点燃煤气灶 D、关闭煤气开关
教师总结: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保护生命!那我们怎样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呢?
●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板书)
学生活动:说一说: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父母很辛苦,我能——— 朋友有烦恼,我能——— 同学有困难,我能——— 学生回答:
教师: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板书)。我们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学生:当我们发现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为家乡和社会作出贡献时,就更能体会自己生命的价值。
教师:怎样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呢?
学生:要想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我们就应该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教师:你还能举例吗? 学生举例:
教师:生命的价值还可以体现在点滴小事上。参加学生会、校运会、艺术节,板报组的同学也都体现了他们的价值。
教师: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那么残缺的生命呢?他们有没有价值呢?做了哪些贡献呢?你能举例吗?
学生举例: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能用一个成语或者一句话来赞美他们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残疾人照样可以用残缺的生命演绎完美的人生。所以说,不管是健康的还是残疾的,2、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是有价值的(板书)。
教师: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并且每个人对国家、社会、他人都有价值,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跟周围的生命呢?
学生:在肯定自己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的同时,我们应该肯定他人的价值、尊重他人的生命。
教师:对待残缺的生命,我们的态度是? 学生回答:
教师:意识到,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命,3、幸福快乐的生活从悦纳生命开始,那么如何悦纳生命呢?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幸福快乐呢
学生: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善待他人的生命。
教师:就是说,生命需要互相关爱。教师:当生命遇到危险时怎么做呢?
学生: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希望;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教师总结:如果大家都这样做,相信我们一定能充分发挥生命的价值!那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呢?如何提升延伸自己生命的价值呢?
●延伸生命的价值(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诗,找同学朗读!回答两个问题!《有的人》------臧克家
●什么样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什么样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我们应该向哪种人学习? 学生回答:
教师:从这首诗里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许许多多的人虽然生命已经结束,可他们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让后人受益无穷,这样,他们的生命价值就得以延伸。更有许多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崇敬和追念,他们的生命价值获得了更长的延伸,更充分的体现。
教师:同学们,生命是珍贵的,所以我们不放弃生的希望,肯定、尊重生命,但是人生短暂,在珍爱生命的同时我们还要努力,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使生命的价值不断延伸!
教师:请同学们再看一个跟生命有关的故事 阿福的故事
教师:阿福的行为是轻生吗?为什么? 学生: 教师: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贡献,阿福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精神永存,他的生命价值反而得以延伸。
教师寄语:相信大家若能做到: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肯定尊重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那你的生命之花定会绚丽的绽放!最后布置作业并欣赏歌曲《怒放的生命》。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这一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与生命观教育,所以最主要问题要避免老师说教,最好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生命的价值所在。但就这一框来说如何设计有效的活动组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附件:
1、无肠少年朱艟——“活着真好”
10多年前,15岁的朱艟因患急性肠扭转做了小肠切除手术,剩下28厘米的小肠,被专家宣判了“死刑”——只能再活半年。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燃起了他对生命的渴望。他接受了全肠外营养,靠静脉注射存活的手术,术后每天要24小时输液,还要从鼻子插管到胃里,向胃输送营养。每天如此,难受极了。那期间,同室的两个病友相继去世,他也仿佛看到死神的脚步声,但他已不再害怕,他坚信自己能活下去。他终于活下来了,他说“生命是属于我自己的,我要帮助自己战胜病魔与死神”。这个每天靠大量药物和特制营养品维持生命,每年要住4、5个月医院的他,不但活下来了,今天他竟然还拥有一家广告公司和一家商务公司。
他说“活着真好”!
2、中学生自杀事件
海口一15岁少年因打游戏,被其父母批评,竟吊死在卫生间里。据了解造成他自杀的主要原因是他平时受游戏中生生死死的影响,对生命的极不负责任的态度,或是受父母的批评而轻生。
广州一中专学生在毕业前夕吊死在教室的门框上,据分析可能是与找工作受挫有关。这名学生曾有两门功课不及格,而接收单位要求出示成绩单,这可能使他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最终轻生。
2009年网上流行的大学校园经典对联之一 上联:金沙江,嘉陵江,黑龙江,江江可投!
下联:飞跃楼,教学楼,宿舍楼,楼楼可跳!横批:空前绝后
3、《有的人》------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4、阿福的故事
黄福荣(阿福)46岁,曾是香港的货车司机,一直热心公益事业。2010年4月8日,他辗转来到青海玉树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进行义工服务。
14日早晨7时49分,地震发生的时候,已安全脱身的阿福得知教学楼里还困着三个学生和一个老师时,他又义无反顾地冲进教学楼。
他先后两次进入瓦砾中成功救出了6名被困者。在强烈的余震中,他将两位老师和一名学生推出了瓦砾,自己却被压埋,当大家把他救出来之后不到半小时,阿福就停止了呼吸。他留在世上最后的一句话,就是“两位老师和学生还好吗”?
黄福荣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志愿者为公益死在路上,是上天给我们的幸福。”
第二课珍爱生命,尊重你、我、他
教学目标:
分析产生校园暴力的根本原因,并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 教学过程:
一、校园暴力的几种表现
(一)打架斗殴。
打架斗殴是校园里最常见的暴力行为,通常是一些品德较差的大同学,自以为有力气,就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来殴打校内外的学生。除此之外,还有这伙中学生与另一伙中学生相互殴斗的现象,也称为学生打群架。中学生打架斗殴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学校带来了不好的声誉,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不难发现,中学生打架斗殴的发生具有时间上的规律性:(1)放学时。中午或傍晚放学,特别是周末中午,一些与校内学生有联系的校外少年,还有被学校开除的不良少年,站在门口寻找机会打架。同时,大批学生出校时易因发生碰撞而引发打架。(2)考试结束时。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后,老师忙于批改试卷,学生普遍松口气,一些不良学生就惹是生非,易发生打架斗殴。(3)秋季开学时。新生刚入学,学校老同学串联的,其中有因过去的“仇恨”而算账的,往往采用暴力攻击的手段来解决。(4)课外游乐活动时间。不少学生喜欢到校外去打桌球、玩电子游戏和相聚郊游等。由于社会活动场所管理不严,人员复杂,学生之间常因争输赢、争地盘而发生冲突,导致打架斗殴。(5)节假日。由于休息时间,有的学生家长又不在家中,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就跑到外面去,易发生打架,甚至相约互斗。
(二)强索钱财。
这是近几年来发生的比较普遍且严重的校园暴力现象,往往发生在中小学校门口或附近地区,大年龄的中学生向低幼学生强索钱财,以暴力相威胁,逼迫低年龄学生交出零用钱或学习用品等,并不准他们告诉学校和家长。此类事件不仅摧残了被袭击学生的心灵,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而且造成许多家长人心惶惶,对孩子的身心和教育担惊受怕。
(三)毁坏物品。
有的中学生由于心中的不满、怨恨等情绪作用,通过毁坏物品来表现和发泄。在一些中学生里可以看到被学生破坏的课桌椅、墙壁、门窗等,其中一部分就是有的学生发泄情绪实施攻击的结果。这类攻击行为的目标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
(四)争风吃醋。
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早熟使早恋现象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而早恋给青少年的成长和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往往会因为女生而产生嫉妒、排挤甚至仇恨的心理。小小的矛盾因为缺乏沟通和引导而酿成打架甚至凶杀等暴力事件。
(五)心理障碍。
青少年攻击行为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这就是由于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所引起的攻击性行为。国内外研究表明,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具有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主要原因是在于他们的意识障碍、幻觉和妄想作用、智力障碍、情绪情感激烈等。在这种异常心理的支配下,青少年患者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引起攻击性行为,给他人造成轻重不等的伤害,极端严重的可以致人死亡。比如常见的少年多动综合症,表现为多动、多话、任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比较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并会干扰社会秩序。有多动综合症的少年行为,常有攻击性,一次性精神症状有突然发怒、行为冲动的表现,二次性精神症状有明显的暴力攻击行为,在生活中显得喜与人吵架和打架。又如,少年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意志和行为的障碍,造成行为混乱,在兴奋之下会伤人或物。再如,少年躁狂症者有的经常惹是生非,发生打闹等冲动行为,造成对他人的攻击。鉴于这些攻击行为不是一般的品德障碍,而是在精神障碍的情形下发生的,所以应提醒人们给予特殊的注意。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暴力病态在向校园延伸的结果。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给在校青少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如果青少年一旦形成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无论对其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将是非常危险的隐患。这种由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造成的校园“恶瘤”,如果不在校园内得到应有的遏制,那么以后社会将会为此付出更昂贵的代价。
(一)家庭暴力是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
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大多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他们大多受到极度贫困、父母离异甚至家庭暴力等负面的刺激。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采用暴力去欺凌弱小,一方面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还可借此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可见,缺乏关爱、缺少管教是这些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老师对学生施行暴力或“冷暴力”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土壤。
老师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体罚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严重的。老师施暴在前,学生想要对抗在后,这也是“榜样的力量”吧!
现在老师对学生体罚的事件,虽还是时有发生,但已大大减少,这正是教师观念进步的体现。而校园“冷暴力”却常常被忽略。校园“冷暴力”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对“问题学生”采取不理睬、疏远、隔离及在语言上进行讽刺等行为。这些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举动,但其杀伤力更大。老师如果对向个性较强的孩子采取“冷暴力”的话,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轻则导致他们厌学,重则造成自闭的后果,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三)暴力文化误导是产生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
有报道显示:校园暴力犯罪呈现出团伙化、暴力化和犯罪手段成人化的特点。他们作案前有预谋,整个过程之周全、手段之残忍,让成年人都叹为观止。他们是从哪儿学到这些“知识”的?答案出乎意料又不出所料:正是一些小说和影视剧甚至是新闻报道教会了青少年如何犯罪!一些出版物甚至某些新闻报道,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将犯罪分子的犯罪过程描写得格外详尽。什么手段、什么药物、案后现场如何清理„„应有尽有,一清二楚。
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儿中有70%以上受到过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淫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淫秽录像和黄色书刊。
为了追求商业利润,一些无良的书商,把漫画化了的暴力图书一本本塞给孩子们;一些无知的影视制片人,把神化了的暴力英雄包装成偶像一个个贩卖给孩子们;一些无耻的游戏开发商,把虚拟了的血腥暴力制成游戏碟一张张推销给孩子们。现在的孩子,看到了太多的枪杀、武打的暴力场面,而当看得太多时,神经就麻木了,再血腥的场面也会习以为常。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就有可能做出类似影视作品、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行为还不以为然。
未成年人正处于发育阶段,心理、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他们对部分影视作品或书籍中所宣扬的江湖义气、以暴制暴和暴力英雄不能正确认识,而是错误地认为,暴力英雄是无所不能的,江湖义气是可歌可泣的,黑帮英雄才是社会的强者。所以他们往往先好奇,再崇拜,然后去模仿。这样影视作品的影视力就被无限放大了。如前段时间台湾电视剧《斗鱼》播出后,剧中主人公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被广大中学生争相效仿。一时间,校园暴力行为剧增。
(四)青少年的个体攻击性太强是产生校园暴力的又一重要原因。校园暴力表面看似是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影。据有关部门调查,80%以上的城市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其中独生子女又占大多数。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就是小皇帝,得到太多的宠爱而又缺少管束,刁蛮专横、唯我独尊。这正是攻击性性格形成的重要心理依据。
(五)学校的应试教育也让一些青少年走上了施暴之路。学校在教育学生时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形成的培养。应试教育使一部分学生成了被淘汰者,于是他们试图以暴力这种特殊方式来获取老师的关注与同学的承认。
三、校园暴力阻止的途径和方法
校园暴力给学生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巨大且长久的。铲除校园暴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有关部门争取配合,做好安全教育。
要坚持树立安全是“1”,其它是“0”的思想,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法制报告会,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专题片。可针对流行趋势和当前的发展现状,融入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新颖的形式。如用反暴力的偶像示范,学生可能会乐于接受。
(二)教育孩子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第二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摘 要:当前,我国教育正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和谐的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和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是现代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辅导
一、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的不同,注重育“心”
高一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主要有三方面:
1、对新环境不适应、学习任务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从而引起身体疲劳、恐怖、紧张、适应不良的感觉,于是出现心理障碍。
2、家庭教育的一些失误往往使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脆弱;
3、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究“病源”,帮助高中学生排忧解惑,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促进中学生学业成绩提高,成为高一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初中升到高中,环境的改变,集体的重组,学友的更新,老师的变换,一切都是新的,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个转折点,更是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个特殊时期就要着重帮助学生过好“三关”:即生活关、学习关、角色转换关。
我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为了帮助这些新生过好“生活关”,我先培养两个女生辅导员和两个男生辅导员,他们是向我传递学生信息的天使,也是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助手。
通过一周军训的了解和沟通,知道这些学生改学日语的原因是认为自己智商行,为了帮助学生过好高中学习的重要关――“学习关”,我不仅尽最大的努力上好第一节课,去吸引学生,去博得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并用“低一点”“慢一点”“浅一点”“少一点”等办法,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成绩的进步,使每一个学生都亲身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上形成个良好的开端。
在这个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会不失时机的帮助新生过好“角色转换关”。在初中和小学时,很多人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班干”,甚至是“三好”、“优干”,可是到高中,就大大不同了。“尖子”不“尖”了,班干变为“平民”,相当一部分新生就会出现心理困惑。这就要及早教育,帮助学生过好角色转换关,尤其是对成绩差的新生,要多多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每位新生都能及时选好自己的位置,过好角色转换关,避免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孤独感,以便更快形成积极向上的新集体。
二、争取家长配合,帮助学生定出适合自己的期望值
我在注重过好“三关”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因为人有了目标和理想,才有奋斗的动力。只有根据每一个人的实际,科学地准确地定出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只有当他的能力和期望值基本符合时,能力才会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目标才可能实现或实现更高的目标。事实上,不少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偏高,给学生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当学生的学习成绩达不到家长的期望值时,家长并不是好好地帮助子女分析查找原因,而是横加指责、斥骂、唠叨,搞得学生心乱如麻,日子久了就会产生恐惧、自卑等不良心理倾向。因此,在和家长沟通时,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素质,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与孩子共同定出适合他自己的期望值。这样,学生的心理压力减轻了,心情好了,这样的期望值才是学生学习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三、开展家长心理教育知识辅导
家庭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从某种意义来讲,比学校更为持久,更为深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观念、态度与行为无不在默默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家长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康的心理,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不和谐的亲子关系,都会直接引起学生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我把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辅导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会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家长和自己子女的沟通方式;帮助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利用好每一节心理健康辅导课,利用好心理辅导室
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不同性别、年级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分层次有侧重地进行教育。通过上心理辅导课,对学生进行集体的心理辅导,让学生通过讨论、表演、演说、角色扮演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了解自己的心理,学会提高自助的能力,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经常围绕心理教育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心理健康杯”征文比赛,编辑《花季 雾季 雨季》和《心花 心雨 心结》等学生自己撰写班报,一份份心灵感悟、心路历程、心理随想的文章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同学们的心声,也使学生的心理真正恢复了健康。
六、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首先对于部分学生的咨询记录与追踪记录,建立咨询档案;其次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话,建立对话档案;再次是对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特殊行为,建立行为档案。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要严格依照保密的原则。通过对档案的积累和分析,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使心理健康教育更能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钱春城,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04期.[2]蒋克就,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S1期.
第三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一是学习压力感。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一听说考试等,心里就紧张。二是偏执。偏于固执,总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任,自以为是。三是敌对。经常与人抬杠;或者有打人冲动。四是人际关系敏感。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我;和异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说话脸红。五是抑郁。精神苦闷、低落,闷闷不乐。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六是焦虑。心里烦躁,总觉着有什么事。七是自我强迫现象,明知没必要做还要做。八是适应不良。对学校的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九是情绪不稳定,忽高忽低。十是心理不平衡性。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而感到不平。其中,学习压力感,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是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这一现状已有所改观,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一项专门课程,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没有把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还没有认识到良好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及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能的重要作用,还不能把日益增多的中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把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问题,不能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妥善和治疗性地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其次,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这是当前导致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最主要的直接原因。现在,一些学生一临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还有的甚至在考试前发烧头痛,以致于最后不得不中断考试。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无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承受能力,一味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紊乱,甚至产生了变态心理。
第三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不正确的家教构成了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正确的家教是民主的、温暖的。在家里,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而对子女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则少有关心,相互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另外,家庭关系不和,对学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灵伤害。有的学生因为父母关系不和,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极了,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
第四是传统教育观念作怪,一些教学方式不当。现在,传统的师道尊严和严师出高徒的教育观念依然在一些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一些老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对学生严格,在学生面前保持一定的威严,这样才能让学生听话,才能压住课堂,因此,对犯错或学习不好的学生动辄进行指责和呵斥。
事实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必须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的一个工作来抓紧抓好。
要加强对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首先要坚定不移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素质教育的决
定。教育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一千多年,我国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忽视了“育人”、“传道”和“解惑”。
第二,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摒弃那种严师出高徒和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观念,要循循善诱,宽严并举,学会与学生交朋友。在传授学生学业的同时,多与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话方面的交流,在育人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对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如妒忌、多疑、敏感、抑郁等,不是一味地归结为道德或思想问题,而是能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使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心理态势。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是去简单地责备,而是能在分析中给予引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是在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把握分寸,千万不要因为批评而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若出现此类,要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知错就改,并不仅仅作为学生所应有的良好品质,也是一个老师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
第三、父母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中国每一位父母的最大向往。从今年中考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在各级教育部门在“减负”的同时,家长们却在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陪考的现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较往年有增无减。家长们必须明白。学习成绩和分数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尤其是现代社会,它更需要的是一个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科学家们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除了要有正常的智力外,还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是能面对并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虽然有时不顺心,也能肯定、积极地去面对;二是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欣然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甚至对自己无法弥补的生理缺陷也能坦然处之:三是乐与人交友,善于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能以诚恳、谦虚、公平、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容忍他人的短处和缺点,不轻易发怒或仇恨、攻击他人:四是能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主动去适应现实,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的事物和人物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而这些都是健康心理的主要内容。家长一定要摒弃那种以考试论高低,以分数论英雄的陈旧观念,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尽量多与孩子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交流,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除了涉及做人等原则方面的问题外,尽量不要干涉孩子的学习。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具体目标为:
(-)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培养成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中学教育工作者或心理辅导人员在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
规律和年龄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中学阶段所面临的任务,素质和个别差异,施加一定的教育和辅导,促使学生心理素质妥善解决,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从而预防各类身心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l、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之中,可以说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学生经常遇到,不可回避的事情,因此,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5、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是人生中最不平凡的时期,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 不断成熟,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和心理问题,特别是学生的性成熟问题,经常困挠着他们,因此,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6.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预防无效的情况下,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学生给予直接指导,诊断和矫治,帮助他们克服困挠,恢复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l、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教育内容。这部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处理学生的教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及矫正。不良习惯对学生身心的危害及指导,不良个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纠正等,这部分内容强调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补救,避免问题的加重,逐步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2、以心理治疗为中心主要是对中学生中常见心理疾病的咨询和诊断、治疗和护理等。从而让学生消除某些心理疾病,得以健康地成长。
四、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l、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懂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又具有丰富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
2、充分利用课堂阵地,开设心理保健课,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做到全员育人。
3、疏通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发挥家教的作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增加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站,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4.开展丰富多采的班团队活动,寓教育于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这些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中健康成长。
5.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学校文学社、墙报,手抄报等多样化工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磨砺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工作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正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辅导过程对学生所作的“自我暴露”,辅导员应严守秘密,不宜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
总之,要注意并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学生的不适应行为,减少学生违法犯罪的隐患,为学习正常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高中生如何与异性交往
高一(9)班 班主任:黄森林
一、课程设计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否过渡得顺利,影响一生的发展。因此,高中阶段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其中,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渴望、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却出现一些不良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受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的影响,或个人早期生活中不良经验的影响,或个性的内向、胆小、缺乏自信等影响,表现为异性交往时过分的害怕、紧张、甚至恐惧;有的学生则受西方文化或现代社会风气的影响而表现为异性交往过分随便、没有分寸、容易陷入早恋。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通过“如何与异性交往”的心理教育课,来引导学生认识到适应异性交往的原则,并学习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的
1、增进青春期学生对异性生理、心理特点的认识,认识到异性交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历程中的必经阶段。
2、在活动中培养并掌握一些与异性相处的原则和方法,克服异性交往的偏差,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自身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通过讨论和活动,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积极的感情,与异性同学友好的交往。
三、教学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剧情表演
3、心情表白
四、教学准备
1、收集有说服力的故事
2、准备几个异性同学交往的情景(有适当的和不适当的)
3、准备短片《乐乐的心事》
4、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
五、教学对象:高一(9)班学生
六、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绿鹅的故事》
意大利文学巨匠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一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把儿子送到深山修行,儿子长到18岁时,父亲带他下山去佛罗伦萨,迎面遇见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即问:“这是些什么东西?”父亲急忙说:“赶快低头,眼睛看着地下,别去盯她们。”“可是她们叫啥名字呢?”儿子刨根问底。父亲赶忙编瞎话:“她们叫‘绿鹅’。”说来也怪,小伙子生平还从没见过大千世界,更没见过女人。他对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没兴趣,却令其父意外地说道:“父亲,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我要喂她。”
教师引导:这个寓言故事其实揭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人的自然成长的力量远远大于教化的能力,倾慕异性是人之本能,是正常之事,如果你们对异性同学有这样的感觉,是人之常情的,不要觉得难为情,那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呢?下面我们请同学来表演我们生活中常碰到的情景,大家来评价。
(二)情景剧表演
剧情一;课后,一位男同学向旁边的女同学求教,女同学给予讲解。剧情二;为了讨论班上活动安排,班长(男)请文娱委员(女)到湖边进行讨论。剧情三;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郊外活动,两位男女同学却总是独自在一块活动。剧情四;一个男同学在路上向一位女同学打招呼,并想给她谈点事,后者感到非常紧张,脸也红了,手足都不知该怎么放。
请两位同学根据剧情逐一进行短剧表演,让同学们对正常或不适当的异性交往有感性的认识。
学生有针对性地讨论,教师总结引导,问题大体包括以下几点: a)与异性交往时,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b)在交往方式上(如时间、地点、场合等),怎样才是恰当的? c)如何区别异性间的友谊与爱情? d)如何把握好异性朋友的双边关系?
e)怎样克服异性交往时的紧张、羞涩的心理? 附参考、建议:
a)男女交往是正常的,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之必然,因此无需紧张、害怕。b)对待异性同学要自然,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
c)与异性同学交往时,要相互尊重、接纳、体谅和信任,做到真诚相待。d)男女间的交往应该是集体、公开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e)异性交往时,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要把握好双边关系的程度,避免超越正常异性交往界限。
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讲解异性同学交往的重要作用。比如:男女中学生的交往有利于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有助于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可以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在学习上得到异性同学的帮助,增强与人沟通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等。鼓励学生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异性交往问题。
(三)小小调查——《花季、雨季,你赞成中学生恋爱吗?》(通过表态、讨论,认识中学生恋爱的“利”与“弊”,引导正确认识。)
学生拿出白纸,写上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教师提供表格作参考)学生发言,也可以反驳其他同学的观点。
教师引导:从同学们的真知灼见中我发现了同学们都是非常有自己想法的,说明大家对生活,对异性的感觉还是非常敏锐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我们正确认识中学生恋爱的“弊”,使我们既不陷入早恋的迷途,又能在高中阶段收获珍贵的异性友谊。下面,我们一下来探讨中学早恋的特点,同学们也许从中会受到启发。
(四)、分析中学生恋爱的特点
1、不稳定性: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期,也是心理和生理急剧变化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青少年的理想、志趣、爱好、性格等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从而引起爱情的变化。举例:讲述故事——父亲的教诲
2、盲目性:同学们,仔细考虑我们为什么要那么早谈恋爱,有人说是为了避免孤单,想找个人陪陪,有人说是为了寻找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和生活,有人说不为什么,就是喜欢和她(他)在一起,而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因为自己周围的朋友都有了“女朋友”或“男朋友”,如果自己不谈的话,男生会被认为没有本事,女生会被认为不可爱,没人爱。由此,带有此种念头的恋爱是盲目的恋爱,为所谓的面子,不值得。举例:坚守防线,相约大学!
3、外在性:中学生的恋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恋爱,他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对方的外表,是对方对自己好不好,而当有一天,交际圈子更广了,如果认识了更为优秀的对象,你会坚守自己的承诺吗?所以,中学时代的恋爱往往是没有结果的花。举例:追求恋爱的真、善、美
(五)情景模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请同学们观看短片《乐乐的心事》,提问学生:你认为乐乐要不要寄出这封信,为什么?如果寄出这封信,会给男女生带来什么后果?
教师小结: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生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是一种特殊又相当正常和健康的心理体验。剧中主人公不必因此自责,但是,如果莫忧寄出了那封信,而且放任自己情绪冲动而恋爱,就有可能荒废学业,贻误青春年华。所以,青春期的男女生交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原则。
(六)总结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原则
首先要克服羞怯。与异性交往要感情自然,仪态大方,不失常态。以免使正常的异性交往误入歧途。
其次,真实坦诚。在交往过程中要做到坦荡无私,以诚相待,这是建立和发展良好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切忌以“友谊”或“友情”为幌子招摇撞骗,心术不正地骗取异性的感情。
再次,留有余地。虽然结交的是知心朋友,但是,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比如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尽量予以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于轻浮,也不要过分拘谨。在与某一个异性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的关系程度,不要走得“太深”、“太远”,以免超越正常交往的界限。另外,男女交往还要在谈话中避免纠缠那些不良情绪、行为;在集体活动中避免过多的单独相处;在交友范围上不作过多限制。与更多的同性异性同学交往,也可避免异性单独相处时产生的不适应和不自然心理。
(七)走进心灵——增强你的性别魅力
教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如何与异性交往的同时更应该把大好的时光用在增强自身性别魅力上面,这点必须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得自己成为一个受别人欢迎,有涵养、有魅力的人。请同学们各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你对以下题目的看法,以思考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女生做题:(各写三点以上)
我所欣赏的男生特征是: 我所讨厌的男生特征是:
我认为男生所欣赏的女生特征是:
我认为男生所讨厌的女生特征是:
男生做题:(各写三点以上)
我所欣赏的女生特征是:
我所讨厌的女生特征是:
我认为女生所欣赏的男生特征是: 我认为男生所讨厌的男生特征是:
七、补充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男女双打比赛、合唱比赛、参观活动等,制造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机会,对比较害羞的同学更应鼓励积极参加。
八、课程教学建议 由于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都是持比较反对的态度,或以各种正当理由约束之,或明确反对之。尤其是对女生,发现她与异性同学交往,则非常紧张,甚至反复叮嘱其警惕男性。这种消极的反对态度不利于青春期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进行“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心理教育课时,首先自己对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与认同。其次,组织教学时,宜注意正面引导,在鼓励异性交往的基础上,通过一些事例来使学生认识到不适当的异性交往的不良后果,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异性交往意识和适当的方式方法。
第五篇:有效教学综述 高玉霞马欢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策略(马欢
高玉霞)
我们要明白有效教学,那应该从下面几个问题入手:什么是有效教学?怎样有效教学?问什么要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的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
国内对有效教学的首次论述,见于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该著作专辟一章论述有效教学,介绍了有效教学的教学模式,探讨了有效教学的特征,论述了针对不同课题的有效教学策略。陈厚德编著的《有效教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有效教学的专著,提出了有效教学的基本观念,论述了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基本要素、基本模式以及有效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技能。钟启泉、崔允廓、张华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详细解说了有效教学的理念。高慎英、刘良华合著的《有效教学论》对有效教学的追求及历史经验进行了梳理,还指明了有效教学的新方向,特别强调了有效教学的资源开发。乔建中、陶丽萍、张丽敏、史瑞瑞同志在《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一文中,对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总体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李朝霞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1年5月)二 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涵义到底是什么?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我国学者从 2003 年开始, 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多讨论。第一, 从教师教学实践的角度来分析有效教学的涵义。“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有效激励。”(刘良华:《什么是有效教学》,《广东教育》, 2004年第 7 期。)有效教学是为了进 教 师 发 展 的教 学 ,教 师 的 “ 反 思 教 学 ” 将 成 为“有效教学”的依托。(高慎英:《“有效教学”的理想》,《课程·教材·教法》, 2005年第 8 期。)
第二,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界定有效教学的内涵。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即符合教学规律, 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姚利民:《有效教学含义初探》,《现代大学教育》, 2004年第 5 期。)在新课程改革影响下, 有学者进一步延伸了有效教学的内涵, 认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协调性的、整合性的发展。(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教育评论》, 2006 年第6 期;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教育发展研究》,2007 年第 1 期。)
第三, 从有效教学自身的结构出发, 概括出有效教学的涵义。在表层上分析,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在中层上分析,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在深层上分析,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实践有效 教 学 ,就 是要 把 有 效 的 “ 理 想 ” 转 化 成 有 效 的“思维”, 再转化为一种有效的“状态”。(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概念的重构和理论思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年第 4 期。)
而在对有效教学的定义上,国外对教学有效性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描述式定义,把教学有效性描述为能够产生有效学习的教学,美国默塞尔(Mursell, 1954)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学结果作为判定依据,认为教学的结果能持久、学生能自由、有自信、能将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这种定义把教学有效性规定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视为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②极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③创造和提供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另一种是流程式定义,即用流程图的方式分析教学有效性的各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斑巾界定方式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描述教学有效性:一是教学效果,二是教学效率,三是教学效益。较描述式定义而言,流程式方式较为全面地关注教学过程,而不是局限于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教学效率是指教学所得与教学所耗的比值。这个比值越高,就说明教学的有效性就越高。这种观点以美国学者布卢姆(Benjamins.Bloom)为代表。美国学者布卢姆(Benjamins.Bloom)在《有效教学理论》一书中指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前提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布卢姆认为有效教学应关注全体学生,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测验量化和有效教学策略。(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周利梅 2012年11月。)
关于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有学者认为它可以解释为: 它是教师依据语文学科性质, 制定三维教学目标, 通过优化教学过程,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从而能够相对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能等目标的教学。这个内涵有四方面要求: ①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科本身的性质, 不能上成纯粹的知识训练课、政治课或文学课。②语文教学在设计上要注意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把握不同教学目标间的内在联系与有机整合,避免顾此失彼。③语文教学过程应该追求效益的最优化, 应该立足学生的学, 注意激发学生的动机与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④在教学效果上应力求实现学生语文“知、情、意、能”的综合发展, 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形成。语文课堂教学只有达到了这四方面的要求,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曾毅.新课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与特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11))三、怎样有效教学?
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话动酌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包括教学内容块的顺序安排、对教学中要包含的学习成分的描述、教学时间学习者如何分组的说 明,以及为有效教学而做出的媒体选择等。(杨明春主编 ,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0.05 , 第34页)
崔允浩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文中将有效教学的策略分为了三个部分,即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决策的过程,也就是教学实施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并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中)。具体来说,就是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训练与评价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唐秀清,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策略——科学地动用教材, 做好教学预设,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策略——合理地组织教学,教学方式的有效性策略——师生个性的张扬,训练与评价的有效性策略——开放学习实践。“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目的就是“删繁就简,去伪存真,返璞归真,提高成绩”。
有效教学的策略是指“教给学生怎样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既得教,还得学”。是双主体的地位,老师靠学生来完成目标任务,学生靠老师来引导辅导完成学习任务。余文森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条铁规律“先学后教、先教后学、温故而知新”,总而言之,教是为了学,学离不开教,一个目的就是学会。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四、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过程设计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学,教学情境激发和支持学生的学,教学方法利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紧紧围绕目标的达成展开。由此看,有效设计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学,归宿是目标的达成。这就要求我们去研究,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生如何学习才是高效的。可以称为以学定教。
(二)课堂设问的有效教学策略
1.课堂提问要新颖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选的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说过,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
2.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激发学生兴趣,能激活学生思维的,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3课堂提问要有包容性 我们要由“小步提问”变成“大步提问”,一节课要有1~2个大问题以引起学生大块地活动。要给学生留下大块的思考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主渠道,任课教师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主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最注重以人教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提问时机,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间,提出问题,使问题在解决的同时,唤起学生内心的思维向往,积极思维,从而使思维得以发展。创设一定的情境,对一个人的思维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在不同的情境中,人的大脑就会出现不同的反映。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有利于产生“头脑风暴”的情境。
(三)教师激励的有效教学策略
首先是热情,一是对学生热心。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
其次是期望,可以有效利用皮革马利翁效应,有效值颖学生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再次是可信任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任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教师的学识;二是教师的人格。人格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理想。
(四)有效课堂教学实施“教师作用”四要素:
引导——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要学会循循善诱,巧妙设计问题,要把一个大问题,难问题,破解成几个学生易于接受的小问题,环环相扣的问题,最后学生水到渠成的得到答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开发思维,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到达目标。
诱导——有效保护。激发起学习积极性后,要保护这种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处于亢奋。学生的兴奋点在上课后的15分钟,那么如何调动保护,就得需要技巧,如加强纪律要求,表扬与批评等。教育的最大技巧就是“爱”,当你拥有一颗爱心的时候,你也就拥有了一切教育技巧,教育艺术。如导入的技巧,提问的技巧,评价的技巧,都 源于爱。
指导——有效调控。要做导演,做指挥家,就像带领学生去打仗,让学生“忙而不乱”,让课堂“活而不乱”,既有温度,又有深度。要学会做“钉子汤”。
辅导——有效评论。善于做评论员,及时表扬和指出错误,善于发现优点,善于发现问题,让激励产生激励,让勇气产生勇气。
(五)运用多媒体及板书辅助教学的有效策略(文喆 北京市教科院研究员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人民教育)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成为启迪学生认知、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板书要精心设计,设计的理念要对学生有用,文字要经得起推敲,分配好主副板书的位置。(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运用.教育研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尤其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生资源和活的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及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是实现有效教重要途径:资源丰富程度,对资源整合的力度,与教学质量高低成正比。要重视活的教育资源,重视教学活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与变化性。培植教育智慧,以欣赏的态度处理教学意外,促成不利事件向好的方向转化,是密切师生关系,促成有效教学的需要。
(六)把握有效课堂教学实施四原则:
学练结合: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评一点。学,要让学生自主、主动去发现,也就是探究;教,要师生共同总结,互动探讨;练,要有针对性练习,学了,教了,会了吗,要靠练习来检验;评,要发现放大学生的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及时反馈,才能提高。
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互为主体,相互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诱导、指导、辅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小组探讨、师生总结。是教师带领学生“攻城破阵”,是利益共同体。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不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
分层递进:一个课堂的任务,可以分成几个模块,或者说几个层次,采取模块学习,“学、教、练、评”一个模块,再进入下一个模块,循环递进,循序渐进,一步一环,一步一结,脚踏实地,步步为营。
当堂达标:就是指这一节的任务目标必须当堂训练,当堂完成,让学生全部学会,课堂总结的时候,回顾一下,这一节到底学了哪些,会了哪些,我们的目标到底完成了哪些。这个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标志,最基本任务,硬性指标。
(七)教学反思的有效教学策略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做一个经常反思的实践者,让反思成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推助器(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上海华师大出版社)反思性教学实践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教学反思可从教学环节(教师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行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行为)、教学问题、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反思,对课堂教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反思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社会和时代对学生的需求?是否体现了学生后续学习发展的整体性和长远性?是否兼顾了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性?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原来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教学规律?能否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是否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课堂教学行为应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反思,教学问题反思是对问题做出探究的过程,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进行。
没有一种策略是对所有人同样效果的;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界之所以倡导有效教学,除前述的世界性共性因素以外,又与中国在二元社会机构和民族文化的复杂影响下快速转型的现实诉求有关,与中国教育的快速普及和管理改革、社会心理转变滞后有关。一般认为,影响中国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
(1)学校办学条件和经费保障不足;
(2)教师专业水平偏低
(3)社会、家庭的教育诉求存在内在矛盾冲突;
(4)传统教育观念的复杂影响;
(5)教育管理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滞后……
在中国提倡有效教学,又与师生普遍负担过重有关:由于升学考试成绩压力过大,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自主学习机会与动力不足,而教师愈益不敢放松要求,过多采用频繁考试、反复操练的策略,由于多数学生疲于应付,成绩下滑,从而促使教师更增加了讲解与考试的密度,甚至陷入“越差越考,越考越差”的怪圈中,最终导致师生双方身心疲惫,信任度下降;调查研究表明,在同样的社会背景与办学条件下,改进教师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