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07:3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推进某县开发建设,努力将某县打造成江苏省重要经济增长极,近日,纪工委监察局组织专人分三组深入全区运营企业、在建和洽谈项目,就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组走访项目单位68家、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9场、发放问卷269份,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优化环境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某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发展环境呈现出逐步优化的发展态势。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逐步规范,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某县开发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今年1-5月份,某县入统规模工业企业产值286.4亿元,同比增长19.8%;入统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60.2亿元,同比增长1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5亿元,同比增长23.7%;完成全部财政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15.3%。

(一)行政审批改革稳步推进。某县各部门积极做好重点项目行政审批跟踪服务工作,对区直部门涉及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行政监管事项共计196项进行了逐一审核,明确主体、环节和审批内容,任务分解到相应窗口和单位,责任落实到人,梳理完善并公布了《权力流程时限表》,涉及 1

审批服务项目、流程、办事时限,实行网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机关效能建设得到加强。为落实提质提速增效要求,纪工委坚持效能检查长效制度,实施对“中梗阻”问题的“清障行动”,先后3次深入基层单位开展效能监察,涉查单位150家,发放《抵近服务联系卡》近千张,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对思想僵化、效率低下、作风松散、不作为乱作为涉及的9个单位的37名工作人员做出了严肃处理。

(三)服务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随着《提质提效率服务某县发展》等文件的出台和效能建设责任追究制度的贯彻落实,各单位大力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规范机关工作行为。通过组织开展“我为某县发展做贡献”、“全面对标、夺旗争星”等活动,各部门单位公开承诺事项近865条,出台方便群众、简化办事流程措施392多项,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多头跑”问题,打造优质高效“窗口”的做法在《连云港日报》予以刊登。

(四)服务企业模式有所创新。通过建立某县领导与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坚持做好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各部门依托职能,更新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做了大量工作。如:纪检部门创办《廉政在线》电视栏目,重点推介部门机关建设取得的新成效及服务企业项目出台的新举措;经发部门积极启动项目前期代办制度;环保、安监部门严格落实涉企检查报告制度;国土部门健全完善“一站受理、并联办公、限时办结、每周会审”工作制度;税务部门设立纳 2

税辅导员、税法公示、“316”服务平台;工商部门协助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争取银行贷款,拓宽融资渠道。

(五)社会治安环境不断改善。公安部门深入推进“清网追逃”、“打四黑除四害”、道路交通整治会战、打击“黄赌毒”等专项行动,2011年,共侦破刑事案件286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33人,包括各类网上逃犯72名,打击质量明显提升,有效净化了项目及企业周边治安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某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建设经济强区,打造重要经济增长极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务环境有待改善。尽管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做了许多积极有效的工作,对各种审批手续进行简化,但调查中仍有个别企业反映存在审批程序繁、手续多、时间长的问题。

(二)园区功能仍需完善。部分产业园区水、电、气、暖、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如燃气管网建设不完善,存在垄断经营行为,没有形成有序竞争机制,导致燃气供应价格和生产成本上升。有的园区淡水供应不足,如江苏农业大学黄海校区每天仅早、中、晚三次供水,其它时间断水,影响了校区管理。

(三)施工环境有待治理。如中铁物流、黄骅新城部分项目在各种手续完备、补偿到位的情况下仍频繁发生阻工问题,直接影响了项目进度。部分村民乱挖乱采土源,对项目用土虚填虚测,抬高成本,影响了施工秩序。

(四)劳动力培训力度需要加大。在新上项目多、新技术引进速度加快的形势下,劳动力培训力度不够,缺乏统一、专业、规范、长效的培训机制,职业化人才队伍培育有待加强。

(五)中介服务组织管理不规范。区内会计、造价、安评等中介服务组织数量有限,缺乏有效竞争,导致收费过高、服务水平较低。有些需要有资质的机构审查、检测的工作不能及时办理,影响企业生产建设,如企业验资、厂房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图纸审查、钢构厂房的检测、环评等要到外地有资质的机构检测认定,耗时耗力还增加了费用。有部分企业反映工商部门借年检验照之机强行收取私个协会会费,违背了入会缴费自愿原则。

(六)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区内公交线路设置不尽科学,人流高峰班次不多,且夜间营运时间短,企业职工上下班和日常消费出行不便,“黑车”运营现象仍然存在。由于规划不完善,服务配套功能不全。如在购物、娱乐等方面,企业职工大多需要到临近县市中心城区消费。

三、意见与建议

(一)围绕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全区各级各部门应把优化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在全区干部群众中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强化分层抓落实的责任意识。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跳出部门利益的条条框框,从某县的发展大局出发,直面企业换位思考。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某 4

县开发建设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围绕“人人是连云港发展环境”和“我为某县发展做贡献”主题活动,集中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在某县上下形成着眼全国找定位、立足全省看战略、服务连云港大发展、建设某县创佳绩的工作主旋律。

(二)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从财政金融支持、促进人才交流、支持企业投入等方面着手,及时制定出台、完善调整适应新形势需要,具有前瞻性、建设性、长效性和竞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文件,并通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向全社会公示,增强政策的透明度,树立“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信誉最好”的环境品牌。

二是建立行政审批快捷通道。在消减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办事流程的同时,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对重点项目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及其优惠政策进行统一协调。建立服务项目、企业的协调机制和联络人制度,建议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实现项目入区领办、代办制,推行项目立项、注册、环评、安评、规划建设审批等全程委托代理服务制。推进“一站式”办公,可考虑适时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加快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三是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对重点项目和投资规模大、预期创税大户以及产业链长、安排就业多的企业,确定一名区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跟踪服务,定期与企业召开座谈会,及时有效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 5

题,帮助企业搜集、提供信息,指导其用好用足各项扶持政策,推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围绕深化源头治理,进一步优化建设环境。一是搭建必要的服务平台,加强对土地、房地产、环境评价、资产评估、工程造价审计、安全生产评价、税务代理、会计、法律服务等与某县开发建设密切相关的中介机构的监管,鼓励有资质、信誉高、实力强的外地中介机构来某县执业,形成有序竞争,服务某县发展。

二是加强对涉企收费和检查的监管。推行“重服务轻收费、重教育少处罚”,实行涉企检查登记备案、联合执法制度,减少到企业检查的次数,避免交叉、重复检查,以减轻企业负担。

三是创新招投标管理方式,强化对政府采购、建设领域和土地出让的监管,严格执行《某县建设工程代管制监管办法》及《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六公开实施意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四是营造功能完善的硬件环境。继续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城乡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加强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采取市场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完善道路、供电、供气、供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同时,积极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建设一批地标性建筑,推进购物场所、文化场馆、休闲娱乐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四)围绕深化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法治环境。开展重点工程和企业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对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阻工闹事、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扰乱破坏企业正常经营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要坚持从重从快从严查处。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民警派驻制、一企一警制。切实抓好社会治安和社区治安管理,严厉打击扰乱群众生活秩序的行为,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

(五)围绕严格干部问责,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一是构建政府部门、媒体、企业、社会四级监督网络。由纪检部门牵头,在网站、电视台、报纸公开监督投诉渠道,延续“效能服务联系”制度,保证投诉得到及时落实,打造政府与企业快速沟通的平台。建立优化发展环境企业监测点,掌握企业在办事、生产经营、建设方面的环境情况。重点对机关作风、建设环境、重大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效能监察。

二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十个严禁”规定和《加强效能建设服务某县发展的意见》,对违反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行政不作为行为、失职行为、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行政乱作为行为、违反政务公开规定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做到有诉必查,有案必究,公开曝光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

第二篇: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实现“规模推进年”的各项任务目标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协调组织人大内司委、市经贸委等有关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走访市直有关部门,深入县(市)区,对我市经济建设的政策、法制、服务等环境建设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

年初以来,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经过市、县(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推进和整治,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得到了落实,“三乱”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逐步规范,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市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1、领导重视层次高,推进力度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的经济南市展环境工作。年初发绥发[2003]3号文件下发了《全市整冶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时间步骤,保证措施和要达到的目标。二月份,市委市政府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市集中整冶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此外市人大、政协召开的“两会”上、市纪委四次全会和市本级规模推进工作会议等大型会议上,市级几大班子都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做出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市)区都成立了由书记为组长,主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题领导小组,下设专项推进办公室。层层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组织体系,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宣传教育工作抓得实,舆论氛围浓。一是全市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群众关心、全社会参与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二是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提高了领导者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三是强化了对公务员、企业厂长(经理)WTO知识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加强了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从基础、源头上预防了犯罪,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3、法制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纪检监察机关加大了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上半年,全市共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64件,处分89人。法院加大了执法和审判工作力度,对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做到了从快从速处理。全市法院系统2002年共受理各类案件29,256件,审结28,508件,结案标的额达5.54亿元。两年来全市法院为企业减缓免诉讼费20多万元,减负3亿元。检察院加大了对各类犯罪的查处力度,加强了对经济案件的诉讼监督,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2002年,共办理国有资产流失案件6件,提起抗拆100多件,查办经济犯罪120件,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公安部门加大了“扫黑除恶”和对经济案件的侦破力度,有效地震慑了犯罪,规范了行政执法人员行为,维护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工商、税务、环保、交通、城建等其它行政执法部门也都从本部门职能出发,制定了多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受到群众好评。

4、服务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全市各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部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双评活动,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承诺制,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和行业形象。各地进一步加大了行政审批改革力度,规范了审批行为,减少了审批环节,普遍实行了“一站式”办公。各县(市)区还强化了对服务中心的投资建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庆安县实行了行政机关审批事项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市在各行业开展了治乱减负工作,对企业加大了扶持力度,对域外企业实行零干扰、免打扰。2002年,市本级仅为三精药业、银娃乳业、客运枢纽工程减免基础建设配套费400万元,减免排污费38万元。各地还深入开展了对行政执法的评议监督工作。庆安县的季度评议,肇东市的全行业评议,都是成功的范例。通过评议,对执法部门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促进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5、政策环境进一步放宽,对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助推作用。全市结合实际制定有利于企业和外商生产经营的优惠政策文件148份1340多条;共清理文件3000余份,废止制约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60多份。肇东市制定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六项制度》、《肇东市创建优良发展环境“十条禁令”》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上迈出了较大步伐。庆安县先后出台了《庆安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庆安县鼓励房地产开发优惠政策》等,极大地增强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对招商引资政策进一步放宽,特别是对进入开发区的企业,在办理手续、土地使用、税费收缴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优惠。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上半年,全市共引进项目226个,到位资金11.9亿元,同比增长7.2%。宽松的投资环境,为实现规模推进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动力支持。

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市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服务意识不强,执法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些地方存在说功好、做功差,喊的多、干的少,上热下冷现象。有些行政职能部门轻管理、轻服务,存有较严重的以罚代管,只罚不帮的现象,错误地认为管理就是处罚,服务就是收费,导致管理职能弱化和执法目的扭曲。有的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文明执法意识不强。有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言行粗鲁,态度冷、横、硬、冲,勒拿卡要报等不正之风较为严重,该办的事顶着不办,可办可不办的事拖着不办,可这么办可那么办的事卡着不办。有的部门队伍建设抓得不力,对职工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导致一些工作人员素质差,不懂政策,不熟业务,甚至违法违纪。

二是行政管理体制不理顺,给部门执法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也导致“三乱”加剧,加重了企业负担。如审计部门,由于双重管理体制的束缚,对地方政府和行政执法等部门的审计监督受到了很大限制,难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还有一些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问题。我们现行的管理体制,存在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人员比例过高。据调查,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全额拨款的3763人,自收自支的3097人,差额拨款的2730人。这些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为了保开支,想方设法加重收费。还有的个别单位自行制定收费标准,确定收费项目,使“三乱”现象久禁不止,企业负担减而不轻。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个别地方参与竞争,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律。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规则应当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便我们有些政府部门还不适应驾驭市场经济规律的工作方法,不能为企业搭台唱戏,造成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不平等竞争,违背了市场规律。

四是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不够。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和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纪检部门的纪律监督和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这些层级监督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还须进一步加大力度。目前,这些监督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化,缺乏统一的协调推进机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一些违法违纪问题惩处的力度不够,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一些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

五是基础设施及公共环境建设投入不足,硬环境建设滞后。据调查,2002年市本级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费用3000万元,占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总收入1.9亿元的15。全市人均拥有城市维护建设资金204元,在全省排第8位,处于下游。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的开发区已经实现了“九通一平”,可我们现在只达到“六通一平”,个别县(市)“三通一平”也没有达到,而且标准较低。全市现有城市绿地面积仅2432.5公顷,占建成区面积的17.6(国家现定中等城市为35)。学校、医院、公园、商店、宾馆、饭店等公共环境建设与发达城市比,明显落后。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通过调查分析,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观念滞后。由于在一部分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中存在较严重的全局与局部利益错位、管理与服务职能错位,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思

第三篇: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调查报告

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实现“规模推进年”的各项任务目标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协调组织人大内司委、市经贸委等有关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走访市直有关部门,深入县(市)区,对我市经济建设的政策、法制、服务等环境建设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

年初以来,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经过市、县(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推进和整治,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得到了落实,“三乱”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逐步规范,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市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1、领导重视层次高,推进力度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的经济南市展环境工作。年初发绥发[2003]3号文件下发了《全市整冶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时间步骤,保证措施和要达到的目标。二月份,市委市政府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市集中整冶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此外市人大、政协召开的“两会”上、市纪委四次全会和市本级规模推进工作会议等大型会议上,市级几大班子都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做出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市)区都成立了由书记为组长,主管经济工作的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题领导小组,下设专项推进办公室。层层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组织体系,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宣传教育工作抓得实,舆论氛围浓。一是全市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群众关心、全社会参与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二是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提高了领导者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三是强化了对公务员、企业厂长(经理)WTO知识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加强了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从基础、源头上预防了犯罪,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3、法制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纪检监察机关加大了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上半年,全市共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64件,处分89人。法院加大了执法和审判工作力度,对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做到了从快从速处理。全市法院系统2002年共受理各类案件29,256件,审结28,508件,结案标的额达5.54亿元。两年来全市法院为企业减缓免诉讼费20多万元,减负3亿元。检察院加大了对各类犯罪的查处力度,加强了对经济案件的诉讼监督,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2002年,共办理国有资产流失案件6件,提起抗拆100多件,查办经济犯罪120件,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公安部门加大了“扫黑除恶”和对经济案件的侦破力度,有效地震慑了犯罪,规范了行政执法人员行为,维护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工商、税务、环保、交通、城建等其它行政执法部门也都从本部门职能出发,制定了多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受到群众好评。

4、服务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全市各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部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双评活动,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承诺制,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和行业形象。各地进一步加大了行政审批改革力度,规范了审批行为,减少了审批环节,普遍实行了“一站式”办公。各县(市)区还强化了对服务中心的投资建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庆安县实行了行政机关审批事项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市在各行业开展了治乱减负工作,对企业加大了扶持力度,对域外企业实行零干扰、免打扰。2002年,市本级仅为三精药业、银娃乳业、客运枢纽工程减免基础建设配

套费400万元,减免排污费38万元。各地还深入开展了对行政执法的评议监督工作。庆安县的季度评议,肇东市的全行业评议,都是成功的范例。通过评议,对执法部门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促进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5、政策环境进一步放宽,对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助推作用。全市结合实际制定有利于企业和外商生产经营的优惠政策文件148份1340多条;共清理文件3000余份,废止制约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60多份。肇东市制定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六项制度》、《肇东市创建优良发展环境“十条禁令”》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上迈出了较大步伐。庆安县先后出台了《庆安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庆安县鼓励房地产开发优惠政策》等,极大地增强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对招商引资政策进一步放宽,特别是对进入开发区的企业,在办理手续、土地使用、税费收缴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优惠。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上半年,全市共引进项目226个,到位资金11.9亿元,同比增长7.2%。宽松的投资环境,为实现规模推进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动力支持。

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市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服务意识不强,执法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些地方存在说功好、做功差,喊的多、干的少,上热下冷现象。有些行政职能部门轻管理、轻服务,存有较严重的以罚代管,只罚不帮的现象,错误地认为管理就是处罚,服务就是收费,导致管理职能弱化和执法目的扭曲。有的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文明执法意识不强。有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言行粗鲁,态度冷、横、硬、冲,勒拿卡要报等不正之风较为严重,该办的事顶着不办,可办可不办的事拖着不办,可这么办可那么办的事卡着不办。有的部门队伍建设抓得不力,对职工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导致一些工作人员素质差,不懂政策,不熟业务,甚至违法违纪。

二是行政管理体制不理顺,给部门执法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也导致“三乱”加剧,加重了企业负担。如审计部门,由于双重管理体制的束缚,对地方政府和行政执法等部门的审计监督受到了很大限制,难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还有一些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问题。我们现行的管理体制,存在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人员比例过高。据调查,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全额拨款的3763人,自收自支的3097人,差额拨款的2730人。这些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为了保开支,想方设法加重收费。还有的个别单位自行制定收费标准,确定收费项目,使“三乱”现象久禁不止,企业负担减而不轻。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个别地方参与竞争,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律。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规则应当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便我们有些政府部门还不适应驾驭市场经济规律的工作方法,不能为企业搭台唱戏,造成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不平等竞争,违背了市场规律。

四是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不够。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和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纪检部门的纪律监督和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这些层级监督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还须进一步加大力度。目前,这些监督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化,缺乏统一的协调推进机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一些违法违纪问题惩处的力度不够,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一些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

五是基础设施及公共环境建设投入不足,硬环境建设滞后。据调查,2002年市本级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费用3000万元,占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总收入1.9亿元的15。全市人均拥有城市维护建设资金204元,在全省排第8位,处于下游。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的开发区已经实现了“九通一平”,可我们现在只达到“六通一平”,个别县(市)“三通一平”也没有达到,而

且标准较低。全市现有城市绿地面积仅2432.5公顷,占建成区面积的17.6(国家现定中等城市为35)。学校、医院、公园、商店、宾馆、饭店等公共环境建设与发达城市比,明显落后。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状况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通过调查分析,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观念滞后。由于在一部分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中存在较严重的全局与局部利益错位、管理与服务职能错位,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思想上存在误区,没有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和“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观念,不能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抓环境建设,因而导致政府某些部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职能弱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二是部门利益至上。有些有行政执法执罚权的职能部门,为了本部门利益,为了小集团或个人利益,在行政执法中,违规执法、越权执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乱收乱罚,给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三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到位。在一些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事项该下放的没有下放,该精简的没有精简,对保留的审批项目缺乏严格规范,审批环节过多,审批程序过于繁杂。一些过时的政策,没有及时清理、修订,个别地方还存在用已经明令废止的政策文件收费的现象。四是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政府部门为纳税人服务,纳税人有权力监督政府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对策建议

针对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立足市情,狠抓当前,着眼长远,摆正局部和整体、管理和服务、监督和扶持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重点应抓好以下工作:

1、抓领导,确保政令畅通。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环境如何,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要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研究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办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条条部门的领导,要进一步深化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从放宽经济发展环境会影响部门、条条发展的误区中走出来,舍小家,顾大家,切实做到放水养鱼,真正树立起“发展是硬道理,改善环境是前提、是关键”的思想,按照市委一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和市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题推进组下发的《全市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的要求,锛住总体目标,扭住“八项任务”,紧跟阶段步骤,认真做好整治推进工作。

2、抓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把该减的审批项目减下来,把能减化的审批环节减下来,公开收费罚款标准,规范行政行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要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意识,对审批、收费、执罚、检查等行政执法行为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实施和办理,切实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严格监督、规范公务和管理活动。要继续深入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市县两级政府都要建立“政务超市”,推行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和服务承诺制等项制度,将行政审批、收费、政策咨询等事宜都纳入到政务超市中来,以此建立起办事高效、服务周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长效运行机制。在搞好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要积极探索行政制度的改革,理顺开支渠道,逐步减少自收自支人员。大量事实充分说明,只要存在靠罚没收入解决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问题,经济发展环境就很难宽松。

3、抓服务,着力提高工作效能。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要在搞好服务和提高效率上下功夫。一要认真清理废止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制定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更加优惠的政策,对该调整的政策文件要及时调整,并向社会公布,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二要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特[1] [2] 下一页

第四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建国60年来,我国的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二、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

(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合理

(二)城市地域分布不断改善

(三)城市群发展迅速

三、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四、城市功能日渐完善

(一)城市道路交通四通八达

(二)邮电通信迅速便捷

(三)城市环境更加优美3

五、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一)收入水平显著增长

(二)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三)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四)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增强,与建国前相比,不仅城市的市容市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衣食住行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农牧业是国民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当前,发展我国农牧业的途径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就在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无经济结构,让广大群众共同享受改革的成果。

——以山东省农村经济为例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在新形势下,面对金融危机可能存在的长期的、潜在的影响,我国需要增强政策调控的灵活性。同时,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我们要发展绿色经济,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调查目的

高 了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态势,认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约束因素,倡导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调查对象

Nongcunjingji $#%^%*huanjing&^*(&$

三.调查内容

1.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我国环境现状

3.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4.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四.调查结果

Hui一.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

(1)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但农产品供求紧平衡仍是长期态势。

当前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总体稳定,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有望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的短缺与过剩一直会交织存在,对农产品进口的依赖可能相应增长。

(2)2011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好于预期,但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可能出现变化。

(二)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和结构性特征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方面,农业农村经济更加与国民经济高度

相关。工业经济、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日益交融。另一方面,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和贸易对国内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我国环境现状

我国的生态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空气、土地、淡水、海洋。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不断增大。从1988年开始,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小或保持相对稳定;然而,二氧化硫和一些工业烟尘的排放量于2003年又重新攀升。(1)空气

中国空气质量一般来说较低。3/4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质量劣于国家标准的环境中。目前,有1/4的中国地区受到酸雨影响,使中国进入世界上受酸雨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列。

(2)土地

中国19%的陆地面积已遭受土壤侵蚀,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破坏尤其严重,其受侵蚀土地面积高达70%。

(3)淡水

由于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加上农业和水产养殖业排放的肥料、农药和粪便而造成大面积的富营养化,中国大部分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质较差,而且还在进一步恶化。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污水排放量一直在不断上升。中国约有75%的湖泊受到污染。

(4)海洋

中国海洋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并拥有广阔的大陆架以及海岸线外长达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但由于陆地污染物排放、石油溢出和其他海洋活动等,几乎所有的沿海地区都遭到污染。

三.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农业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形成从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到空气的“立体污染”,会造成河流、湖泊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农田化肥、农药通过排水沟渠流失到河流、湖泊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繁殖,水中氧+气减少,鱼类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

Ran有专家估算,目前我国水体氮磷污染物中来自工业、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大约各占1/3,但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也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在大量增加,垃圾的类型繁多,这也成为生活垃圾难以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的原因。

这是一种失调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视自然规律,掠夺性地开发资源,同时,经济活动带来的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中,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环境状况恶化,自然资源匮乏。

四.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淡水、耕地、矿产等主要资源从整体上看,数量短缺、质量下降、开发成本增大,将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

事实上,农村经济发展与控制污染,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性。生态环境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和农业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政策和制度,同时业缺乏相应的机构向农民宣传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并鼓励农民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首先是政策方面可以考虑从宏观调整个区域粮食基地建设的规划和农业生产的结构; 第二,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引导农民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第三,立法方面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相关法规,一些发达国家对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控制有机废弃物排放、促进有机废弃循环利用、控制农药污染等,都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借鉴。

第四,建立生活垃圾回收站,提高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

第五,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我国的人口仍然还在增加,人民群众的上活质量需要改善,会使农村经济和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我们唯有及早应对,从根本上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紧迫感。加大政府控制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决心。五.总结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模仿西方发达国家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村亦是如此,我们应注意以“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来发展农村。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农村可持续发展,才可能让农民持续增收。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中,应该努力做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发展。

第五篇: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区域性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当前,我县正在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开始步入扩张、裂变、规模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环境建设已成为影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日,县督考办组织力量,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我县农村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硬环境建设亟需加强。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电力、通信、道路、小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随着农村矿业的兴起和农业特色产业的壮大,水、电等资源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生产经营干扰因素亟需排除。一是来自行政执法部门的干扰。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化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并要求各部门按照县有关要求为企业和外商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但个别行政执法部门自身利益、个人利益至上,不顾大局,我行我素,“吃、拿、卡、要、报”现象仍时有发生,企业有苦难言。二是来自企业周围村民的干扰。企业周围部分群众思想保守,缺乏大局观念、发展观念、法制观念。在企业征山、占地过程中漫天要价,百般刁难;在修路、架电过程中以种种不正当理由,人为设置障碍;个别村痞村霸无事生非,敲诈勒索,蛊惑群众,制造事端。三是来自行业不正当竞争的干扰。我县食用菌、杏仁露、活性炭、铁选等行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竞相压价、以大欺小、以熟欺生等现象。同时有少部分业户只顾眼前利益,以次充好,作弊搀假,致使品牌受损,影响行业发展。

(三)乡镇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念亟需更新。部分乡镇过多地强调客观理由,认为无资源、无项目,不能积极主动挖掘发展潜力,创造发展优势,致使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同样没有现实“资源优势”的榆树林子镇、台头山乡,却能立足乡情,主动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强服务,建市场,搞外联,使蔬菜产业成为富民立乡的主导产业。这说明部分乡镇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还是主观努力不够,发展观念不新不活。

(四)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亟需维护。今年以来,我县农村连续发生多批进京、赴省、到市集体访和单户访。大量的信访案件分散了各级领导抓发展的精力,也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加强农村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农村矿业的发展暴露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企业开工缓慢,不能如期投产达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其适度超前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转变干群思想观念,在人文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人文环境是形成整体环境的基石和根本,软环境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要对干部群众持之以恒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重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和强化四种意识。一是开放意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靠项目、靠开放,要教育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靠山吃山”的资源发展观,强化“零资源经济”的发展观,树立大开放意识。二是大局意识。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全局意识,转变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三是法制意识。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群众知法守法水平,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四是进取意识。引导干部群众破除小富即安的保守观念,培树发展意识和进取精神。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政务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一是加强乡级执政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乡镇谋划发展、对外开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四种能力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增强服务意识。乡镇政府要承担起引导、扶持农户的责任,有效进行市场调研、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主动承担风险;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供需市场信息发布机制,为群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壮大经济人队伍,活跃农村经济。三是实施阳光工程。扎实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建立重大事项公示、社会听证、社情民意反映等长效机制。四是加强行风建设。有效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有效实施群众监督;开展执法、执纪大检查,突出解决部门行业不正之风问题。

(四)建立信访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在稳定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一是以预防为主,加大调处力度。要充分发挥信访网络的作用,常排查,勤调处。同时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要预先考虑信访因素,一旦发生矛盾,能够及时就地解决。二是齐抓共管,构建大信访格局。对信访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不仅要亲自抓,而且要善于调动副职及一般干部共同抓。三是加强干部教育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努力建设规范化机关,提高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减少工作偏差,维护群众利益。四是规范信访程序,坚持依法治访。加大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教育群众依法信访。对于有理访,要依法引导,妥善解决;对于无理访及信访过程中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严厉打击,促进信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五是加强群众思想教育,引导群众支持党委政府工作。教育群众既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又要依法规范自身言行。对群众反映符合政策,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讲明道理,取得他们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在群众中创造优化环境、加快发展的强大氛围。

下载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协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县委“打基础、创环境”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县政协组织县经济环境治理办公室、县商务局、县工商联等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县内有关部门、企业开展......

    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合集]

    第1篇: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区域性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当前,我县正在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热......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建国60年来,我国的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居民......

    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调查对象农村经济、环境问题一. 调查内容1. 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2. 我国环境现状3. 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4.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二.调查结果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一)当......

    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全五篇)

    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软件学院 软信1103班 刘宇鹏 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

    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5篇)

    有关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王红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区域性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当前,农村经济正在掀起新一轮经......

    2020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大全)

    2020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在发生了一个事件或情况之后,我们有必要弄明白问题情况,并将探寻到的规律和经验写进调查报告。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好的调查报告,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精选五篇)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标题: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学院:xxx 专业:xxx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以山东省农村经济为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