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解读》演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解读》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解读》。
我们知道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一种信念,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家喻户晓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凝聚力。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
所谓富强,是指富足而强盛的国家。对富强的追求,既有当代的意义,更具有传统的价值。
民主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要珍惜民主,创造民主,实现民主。
创建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自然需要文明。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进步。我们要的是全社会的文明,没有文明,也就没有和谐社会的建立。
和谐则综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其中体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局面。
自由指人民自由的权利。自由更是人民的基本权利。
现在所讲的平等,是指在物质生活、道德境界、法律上的平等。
公正是指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公正体现在法律上,法律是公正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每个人的合法权利都要受到保护。
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的政体,小到一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中运行。
爱国是每个人对于祖国的一种深深的依恋和爱护,一种油然而生的行动。
敬业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一个人不论担任着什么工作,都要遵守敬业这个朴素而又崇高的美德。
诚信是人类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明白诚信无价,假如你丢掉了诚信,就像是泥牛入海,再也找不回来了。
友善,是对人类关系的继承和发展,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友善,是创造和谐家园、实现民族梦想至关重要的一种态度。
说到实现民族梦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要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作为我们小学生,要从哪些方面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正处在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要刻苦学习,听从老师的教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平时要做到端茶递水敬长辈,学会感恩不能忘,才能体会到师长们的良苦用心,长大以后才能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填砖加瓦!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人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为了帮助各地各部门更深入地理解中央精神,本书秉承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了诸多创新性观点,是一本广大群众和干部学习的重要辅导读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内涵及其践行机制,内容丰富、体例新颖,语言流畅,资料翔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文字感染力,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后附问答100道复习思考题和读书征文,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部分内容,较好的把握了中央的战略部署,准确的反映了中央基本精神,可作为基层党校、干校、讲师团培训、组织宣讲的教材。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解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第四篇: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解读: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1、富强即国富民强、国泰民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2、民主即人民至上、权责共享。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
3、文明即多元包容、以和为贵。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4、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1、自由。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2、平等即众生平等、自尊自强。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3、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
4、法治即章法有度、自成方园。它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
2、恪进职守、乐业奉献。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3、一言九鼎、言重于山。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
4、推已及人、善行善心。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第五篇: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阿瓦提县第三中学 姓名:麦合木提江·艾山 教研组:汉语教研组 时间:2015年3月24日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不仅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极大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执政情怀。而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更是通过“发展、民生、党建、文化”这“四大主旨”,深刻诠释了“十八大精神”的本质内涵。
不断推动发展,可谓“十八大精神”之精髓。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正是着眼于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切实改善民生,体现“十八大精神”之根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抓住了民生问题也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胡锦涛就曾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加强党建,堪为“十八大精神”之内涵。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胡锦涛在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力发展文化,尽显“十八大精神”之要义。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绵延的精神血脉,是形成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的精神纽带,是孕育民族气质品格的精神基因,胡锦涛就曾在报告中说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以前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所言,“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以“十八大精神”为精神指导,争取为推动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不畏困难,勇于开拓,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各具功能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这24个字反映的是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工具。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祖国需要人才,我们教师要确实做到学有所成,有所作为,报效祖国,就必须把学习和提高思想结合起来,将知识和思想加以传承和创新,形成一股更有价值的文化思潮。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无前途的专业,只有没前途的学生。不能改变环境,可以去适应环境;不能控制他人,可以掌握自己;不能预知明天,可以把握今天;不能样样顺利,你可以事事尽力;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可以拓宽它的宽度。面对生活选择微笑,面对失败选择奋起,面对欺骗选择反思,面对弱者选择帮助,面对病魔选择驱除,面对死亡选择自然。切实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做一个有志向,讲诚信,有良好的道德水平,有团队合作精神,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年青教师。必定会实现祖国的长足发展,使社会长治久安。
对教师老说,师之德乃教之魂,教师的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的教师节,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这一殷切希望,为广大教师投身伟大的教育事业,传承社会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慰问信的重要精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和弘扬优良的教师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教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于自身及国家未来发展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态度,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旗帜,也是引领广大教师传播文明的指路明灯。广大教师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价值目标能否最终实现。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从目前的情况看,教师的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党的大政方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高度认同;他们时刻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毫无保留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全社会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杆;他们不改育人之乐,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毕生追求,成为良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推动者。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代教师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倾向,一些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过于重视和追求个人私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信心不强,各种消极的政治观点和错误的价值观念还存在一定的市场。理想信念源自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崇高性。但理想信念并不是完全抽象的,更不是高深莫测的存在,而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相联系,并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最终实现。就此而论,教师理想信念的坚定,与教师的教学本职工作密切关联。广大教师只有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通过教书育人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才能有成就感、幸福感和荣誉感,才能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教师要带头坚守职业操守,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育人先育己。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操守。教师的职业操守,是同教师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的职业操守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又是教育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教师队伍职业操守的水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就是坚守良好的职业操守。中华文明五千年,一直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高尚的职业操守也一直影响和感染着无数的国人。人们经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诗句来描绘教师的默默奉献,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来表达对教师的无限崇敬,用“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来颂扬教师的高贵品格。
我们要牢记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教师的先进性,以国家利益为重,民族利益为先,立足本职,立足实际,确立目标,学习十八大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当代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