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石之行:观“课内比教学”记实与思考
黄石之行:观“课内比教学”记实与思考
观赛课比武:观察记实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在黄石市黄石港区举办的湖北省第三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精英赛评比与观摩活动,我陪同我校的参赛说课教师教师韩文英教师参加了本次“课内比教学”活动。这次参加授课和说课的13个地、市、州的选手真乃是群英荟萃。我虽然是教物理学科的,不懂语文教学的技巧与艺术,但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实验中学张利琼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这节课被评为省级一等奖第一名,听这节课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让我耳目一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让人回味无穷。美文通过巧师的引导和解读学生才会发现和品味到它的美,独特的课堂设计和构想,才会激发和碰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黄石之行不虚枉!我把看到这节课用文字实录记下来,与各位读者共同分享这份美感。
学生提前进入了上课场地。张利琼老师笑容可掬地迎接学生的到来。将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和学案发给学生,她没有急于开始上新课,告诉学生说:“离上课还有五分钟,请同学们先预习文体,预习好课文是上好课的前提。”上课开始时,张老师首先让学生与她一起齐念:“我自信-我从容-我展示-我成功”,我想:张老师这样做一定是想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紧接着张老师用PPt 展示了乌江的图片,并配有美妙的乐曲,随继在黑板上写出了“乌篷摇梦到春江”这一课题,我们一起乘着乌篷船起航吧!请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课题,学生读完后,教师问:“把‘梦’换成‘浆’行么?”学生开始分组讨论,在组内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位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回答:“把‘梦’换成‘浆’这个题目就不美了。”张老师接着问:你能说出你的理由吗?学生回答说:文本就是以“梦”为线索和文眼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哪些句子有“梦”字。学生开始积极在文本中找这些句子,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巡视,并加以点拨和提示,学生还找不到,老师要学生再读文本再找,发现学生读得不够好,老师给学生示范。在老师不厌其烦的引导和启发之下,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找出了:“种梦-圆梦-绘梦-醉梦”等句子。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评价:“我看到每位学生都在积极思考、搜寻,真不错。”老师再问:“‘春江’改为‘富春江’行否?”,在学生充分读课文和领会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踊跃发言:“不行,这样一改没有诗意。”张老师追着问:“能否将‘摇’改成‘圆’?”学生争先孔后有各种各样的回答,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完全否定,只是一步步启发学生,在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和启发之下,学生达成了共识“这样就不能表现江水的平静和作者的悠闲之感。”老师设计了几个活动:活动一:在文中找美句,学生一边琅琅诵读美文,并沉醉于美文之中,让学生找到后并大声诵读。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回答:“‘捕字’用得好,并阐述理由,‘闪字’用得好,它表现出了宁动。”老师又鼓动学生:“要做一个善于发现的人。”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老师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在这样一种学习气氛下,老师对学生的赞美一点也不吝啬,老师不停地把话筒传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能充分地展示自己。老师在传递话筒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羞羞达达不敢说又想说,老师鼓励这位学生,你大胆说,说错了不要紧,老师就想当你们“爱”和“美”传递的使者。活动二:要学生倾情地诵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一个学生动情的朗读,其它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读,这都是学生自发的、发自内心地对美文、美句的共鸣。在这样一种和谐共振的气氛下,老师又对学生恰到好处地进行赞美:“富春江真是出诗人的地方”。活动三:教师给出了四张图片,让学生对画指出是课文中的哪一段,并说写的是什么,真是水到渠成,学生一下就回答出来了,理由又充分。为了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慧,老师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任务:你们能对照这四幅画及黄石的山水作诗吗?不到两分钟,四位学生的把自己作的诗朗朗上口的吟诵出来,学生都发自内心地鼓掌,一点没有哗众取宠和作秀的成分,让评委和观众都折服了。这样的课堂生成效果也可能处于张老师的意料之外,张老师赏视学生情感和智慧的闸门象泄洪一样,赞不绝口地夸讲学生:“你们班真是出诗人的沃土,你们每个学生都是智慧之星,让老师也感到嫉妒了,我们乌篷船要归航了。老师、学生、评委、观众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还都陶醉在这鲜美的佳肴之中,真是余韵未了。
想听听专家的点评吗?今天上了七节语文课,最后黄石市的一位专家只对张利琼的一节课进行了点评,其它教师的课只是一句带过,点评十分精炼。点评的要点是:武汉的这位老师的课堂太美了!一是美在引入。从文眼、题眼进入文本。二是美在语言的灵性。对学生赞美的语言情真意切,特别动听。三是语文味很浓。亲情地朗读示范,引导学生读、说、品、写、用恰如其分。四是美在学生能力的展示。学生的读、写展示得淋漓尽致。五是美在师生的和谐。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合作。六是美在教学的过程。过渡自然,相得益彰,真是美不胜收,师生终身受益。观说课取经:如何说好课?
要把课说好,要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教材分析要把握整体、简明扼要,教学目标指向明确,要体现三维目标,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流畅,思路清晰,个个环节紧紧相扣,过渡自然,行云流水。教学课件做得精致,能凸显宏观与微观教学。教师神态自然,得体大方,语言流利顺畅,抑扬顿挫,激情飞扬,能深深地打动评委或观众。具体应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好说课的几个基本程序
说课开始时,简明扼要介绍自己的身份和当地的人文风情,单刀直入所说的内容。再依次是:说教学理念——说课堂教学模式——说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各教学环节脉胳清晰,运用的教学理念、方法、方式在各环节中能较好的体现,采取的措施能有力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学中的亮点能展示在某一环节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说教学效果(要把握分寸,要根据学情来预设教学效果,不要说过多的缺失,要说带有普遍性不足的现象及在学科教学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说板书设计——说课终叙或整体教学设计说明。
二、说课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课件的制作要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综合利用。可将自己课堂教学实录精彩片段的视频插入其中,说课的几大程序、教学环节、知识间的内存联系要用框图显示出来。在说课时,要有表情,有肢体语言,语言优美,表达清晰流畅,有感染力,鼓动力,还可将自己在课堂上精彩的表现用语言、文字、动作、道具、实验等展示出来。要将自己在教学中用到的资源(供学生阅读的资料,设计的问题、反馈题)要展示出来。还要将自已的教学策略融于各环节之中。
三、说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教学设备的操作要熟练,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教师对说课稿要乱熟于心,尽量做到脱稿说课。当出现意外时,要随机应变。特别要注意控制好说课的时间,时间的分配要合理,要做到重点突出,说话的间距、速度、频率张驰相济,疏密相间,说课时间最好控制在13分钟左右。关于说教材,或是关于对教材的解读分析,此环节不应仅停留于课文所处于教材的哪个年级哪个单元,更应放眼于整本教材、初中的整套教材,明确它整个初中语文课程及学生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落实“双基”要求,同时要把握重点字词,利用好的文眼理解文章。文言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读的具体指导,现代文也要加强对重点语句、段落的朗读体会。教法的选择与设计不是为了应付说课环节的需要,为了说而说,而是要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构成密切关系。要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让评委能看出你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如何落实你的教学理念的。
观校内教学:课堂教学剖析与问诊 本周教研室各科教研员及教育局教学督导组成员分别对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进行了全面而细致地检查。他们反馈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性,提出的意见忠恳,问题指导到位,为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的问诊指明了方向。从“两检”中反映的共性问题是: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观念落后,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方法陈旧,师生间互动性不强,小组合作学生流于形式,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不懂得学生的认知规律。专业能力不强,集体研究的氛围不浓,集体备课的质量不高,个性化的教学体现不明显,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不清,知识结构不明,问题指向不明,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效率低下。
从“两检”中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存在问题较大的少数教师都是平时不注重学习和研究的教师,不能与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保持同步,现已与同伴拉下了较大的距离,其结果导致不同教研组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教研组不同年级间存在差异,同备课组不同教师间存在差异。从而出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个体间差异甚大。对这部分问题较大的教师要彻底改变他们的教育观念和专业素养还必须下猛药。在后阶段开展的“两课”活动中,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对他们进行联动问诊,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制定强有力的措施,以课堂为行动的阵地,让这些老师加快跟进学校发展的步伐。
国家的新课改将近走过了十年的历程,我们学校近六年来循序渐进朝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稳步推进。但少数教师一直还处于原地踏步或徘徊不前。借省教育厅开展的“两课”活动的春风,学校应从何入手来让少部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如何让“两课”活动这一老传统焕发新魅力呢?在全段学习、宣传、制定方案、开展赛课,评价总结的基础上,我认为应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入手,邀请专家、学科领头人、教学骨干对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大会诊,将老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跟踪研究、同伴互助等系列途径来开展有效的校本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大面积提升教育质量。
第二篇:黄石之行:观“课内比教学”记实与思考
黄石之行:观“课内比教学”记实与思考
观授课比武:观察记实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在黄石市黄石港区举办的湖北省第三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精英赛评比与观摩活动,我陪同我校的参赛说课教师韩文英教师参加了本次“课内比教学”活动,黄石之行:观“课内比教学”记实与思考。这次参加授课和说课的13个地、市、州的选手真乃是群英荟萃。我虽然是教物理学科的,不懂语文教学的技巧与艺术,但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实验中学张利琼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这节课被评为省级一等奖第一名,听这节课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让我耳目一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让人回味无穷。美文通过巧师的引导和解读学生才会发现和品味到它的美,独特的课堂设计和构想,才会激发和碰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黄石之行不虚枉!我把看到这节课用文字实录记下来,与各位读者共同分享这份美感。
学生提前进入了上课场地。张利琼老师笑容可掬地迎接学生的到来。将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和学案发给学生,她没有急于开始上新课,告诉学生说:“离上课还有五分钟,请同学们先预习文体,预习好课文是上好课的前提。”上课开始时,张老师首先让学生与她一起齐念:“我自信-我从容-我展示-我成功”,我想:张老师这样做一定是想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紧接着张老师用ppt 展示了乌江的图片,并配有美妙的乐曲,随继在黑板上写出了“乌篷摇梦到春江”这一课题,我们一起乘着乌篷船起航吧!请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课题,学生读完后,教师问:“把‘梦’换成‘浆’行么?”学生开始分组讨论,在组内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位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回答:“把‘梦’换成‘浆’这个题目就不美了。”张老师接着问:你能说出你的理由吗?学生回答说:文本就是以“梦”为线索和文眼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哪些句子有“梦”字。学生开始积极在文本中找这些句子,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巡视,并加以点拨和提示,学生还找不到,老师要学生再读文本再找,发现学生读得不够好,老师给学生示范。在老师不厌其烦的引导和启发之下,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找出了:“种梦-圆梦-绘梦-醉梦”等句子。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评价:“我看到每位学生都在积极思考、搜寻,真不错。”老师再问:“‘春江’改为‘富春江’行否?”,在学生充分读课文和领会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踊跃发言:“不行,这样一改没有诗意。”张老师追着问:“能否将‘摇’改成‘圆’?”学生争先孔后有各种各样的回答,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完全否定,只是一步步启发学生,在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和启发之下,学生达成了共识“这样就不能表现江水的平静和作者的悠闲之感。”老师设计了几个活动:活动一:在文中找美句,学生一边琅琅诵读美文,并沉醉于美文之中,让学生找到后并大声诵读。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回答:“‘捕字’用得好,并阐述理由,‘闪字’用得好,它表现出了宁动。”老师又鼓动学生:“要做一个善于发现的人。”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老师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在这样一种学习气氛下,老师对学生的赞美一点也不吝啬,老师不停地把话筒传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能充分地展示自己。老师在传递话筒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羞羞达达不敢说又想说,老师鼓励这位学生,你大胆说,说错了不要紧,老师就想当你们“爱”和“美”传递的使者。活动二:要学生倾情地诵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一个学生动情的朗读,其它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读,这都是学生自发的、发自内心地对美文、美句的共鸣。在这样一种和谐共振的气氛下,老师又对学生恰到好处地进行赞美:“富春江真是出诗人的地方”。活动三:教师给出了四张图片,让学生对画指出是课文中的哪一段,并说写的是什么,真是水到渠成,学生一下就回答出来了,理由又充分。为了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慧,老师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任务:你们能对照这四幅画及黄石的山水作诗吗?不到两分钟,四位学生的把自己作的诗朗朗上口的吟诵出来,学生都发自内心地鼓掌,一点没有哗众取宠和作秀的成分,让评委和观众都折服了。这样的课堂生成效果也可能处于张老师的意料之外,张老师赏视学生情感和智慧的闸门象泄洪一样,赞不绝口地夸讲学生:“你们班真是出诗人的沃土,你们每个学生都是智慧之星,让老师也感到嫉妒了,我们乌篷船要归航了。老师、学生、评委、观众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还都陶醉在这鲜美的佳肴之中,真是余韵未了。
想听听专家的点评吗?今天上了七节语文课,最后黄石市的一位专家只对张利琼的一节课进行了点评,其它教师的课只是一句带过,点评十分精炼。点评的要点是:武汉的这位老师的课堂太美了!一是美在引入。从文眼、题眼进入文本。二是美在语言的灵性。对学生赞美的语言情真意切,特别动听。三是语文味很浓。亲情地朗读示范,引导学生读、说、品、写、用恰如其分。四是美在学生能力的展示。学生的读、写展示得淋漓尽致。五是美在师生的和谐,教学反思《黄石之行:观“课内比教学”记实与思考》。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合作。六是美在教学的过程。过渡自然,相得益彰,真是美不胜收,师生终身受益。
观说课取经:如何说好课?
要把课说好,要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教材分析要把握整体、简明扼要,教学目标指向明确,要体现三维目标,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流畅,思路清晰,个个环节紧紧相扣,过渡自然,行云流水。教学课件做得精致,能凸显宏观与微观教学。教师神态自然,得体大方,语言流利顺畅,抑扬顿挫,激情飞扬,能深深地打动评委或观众。具体应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好说课的几个基本程序
说课开始时,简明扼要介绍自己的身份和当地的人文风情,单刀直入所说的内容。再依次是:说教学理念——说课堂教学模式——说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各教学环节脉胳清晰,运用的教学理念、方法、方式在各环节中能较好的体现,采取的措施能有力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学中的亮点能展示在某一环节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说教学效果(要把握分寸,要根据学情来预设教学效果,不要说过多的缺失,要说带有普遍性不足的现象及在学科教学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说板书设计——说课终叙或整体教学设计说明。
二、说课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课件的制作要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综合利用。可将自己课堂教学实录精彩片段的视频插入其中,说课的几大程序、教学环节、知识间的内存联系要用框图显示出来。在说课时,要有表情,有肢体语言,语言优美,表达清晰流畅,有感染力,鼓动力,还可将自己在课堂上精彩的表现用语言、文字、动作、道具、实验等展示出来。要将自己在教学中用到的资源(供学生阅读的资料,设计的问题、反馈题)要展示出来。还要将自已的教学策略融于各环节之中。
三、说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教学设备的操作要熟练,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教师对说课稿要乱熟于心,尽量做到脱稿说课。当出现意外时,要随机应变。特别要注意控制好说课的时间,时间的分配要合理,要做到重点突出,说话的间距、速度、频率张驰相济,疏密相间,说课时间最好控制在13分钟左右。关于说教材,或是关于对教材的解读分析,此环节不应仅停留于课文所处于教材的哪个年级哪个单元,更应放眼于整本教材、初中的整套教材,明确它整个初中语文课程及学生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落实“双基”要求,同时要把握重点字词,利用好的文眼理解文章。文言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读的具体指导,现代文也要加强对重点语句、段落的朗读体会。教法的选择与设计不是为了应付说课环节的需要,为了说而说,而是要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构成密切关系。要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让评委能看出你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如何落实你的教学理念的。
观校内教学:课堂教学剖析与问诊
本周教研室各科教研员及教育局教学督导组成员分别对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进行了全面而细致地检查。他们反馈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性,提出的意见忠恳,问题指导到位,为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的问诊指明了方向。从“两检”中反映的共性问题是: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观念落后,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方法陈旧,师生间互动性不强,小组合作学生流于形式,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不懂得学生的认知规律。专业能力不强,集体研究的氛围不浓,集体备课的质量不高,个性化的教学体现不明显,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不清,知识结构不明,问题指向不明,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效率低下。
从“两检”中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存在问题较大的少数教师都是平时不注重学习和研究的教师,不能与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保持同步,现已与同伴拉下了较大的距离,其结果导致不同教研组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教研组不同年级间存在差异,同备课组不同教师间存在差异。从而出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个体间差异甚大。对这部分问题较大的教师要彻底改变他们的教育观念和专业素养还必须下猛药。在后阶段开展的“两课”活动中,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对他们进行联动问诊,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制定强有力的措施,以课堂为行动的阵地,让这些老师加快跟进学校发展的步伐。
国家的新课改将近走过了十年的历程,我们学校近六年来循序渐进朝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稳步推进。但少数教师一直还处于原地踏步或徘徊不前。借省教育厅开展的“两课”活动的春风,学校应从何入手来让少部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如何让“两课”活动这一老传统焕发新魅力呢?在全段学习、宣传、制定方案、开展赛课,评价总结的基础上,我认为应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入手,邀请专家、学科领头人、教学骨干对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大会诊,将老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跟踪研究、同伴互助等系列途径来开展有效的校本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大面积提升教育质量。
第三篇:我与“课内比教学”
我与“课内比教学”
我校于2011年10月份举行了全体教师赛课活动,此次活动是在全省全面实施“课外访万家,课内比教学”的宗旨下进行的,旨在推动我校新课程实施、探讨和改进小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总结和推广小学新课程实施以来的课堂教学经验,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次“比教学”使我感受颇多,成长许多,略谈几点体会:
一、课内比教学给了教师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从教多年的教师们都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特别是他们对学生的指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有的重视对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有的重视学生的互相交流„„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把自己的教学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比如段立新老师执教的《圆的面积》十分注重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通过对话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更值得一提的是,段老师竟然可以从生活中切海带这一小小的事情和圆的面积联系起来,让我不得不佩服段老师的学习钻研精神,也让我不禁羞愧起来,年纪轻轻的我竟然没有钻研精神,是段老师提醒了我要“学到老、活到老”,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再比如李伟霞老师执教的《艺术字》让我感受了美术课的魅力,她用绚烂多姿的艺术字烘托课堂的气氛,带领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深入学生的心灵。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
还有程菊芬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让我看到了年轻老师的成长;冯颖老师丰富的教具学具让我感受到数学课的乐趣;林向红老师课堂问题的随机应变让我学到了教学的机智„„总之,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
二、课内比教学活动给了教师们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
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给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课后,教师们互相讨论自己上,课之后的体验、收获和不足,都能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或建议,争取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它山之石,可以为玉”。在学校里,教师们虽然所教的科目不同,但他们的教学方法都有共同之处,非常值得我学习。比如我们的陈校长提出向40分钟要质量,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并注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了不同坡度的练习,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梅校长说:教师要有信心教好学生,如果一味地去抱怨学校的生源、责怪学生的迟钝、责怪家长没有管好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永远会处于失望甚至失落的状态,最后在不良的恶性循环中品尝失败的苦果。是的,面对这些农村的孩子,我也曾发出怨言:“家长都不管不问,我们老师怎么管?”听了梅校长的话,我不禁心生惭愧,同时,梅校长的话也成为了鞭策我前进的动力。
本次活动收获不小,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不足。我认为还有如下问题值得深思:
1、如何把创新与思维训练、基础知识训练相结合,还要深思。
2、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实效性,不能单靠一些新颖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而是要靠教师扎实的功底把学生引入知识的天地,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从而自觉地去探究、去钻研。
3、有的教师都没有及时捕捉到课堂生成的问题,而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了教学预设,所以课堂没有亮点。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捕捉教育的契机,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从而使课堂高潮迭起,产生了一个又一个不曾预约的精彩。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走上了讲台,不是重复一次教案,而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一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应深入解读教材,了解课堂,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课堂生命的再创造,争取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走进数学,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为学生真正营造一个绿色的生态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勇于创新变革的人
总之,在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的收获很多。我认为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更能成为广大教师成长的舞台。活动使我明白了 “比教学”比的是教师的能力和业绩,通过“比”来打破平衡,引入竞争,充分展示更让人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专业成长,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知识”,从“授人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把“比教学”活动导向“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有时代特征的湖北名师。
第四篇:我与课内比教学
“我与课内比教学”征文:运用各种手段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那么,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反映就会最清晰,思维活动也最活泼,最有效,在学习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兴趣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任务,尚未树立起明确的认识,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有重要地位,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他们的强烈注意和很大的兴趣。现代教育工具那优美的乐曲,动感的画面,能为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变抽象为形象,唤发兴趣 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有充分的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和深化感知。
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把抽象变为直观形象的方法适应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比较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理解力差与教学概念抽象的矛盾,使学生沿着实物--表象--抽象的顺序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思考,诱发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然后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为发展智力服务。所谓设疑,是老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兴趣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的产生,改变了传统教学多以静态形象为主,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单调、枯燥的状况,以生动的卡通形象,再现生活情境,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游戏等等也能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面达到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四、组织学生游戏,增强兴趣
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至多8-10分钟,在课堂上易于疲劳,精力容易分散。利用多种媒体辅助新颖、灵活多样的游戏活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游戏规则,并能极大地调节他们的精神状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所以我在课堂上经常安排一些小游戏,让小朋友的天性在游戏中得到显露。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既满足了小孩子爱玩的天性,又将当天的内容教给了他们。
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实物、游戏等教学手段,就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力,使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课内比教学”征文
在学校数学教研组的统一安排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校数学“课内比教学”活动终于圆满完成。作为其中一员的我经历了上课、听课和评课,深深感到这次赛课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
作为农村学校,教学环境、硬件设施、生源质量等客观因素,还有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研活动,大多数农村教师教研意识淡薄,致使教学方法单一。通过本次的课内比教学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锻炼了教师基本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课内比教学这个舞台上,教师们更新了观念,学到了方法,积累了经验,丰富了阅历,迅速地成长起来。很多教师以这个舞台为起点,由普通一兵锻造为骨干。我们看到,沉寂的课堂变得活跃,曾受冷落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思维的大门在循循善诱下悄悄打开,涌出股股清泉,学生的很多见解令我们为师者耳目一新。在交流教学以外,教师们在一起交流人生的体验,成长的经历;交流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为师以来心得;交流德艺双馨。同时,这种本土化的教研形成了“全员性、互补性、连续性、实践性”的特课内比教学使我受益匪浅:扩大骨干教师的作用,凸显合作互助精神,实现农村教育相对的均衡发展。这种种活动不仅仅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思路的改观,更带来了师生行为的转变,带来了一种活力,一种精神,一种崭新的价值观念。课内比教学活动促使我们教师肩并肩、手拉手地站在一起,济济一堂,共谋发展;尝试耕耘,也尝试收获;创造高质量的教学,也创造高质量的人生。通过听课,我发现每位同事在教学上都有自己的风格。当然,我也有我的风格。用同事们的话说,我备课认真、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课堂环节清晰、能够抓住重点进行教学„„总之,我属于勤奋严谨的教师,但缺少教育低年级学生的艺术。当我认识了自己的短处以后,我就对症下药,向同事们讨教教育低年级学生的方法,争取搞好低年级的组织教学,让自己扎实的数学知识和踏实的作风在小朋友的心灵上起到美好的作用。
“课内比教学”心得体会
沔城回民中学
刘玉波
11月一日至18日,我有幸参加沔城学区回民中学的“课内比教学”活动,在经历了说课、评课、讲课的过程中,深深感触到这次赛课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教师们精彩纷呈的表现,给我送上的是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在说课、评课环节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自身在理论上的欠缺、不足。这次的说课内容是初三年级上册第二十四单元数学圆周角内容、听的是初二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这两个内容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写说课稿的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并不是毫无把握,但是在理论依据上还是很吃力,说明平时的积累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参加本次活动,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及生活中,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开阔自己的视野,努力提高自己,使自己的理论水平上升一个新的高度。
二、“交流”与“提高”。
通过本次的课内比教学活动,提高了我的课堂教学的效果,锻炼了我的教学基本功,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在这次讲课环节中,我要讲的内容是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内容。这个内容恰好是我以前教学过的,当我看到这个课题时,心中充满了希望。在学校领导和各位同事的鼓励帮助下,从接到教学内容到正式上课,在不断的教学锤炼中,我学到了更多,思考了更多,收获了更多。上课虽然只有短短一堂课的时间,但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大的挑战。研究教材、备课、反思、一次又一次不断地修改完善教案,这一系列的过程是思想交流和情感对话的过程,是一次次痛苦的超越后逐渐逼近本真的过程。每一次思维碰撞后的顿悟,都让我品尝到更进一步的喜悦,每一次理念偏离后的矫正,都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兴奋。
比赛前的准备过程是痛苦的,但我同时也快乐地感受到,痛中伴随着沉甸甸的收获„„
有机会参加本次教学比赛对我来说是幸运的。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有丰厚的收获,更有深刻的思考。
1、在本次活动中,我拓宽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经验,同时使我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通过这次教学比赛,我也深刻感受到自己还在教学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也使我充分感受到“终身学习”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使自己永远处于充电的状态,才能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永远的自信。
3、对于教师而言,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动态生成的新课堂,面对的是学生这群鲜活的个体,对于课堂上预想不到的各种状况和问题,还需要我学习和掌握相当灵活的教学机智。
4、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多抓住机会锻炼自己,使自己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积累教学实践智慧,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充实自己。
第五篇:我与课内比教学
五彩缤纷的课堂
——我与“课内比教学”
石化三小 何成芳
金秋十月,“课内比教学活动”在我校如火如荼的展开。一次次的教育教学改革让我有时清醒,有时茫然: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优秀的,是有效的?我的语文课堂应该怎样做到有效、有趣?这次的“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如沐春风。置身于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她们或循循善诱,水到渠成;或声情并茂,激发学生;或运用多媒体手段,勇于创新;或扎根传统教学阵地,无一疏漏。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新颖的教学思路与设计,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一、现代化的手段,大放异彩
在这次教学比武中第一大亮点是多媒体的运用,有一半的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这些制作精美的课件,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习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给学生和听课者带来了很大的视觉冲击,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快捷和方便。比如一个品德老师上《美丽的地球》,我们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绿色的地球被缚住了在哭泣的图片,紧扣主题。接着课件又展示了茂密的森林苍翠欲滴;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还有晶莹剔透的水滴、蔚蓝清新的天空,让孩子们不由自主的发出了“啊,好美啊”的赞叹,可就在学生们沉浸在这美丽的画面中的时候,屏幕上却赫然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漫天飞舞的白色垃圾;大量涌入河流的工业污水;大肆飘入空中的滚滚浓烟,强烈的反差刺激了学生的眼球,也刺痛了学生的心,让他们不禁思考: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地球?学生的这种心灵触动显示我们的教学目的已经达到了。彭老师的数学课《数字的排列与组合》,老师利用课件创建了一个童话王国,让学生去探险,去闯关,把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点设计成游戏难关,孩子们兴趣盎然,在游戏中就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传统教学模式,扎实有效
在我校有几位语文教师,她们的教学风格一如她们平常的为人处事,看上去那么低调,不动声色,但实际上却又那么实实在在。她们的课堂看似波澜不惊,没有一点作秀的“花”架子。尤其一年级李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深刻。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李老师在教授《弯弯的月亮》时,她以此为据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有充分的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和深化感知。她课前利用剪纸剪了一个弯弯的月亮,一艘弯弯的小帆船贴在了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这个比喻句,她还准备了一根银杏树枝,让学生走近观察树叶,并依据观察的结果试着说个比喻句,顺势让学生扩展到生活中,再说说自己想到的比喻句,老师的引导是那样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学生的理解掌握是那样步步为营,无一疏漏。听了她的课我才懂得了什么叫“真真切切搞教学,扎扎实实教语文”。
三、综合实践课堂,开放创新
综合实践学习也走入了教学比武场。科学课《鱼》的教学是别开生面,热闹非常。每小组学生带了几条鲜活的鱼来到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仔细的观察着鱼的外观,了解鱼的特点。并利用准备的实验器材,根据自己的猜想去设计实验过程,去求证鱼是靠什么呼吸的,是靠什么游动的等疑问。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人人都在出谋献策,鱼儿溅起的水花落在了孩子们绽开的笑脸上。这样的课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训练了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能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发展。合作交流的热闹场面充分展示了每个孩子的个性,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沉闷。走进多彩的课堂,让我深深感触到“课内比教学”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教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听课的每一教师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更让我们每个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