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巡视工作必须加强和改进:2018年遴选公务员纪委监委考点(下)
巡视工作必须加强和改进:2018年遴选公务员纪委监委考点(下)
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之四:用好成果 狠抓整改
成果运用是影响巡视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在当前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阶段,更好发挥巡视在党内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就要把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的要求落实到巡视成果运用中,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分类处置,做到件件有着落。
巡视工作有“三步曲”,发现问题、负责任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推动问题解决。巡视发现问题本身就是震慑,用好巡视成果就能形成更强有力的震慑。如果巡视过后便万事大吉、一走了之,有病不治、问题得不到解决,有问题的人就会长出一口气,群众更会失望,甚至对我们失去信心。巡视成果运用到位,对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促进作用,这样才有利于治本。
用好巡视成果,首先必须加强分类处置。巡视组对巡视成果要了然于胸,对发现的问题要有思考、有分析、有判断,进行综合提炼。按照重点突出、客观准确、言简意赅的要求,向党委和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情况,负责任地提出分类处置建议。对发现的体制机制问题,要进行抽象和归纳,解剖麻雀、举一反三,把普遍性问题找出来、把教训总结出来,提出治标和治本的对策建议,报送相关部门和领导,为推进改革提供“活”情况。
用好巡视成果要有紧迫感,谁的问题谁负责整改。要及时把问题线索捋清楚、分下去。对发现的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移交纪委核查处置;对发现的选人用人问题,移交组织部处理;对发现的领导干部的一般性问题,要向被巡视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党组织反馈;对发现的班子成员的问题,要向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反馈,只要不涉及一把手本人,都要讲清楚。各相关部门对巡视组移交的每一件事项,都要依规依纪严肃认真处置。尤其是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清楚就要先处理,决不能放任自流,等问题成堆才处理。
巡视成果要真正落到实处,关键看整改。整改不到位,巡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要牵住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强化被巡视党组织的主体责任,整改意见书由党委书记签收、立此存照。党委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把责任压下去、落实到人,层层传导压力。对发现的作风、选人用人方面的问题要限期整改;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要及时查实,对有问题的干部发现一批、惩治一批、挽救一批。要以公开促整改,整改结果既在本地区本部门进行党内通报,又向社会公布,接受党内、群众和舆论的监督。
巡视监督不是一阵子。巡视组在巡视过后要跟踪整改情况,对已巡视过的地方或部门杀个回马枪,开展“回头看”,看看问题是不是通过整改真的改好了,党委和纪委是不是真的把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担起来了。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彻底、效果不明显、查案不够、震慑作用不大的,要抓住典型、严肃问责,决不放过。
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之五:上下联动 全国一盘棋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新形势下,省区市巡视工作要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形成中央和省一级巡视工作上下
联动、全国“一盘棋”的态势。
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如何落实到省一级,是关乎全局的大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央纪委查处的中管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很多都是发生在担任下级一把手期间;有的省已查处的领导干部中,半数以上属于带病提拔,有的一把手甚至带病在岗10年、20年,屡被提拔。廉洁自律底线被突破,政治纪律红线被虚置,就会严重破坏政治生态,污染从政环境。如果省区市党委不作为,不把腐败遏制在基层,让有问题的人逐级提拔,最后就会把问题全部推给中央。在反腐败问题上,只靠中央抓,那能抓得过来吗?只有形成全链条,上下联动,才能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巡视监督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督促省区市党委加强监督,把巡视工作向地市县一级延伸,就是要盯住一把手和班子成员,使他们自进入主要领导干部行列起就受到严格的管理监督。只有震慑常在、监督常在,才能做到抓早抓小,防止带病层层提拔、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这也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所在。
伴随着中央精神的明确,在中央巡视组的示范带动下,各省区市对巡视内容、方式方法、组织制度进行探索创新,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积累了不少好经验。但是,当前省区市巡视工作发展还不平衡,面临不少问题。有的地方党委旗帜不鲜明,没有把巡视工作当成主体责任去落实,而是推给纪委、组织部,个别人甚至发现了问题后,还在那里当看客、说客。省委“五人小组”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有的党委书记听取工作汇报时讲表态的话多,不对巡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也不梳理、研究和处置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有的巡视组缺乏责任担当,聚焦“四个着力”不够,发现问题
能力不强,不能摆脱人情干扰。有的地方巡视成果运用不充分、移交问题线索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缺乏保障,严重影响了巡视效果。
巡视工作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具体化。是不是重视巡视工作,反映的是从严治党的态度坚决不坚决,采取的措施硬不硬,责任担当强不强。省区市党委书记要坚强有力地领导好本地区的巡视工作,多提出具体要求。要健全完善省区市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巡视工作制度,“五人小组”要认真听取每轮巡视综合汇报。针对发现的问题,党委书记的讲话不能只是点个卯、表个态,必须旗帜鲜明对重点问题的人和事提出具体处置要求。省委书记的巡视讲话要向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备。要充实力量,扩大覆盖面,充分发挥巡视监督的效力。
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要求是十分明确的,关键在联系实际、真抓实干、狠抓落实。要推动省一级巡视工作真正深入下去,形成以中央巡视为主体、省区市和中央单位巡视为基础的工作格局。
第二篇:2018年遴选纪委监委考点:纪委监察如何实现各部门相互制约
纪委监察如何实现各部门相互制约
问:如何形成执纪监督、审查调查、案件监督管理、案件审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中央纪委研究室:监察委员会要着力加强自我监督和制约,通过明确工作职能、细化履职方式、完善配套制度,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在领导体制上,探索统分结合,实行既分工负责又集体决策的体制。实行“监督、审查、案管、审理”相对分离,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分管执纪监督、审查调查、案件监督管理和案件审理。建立集体决策制度,问题线索处置、审查调查方案、采取审查措施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审理意见与审查调查意见不一致时必须经集体研究,经协商一致,按程序报批。
在工作机制上,探索流程再造,建立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机制。案件监督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所有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实行动态更新、汇总核对、全程监控,对执纪监督、审查调查工作进行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执纪监督部门负责所联系地区和部门的日常监督,不负责具体案件查办;审查调查部门负责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初步核实和审查调查,实行一次一授权,不固定联系某一地区或者部门,由案件监督管理部门统一调度;案件审理部门负责审核把关,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退回审查调查部门补充证据或重新调查。
为确保集中统一领导,保证质量和效率,要建立相互支持、协调衔接的工作机制。
案件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审查调查部门的线索处置、审查调查情况进行跟踪研判,在安全保障、陪护力量协调等方面支持审查调查部门的工作。审查调查部门要将工作进展、线索处置进度以及相关审查调查数据统计情况及时报送案件监督管理部门,便于汇总分析。案件审理部门要在制定取证指南、细化证据标准、发布典型案例等方面,对审查调查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和支持。
问:检察机关涉改部门在办案件和问题线索应如何处理?
中央纪委研究室:检察机关要按照“老事老办法、新事新办法”的原则,处理好在办案件和问题线索,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及时进行清理。检察机关要做好有关职务犯罪案件及问题线索的清理和分类登记,确保及时、高效、完整地移交案件及问题线索。对于可能超过追诉时效的线索及在监察委员会成立之前可能超过办案期限的案件,必须全部办结;对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及上级交办的案件、线索,涉众、涉稳等敏感案件、线索,以及不属于监察委员会管辖的案件,争取尽快办结;对于被举报人或嫌疑人可能逃跑、存在串供可能等紧急情况的案件及线索优先办理,争取尽快办结。
做好移交与分配。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检察院移交案件及线索的管理台账,一案一登记,一卷一移交,对于案卷材料要逐一清点、逐一签字登记,确保全程留痕。检察院移交监察委员会的未结案件及已开展初查工作的线索,原则上交由原承办人继续办理;已经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后续补充侦查等工作,由原承办人继续
办理。原承办人因故无法继续办理的,应交其所在部门负责人指定专人办理,原承办人配合做好案情、侦查思路的介绍和案卷交接等工作。
明确移交后办理程序。移交监察委员会的问题线索需要立案调查的,按照监察委员会有关工作程序办理;对于检察机关已经立案但尚未侦结的案件,按照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制度规定的工作规则和程序继续办理;对于已经对嫌疑人采取拘留、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及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的,不再予以解除或变更为留置等监察手段,仍然按照原规定关于采取强制措施及侦查手段的程序继续办理;已经调取的证据,无需转化,可直接作为证据使用。
第三篇:纪委监委2017年11月18日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
山西省市级纪委监委2017年11月18日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背景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2.题目应在答题卡上按照答题要求作答,在题本上作答的一律无效。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4.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第一题
某市纪委通报B局两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
B局办公室主任郭某在某饭店为儿子举办婚宴42桌,其中宴请下属单位和业务相关单位人员若干人,违规收受礼金4800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收缴违规礼金。
案例二
2015年7月14日至21日,B局利用虚假培训通知,由副局长赵某带队,共10人前往云南。期间未进行任何形式的学习培训,而是赴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进行旅游,所花费用44600元均由公款报销。赵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他参与人员受到批评教育,并退赔全部公款旅游费用。因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B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局党组成员、分管财务的副局长吴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问题:假如你是B局工作人员,局党组决定根据市纪委通报进行整改,请你针对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撰写一篇整改方案。不必拘泥于格式,列举要点,300字以内,20分。
第二题
材料一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七条规定: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材料三
2017年1至8月,北京市运用“四种形态”处理6546人次,同比增长47.2%;山西省运用“四种形态”处理27239人次,同比增长19.2%;浙江省运用“四种形态”处理24085人次,同比增长119.6%。
问题:谈谈你对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认识。要求条理清晰,500字以内,20分。
第 2 页
第三题
材料一
总书记2017年6月23日在视察山西时指出,“你们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上下了很大功夫,制度优势正在转化为治理效能,要运用好这一改革成果。”
材料二
2017年3月30日,太原市监察委员会挂牌组建,至此,山西11个市、119个县(市、区)全部成立监察委员会,率先在全国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转隶组建工作。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设立监察委员会,就是要整合分散的反腐败力量,扩大监察范围,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这既是对党的监督的强化,也是对党的领导的实化。”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表示,山西将担当好中央赋予的这项重大改革使命,拿出高质量的试点“样品”,为改革全面铺开和制定国家监察法提供实践基础。
2017年2月3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山西省委在晋城召开市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吹响了农历新年深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号角。“省委对试点工作负总责,各级党委要真正担负起主体责任。”开展试点工作以来,骆惠宁一再强调,山西县以上党委书记要全力当好本级“施工队长”,而他
第 3 页 的责任则是当好“山西施工队长”,根据中央方案精细施工,把工程高标准、高质量拿下来。
改革伊始,山西省委即成立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省委书记骆惠宁任组长,省委副书记黄晓薇任第一副组长,省委组织部、省纪委主要负责人,省人大党组副书记,省检察院检察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综合组、法律组、组织组和市县指导组,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随后,山西以中央方案为依据,经反复讨论研究,先后18易其稿,制定出台《山西省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确立了转隶开局、平稳过渡、逐步深化、规范高效的思路,作出了第一步重点抓“转隶”、第二步重点抓“建制”的两步走安排。每个重大改革事项都严格按程序进行,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后施行,省委书记先后5次主持省委常委会、2次主持省委全委会进行研究,不断深化动员和作出改革部署,省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先后5次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重要问题。
在担负总责的同时,山西省委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推动全省形成党委牵头抓总、纪委主抓直管、各相关领导机关和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省纪委细致谋划、具体操作,先后19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革工作,扎实做好改革试点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具体落实。省委政法委牵头建立支持配合改革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省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承担党委协调解决监察委员会与政法机关存在分歧的制度性、政策性问题的职责。省检察院在积极做好职能与人员划拨工作的同时,根据省政府统一协调安排,将办公楼
第 4 页
9至12层提供给省监委,解决了省监委办公地点紧缺的问题。
在省委领导下,山西市县两级党委也都成立了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山西发展相对滞后,但改革决不能落后。”骆惠宁表示,山西各级党委书记争当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防止原则性领导,加强调研,破解难题,确保了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材料三
围绕“机构与职能相协调”的原则,山西省纪委、监委增设两个纪检监察室,暂时负责调查贪污贿赂和失职渎职等问题;省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纳入省纪委、监委宣传部,成立预防处;反贪局侦查指挥中心办公室纳入案件监督管理室,成立案件信息处。在此基础上,省纪委、监委根据“人员安排即实现初步融合”的目标,综合考虑干部的年龄结构、专业背景等因素,按照人岗相适、因事择人、结构搭配等原则,对省检察院转隶干部与纪委干部作出了整合安排。
能否平稳有序做好转隶工作,特别是思想引导工作,关系改革的成败。“监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只有凝聚起广泛的共识,才能确保平稳有序推进。”2016年12月2日,山西省委在省委党校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全省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培训会,省市县三级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检察长共420人参加,省委书记作培训讲话。这次培训会的目的,正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引导、解疑释惑,凝聚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的磅礴力量。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建华1月18日当选省监委主任,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特殊“规矩”:每到午饭时间,就在机关食堂专门寻找检察院转隶干部吃饭聊
第 5 页
天。他想着趁中午这点间隙,多了解下转隶干部的思想动态,指导他们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转隶是‘过河’的桥和船,必须把桥搭好、把船造好。完成转隶组建,仅仅是改革试点迈出了第一步,站稳了第一个台阶,形成工作合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建华表示,山西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转隶始终,反复强调改革不是谁整合谁,而是监察机关、检察院涉改三部门共同转隶,要求涉改部门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跳出思维定式,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思想工作很细致,做到了心坎里。”和顺县检察院转隶干部王文岗介绍,转隶过程中,仅县委书记就三次找他谈话,征求意见,开导思想。对只有在提拔正科级干部时才被县委书记请去谈过一次话的王文岗而言,“这简直就是破天荒的事情”。
“目前,省检察院转隶62人中,除1人任省监委委员外,49人安排在监督一线部门,12人安排在综合部门,纪委干部同步调整24人。”山西省纪委组织部副部长万勇表示,不论是纪委干部还是检察院转隶干部都是监委的“新兵”,“我们坚持对两方面人员同等对待、同等关爱,不断强化‘进一家门、成一家人、说一家话、干一家事’的意识。”
除了打牢思想基础,山西还突出一个“实”字,努力做好转隶其他基础性工作。改革伊始,省纪委会同省委组织部、省检察院、省编办等单位,对全省范围涉改机构编制、干部人数等进行核实,对每名同志的年龄、身份、职务、职级、学历等3万余条信息进行汇总梳理,为转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省委政法委的统筹指导下,省检察院制定《全省检察机关人员转隶工作方
第 6 页
案》,明确在同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中,不影响转隶人员薪酬待遇等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打消了转隶人员的思想顾虑。“截至3月30日,山西检察系统反贪、反渎及职务犯罪预防三部门共划转编制2224个,实际转隶1884人,没有发生一例负面事件。”山西省纪委组织部副部长万勇表示,这为监察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组织人事基础。
“改革越往下走,问题就越复杂、越具体,改革是否成功,实践中的问题探索和解决得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一级。”3月7日到11日一直在市县调研的任建华表示,山西始终注重对市县改革的统筹指导,确保各项改革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2016年12月,在省级改革全力推进的同时,山西即确定“省级先行,市县压茬推进”的思路,着眼市县改革提前谋划,组成3个调研组,利用半个月时间,分赴全省11个市22个县(市、区),开展了2轮调研指导工作。“调研中共开展个别谈话700余人次,这一数字占到全省市县两级检察机关涉改人员的29.51%;召开集中座谈33次,调阅了大量工作资料。”万勇介绍,“这2轮调研基本摸清了全省11个市深化改革的基本情况,列出4个方面10大项具体问题,并一一指导推动解决。”
在这次调研的基础上,山西形成《关于市县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各市人代会召开时间的实际,明确4个市采取“先县后市”、7个市采取“先市后县”的办法进行,明确市一级试点方案报省里审批,县一级试点方案报省里审核,为改革全面铺开提供了遵循。山西省纪委监委还建立班子成员
第 7 页
联系指导市县改革试点工作制度,深入市县调研督导,对转隶过程中市县监委内设机构设置、谈话室设置、节俭办事等提出明确要求,对建制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材料四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整合反腐败力量,不仅是面上机构、人员的整合,更在于执纪与执法的统一。山西省纪委、监委立足实现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有机融合,着力抓好党章党规党纪、宪法法律法规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推动形成执纪执法既分离又衔接、监督监察既独立又统一的全新理念。
“今年的培训计划是往年的2倍多,仅省级层面就计划培训近3000人次。”万勇介绍,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他们便组织全体干部进行了一次集体学习。“检察工作业务性强,以前从事反贪,核心就是发现线索、固定证据、强化审讯,以尽快突破案件;而现在则要更多从政治上考虑工作,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把纪律挺在前面。”省检察院转隶干部王芳表示,系列培训非常必要,为转隶干部主动履职、正确履职、充分履职打下了基础。
4月14日20时许,在公布对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郭海采取留置措施24小时后,山西省纪委监委网站又公布了运城市监察委员会对运城市林业局调研员张驰、运城市水务局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卫典臣采取留置措施的消息。在这两起留置案件调查期间,运城市委及时听取案件进展情况汇报,研究案情、分析难点、提出对策,并责成专人就办案安全、审查措施使用等进行实地督导,这是山西各级党委在监察委员会组建完成后,将纪检监察工作牢牢抓在手里的一个体现。
第 8 页
开展试点以来,山西始终把“建章立制”贯穿改革全过程,基本建立起以山西省纪委监委机关执纪监督监察工作试行办法、审查措施使用规范、执纪监督监察工作流程图、执纪监督监察常用文书等为内容的“4个一”工作制度。在把准吃透《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精神的基础上,对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审理及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及工作流程进行了梳理细化,对监委12项调查措施的使用和55种常用文书进行了规范,基本解决了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后的纪法衔接问题,为监委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打下了制度基础。
全省各级监委成立以来,共处置问题线索6535件,立案2156件,结案1905件,处分1887人,组织处理1191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其中,省监委共处置问题线索68件,立案19件,结案12件,处分9人,组织处理41人。
建章立制过程中,山西根据中央改革试点要求,就留置措施的审批权限、工作流程和方式方法,进行了重点探索。遵循慎用、少用、短用的原则,《山西省纪委监委机关审查措施使用规范》在第八章对留置的适用对象和使用条件、留置场所和时限、审批权限和程序、留置场所的安全保障、被留置人合法权益保护等作了系统规范。
根据规定,省监委确需采取留置措施的,应提交省监委执纪审查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并由案件监督管理室报中央纪委备案;使用留置措施,应当在指定的专门场所实施,提前做出安全预案,与被留置人谈话、讯问,应在专门谈话室进行;使用留置措施时间不得超过90日,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延长一次,时间不得超过90日。
第 9 页
依纪依法、保障权利,是山西探索使用留置措施的基本原则。山西省纪委、监委第十纪检监察室有关负责人说,在郭海案中,他们严格维护被留置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和申辩权等合法权益,专门为郭海制定了合理的日常起居计划,严格按计划进行调查和讯问,充分保障了郭海的饮食和必需的休息时间。
除了探索留置措施,山西各级监委还坚持应试全试,全面行使全国人大授权的12项调查措施,包括谈话5652人次,讯问114人次,询问2358人次,查询1697人次,冻结5人次,调取1329人次,查封2人次,扣押46人次,搜查10人次,勘验检查2人次,鉴定18人次,留置9人次。
在构建监察业务内部运行机制的同时,山西还把加强监委内部监督制约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探索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部门分设,建立起执纪监督、执纪审查、案件审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改革后,省纪委、监委共设10个纪检监察室,其中1至8室为执纪监督部门,9至10室为执纪审查部门。”山西省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副主任贺志刚表示,执纪监督室负责联系地区和部门的日常监督;执纪审查室没有固定联系地区,根据“一次一授权”,负责初步核实和立案审查。
公安机关在监委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承担着大量的协助配合任务,查询、查封、扣押、搜查、勘验检查以及采取技术调查、限制出境等工作,都需要公安机关支持配合或具体执行。山西省纪委、监委第十纪检监察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山西已经出台相关规定,明确了公安机关支持配合监委工作的相关事宜,为监委开展工作提供了高效率、高质量的保障。
第 10 页
自从郭海被立案审查后,一些听到风声的重要涉案人便“失联”了。经严格审批,他们通过省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向公安机关发出协助查找的通知,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一些涉案人已经到案接受调查。
“探索建立监察委员会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协调衔接机制,是中央交给改革试点地区的重要任务。”山西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黄晓薇表示,山西省委将构建“法”与“法”协调衔接机制作为改革任务落地的关键环节来抓,由省委政法委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法、检、公、司各部门,经过大量调研、论证,紧密对接省监委出台的“4个一”制度体系,形成了省委政法委“工作意见”为统领,法、检、公、司“衔接办法”为主体,共10个试行文件组成的“1+4”制度体系。
实现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顺畅高效有序衔接,是这一制度体系的关键一环。根据规定,山西各级监委对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终结移送后,由各级检察机关案管中心受理分流案件,侦监部门审查决定是否采取强制措施,公诉部门审查起诉和提起公诉。
“对监委移送的案件,如果检察机关认为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可以退回监委补充调查,并拥有决定不起诉的权力。”山西省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监委与检察机关是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监委对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也有相关的复议程序。”
审判是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最后一环,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扎实确凿,最终要接受法庭的检验。山西省委政法委指导省高院专门制定《职务犯罪案
第 11 页
件证据收集指引(试行)》,规范了每一类证据收集、固定、运用、保存的方式和标准,并对非法证据庭前会议排除、留置期限折抵刑期等问题进行了明确。
“监委一些干部特别是长期从事纪检工作的干部,对职务犯罪案件调查取证的方向和标准把握不够,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启动以来,刑事案件的证据标准却更加严格。”山西省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杨宏表示,省高院出台的这一制度非常及时,为监委调查取证和检察机关审查证据提供了指引。
除了上述规定,山西省司法厅还制定出台《司法行政机关支持配合监察委员会查办案件工作办法(试行)》,对司法鉴定、调查询(讯)问在押罪犯等问题作出了明确。
“集中统一、权威高效,是检验改革试点工作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黄晓薇表示,“1+4”制度体系紧紧围绕这一本质要求,体现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体现了政法机关与监委在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工作中的顺畅、高效、有序衔接,体现了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以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运行为标志,山西改革试点工作迈出坚实的一步,整体转入抓全面建制、抓规范运行、抓总体实现改革试点目标的新阶段。
“这一阶段任务更重、要求更严、工作更细、标准更高,也是真正检验改革成效的阶段。”骆惠宁表示,监察体制改革远不是简单组建机构,而是要探索一种全新的体制和路径,“山西将继续发扬改革精神,积极探索实践,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通过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整合力量,收指成拳,形成合力,深入推进党
第 12 页
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快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确保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问题: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总书记“制度优势正在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认识深刻,不超过500字,20分。
第四题
材料一
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材料二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更好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努力成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材料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在中央纪委监察部传达学习党的
第 13 页
十九大精神大会上强调,中央纪委监察部在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担负着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必须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带头维护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带头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保持担当精神、斗争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问题:根据背景材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围绕在新时代如何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1000字左右。(40分)
017年11月18日山西省纪委遴选笔试试卷及高分答案已出炉!
此套试卷总分100分,公选王《遴选口袋书》命中了80分的考题!!
公选王2017年11月18日山西省纪委遴选笔试真题卷,共四道大题,均为主观题。遴选笔试真题由公选王遴选网方老师根据考生回忆整理,答案由公选王遴选网张彦老师解析,禁止转载!2017年11月18日山西省纪委遴选笔试真题
笔试时间:上午9:00-12:00 第一题
第 14 页
第二题
第 15 页
第 16 页
第 17 页
第三题
第 18 页
第四题
第 19 页
第 20 页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第 21 页
第四篇:湖北省宜昌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遴选公务员面试题及解析
2018年2月3日湖北省宜昌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遴选面试真题及解析
1、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如果你进入案件审查组,你认为自己是适合当组长还是组员? 各位考官好,进入案件审查组,无论是成为组长还是组员,这涉及一个人自身角色定位问题,我自认为自己有领导能力和统筹能力,有信心当好组长角色。
首先,要立场坚定,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要强化政治素养,学深悟透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要加强法规学习,把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与学习一系列法律法规结合起来,逐章逐条学习原文,进一步夯实贯彻执行纪律规定的坚定性自觉性。
其次,要立标杆树典范,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树起精神标杆和行动示范。始终坚守纪律和道德防线,在各种诱惑面前不忘初心,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效仿楷模敢于担当,要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亮剑,面对矛盾难点迎难而上,在办案干事中不断锤炼担当品格。
再次,积极学习,虚心求教。进入一个新单位,面临一个新环境,走上一个新岗位,会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学习。无论是组长还是组员,成为一名业务精炼的办案能手是最基本要求,要向其他领导、向老同志、向同事学习,尽快熟悉工作、适应环境。进一步了解本单位的工作职能、组织架构和岗位的工作职责,尽快熟悉本职工作。
第四,时刻反醒自身,纪检干部不仅需要强化自我监督,更需要群众监督这把尺子。纪检干部要牢固树立百姓监督就是群众信任的思想,把群众的批评和提醒当作关怀鞭策,不断在思想源头审查检视自己,始终保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
最后,坚持原则,做到秉公执纪、处事公正,办事不离章、行为不越轨;谦虚谨慎、低调做人,在工作中,做到与同事多交流、多沟通,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不争名夺利,不斤斤计较;识大体、顾大局。从而为自己的工作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2、某县县纪委书记受县委书记所托,带队到江浙招商引资工作,并取得了成功,针对上述情况,结合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你怎么看? 纪委是保证党的纯洁性的主力军,纪检干部肩负治党重担,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就是监督权力行使和运行,依法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依照规定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进行处理。县纪委的职责就是做好监督,题目中所说的县纪委书记受县委书记所托,带队到江浙招商引资工作,这完全要不得。
纪检干部要聚焦主业,把讲政治、讲规矩作为第一铁律,要把执纪监督作为第一主业,为县委重大决策部署、项目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要明确职责,把不该管的交还给其他主责部门,让纪检监察部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三大“主业”,切实解决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
二是要敢于监督、严于监督、善于监督,要主动出击,从稽查案件、明察暗访、日常监督监察、第三方满意度调查、领导调研、案件排查通报和问题线索推送等多渠道分析、发现问题线索,做好处置工作。
三要切实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查办案件能力。要通过学习观摩、交叉互查、“一案双查”等多种方式,以干代训、以干促学,通过案件查办,树立起纪检监察干部的权威。
3、纪委收到一条反映党员干部涉嫌违法违纪的线索问题,结合办案规则和犯罪构成,请你谈谈如何开展初核工作? 做好初核工作,能为案件调查打下良好的基础。纪委收到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后,开展初核工作需要重点做到:
一是精心部署、周密布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明确调查方向,找准线索切入点,集中主要力量打开局面。同时兼顾好被调查人基本情况信息,包括其家庭成员、工作经历、心理状态、社会关系、以及在违纪案件中所处地位等信息,力求全面掌握,找到其弱点或摸清其妄图逃避隐藏的事实,有针对性地制定谈话策略。二是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细致开展初步核查。详细制定初核谈话方案,明确谈话重点和步骤,对谈话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可能涉及的政策法规事先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违纪事实中的每一个关键人物和环节,从辐射中心的最边缘开始,找准每一个点,提取其中最关键的证据,注重书证与言证的相互印证,时间节点的吻合,对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反复调查核实,将事实清晰还原,使谈话取证有的放矢,谈话目的精准到位。
三是规范程序,确保安全,谨慎提出初核建议。要把既不惊动被调查人,又十分保密、可安全获取证据作为调查的主攻方向,坚持依法依规办案,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被调查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了解情况。在谈话取证时,根据初核对象的健康状况恰当安排时间,坚持“安全第一、突破第二”的原则,对核查对象提出的合理要求应尽量满足。正确区分违法与违纪、严重违法与一般违纪、违纪与失误等政策界限,对其在调查过程中存在疑义的,依法法规条例讲解清楚,谨慎提出初核建议。
第五篇:广东省深圳市纪委监委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
2018年5月20日广东省深圳市纪委监委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
材料: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有朋友圈、同学圈、老乡圈等各种圈子。对于圈子,有人说,要成为优秀的人,就要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也有人说,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了班子没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
请你结合材料,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圈子主义要不得
“四海之内皆兄弟”,自古以来,圈子主义、人情文化在我国便有很大市场。如今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加入小圈子就无法融入大集体”等奇谈怪论又有抬头趋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向纵深,全体党员必须自觉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圈子主义要不得,这股歪风邪气必须抓紧刹住。
党员干部必须姓党、信马,不能姓圈、信情。圈子主义、码头主义的危害十分巨大,党员干部一旦加入小圈子小集体,就会丧失信仰,眼中只有圈子利益没有集体利益,心中只知帮派领袖不知中央领导,阻碍中央政令畅通,啃噬人民群众获得感,动摇瓦解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是党内政生态的顽固毒瘤,必须从思想、纪律、监督等各方面坚决子以清除。
立足根本,将思想建设摆在首位,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②引领导员干部增强群众感情。③紧抓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
实出重点,将纪律教育挺在前列。①增强纪律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②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开态。③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短。
标本兼治,持续优化党内政治生态。①把握好树木和森林的关系,科学研判生态状况。②弘扬积极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③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利剑高悬,实现执纪监督全覆盖。①强化日常监督。②推动纪法贯通。③高举巡视利剑。④推动执纪监督向基层延伸,走好对抗圈子主义的最后一公里。⑤形成监留合力。
历史大潮滚滚向前,从不会等待任何一位抱团守旧者。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碳除图子主义的毒瘤迫在眉睫,唯有拿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不驰于空想、不骛远于虚声,在思想,纪律、滥督等方面持续用力,才能真正的破除枷锁,打破圈子主义的桎梏,以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推动承载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光辉彼岸。自觉抵制“圈子文化” 营造政治生态绿水青山
从古自今,“人情关系”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干部队伍中,由这种“人情关系”转变而来的“小圈子”现象已经成为危害党肌体健康的一种顽疾。党的十九大聚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小圈子”大隐患必须要引起全体党员干部的警惕,各级领导干部要追求高标准,守好底线,执行好《准则》、《条例》,严格自律、慎独慎微,主动净化“生活圈”、“朋友圈”、“职业圈”,防范被利益团体拉拢和“围猎”,自觉接受党的监督,对党忠诚,营造清正廉洁的从政好环境。
“圈子文化”是宗派化思想的余毒,一些人热衷于搞人身依附,或唯唯诺诺、溜须拍马,或任人唯亲、培植亲信,搞一言堂、家长制。“圈子文化”反映庸俗化、自由化的政治倾向,一些人政治立场动摇,价值取向错位,不能正确对待党和个人的关系,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至上,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破坏党的组织纪律、政治纪律,与党离心离德。“小圈子”驱动于权力寻租,一些人明目张胆拉关系、找靠山,以权力为纽带、以谋利为目的,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利益输送、抱团腐败等。“圈子文化”影响恶劣、危害严重,令人沉思、催人警醒。搞“小圈子”,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严重背离党的性质宗旨,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是污染政治生态的重要祸源,是滋生贪腐的温床土壤。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一整治“圈子文化”的“防腐剂”,以重拳铁腕彻底铲除这种丑恶现象。
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只有理想信念坚定,脚跟才能站得稳,身板才能挺得直。要始终扭住理想信念“总开关”,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念、明辨是非、站稳立场。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与党性党风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注意将解决“圈子文化”、拉帮结派等问题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醒广大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是党组织的一员,始终坚守党员干部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自觉摒弃“圈子文化”和拉帮结派陋习,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培育健康纯洁的政治生态。
坚持用人导向,选准用好干部。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整治“小圈子”,就要把匡正选人用人导向作为着力点,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要位置,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守纪律、讲规矩的干部识别出来、使用起来。要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在领导班子优化配备过程中,注意打破干部部门化、区域化限制,树立干部资源“一盘棋”思想,放眼各领域、各战线和基层一线,加大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干部交流力度,畅通干部交流使用的渠道,防止出现“小圈子”、“小团体”等问题,充分体现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鲜明用人导向。改进干部考察方式,在班子换届考察、测评和干部考核中,把是否存在拉帮结派、搞“小圈子”作为重要内容。强化综合分析研判,对违反政治纪律、搞“小圈子”“小帮派”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抓早抓小、查早查小,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毛病演化为大问题。
落实组织生活,强化党性修养。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防止“小圈子”,就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突出思想交流。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进一步弘扬整风精神,深入查摆剖析,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从思想上摒弃“圈子文化”陋习。认真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督促党员对照标准、对照入党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使党性分析过程成为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的观念的过程。
邓小平同志曾说:“小圈子那个东西害死人呐,很多失误就是从这里出来的”。从一些落马官员情况看,“老虎”锒铛入狱,寄生在他们身边的“狐狸”“苍蝇”也随之落网。净化政治生态,就必须坚决抵制“圈子文化”,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清除圈子文化“沉疴毒瘤” 打造政治生态“绿水青山”
自古以来,圈子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圈子文化在中国主流文化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志同为圈、有道和为圈,有朋友圈、有同学圈……然而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圈子文化”却逐渐被异化:一些党员干部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自身为“圆心”,以权杖为“半径”,拉帮结派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搞“小圈子”结成利益共同体,构筑“码头”给政治生态添污添堵,寻求政治依附大搞“门宦”“门附”,戴上假面具人前清廉人后贪腐,这些现象的产生无不与“圈子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书记说,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为此,必须从根子上彻底清除官场“圈子文化”这颗“毒瘤”。而要清除圈子文化“沉疴毒瘤”,就要挖出其深埋于内的病灶,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护“森林”,还政治生态一片“绿水青山”。
清除圈子文化“沉疴毒瘤”,要公道正派选人用人,让干部不能搞“圈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些党员干部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和所谓影响力,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从“系统性腐败”“家族式腐败”到“塌方式腐败”;从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到码头主义,无不严重影响着党风政风。因此要坚持公道正派选人用人。一要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靠制度选人,依规章用人,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让在选人用人上搞“任人唯亲”的官员无机可乘;二要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做到人事相宜、人岗相适,提高选人用人的精度准度,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集聚党性纯、思想正的中坚力量。
清除圈子文化“沉疴毒瘤”,要铁面无私监督问责,让干部不敢搞“圈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勇气,打虎拍蝇雷霆万钧,正风肃纪驰而不息,一些自私贪婪、腐化堕落的党员领导干部纷纷被反腐利剑刺落马下,然而,从近年查处的“腐败圈子”问题可以看出,腐败分子像拴在一根利益绳上的蚂蚱,一旦被查出,往往是“树倒猢狲散”,甚至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因此,要清除官场“圈子文化”这颗“毒瘤”,必须要扛起纪检监察干部使命担当。一要把好监督关,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把握好对党员干部整体情况的了解和监督;二要加强纪律审查工作,强化腐败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查办联手作案的“圈子”问题,真正让那些盘根错节的权力圈“见光死”;三要用好约谈函询问责手段,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清除圈子文化“沉疴毒瘤”,要慎友慎独培树政德,让干部不愿搞“圈子”。“交挚友利于行,交小人自损名。”领导干部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认哪些人做“兄弟”并非个人小节,而关系到自身思想建设、党内政治生活。因此,领导干部要慎友慎独培树政德。一要立政德,筑牢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约束自身操守,自觉做良好政风社风的引导者,真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遏制“圈子文化”蔓延;二要守公德,强化宗旨意识,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三要严私德,慎独、慎欲、慎微、慎友,规范“朋友圈”,纯洁生活圈,不要因误入某些“朋友圈”而断送自己的政治前途。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要清除长期形成的圈子文化“沉疴毒瘤”绝非轻轻松松、也非一蹴而就。不仅要在政治上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集聚党性纯、思想正的中坚力量;也要在行动上拿出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有力措施,敢于亮剑、勇于问责;更要在思想上形成“人人是环境,个个是生态”的认识,让领导干部争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表率,真正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抵制“圈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