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结婚习俗
河北结婚习俗
一、提亲
即男家委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则男家再去女家求婚,俗称“说媒”。旧时重“门当户对”和“以命相择”,流传着“门对门,户对户,豁拉口子对栅栏”的民谣。一般地说,男方托媒人去提亲时,首先把自己的身份、土地、财产及自己子女情况做个全面的考虑,与女家的情况是否搭配,就是说双方条件差不多。但也有媒人受人重礼,弄虚作假。女方父母若有意,就托人探听男方情况,如果认为门户相当,男女两家就各办庚贴。庚贴有用红纸做的,上写成婚子女的姓名、年庚、三代、籍贯、俗称“四庚贴”,以后双方交换。
二、问名
俗称讨八字。“八字”是根据每个人诞字的年、月、日、时,各用天干、地支的两字相配,四项共有八个字,所以称“八字”。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好坏,每个人都属于五行中的某一种“命”,如金命、木命、水命、火命、土命等,凡五行相克者都不能成婚。
媒人先持男贴到女家,将女子的生辰八字,连同彩礼写于男贴之背面,由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命先生“合肖”,占卜吉凶,如男女年庚八字无“冲吉”,双方父母同意,即可订亲。当然也有其他说道,如“女大一使不得”,“妻大二生一对”,“妻大三抱金砖”等。
三、换贴
男女双方的婚事说定后,要举行一次换贴,换贴的日期要选吉日进行。男女先遣媒人向女方议聘。男方将议订聘金和新郎的庚贴放入小匣子内,并用红布或红绫将小匣包裹,连同彩礼(包括钱币、衣物、食品),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女家收下聘金、彩礼和男方的庚贴后,女方出将庚贴放入原匣内,连同回送的衣着嫁妆喜果等由媒人转交男家,这一程序叫做换贴。
四、过大礼
这是男女两家缔结婚约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的礼仪。送过彩礼的婚约才算正式生效。旧时一般男家要给女家100—200块现洋,衣料、手镯、戒指等礼品。结婚前还要“抬食箩”(用三层长方形的木板成的架子),至少要送三架食箩,上面堆放着大米、挂面、馒头、猪肉等,由数人送抬着到女家。
五、婚礼筹备
成婚前要选择成婚日,择双双日,诸如四月初四,八月二十八等,或三六九吉日。选后好,男家备好礼物和衣料,红柬贴上写明迎亲日期要媒人转交女家,通知亲友婚礼日期。并开始清整院落,粉刷、布置新房。新房内挂上喜画,有麒麟送子、五子登科等。窗花,常有喜鹊登梅、鸳鸯戏水、双飞燕子、并蒂莲子等。家中遍贴喜联和红“喜”字。喜联多用“百年合好”、“白头偕老”、“花开并蒂”、“绾结同心”、“宜室宜家”等。女家收到男方红柬贴后开始置办嫁妆,迎请眷属,邀请男女还客。家族长辈请出阁闺女吃“离娘面”。
六、成亲
成婚那天,双方有“姑不接,姨不送”之忌讳,且接送双方不得委托寡、二婚头或属相与新娘新郎相克者。这天是男家大喜之日,房前屋后,院里院外,都以清水泼地,打扫得一尘不染。门前悬挂红灯,院子里,房檐下挂满了亲友们送来的喜幛、衣料、被面,处处呈现出一片热烈欢乐的景象。迎娶时鸣放鞭炮,红灯伞仗,锣鼓喧天。有条件的还请仪仗队、唢呐伴奏。到了女家门前,女家故意事先将男方人“拒之门外”,待男方将“过门礼”从门缝塞进去方才开门迎接。然后引至客房招待吃茶点和“下马面”。
新娘在上轿前开容(又称开颜),即用线将脸上的汗毛绞去。梳妆后与亲人拜别,然后用红头巾盖头蒙面,红巾四角缝上枣子、花生、铜钱(即早生贵子之吉利),胸前挂一镜子,以“避“凶光。在迎亲曲中,由其兄背人花轿,并有一小兄弟或子倒辈相随于轿后,谓之“押轿孩儿”。由女家起程时,新郎骑马在前,男陪客、男娶客北马相随。由女方长辈或平辈两位男性亲属,跟随新郎花轿左右,手把轿杆随行,押送嫁妆,俗称“送客”。女送客在轿后骑马或坐车相随。
过去石家庄有些地方兴这么一个风俗,闺女在上轿前哭几声娘,以表示难分难离之意。传说很久以前,有这么娘俩,相依为命过着苦日子,娘织布,女儿纺线,紧干慢干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娘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心里更有着急,总得给女儿找个婆家呀。于是娘委托媒人给女儿说了个婆家,并订了迎娶的吉日。眼看着喜日一天比一天接近,娘俩的愁也一天比一天深。等到男家花轿来到门前,女儿望着娘的满头白发和枯瘦的脸,想到自己一走,娘的日子怎么过呀,还不活活饿死吗?想到这里抱住娘的头大哭起来。这哭声感动了一位过路的神仙,看见这娘俩哭得这么可怜动了善心,用手指了指姑娘脸上的泪花,这泪花就变成金光灿亮的金豆子,姑娘看见有这么多的金豆子,足够娘下半辈子吃用啦,就高高兴兴地梳洗打扮上了花轿。从那以后,凡是姑娘上轿,都是迟迟不愿上轿,实在拖不下去了,就抱住娘大哭几声,就是没有泪,也要挤出几颗泪珠子,好让金豆子养活娘。年深日久便形成了“闺女离娘,大哭一场”的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新娘娶回时,要绕村串庄,不准许走原路,谓之不走回头路。一路上爆竹声声,唢呐不停地吹奏,好不热闹。轿至男家停在门口,新郎下马向花轿三揖,谓之拜轿神。新娘由伴娘搀扶出轿。新娘扯彩进门之后,先从火盆上跨过。象征婚后日子“火火爆爆”。然后踏红毡进入中堂拜堂成亲。这时由事先请来的德高望得的人作傧相(司仪),主持婚礼仪式。
这是傧相出班先唱道:“傧相傧相,两步一丈,龙凤鸳鸯,和谐一双。”接着念喜歌,歌词都是吉庆语,如“鸾风和鸣”、“花好月圆”、“新房一闪红花开,家有金斗供龙牌”、“相府门上挂彩绸,千金小姐配王候”之类。然后依次唱: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三拜祖宗;四拜彩郎;五拜土地;六拜春萱;七拜亲朋;夫妻对拜。新郎新娘行过八拜大礼之后,接着交杯换盏。只听傧相又唱道:“交杯换盏两和好,夫妻白头偕到老。看新郎——头项金花呈吉祥,身披山水绣鸳鸯:乌靴白底红花衬,一身爽气投四方。看新娘——五彩凤冠琳琅镶,紫带霞帔东飞凰。柳眉杏眼红绫罩,金莲知羞裙下藏。夫妻堂前花烛亮,一对鸳鸯巧成双,随即乐班奏出龙凤祥之曲,在乐声曲中,傧相高唱着吉利曲儿:“青山绿水永相映,房中笑语叙衷肠;花台点地鸳鸯谱,吉星高照四时康。“傧相唱毕,众位已笑得前仰后合了,使人深感婚配习俗情趣盎然,并亲切逗人。
这时,由男家人在地上次第传送麻袋相铺,让新娘从上走过,各为传宗接代,引新娘以此进入洞房。末入洞房前,新郎持弓搭箭,通过新娘头上向洞房内连射三箭,意驱邪恶。还有的地方向新娘头扬草节之类,这时傧相又唱:“走进洞房把头抬,麒麟送子跟上来”“一把粟子一把枣,闺女小子满地跑”一类喜歌。
未入洞房前,必请一位父母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到新房中为新郎新娘安放被褥。并将一把五色粮撒到褥下,赶个五谷丰登的吉利。床头下放几颗红枣,意思是早(枣)生贵子。枕下放几粒花生,意思是男孩女孩“花”插着“生”。当新娘进入洞房时,新郎揭开新娘的“盖头”,这时邻居开始“闹洞房”。闹洞房的习俗由来已久,家家户都认为来自己家闹洞房的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显出自己的体面和光荣。俗话说:“新妇三天无大小”,这一天,不论男女老幼都可入房“看新媳妇儿”,逗引新娘,不管荤的素的一起来,有意是尽量使原本羞羞答答的黄花闺女变成大大方方的泼媳妇。晚上,还有人潜伏洞房窗上窃听新郎新娘说私房话,俗称“听房”。倘若雨、雪天没有肯去,母亲便将一把扫帚轻轻靠在窗下完成“听房”这一仪式。
这一天,男家娶亲回来,除招待本家亲友外,还要热心地招待女家来客,并展示嫁妆,即由女方长辈代表将各亲友赏送之物一一唱明展示,交付男方代表接受,俗称“摆桌”。此时,有好事的子侄辈,给新郎母亲或婶、嫂脸上抹黑,以逗笑取乐。
七、婚礼后礼俗 第二天,新娘与亲族辈礼见,拜祖、上坟后,女家率亲戚到男家认亲,接回新夫妇,谓之“回妆”俗称“回面”,对新郎以好餐相待。好事的大兄嫂、小姨子常在饺子内包以辣椒等物,以耍笑新郎。当天返回男家。
第三天,新婚夫妇,携带礼品,乘轿(或坐车)去女方娘家,俗称“三朝回门”。男家派人送馍馍于女家,谓“挎篮子”,并将新郎接回。过两天,新娘父母再将女儿送到男家,谓“二回三住”。六日后,再将女接回,满月后再送女于男家,谓之“过月”。至此,婚娶仪式才告全部结束。
新婚头一年的春节期间,新郎新娘要向娘家父母拜年。时间一般在正月初二或初三。有一首民歌唱道:“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到初三;小两口,巧打扮,带上年货与糕点,赶着毛驴乐哈哈地去拜年。”去时,不能空着手,必须带一些年贷、土特产品,正如民歌所唱:“喝的酒,吸的烟,年糕带了一大篮。”这同样表示出嫁的女儿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本文出自沈阳忠弥风尚官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第二篇:结婚习俗
结婚习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仪式。在百色市那坡县南部农村一带,一直保留着这样的结婚习俗。
结婚前的几个月,南方拖媒人到女方家商量有关彩礼的事宜,双方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定下彩礼,按照当地约定俗成,不能多要,也不能少给。
结婚是一定要办酒席的,男女双方各自在自己家里举行婚礼,婚礼一般持续两天。第一天,男方必须备好以下彩礼:礼金(1-2万),猪肉(300-400斤),大米(200斤),农家酒(200斤),青菜(100斤),鸡、鸭各一只,糯米饭和年糕各一包。这些彩礼要在当天晌午之前送到女方家,以便女方用这些食材来做晚餐招待客人。这顿晚餐叫做“聚客餐”。有趣的是男方在送彩礼的途中还遭遇小孩“拦路”。为讨要一块猪肉和一包糯米饭,小孩子们在路中间拉一根红绳子设“关卡”,得到东西后才放行,有小孩比较多的村子有时还分批设几道 “关卡”,大人们也乐此不疲。在彩礼送到女方家之前,女方要提前叫上了年纪的老人到家中等候,当彩礼送到女方家门口的时候,家门是紧闭的,以示尊贵门口摆了二十碗酒。男女双方就对起山歌——开门歌。南方代表先开口唱:
婚礼最隆重的是第二天的午宴,全村老少齐动手,大家不用等待谁来安排,各自找活做,女的煮饭、洗碗、洗菜;男的炒菜、摆桌、上菜。不用谁来指挥,大家配合得很默契。十几二十桌的饭菜一个上午就弄好了。而最热闹的是送嫁妆、接嫁妆,这也是婚礼的高潮部分。午宴过后,女方把嫁妆一一摆到客厅中间,要备的嫁妆一般有床上用品和家用电器,小件物品上摆放四碗酒,寓意四季平安,大件的物品要摆放八碗酒,寓意着发财。这个环节是必须唱山歌的,叫 “送嫁妆”歌。这回先由女方代表开口唱:
男方要把摆在嫁妆上面的酒喝完方可把嫁妆拿走,所以男方要派很多人去“顶酒”,一边唱山歌,一边喝酒,好不热闹。男方接嫁妆进门是要看时辰的,嫁妆必须按约定的时辰进家门。此刻最忙的要数媒人了,又是安排人喝酒,又是唱山歌,又想办法说服女方尽快放他们走。旁边有听山歌的,有看劝酒的,有看嫁妆的,更有起哄的,真是热闹非凡。
人喝醉了,歌也唱尽情了,嫁妆也按时接到男方家中了,这婚礼才算结束。
第三篇:结婚习俗文档
婆家: 1结婚前一天新娘和新郎不见面,喜字贴到窗户、柜子、门,单元门地方。家里各处撒金币。红枣、花生(3节的)、桂圆、莲子 这些东西,是放在新人的床上的。婆婆将五谷粮撒在楼道里。新房楼前楼后的大井用红纸盖上 2离娘肉一块(要带皮、带四根肋骨),酒,粉条,大葱,娶亲的时候拿红布包住,用红头绳系活结。
4走在路上的时候,伴娘要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手绢,在路上碰见接亲的队伍花车等时要抢在对方前扔出手绢。去饭店的路上,伴娘依旧要把手绢准备好。到了饭店,如果有另外一家也在举办婚礼,那伴娘就要先下车,将带有顶针的红手绢塞到对方新娘的手里。一定要抢先,顶住对方喜气!
5在叫一个几岁男孩子在新人的床上弹跳几下,这样就能够寓意新人能早生贵子,团团圆圆,富贵吉祥。
6行程路线图、喷射球带礼花(10个左右)、鞭炮(12挂)、烟、司机红包
7结婚庆典繁简不一,但有四个仪式必不可少:一是三拜。一拜天地,愿夫妻关系地久天长;二拜高堂,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三是夫妻对拜,小两口从此心心相印,恩恩爱爱;第二个仪式是喝交杯酒,交杯酒要喝干,不可留底,寓意夫妻诚心相待。喝完交杯酒后,小两口要互赠戒指,并亲手为对方戴上,表明从此拴住了对方的心。最后一个仪式是新人共同为每个参加婚礼的亲友敬酒点烟。新郎家除了中午大摆婚宴外,一般还要于晚上再摆几桌,专门招待帮助张罗婚礼的人。吃完晚饭后便是闹洞房。
注意:新郎、伴郎要从车头绕过去,不可从车尾转过去
娘家:
1面条必须是宽面条。
2新郎给压炕前。
3一般是新娘家把肉分成两份,再还给娶亲的人一份。
4第4天小夫妻回娘家(回四)丈母娘顿熟了女婿吃,姑娘不能吃!所带的礼品大致有活鲤鱼,寓意年年有余;粉条,寓意好日子长远;酒,寓意天长地久等,礼品要成双。回娘家要头顶太阳去,日落前返回,娘家不可留客。小两口临走时,娘家要把小两口带来的礼品返回一部分,然后再添上几样,让小两口带回去给亲家。
5红色脸盆里的这些东西拿到新房后,要打开包皮摆在婚床上
出发前准备:
接亲第一步:敲门
新郎敲门喊爸妈开门,娘家人在屋内可以稍稍为难一下,不宜太久。
新娘父母站在门口迎接男方接亲人员,由新郎向岳父岳母介绍接亲亲属接亲第二步:认亲
(从长辈开始),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座,由新娘父母及娘家亲属招待男方接亲人员吃点东西。
接亲第三步:求婚
新郎向新娘单腿跪地献花求婚并说几句能打动新娘的浪漫话语,新娘可为难新郎一下,但时间不宜过长。
接亲第四步:互戴胸花
新郎新娘互戴胸花,并合影留念。
新娘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郎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接亲第五步:新郎改口
躬,新郎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郎改口钱,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郎向岳父岳母保证善待新娘,孝敬双方父母。
接亲第六步:吃面条
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新郎新娘相互夹给对方吃。
接亲第七步:换踩堂鞋
一般由新娘妹妹完成(没有妹妹也可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代替),新郎将新娘抱上车,路上铺红毯。
接亲第八步:出门
双方亲属上喜车,娘家亲属先上车,男方亲属后上,不许空车。新娘离
开家后不要回头
接亲第九步:燃放烟火
婚车离开新娘家要燃放鞭炮。
一:准备
1.5:30-7:00 新娘化妆,摄影师偷拍,准备头纱、橙子、手套、新娘饰品
2.四彩礼:离娘肉(4根肋条),酒2瓶,大葱4棵,粉条4把。
3.新房楼前楼后的大井用红纸盖上
4.准备新娘捧花、头花、嘉宾花、扎婚车并和摄像师、伴郎碰头,二。8:00-:8:30
新郎进门迎娶新娘
8:30-8:45 献捧花 新郎单膝下跪向新娘献捧花,摄像师、摄影师抓拍镜头
8:45-8:55 拜见新娘父母 新人给新娘父母敬茶、父母回红包
8:55-9:00 吃面条,摄像师、摄影师抓拍镜头 摄像师、摄影师 甜品
9:10 出门燃鞭炮,前往新郎家
三。10:00 迎新娘 婚车抵达时燃放鞭炮
10:05 进门 新娘进门拜见婆婆,婆婆回赠红包
10:20 吃甜品 新郎喂新娘吃甜品,摄像师、摄影师抓拍镜头 摄像师、摄影师 甜品
四.参观新房:
五.到达饭店
六: 婚礼开始 司仪宣布婚礼开始 司仪
新娘进场 新娘由父亲(或新郎)带入现场
司仪、新郎父亲或新郎 鲜花、花瓣,或彩带等 《婚礼进行曲》响起
证婚 证婚人上台发言,新人交换戒指
司仪、证婚人 证婚词、戒指 背景音乐轻放
双方父母代表发言 双方父母代表发言,寄语和祝福 司仪、双方父母 发言稿 背景音乐轻放
新人答谢双方父母 新人代表致答谢辞,向双方父母献花或赠送礼物 新人、双方父母 答谢辞、鲜花或礼物 背景音乐轻放
现场新人仪式 新人行礼、交换戒指、拥抱亲吻、开香槟、倒香槟酒、切蛋糕、喝交杯酒 司仪、双方父母 香槟酒、香槟塔、蛋糕 新人向双方父母行礼后,双方父母再入席
七。开席 司仪宣布婚宴正式开始,新娘换礼服,新人敬烟敬酒 司仪、伴娘伴郎 可用烛光仪式代替敬烟 背景音乐响起
八: 宾客休息 宾客离开或到棋牌室娱乐 棋牌游戏
新人休息 新郎新娘进餐、休息
九:晚餐 晚餐准备 通知酒店晚餐准备数量离开酒店 离开前清点所有物品
十:闹洞房 开始闹洞房 节目自由发挥
第四篇:河北春节习俗
承德
承德一带的春节实际上是从腊月开始的。腊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户户均要熬粥,称腊八粥,一来纪念释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来喜庆五俗谷丰登,这天市场上开始上市年画、爆竹、肉类等。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扫庭院,这一天被称为“过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摆酒宴,祭灶王爷。腊月二十五开始张贴春联,喜庆气氛越来越浓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团圆饭、包水饺,备冷拼,到凌晨12点时,鞭炮齐响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欢同乐,初二请姑爷、姑娘回门、初三会亲家,初四会朋友,初五春节高潮结束。正月十五上元节,也称元宵节,人们耍龙灯、舞秧歌、踩高跷、玩狮子、昼夜尽欢。正月十六以后,各行各业开始按部就班,恢复营业,春节至此结束。
邯郸——除夕扔愁帽
古赵京都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一种奇异的风俗扔愁帽。
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静之时进行。各家和户的大人、孩子,临睡前,都把头上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灵火”时烧掉。老人说,这样做,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
相传,这一习俗,起自战国末年。秦始皇打败齐、楚等国,派大将章邯出兵赵国。赵国军民坚守阵地,英勇抵抗,给秦军以重大创伤。秦将章邯大怒,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对这一地方,人不分老幼妇孺,房不分官商民贾,大肆烧杀掳掠。赵国人为了逃避秦军的杀戮,上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离乡,四出逃亡。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了统一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赵国人不忘亡国的奇耻大辱,每当夜深人静,就纷纷把秦王规定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但是,那时的邯郸已在秦的统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横遭杀戮。从此,赵国人对秦王更加怨恨。他们为了避免无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换旧为名,把头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说是驱赶一年的晦气,扔旧愁、迎新喜。官府也就无可奈何了。
久习成俗后来,秦国虽已灭亡,邯郸人并没改变习惯,把它作为一种地方风俗,称之为“扔愁帽”,流传至今。不过,今人扔帽,已没有当年的忧愁,而是把它当作一件应景的乐事了。
第五篇:世界各地结婚习俗
世界各地结婚习俗
犹太婚礼:不忘圣战
祝福完毕后,新郎以右脚打破酒杯,象征对当年(公元70年)圣殿的毁灭的怀念以及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了当年耶路撒冷圣殿毁灭时的悲伤时刻。但在现代婚礼中,人们则以此风俗来表示人类关系的脆弱,新生活的开始以及摈弃一切偏见和无知。
丹麦婚礼:秘密进行
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筹办婚姻会好几天,可却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公开筹办会触怒鬼怪或引起他们的嫉妒。在婚庆快要结束的时候,人们把一大坛啤酒抬到园子里。新郎新娘的手握在酒坛上方,然后酒坛被打得粉碎。在场的适婚女子会把碎片捡起来,捡到最大的碎片的女子注定会第一个结婚,而捡到最小的注定会终生不嫁。
德国婚礼:砸碗盆图吉利
应邀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们,每人都带着几样破碗、破碟、破盘、破瓶之类的物品。然后玩命地猛砸猛摔一通,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帮助新婚夫妇除去昔日的烦恼、迎来甜蜜的开端,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夫妻俩能够始终保持火热的爱情、终身形影相伴、白头偕老。
俄罗斯婚礼:叫苦不迭
婚宴上会有人大喊“苦啊!苦啊!”每当有人带头喊时,在场的所有人便会齐声附和,这时新人便会站起来,当众深情地一吻。没过几分钟,又会有人大声叫“苦”,新郎新娘便又站起来,再次用甜蜜的吻来平息亲友们的叫“苦”声„„这样的“程序”在婚宴上至少要重复十几次亲友们才会罢休。原来,按照俄罗斯人的说法,酒是苦的,不好喝,应该用新人的吻把它变甜。在俄罗斯,结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名媒正娶,二是私奔。只有头婚或鳏夫同姑娘结婚时才举行隆重的仪式,寡妇或离过婚的妇女结婚时不举行仪式。私奔通常是父母不同意造成的结果,私奔者往往在夜间选择邻居或朋友家举行简单的仪式,等“大功告成”之后方去父母家通知并请求宽恕。
法国婚礼:浪漫 简单
结婚前先订婚,仪式简单,一般由女方的家长宴请男方的家长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时邀请其它亲戚、甚至一两名好友出席。婚礼也已逐渐简化,但仍不失为最隆重的家庭节日,带有庄严神圣的色彩。婚礼由市长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习惯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9时至下午5时之间。婚后大宴宾客。
印第安婚礼:静悄悄的酋长加拿大印第安人的婚礼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婚礼地点多选择在印第安人聚居区公共建筑物里举行,一般是一幢较大的木头房屋。举行婚礼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村中居民纷纷来到木房里,众人席地而坐,互致问候。男女老幼身穿民族服装,款式新颖,色泽艳丽。虽然印第安人性情开朗,但婚礼场合却显得非常安静,即使说话也是轻言细语。
芬兰婚礼: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现代芬兰人举行婚礼不但要创新,有特色而且更要反映他们的传统风俗,像抛洒大米,切婚礼蛋糕。现代婚礼可谓是古典与浪漫的结合。豪华婚礼轿车上装饰着叮当做响的锡罐,新郎要抱着新娘跨过门坎。对于现代芬兰人来说,这些都是真正的传统。
菲律宾婚礼:恪守古老传统
通常在婚礼上,新娘要身穿传统的白色婚纱,而新郎则身着菲律宾传统男式礼服(barong)。这种礼服是一种透明的系扣男式衬衣,通常用来参加一些特殊聚会或重大场合。婚礼的主办人将会参加婚礼,见证新人结拜为夫妻。而这些主办人同时意味着指导和帮助,即新婚夫妇在需要时可以得到他们慷慨的帮助。
印度婚礼:为了祭祀
在印度教徒看来,结婚的首要目的是完成种种宗教职责,其中祭祀最为重要;但是,男子必须结婚生儿子才有资格向祖宗供奉祭品。因此,在结婚仪式上,夫妇双方为此念咒、祈祷、发誓,并且丈夫以妻子明确说道:我为了得到儿子才同你结婚。祭司等人也为此而祝愿他们。
埃及婚礼:
埃及的传统婚礼习俗独特别致,民间迄今流传着这样一种做法:婚前男女双方不得见面,婚礼仪式上目睹对方的容颜。订婚之后,男女双方家庭要经过一两年甚至三四年的筹备工作,才能举行正式结婚的仪式。从订婚到举行婚礼这段时间里,男方家逢年过节须给女方家送一些礼物,由于未婚夫不能面见未婚妻,礼物由男方家女眷送去。婚礼仪式一定要在教堂里举行。埃及至今仍然流行一种部落传统婚礼习俗。按照当地的传统做法,婚礼在新娘家里举行。新郎的亲属们牵着数十头羊来到女方家,作为彩礼相赠送。女方家请人帮助宰杀男方家送来的羊,准备婚宴招待宾客。大厅中央,悬挂着男方家送给新娘的20条长裙。婚宴开始之前,双方家长在一起诵读《古兰经》。宴会后,新娘坐上花轿,在众人簇拥下来到新郎家附近临时搭起的凉棚里,参加男方家举行的婚宴。宴席中间,穿插表演各种文艺节目和娱乐活动。婚宴前后持续半个月时间,天天宾朋满座。参加婚宴的人们携带着宰杀的家禽作为贺礼。在新婚喜宴上,新娘要为客人们表演独脚舞,并为客人们端饭送茶,招待客人们用餐,开始尽一位女主人的职责。
(一)「六组物品」先入宅搬屋前要先准备下列六类日常生活之必须品:
1.米:用「米桶」装八分满的米。米桶里放一个红包,内藏纸币、茶叶
及九个铜钱(或硬币)。
2.水:用「水桶」装七分满的水(水要从「旧居」处取)。
3.碗筷: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碗筷,双数为吉。
4.畚箕、扫帚一对,上面绑红布。
5.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的内衣裤、枕头及床单。
6.旧有火炉、锅子及风扇。
搬屋时将上述六类日常用品于择定的吉时先搬进新居的厨房,然后其它物品才可搬进
新宅。如恐迁移后水土不服,另可携带一块旧居的泥土及姜入新宅。而要远行(出国)之
人带点米及泥土随行,对克制水土不服听说颇为灵验的。乔迁离开旧宅之前,应在房间
留下一个「旧的钱包」,内放五枚硬币,在厨房留下「两个鸡蛋」及「一封红包袋(利是)」(「红包袋」(利是)内放「柏叶」及双数币值的「纸币」一张)。「最后一件物品」或
「最后一个人」要离开旧宅时,记得在旧宅之门前先洒一些米,然后才锁门离去。
(二)祭拜新宅「地基主」搬入新宅后,当天下午黄昏时分,依习俗通常要祭拜「地基
主」(第琪子)。听说「地基主」为「土神」或「宅神」,每栋房子都有,祭拜「地基主」
能保家宅平安。或说:「地基主」为宅地的先住者,俗称「开基祖」。因后来宅第被别人
侵占或沦落别人居住,俗信应祀拜之,始免于祸害。传说中的「地基主」,身材不高,祭
拜时要在厨房门口或新宅之「后门」处,且摆放供品的桌子不宜太高。
祭拜「地基主」的供品如下:
1.家常饭菜(俗称「便菜饭」):一碗饭、一肉、一菜及一汤。
2.酒三杯。
3.红烛一对。
4.三柱香。
5.寿金、刈金及土地公金等「纸钱」。
待「三柱香」已燃烧三分之一以上时,即可在新宅大门口旁,焚烧「纸钱」(寿
金、刈金、土地公金)。烧完纸钱,收拾供品,祭拜「地基主」 的仪式即算完成。
举行以上仪式后请注意妥善处理残余物,注意防火安全!一定要确认所有火种熄灭后方可离开。
客家人搬新居的习俗
客家人做了新屋,迁往新居叫“新屋进伙”、“搬新屋”或“落新屋”。是件喜庆事。在迁往新居前,一般要对新居举行“出煞”这一礼俗。人们诊断:新屋不出煞,会有灾煞作祟,住了不安宁。要请地理师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
在“乔迁”习俗中,客家人遵循的主要有:择吉而迁。即“落新屋”绝大多数都要选择吉日吉时进行。早上吉时请本族有名望而又多子多孙的年老叔公叔婆“开大门”,男左女右,站于门内,新居门前,大门顶挂一条大红布,称之为“门红”,门侧贴红联,还要挂大红灯笼,张灯结彩。地理先生、做屋师傅守候其中,大门关着。及至“落新屋”的队伍到达新居门前,正是选定的吉日吉时。于是,老叔公叔婆把大门打开,大放鞭炮,朗声念诵“华堂吉庆!玉室生辉!房房富贵!世代昌辉!财丁兴旺!人才辈出!”一类的祝颂词,主家即掌灯入门,家具随进。
迁居还十分注重象征性的举动。迁居这一天凌晨一时左右,在正屋厅堂放大桌一张,桌上放三个大米斗,盛白米一斗,干谷二斗,米斗置中心,地理师放罗盘于米斗上,泥水匠放泥刀一把,五尺一把于左谷斗,木匠放曲尺和墨斗于右谷斗,米、谷斗上面各放大红包一个。红包大小,由主家自定,或事先确定。厅堂正中放八仙桌数张,摆到大门前,桌上用白棉布盖住,直铺到门口。地理师头包红巾,身穿素衣,左手执大雄鸡一支,右手握七星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将鸡血洒于白布上,直出大门,把鸡丢在大门外,同时泥水匠、木匠用红木棒大力打布,齐出大门,随即爆竹声、锣鼓声,大闹助威,送出大门外。主家一般要先买好一副新厨具,包括锅、铲、刀、碗、筷以及日常用的箩筐米筛和两盏煤油灯等等用具,进入新屋后,在选定时刻,从原居屋灶内挟起几块已燃的木炭放进新买的锅内,称之为“旺种”(绝不能叫“火种”,因为“火”与“祸”同音)和其它用具,由家人分别担着,由最尊的家长(曾祖在由曾祖,余类推)率领,列队向新居进发。其中,凡小孩特别是男孩,每个都要手拿“文房四宝”,或捧书籍,或托算盘,或捎纸笔一类的物件,跟随家长前行,其余再簇拥其后前进。正式进入新居后,两盏煤油灯被摆在正堂或客厅,加油点亮,谓之“添灯兴旺”(绝不能说“点火”)。挑来的厨具,一律摆入新屋厨房,并从新锅内挟起燃炭放进新灶引燃“兴旺”,开始新居的第一次烹饪。
中午设宴庆贺,由本族长辈或请地理师坐首席,开席长辈、师傅要说好话,以后大家开宴,尽欢而散。有些富裕的家庭还请木偶戏演戏,请乐队吹唱助兴。此后,新居主人便开始迎接前来道贺的宾客,并开席宴饮,尽欢而休。
1、大埔县茶阳镇和平寨乔迁礼俗
乔迁俗称搬新屋。富裕人家要大办酒席,延请亲友,以示庆贺。即使贫苦家庭,也要举办小小礼俗,设二三台酒菜,招待至亲,表示创立新业,喜庆有成。迁新居讲旧礼,主要是“出煞”。如果新居不“出煞”,就忧虑会有灾煞作祟,住不安宁。要请地理先生驱走三煞后,方为吉利,人口才能平安。乔迁出煞,和平寨谢族无人请道士、觋公,这属不吉祥人。有请醒狮、锣鼓出煞。
迁居之日凌晨,在正堂上放大桌一张,桌上放三个大米斗,盛满米谷,白米一斗,干谷二斗,米斗在中心,地理先生放罗盘于米斗上,泥水师放泥刀一把,五尺一枝于左谷斗,木匠师放曲尺及墨斗于右谷斗。米谷斗上面,各放大红包一个,红包大小,主家自定,或事先商量。厅堂在正中放八仙桌(即方桌)数张,摆到大门前。桌上用白棉布数丈,直铺垫到门口。地理师头裹红巾,身穿素衣,左手执大红雄鸡一只,右手握七星宝剑,口中念念有词,神气甚足,把雄鸡割死,将血洒于白布上,直出大门,把鸡丢在大门外。同时泥水师、木匠师用红木棒大力打布,齐出大门。随即鞭炮声铁铳声,锣鼓大闹助威,送出大门外。富裕大户还可杀大猪,当出煞时在厅堂上把猪宰死,杀猪人也要大声说逐煞话:天煞天边遁,地煞地下逃,岁煞下江河,白刀一刺,百煞全巫(无)。然后将猪抬出大门外,把血染于大门槛上。事完后把大门关上,暂时由小门出入。
早上吉时,敦请村族有名望的男女2人或白首齐眉而子孙多的夫妻开大门,男左女右,站于门内,等待外面祭门神完后,即由男女老人开门。开门时要说吉利话,男说:左门开,财丁来;女说:右门开,富贵来;齐说:财丁富贵一齐来。主家随即掌灯,柴火入门,家具随进。富裕讲究之家牵大水牛或雄黄牛入户,牛角上挂剑刀,绊红布,安上牛链及犁,由主家当事子孙执犁驶入屋内,随即把牛牵出,(因怕牛发惊)随后主妇担炉火大锅到厨房生火,家具各物同进,锣鼓中军伴行,大闹新屋中。于是搬迁之礼告成,设宴庆贺,富裕之家,还请木偶戏、中军外江班等演奏,欢唱助兴。(房学嘉 1997:91-92)
2、龙川县麻布镇阁前村乔迁礼俗
迁居“转火”是指从旧屋迁到新屋旺起烛火的整个过程。“呼龙”是火种进门时的一种仪式,表示吉祥如意。“呼龙”是新屋转火时的一项仪式,当进入新屋时土木泥水工人在正厅高呼:“龙神旺,旺龙神,发财进宝又添丁”,然后,开大门,转火的火种、雄鸡及家具才能从正门进入。建房落成之日择吉莺迁,届时主人从老屋搬出,所有家具杂物搬去新屋时须贴上红纸,出发时火种先行,随后是雄鸡家杂,途中炮竹连天,将到新屋,师傅开门呼龙以表祝颂,口念“祖山来龙,百煞潜踪,财丁两旺,万载兴隆”,“转火”后,排筵席招待来贺亲友,亲友所送礼物一概照收,不给回礼,意是转火大进,有进无出的习俗。
浙江省江山市按照家里的习俗,12日的吃完晚饭后大约9点开始,妈妈就开始做“菩萨”面前的那2个米团子了,做这个拿我们当地话来讲就是“斋”,做这2个东西可真的要下很多工夫的啦,遗憾的是当时妈妈做的时候小佳没把相机摆上,所以只能这样简单的介绍下了,里面是拿一根筷子顶住的,这样的话才不会倒哦,用力把米饭(7成熟的米)都弄到一起,慢慢的弄,压制出来的就是图片上的效果啦,2个对称的“斋”大约用去3斤米。拿来做斋的下面的花碗是小佳从网上买的,很漂亮的吧。做完了后就在“斋”上粘上一张自己剪的名为“高升”的剪纸哦,没有特写,唉又是一个大大的失误啦,都自己剪的哦,手工是相当滴~在斋的上面要挑一对差不多大小的桔子(桔子我们当地话的谐音是“吉”),再桔子上插上“松柏”(松柏代表的是清清洁洁)这就是完整的“斋”了。
其他的神位的摆设都是类似这样的哦,中间那个香炉,可是纯铜的哦。
斋可以说是正个步骤中最为繁琐的了,做完了斋后就开始在菩萨面前摆设各种具有不同寻常意义的果子和糕点啦,当地称为“十样果子”
按规矩应该是拿刷过红油漆的八仙桌来摆设的,但是新家没有,所以就拿个玻璃桌子暂时代替了哦,下面开始介绍各种宝贝的名称(呵呵这我们是简化的啦,另外一个家的乔迁的时候那可是摆了2大正方形的八仙桌哦,改天我把相片传上来让大家看看哦~)
什么?不够清楚是不?那我来个近点的,可别小看这十样果子哦,每种果子都寓意很深的哦~~
介绍的顺序依次是从左到右(1、2、3)(4、5、6、7)(8、9、10)上面都不许放“松柏”和“高升”
1、红枣,代表着:红红火火,早红早火。
2、大豆芽包围着笋,代表着:就是寓意着来年的财运犹如雨后春笋般的节节发。
3、莲子,代表着吉祥如意。
4、拿“样红”(就是染色的粉)染红的和绿色的花生,花生代表着饱满,寓意来年五谷丰登,丰衣足食。
5、下面那个圆的糕点是买的,上面那个可是我们家乡的真正的特有的宝贝哦,呵呵是米糕,家乡话叫“高”,是每年都要做的哦,人家上你家拜年或家里做什么大事情了都要用到这宝贝的,因为它代表着步步高升,一年比一年好的寓意。
6、哈哈 这个是染红的鸡蛋哦,我们这叫元宝,呵呵。
7、巧克力啦,呵呵金黄色的,是不是很象真正的金子哦,代表着财富。
8、开心果。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不是就是身体健康,开开心心呢?~
9、桂圆:这宝贝在我们家乡用的次数也算是多多的啦,寓意是。财贵富贵,团团圆圆。
10、糖果:甜的。寓意着:甜美的生活从现在开始........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呢?呵呵小佳来介绍哦,这就是房子的女主人和男主人的裤子啦,按照当地风俗,必须是青色的裤子哦,嘿嘿可别以为只有2条裤子哦,裤子下面必须拿红纸垫着。
裤子里面可压着宝贝呢:银圆(呵呵不是我们现在的一元的那种哦,是近代大家用用的那种哦)首饰(戒指)还有尺子。大概的寓意是:吃穿用不愁吧,呵呵,一会问问妈妈去~~
当当当当~~说到吃,当然少不了俺们的猪猪肉啦,哈哈,这也是供品中的必备啦,我自己都感慨这肉肉咋被我照的那么完美那么有型,嘿嘿,表拍我啊,呵呵``````
介绍下本肉肉必须是五花的,还有就是要水煮过的,呵呵``````上面依旧需要“高升”和松柏来~
哈哈,这是什么呢?没见过吧,西西~~
江南特有的哦,外面那个圆的是拿竹子编制的竹筐啦,当地话叫“来”,竹筐里面的东西偶给大家介绍下哦,呵呵
1、那个发光的有火的那个是稻草心哦,呵呵家里话叫“高心”,所以取谐音是“高升”。
2、边上那个依次是:剪刀、尺子,镜子,称和秤砣,类似这样的宝贝呢就是清洁的意思的,拿家乡话来讲就是专门去脏东西的,呵呵~我想大家大概意思也懂的哦~~~~
真正的主角出场啦,哈哈就是这跟长3米多的白干。
这白干可是要千挑万选的一定要直的杉树做的哦,呵呵我家在16楼,因为电梯放不下,可辛苦了那个叔叔,直接从一楼给搬到16楼的。
白干上有用木匠的墨斗弹出来的墨线,还有些字,大概意思好象是什么天降神灵什么的吧,反正就是图个吉祥吉利的吧,呵呵,还有红布和青布也类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