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北民间结婚习俗
陕北民间结婚习俗
今非夕比,我刚记事时男女婚事,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而定,本人没有自主权,婚姻多属名利性质。婚姻过程一般为择亲、提亲、订亲、商话、婚礼等程序,用现代语言描述就是:找到心跳的(择亲),求爱(提亲),求婚(订亲)订婚(商话),最后举行婚礼,程序基本差不多,区别就在与现在是本人做主,以前是父母做主.......那时,男女自17~18岁起,父母便托人给儿女挑选对象,了解对方家庭根本(一般往上推三辈祖宗亲路,有无狐臭者、外地人、吹鼓手等),门风(一般指一家人为人处世情况,若外界影响不好,称其人气不正)、光景(主指钱、粮、家产)、人品(泛指一家人的品格,主指所择对象的品貌)、八字(指所择对象出生年、月、日、时是否“犯月”相克)等情况。若门当户对,即约请一合适的中间人(即媒人)说合提亲。期间,男女均不知其中缘由,更不曾会面。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提亲,即使女方家长相中的,也是通过媒人示意男方家长向女方提亲。此时,媒人扮演主角,对方家长领会来意后,通过亲戚朋友侧面了解其根本、门风、光景、人品、八字等情况,视其合适与否,拿出主意,通过媒人传话,媒人发现有小妨碍,必用三寸不烂之舌来说合。经媒人说合,双方家长认可,选吉日举行订亲仪式。由男方拿出烟酒喝订亲酒,后媒人根据提前与双方家长分别议定的钱物而宣布“彩礼”及订亲衣物,并由男方家长把钱物一一交予媒人,再由媒人交予女方家长。男女双方到结婚年龄,男方准备结婚迎亲,由媒人传话,在结婚前几个月与双方家长商定婚嫁日期(商话)、新娘衣物及迎亲仪式等事宜,后双方均按协议筹备婚嫁之需。
婚礼,男家称“引(迎)媳妇”,女家称“出嫁女”。婚礼一般为三天。第一天,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或帮忙,称“聚客”。由聘请的总管莅位主持,安排相伙(村里或来
客中的亲友)干帮厨、待客等杂务。当晚吹手动乐,喜事开始。次日早饭后迎亲队伍准备出发。迎亲队伍一般由八人组成,其中有两名迎人妇女(或婶娘、或嫂子),俗称迎人婆姨(在北方,结婚的女人叫婆姨,没结婚的叫女娃娃,不管多大岁数.....)。(民间讲究“姑不迎,姨不送。”)。迎亲队伍中必须有一名懂礼节及能说会道的领头人,若遇女方出难题,能善于应付,巧于化解,出发前要准备携带新娘的衣服被褥、首饰银器,大馍、猪肉、离母糕(其实就是块大的米糕)、清油(半瓶)、筷子、白面(1小包),揣怀钱、坠箱钱以及未交完的彩礼钱。一切齐备,鸣炮三声出发,吹鼓手在前奏乐,迎人婆姨居中,其余人畜随后。若逢庙宇、村庄须鸣号、吹乐而过;过河、过桥也得吹长号(俗称“张号”)。
事前,女家也按协议准备,办嫁妆,备酒饭,约亲朋,组织送人队伍(一般由8人组成,其中有2名妇女陪送,俗称“送人婆姨”)“迎人的”一到,女家院内设一桌案,摆上烟酒,由管事人向迎亲领头人敬酒三杯,以示欢迎,迎亲领头人将所带之物一一摆于桌案交待,谓之“表礼”。饭后,女方家总管向迎亲领头人交待陪嫁之物,添坠箱钱、揣怀钱、油、面、筷子等各加一倍退回。一切就绪,准备起程。新娘换上嫁妆,蒙上“盖头”(用红花被面或红绸子挽结成的)上轿,迎送婆姨抢着上马,长号一鸣,吹手先行。迎送队伍以迎人婆姨为先,新娘中,送人婆姨在后,有序而行。此时,唢呐声声入耳,摇摇摆摆、浩浩荡荡出村。若遇好事者,可摆烟酒于路旁,迎送队伍必须停止前进,吹手就地吹奏三曲,三起三落,方才放行。途中,若有两家迎送队伍同向而遇,则有“抢路”之俗。抢路时,一般双方领头人为免纷争,经协商,往往让先者用圪针条(一种长刺的落叶乔木,果实为圆形有核)耱路,示意为后行者的新路;若相向而遇,双方新娘应互换裤带或针线包,都用圪针条耱出新路而行。进村时,速度须放慢。吹手大显身手,或吹“得胜令”,或吹“将军令”、“大摆队”等乐曲。村人围观,热闹非凡。此时,公公婆婆入洞房,夹起枕
头走一圈,俗称“抱孙子”,家人应遮盖碾、磨,怕青龙白虎“冲喜”。一切就绪,专候新人进门。
迎送队伍进门后,分设专房招待,新娘需“送人的”领头人扶下马(或轿),由新郎揭“盖头”,两人一前一后踩着红毡走向洞房(俗称“帐房窑”)。在此之前,吹手须进去张号,叫“冲帐”。随即有一人手端一碗麦叶、小钱、五谷边撒边唱,谓之“撒帐”。新人入洞房后,由一小孩端水让新娘洗脸,新娘得给少许钱,以示酬谢。新娘上炕,将席四角已压之物(有针线、核桃、红枣、钱币等)收存起来,谓之“踩四角”,后静坐前炕。随后,“送人的”坐席(吃喜宴)。新郎要敬酒施礼,送亲领头人应以钱相报,民间称之谓“拜席口”。
饭后举行上头仪式。由姐(夫)或姑(夫)主持,让新人背靠背坐于水桶上,将二人头发拢在一起,边梳边唱:一木梳青丝云遮月,二木梳两人喜结缘。三木梳夫妇常和气,四木梳四季保平安。新女婿像杨宗保,新媳妇好像穆桂英。荞麦根儿,玉米芯儿,一个看见一个亲。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子戴顶子;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天作良缘配好的,夫妻恩爱一辈子。随即,将红枣,核桃从新人头部倒下,夫妻二人争抢捡入自己衣兜。接着,主持人还要将新娘头盘成??髻,意为结发夫妻能白头到老。随后,姐夫、姑夫老姑夫以及结拜兄弟还要闹房,即让两个新人当众做出各种亲热动作。客人出节目,新人表演,令观者捧腹大笑。闹房毕,婆母由窗口向里撂儿女馍(把馒头用纸包住从窗户扔进去),盼望早日抱孙子。此晚“帐房”(洞房)灯光应彻夜不熄。我结婚时(不是在老家,是在我工作地方的一酒店举行的婚礼)母亲特意从她住的宾馆赶到我新房给我扔馒头,因为以前我不知道有这规矩,三更半夜,咚的扔进来,吓我一跳,我才知道先前为什么嘱咐让我睡前不要关窗户,呵....第二天清晨,小两口要吃儿女扁食(饺子),饭后举行“拜人”仪式和“亮箱”(给公婆和丈夫看看嫁妆)。是日,男家送客,新娘新郎回门(新郎回拜地主)。翌日,小两口又
由岳父(地主)送回,谓之“送回面”。八日后,新娘需到娘家住七天再归,曰“对七对八”。
现在好些风俗规矩都简化了,原来那么复杂是因为穷,一点点东西都要斤斤计较,现在所有的风俗规矩都是为了热闹婚礼场面才有的
第二篇:陕北丧葬习俗
陕北丧葬习俗
陕北丧葬习俗有哪些 陕北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最后又要魂归黄土,即“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守气
人都有一死。陕北人把人死了不说死,认为说“死”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不文明。陕北人把老年人死了说“老了”;中年人死说“殁了”;小孩死了说“撂了”。百善孝为先。在老人上了年纪,生活不能自理时,子女们往往轮番侍侯,对老人进行细致入微的照顾,称为“养老”。父母老人一旦有病,儿女就不出远门,在家劳动照顾老人。老人病重时,儿女就守在老人身旁,这叫“守气”。这时就先要给老人洗脸、剃头、净身(温水擦身),以防老人“老了”。如果老人病危,儿女就要整天守在老人身旁,在老人咽气前就要给老人穿好老衣(寿衣)。如果等到老人已经断气才给老人穿上寿衣的话,有两种说法:一是魂走时穿不上新衣即使做鬼也是穷鬼;二是外人会笑话,某某家老人“老了”还是红格溜(赤身),笑话儿女不孝。老人断气后,先用酒精棉球净面(洗脸),以防小虫,再给亡人两只手腕绑打狗饼,准备尸体下坑,找一张床,铺上干草,把尸体放在地上。用五张麻纸糊一块纸被,把亡人的脸面和全身盖住。为的是好看。铺干草讲究的是,一是为了干澡通风,便于尸体存放;二是即是病人一时休克再复活,一有动静,干草容易发出响声,使儿女便于发觉。此时接着要找一只鸡,亡人是男的,就得找一只母鸡;亡人是女的,就得找一只公鸡。讲究的是阴阳搭配,做鬼也有个伴。在门槛上将鸡头扭下,民间叫“到头鸡”。把鸡毛拔净,在鸡左右翅膀下各插一根筷子,把鸡放在一个碗里,然后献在亡人前面的祭品桌上。孝子出大门,到十字路口点香给亡人指路。
报丧
报丧,首先把亡人的铺盖卷放在院墙头上,村里人一看到铺盖卷便可知道谁家老人“老了”。其次要挂岁数纸。如果老人八十岁,起码要拿八十几张麻纸。风俗是要多几张,儿女总愿自己的老人长寿。把麻纸左右开剪,剪三剪,剪成串。六十岁以上的死者,岁数纸中间绑红纸条,小口不绑。把剪成串的岁数纸挂在大门口,过路人一看便能推测到老人的大概年龄。再次,通知死者娘家。派一个自家人带好礼品(烟酒)去请死者娘家,通知娘家侄儿戴孝。陕北人把通知娘家戴孝叫“出号”,一说“出号”,娘家人就知道当娘家戴孝,要行猪礼。
请阴阳
“富贵出在门里,子嗣出在灵里”。陕北人办丧事,最重要的风俗是请阴阳先生。讲究的是选一处好坟地、测一个吉日。灵地选好了,后代人丁兴旺发达;吉日选择好了,丧事办得顺顺当当,事主家不出怪事。因此,不论家庭贫富,办丧事都要请阴阳,不请阴阳吃亏在眼前。
入殓 葬日确定后,过三天要入殓。入殓有规定的两个时间:一是清早太阳未出来时,二是傍晚太阳已落时。不能见日头。入殓要通知娘家,这是礼节。正常死亡,娘家知道了也不来;而非正常死亡,娘家肯定会来人。入殓前,把亡人的寿衣都穿戴好再入殓。寿衣讲究的是穿单不穿双(三件、五件、七件),特指上衣,鞋帽各一件。铺身钱,口含钱,五色线。亡人入殓后,棺材里如有空隙,要充上花籽、柏叶。这其中有两大用意:一是花籽寓意后代开花结籽代代繁衍,柏叶寓意四季长青人口兴旺;二是把棺材充实,下葬时亡人头像就不会动,以防亡人的头撞在棺材壁上。
孝帽、孝子棍
丧事戴孝,分重孝和一般孝。儿女戴重孝,孝帽、孝衫、孝裙,穿白鞋,这叫彻地孝。侄儿戴自备孝,一般亲戚戴条子孝,阴阳、厨师戴带红点的条子孝,孙子戴花红孝。
儿女的孝帽上有棉花蛋、眼衫。棉花蛋是男左女右。如果亡人是父亲,儿女孝帽上左边吊一个棉花蛋,以示左耳不闻闲杂事,一心一意去守孝,右耳聆听母亲言;亡人是母亲,孝帽右边吊一个棉花球,以示右耳不听闲余事,一心一意去守孝,左耳只听父亲言;父母双亡,孝帽左右都吊棉花球,以示不闻闲杂事,一心一意去守孝。眼衫,以示一心守孝,沉痛哀号,两眼不视闲杂事,见了也装作没看见。重孝孝帽后边吊有一根麻线,以示披麻戴孝。孝子棍,用一尺左右的细柳棍,沾上白纸条,供孝子拄。
迎帐
迎帐,也叫迎祭。凡遇白事(丧事),有送花圈、毛毯、被面帐子等礼品,用竹竿抬上,吹手迎上。吹手在前,花圈、毛毯等随其后,接下来是遗像,最后是低头慢行的孝子。迎帐队伍在村中转一圈,一是展示送来的礼品多,丧事办的好;二是显示孝子多,儿孙满堂、生活幸福美满。
接娘家、谢娘家 在农村最爱看的是接、谢娘家,尤其是老人属非正常死亡或儿女平时对老人不孝服的,这时娘家来人是要发话的。娘家来人进了村,孝子们在大门外路两旁跪接,吹手在前迎接娘家,其他办事人员接回娘家的花圈、猪等祭品和行礼。娘家接回后,总管安排答谢娘家,一路上吹手吹奏,备一桌酒菜,到娘家的下榻处,总管把桌安平,立桌则丢人,酒斟满,孝子跪在地上。由总管发言,告知病人几时得病,经过怎样治疗,穿了几件衣服,背了什么棺材等。如孝子对老人孝顺,也属正常死亡,娘舅把酒一喝,让孝子平身。孝子们给娘舅敬酒,谢娘舅完毕。如老人属非正常死亡或儿女对老人平时不孝顺,娘舅就要问死亡原因,这时娘舅就要批评外甥。娘舅的话说不好,也不喝酒,孝子还得长跪,当天晚上的烧纸、踩跪、过金桥、撒路灯等一切祭奠活动都进行不下去了,灵堂里的猪不能下锅,影响第二天的祭事和宴席。这个环节是孝子最头痛的事。一般情况,娘舅把孝子批评、数落一顿了事。如果娘家人不发言,村里人会笑话娘家没一个办事人,全是傻瓜,怕的没敢开言。这就把娘家人的面子全丢光了。因此,具体情况需具体酌定。
祭孤魂
把娘家接回来后祭孤魂。选一与亡人的陵墓方向错开一点较高且平坦的地块祭孤魂。其目的是:孝子请灵前,先把孤魂野鬼作以祭奠安顿好,让孤魂野鬼先吃饱喝好,就不和先逝的老人争抢祭品。这样,先逝的老人就能享受到儿女们的祭品。
请灵
过祭饭丧事(三昼二夜),请灵在前一天下午开始。一般丧事(一天一夜),在聚客的当天晚上,祭孤魂毕,就开始请灵。如是新逝,请灵,请三代。如先前已殁了一个,就请先殁了的那个。尸骨盒不进院。请个牌位子,让老俩口团圆带路。
祭奠
陕北风俗,当老人殁了,都要举行祭奠活动。孝子要杀猪宰羊,富足户请礼生,一天三开祭(早、中、晚祭)。三祭都由礼生安排,都用祭文(礼生来写)。中等户只请吹手不请礼生。孝子自己安排三祭。每一次祭都是哭一阵、烧纸、奠酒。孝子有文化的自己写一篇祭文,在正祭时读,以示书香门第、文人辈出;不写祭文体现以农为本、以过好光景为荣。
祭奠,在农村叫烧纸(也叫烧纸钱)。凡前来唁言的亲朋好友和办事人员都要祭奠。
亲戚祭奠前,都要带祭品。一般,娘家是猪礼(退一半),女婿要献猪(两家女婿退半个,三家女婿不退),侄儿、侄女、外甥是猪礼,外孙是羊礼,孙子是娱乐费。外孙、孙子讲究少,民间常说孙子辈是:一个眼在哭,一个眼在笑。想花费一点钱可以,不出也行,没人说闲话。
祭奠烧纸按亲戚远近辈份大小顺序进行。每一排人烧纸,都要吹手张老号,办事人放鞭炮。凡来的亲朋好友都得烧纸,之后是踩跪、转灯山、过金桥、撒路灯。
这中间烧纸最红火,有的人懂烧纸礼节,有的人不懂;有的人哭的好听,有的人不会哭;有的人是干嚎,没有眼泪。众人看热闹,谁是真哭谁是假哭。
发丧
发丧时,长孙扛引魂杆,重孙抱用红被面包裹的花棒槌,事后该被面也就归此重孙所有。
下葬
扶柩高岗,泪洒青山,窀穸妥当,吊棺下葬。棺材下葬时大头朝里,小头在口。有的棺材底垫砖,有的垫煤块。墓室里有墓砖(写亡人的生平)、墓灯、五谷、祭饭罐、墓祭桌等。东南西北放桃木橛,为镇邪用。棺材盖上放桑弓柳箭,是亡人自卫的工具。
风俗:棺材摆放的位置是男左、女右,男东、女西。一定要细心放正。
陕北丧葬习俗方式 陕北地处偏远,改革开放之前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保存了非常古老的以汉民族风俗习惯为主体兼容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古老民俗,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汉民族与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活化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状况的大幅度改善以及区内外人口的大量流动,陕北民俗的原生形态正因现代元素的融入而迅速改变着。从目前陕北的丧葬习俗来看,虽然礼节仪式简化了许多,但主要的礼节仪式依然保存着,从中体现的孝亲特色依然十分明显。
一、葬具
陕北从城市到乡村,至今仍然盛行土葬。木质棺材是陕北汉族居民的主要葬具,按照当地风俗,棺木用料,柏木为上,松木为中,槐木、榆木、杨木、柳木为次。旧时的棺材不涂漆,可以用核桃仁磨制出木料本身的自然花纹,现在大多在棺材外部髹漆绘彩。据学者研究,这种葬具装饰形式可以上溯到东周时期。棺木板的薄厚、页数的多少非常考究,棺木板越厚越好,页数则越少越好。
寿衣,是装殓死者的衣服,要在老人去世前准备好。寿衣用料按照传统习俗要用有“寿”字的丝绸,品种包括衬衣裤、棉衣裤、夹衣裤、袍子等,要里外全新,不缀金属扣子,只缀布带或布纽扣。颜色有红、褐、粉红、紫、兰、绿、黄色等,寿衣里子要红色,不能用黑色,意即后世红红火火。不穿带毛皮的,否则,下一世会转牲畜。不穿半杉半裤,否则,家中会出“半吊子”。现在也有穿日常生活服装的。男性头戴圆顶硬瓜壳帽,头枕鸡式枕,脚穿蓝色绣花鞋。除了寿衣外,还要给老人准备被褥,被褥是红色的。
二、葬礼程序
陕北汉族葬礼隆重,大致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1、入殓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也称入殓,分小殓和大殓。小殓是给死者穿衣。当地民俗认为,老人去世时,儿女都要赶到跟前。老人断气前,儿女要给他或她净身、理发、剪指甲,然后穿寿衣。净身是用清水及毛巾从头部开始洗到脚下,浑身洗干净。寿衣必须在老人断气前穿好,民俗认为,人的灵魂走的时候穿什么,以后就一直穿什么。
大殓就是把尸体放入棺内。按照当地民俗,老人不能去世在炕上,而要去世在一个能移动的木板上,最好是棺木盖上。因此,去世前要将棺木盖搬到家中,在老人去世前将寿衣穿好,头前脚后,平平正正地平卧在棺木盖上。不管什么时候去世,天黑前一定要正式将尸体移入棺中。死者仰身直肢,随殓的物品,一般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四周用谷草、麻纸等充实。
2、殡
殡,就是停放灵柩或把灵柩送到墓地去,按照陕北丧俗,灵柩的停放时间各地不同,少则3日,多则几十日甚或几个月,由奔丧者决定。
(1)着丧服
在殡期,孝子必须着丧服。丧服用白色棉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按照当地习俗,儿子、媳妇、女儿、侄儿须戴重孝。子女的孝服由长衫、长裤与帽子组成,腰间还要系上一根由麻搓成的麻绳,称“麻辫”。只有孝子、孝女系麻辫,正所谓披麻戴孝。有的地方孝帽前用白纱蒙面,两耳坠棉花球,以表示孝子们不看不听其事,一心守孝。侄女、侄女女婿、外孙女及其女婿、孙女及其女婿、孙子及其媳妇、外甥等均不穿长裤。女婿、侄女女婿、外孙女婿、孙女婿都由孝子出资送1.5-2米的布匹,女婿、侄女女婿是深蓝色的,外孙女婿是绿色的,孙女婿是红色的,均系在腰间,称“腰孝”;过去,依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孝布的尺寸是有严格规定的,亲者用料最多,疏者用料依次递减。
(2)哭丧
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按照当地民俗,死者断气后要哭,死者去世后的当晚与第二天晚上,要举行送灯仪式,孝子孝女要哭,亲朋好友吊唁时,只要有人哭,孝女、孝妇要陪哭,出殡时孝子、孝女、孝妇要哭。子女哭悼要悲痛欲绝,直到有人劝慰才停止。
(3)过三天
民俗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因此,这个仪式叫“迎三”或“送三”。死者去世的第一、二晚,要送灯,孝子们一直要送到庙上。第三天早晨天不亮,孝子们要在十字路口焚烧用纸制作的骡子与马童,以供死者上路时用。民俗认为,这样的仪式举行以后,死者才知道自己已经离开阳间。
(4)烧纸钱
纸钱是中国古代祭祀时用以礼鬼神和葬礼及扫墓时用以供死者享用的“冥币”之一,是用木槌和铁制的钱模,把外圆内方的钱形打在毛纸上。纸钱的产生,源于古人笃信灵魂不灭的观念,认为死去的亲人在阴间也要有钱花。有的研究者认为,纸钱之俗早在汉代就有了,开始时只是随葬用纸钱,魏晋以后,人们普遍改为以纸钱祭灵,此俗一直沿习至今。
(5)出殡 在陕北,出殡一般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
出殡前要烧纸火,将纸火匠人手工制作的一个院落拼接,放置到大门外的十字路口焚烧,院落通常是二、三层楼组成的四合院,正房有“七间”“五间”等规格,院落里有摇钱树,房间里备有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有佣人、汽车等,各种食材如油、盐、酱、醋、大米、小米、白面,各种豆类,水等,需放置在一个小的容器里,过去用鸡蛋壳,现在一般用果冻壳。大门外有影壁。纸火的制作,可谓对死者的衣、食、住、行诸方面都考虑得非常周到。
动灵前,孝子们要到灵堂前,等阴阳先生打开棺材盖,为死者开脸,一般是用一块纸巾蘸上黄油,清洗死者脸部。此后,要封住棺材,直到下葬不再揭开棺材盖。然后,孝子们烧纸叩拜,祭奠完毕后,用绳索捆绑棺木,有的还要在棺木盖上绑一只老公鸡,俗称“引魂鸡”,到坟地等棺木下葬后放走。孝子必须跟着灵车到墓地。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
3、葬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
在陕北,传统墓葬是竖穴土坑,现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除竖穴土坑外,可在竖穴土坑表面用砖砌筑,这种形式叫建仓子,并用大石板盖顶;也可券葬,即做两个相通的拱形顶的墓葬。
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墓坑,将衣饭罐放置到墓坑壁上的窟龛里,点亮长明灯。在鼓乐与哀哭的混合声中将棺木徐徐沉到墓坑,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然后,盖好预先准备好的盖板,将挖墓坑时由长子挖的第一铁锨土撒到棺材盖上,然后封土起堆,插上引魂干,摆好墓门石。墓门石由三块砖垒成,两块插入地下,一块盖顶,但盖顶砖要等到第二天天蒙蒙亮,等飞禽飞过由孝子盖上。
到了墓地,要烧花圈与匾,并在火堆上用清油炸些年糕等,为死者“安锅”。
葬礼以后,有禅
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从死者去世后之日算起,计算七个七,出殡后每逢七都要到墓地祭奠,称过七,直到七个七,称尽七,为大祭七,孝女都来祭奠。如果过七那天正好在初七、十七、二十七(有的地方还有初八、十八、二十八),称犯七,据说是死者的灵魂有难,要在从家里到墓地的路上插上小白旗,以解此忌。据史料记载,禅七是一种佛教化丧俗,早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到唐代更盛,沿袭至今。佛教认为,在人死与生之间另有一个“中阴身”阶段,“中阴身”如童子之形,在阴间寻求生缘,以七天为一期。如果七天内仍然没有寻求到生缘,则可以更续七天,到每七天为止,必生一处,所以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之间,隔七必须举行超度,并设各种食品烧纸钱、祭奠,以免死者在阴间挨饿、缺钱花。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一百天和一周年也要进行大祭。
三、陕北丧俗与中国传统的孝文化
孝悌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具普遍性的伦理模式与最高道德价值,是各种道德的根本。自古以来,衡量“孝”的普遍标准,主要是看子女对父母“生养死葬”的态度。在陕北,不管子女对父母生前是否孝敬,民俗对丧葬礼仪的要求非常严格,孝亲的特色贯穿在丧葬礼仪的始终。从陕北丧葬习俗来看,这种孝亲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子女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从哭丧、制作花圈与匾额、搭建灵棚及各种祭奠活动、居丧期间的各种禁忌(不能穿红戴绿、不理发、不剪指甲等),都表现出孝子孝女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通过这些活动以寄托生者对死者的哀思。
第二,表现子女对父母来世的关爱。从葬具的准备、入殓必须注重的细节、过三天帮助死者灵魂升天、烧纸钱及将纸灰归葬、精心制作墓穴,到烧纸火为死者准备好在另一个世界的衣食住行的各种设施及一切生活必需品、备好衣饭罐、点亮长明灯以及做
七、百日、周年的祭奠,无不表现子女对父母来世的关爱,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帮助父母灵魂顺利升天并早日转世、为父母备好在来世生活的一切所需。
第三篇:陕北结婚礼仪 文档
陕北婚俗传统礼俗
陕北是我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主要交融带。由于陕北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条件,使之至今保持着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结婚礼俗就是诸多文化传统中的突出代表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习俗不仅随着历史的纵向发展而改变,而且在空间横向联系中,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也总是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习俗具有联系传统与现实的性质,它不仅是以往已经消逝岁月的文化痕迹,也是当时、当代社会正在进行演变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弥散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的各个角落,万象纷呈、异彩缤纷,它既表现为一定物质的、有形的、可直接感觉到的具体事物,同时又表现为观念的、无形的、只能意会和理解的抽象形式 奴隶社会时期,陕北存在“群婚”、“收继婚”、“服役婚”、“转房婚”等婚姻现象,这在有关历史资料中均有反映。进入封建社会中叶,受汉族礼教先进文化的影响,陕北地区各民族普遍进入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少数富有者除外),婚姻礼俗大同小异,与近世个仿。但还是较多保留了原始、愚昧的一些婚姻观念和游不知所牧民族的某些婚俗习惯。
陕北人择亲时非常注重门户,即看清其家族有无狐臭史,认为“穷不扎根臭扎根”。其次,重视人气及对方家庭社会上的威信。再次,重视生辰八字,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说法。另外,还讲究妗子不做婆,即使姨姨、姑姑做婆也不好,有“姨姨做婆,刀剪相磨”、“姑姑做婆,一世不和”之说。至于同族是决不可成婚的,因鲜有近亲成亲。再加上陕北各各族杂居共处,使陕北人种优化,所以陕北人大多身高强健,仪表俊美。婚嫁无论贫富都有比较完整的聘娶程序,将中原地区古之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简约为“放话”、“定亲”、“娶亲 ”三道程序。婚仪则有繁有简,还有闹房、听房之俗。婚后还有“会亲”(相当古之“归宁”)等议程。
在经济贫困的乡间,婚聘所需财礼颇重,形成事实上的买卖婚姻,换婚现象至今时有发生,而且婚礼往往受社会落后观念的制约,大办、奢办造成不必要的靡费和负担。
民国前,男女婚事,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而定,本人没有自主权,婚姻多属买卖性质。婚姻过程一般为择亲、提亲、订亲、商话、嫁娶、婚礼等程序。
旧时,男女自 13 岁起,父母便托人给儿女挑选对象,了解对方家庭根本(一般往上推三辈祖宗亲路,有无狐臭者、外地人、吹鼓手、轿夫和拉驴公子等),门风(一般指一家人为人处世情况,若外界影响不好,称其人气不正)、光景(主指钱、粮、家产)、人品(泛指一家人的品格,主指所择对象的品貌)、八字(指所择对象出生年、月、日、时是否“犯月”相克,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说法)等情况。另外,还讲究妗子不做婆,即使姨姨、姑姑做婆也不好,有“姨姨做婆,刀剪相磨”、“姑姑做婆,一世不和”之说。至于同族是决不可成婚的,因鲜有近亲成亲。再加上陕北各各族杂居共处,使陕北人种优化,所以陕北人大多身高强健,仪表俊美。若门当户对,即约请一合适的中间人(即媒人)说合提亲。期间,男女均不知其中缘由,更不曾会面。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提亲,即使女方家长相中的,也是通过媒人示意男方家长向女方提亲。此时,媒人扮演主角,对方家长领会来意后,通过亲戚朋友侧面了解其根本、门风、光景、人品、八字等情况,视其合适与否,拿出主意,通过媒人传话,媒人发现是小妨碍,必用三寸不烂之舌来说合。经媒人说合,双方家长认可,选吉日(一般为双月双日)举行订亲仪式。一般县北在男方家举行,县南在女方家举行,由男方拿出烟酒喝订亲酒,后媒人根据提前与双方家长分别议定的钱物而宣布“彩礼”及订亲衣物,并由男方家长把钱物一一交予媒人,再由媒人交予女方家长。女方也通过媒人送男方(即新女婿)鞋袜及裤带,民间称鞋为“稳根鞋”,裤带为“长命带”,以示婚姻关系能稳固、长久。男女双方到结婚年龄,男方准备结婚迎亲,由媒人传话,在结婚前几个月与双方家长商定婚嫁日期、新娘衣物及迎亲仪式等事宜,后双方均按协议筹备婚嫁之需。
嫁娶在民间,男家称“引(迎)媳妇”,女家称“出嫁女”。旧时,办喜事一般为三天。第一天,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或帮忙,称“聚客”。由聘请的总管莅位主持,安排相伙(村里或来客中的亲友)干帮厨、待客等杂务。当晚吹手动乐,喜事开始。次日早饭后迎亲队伍准备出发。迎亲队伍一般由七人组成,其中有一名迎人妇女(或婶娘、或嫂子),俗称迎人婆姨。(民间讲究“姑不迎,姨不送”)。迎亲队伍中必须有一名懂礼节及能说会道的领头人,若遇女方出难题,能善于应付,巧于化解,出发前要准备携带新娘的衣服被褥、首饰银器、大馍(10个)、猪肉(1块)、离母糕(2卷)、清油(半瓶)、筷子、白面(1小包),揣怀钱、坠箱钱以及未交完的彩礼钱。一切齐备,鸣炮三声出发,吹鼓手在前奏乐,迎人婆姨居中,其余人畜随后。若逢庙宇、村庄须鸣号、吹乐而过;过河、过崾崄也得吹长号(俗称“张号”)。
事前,女家也按协议准备,办嫁妆,备酒饭,约亲朋,组织送人队伍(一般由8人组成,其中有2名妇女陪送,俗称“送人婆姨”)。“迎人的”一到,女家院内设一桌案,摆上烟酒,由管事人向迎亲领头人敬酒三杯,以示欢迎,迎亲领头人将所带之物一一摆于桌案交待,谓之“表礼”。饭后,女方家总管向迎亲领头人交待陪嫁之物,添坠箱钱、揣怀钱、油、面、筷子等各加一倍退回。一切就绪,准备起程。新娘换上嫁妆,蒙上“盖头”(用红花被面或红绸子挽结成的)上轿,迎送婆姨抢着上马,长号一鸣,吹手先行。迎送队伍以迎人婆姨为先,新娘居中,送人婆姨在后,有序而行。此时,唢呐声声入耳,摇摇摆摆、浩浩荡荡出村。若遇好事者,可摆烟酒于路旁,迎送队伍必须停止前进,吹手就地吹奏三曲,三起三落,方才放行。途中,若有两家迎送队伍同向而遇,则有“抢路”之俗。抢路时,一般双方领头人为免纷争,经协商,往往让先者用圪针条耱路,示意为后行者的新路;若相向而遇,双方新娘应互换裤带或针线包,都用圪针条耱出新路而行。进村时,速度须放慢。吹手大显身手,或吹“得胜令”,或吹“将军令”、“大摆队”等乐曲。村人围观,热闹非凡。此时,公公婆婆入洞房,夹起枕头走一圈,俗称“抱孙子”,家人应遮盖碾、磨,怕青龙白虎“冲喜”。一切就绪,专候新人进门。
迎送队伍进门后,分设专房招待,新娘需“送人的”领头人扶下马(或轿),由新郎揭“盖头”,两人一前一后踩着红毡走向洞房(俗称“帐房窑”)。在此之前,吹手须进去张号,叫“冲帐”。随即有一人手端一碗麦叶、小钱、五谷边撒边唱,谓之“撒帐”。新人入洞房后,由一小孩端水让新娘洗脸,新娘得给少许钱,以示酬谢。新娘上炕,将席四角已压之物(有针线、核桃、红枣、钱币等)收存起来,谓之“踩四角”,后静坐前炕。随后,“送人的”坐席(吃“八碗”)。新郎要敬酒施礼,送亲领头人应以钱相报,民间称之谓“折席口”。饭后举行上头仪式。由姐(夫)或姑(夫)主持,让新人背靠背坐于水桶上,将二人头发拢在一起,边梳边唱:一木梳青丝云遮月,二木梳两人喜结缘。三木梳夫妇常和气,四木梳四季保平安。新女婿好像杨宗保,新媳妇好像穆桂英。荞麦根儿,玉米芯儿,一个看见一个亲。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子戴顶子;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天作良缘配好的,夫妻恩爱一辈子。随即,将红枣,核桃从新人头部倒下,夫妻二人争抢捡入自己衣兜。接着,主持人还要将新娘头盘成髽髻,意为结发夫妻能白头到老。随后,姐夫、姑夫老姑夫以及结拜兄弟还要闹房(俗称“骚房”)即让两个新人当众做出各种亲热动作。客人出节目,新人表演,令观者捧腹大笑。闹房毕,婆母由窗口向里撂儿女馍,盼望早日抱孙子。此晚“帐房”(洞房)灯光应彻夜不熄。
第二天清晨,小两口要吃儿女扁食,饭后举行“拜人”仪式和“亮箱”及见婆婆仪式。是日,男家发客,新娘回门,新郎带认亲礼品同去。翌日,小两口又由岳父母送回,谓之“送回面”。八日后,新娘需到娘家住七天再归,曰“对七对八”。
陕北农村结婚风俗纪实
(一)前期准备
这里的男女自17~18岁起,父母便托人给儿女挑选对象,了解对方家庭根本(一般往上推三辈祖宗亲路,有无狐臭者、外地人、吹鼓手等),门风(一般指一家人为人处世情况,若外界影响不好,称其人气不正)、光景(主指钱、粮、家产)、人品(泛指一家人的品格,主指所择对象的品貌)、八字(指所择对象出生年、月、日、时是否“犯月”相克)等情况。若门当户对,即约请一合适的中间人(即媒人)说合提亲。期间,男女均不知其中缘由,更不曾会面。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提亲,即使女方家长相中的,也是通过媒人示意男方家长向女方提亲。此时,媒人扮演主角,对方家长领会来意后,通过亲戚朋友侧面了解其根本、门风、光景、人品、八字等情况,视其合适与否,拿出主意,通过媒人传话,媒人发现有小妨碍,必用三寸不烂之舌来说合。经媒人说合,双方家长认可,选吉日举行订亲仪式。由男方拿出烟酒喝订亲酒,后媒人根据提前与双方家长分别议定的钱物而宣布“彩礼”及订亲衣物,并由男方家长把钱物一一交予媒人,再由媒人交予女方家长。男女双方到结婚年龄,男方准备结婚迎亲,由媒人传话,在结婚前几个月与双方家长商定婚嫁日期(商话)、新娘衣物及迎亲仪式等事宜,后双方均按协议筹备婚嫁之需。
一家村民家,正在为明天准备嫁女儿和娶媳妇忙碌着。
下午,为了了解当地在结婚前的准备情况,一人来到这家,看到他们的亲戚正在忙碌做着准备,几个人围成一圈,正在剥蒜皮、剥葱皮。这是这家二女儿和他的亲戚正在忙绿着。
这是该家的全貌,院子里面,小鸡在悠闲地寻找食物,男人们在院子里也是谈笑风生,非常开心。女人们则在忙碌的准备着...这三位是这家的亲戚,在窑洞内正在做饭,主要是亲戚们、帮忙的朋友下午要吃饭,她们正在切土豆,准备做臊子汤。
晚上,由主家找的总管安排次日的主要工作,以及娶亲队伍的组成和帮忙的人员安排
这位就是主人,正在联系婚礼事项。看起来是非常开心的。
婚礼,男家称“引(迎)媳妇”,女家称“出嫁女”。婚礼一般为三天。第一天,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或帮忙,称“聚客”。由聘请的总管莅位主持,安排相伙(村里或来客中的亲友)干帮厨、待客等杂务。当晚吹手动乐,喜事开始。
(二)结婚新郎家的准备
陕北男女结婚时,迎亲队伍十分壮观,前边有吹鼓手开道,后边有新郎擎酒相送,一行队伍浩浩荡荡踏得山沟里黄土飞扬.崖畔畔,山梁梁,到处是人观看.17日早晨8点,聘请来的乐队就开始奏乐,乐声的响起,预示着娶亲的开始。由于天气较冷,主家就会给这些乐队的人点起篝火,让他们取暖。如果招待不周的话,这些乐手就不会卖力的去吹、去敲了,那么娶亲也就不热闹了,在当地人眼里,就是说娶亲没有办好。
这位就是主家请的总管,这会正在安排人员布置彩车。这不找出来被面。总管就是主持操纵娶亲的一切事宜,对今天参与的帮忙人员的人事安排、调动,以及临时性的调整,有全权处理的大权。陕北过事情,必须要有一套强硬的帮忙班子,以总管为主,下面有礼谱账房记账收礼、保管(主管烟酒饮料等物品的发放)、大厨、小厨、洗锅刷碗的、看客的(招待来客,兼有倒酒倒水的工作)等等,这一套班子强硬,那么喜事一定能办的充满喜庆、欢乐的结果。娶亲的前一天晚上,新郎官必须彻彻底底的洗个澡,意味着清除身上晦气,告别以往的单身生活,从此就走向了成人生活。同时,洗完后,新郎官要穿上里外全部是新的衣服。新郎官刚起来就开始准备了,大冬天在院子里盛了一盆水就开始洗漱了。
郎
这位吹气球的小男孩,就是娶亲队伍不可缺少的一位。不管是谁娶亲,队伍里必须有一个拉马娃娃,这个娃娃必须是新郎官的弟弟或者叔伯弟弟。在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娶亲都是马或者驴,那么就需要一个人来牵马,就这样产生了拉马娃娃。他参加主要是主家希望自己的孩子结婚后,也能给自己家里添加带把的男孩,也就是把好运能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在到新娘家里,新娘家还要给拉马娃娃礼钱,一般是20-50元。院子里的人都开始忙起来了,吹气球的、叠花、准备鞭炮..娶亲的人员已经开始吃饭了,这顿饭主要是为娶亲人员,主要有新郎官的叔叔、叔母、姐夫、弟弟,还有司机、乐队人员等等.女人们则在厨房了为这些即将出发的人员做着准备工
姐夫在给娶亲的车上放被褥,这些被褥到最后还是要带回来,只是后面还有一个议程。这里就不一一说明。
新郎官不去女方家,主要有新郎官的叔父带队去迎娶新娘的。新郎官终于武装好自己,穿着暂新的西装,身上披着2条红色丝绸被面。这里娶亲,新郎官的婶婶和姐夫在家里准备娶亲所需要的物品
这就是要参加娶亲的人女人代表,一位是从当地聘请的美发师,也就是穿白色外套的姑娘,另两位就是新郎官的婶婶。迎亲队伍一般由八人组成,其中有两名迎人妇女(或婶娘、或嫂子),俗称迎人婆姨(在北方,结婚的女人叫婆姨,没结婚的叫女娃娃,不管多大岁数.....)。(民间讲究“姑不迎,姨不送。”)。迎亲队伍中必须有一名懂礼节及能说会道的领头人,若遇女方出难题,能善于应付,巧于化解,出发前要准备携带新娘的衣服被褥、首饰银器,大馍、猪肉、离母糕(其实就是块大的米糕)、清油(半瓶)、筷子、白面(1小包),揣怀钱、坠箱钱以及未交完的彩礼钱。
新郎官和娶亲的女人们从家里准备妥当,走出了新房(石窑洞),准备出发了...总管宣布娶亲的队伍出发了 一切齐备,鸣炮三声出发,吹鼓手在前奏乐,迎人婆姨居中,其余人随后。若逢庙宇、村庄须鸣号、吹乐而过;过河、过桥也得吹长号(俗称“张号”)。不过在这里是从家里出来,乐手要一直吹到看不到主家的地方,就可以不吹了。
前面说了,新郎官并不是娶亲队伍的一员,他只是随同娶亲的人员一起从家里出来,在新车上坐上行驶10-20米,就下车回家等待娶亲队伍带回他的新娘。出了院子,走在大道上,乐手们吹吹打打,一路好不热闹。娶亲的车队跟随在乐手后面,缓慢的行驶...转过弯后,就看不到主家的院落,乐手们就停止了奏乐,开始乘车前行了。一到村口,乐手们又开始了吹吹打打的营生了。因为,在陕北就有这个讲究,在路上,遇到村、会等都要奏乐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这些讲究也在不断的更新。一般都是到了村口奏乐,意思是告诉新娘家,娶亲的队伍来了。这个时候,新娘家也就要有人迎上来,把娶亲的人全部迎回家,还要热情的招待的。
(三)娶亲的人到新娘家
上篇是娶亲的队伍来的村边,乐手们就开始了吹吹打打的,意思给亲家报信,我们来了。在远处,看到一顶帐篷,和许多人,那就是新娘的家里。
新娘家的人已经站在门口,准备迎接新亲戚进门。门口打着一堆篝火,烟雾腾腾的。
女方家的亲戚和村民都站在大门口迎接娶亲的队伍。
这幅刚好看到女方人家迎接娶亲的队伍。
事前,女家也按协议准备,办嫁妆,备酒饭,约亲朋,组织送人队伍(一般由8人组成,其中有2名妇女陪送,俗称“送人婆姨”)“迎人的”一到,女家院内设一桌案,摆上烟酒,由管事人向迎亲领头人敬酒三杯,以示欢迎,迎亲领头人将所带之物一一摆于桌案交待,谓之“表礼”。进入院子,新娘的嫂子端起酒杯给娶亲的女士敬酒.新娘家的总管在门口处早已经准备好2个小菜,一瓶白酒,凡是迎亲的人们,都要喝上一
杯,不会喝的也要端起来,以示礼貌。
由于天气较冷,新娘家在院子搭起了一座帐篷,这就是亲戚朋友们就餐的地方。院子内,大厨正在给娶亲的人们做饭。主要有粉汤、油糕、麻花、饸络面,来迎接新亲戚。这些就是新娘家陪得嫁妆,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和一些被褥等。
主家正在窑洞的灶台上炸油糕
娶亲的人被迎进窑洞内,一般上炕女人是要盘腿而坐,显得庄重稳当。这两位因为年轻,没有盘腿的经验,也就随意坐下了。之后女方家就要给他们端上粉汤、油糕、麻花、饸络面。
外面的厨师们和帮忙的人们正在做粉汤这就是新娘子,在我们到之前,她还没有化妆打扮。因为化妆打扮是有男方家雇化妆师给打
扮的。
化妆是在一孔窑洞进行的,窑洞有不少家具和一些零碎,空间比较狭小。化妆师再给新娘子化妆打扮中...这张是她们二人的间隙拍摄的,窑洞内空间有限。只好凑着机会拍摄了。
乐手们再使劲的吹奏乐曲,大冷的天,个个头上冒汗...看起来这些乐手们挣钱也是不容易 亲戚朋友前来上礼钱,这里原来还有一个讲究,那就是任何人来上礼钱,都有喝一杯酒。现在这个讲究已经慢慢淡化。很多妇女来了,仅仅是礼节性的端一下杯子就放下吗,也是最主家的尊敬。
相堂:主要是给新娘家的叔叔、爷爷等长辈们称之为位家,位家在婚丧嫁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陕北人对位家是特别的尊重。这项议程,女方家总管把吹手是请来,给来参加婚礼每一位位家吹一首曲子,这位就要给一些小费,以答谢吹手。同时,吹手吹完一曲,位家人还要给吹手敬酒或者两人碰一杯酒。相堂的同时,是要喝酒的,参加的人可以敞开嗓子猜拳行令,以此赢酒行乐。给财礼:这位拿钱的是男方家的叔叔,这是两家在婚前就协商好的一项必备的议程,男方一次性拿出3.9万元的衣服钱给女方。这是两亲家在点钱验实。娶亲的负责人,也就是新郎官的叔叔,给女方家彩礼钱 化妆师再给新娘最后的补妆 新娘穿衣,这是娶亲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议程。男方的女人代表,也就是新娘的婶婶,把带来的新娘装(从里到外全新一套),要亲自给新娘子穿上的。这会的新娘子特拽,什么都不用动手,真可以说是衣来伸手了 硬衣钱:再穿衣之前,男方的婶婶要把硬衣馍馍放在新娘的腿上,再在硬衣馍馍下面压上钱(硬衣钱),也就是说,如果男方不给这个钱,新娘就不穿新娘衣。所以说这也是活动中的一项很有趣的风俗。
在新娘穿好衣服后,新娘就站起来,硬衣馍馍掉落在炕上,新娘就把这些钱全部收进自己的口袋,归自己所有勒了。给新娘佩戴新娘花这是最后打扮出来的新娘子,就等待一切就绪,准备出嫁了。
风俗:抽底,女方家为了酬谢娶亲的女方的女代表,由女方家父亲准备现金,放在一个盘子里,用馒头压住(男方家来几位女士,那就要准备几份抽底钱),在女方吃最后一顿饭的时候,由总管拿出来,按规矩来讲,馍馍和钱男方的女代表都要带上的。但现在风俗有了不少改变,一般的情况下,只拿馍馍下面的钱,而馍馍则由总管拿着放回主家。上图就是总管拿出盘子,放在女宾的席上。
娶亲的两位女宾抽掉馍馍下面的钱,装在自己的兜里。这也是女方家感谢女宾的一种方式。在后面,也就是男方家也有同样的风俗,那是回应女方家的女宾的。压箱钱:这个风俗是在双方家长在结婚前共同协商好的,在结婚这天,娶亲队伍准备出发前,由双方的主事人一起。先由女方家长给盆里放钱,男方的主事人根据女方父亲压的多少,要在这个基础上翻一番。比例说明:如果女方压100元,那么男方主事人就要压200元,以此类推。
等双方把钱压完,由总管把钱收起来,当面点清,交由新娘。这个钱就成了小两口的以后备用钱。
攒被褥:由新娘新郎家的女宾各一个,把男方带来的和女方陪嫁的被褥,用针线缝合在一起。一是为了返回途中牢靠;二是让小两口心连着心,白头偕老的意思。
这期间,男方来的姐夫就派上用场了,它主要负责娶亲过程中的苦脏累的活计。这会他就要找人,并一起把女方陪嫁的东西要办在车上,并绑扎牢靠。
梳头:在新娘临出发前,还要娶亲的女宾(男方的婶婶)帮她梳头,这也是在娘家的最后一次梳头。
盖上红盖头:红盖头是由新娘的嫂子盖的。盖头一盖,也就要出发了。
新娘子红盖头盖好之后,就有新娘的嫂子和来娶亲的女宾一起陪同走出家门。敬老酒:再出门后,由娶亲的两位女宾,给女方家的长辈敬酒,以示感谢亲家之意。
给新娘的父母敬酒。这里因拍摄角度问题,没有能拍上给她的父亲敬酒的场面只拍上给母亲敬酒的镜头。
这个议程一完,在新娘家的所有已成全部完成。也就是该开始出发了。鸣炮三响,鼓乐手开始奏乐,娶亲打道回府。
由于道路崎岖,车子都在山上停放。所以,娶亲和送女的人们,都必须步行上山到车子跟前由于道路崎岖,车子都在山上停放。所以,娶亲和送女的人们,都必须步行上山到车子跟前乐手们也必须吹打到看不到村庄后,才能停止吹打。
陕北农村结婚风俗
(六)路戏新人
在离新郎家还有一公里的地方,娶亲的车辆就被一群小伙子和大姑娘“虏着"新郎官拦住了娶亲的车队。这会的新郎官和新娘就是这群人的玩物了。因为,在陕北就有这样的风俗习惯,除了长辈以外,亲戚、朋友、同学(尤其是年轻人)这会就可以放开的玩,随意逗乐、拳打脚踢都是可以的,但不管怎样,玩也是有一个度。新郎官在两个小伙子的挟持下,一起来接新娘。陕北的风俗,娶亲时新郎官不去新娘家。新郎官在距家500-1000米处等待接新娘回家。这次他们拦在约1公里的道路上,刹那间一大帮小伙子、小姑娘围上来,起哄、逗玩新郎,强迫新郎官把新娘从车上抱下来。
在众人稍不留神,乘坐新娘的司机瞬间加油门,从众人眼皮子下面溜走了,把新郎官和几个小伙子撇在后面。这可就让一对新人少受了一些罪。但也没有走多远,又被前面的人群拦住,迫使新娘下车。
两位送亲的女宾做着新娘的保镖,但是终究寡不敌众。还是被众人强行拖走。
人群中,手持礼花弹的大姑娘、小伙子趁势将礼花弹全部对准新娘喷发。
众人强行把新娘子往新郎官身边拉,意思是让新郎官背着新娘子。这个场面各位朋友是否见过,像这样的场面,一般都是在打群架的时候才会出现,但这可不是打群架。这是新娘子、新郎官想着法子躲避众人的“凌辱”(因为,这会任何人都可以用拳头、巴掌、脚踹打这对新人,不堪众人的拳脚捶打),这个时间一对新人必须做到打不还口骂不还嘴境界。目前他们只能是忍受一切,强颜欢笑,面对这一切。
新郎终于在众人的促使下,把新娘背在背上。但是就这样也不行,在前方总有人给他们设置障碍,阻碍新人的前进方向。在众人的折腾下,二人汗流浃背,气喘嘘嘘。依旧是强颜欢笑,笑对一切。
放炮点火把:在新人即将到家之际,总管要派出两位小辈,也就是和新郎官一辈的两个年轻人,一人一边手持蒿草,点燃火把从公路边燃烧到大门口。其意思主要是避邪驱灾,因为鬼神都怕火,用火把回家的路邪气逼走,让新人走着干净的路回家。
背柴担水:也是在同时,由两位长辈把门外面的柴背上一捆,背回家。挑水的则在外面挑一担水,挑回家。其意思是这对新人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缺柴(财的谐音)不缺水,生活美美满满。这个风俗因为再回来前已经举行,所以就没有拍到。
不到一公里的路程,这对新人就走了一个半小时。这会的新人早已经是累的精疲力尽了。不管怎么总算是走到家门口了,这才是他们所庆辛的。这一切,还是在总管(村主任)大声呵斥下,几位长辈力促下,才得以让他们回家。
刚到大门口,又被一群人堵在大门了,他们又要玩耍新人。这会人多过于拥挤,也就没有拍上这一段的镜头。见谅!
新娘新郎回到家,经过稍事休息,婚礼议程就开始了。这里的议程和我们那里的还不一样,比较简单,但很有意思。下面就是主持人的讲话:
结婚庆典仪式: 众亲朋请安静,听我把这桩婚礼庆; 今遇黄道是良辰,善结良缘是吉庆;
天上降下紫微星,满园锣鼓鞭炮鸣;(鸣炮、唢呐声)
一、腊月初三喜开门,迎来喜花接来财;
添加人口又添财,新郎新娘入席台;(奏乐:纤夫的爱)
二、男婚女嫁大吉庆,了却两家父母心;
送客亲朋到院中,冷寒受冻行一程;请送客高朋到台中。(奏乐:十里送红军)
三.松柏四季绿又青,父母就是育花人;
从小到大育成人,今天又把大事成;
夫妻二人深鞠躬,感谢父母养育恩;
二十年养育恩情比海深,父母是天下最亲的人;
你们夫妻再三鞠躬,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恩;(奏乐:父亲、母亲)
四、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虽然你们夫妻二人感情深,少不了穿针引线的人;
夫妻二人深鞠躬,感谢媒公恩:(奏乐:将军令)
五、今日良辰拜花堂,鸳鸯一对配成双;
请众来宾到台旁,共庆这对姻缘的好时光;(奏乐:十劝郎)
第四篇:结婚习俗
结婚习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仪式。在百色市那坡县南部农村一带,一直保留着这样的结婚习俗。
结婚前的几个月,南方拖媒人到女方家商量有关彩礼的事宜,双方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定下彩礼,按照当地约定俗成,不能多要,也不能少给。
结婚是一定要办酒席的,男女双方各自在自己家里举行婚礼,婚礼一般持续两天。第一天,男方必须备好以下彩礼:礼金(1-2万),猪肉(300-400斤),大米(200斤),农家酒(200斤),青菜(100斤),鸡、鸭各一只,糯米饭和年糕各一包。这些彩礼要在当天晌午之前送到女方家,以便女方用这些食材来做晚餐招待客人。这顿晚餐叫做“聚客餐”。有趣的是男方在送彩礼的途中还遭遇小孩“拦路”。为讨要一块猪肉和一包糯米饭,小孩子们在路中间拉一根红绳子设“关卡”,得到东西后才放行,有小孩比较多的村子有时还分批设几道 “关卡”,大人们也乐此不疲。在彩礼送到女方家之前,女方要提前叫上了年纪的老人到家中等候,当彩礼送到女方家门口的时候,家门是紧闭的,以示尊贵门口摆了二十碗酒。男女双方就对起山歌——开门歌。南方代表先开口唱:
婚礼最隆重的是第二天的午宴,全村老少齐动手,大家不用等待谁来安排,各自找活做,女的煮饭、洗碗、洗菜;男的炒菜、摆桌、上菜。不用谁来指挥,大家配合得很默契。十几二十桌的饭菜一个上午就弄好了。而最热闹的是送嫁妆、接嫁妆,这也是婚礼的高潮部分。午宴过后,女方把嫁妆一一摆到客厅中间,要备的嫁妆一般有床上用品和家用电器,小件物品上摆放四碗酒,寓意四季平安,大件的物品要摆放八碗酒,寓意着发财。这个环节是必须唱山歌的,叫 “送嫁妆”歌。这回先由女方代表开口唱:
男方要把摆在嫁妆上面的酒喝完方可把嫁妆拿走,所以男方要派很多人去“顶酒”,一边唱山歌,一边喝酒,好不热闹。男方接嫁妆进门是要看时辰的,嫁妆必须按约定的时辰进家门。此刻最忙的要数媒人了,又是安排人喝酒,又是唱山歌,又想办法说服女方尽快放他们走。旁边有听山歌的,有看劝酒的,有看嫁妆的,更有起哄的,真是热闹非凡。
人喝醉了,歌也唱尽情了,嫁妆也按时接到男方家中了,这婚礼才算结束。
第五篇:陕北民间资本研究分析
陕北经济形势分析
据榆林市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榆林完成生产总值1756.67亿元,增长1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05.46亿元,增长30%。财政总收入达到400亿元,增长33.3%。能源产业强势崛起,无疑是榆林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突破400亿大关,全市生产总值439.47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五。增长速度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比上年增长17.9%。2010年,榆林原煤产量达到2.57亿吨,原油983万吨,天然气110亿立方米。能源折合油气单量,占全国比例达到6.68%。2011年,榆林市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达到210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25%,达到500亿元。其财政收入紧追鄂尔多斯。
陕北房地产投资形势分析
2010年,尽管国务院出台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但是神木及府谷两地房价土地价格却出现快速攀升。如府谷土地最高价已至1600万/亩,楼面价格已近万元。神木土地价格也接近800万元/亩。府谷沿黄河居民住宅价格已超过1万元/平米,普通新建商品房价格也均在5000元/平以上,2010年神木许多新建商品房价格则上涨了2倍。
陕北民间资本金融系统
在神木县城最主要的街道密布着50多家银行及上千家挂牌和未挂牌的投资公司。正是这些机构构成了陕北独特的民间金融系统。陕北民间金融系统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尽管繁荣但并未出现整合。由于当地房地产开发欠发达,民间借贷的循环往来亦较为简约,资金主要来自煤矿行业。而借贷方向亦集中在新兴煤矿及煤矿产业升级。
陕北民间资本投资趋势
陕北投资者具有投资额大、投资一线地产经验相对欠缺、已形成跟风型投资的特点。投资主要区域市场为西安、北京和海南。部分投资者投资于鄂尔多斯。由于陕北地区房地产市场的规模有限,造成房地产投资者将西安、北京等外埠投资市场作为主要首选目标。资产过亿的投资客户的投资组合,一般选择城市核心区域的高档公寓、别墅项目、写字楼及底商。与鄂尔多斯相似的是,陕北民间资本仍处在较为粗放的投资理念阶段。罕见于极不熟悉的产业及虚拟的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