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时间:2019-05-13 05:1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秋节的民间习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第一篇: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唐有诗句《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宋有诗句《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可见中秋佳节历年来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人们借此佳节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民间习俗一:吃月饼

每逢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会拧着大包小包的月饼礼盒走家串户。月饼通常为圆形寓意“团圆”因而特别受人追捧。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便是中秋佳节一大乐事。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而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起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

月饼起初只有椒盐馅,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蛋黄,水果馅„„种种口味的月饼应有尽有,任您选择,月饼的包装也变得花哨起来,摇身一变,以前到处可买的便宜酥饼,现在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显然已变成送礼的高档品。

民间习俗二:赏月

每年八月十五,夜空都会高挂一轮明月,古有“祭月”之说,《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现如今,人们常常借助佳节之日,和亲朋好友欣赏月色。遥想儿时,一家子坐在小院,月色照亮了整个院子,奶奶便开始跟我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想人生最快乐的事也不过如此吧!

民间习俗

三、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玩花灯在南方比较盛行,尤其在香港,广东广州,广西南宁一带。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特别受欢迎。

民间习俗

四、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其实,中秋节并非只是中国独有,外国也过中秋节,尤其是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亚洲国家,而且风俗奇异有趣。例如: 朝鲜“秋夕节”,越南“中秋节”,缅甸“光明节”,伊朗“麦赫尔干节”,日本“十五夜”,泰国“祈月节”,斯里兰卡“月圆节”,坦桑尼亚“月圆节”,柬埔寨“拜月节”。

各地区的民间习俗有所不同,笔者所在的重庆地区,每年中秋主要是赏月和吃月饼,也还真想去香港等地区玩花灯,舞火龙。随着社会的进步,民间习俗,民间文化变得越来越淡薄,笔者认为,不管社会怎么样发展,文化还是不容轻视!民间习俗,文化都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精髓,我们应该发扬光大。

第二篇:中秋节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秋月儿圆又圆,亲朋好友在身边,摆满月饼和糕点,香香月饼嘴馋馋,一口下去少半边,含在嘴中粘又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秋节民间都有哪些习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民间都有哪些习俗

吃月饼

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燃灯

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赏月

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富人多自搭彩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

吃鸭子

云南的仫佬族讲究在这一天买饼子,杀鸭子。南京的什么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卖得很旺。如果你什么都没找到,拎一只北京烤鸭回家吃,估计味道也不赖。

吃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后经查,螺肉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可见此说法言之有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关于中秋节民间故事

关于中秋节民间故事篇【1】

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关于中秋节民间故事篇【2】

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关于中秋节民间故事篇【3】

玉兔入宫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从此小兔告别父母和姊妹们,到宫陪伴嫦娥住了。

中秋节别称

月夕

古人以仲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与之相应,又称仲秋八月十五日为“月夕”,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这也是叫“月夕”的原因之一。

玩月节

是日,古代有月下游玩、设宴赏月的习俗,所以被称为“玩月节”。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条称,“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当时的皇家还会举办“中秋晚会”。民间也不会早早休息,连小孩都不肯睡,“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拜月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第三篇:民间中秋节有什么习俗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民间中秋节有什么习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间中秋节有什么习俗

吃月饼

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燃灯

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赏月

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富人多自搭彩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

吃鸭子

云南的仫佬族讲究在这一天买饼子,杀鸭子。南京的什么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卖得很旺。如果你什么都没找到,拎一只北京烤鸭回家吃,估计味道也不赖。

吃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后经查,螺肉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可见此说法言之有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芋头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所以,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饮桂花酒

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中秋的传说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第四篇:中秋节民间有哪些习俗2021

中秋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秋节民间有哪些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中秋节民间有哪些习俗

中秋节民间习俗一: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民间习俗二: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节民间习俗三: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节民间习俗四: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中秋节寓意什么

(一)团圆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二)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三)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作为一个古老的节日,中秋节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存在,那个时候人们有祭拜月神的习俗,而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因此选择在秋分这个节气的月圆之夜朝拜,以显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期待来年还能有好的收成。随着时代的演变,祭月的日子,慢慢成为了人们团聚的契机。到了唐宋时期,各种庆祝中秋的习俗也由此衍生,吃月饼、赏花、观赏灯笼等等,在民间逐渐流传下来。

关于中秋的传说有很多,大家听得最多的应该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其实和中秋相关的传说故事还很多,比如经常和嫦娥联系在一起的吴刚,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由来。传闻在汉代年间,吴刚跟随一位仙人修道,原本有机会位列仙班,到了天界却犯下天条,于是被惩罚到广寒宫砍桂花树。这棵树有百丈高,每次砍下去原来的地方又会愈合,因此几千年来一直都在重复着这动作。

中秋节民间有哪些习俗2021

第五篇:民间习俗应用文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民间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论述剪纸的民俗文化及其产生和根植于爱的审美活动,阐明剪纸的应用、造型观念和美学内涵,详尽分析剪纸艺术的符号及其作品的文化内涵。

剪纸艺术是中国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态,大多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表意创造。剪纸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从而体现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虽然它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的价值也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不仅美化生活、装点人生,在一年四季的各种节庆及人生礼仪中,负载着百姓对蓬勃生命的热烈寄托,已积淀成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一、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民间剪纸是附和民间习俗必不可少的一项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入冬以后要祭祖宗,还要祭祀门、户、溜、灶、行五位家神,这些灵位的装饰更新,正是后来门神、窗花、挂笺、顶棚花及灶台花的最早雏形。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东方朔传·岁时节》中说: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阴则灾。八日之中,尤以人日为重,又称“人胜节”,是民间人际交往互相问候的节日,“人日”剪赠“华胜”,表示亲朋好友之间的祝福。据传,汉武帝对死去的李夫人思念不已,求方士招魂。等到晚上,汉武帝坐于床榻,方士制作出李夫人的剪影,并摇晃灯光,隔帐观之,尤如李夫人,这种剪纸招魂的习俗历久不衰,其意义已经扩展有了更多的含义。民俗内涵大致包括吉庆纳福,驱邪避灾,追求繁衍等意义。

(一)生命与繁衍的主题

生命与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也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实际上繁衍意识也是生命意识,繁衍是生命的无限延续,要达到人类的永生,只有繁衍,即子孙延续,万世不殆。由原始社会文化到民间剪纸中,植物的观物取象表现在以多子的瓜果蔬菜象征繁衍人类万物的宇宙母体上,最早出现的葫芦、南瓜、葡萄、梨、白菜都是母体多子的繁衍符号。

阴阳相合是人类表现的繁衍造型观,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宇宙观。婚俗中寓意子孙繁衍的阴阳相交的“阴阳鱼”“鱼咬莲”“莲里生子”剪纸。鱼是多子象征的神祗动物,以鱼喻多子,以双鱼喻阴阳相交子孙繁衍。

“喜娃娃”被贴在陕北结婚洞房窑窗中心,抓髻娃娃双手抱双鱼的大幅红、绿圆形团花,陕北叫“转花”,喻环天旋转生生不息,窑窗下部中央是三十六个格窗,中央四格贴上一个大幅的图腾动物剪纸或虎或羊或鹿,四角四格是角花,其他每个方格贴上“扣碗、对鱼、鱼戏莲、鱼唆莲、莲里生娃、老鼠吃南瓜、松鼠吃葡萄、猴石桃、兔吃白菜、金鸡探莲花等五颜六色的窗花剪纸,组成斗方形态的”三十六格窗云子,在这里以老鼠、松鼠、兔儿、金鸡喻男性;以莲花、南瓜、葡萄、白菜、桃喻女子;以动物与植物的合一,喻男女相交多子。

(二)自然物象、神灵的崇拜

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的神圣以及关于人主宰的模糊概念。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原始人类中包含着大量的愚昧观念和迷信行为;另一方面,要明确地认识研究原始宗教的意义,人类从诞生以来的数十万年就是这样幻想,错觉的方式逐步探求人类的真理,在人类认知的早期观念对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起到 先入为主的决定性作用。在进入现代科学文明时代,自然崇拜和神话繁衍作为民俗精神的结晶,在民俗文化中依然代代相传延续着守护神的职能。在民间传统性祭祀活动中,所信奉的神仙有不少是自然神,如天、地、日、月、山、河、湖、海、风、雨、雷、电诸神等等,这显然是原始人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自然崇拜的继续。这些神仙在民间剪纸中具有生动的拟人化形象。雷公是鹰嘴人面、鹰爪人身的形象,示其像鹰一样在天上飞翔的意义。

二、体现在民俗文化的功用

民间剪纸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彩。在旧时的农村里,它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岁时节令、居住、服饰、婚丧、寿诞等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一)岁时节令、居住环境的装饰 正月初一每家挂春联,贴窗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正月十五闹花灯,在灯上要贴剪纸,更加绚丽引人。如“凤戏牡丹鹿头花”有富贵吉祥之意。

窗花的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而且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为主体,也有故事、人物、戏曲、习俗等。

(二)婚丧寿辰时的礼花

婚俗活动自古以来是特别受到人们重视的人生礼仪活动,喜花剪纸是随着中国婚俗逐步完善而出现的结婚用品,流传在全国各地。剪纸的内容都大同小异,都有寓意吉祥,烘托气氛的载体。如双喜字贴于新房的墙上、柜子、盒子上,在西北地区“贴有蛇盘兔、扣碗”等寓意的剪纸,表现了男女恩爱、幸福吉祥。在寿礼上的剪纸常为“鹿鹤同春”“八仙祝寿”“鱼龙变化”“福寿无边”,都以金纸或红纸剪成。

(三)宗教信仰活动的应用

这类剪纸作品是民间为了表达主观意愿,抵御自然灾害,满足自己理想的精神需求所创作的,体现对神灵的崇拜,同时也附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但反映着当时人们那种质朴的民俗情感,为了摆脱苦难企图以自己的主观意念来抗拒自然危害。如供品上摆衬纸,庙里神龛上张挂剪纸,以求娱神赐福。常见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一些像狮、虎、牛、鸡、瓜子娃娃、葫芦以求平安、辟邪消灾、灭患的。还有为了求雨剪一些“小龙入水”,求晴的“扫天婆”解脱已发生的灾难。气候无常,雨多了天涝,就用黄裱纸剪个“扫天媳妇”,“扫天媳妇真不瓤,手拿扫帚扫天忙,黑云疙瘩都扫净,雨过天晴太阳出。”

(四)服饰佩带习俗

这类剪纸,民间妇女称为“刺绣花”,即用于刺绣装饰底样。实用性很强,有鞋花、枕头花、衣袖花、肚兜花、烟袋花等,是剪纸在服饰上的运用。各民族的服饰、刺绣、剪纸都以民族地区所崇拜的动物或植物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

(五)纯观赏性的剪纸

它是在窗花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观赏性剪纸。这种剪纸具有较单纯的审美价值。做工精湛,风格高雅,经过装裱或装框放于室内观赏。它的形式与窗花关系密切,虽然不承担窗花的民俗作用。但是精湛的技艺与完美的形式又对窗花挂笺、炕围花等实用剪纸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窗花创作的提高与深入。

三、民间剪纸中的审美特色

民间剪纸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又极力显示超越自身民族背景的独立性,即美的特性。一张剪纸无论它用于何种场合,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灌注着审美感情。只要人们以美的标准肯定它,它也就有了存在过程的审美价值。当然,民间剪纸的这种艺术形式独立性,并不是对于民俗限定的脱离,而是充分驾驭民俗形式的随心所欲,因而其存在的价值也超越了陪衬民俗的行为目的。

美,直接起源于功能之中,在中国“美”和“好”是不可分离的,民间剪纸艺术追求更是审美标准和功用标准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体现在民俗剪纸的审美价值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对于民间剪纸艺术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地方,返璞归真的独特艺术魅力是需要我们传承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俗文化已经发生了变化,也会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人曾经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由此可见那些古老的传统艺术尤其珍贵。篇二:中国民间剪纸

中国民间剪纸

摘要:民间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古老民族创造与审美最本源的精气神韵。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我国是发明纸的国家,也是剪纸艺术的发源地。民间剪纸往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后来也可通过染缬、华胜、吉州窑和定窑的装饰图案、皮影、蓝印花布、小品刺绣、绘画作品中见其略影。

关键词:民间剪纸;种类;民俗文化;艺术美感

剪纸的种类

第一类:单色剪纸。

就是用一种色纸来剪做的。又细分为

(1)折剪类,即将纸折叠后剪,放开后可得一种图案或字型。(2)迭剪类,即将数张纸重叠在一起,钉牢后再依稿剪之,一次可得数张作品。第二类:复色剪纸,又称为彩色剪纸。

是以数张彩纸分剪后剪拼贴成图;或以白纸依稿剪成,再染填上各种颜色;或先剪成主版,衬以白纸后再染填上各种颜色。细分可为:

(1)衬色剪纸,衬色剪纸是以白色的底稿线条作为线条轮廓,选取的图案最好是阴刻剪纸、在其作品之下,衬以各种深红或深蓝颜色,让它们呈现黑白对比,或红白显明的效果。

(2)套色剪纸,是剪纸艺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表现方法,一般多采用已完成的阳刻主稿拼贴上所需要的各种色纸。

(3)分色剪纸,即分别用色纸剪成各部分形象,再依图样贴裱在衬纸上;或见各色纸重叠在一起钉牢,再依稿剪成,吻拼于衬纸上。

(4)点色剪纸,点色剪纸也叫染色,在生宣纸剪刻好的成品上,用毛笔点上各种色彩。(5)填色剪纸,即先用黑色纸或深色纸剪出主版,裱贴在白纸上,再依稿填涂各种颜色;或用白纸剪成主题形象,裱贴后再填染所需颜色;也有先填色而后剪做的。民间剪纸与民俗文化的渊源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逐渐成为和民俗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① 年节习俗:过年,即阴历春节及民间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大量的节日喜庆活动导致了民间剪纸的广泛应用。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厅堂居室剪纸拉花。大部分人家通过应用“梅兰竹菊、莲藕荷花、金鸡报晓、鱼跃龙门”等剪纸图案,以示预祝新年吉祥、办事如意、年年有余、四季平安迎春纳福等美好愿望。

(二)用于人生礼仪上的剪纸。山西民间剪纸《抓鸡娃娃》系列纹样就体现了人们对祈子求孙、生殖繁衍的原始观念,中央美院靳之林教授说过:“抓髻娃娃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繁衍之神”。在办婚礼时,通常要将大红“囍”字帖在大门上,在现代婚礼中,剪纸艺术的传

承更是成为独一无二重要的配件元素:环保主义者的婚礼上,放弃了用花,而改用漂亮的硬纸剪艺做成门的花扣;日渐一样的糖盒,为了显出与众不同,在每个纸盒上搭配了剪纸蝴蝶的造型,翩翩起舞的样子很是爱人;同样的一组蝴蝶造型亦可出现在餐巾扣上,活泼的造型营造的是十足的中式喜感。这样的简单而大方,又成传统的婚礼,把充沛的浪漫与喜庆呈现在宾客眼前,让宾客印象深刻。剪纸在寿礼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五福捧寿”、“八仙贺寿”、“松林鹤寿”等,都是用红纸剪在图案中剪出一个寿字以来表示祝福。民间殡葬礼仪是件极为琐碎而又繁杂的事,殉葬之物都是用纸剪出的,有“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童男童女”、“高楼别墅”,可谓是要什么有什么,名堂多得很。这些民间习俗的由来,是从古代奴隶殉葬和陶器物品殉葬的礼制延续下来的。

蕴含阴阳观念民间剪纸造型中的艺术美感(一)对称之美

剪纸艺术的本质特性是构图饱满,以全为美。剪纸作品中大多强调流畅的线条和色块构成,充分体现出 “大”的气派,但对细微的局部刻画也比较重视。这些似乎在不经意间进行的艺术构成却处处显露出艺术创作的严谨性性和形式感。因而,艺术本质特性在剪纸这一特殊的表现形式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剪纸的艺术性在构成的过程中具备更大的创作空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构成之美。(二)虚实之美

中国民间剪纸之所以在现代设计中不断为设计工作者发掘运用,主要源于其自身的形式美感。剪纸造型上讲究主体、衬体、前景、背景、留白之间的关系,追求整幅作品的平衡感、疏密度、和谐。看似每幅剪纸作品造型表面上无序复杂,可整体上讲究统一。剪纸艺术的正负形即虚实相生,民间艺人全面把握了大众审美的特性,在造型内部运用阴阳虚实结合。(三)夸张之美

阴阳在传统美学上对应的是 “正负”和“虚实”,运用民间剪纸的虚空,是一种精神的隐藏存在。虚形和实形相互对比,意于实的同时也应该明白虚的价值。民间剪纸艺术家追求事物真相的天真个性,素朴的观察世界,表现自然的审美理念,可使她们的艺术思维打破条条框框的主客观的束缚,使她们能表现事物的各个层次、角度与瞬间。这就形成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造型上既求全也求美,追求形象的完整与美好的有机结合,往往会出现很多不合理的情境。

民间剪纸之所以显示出强大的冲击力和生命力并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是由于它被广泛应用于喜庆、丧葬等民俗活动中的。千百年来,民间剪纸以特有的风格与魅力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发生、流现传、演变,反映着普通人对生活的感受、爱憎、企盼和寄托。他们以最稚拙、最质朴、最真诚也最富个性的美表达着现人们的美好愿望。篇三:《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

《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贾元超 1 2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3 4 5 篇四:中华民俗风情论文

中华民俗风情论文

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禄《清嘉录》拜春)。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迎春仪式,又称行春。

春帖子

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春牛

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春祈、秋报、求雨、禳灾、用占卜来预测气候和年成,以及围绕农事而形成一系列的禁忌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传统习俗。《左传》记载:“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1] 《汉书·郊祀志》也记载:“郊祀社稷,所从来尚矣。”[2]可见,对土地神和谷神的祭祀,早在不可确知的上古时代就很流行了。其后,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信仰习俗,据《礼记·月令》的记载,一年中除十一、十二月外,十个月都有“祈谷”、“命民社”、“祈来年”等固定的祭祀农业诸神的活动,实际上,许多农事节日就是由此形成的。此类农事信仰习俗在后世堪称长盛不衰,时至今日也远没有绝迹。就猎、牧、渔、林、交通、运输、贸易等行业及各项手工业而言,举行某些巫术性仪式,祭祀有关的神灵,恪守 一定的禁忌等,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凡此种种,不一而述。我们从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记载,《尚书》中《召诰》、《洛诰》两篇所述周成王选都洛邑时的龟卜过程,敦煌文书中保留的《建宅文》[3]、《镇宅文》,[4 ]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图书中可以看出,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中国的传统服饰,按礼制的规定,必须与一定的信仰活动相适应,故有所谓的“祭服”。此外,民间还流行许许多多用以避邪的衣服和饰品,如五毒背心、五香布袋、辟邪鞋饰、玉佩、护身符等。饮食生活中,船家食鱼忌翻身,不称“箸”而称“筷”;河南人做饭忌说“少”、“没”、“光”、“烂”、“完了”、“不够”等词语;东北人包饺子忌不捏褶,因为捏光边象“和尚头”,不吉利,而且包成的饺子忌摆成圈,必须摆得横竖成行,才能财路通达,这些禁忌习俗都是我们常闻常见的。事实上,饮食中的原始信仰很早就盛行了,如汉代便有“俗说:雷鸣不得作酱,雷已发声作酱,令人腹内雷鸣。”“俗说:腊正旦食得菟髌者,名之日幸,赏以寒酒。幸者,善样,令人吉利也。”之类的记载[5]。又据《山海经》的记载:“招摇之山„„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①gǔ,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②@②(猩猩),食之善走。”“扭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柢山„„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③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④,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6]这种食用、佩戴某种东西 就可以取得某种实际效用的观念正是模拟巫术的观念,而后世盛行的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如以“吃了熊心豹子胆”来形容别人胆大妄为,显然与之一脉相承。至于喝了中药,将药渣倒在大路上的习俗,很明显与接触巫术有关。遇到出行、聚会等家庭或社会活动时,人们也常以卜筮、圆梦、求签、测字等方式来预测吉凶,决定行止。《墨子》中所记:“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7] 即丛辰占法预测出行吉凶之一例。在民间,甚至连洗头、制衣也都有种种趋吉避凶的习俗。如《论衡》中记载:“《沐书》曰:子日沐,令人爱之;卯日沐,令人白头。„„裁衣有书,书有吉凶,凶日制衣则有祸,吉日则有福。”[8]此外,各种前兆迷信在民间也盛行不衰。《尚书·牧誓》中“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化鸡之晨,惟家之索。”的记载表明,早在周代之前,人们已笃信雌鸡报晨是家道衰败的前兆。《左传》中也有不少日食预兆灾变的记载。《山海经》中记载的前兆迷信尤多,如“长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9]“剡山„„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见则天下大水。”[10]传至后世,流行于各地的前兆迷信,诸如“乌鸦叫凶,喜鹊叫吉”、“猫头鹰叫孝”、“左眼跳福,右眼跳祸”、“鸡上屋兆凶”、“喷嚏兆灾”、“灯花兆喜”等,都是我们熟知的。

在民间社会生活中,祭祀祖先和村社保护神一直是家族、村落的重大事务,而社交往来时,以某种信仰仪式或赌咒发誓来互相约束、取信,也是人们经常采用的方式。在人生仪礼中,原始信仰渗透得尤深。如围绕生育,就有五花八门的生殖崇拜、祈求子息的习俗和产妇、产房禁忌,以及一系列为婴儿祈福的仪式。结婚迎亲时,也有许多巫术活动,撒谷豆攘三煞至少在西汉时就已流行[11],以弓箭镇邪,悬铜镜驱崇等,早在唐宋文献中已有记载[12]。丧葬因与鬼魂观念和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信仰活动更是形式繁复,名目众多。从山顶洞人在尸骨上撒赤铁矿粉到《仪礼·士丧礼》中的有关记载,各种丧葬信仰习俗不断地发展演变,长期延续。

再从中国的传统节日看,也大多源于上古祭祀,尽管不少节日在后世的演变中,或融合成多重内容的综合节日,或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但祭祀的内容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除各种岁时农事节俗外,还要分别祭祀青帝句芒、赤帝祝融、白帝蓐收、黑帝玄冥;中元节、冬至、除夕,都有祭祀祖先的仪式。

原始信仰习俗在传承中始终表现出浓重的神秘性,人们觉得这些习俗是不可捉摸和无法解释的,在神秘莫测的气氛中产生的恐惧、敬畏心理便导致了盲目信从的民俗行为。这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民俗深受宗教影响的状况,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原始信仰习俗在中国长期延续有其多重原因。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和发展的,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这种联绵不断的文化体系决定了中国民俗文化的传递途径是畅通无阻的,而因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那种较为保守的文化性格又使古老的风俗在传承中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原始民俗主体的原始信仰能够在后世大量保留和长期传承。其二,由农业经济和宗法社会中发生的中国文化是以务实精神以及对现实生活、世间关系的注重为特征的,因而原始信仰始终未能发展成为一种全民信奉的宗教。如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不但未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国教”,而且本身就渗透了古老的巫术、祭祀成分。至于一些外来的宗教,如佛教,也只能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下生存,无法取代原有的信仰习俗。

其三,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并不平衡,当汉族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时,许多少数民族还处在氏族部落制或更原始的社会阶段,因而原始信仰习俗在各少数民族中是大量存在的。当某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或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时,也必然会带来许多原始信仰习俗,如辽、金、元、清政权的建立便带来了北方民族萨满跳神的习俗。

中国传统民俗的这一特点提醒我们,在研究中不能不考虑到原始信仰的多方面影响,即使研究外来宗教也应重视外来宗教与本土原始信仰的冲突、融合所发生的诸多变化。

二、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诚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宗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虽发生过种种变迁,但以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和变种却长期保留着。这种以宗法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定势,对民间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

从传统的社会心理看,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明显地反映出宗法观念的影响。研究民俗的学者都注意到,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十分繁复精细,它不仅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一样,纵向地区分上下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年长幼等同辈横向方面,也有极其严格细微的规定。如本人上一辈的男性长辈就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等,女性长辈就有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这种不厌其烦的称谓方式,实际上是由着意强调血缘亲疏和系别的宗法社会派生的。在社会生活中,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之间的关系、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等,正是由称谓表示出来的血缘关系以及由此确立的尊卑、男女、长幼的不同地位而排定的。孔子强调“正名”,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立意也就在此。

从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看,亲属集团乃至村落社区的多种民俗活动大多是围绕血缘关系这一轴心展开的。这一方面人们已谈得很多了,我们不妨从另一方面来看看。唐宋以降,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社会文化条件的诸多变化和社交活动的不断扩大,一些人突破了家族和村落的范围,根据自己的信仰、专长、志趣和特殊需要,相互交往,重新组合,形成了一些新的活动群体。如宋代文献中对此类家族、村落之外的民间结社、结会就有颇多记载[13]。应该说,这些游离于家族之外的社会交往和民间组织反映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但是人们还是笃信血缘的力量。异姓朋友常常通过“结义”的方式结成“义兄弟”,宋代的洪迈曾谈到这一现象:“自外入而非正者曰义,义父、义儿、义兄弟、义服之类是也。”[14]元、明时的戏剧、小说多有朋友“结义”的描写,如《单刀会》、《三国演义》就根据刘备、关羽、张飞的史事敷衍出一段“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并在后世成为“异姓兄弟”的楷模。旧时,浙江一带即有男子结拜组成的“十兄弟”,广州地区则有女子结拜组成的“金兰会”。明、清时的民间会党也常常模拟家族形式,以结盟方式入会,师徒间以父子相称,众徒间以兄弟相称。上述现象表明,人们始终认为,通过某种仪式使非血缘 的关系转化为象征性的血缘关系,就能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和凝聚力。民间对血缘关系的重视,于此可见一斑。宗法观念影响下的社会心理的另一重大表现是,数千年来,“孝亲”情感一直在社会观念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民间时时重复做的一件大事是对去世先祖的隆篇五:我对民俗学的看法

我对民俗学的看法

我对民俗学的最早涉猎是从大学2年纪开始的。那时我们开设了一门叫做民间文学的课程。这门课程很有意思,所讲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伴随我们成长的民间习俗和我们经常听说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以及童话等等。对于这些习俗和故事我们都是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仅仅认为它是劳动人民在几千的劳动生产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些风俗习惯,没想到它竟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后来在考研的过程中我又相继读了钟敬文先生编写的《民俗学概论》以及《民间文学概论》等等与民俗学相关的一系列书籍,对民俗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此同时我也明白了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简单地说:民间文学是指从民间流传故事中采集、形成的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本土文学作品,其表现形式有民间小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评书、说唱艺术等,是一种通俗文学或口头传播的文化现象。而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是各地民俗习惯,如饮食、服饰、婚嫁、丧俗等等。从性质上看,前者属于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后者是社会科学的分支。

民俗学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民俗学一词,是从英文 felklere翻译过来的,为英人顿姆斯于1964年创立。原意为人民的知识或人民的智慧。它所说的人民是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的没有受过统治阶级的文明教育的人们和在阶级社会中的广大劳动人民。它所说的知识、智慧或文化称之为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比较确切。我国民俗学的兴起始于五四运动时期,主要是留日学生从日本引进西方的民俗学。民俗学引进之后很快在我国生根并迅速发展,当时有许多大家如鲁迅兄弟、蔡元培、胡适等都参与到中国的民俗运动中。从那时起才把民俗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并进而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对民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当时的民俗学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登上中国现代学术殿堂的。80多年过去了,民俗学虽然没能像其他人文学科那样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在社会上受到广泛重视,但民俗学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

民俗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民间习俗。民俗它是劳动人民生活形态的真实反映,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等等的内涵与形式,以及其间思想、行为、仪节、活动的记录与形成,都是民俗学探讨的主题,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与风俗,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提升与满足,更是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因此,现在各国都非常的重视发扬和传播本国的民族文化。要想是本国的文化不被世界文化大规模侵袭就必须坚持和立足于本土传统文化。民俗学学科理论与民俗事象是密不可分的,理论与实践相紧密结合的,我们必须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的利用田野调查法,才能真正的了解和掌握着们学科,才能把它有效的利 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民俗学研究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民俗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它的范围确实比较广泛,民俗事项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具体行业都有发生联系,如饮食民俗之与烹饪、食品业,居住民俗之与建筑学,服饰民俗之与服装行业。

今天,都市民俗学、旅游民俗学、生态民俗学等悄然兴起。民俗学已经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交叉。在有些国家已经扩展到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从社会基础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风俗行为和有关的心理活动,尽管它们之间有程度上和份量上的不同。如过去各种劳动的组织、操作的表现形式、技术特点和所附着的信仰,以及过去社会中的宗教庙会,村落和宗族的各种习惯、规例等,都是民俗现象。至于各地的年节风俗,如中国传统的新年、元宵节、中秋节、冬至、除夕等岁时活动,人们一生中所奉行的诞辰、成年礼、结婚、丧葬等仪礼,以及各种民间赛会、文学艺术活动,从来就被列在风俗、习尚之中。后来上了研究生之后,我们开设了几门民俗学的专业课程,才明白真正的明白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性。它与社会学以及人类学都有紧密地联系,与社会学和人类学是一门交叉的学科。我们的导师既给我们带民俗文化原理又能给我们带文化人类学,所以我觉得民俗学和社会学是一门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虽有各自的学科理论传统和特有方法,但它们之间的交叉和交融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和突出。因此我认为学好民俗学就必须同时学习社会学和人类学。民俗学的特点在于关注民间社会、民间文化及民众生活,而社会学更多地关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问题,所以民俗学与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区别和差异。民俗学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从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到物质生活,从劳动人民的饮食起居到内心活动,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让我们了解到现在的流行趋势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看到一些民俗文化现象能够以某种变通的方式被保留下来,感觉真的好奇妙,民俗文化可以流传那么长的时间。

民俗学主要研究的范围包括民间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文化,民间工艺、民间语言、民间娱乐、民间组织等。但是老师给我们讲课之后我才发现以前学习的关于民俗学的知识只是一些皮毛。老师每一节课都会讲不同的内容,而且理论性都很强。我们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真正的掌握这门学科。

老师上课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我们积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特别是结合家乡民俗事项,比照其他地方的民俗,进行乡土教育。另外,对于民俗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根据我们将来的就业方向和人生规划,做有针对性的问题的探讨,有意识的引导我们利用民俗学知识和方法作多学科方向的研究。

经过半年时间对民俗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后,我认为这是一门极富情感的人文课程,因为课程中包涵强烈的民俗意趣与文化蕴藉。老师带我们从民俗的基本理论入手,再到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各种民俗事例。使我们了解民间文化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唤起了对周围各种民风民俗现象的关注,逐渐产生对整个社会以及家乡的文化认同感。民俗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认识作用,也是社会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民俗文化,民俗学无论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还是个人而言,都发挥着它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下载中秋节的民间习俗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秋节的民间习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间葬礼习俗

    民间葬礼习俗 传统的丧葬习俗,一般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形成各地风俗民情。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民间的丧葬习俗不尽一致各有特点。据......

    丰城民间习俗

    丰城民间习俗 (一)婚俗 1.婚嫁“合八字” 封建社会里,男女青年订婚必须事先“合八字”,这是旧时订婚的一个程序,也是民间的传统习俗。男性成年后,娶媳妇要事先托媒人(多为已婚妇女)向......

    濮阳民间习俗

    1、宅基选择方面 濮阳人民传统,宅基总布局多以南北长12步,东西宽8步(每步5英尺),计0.4亩的长方形为最佳,这样适合于建造传统的以北屋为上房的四合院,当地也有东西长而南北宽者,更有......

    新年民间习俗

    新年民间习俗的感想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

    关于迎新春民间习俗作文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关于迎新春民间习俗作文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

    春节民间习俗有哪些?

    春节民间习俗[拜年][开门炮仗][占岁][贴画鸡][聚财]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

    引用民间习俗应用文

    篇一:应用文写作 下面是一则通知,在格式和语言表达方面有一些毛病,读后完成题。 通 知 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①,本新村新建了多所袋装垃圾收集房②。从7月18日起③,居......

    莆田民间端午节习俗

    莆田民间端午节习俗 莆田民间流传着有关端午节的这样的顺口溜:“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龙船。” 莆田端午节叫做五日祭。 莆田民间流传着有关端午节的这样的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