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最新暑期培训中小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好普通话
中小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好普通话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数量的日益增多,普通话已经成为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国家对推普工作十分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主动运用普通话,特别是语文教师该如何做呢?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新课标在阐述“课程性质与地位”中,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口语交际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听与说是口语交际的基础,这些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普通话的使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是普及普通话的重要基地。语文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普通话教学:
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说普通话的氛围。
“任何语言应用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因此要使学生们学习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必须得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有一个人人都说普通话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普通话的熏陶,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普通话。
营造学习普通话的氛围,教师可以从宣传教育入手。让学生明白学习普通话的意义所在,告诉学生,普通话是规范化的汉民族共同语。讲好普通话,不但可以与人顺利交流,使更多的人听得懂自己的意思,避免语言不通带来的误解、麻烦,而且这也符合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笔者就常常在课余与学生 聊天,鼓励他们多说普通话,告诉他们普通话对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工作的益处。通过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加以重视,以便落实到行动之中。
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老师欲善其事,必先敏其言。教师必须掌握普通话,并用普通话教学,做到准确、明白、生动、形象,高低强弱音量适当。小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教师说普通话,如果做到了这些,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普通话的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二、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积极性。”当代一些教育家也提出要以兴趣性原则作为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些活动,灵活地教学,把普通话教学与语文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经常性的,富有挑战性的口语交际机会和情境,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教师可采取以下形式:
1、利用优秀的范读带动学生朗读。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优秀的朗读材料,让学生先闻其声,感其情,比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教师先播放录音材料——朗读者用富有磁性的声音,富有变化的语调读出了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在播放的过程当中,许多学生已跃跃欲试,等到教师让学生朗读时,学生便迫不及待地模仿着录音当中的语调、语气朗读起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一些比较优秀清晰的录音材料,如果没有,可以由教师来读,同样能起到调动学生用普通话朗读的热情的作用。
2、开展多样的语文活动。针对中学生上进心强,好胜的特点,可采用竞赛的形式。比如绕口令比赛,诗歌朗读朗诵比赛等等。课前发言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例如在上每节语文课之前拿出二至五分钟让一名或几名同学到讲台前朗读一篇美文或一首古诗,或讲一个故事,或者模仿记者向全班同学播一条新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说话训练。
三、教师要采用有效方法指导学生朗读。
语文教师除了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语文教师可运用语言学的有关知识,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声旁类推规律、普通话与方言的对应规律等巧学巧记,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学生在讲普通话时的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而学生学说普通话,朗读训练可谓是一条捷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方面:
1、注意朗读中的停顿。除了做好不同标点符号的停顿外,还要根据语句的内容或说话人的意图、感情做适当停顿。
2、读出文中需重读的词语。先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如:《狐假虎威》一课为了现了狐狸的奸 诈、狡猾的特点的词语“扯着嗓子喊”、“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等词用稍高稍强一点的音调读出。这样,就可以在朗读时做到字音有强有弱、停顿有长有短、速度有快有慢,读得抑扬顿挫。
四、巩固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培养了学生说普通话的兴趣后,要养成他们长期坚持说普通话的习惯,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努力和跟踪指导。在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在方言区,学生一般是上课讲普通话,下课后就讲方言,对此,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鼓励他们坚持讲普通话,引导学生养成同学间互相切磋提高的习惯。另外,教师还可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多讲普通话,如在课余多用普通话与学生交谈,开设“普通话角”,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布置一份家庭作业:回家后用普通话讲课文中的故事或者是朗读课文给父母邻居朋友听。坚持一两学期后,一般都会有成效,有学生曾这样告诉我:“现在我们已经习惯讲普通话了,不讲还觉得不适应呢。”
“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快速、流畅、简练、传情。”对于中学生来说,要达到这个要求,确有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逐渐提高要求,由开始的“朗读”发展到“说话”,让学生在集体场合大胆发言。教师应多提供说话的机会:抓住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或是节假日等机会,让学生大胆实践,进行说话训练。以此锻炼其口语交际能力,提高普通话水平。
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时代和社会的迫切需要。语文教学是推广普及普通话的主要渠道,语文教师担负着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重要责任,社会发展对语文教师寄托 着深切的期望。就让我们从自己的点滴工作入手,宣传教育,使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第二篇: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尝试教学法
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尝试教学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尝试教学理论正充分地诠释了这一观点。尝试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把课堂教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学的终极目标“教是为了不教”。尤其是数学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要用好尝试教学,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注学案,用好课本。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尝试学习,我们根据学生情况结合教材编写出合理导学案。这样教学的时候,针对性强,也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因此很多老师都设计出导学案,关注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但却忽略了对课本的解读。我认为尝试教学不是一定要用导学案才能引导学生尝试学习,而是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使用教材,抓住尝试教学法的实质:先试后导,先练后讲,这样的教学才是尝试教学的灵活运用。
在我们的课堂中,很多老师都采用了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一般先是学生尝试练习的题目,从题目中得出的结论;再次尝试的题目及结论;最后是课堂练习、总结和拓展题。初次尝试时,一般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后填写。再次尝试和课堂练习拓展就是上课时,边讲边练。这些题目都有针对性,但在教学时,教师往往就只关注了学生对导学案的学习。我们都知道,课本是许多专家精心编写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既不能受课本的束缚,也不能忽视了课本的指导作用。我们不能只关注导学案的学习,而且有的导学案问题指引性太强,学生的思维反而会受到导学案的影响,没有了自己个性的思考,学生的自主探究就无从体现。
1如有一份《分数乘法》的导学案,先是复习整数乘法进行铺垫;接着用4个是
51多少引出分数乘法。上课时,教师先检查预习情况,学生交流汇报分数乘整数
5×4的计算方法:一是用图示表示,二是用加法计算,三是用乘法计算,于是得
3出分数乘整数的方法。然后再一次尝试练习:×2,学生完成后和例1对比,8发现需要约分,再次完善分数乘整数的方法: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这一过程其实也是我们上课的过程,很多内容可以让学生口答,练习题目可以让学生完成在课堂练习本上,结论让学生概况后,在书上勾画就可以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导学案意义不大,没有充分运用课本,要学生把口头回答的内容写在导学案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尝试教学法是一种教学理念,导学案只是尝试教学法的一种模式,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要充分运用我们手中的课本,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而不要使自己和学生为导学案而累。
二、强化练习,重视引导。
尝试教学法是以练为主,从尝试着手,从练习开始。它以尝试题为中心,形成一个多层次不断尝试的练习系列,在不断尝试中,一步比一步有所提高。这样的练习模式特别适用于数学,因为数学的方法结论都只有在练习中巩固和验证,学生的思维也只有在练习中得到提高。数学课堂更要重视练习,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让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
在实际的课堂中,很多老师都重视了让学生练习,练习题设计很好。可是,教学时只让学生一个练习接一个的完成、订正,却忽视了观察、分析,淡化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样,使练习仅仅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到练习的实质——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因此,在练的同时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在练习中得到提高。如:《认识倒数》这节内容,学生通过自学知道了倒数的意义,教师就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认识倒数。首先,以比赛形式让学生写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相乘的算式,学生写好后互相检查。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是怎样判断同学算式的对错的?”,学生得出“根据乘积是否为1”来判断。接着用连线找一个数的倒数,学生口答时教师也要追问“你是怎么判断的?”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乘积为1”。接着通过判断题,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倒数的意义。练习时,学生通过老师适当的引导,就更清楚地理解“乘积为1”、“两个数”、“互为”的含义。这样,既加深了对倒数意义的理解,又对后面找一个数的倒数做好铺垫,学生在找一个数的倒数时,就会想到用乘积1去除以这个数就能得到它的倒数。所以,尝试教学法要做到讲练结合,先练后讲,练一定要和教师的讲相结合。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的认识在练习中得到升华。
三、注重实效,增强趣味。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注重实效,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要使课堂充满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强化了课堂的效率,却不自觉淡化了教学的趣味性。比如:一节关于《亿以内数的读写》教学。一开课,老师就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先是让学生在学案上读数写数,接着展示学生练习、订正,并让说出读写万以内数方法。然后,教师出示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学生准确的读出了这些数,老师就让他说说自己是怎样读数的,孩子回答“和万以内的数读法一样,先分级,读的时候加上那一级的单位。”老师让其他同学把读数方法补充完整,就引导学生归纳亿以内数的读法,接着再让学生练习读数。亿以内数的写法教学流程也差不多。这节课,学生通过尝试学习会读写亿以内的数;培养了学生的类推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及自学能力等,完成了教学目标。可是,一节课学生就不断地读数写数,练习内容较多,形式又比较单一,都是让学生在学案上完成,然后订正、归纳。整节课教师激情很高,一环一环地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却不高,缺乏活力。究其原因,课没有趣味。亿以内数的读写这一内容,因为有《万以内数的读写》作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知识本身的吸引力不强,容易枯燥。教师教学时就要把握好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把读数写数和学生生活联系,使学生感悟到学习读数写数的价值,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另外,练习设计要有梯度,使学生学习有挑战性;练习的方式要多样,比如:对口令,比赛写数等。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学习就会成为自身的需要,从而主动投入学习。特别是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喜欢新奇的事物,课堂的活泼有趣比知识的本身更能提高其注意力。当觉得上课有趣,学生就会精神饱满,积极参与;如果没有趣味,再好的知识对他也没吸引力。所以,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就要增强课堂的趣味。当然,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追求表面的热闹,要结合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正如邱学华老师所提出的,课首先要上得有趣,在趣的前提下加强基础,发展思维。“趣、实、活”三方面要相辅相成,不能只讲“实”而忽视了“趣”。总之,我认为尝试教学法要和其它教学法有机结合,贯穿于课堂,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尝试教学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只是更强调“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不能被教学模式所禁锢,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数学知识。
第三篇:2011暑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简报
盛夏练兵
扬帆起航
——记重庆市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暑假教师培训
为不断提高重庆市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教师业务水平、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事业发展,三中于8月22日至8月25日对全校153名教师进行了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全面自我剖析,提升内涵发展”为主题的封闭式全能培训。
一、领导们的指导为培训助力扬帆
三中校长姚文明同志作了《赢在起点》的主题报告,报告中从“办学规模、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工作措施”等方面作了详细的指导。姚校长还向全体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
1、全面了解学校、同事、学生、家长。
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3、近快转换角色。副校长贺自祥提出了“做最好的老师”的教育理念,指出教师要爱岗敬业、潜心研究、创新教法、提高质量,以“大爱”为本,爱社会、爱职业、爱自己、爱同事、爱学生做一名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副校长刘知明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警钟长鸣的安全意识在轻松愉悦中心授给全体教师,虽说得轻但落得重,看似轻松实际严肃。领导们的指导为本次培训注入了强心剂。
二、剖析本校教情学情,研究教育教学策略。
王安全主任用大量的数据帮我们解读了衡水中学质量神话的秘密,认真分析了三中的教情学情,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策略。最后用了一首诗,激励三中教师打造三中教育质量的神话。刘素芳主任以上期期末考试的数据,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目前各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强调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并就初三体考问题作了专题讲座,指出体育教育教学的方向。对现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对 “优生、尖子生不稳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
1、调整工作心态。
2、做好学生学法辅导。
3、加强教学研究与合作等具体的解决措施。
三、培训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本次培训,既有专题讲座,又有培训者和参训者的积极互动,既有优秀专题片《责任与爱》的观摩,又有培训内容的当堂测试。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受到了参训教师的欢迎。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反思,深度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信三中的全体教师将借此东风,在工作中扬帆远行。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好教学语言
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好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工具,我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师而惮,可以为师;奢而可信,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意思是说,当老师有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不违反师说;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后两条说的是即是对教师语言的要求,而前两条又是建筑在后两条之上的。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很高的要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一样,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
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不懈追求完美的教学语言?我认为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合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索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恰当的停顿
犹如书面语言中的标点符号一样,教学语言要有恰当的停顿。停顿是教学语言艺术的一种要素。停顿对表达思想、突出重点、启发思考、调节气氛,引起注意都有良好的作用。停顿并不等于停止,而是思想感情地继续和延伸。恰当地运用停顿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语言的组织、区分、转折、呼应、回味、想像的作用。有时还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在教学中,学生要接受一个观点,认识一个事物,明白一个道理,从“入乎耳”到“着乎心”,得有一个咀嚼消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恰当地在教学语言中运用停顿。否则,教学语言如同“连珠炮”,只想到“讲”不考虑“听”,即使你吐珠喷玉,口若悬河,但学生没有一个接受和反馈的时间,就不能很好地融合贯通,消化吸收,从而破坏了教学语言的完整性的情感的表达。又如我在教学《可贵的沉默》时,我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每个父母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没有几个,更没有一个孩子向父母的生日祝福过。在强烈的对比之下,我抓住这一契机,问学生“为什么我们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为什么我们没有给爸爸妈妈祝贺?”顿时全班学生都沉默了,通过这一停顿体现了学生思想感情得以延伸,直接引导了学生懂得要关心父母,并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调理清楚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要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语文课虽然不像数学课,自然科学课那样富有显性的逻辑性,严密的推理,但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始终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的,有其显性或隐性的逻辑与推理。如我教学人教版《七颗钻石》一文,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利用这条线索来教学,流畅、明快,脉络分明,推理严密。与此同时,根据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体会小姑娘的善良,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我认为教师对教学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根据线索来教学这样才能使教学语言流畅,明快,具有逻辑性,脉络分明,推理严密,没有闲话、废话。
四、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以情动人
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是语文教学语言的最大特点。“文章不是无情物”。自古到今,一篇篇名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是因为作家文人的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文章是心灵的产物。“情动而辞发”,教师要教好一篇课文,必须“沿波讨源”,“披文以入情”,同样需要用心灵去拥抱它。只有教者和作者心灵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才能通过自己火一样激情的教学语言,沟通学者和作者的心灵,只有作者、教者、学者三者心灵沟通,和谐统一,共振共鸣,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情感就没有智慧,不然人们怎么说“通情达理”呢?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抓住文章的重点句,然后通过充满激情的范读,让学生去感受作者对榕树的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此时,作为教师的我无需做过多的解释,教学已达到了目的。
五、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亲切自然
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学,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亲切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凡是受学生的欢迎的教师,他们教学语言必定是亲切自然的,教态总是让学生感到和蔼可亲的,他们十分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总是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掌握技能。是啊,有着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对语文课能没有兴趣吗?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一点。他们有的语调平板,课堂气氛沉闷;有的语言严厉,使学生感到盛气凌人;有的居高临下,总以“传道者”,“知识权威”自居,所有这些都严重地妨碍了师生间正常的心灵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记得我去听我校一位教师的课时,这位老师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乌鸦到处找水喝”这一段时,学生朗读不到位时,这位教师就大声地说:“停!”然后要求学生再读,可是学生还是读不到位。这老师又生气地大叫:“停!”如此反复多次后,当老师再次要求学生再读时,全班却鸦雀无声了,当时弄得这位教师很尴尬。是这些学生故意跟老师唱反调吗?我觉得不是。因为,在这位教师多次大声叫停的情况,已把这些孩子吓坏了,老师的语言让他们感到诚惶诚恐,不知是读的好,还是不读的好。正因为教师的语言严重地妨碍了师生间正常的心灵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炼
语文教师要具有简洁精练、清楚明白的教学语言,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要以高度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绝而不失一词。”所以教学质量很高。语言是直接传授知识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能让学生直接、清晰地感受到知识的存在,且更有利学生接受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
教师要富有智慧、幽默、激情的声音语言,能够让简单枯燥的教材变得生动有趣,让简单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让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现在的课堂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怎样将这些宝贵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用其独特的语言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不让其走神。其中,导入语的运用就非常关键。如我在教学《妈妈的账单》时,为了让孩子明白母爱的无私,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在教学上我通过学生朗读彼得的账单以及我富有智慧、激情的语言来读出妈妈的账单,通过语言对比学生立刻体会到了小彼得为什么惭愧以及妈妈的无私,最终达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我认为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最受学生喜欢。正确掌握并熟练运用教学语言,以高超的语言艺术,使我们的孩子爱上语文课,沉浸在语言的乐趣中快乐学习。
第五篇:2011清丰县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总结
2011清丰县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总结
清丰县语委办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濮阳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10-2020)》,促进中小学校(含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师生整体人文素养和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应用水平,大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市教育局与我县教育局签订了“搞好农村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完成农村教师普通话培训550人”的工作责任目标。
为圆满完成上述责任目标,我们制定了 “以活动促提高”的工作思路和“早谋划、抓落实、重过程、看结果”的工作方针。县语委副主任,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东明同志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县语委办主任韩留献同志亲自安排部署,培训工作有条不紊,过程热烈,效果显著。现简要总结如下:
1.积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认识。
我们积极组织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濮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等市、县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带头学习和使用普通话重大意义的认识,从而增强了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和自觉落实普通话作为“教学用语、宣传用语、公务用语和交际用语”的“四用语”要求的积极主动性,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十周年知识竞赛”中我县共有228名中小学生获得国家级一等奖,433名中小学生获得二等奖,374名中小学生获得三等奖,21名教师获得优秀辅导奖。
2.加强教师普通话培训,切实提高教师普通话应用能力。
我县语委和语委办领导非常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培训工作,年初就定下培训计划,并把它作为县教研室(县语委办挂靠到县教育局教研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到“清丰县教研室教研工作活动计划”中。2011年,我县语委办聘请省级普通话测试员程瑞华、刘红芬分别在一实小电教厅和清丰县教师进修学校电教厅举办两次农村教师普通话集中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为“普通话考试教程”,累计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586人,超额完成了与市教育局签订的农村教师普通话培训责任目标。(参训教师名单见附表。)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共有377名教师参加了市语委办组织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切实提高教师普通话应用水平。
在“以活动促提高”的工作思路指导下,我们本着“早谋划、抓落实、重过程、看结果”的工作方针,把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纳入到工作计划当中,提前安排,采取集中活动与各乡镇单位独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广大师生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演讲赛、辩论会、广播站等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让广大的师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我县语委办组织的“党在我心中”、“我与普通话”等专题演讲赛和一实小、三实小、大屯乡、城关镇北关中心小学、马村乡中心小学等单位的经典诵读活动和各乡镇、学校的专题演讲赛等活动都为广大师生的普通话培训和普通话应用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