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心得
优化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心
得
优化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学生合作,共同探究出问题的答案。这种学习方式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的探索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虽说这种方式在教学中能够普遍用到,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学生因缺乏有效的引导,发言七嘴八舌,纪律乱七八糟,往往并没有探究出有价值的结论;还有的学生充当看客,一言不发,未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致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那么,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做到
高效有序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分组是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形式,科学分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首要条件。我们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
二、组长培训是关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小组的各项组织和建设完成以后,组长的任
用及培训则成为合作学习成效高低的关键。教师应不定期地对他们进行学科学习方法与组员管理方法的指导和培训,组长同时也把来自一线的困惑与收获一起交流和探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配合教师,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进行小组学习和管理工作,达到竞争与合作的完美境界。
三、独立思考不可少
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互教互学和互相启发解决学生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必须有“思想”,否则,合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因此,教师一定要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究之前,留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一定要在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和深入思考后再去组织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如果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匆忙展开讨论,就会坐享其成或人云亦云。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会在无意中剥夺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
学习的权利。
四、小组讨论要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在学生确实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或有相互交流的需要时才组织讨论。这样的合作与讨论能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提高能力,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更有价值、有实效。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我们认为,选择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设计的问题要能促进学生动脑思考,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并且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学会倾听是基础
在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这是有效合作的基础。在交流学习中,学生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认真倾
听,倾听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过程。具体做法是:在别的小组成员或其他小组发言时,要静下心来,学会倾听,不要急于用自己的答案去打断发言者;要能够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更要吸收其他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在倾听别人的发言时,还要不断和自己的看法相比较,避免交流时过多的重复,以提高合作实效;能力较差的学生发言时,要多给他们点时间,不要匆忙打断他们即使是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要注意保护这些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在小组代表发言后,组织其他学生对其发言进行点评,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组与组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六、及时评价很重要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就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追求个人努力上进又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
良性制约机制。这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实行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起学习小组间的合作、竞争机制,并进行经常性评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营造小组内互助合作小组间你追我赶的氛围。
总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这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不断研究、运用、反思、改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第二篇:优化合作小组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合作小组 构建高效课堂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洋思教学模式和杜郎口自主学习模式的精髓都是“学生自学”,同时,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
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来,使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具有实效,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我认为,提高小组合作探究效率的策略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构建、小组评价和小组奖励等策略的研究。可以说,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好了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一、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把合作学习小组安排为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才能“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谓的“组内异质”指一个小组内有不同层面的成员组成,“组间同质”指各小组之间成员的构成水平是相同的)。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 以54人的班级规模构建6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9个合作小组。(这比较适合班额较小的班级)
首先从全班挑选出9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4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A1A2B1B2C1C2);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与组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小组内男女比例要适当,为什么呢?一般而言,女生书写认真,步骤规范,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男生思路灵活,讨论积极,往往注重结果,步骤不规范,书写相对潦草,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再者,从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中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选好一名得力的组长。
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
那小组长该如何选拔呢? 我认为学习小组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②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③学习成绩应该良好以上;④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⑤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⑥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
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小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强的学生。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每个小组还可以设立一个副组长,辅助组长作一些工作,分工为学习组长和行政组长,组长主要负责学习和小组的全面工作,副组长负责小组的值日和日常的其它一些事。为了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小组的每个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负责一个学科的学习,这样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很重要,为小组的建设贡献了力量。
(二)给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让全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光荣、必胜、无敌、勤奋、日进、翱翔、合力、雄鹰等,主要起激励作用。
(三)给小组成员编一个相应的代号。
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后,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但应特别注意策略,不要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例如可以将小组成员划分为AA、BB、CC三个层次,每个同学的代码便是A1A2B1B2C1C2。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
二、如何培训小组长和小组成员
(一)让所有任课老师对高效学习小组提高认识
班主任在推行合作学习小组之前,一定得跟各科老师交流,要让各科老师对高效学习小组在学习中的发动机作用提高认识。在小组建设、小组长培训上下真功夫。要重视学习小组文化建设,利用学习小组间的良性竞争,使学生在竞争中提高与发展;要培养好学习小组长,学习小组长是学习小组的动力机,要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小组长在小组学习中的带头作用、领导作用、组织作用和检查督促作用;要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把评价主体让给学生,创新小组内部的评价和小组之间的评价,要在合作中借鉴,在借鉴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
(二)明确小组长的作用
1.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有很强的号召力。
2.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3.小组长要研究解疑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争取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4.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5.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自习,根据科任老师要求完成导学案,并及时收齐上交。
6.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做好小组的评价工作。
(三)培训小组长
培训学习小组组长至关重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措施:第一、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第二、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第三,帮助学习组长培养各学科组长。在某些学科上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学科组长。这样既能给学习组长减负,又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第四,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会向高层次需要努力。在当前学生绝大多数满足生存和安全需要的情况下,小组长领导一个小组也就属于其满足更高层次如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体会到这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荣耀感,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源泉。
(四)小组成员培训
1.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学习困难的同学学习,让学习困难的同学把知识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2.给学习困难的同学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的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这需要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心里时刻记着他们,关注他们。
3.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不再凸现,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优劣和好坏,包括课堂上的表现、班级纪律、学习成绩等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你的团队整体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可以在班内开展优秀组长的评选,以此激发优等生帮扶差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学习小组竞赛活动,营造小组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4.通过班会和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有关学生的培训可能还有更好的办法,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积极的探索,总之,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的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三、培养合作小组的良好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问题才有较深刻的认识,才能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把对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2.善于质疑的习惯。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在疑中学,在学中疑。”这样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3.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信息讨论交流和认知的过程。不论是小组讨论、还是集体发言,每个同学都要按照自己的分工积极参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努力使自己“会说”、“善辩”。
4.认真倾听和评价其他同学发言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我们不但要会说、善辩,而且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如:不要随便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要努力掌握同学发言的要点并友好的做出切中要点的合理评价等。
5.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学习规则的习惯。为使小组合作学习有序、高效的开展,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按照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要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在讨论过程中要“活而不乱”,紧紧围绕主题进行,切忌离题。汇报时要用“我们小组认为:”的方式,增强团队意识。只要学生养成上述好习惯,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就能得心应手。
四、教师及时进行评价指导
一个科学合理的激励评价制度的建立,能调动情绪,激发动机,培养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对各小组展示的成果的科学性给予及时的总结和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因此教师要担当好以下的角色:
1.要当好调控者和促进者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如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教师还要特别关注那些 “沉默”的学生和“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和指导,使他们融入到小组合作中去。
2.要当好参与者和合作者
教师要深入到合作小组中,把自己当作是学生主体中的普通一员,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和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地合作与互动,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
3.及时对各小组进行评价
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表扬改为小组的表扬,让整个评价的中心由表扬个人竞争胜出变为大家的合作成功。评价可采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或小组评价与全员评价相结合,小组的成果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肯定时,评价成员对团体计划有贡献时,合作学习就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师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小组合作的结果,更应关注合作的过程,要对小组合作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加以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确能打造民主高效课堂,不过要把这种教学方式成熟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多实践肯动脑勤反思,我们学校在这方面一定会做出自己的特色!所以继续规范和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竭力挖掘小组合作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合作中促学、在合作中比学、在合作中乐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交流和表达的机会,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将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重庆市大足区龙石中学:谢德梅
2013年11月8日
第三篇:小组合作课堂教学心得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心得
崔燕霞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从七年级开始,我们就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当前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合作、的积极性,好、中、差的学生优势互补,更有利于培养他们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这小组合作不但体现在课堂上,还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这个课题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分成四人小组,选出小组长并确立其主导地位。
要充分发挥四人小组的功能,分好学习小组是大前提。学习小组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它建构得是否科学,关系到合作学习效率的高低。
首先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再合理分小组。以我所任教的班级309班为例,全班学生56人,可分为14个小组,四人为一个小组,每个组的成员学习能力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而且各组之间总体的成绩必须大体持平。这样做既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有利于小组内成员互补互助。为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我遵照民主选举的原则,由学习小组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并赋予小组长职责,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小组长的威信。因为组长是一个课堂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带头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更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所以小组长是整个小组的核心人物。这一“带头人”要在纪律和学习上起到榜样的作用,在课堂讨论起主导作用,引导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在课堂上倾听、发言、质疑,掌握小组成员学习的进程,确认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14位组长就由两个科代表督促检查,这样一层一层地进行管理,那么整个班集体的学习情绪都会调动起来,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古文的学习一定要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时,小组长先组织组员通过“读”预习课文,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让 每位成员明确自己在小组内所要承担的任务。有的组员在书上圈点勾画,凭借工具书注上字音、词义,用“~~~”画出疑难词句,还要有简短的批注;有的成员要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以便理解。小组合作中,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干,避免“闲人”的出现,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在课堂学习时间时组织小组讨论:组长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交流重点字的解释,提出难记的字互相帮助解决,切磋琢磨,互相联合,共同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在学习的互动中,通过组内质疑、探索、练习,逐渐培养起沟通、理解和合作的态度、能力和观点,小组长就是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团结,使自己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出来。
二、指导合作技巧,缩短小组间的优劣差距
合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学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能让能力较差的同学有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并能在合作中抒发自己的见解,并从好学生中获得正确的见解。
例如我上的那节作文教学公开课《妙笔生花之美化语言技巧》,课前,我要求小组长组织小组内各成员认真思考,独立完成“自主预习”部分:阅读《周报》,用自己的话归纳美化语言的方法。各小组同学通过独立思考,总结出几种有效的方法:选择用一些好词句、善用比喻拟人多种修辞手法等等。写好后,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协调下,每个小组的每位同学都进行10分钟的片断作文写作,再把自己的作品在小组内用清楚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就体现学生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杜绝了差的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优生包办差生学习任务的弄虚作假行为。各小组讨论后,由小组选出代表性的作品,再由同学展示。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老师要为学生创设均等成功的机会。由于每个小组的构成大体相同,因而学生无论在哪一组,只要自己努力,并有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那么都会有成功的机会。所以当其中一篇文章由班上最差的一名同学流利地读出他的文章时,我就知道,小组合作成功了。
三、要及时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表现。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能积极回答比较难的问题时,我们要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对有错误但又蕴含点滴创新 2 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对于一些学生普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应该让小组长组织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评价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才显得更有意义,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能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在课堂中大力推行,但是,有些问题还是要值得我们注意的。首先,要力戒合作学习中的“假”与“浮”。在课堂上,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室里立刻会出现热烈讨论的场面。“课堂热热闹闹、课后风过树梢”,这种教学场面,实则杂乱无章。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是一种假热闹,有些学生还趁机扯谈其他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所以我们要注意课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为活动而活动。如果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缺乏实质性参与,那么合作学习的价值就不能体现出来了。这时,教师就要很好地驾驭课堂,不要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去,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种“浮躁”的讨论也不可取。教师要始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其次,要注意讨论的内容要有价值,避免走过场。如《变色龙》教学中,一教师在这节课中设计的小组合作内容太多(讨论人物的外貌描写、狗的描写、文章的分段等),反而不能一一落实,重点也没有突出,所以致使最后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学生讨论、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但也不能因此而滥用合作。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小组合作,学生毫无兴趣,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学生之间 3 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小组合作这是一个新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完善,尽可能地发挥它的优势,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4年10月
第四篇:优化小组合作
优化小组合作,促进有效学习
我的一次教研体会
余姚市三七市镇二六市小学 叶明立
2013年春季,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全市小学科学教师参加90学时培训活动。在活动期间,市小学科学教研员郑水军老师向广大教师介绍了“基于分层学习活动的小组有效合作学习”这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在座的老师耳目一新,震动极大。在此后的几次培训活动中,郑老师又多提提及这种教学模式,并强调要在全市推广这种教学模式模式。2013学年开始,我在自己执教的班级中开始尝试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一开始确实没有任何头绪。幸得教研室组织的几次推广培训活动让我受益颇多。2014年春,余姚市小学科学第八期新近招聘教师培训活动在风山小学举行。在那次培训活动中,风山小学的科学教师展示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培训结束之后,我细细回味,嚼咀。在自己的班级里开始探索这样的教学模式。2014年4月教研员来校听课,这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和信心。
2014学年开始,新的班级接手后的第一节课我并没有着急于教学内容,而是向学生介绍了“基于分层学习活动的小组有效合作学习”中对于学生的各项要求。一开始也是进行常规的内容,分组,确定组长等各类人员,学习汇报过程等等。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我跟学生约定,下节课我要有自己小组的特色名称。于“向上小组”“四叶草小组”“隆咚强小组”等五花八门的小组名开始出出现在教室的布告栏上。我们约定:不管你以后被班主任调到哪个位置,上科学课,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你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小组内参加学习活动。除了更学生约定之外,我还积极联系了班主任,希望他们在其他活动中叶可以尝试用我已经分好的小组开展活动。于是在《劳动与技术》的的实践活动中,各小组也一展风采,并且用班级特有的形式张榜表彰实践活动出色的小组。看着班主任的这份良苦用心,我既高兴又感动。
2014年11月,余姚市第二实验学校课堂展示周活动中,两位教师再次让我感觉自己所津津乐道的小组名师多么地渺小。在这两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交流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回到学校,我将小组里的组长叫到了一起,将听课时拍摄的视频给他们看,让他们好好学习一下,人家是怎样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过程的。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他们从抱着兴趣看看,到默不作声。我知道自己的前期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顺势就对这些组长开始了自己的培训工作。12月9日,教研员再次来校听课。在课后的交流中他惊异于班级学生对于“基于分层学习活动的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掌握程度。也不吝惜地表扬了我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在12月12日的全市教研活动主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在活动中,我看到到了其他学校在优化小组合作商所做的努力,也听到了姚北实验学校的施丹丹老师介绍了他们对于推进“基于分层学习活动的小组有效合作学习”中小组有效合作所做的努力。这样再一次让我们清楚的看到自己所摸索的内容人家已经开始实施,并且进入了经验介绍的阶段。
回到学校,面对朝夕相处的学生,我对如何进行小组优化,促进有效学习有了自己的认 识。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又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它既是集体智慧的体现,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效地促进学习效率。
第一:创建相对固定的小组,营造合作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以前的小组合作往往具有较大随意性,相对固定小组的出现,有效地减少了这种随意性,使得小组成员固定化。不仅如此,小组独特的组名让小组成员有了更强大的归属感。在设立小组时,我根据全班学生在兴趣爱好、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分成了4类。每一小组中各类型的学生都有,这样一来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也为小组之间的将来的竞争打下了公平的基础。
另一个是对于组长的培训。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小组能否有效开展活动,组长是关键。要让组长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能熟练主持小组活动。还要注意组内分工的合理性,小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分工,只有合作小组内分工明确,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几个组长经过培训之后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提高。
第二:创设活动情景,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不例外。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地提高,从而增强科学学习的兴趣。在执教《光与影》这一课是时。我设计了让一名学生从不同方位用手电筒照射组内的另一同学,其他组员则站在不同的方向来画出自己做看到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这样一来,组内的每一个成员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都有事情要做,忙的不亦乐于。哪位组员出了一点小差错,其他组员能力及进行纠正。这一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合作学习的兴趣,也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升。
第三:指导合作方法,培养合作技能,提高学习能力
首先,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学生也是一样的。刚将学生分组结束,学生有点茫然地看着我,真不知道接下去自己要做什么。一种全新的,他们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学习模式要在他们这是进行实施,他们自己却对此一无所知。虽然第一次实践前跟学生交代过了,但是真正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还是乱了套。小组里学生经常出现有的听,有的看,有的什么也不干的情况,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比较短暂,在对合作的意义不甚明了的情况下,这种别人的发言与我何干的认识在所难免,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意义,教给学生方法。首先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了解对方的观点,这样才能合作探究。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不善于表达,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有些学生则是不敢表达,顾虑自己的发言是不是正确,会不会受到同学的笑话。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克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告诉大家。
其次,在合作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倾听别人就是尊重别人。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想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喜欢听别人的意见。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在交流 中要学会‘你讲的话我愿意听’,出现意见分歧时,讲清自己观点的理由,保留自己的观点。
最后,在合作学习中还要让学生学会相互信任、团结互助。在合作活动中相互信任,是合作成功的基础,让每一位学生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合作小组的同伴学习负责,使他们坚信他们是“命运相关”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土壤中有什么》一课时,要求学生观察土壤,并做土壤的沉积实验,这就需要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才不会出错。在实验操作中,由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与动手能弱的学生相互配合,最后在小组的讨论中得出结论。
第四:采取积分制,优化小组合作,促进课堂教学
小组有效合作是“基于分层学习活动的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一个关键点,这个关键点能不能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是要取决于小组合作有没有制度的保障。而制度保障中的关键因素是校区考核的办法。姚北实验的施丹丹老师已经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我想这是我今后努力优化的一个方向。
12月12日的教研活动主题是:优化小组合作。之所以定下这样的活动主题,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分层学习活动的小组有效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的另一个关键点。现在这种学习模式在全市的推广已经告一段落,可以说已经到了深入发展的阶段,本次活动就是对这种教学模式的一次有效检验。作为农村完小,作为兼职科学教师的我,在推广这一种学习模式中已经慢人一拍。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后知后觉总比不知不觉要好的多吧,期待春暖花开之时„„
第五篇: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摘要:当前高效课堂已经成为课堂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要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有序的教学过程。我认为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是基础;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体育课堂效率,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而选择多样化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精心组织教学既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总之,高效的体育课堂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用科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指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全面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体育 课堂教学 高效
当前高效课堂已经成为课堂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课堂)内,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而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即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有序的教学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坚持时间优化意识,注重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向课堂时间要质量,要效益,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如何做到这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认真备课,加强计划性。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而且备好所有教具设施,课堂教学系统严密。
2、精心设计运动项目,注重启发性、有效性,做到精练、简洁、准确,让学生多练多动。
3、合理布置场地、器材。场地和器材是体育教学基本保障。教师在备场地器材时应考虑本班人数和学校器材的数量是否可以满足课堂要求,课前体育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或亲自动手,及时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奠定基础,一切准备工作应在课前准备就绪。
4、教师首先做珍惜时间的表率。做到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5、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主体活动时间,努力实现学生全过程学习。
二、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充分体现课堂的高效性
体育教学目标是为达到体育教学的某个目的,在行动过程中设立的各个阶段的预期效果。他是在体育教学中经过师生双方努力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有效教学必须是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开展的,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主要是看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教学目标不合理,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就无从谈起。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依据: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依据。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也应体现这一核心理念,体育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应以这一核心理念为依据。第一,教学目标要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点燃他们心中的热情,使之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欲望。若教学目标太高,学生难以实现,会产生失败感、挫折感,久而久之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教学目标太低,没有一定的难度与坡度,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教学目标的设置还要考虑体育教师自身在课堂中教学个性的发展方向、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切不可贪大求全,生搬硬套,否则教学目标很难达成。
三、多维度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兴趣实际上是需要的延伸,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与她满足我们的需要。”兴趣是学生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对有兴趣的活动,再苦再累也不能把他们拒之门外;反之,如果学生没兴趣,再愉快的活动对也会让他们觉得乏味。教学内容是否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是决定“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教学中应架设师生交流的平台,创造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为学生创造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空间。兴趣体育教学能极大的满足学生学生的个性要求,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兴趣体育教学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目标,能使学生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实施“差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打造课堂高效性
高效体育课堂应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在活动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高效课堂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只有“差异”被尊重了,具有差异性的学生主题才能平等的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通过“差异”教学可以形成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个别化学习,学生可以得到适合于他们的教学,因为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习,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自行选择,在教师的引导下“扬长促短”,这也是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我们应容许学生在练习项目、学习方法、达到目标的水平和期限方面有灵活选择的余地。如果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能自行选择,还是“一刀切”、“齐步走”,那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不可能适合学生的需要,也不能促进有差异的学生的发展,也不能体现高效课堂。基于这样的认识,打造高效课堂,应首先根据学生的需要,努力去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科学分层”。
1、学生分层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差异主要由身体、技术技能、知识水平、认知风格、兴趣特长等因素决定的。由于这些因素在具体学习活动中是综合的表现出来的,而且在差异上存在着某些共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根据学习水平结合自我评价来分层,一般按强、中、弱分为A、B、C三层。新课程标准要求“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我们对A层学生比较强调练习的综合性和发展提高性;对B层学生则以“巩固性练习——应用性练习——尝试提高性练习”为主;而对C层学生则强调以“学习性练习——复习性练习——应用性练习”为基本练习手段。这种分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缩小“知识掌握”与“获得发展”之间的“剪刀差”,最终求得各自举一反三的高效性。这种分层是动态的,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对他们进行干预和影响,做到心中有数。其中包括:学习任务的难易、学习速度的快慢、学习目标的高低、学习方法的优劣等。如果在分层中属于低层的,则允许他们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放慢学习速度,达到较低目标,同时在学习方法上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2、目标分层
怎样才能将不同的水平目标落实到我们的“差异教学中呢?课堂教学中我们大体上可分为三层: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我认为目标分层并不是和学生的分层一一对应的,弹性目标对全体学生都是实用的,完成什么样的目标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选择。一般来说,低层次学生必须从基础目标开始,完成之后,可以进行提高性目标甚至是发展性目标的练习;高层次的学生既可以从基础性目标开始,也可以从提高性目标开始,甚至可以直接按发展性目标学习。
3、教学分层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差异教学“,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学生的学习行为来说,无论是田径、球类,还是趣味游戏或是其他项目,其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是自己选择的,所以人人都有事做,没有一个是被忽视的个体,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个别化学习和分组学习。从教师的教学行为来说,任务不再是集体性的讲解示范,而是了解学情,给与个别指导,与学生一起探讨制定具有差异性的分层教学要求,教的方法应根据学的方法来确定。
4、评价分层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评价的功能,摆正教学和评价的位置,把评价作为手段,借此促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差异教学“要求我们不仅在目标制定和项目练习中针对差异,实施分层,在测评中也要采取不同的难度标准,及时了解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通过信息反馈及时矫正和调节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教的目标与学的目标的双向重叠。
五、精心组织教学,增强课堂的高效性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精神生活----他的智力发展、思维、记忆、注意、想象、情感、意志,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体力的'活跃程度'。”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身体素质是其他各素质的物质载体,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1、精心能导“活”。精心组织教学,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对为什么教----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什么----教材的内容和重难点;怎样教----课程的教法和手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把体育课上好上“活”。
2、精心能激“趣”。精心组织教学,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兴趣取向,还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挖掘和发挥教材内蕴的魅力,采用创设情境,引人入胜;组织游戏,陶冶情操;实物演示,帮助理解;动作模仿,激发兴趣;音乐渲染,强化气氛等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和增强他们的学习欲望。
3、精心能排“扰”。精心组织教学,教师必须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对于体育课一般都是在运动场上授课的,由于教学过程是开放式的,这样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较好的课堂纪律保证。一堂体育课圆满、有效或高效的完成,与课堂纪律的好坏是分不开的。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对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做到根据不同的问题和情况,灵活善变地调整教案,排除干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处于良好的状态。例如:队列训练时,往往会有个别顽皮的男生,去拍拍旁边同学的脑袋,或去踢踢前面同学的屁股。对这种违纪动作,教师不能当众羞辱他,说:“你有病啊,吃错药了”之类的话。他们顽皮、违纪,通常是由于他们本性好动而又动得不适时产生的。为此,教师要针对这些学生的不良习惯,组织“拍球比多”、“跳进去拍人”、“小足球运球接力”等游戏,把不良习惯引导到健康、有趣、正常的学习上来。
惟有精心,才能提高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增强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性,使体育教学在“启智、求知、调心、育人”等方面,获得最可能大的效果。
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的高效性
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既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1、体育课要想实现高效,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首先要求教师用引人入胜的讲解、准确娴熟的技术动作示范、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较好地领会技术要领、掌握技术动作,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使体育课堂真正达到高效。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有目的的选择与运用讲解示范法、完整分解法、启发诱导法、情感激励法、鼓励表扬法、合作学习法、游戏竞赛法等教学方法,使运动技术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实效。
2、优化练习方法。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如在前滚翻练习时,可以采用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拔、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体育教学手段应遵循课堂教学规律。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都需要遵循体育课堂教学的规律,即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同时我们也要懂得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每个教材都有相应的教学手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也有与他们相适应的教学手段,能否正确选择体育教学手段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为此,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等因素的变化,巧妙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各种符合教学情理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
同时,也要从课的内涵出发,深层次的挖掘,探索出更多、更精的体育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手段必定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同时也是最有效的课堂。
总之,高效的体育课堂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用科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指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全面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使体育教学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体育教学[J]2005(1);2006(3);2009(12);2011(1、2、3、4期)[2]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3]于向.影响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 ,武汉 体育学院学报, 2004(6).[4]季浏.体育与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5]移素林《关于有效教学中体育教学目标的探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2008(4)
[6]西陵教育信息网·(2010-12-13)
分享: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