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基层党支部是党在企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员工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支部作用发挥得如何,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水平,而且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影响企业党建工作质量,影响党建工作向纵深推进。为此,笔者就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谈谈自已肤浅的看法。
一、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企业在基层党支部建设中还存在着“书记队伍能力弱、支部学习质量差、党员参加活动少”等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削弱了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成为基层党支部建设中的潜在隐患。
书记队伍能力弱。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基层的“细胞”、是组织广大党员的“领头羊”。党支部书记所具有的文化知识、理论水平、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业务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党支部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党支部战斗力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党员教育管理的效果。目前,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兼职多、专职少、人才匮乏等造成了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的能力弱。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改革不断深入,企业人员普遍减少,受管理人员比例限制,无法配备过多的专职党支部书记;二是部分企业领导对党支部工作的重视程度,仍然存在着“说起来主要、做起来次要、忙 1 起来不要”的情况,不愿配备专职党支部书记;三是人们普遍认为党支部书记岗位专业性不强,什么人都可以胜任,使党支部书记工作的作用和价值得不到认同;四是企业党支部书记职位晋升的机会有限,许多同志不愿从事党支部书记岗位工作;五是党支部书记的待遇往往低于同级的行政工作干部,从而影响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六是企业改革在精减机构和人员时,精减压缩党务工作部门和人员多,使党务部门人员少、任务重,多忙于应付,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创新;七是不少党支部书记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再加上缺少定期的专业培训,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党支部工作的需要。导致党支部工作计划性不强、工作重点不明、工作方式不新,支部工作没有预见性、超前性、主动性。
支部学习质量差。在新时期,党中央相继出台了一些党内法规,煤企改革也出台了一些相适应的新政策、新办法、新制度。然而,有些党支部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少数党员学习自觉性不够,造成党员思想素质不够高,学习意识不强。借口工作忙、生产紧、安全任务重,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为生产让路,支部的“三会一课”可开可不开,有的几乎瘫痪。有的支部党员教育制度落实不力,党员教育方式单一,学习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仅限于传达上级文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来规定党支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或党小组集中党员学习每月应当一次,有的党支部三四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未组织党员学习。由于不按时组织党员学习,部分党员连《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知之 甚少,导致一些党员的政治理论知识、党建知识匮乏,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思想政治觉悟不高,把自己与非党员工一般等同。
党员参加活动少。企业党组织为了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很多党支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党员身边无“三违”、党员示范岗、党员义务劳动等活动。但在活动开展中,有的党支部把平时生产工作与党员活动割裂开,不用心组织,不认真落实;有的党支部却是积极号召,积极组织,但个别党员无动于衷,成了“剃头担子——一头热”。党员参加教育学习,会场上有看报的、有打磕睡的、有聊天的,有的干脆坐十多分钟就溜之大吉,党员发现身边员工“三违”也不好“意思”制止;党员示范岗就是“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示范岗的带动影响性已荡然无存;参加义务劳动借口工作忙或身体不适、今天我休息等理由推脱,即使参加了劳动也出工不出力,昔日那种“那里有困难那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少了,遇到“急、难、险”任务党员走在前的少了,以至于有的非党员工毫不掩饰的说:“还是党员,遇到事情尽梭边边”。
从总体上看,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以上等问题,仅存在于少数党支部或少数党员中,但企业党组织一旦放松基层党支部管理,这些问题将会逐渐蔓延,影响企业党组织的正常建设。
二、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对策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书记的示范带头作用,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薄弱环节,有效提高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 面着手:
(一)党支部书记要配强,角色要求突出“精”
集体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带头人,党支部工作开展的好与坏、基层建设的水平高与低、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强与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党支部书记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以及投入工作的精神状态。因此,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关口前移,把好选拔关。从组织上,注重把自身素质提高,既懂经营、会管理,又能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使其真正发挥好支委班子的“领头羊”作用。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基层党支部书记优胜劣汰的长效机制,努力保持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二是强化培训,把好素质关。岗位培训是提升素质、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如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党支部建设研讨会,经常组织党支部书记不断探讨和交流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新思路,明确党支部应如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明确党支部书记的地位和作用,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是岗位激励,把好奖惩关。对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使党支部书记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考核的结果与奖惩挂钩。坚持行政管理干部与基层党支部书记在政治上一视同仁,在物质奖励上一视同仁,在晋升嘉奖上一视同仁,让那些德才兼备、有较强工作能力、善于做群众工作、长期担任党支部书记的优秀干部 在工作中“有干头”,在事业上“有盼头”。
(二)党支部工作要找准切入点,作用发挥要突出“实” 党的十七大提出,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基层党支部要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准确定位,服务大局,破解难题。
准确定位。就是要以主动姿态服务、服从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这一中心,创造性的开展党建工作,“摆正位臵,保证监督,协调关系,参与管理,助推生产,服务员工”。党支部工作既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臵,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又要不弱化基层党建工作力度;
服务大局。就是要坚持“围绕生产经营中心,服务企业发展大局”的党支部工作方向和“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强化作用,展示作为、提供保证”的党建工作指导思想,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为重点,积极开展“四好班子”和“五好”党支部、“四优”党员创建活动及党建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建工作,强化党支部在生产经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中的组织、示范、辐射作用,在生产经营中切实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破解难题。就是要突出工作重点,从提高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和执行力入手,凝心聚力,助推发展。坚持抓管理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管理出发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强有力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使单位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和谐稳定,使基层党支部成为生产管理的“发动机”和员工群众的“主心骨”。
(三)党支部工作方法要创新,形式新颖突出“活”
1、创新党员学习机制,不断提高党员学习的质量。我们在学习方式上要进行改进。可以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个人主讲与讨论相结合,业务学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学习教育手段多样化,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工具和设备进行有影、有声教育,寓教于乐;
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做好凝聚人心的工作。党支部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针对一个时期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反映的热点、重点以及工作作风等问题,制定思想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建立必要的保障制度,如:定期谈话制度、谈心提醒制度。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思想统一、认识到位、力量凝聚;
3、创新党的组织生活,夯实党支部工作的基础。“三会一课”做到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记录规范。支部组织生活除了开展一些基本的学习活动、支部会议外,可根据企业的工作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进行讨论,还可以进行一些演讲活动、竞赛活动、文体活动等;
4、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党支部工作的影响力。结合单位中心任务和工作特点,抓住制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每年确定一个实践主题,明确活动目标,认真组织开展“党员传帮带”、“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责任区”等一系列活动,体现“党组织的声音、党组织的活动、党组织的形象”。
(四)党支部建设的制度要健全,贵在坚持突出“恒” 在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长远性。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就是要健全完善基层党支部工作制度。长期以来,我们在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实践中,已经行成了一套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如“三会一课”制度、“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党员责任区”制度、“党建目标管理”制度、“困难职工帮扶”制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在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需要持续坚持。同时,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完善和改进工作制度。随着企业改革持续推进、稳定发展任务繁重和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要与企业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企业经营理念的打造结合起来,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像,加强队伍建设,以达到增强凝聚力、打造共同价值观的目的。
基层党支部建设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内容、目标、措施、办法和责任,切实把单位的中心工作同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使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真正熔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同频共振、同步发展。(文/林先友)
第二篇: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客观要求,是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表述、新要求,也是包括机关、企业、学校、新型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准确定位、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近年来,农村学校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教育改革得到稳步推进,农村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队伍得到巩固和壮大。但在令人欣慰的同时,也要看到,农村学校党建还有许多薄弱环节。现就影响农村学校党建的因素及改进对策探讨如下。
一、农村学校党建设工作存的问题
1、教师队伍员党员数额少,不能以独立单位成立支部,不利于开展组织活动。目前,我镇共有 名教师,其中党员只有 名,仅占 %。
2、党员队伍中年纪大的多,年轻党员少。我镇教师党员平均年龄为 岁。
3、生源流失,班额不足,薄弱学校的出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制约着农村学校党建工作。
4、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由于农村学校党员教师接受党性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有少数党员对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缺乏信心,导致理想的破灭和心理的失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1、创新组织建设。
由于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经费少,条件差,传统上重视单一抓教学质量等因素,客观上影响了学校党建。在少数单位,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存在“软件”不硬,“硬件”太软的现象。具体说,学校对做好党建工作的认识不高,主动性不足。因此,党建投入按“虚”分配,很多学校缺乏“党员之家”、“党员活动室”等必要的场所和经费保张障。我镇共有学校 所,有 所学校找不到“党员之家”的牌子,这些学校几乎都没有专门用于党建工作的经费预算。党员没有学习和活动的阵地,更没有外出充电和参观交流的机会,平常显得沉闷而无赖。很多学校由于规模小,人数少,连同书记在内,一个支部就那么几名党员,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名党员,所以遇事便先自感“底气”不足,失去勇气和活力。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形式呆板,内容单一。听(听报告、听发言、听汇报)、读(读报纸、读文件、学辅导材料)、说(围绕会议、文件、工作安排谈意见、提建议)、写(根据命题写体会),“老套路”打拳,党员生怨,群众也不满意。党建工作找不准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点,“知”、“行”脱离,不能很好地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十七大报告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新要求,即: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所以。农村学校在选用干部时,要以创新的精神,更新观念,做到“不惟经验看潜力,不论资历看能力,不拘小节看主流”。班子建设要做到素质优化、结构优化、年龄优化、能力优化。班子成员做到五个强化:强化政治意识,做清醒人;强化宗旨意识,做公仆人;强化凝聚意识,做团结人;强化监督意识,做守纪人;强化自律意识,做廉洁人。应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优秀教师吸纳进来。特别对年轻教师要放手放胆,压重担子,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2、创新管理体制。
依据现行体制,农村学校党组织要接受地方乡镇党委和教育系统上级党委(主要是区教育局党委)的双重领导。熟重熟轻,很难把握。过去,根据“谁办学、谁主管”的原则,学校党建主要依赖于乡镇党委的领导和指导。现在,乡镇学校收归区管,学校党建理应依赖于教育局党委的主管。但过去乡镇党委管理的惯性依然存在,党员的组织关系和学校党组织人事任免权还在乡镇,有时还受到村委的严重干涉和影响。多重领导的职责不明,其结果可能是造成学校党组织无所适从或“都管都不管”的局面。我认为,在现行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区以上组织部门应该明确乡镇党委和区教育局党委在管理农村学校党组织上的职责。两级平行的党委要加强沟通,“纵”“横”交错,优势互补,以加强对学校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从现实的情况看,乡镇党委除继续做好教师党员的纳新外,重点应放在指导学校党组织参加地方文明创建上。这样不仅给学校党建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让学校党建成为地方党建的一部分,在服务学校工作的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教育局党委对学校党建的领导和指导,则更应该体现出“行业性”、“专业性”的特点,使学校党建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服务师生、服务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3、创新工作方法。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进城务工农民的增多、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等因素造成生源流失严重,学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硬件不硬,软件太软等因素,农村学校的党建工作逐步陷入了“恶性循环”。如何解脱农村学校的党建设问题,激发党组织的活力,只有改革创新,从根本上改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怪圈,唯有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的办法才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加大投入,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硬”的同时。以主题教育为载体,进一步激发学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活力。有活动才有活力,开展活动能沟通信息,协调关系,联络感情,增进了解,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进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开展“五好党员”评比和“党员挂牌上岗”活动,努力培养党员教师的模范意识、岗位意识、宗旨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也能增强普通教师的信心, 激发他们向学校献计献策, 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开展“课堂教学能手”竞赛和“教学开放周”等系列活动, 努力给教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形成学校“优良的教风、浓厚的学风、纯正的校风”,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开展“家长评校、学生评教、教师评班子”的活动,加强家校联系, 征询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对学校管理、教师工作的满意度。
要想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农村学校党建工作就必须要有创新,我们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的态度、方法来对待学校的党建问题,使广大农村党员教师能够始终保持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为党旗添光彩,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奋斗。
第三篇:XX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XX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0年11月10日)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的基础,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坚强领导核心,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着部分组织凝聚力下降、组织运转不畅、干部队伍难稳定、党员年龄结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组织活力和后备力量不足的困难,必须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创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现状
目前,我镇辖区有1个党委,30个党支部,2个党总支,共有1139名党员,其中有12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共有683名农村党员,占总党员数59%,其中女党员107名,占15.7%,35岁以下党员142人,占20.8%,35至59岁的有541人,高中以上202人,占26.5%,初中及以下481人,每年每个党支部发展2-3名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5名,力将把优秀的、上进的、有能力的吸收到组织上来,进一步充实党组织力量。每个村都建立了党员电教室,并接通了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配置了相关的设备。但是由于经费的原因,农村党员缺少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培训,党员队伍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的问题与原因
(一)农村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化,理想信念动摇。突出表现在个别党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曲折性,对党失去了信心。市场经济条件下使一些思想不过硬、意志薄弱的党员产生了“拜金主义”不良倾向。
(二)农村基层党员年龄、文化、性别结构不合理。一是党员年龄普遍偏大,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年龄结构比例失调。二是从男女党员的 1
比例看,女性党员偏少。三是党员文化层次较低,大专学历以上的党员少,一个村几乎没有一个大专生。
(三)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低,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差。干部缺乏技能培训,致富办法少,起步难度大,思想惰性大,观念比较陈旧,发展思路不清晰,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民影响力逐渐呈弱化趋势。
(四)农村基础条件差,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我镇大多数行政村几乎没有任何积累,甚至欠债;二是农村基层干部待遇低,工资少,社会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农村干部积极性不高,缺乏工作主动性。
(五)农村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村民自治有待加强。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在农村刚刚起步,民主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干部群众民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能力、有知识的党员流失严重,由于民主自治机制不完善,干部能力得不到发挥,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生计进入城市打工或者离开家乡从事其他活动,履行干部职责成为农村干部的“第二职业”。
(六)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班子协调性不强,党员先进性不突出。部分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大多数村干部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致使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执行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直接影响了班子的战斗力,党员先进性不突出。党员队伍不仅文化层次较低,而且年龄老化,这样的党员,想起表率作用也有点力不从心。还有部分党员平常对政治、业务学习不够认真,不够深入,对己要求不严,思想还落后于一般群众,在群众中威性不高,影响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号召力。
二、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
村班子干部有无作为,核心的一条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增收致富。农民要致富,关键建好党支部,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尤其要调配好支部书记。首先要抓好“选人”。“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
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农村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处在最基层的党支部和村委会逐项落实。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看支部书记。班子选好了,“一把手”选准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就会有希望。为此,我们在选好一班人,选准“领头雁”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让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不谋私利,有奉献精神,会管理,懂经营的人脱颖而出。特别是在调配支部书记方面,要打破“老实人”、“本分人”当支书的传统观念,选那些富有开创精神想干事,真干事、会干事、不出事,并能够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能人担任支部书记。选人的面要广、路要宽,不拘一格,可以从种养大户或农民经纪人中有能力的党员中选任,也可从外出打工有管理经营经验的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中选任。第二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年轻党员,扩大党员队伍,把农村致富能手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为党员,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从根本上改变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能力较弱和后备干部乏人的状况。第三是抓好育人。把育人的重点放在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上,把教育培训当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治本之道和长久之计,在解决“有人办事”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好“有能力办事”的问题,对村支部书记要经常集中重点培训,对其他村干部和党员,镇要经常组织培训,村党支部也要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学习。通过培训学习,要达到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纯洁党员队伍,增强思想觉悟性的目的。第四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班子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养,通过实行跟踪培养、岗位锻炼、滚动管理,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创新本领,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建立一批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第五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农村干部能力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解决农村干部“会干事”“干成事”的问题。一是镇党委政府要制定干部培训规划,充分发挥党校、新农大分校、辅导站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力度,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农村党员干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增强政策水平和民主法制观念。二是努力提高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能力,干部致富能够更有利于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三是大力开展科技支农。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强各种实用技能的知识培训,帮助农村党员干部懂市场、通信息、会经营,努力增强村干部学科技用科技的本领。
(二)加强农村层组织阵地建设,为村“两委”干部和群众提供活动场所。
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经多方筹集,我镇12个村委都建立了标准的办公大楼,下一步要按照“四室(宣传文化活动室、党员干部学习室、远程教育室、图书阅览室)、两栏(村务公开栏、政策宣传栏)”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组织活动阵地和农村教育培训阵地的建设,改善村级党组织活动条件和农民群众受教育培训的条件,整合各种资源,广泛开展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引导作用和服务功能。
(三)加强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夯实群众基础。要创新基层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完善村级议事规则。发展党内民主,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行村民自治,实施依法治村。一是要着力加强制度体系建设,规范党支部权力的运作,调整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提高党支部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水平;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主管理体系。在村级组织下选举出有威信、有觉悟、公道正义的村民组建村民议事会,保证人民群众能够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三是要完善“两委”工作协调机制。要建立村委会向支部请示汇报工作制度,党支部向村委会定期通报工作制度,建立“两委”协调机制,消除“两委”矛盾根源,形成发展合力。四是要健全制度,解决按“制度”办事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完善民主议事、村规民约、村务管理制度,健全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管理系列制度,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把两
委班子建设成为一支能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廉洁勤政,奋发有为的新农村领导集体。
(四)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着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围绕经济抓党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尽快的富起来。而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民增效的主要途径,在抓产业结构调整时要着重抓好如下三项工作:一是因地制宜,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时,要积极稳妥,克服盲目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我们的地理优势、市场行情和传统习惯来规划调整,充分考虑适合我镇特点,从种、养、加几个方面权衡增长率,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镇、村两级应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培训,搞好服务。二是利用大户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鼓励老板、个体经营户、经纪人投资兴办加工项目,以带动规模种植,规模养殖等,促进经济发展,一者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岗位,二者可以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问题,三者可以带动农业务素质结构调整。
(五)壮大集体经济,为公共事业发展提供物质保证。农村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村道路况差,村级债务大,村干部工资低,一些困难群众需要帮助,对此,群众意见大,上级不满意,要想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就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群众解决具体问题。为此,应重点做好下列工作:一是广泛深入进行招商引资。利用各种渠道,寻找各种社会关系,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村里原有的荒山、荒地、塘库等资源,要以承包租赁等形式合理开发利用。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严把财务开支关。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村里所有的收入要进帐,数额较大的开支要集体讨论决定,定期公开财务,保证开支合理。
XX镇组织办张玉英2010年11月10日
第四篇: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08-4-7 16:10:36浏览次数:3916 次
一、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近几年,在基层党建经费保障上,各地作出了一些探索,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总体来看,基层党建经费投入还是显得不足,与形势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与“执政基础”的地位不协调。党的十七大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但是,还有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办公无场所、活动无经费。村一级这几年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阵地和经费保障还不稳定,其物质基础与执政地位反差较大。
二是与“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协调。一部分党员生活贫困,创业能力差,尽管每年的重大节日组织了慰问活动,但是在帮扶基金的建立和创业能力的培训上没有足够的投入,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三是与“规范管理”的要求不协调。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但是越往基层,党组织的办公和管理的基础设施越差,很多党组织没有电脑、没有传真,甚至连基本的通讯工具都没有,“上面是21世纪,下面是20世纪”,导致管理手段的不同步,信息交流不快捷,工作效率难提高。
经费保障难,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财力支持难。英山是个贫困山区县,发展不够,财政是个“吃饭”财政,这就必然影响到在党建经费投入上的“捉襟见肘”。特别是村一级组织,每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只够勉强发放村干部工资,没有结余资金用于村级组织建设。其次,还有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也处在“温饱”线上,也没有能力保障党建经费的投入。
二是认识不统一。少数单位行政负责人对党建工作认识有偏差,重经济轻党建,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重心”,不愿在党建工作上投入。特别是“两新”组织尤为明显,少数业主对党建工作持勉强态度,“你推一下他动一下,你不推他懒得动”,对经费投入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三是缺乏强制性。市委关于“五个基本”建设的要求,对经费保障提出了标准,但在具体的工作中,部分基层党组织有的执行标准不到位,有的执行其中几项标准,有的自行降低标准,有的干脆自定标准,强制性标准丢失“强制”性、难落实。
四是体制有制约。基层党组织经费保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也影响“保障工程”的实施。如我们在调研村干部养老保险的问题时发现,没有一个合适的部门能够办理,商业保险投入大、保障低不想办,劳动保险局、机关事业保险局不合政策不能办,农保局想办,原来的保险办法停办,新的办法又没有运行,暂时又办不了,使得保障工作在推动时面临两难境地。
二、几点建议
1、突出保障重点。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投入,建议把基础性的、关键性的和弱势的列为重点,尽量做到“必保”。一是阵地建设和维修经费。主要解决村、社区和“两新”组织的党员活动阵地建设问题。二是党建活动经费。主要是解决党员培训教材、师资、设施的需要。三是村干部的保障问题。主要解决退职村干部生活补助、养老保险和在职村干部工资及增长机制的问题。四是困难党员帮扶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社区困难党员、老党员的生活补助和创业技能培训。
2、明确量化标准。一是阵地建设和维修经费的量化。首先,村和社区从办公活动场所应推行“财政预算,分类补贴”的方法。根据行政人口和办公活动场所规范达标要求划分一类、二类、三类,对这三类村、社区每年由财政按一定比例划拨建设和维修经费,经费纳入乡镇“村账乡管村用”专户管理,直接划入村、社区组织机构,乡镇不得截留、挤占,挪用,也不得借与村、社区组织工作业绩挂钩为名进行调剂。其次,“两新”组织,要按照《公司法》第十九条“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的规定,在当地党委、组织部门的领导、指导下,根据经营运行情况,投入必须的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维修费用。
二是党建活动经费的量化。除临时性集中活动等特殊情况除外,对党员培训等常规性活动经费,应明确保障标准。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党组织党员按党员数每年人均应不低于100元,村级党组织党员年人平均不低于50元,每个党支部年活动经费不少于2000元。我县大部分基层党组织在执行上述标准基础上,党建活动经费上采取“年初预算,年终实报实销”的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三是村、社区干部的保障量化。村和社区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基础,加强对村、社区干部保障,是党内关怀、激励机制落实的体现,能够确保基层干部“在职有奔头,卸任有想头,工作有劲头”。首先,建议增加村级转移支付,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使村干部工资在标准上高于当地人均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增速同步。在发放方式上实行“财政发放、一卡直达”。在工资构成上,村干部工资应实行基本工资和考核工资相结合,探索建立由“基本补助+任职年限补助+考核奖励”构成的村干部待遇正常增长机制。第二,建议出台养老保障机制。解决任职较长的村干部“老有所养”问题,既是体现“以人为本”,对老村干的关心和帮助,也是解决村干部有人当、愿意当的有效举措。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三个原则。首先是“分层原则”,对在职村干部确定一个任职年限,比如连续任村主职3届以上,连续任村主副职5届以上的采取养老保险的办法。对已经退职的村干部实行生活补助。退职生活补助标准,主职应高于副职,任职时间长的高于任职时间短的。其次是“激励原则”。对在职村干部的养老保险,按村干部人数每年确定10%左右的比例,在实行考核的前提下,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确定为养老保险对象。保险费按15年测算,由县、乡镇和个人按5:3:2的比例,一次性计入账户。再就是“保障原则”,在职村干部的养老保险和退职村干部生活补助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省、市应对山区县给予补助。我县去年实行了退职村主职生活补助,对满60岁连续任过15年主职的,每人每月补80元,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但推出以后,一些任主职不足15年的、退职的村副职也都提出了补助要求。应该说,扩大补助范围是有道理的,但关键是要有财力支持。
四是困难党员帮扶经费的量化。对困难党员参照年龄、经济收入、劳动能力等因素在重大节假日实行“定量”帮扶,尤其是要在“扶贫扶智扶产业”上促使困难党员早日脱困、脱贫。我县近两年,通过广泛细致摸底,摸清了全县困难党员底数、情况,采取了最高不超过500元、最低不低于100元的救助标准。
3、整合投入资源。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费的保障,要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筹资渠道上,应坚持财政投入为主,“三个一点”为辅。即财政预算为主,党费拿一点、单位自筹一点、部门帮带一点。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以单位自筹为主,但要提出硬性责任要求和标准。同时,要建立机关联农村、机关联社区、机关联企业,企业联农村、企业联社区,富裕党员联困难党员等“结对帮扶”机制,实现基层党组织以强带弱、互帮互助。
在筹集比例上,必须按经费筹集渠道,确定比例。一是县财政应按当年财政收入的5‰安排常规预算,主要用于党员培训、动阵地建设、维修和困难党员帮扶等。如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经费每年不少于15万元,困难党员帮扶专项资金不少于15元,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维修基金不少于20万元。二是企业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在税前提取企业党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和党员培训等基本活动。三是上级党组织要从基层党组织上交的党费中按一定比例实行返还。四是村级应从村积累中提取10-20%作为党建经费。五是机关事业单位在非税收入中要按1-5%提取党建经费。
特别是困难党员的帮扶,要整合财政、民政、劳动保障、扶贫开发等各种资源,建立长效机制。县委组织部主要负责慰问帮扶困难党员的牵头抓总、综合协调;县财政局负责在慰问帮扶困难党员工作中提供经费支持;县民政局负责把符合条件的困难党员重点纳入低保、优抚,做好大病医疗救助等工作;县人事局负责在人才培养、政策咨询、专家服务、专业技术推广等方面为困难党员提供智力支持;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点把困难党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提供推荐就业、信息咨询、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县扶贫开发办负责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中为困难党员提供项目和经费支持;县委老干局负责做好所管理的老干部、老党员、老红军及其遗属的关怀照顾;县总工会负责做好劳模、企业困难党员职工的关怀服务。
4、硬化责任要求。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建议上级党委部门建立具体、过硬的“基层党组织经费保障目标制度”,把保障基层党组织经费作为各级党组织考核、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明确奖惩,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的落实。对于“两新”组织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相关条款,要求建立完善党组织经费保障制度。对于村、社区除通过“三个一点”的方式来保障一部分经费外,还要变“输血”为“造血”,要求村、社区党组织要通过机关联农村、机关联社区、机关联企业,企业联农村、企业联社区,富裕党员联困难党员等形式联系项目、发展产业,增加村、社区积累,实现经费保障自我“造血”功能,并作为考核村、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依据。
第五篇: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问题研究成稿2
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问题研究 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党校
祖学军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通过深入农村、林场和社区,采用座谈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比较清晰全面地了解,发现了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以及阻碍基层党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在经费保障上,还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经费是确保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保障。目前各基层党组织反映比较集中普遍的问题就是经费保障问题。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党建活动经费存在无专项开支、无稳定投放渠道和没有列入财政预算的“两无一没有”窘境,党组织的各项活动难以有效开展。一是活动场所涉及的经费问题。二是党务工作者待遇偏低。基层党务工作者大多都是兼职的,在工资待遇上没有保证。三是对困难党员的帮扶也需要经费。
(二)在组织生活上,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学习培训形式单一,没有形成组织生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是社区党员参加组织活动难度比较突出。无职党员对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有抵触情绪,年老体弱的退休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很困难,流动党员当中,又以流出为主,流入很少,所以不但召集上有困难,开展活动也缺少积极性。二是“两新”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存在制约因素。很多非公企业,尤其是一些生产经营企业,工作时间长,学习时间少,加之党员人数较少,活动基本不开展,或者开展的极少。三是有些基层党组织的党员人数较少,年龄偏大,对开展组织活动不但缺少组织者也缺少积极性。四是很多林场的管护站和作业点分布的比较分散,在防火期间很难集中到一起进行学习和组织活动。五是理论宣传与现实反差较大,宣传的手段比较单一,过于重视说教和正面教育。
(三)在组织建设上,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两新”组织,党员基本上都是没加入“两新”组织之前入的党,组织建立后,原来是多少党员还是多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很少。党员人数少,党建基础比较薄弱。二是基层发展党员有名额限制,有的地方名额过少,难以满足要求。三是一些新的经济组织难以建立党支部。在组织当中的党员本身就隶属于某一支部,流动性较强,如果再加入新的支部,管理起来就比较混乱。另外,即使成立了新的党支部,提档升级也难,负责人一走,支部立即陷入无人管理,很难形成常态化。四是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上,有选人唯亲的问题。发展积极分子,倾向于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而不是看群众基础是否雄厚,或者素质好,能力强,能干事,如果任这种倾向发展下去,那么就难以保证我们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基层党组织的经费保障,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激励机制
一是充分挖掘资源,多渠道盘活集体资产,不断增加基层集体收入。二是加大对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基层组织场所建设,解决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的问题。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典型乡镇(社区、林场)的发展后劲。对典型乡镇(社区、林场)争取到县级以上荣誉的给予相应奖励。四是对任职时间长的党务工作者按工龄提高绩效工资,并通过“上级补一点,本级拿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逐步解决基层尤其是农村党务工作者的养老、医疗保险问题。五是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资待遇水平,统一工资发放渠道。在地方经济许可的范围内,适当发放党务津贴,切实解决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通过物质激励,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六是对优秀的基层党务工作者,在提拔使用过程中,优先考虑,优先照顾,优先使用,并优先解决养老、医疗保险等问题,引导基层党务工作者干出成绩,干出亮点,以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二)提升基层党员队伍的素质,创新基层党员的培训方式
一是充分发挥县区党校的阵地作用,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的党务工作者培训,有条件的可上调至地委党校,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二是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每年定期组织农民党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提高农民党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政治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增强致富本领。三是有计划地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基层致富带头人外出参观学习。四是加强警示教育,组织基层党务工作者参观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基地,提高党务工作者廉洁自律意识,促进基层廉政建设,保证基层稳定。
(三)注重基层党组织的班子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加强基层班子的选配。开展“五好班子建设”。基层工作先进不先进,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是关健。对基层本级党员中没有合适人选的可采取挂职、考聘或做通在外工作、经商党员回来参与工作。对支部工作弱化一时无法解决的基层组织,可从加强行政干部建设着手,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二是加强对基层组织的扶持,通过采取“百局联百村”等项的帮扶措施,从资金、人才、项目建设上帮助基层组织发展经济,壮大基层集体经济,支撑基层组织经济发展。三是加强“两新”组织的支
部建设,没有党员的,先从选派党建指导员入手,逐步开展党的建设,条件成熟后开展党员发展工作。党员较少的“两新” 组织可进行属地管理,支部建设划归直属部门或行业协会代为管理。四是从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开始,到党员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严格按程序要求,认真落实党员发展的相关制度,不走过场。并留下相关的影像、文字资料。五是认真执行入党积极分子备案制度,做好党员发展的人才储备。对三年以上长期不发展党员的基层组织,取消评先树优资格,组织党支部书记谈话,对因党支部书记认识不到位或其它原因负有主要责任的可予以组织处理。六是在解决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方面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一刀切和教条主义形式,避免党支部建设叠床架屋,以精干有效为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