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拐知识宣传资料
反拐知识宣传资料
(一)一、什么是拐卖妇女儿童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240条之规定,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卖、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行为之一的。
拐卖妇女、儿童的,根据具体情节,将处有期徒刑到死刑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二、当前,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出现哪些新特点?
当前,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犯罪团伙化趋势明显,犯罪网络错综复杂,涉及地域众多,犯罪手段也由单一的诱拐、偷盗向采取绑架、麻醉、抢夺手段转变,侦破难度加大。
二是拐盗抢儿童犯罪突出,犯罪恶性程度加剧,拐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案件明显增多。
三是拐骗儿童、强迫从事行乞以及卖淫、偷盗、抢夺等违法犯罪活动突出。
四是跨国、跨境拐卖妇女、儿童案件屡有发生。
五是强迫被拐妇女从事卖淫等色情活动增多。
三、在反拐行动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保护儿童安全成长,维护妇女人身权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全民的参与。因此,每个公民都应积极参与反拐行动。我们要向广大群众宣传我国的法律,宣传反拐防范知识,增强群众预防被拐卖的防范意识,提高妇女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反拐知识宣传资料
(二)四、进城务工女青年要防止自己被拐卖
如果你想外出找工作,请不要被人贩子所迷惑,请牢记:
1、找工作应当到正规的中介机构,通过合法的途径,或通过信得过的亲戚、朋友介绍;
2、不要盲目外出打工,不要轻信非法小报和随处张贴的招聘广告;
3、如确定要外出打工,最好结伴而行;
4、不要轻信以介绍工作、帮忙找住宿或代替你的亲友接站等理由,跟随你不熟悉的人到陌生地方;
5、遇到汽车站、火车站及其他场所的拉客行为,应坚决拒绝;
6、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户口簿等外出证明及其他重要原件和复印件,不要把原件随便给任何人,包括雇主。
7、要把自己工作和居住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告诉家人和朋友,最好也把自己同伴或工友、老板的联系方式告诉家人和朋友,让他们知道你的去向。
8、要确保身上有足够在城里生活两周的钱。否则,可能因生活窘迫,你不得不轻信给你介绍工作的人。
五、上网交友、外出游玩,请牢记:
1、慎重选择交往对象,与不了解的人保持距离,外出时尽量少喝酒;
2、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保持警惕,不轻信其甜言蜜语,不贪图便宜,不接受小恩小惠;
3、不要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的家庭、亲属和个人爱好等个人信息;
4、拒绝接受陌生人的食品、饮料;
5、不要轻信网络聊天认识的网友,不要擅自与网友会面;
6、在外出途中,一旦遇到危险,及时向公安民警和周围群众求助;
7、外出期间,把自己的所在地址和联系方式及时告诉家人和朋友,让他们知道你的去向。
反拐知识宣传资料
(三)六、如何防止子女被拐卖?
1、家长要加强对年幼孩子的监护(1)不要让孩子离开家长视线范围;(2)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或店铺里;
(3)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或带走,无暇照顾孩子时,要把孩子交给可信赖的亲朋好友看管;(4)不要让孩子独自在门外玩耍;
(5)不要让孩子在没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跟随其他孩子外出玩耍;(6)与邻居和睦相处,遇事彼此照应;
(7)带孩子外出时,留意四周情况,注意是否有人、车跟随;
(8)给孩子佩戴有家庭相关信息的物品;
(9)不要带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带孩子在马路上行走时,尽量靠里走,注意防范后面来的摩托车、面包车;
(10)如您的小孩不足1岁,外出时请尽量使用婴儿专用背带,将孩子背在胸前;(11)坐手推车的孩子要系好安全带;
(12)将孩子放在自行车后座时,注意系好安全带,或让一名家长在后面看着;(13)注意孩子身上一些明显的体表特征,如黑痣、胎记、伤疤等;
(14)如需聘请保姆,请到正规保姆介绍机构聘请保姆,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
(15)在医院不要把新生儿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睡觉时锁好房门;(16)时常提醒教育保姆和家人提高防范意识;
(17)如果您为外来务工人员,您的孩子小于3岁,居住在城郊结合部等人员流动比较密集的地方,孩子没有固定人员看管,那么您更应对此予以重视。
2、家长对年龄稍大的孩子要加强防范意识教育
(1)孩子能说话时,教会孩子背诵家庭电话号码、所住城市和小区名、家庭成员的名字;
(2)教会孩子遇事打“110”电话求助;
(3)教会孩子辨认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
(4)教育孩子一旦在商场、超市、公园等公共场所与父母走失,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
(5)教育孩子,如上学或放学没有家长接送的情况下,要与同学结伴而行,不要走偏僻、人烟稀少的小路;
(6)教育孩子晚上不要独立出门,如确要出门必须有大人陪同。
(7)教育孩子不要随便和陌生人接触,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品、玩具、物品等。
反拐知识宣传资料
(四)七、教育群众及亲人不要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
妇女、儿童是人,不是商品,拐卖妇女儿童是侵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如果没有买方的配合,人贩子是无法达到其目的的。因而,刑法规定了惩罚卖方(人贩子)的同时,也对收买妇女、儿童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明确了处罚。我国刑法第241条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该条规定根据收买行为的不同情况,规定了不同的处罚。
1、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照刑法有关强奸罪的规定处罚;
2、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伤害、侮辱等犯罪行为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3、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有上述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4、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刑法第240条的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规定处罚;
5、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上述规定,我们要教育身边的干部群众,教育自己的亲人不要收买被拐卖的妇女为妻,不要收买被拐卖的儿童为子女,向他们宣传国家法律,使其知道拐卖妇女儿童和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都是犯罪行为,依法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八、如果发现自己被拐卖,你该怎么办?
1、若在公共场合发现受骗,立即向人多的地方靠近,并大声呼救;
2、如发现已被控制人身自由,保持镇静,设法了解买主或所处场所的真实地址(省、市、县、乡镇、村、组)及基本情况;
3、向人贩子、买主及相关人员宣讲国家法律,告知严重后果,伺机外出求援或逃走;
4、采取写小纸条等方式向周围人暗示你的处境,请求外人帮助,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5、不要放弃,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向公安机关报案,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通过网络等一切可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尽快报警,说明你所在的地方、买主(雇主)姓名或联系电话。附:标语1、2、3、4、5、6、关爱儿童、反对拐卖 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 打击拐卖,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预防拐卖妇女儿童 打拐之路,任重道远 严惩拐卖妇女儿童犯罪
第二篇:反家庭暴力宣传资料1
反家庭暴力宣传材料
一、问:什么行为称为“家庭暴力”?
答:“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二、问:发生“家庭暴力”可请求哪些部门予以救助? 答: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三、问:家庭暴力实施者应负哪些法律责任? 答:(1)民事责任。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2)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3)刑事责任。当家庭暴力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即当这种暴力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属性时,就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
四、问:什么行为构成“虐待”?虐待应受何种制裁?
答:虐待是指故意折磨、摧残家庭成员,使其在肉体上或精神上蒙受损害,虐待可表现为积极的、作为的形式,也可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的形式。如打骂、恐吓、限制人身自由、不予衣食、患病不予治疗等。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应根据情节和后果作不同的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告诉的才处理);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可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无过错方有权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请求损害赔偿。
五、问: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保护自己?
答;婚姻法第43条和第45条专门给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指出了保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1)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调解主要适用于比较轻微的家庭暴力。
(2)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这种救济方式主要适用于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行为。
(3)实施家庭暴力,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4)对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而对于暴力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受害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六、问: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应保存哪些证据?
答:家庭暴力以加害行为人连续性以及损伤的隐蔽性为主要特征。有些受害者因缺乏多次累积的伤情原始记录和法医鉴定依据,致使民事调解和诉讼困难,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保护。为防止这一情况的出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应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报案,并请求他们开具验伤通知书,到指定的医院验伤,或到司法鉴定机构做鉴定。在验伤鉴定后应保存好医院的诊断证明和鉴定结论,如果是通过多次的验伤或鉴定,应将每一次的医院诊断证明和司法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保存好,无论是轻微伤还是重伤,留下这些证据有利于今后有关部门处理此事。如施暴者用的凶器、木棒、铁棍或其他危险物品,上面留有施暴者或受害人的痕迹如血迹、指纹等,可以作为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
七、问:什么是家庭暴力受害者进行鉴定的最佳时机?
答:家庭暴力的受伤害者在伤后应先去医院进行必要的诊断和治疗。一般软组织挫擦伤、鼓膜穿孔等在伤后数日内进行检验鉴定为好;裂伤在拆线后;一般骨折在医院处理后;神经和颅脑及内脏损伤在确诊或手术后即可进行检验鉴定;面部损伤的伤残鉴定或评定一般在伤后3个月方可进行。
八、问:受到或发现家庭暴力怎么办?
答: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不是家务事,一定要对家庭暴力说“不”!遭到家庭暴力要积极求助。可拨打“110”报警,各地妇联“12338”妇女维权热线可以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也可通过法律服务专线“12348”寻求法律援助。漠视等于纵容!发现他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应该通过报警等方式积极伸出援手。
九、问:怎样报警求助? 答:遭受或发现家庭暴力后,可以拨打“110”报警求助。按照公安部门的相关规定,家庭暴力已明确属于 “110”报警范围,若遇拒绝出警或拖延,受害人有权向上级公安部门投诉。对于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公安机关、村委会、居委会等均有义务予以制止。
十、问:怎样自我保护?
答:熟记报警电话、妇女热线、地方救助机构以及可靠朋友的电话号码,一旦发生暴力,随时求助。如果家里有孩子,应教会孩子使用求助电话号码;暴力发生时,尽力让孩子离开暴力现场。发现施暴者经常使用的工具,应尽量放到家外或隐蔽处;平常准备一个便携包,尽可能把现金、身份证、图章、房契、结婚证书、存折等重要文件和重要电话号码簿放在里面,以备发生暴力时可以携包离开,以求自保。
XX小学关工委 2016.11.24
第三篇:民政局反拐工作情况总结
民政局反拐工作情况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标本兼治,积极开展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反拐工作领导小组。局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成立了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社会事务股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与公安、救助站等部门的沟通协调。
二、明确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标本兼治,积极开展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反拐工作协调、保障机制,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建立集预防、打击、救助为一体的反拐工作长效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被拐卖妇女儿童遭受的身心伤害。
三、采取有力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了与公安部门与街道的协调配合,完善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完善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参与的反拐合作机制。
(二)配合公安和街道强化对拐卖拐骗流动人口、强迫流动人口劳动以及针对留守儿童和流动残疾人的各类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做好善后安置工作。
(三)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有线电视、标语、印发小册子等宣传方式,树立并提高尊重和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意识,营造良好的反拐工作氛围。
(四)加强与公安、司法、卫生部门的反拐工作经验交流、信息共享,积极推广集预防、打击、救助和康复为一体的工作模式,推动反拐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五)鼓励和支持妇女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管理,积极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增强其维权意识。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社区成员尤其是妇女自身的反拐意识、识别犯罪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促进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切实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
(七)加强对被拐卖人群的援助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帮助家庭贫困妇女儿童解决生活困难。
(八)积极利用现有救助管理机构做好流浪未成年人、弃婴救助及安置工作。鼓励有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救助被解救妇女儿童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
区民政局
2013年12月25日
第四篇:红十字知识宣传资料(范文)
红十字知识宣传资料
蒋垛中心小学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这个词汇,相信大家都听过。它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大团体。我们大家有必要了解她,现在我就带领大家认识一下红十字。
红十字标志
红十字标志是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是武装力量医疗机构的特定标志,是红十字会的专用标志。红十字标志是红十字运动的象征,体现着当今世界的人道与同情。它的存在和正确使用,对于执行人道主义保护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红十字作为救护团体应有识别标志的想法,是由五人委员会的成员之一阿皮亚医生最先提出来的。1863年10月,他建议采纳“白底红十字”的臂章作为伤兵救护团体志愿人员的识别标志。五人委员会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日内瓦公约明文指出红十字标志系掉转瑞士国旗的颜色而成。这样做是为了对日内瓦公约发祥地瑞士表示敬意。从此,白底红十字旗帜逐渐飘扬到世界各个角落。人们看到红十字,就想到人道主义,也想到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瑞士。
此外,1876年,正在同沙俄交战的土耳其政府通知瑞士联邦委员会,红十字标志冒犯该国士兵的宗教信仰,该国陆军已采用红新月标志代替红十字标志。随后,一些阿拉伯和伊斯兰教占优势的国家也相继采用红新月标志。但黎巴嫩、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虽然伊斯兰教的影响较强,仍然沿用多数国家所使用的红十字标志。
红十字标志有两种,世界大多数国家使用“白底红十字”,伊斯兰国家使用“白底红新月”。
1、红十字
“白底红十字”标志,是为了对红十字发祥地瑞士表示敬意,掉转瑞士国旗的颜色而成,其中不含有任何政治或宗教因素。
1863年月10月26日至29日,欧洲16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举行的首次外交会议决定。使用“白底红十字”作为在战场上从事伤员救护的医务人员、场所及其交通工具的保护标志,并将其列入大会通过的《红十字决议》之中。翌年又在《红十字公约》(即后来的日内瓦公约)中加以明确。
2、红新月
“白底红新月”是将土耳其国旗上的新月用红色画在白底上而成。
土耳其于是1865年承认日内瓦公约。1876年在与沙俄交战中,土耳其政府提出:“白底红十字这个标志使信仰伊斯兰教的士兵感到不快。”因此土耳其将改用国旗上的新月用红色画在白底上作为标志。“白底红新月”这个标志在1929年被列入日内瓦公约,在伊斯兰国家广泛使用。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它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859年6月24日,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途径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索尔弗利诺的村庄,正赶上奥地利陆军与法国一撤丁联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回缺乏医疗救护,士兵伤亡惨重,约有4万多受伤垂死之人被遗弃在战场。正在欧洲各地从事私人商务的亨利、杜南先生途径此地目睹了无助伤兵痛苦挣扎的惨状,为之所震惊,当即决定放弃个人事业,组织居民抢救伤兵,掩埋尸体,投入战场救护。
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先生的良知和思维。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日内瓦写下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把在索尔弗利诺见到的一切情景,以直观感人的方式叙述出来,表达了他想对伤兵进行救护,但又力不从心的遗憾和不安。此书的出版,在欧洲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此,他提出了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在和平安定时期,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演化为当今的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持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定一份国际公约给予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演化为当今以四部日内瓦公约及其两部附加议定书为核心内容的法律文书)。亨利、杜南先生用热情和人道精神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在欧洲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首先得到瑞士的日内瓦公共福利会会长莫瓦尼埃、杜福尔将军、阿皮亚医生和莫诺瓦医生的赞赏和支持。成立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又称为“日内瓦5人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亨利、杜南先生为实现其理想,不断努力向欧洲一些国家的君主和政府呼吁,得到了支持。1863年10月26日,来自欧洲16个国家和4个私人组织共36名代表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并一致通过了《红十字决议》,决定在各国建立救护团体,为表示对瑞士国的敬意,其标志定为“白底红十字”(瑞士国旗为红底白十字),1864年8月8日-22日又签定了《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且被各国相继承认。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运动开始运作起来,并得到了国际法的保障。
1901年,亨利、杜南先生回其对红十字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荣获首次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
亨利、杜南先生逝世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1948年,红十字协会(即现在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前身)理事会决定,把每年的5月8日(亨利、杜南生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并要求各国红十字会在这一天举行庆祝纪念活动。我们心中的红十字
红十字会救人是不分国界的,不管要救的人是朋友还是敌人,红十字会的人都有义务去救他们。比如伊拉克发生了地震,美国的红十字会救助人员,立即赶赴伊拉克,对那里的人们进行帮助和医疗。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美国和伊拉克在打仗,但是,凡是红十字会的人都有义务对需要医疗和呵护的人进行帮助和支援。
红十字会的原则是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它的精神是人道、博爱、奉献,它的宗旨是保护人的身体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事业。它的工作方针是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可见,红十字会是广义的,它包括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虽然我们并不能很专业的操作,但是,我们应该从红十字会的精神“奉献”方面做的更完美一些。有人曾说过,“施与者有福”。这里的“福”字,并不是表示身体上的感受,而是一种心灵和心理上的。有可能,你还没有感受到,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一定能够拥有。试着去奉献吧,试着去付出吧!让红十字会永存我们心中。
第五篇: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在一些城市中,小学生外出均头戴小黄帽,集体活动时还手持“让”字牌,也是为了使机动车及时发现、避让,这种做法应当提倡。
垦利县职业教育中心
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骑自行车外出比起走路,不安全的因素增加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下:
1.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四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
2.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上街,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
3.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
4.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立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5.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
6.骑车时不要双手撤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7.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
8.要学习、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知识。
垦利县职业教育中心
骑 车 十 要、十 不 要
骑车十要
一 要 熟 悉 和 遵 守 道 路 交 通 管 理 法 规;
二 要 挂 好 车 辆 牌 照,随 身 携 带 执 照;
三 要 了 解 车 辆 性 能,做 到 车 辆 的 车 闸、车 铃 等 齐 全 有 效;
四 要 在 规 定 的 非 机 动 车 道 内 骑 车;
五 要 依 次 行 驶,按规 定 让 行;
六 要 集 中 精 神,谨 慎 骑 车;
七 要 在 转 弯 前 减 速 慢 行,向 后 了 望,伸 手 示 意;
八 要 按 规 定 停 放 车 辆;
九 要 听 从 民 警 指 挥,服 从 管 理;
十 掌 握 不 同 天 气 的 骑 车 特 点,做 到:
“顺 风 不 骑 快 车,逆 风 不 低 头 猛 踏,雾 天 控 制 车 速,冰 雪 天 把 稳 龙 头,夏天 不 斜 穿 逆 行,雨 天 防止 行 人 乱 穿。”
骑车十不要
一 不 要 闯 红 灯,或 推 行、绕 行 闯 越 红 灯;
二 不 要 在 禁 行 道 路、路 段 或 机 动 车 道 内 骑 车;
三 不 要 在 人 行 道 上 骑 车;
四 不 要 在 市 区 或 城 镇 道 路 上 骑 车 带 人;
五 不 要 离 把 或 攀 扶 其 他 车 辆 或 手 中 持 物;
六 不 要 牵 引 车 辆 或 被 其 他 车 辆 牵 引;
七 不 要 扶 身 并 行、互 相 追 逐 或 曲 折 行 使;
八 不 要 争 道 抢 行,急 转 猛 弯;
九 不 要 酒 醉 后 骑 车;
十 不 要 擅 自 在 非 机 动 车 上 安 装 电 动 机,发 动 机。
垦利县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