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行动计划(共5篇)

时间:2019-05-14 08:09: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行动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行动计划》。

第一篇:三年行动计划

昌九地区对接融入国家战略三年行动计划

(2016—2018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部署,推动昌九地区对接融入国家战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成为我省对接融入国家战略的核心区,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我省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的总体部署,发挥昌九地区对接融入国家战略的前沿阵地和示范引领作用,以昌九一体化为支撑,着力实施交通互联互通、产业转型升级、城镇联动发展、重大平台建设、开放合作提升、创新驱动协同、公共服务共享、生态文明共建“八大行动”,提升昌九地区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努力把昌九地区建成“一带一路”内陆腹地重要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撑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增长极。

(二)对接路径。

1.构筑“一带一路”内陆开放高地。依托南昌航空口岸、九江港口岸和长江水道,主动对接中欧国际班列和海上丝绸之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以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为重点,实施招大引强工程和大规模“走出去”工程,引进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技术,建设一批境外能源矿产基地。深化与沿线国家在旅游、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努力建设国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丝绸之路特色文化交流中心、国际生态合作重要平台。

2.聚焦长江经济带“一道两廊”建设。统筹推进长江九江段、鄱阳湖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加快建设昌九生态“双肺”,构筑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打通对接沿江省市的水陆空关键通道,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集聚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产业承接转型升级示范区。

3.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增长极。加快建设南昌大都市区、九江都市区,加强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对接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依托沿江、沪昆和京九重点发展轴线,形成沿线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格局。加强公共服务合作交流,全面提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4.做强对接融入国家战略的核心区。聚焦聚力赣江新区建设,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打造改革创新的新引擎。大力推进昌九交通互联互通,加快形成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产业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同城化,提升共建共享水平。

(三)发展目标。

一年起势头。制定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对接融入工作机制,强力推进纳入行动计划的重大生态、交通、产业等项目建设,赣江新区获批建设,形成一批对接“一带一路”的机制平台,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一道两廊”建设,密切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城市合作,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形成对接融入国家战略的良好势头。

两年大进展。生态环境优势不断巩固,水陆空综合交通优势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明显提高,赣江新区建设全面铺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规模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参与长江经济带“一道两廊”建设取得突破,昌九地区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位不断强化,昌九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对接融入国家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年见成效。全面打通与周边省份的关键通道,建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基地,“一带一路”内陆开放高地日趋显现,初步建成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的样板区、综合交通走廊的枢纽区、现代产业走廊的优势区,赣江新区建设持续推进,昌九城镇群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交通互联互通行动。

1.构建联江通海的水运格局。推进长江中游江西段6米深水航道建设,加快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建设,建成长江九江段一级航道、赣江湖口至南昌段二级航道,形成干支有机衔接的高等级航道网络。支持九江港、南昌港建设,重点推进九江彭泽、南昌龙头岗等港区以及铁路专用线、疏港公路建设。促进九江港与南昌港分工合作,加强九江港与上海洋山港等国内重要港口的接驳运输与合作,打通连接“海上丝绸之路”通道。

2.建设畅通周边的陆路交通。建成武九客专、九景衢铁路,推进安九客专、昌吉赣客专、昌九客专等铁路建设,加快实现南昌、九江至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城市1—2小时,至上海、广州等周边主要城市3—4小时,至北京6小时。推动南昌始发的赣欧(亚)国际铁路货运通道常态化运行,打通九江经武汉、重庆对接“渝新欧”、“汉新欧”等“陆上丝绸之路”通道。建成昌九大道二期和南昌至九江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项目,全面对接沿江和周边省份高速公路网。

3.打造高效快捷的空中走廊。完成南昌昌北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造,启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加密南昌至乌鲁木齐、西安、厦门等国内干线航班,开辟南昌通达东南亚、欧美国际航线,大力提升昌北国际机场枢纽地位。推进共青城、修水等通用航空机场规划建设,支持九江机场升级改造,探索航空旅游、航空物流等通用航空综合利用模式。

4.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整合共享交通通道和枢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形成“两港(空港、河港)四网(铁路网、轨道交通网、快速路网、高速公路网)”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铁水联运、水水中转和空铁联运,推行客运“一票式”和货运“一单式”联程服务,提升多式联运水平。推动交通大数据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区域运输效率。

(二)产业转型升级行动。

1.建设沿江临港产业集聚带。引导大体量、大运量、大进大出临港产业向九江沿江地区集聚,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电力能源、船舶制造等临港制造业,加快推进沿江石化产业园、沿江汽车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万亿临港产业带。

2.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基地。深化与中航工业战略合作,加快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南昌航空工业城建设,形成全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推动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汽车产业联盟,加快汽车整车扩能和新产品开发,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南昌新材料产业研发中心和九江新材料生产集聚区,共同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推进硅基LED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完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打造“南昌光谷”。发展壮大南昌青山湖区、共青城市和瑞昌市、德安县等服装产业基地,建成重要的新兴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3.大力发展新兴成长产业群。开展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建设中国电信中部地区云计算中心,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应用与发展。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农业等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3D打印、新一代机器人等先进装备制造业,促进新能源技术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

4.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10个以上年货物吞吐量200万吨左右的物流园区。推进南昌电子商务国家示范城市建设,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壮大南昌红谷滩金融商务区、金融产业服务园和九江八里湖金融服务区。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构建以南昌、鄱阳湖、庐山为核心的昌九特色旅游圈。促进健康养老与生态观光、医疗旅游等领域融合互动,培育一批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

(三)城镇联动发展行动。

1.加快发展两个都市区。建立南昌大都市区发展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增强南昌市的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和综合承载功能,构建一小时经济区,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以九江市中心城区为核心,联动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彭泽县等周边县市发展,培育九江都市区。

2.积极建设三条城镇带。加强九江与宜昌、荆州、岳阳等沿江城市分工协作,打造沿江产业走廊和重要的休闲旅游城镇带。以南昌、长沙为中心,建设沪昆沿线城镇集聚区,构建连接全省东中西的重要经济发展轴。依托京九通道和昌九大道,推进昌九城镇带建设,建成全省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带。

3.共同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南昌大都市区、九江都市区为中心,辐射带动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加强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联动,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发展协调、生态文明共建以及公共服务共享水平,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四)重大平台建设行动。

1.启动赣江新区建设。高起点推进新区规划和建设工作,以主要交通通道和鄱阳湖水系为依托,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生态保护空间。着力承接沿江沿海高端产业,高标准推进新型城镇化,系统推进全面改革创新试验,努力把新区建成现代化滨湖临江新城。

2.加快两个先导区建设。南昌临空经济区全面推进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模式,加快建设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推进电子信息等临空型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到2018年实现生产总值200亿元,建设全国临空经济示范区。共青先导区深入推进省直管县、“大部门制”、金融创新等改革试点,加快共青城科教(大学)城建设,发展小镇经济,力争2018年生产总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3.壮大产业承载平台。推进4个国家级开发区做大做强,争取2018年南昌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南昌经开区、九江经开区、小蓝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加快18个省级工业产业集群建设,争取到2018年形成3个超500亿元产业集群。申报建设1—2个长江经济带产业承接转型升级示范区。

(五)开放合作提升行动。

1.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合作。深入实施招大引强工程,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技术。实施大规模“走出去”工程,支持钢铁、冶金、水泥等行业骨干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生产基地;鼓励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抱团出海”,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省属国有企业积极参与沿线国家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建立能源生产和供应基地。

2.深化与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对接合作。推动与上海、江苏、浙江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支持建设彭泽“飞地产业园”,探索产业整体转移等新模式。推动加入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体系,促进昌九地区绿色农副产品、优势工业品进入长三角地区。深化南昌与武汉、长沙战略合作,支持九江与湖北、安徽沿江市县联动,建设赣鄂皖长江两岸合作发展试验区。

3.营造国际化便利化投资贸易环境。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一口受理”、“并联审批”服务模式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开展关检合作“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提高通关通检效率。加快南昌综合保税区建设,按期封关运行;支持九江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共青城申报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或保税仓库。

(六)创新驱动协同行动。

1.加强协同创新支撑。以南昌高新区、九江经开区等园区为主体,加强与上海张江、武汉东湖、长株潭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成体系地建设研发平台、集聚创新要素,打造区域创新中心。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985高校等开展科技合作,共建研发和产业化基地,争取组建15家左右产业技术联盟。支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研发和国际间的科技交流。

2.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强研发平台建设,支持创建众创空间,争取到2018年新增各类创新平台20家、众创空间50个。建立健全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技人员以技术发明、创新成果投资科技型企业,探索金融支持创新发展模式。

3.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实施院士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每年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鼓励科研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允许高校、科研院所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级工程师担任“产业教授”。

(七)公共服务共享行动。

1.加强教育合作。支持昌九地区高校跨区域整合资源,设立教学、培训和科研分支机构。推动南昌大学等高校与武汉、长沙等地高校开展联合办学、学科共建等合作。加强昌九地区职业教育合作,建设共青城科教(大学)城等一批特色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教育集团。扩大昌九地区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的覆盖面。

2.推动医疗卫生合作。完善昌九地区三甲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机制,推进两市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发达地区大型综合型医疗卫生机构在昌九地区布点。依托省卫生信息平台,推动昌九地区卫生信息平台对接,实现卫生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推动建立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机制。

3.推进文化繁荣。支持昌九地区文化市场组建联合体或演艺联盟,与武汉、长沙等深入开展市场开发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合作。合作办好“中三角演艺联盟”、“中三角公共图书馆联盟”、“中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盟”。加快江西出版集团与湖北、湖南出版传媒企业合作,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4.开展社会保障合作。推进昌九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继续实施昌九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一体化建设,加强与武汉、长沙等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平台合作。加快“多险合一”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扩大社会保障卡应用范围。推进与湖北、湖南社会保障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八)生态文明共建行动。

1.有序开发利用九江长江岸线资源。统筹推进岸线开发利用、水污染防治和生态廊道建设,把水安全、防洪、治污、港岸、交通、景观等融为一体。划定沿江地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红线”,防止沿江水资源过度开发。大力实施长江防护林工程,构建沿江生态屏障。

2.切实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严格控制湖体核心保护区,有效管控滨湖控制开发带。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提升鄱阳湖水资源调节功能。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收集系统建设,到2018年,昌九地区实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全覆盖,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1%以上。

3.加快建设昌九生态“双肺”。在昌九西部生态涵养区(“绿肺”)加大植树造林和低效林改造力度,新造以防护林为主的生态景观带,保护生态公益林,提升森林生态品质。加强昌九东部生态涵养区(“蓝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湿地生态与鸟类资源监测体系,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推进南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支持九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4.加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推进南昌新建区、湾里区和共青城市、武宁县等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区)建设。继续实施昌九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完善水环境和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积极推动建立长江重要支流和湖泊的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昌九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昌九地区对接融入国家战略工作,研究重大政策举措,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建立省部协同机制,争取重大项目和事项纳入国家层面统筹推进。推动建立长江经济带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加强与重点省市的沟通协商。

(二)抓好任务落实。南昌市、九江市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本着统筹推进、远近结合、积极引导、滚动实施的原则,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省直有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业务指导,帮助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三)加强协调督促。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昌九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建立健全协调沟通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组织推进重要事项、重大项目和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重大问题及时报告领导小组。

第二篇: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以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推动我校体育学科向纵深方向发展,以达到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特制订我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一、体育条件

(一)、有利条件

学校领导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在建校初期积极制定一系列体育管理办法、采购体育器材、招聘专业体育教师。师德高尚。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在工作中模范遵守师德规范,依法执教,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教育理念先进。拥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引导学生健康成。教育教学能力强,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能教课,能训练、能开展科研活动,能组织大型集体活动,精通裁判知识。

(二)、面临的困难

1、教师问题

师资不足,外出交流、探讨、协作的机会不多、思想上不重视体育课堂质量,课堂内容单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2、学生体质问题

学生体质偏低、体重不达标、营养不良、运动能力差,活动时间少。

3、家长问题

学生家长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于学生的体质从不过问,不了解学生营养是否满足其身体的成长需要。

二、体育工作思路

以“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为目标;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为理念;以“走进阳光”的孩子是幸福的,走出阳光的孩子是自信的”为追求。横涧一中学校的育人目标是:“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理,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后续发展的基本能力,适应社会的基本经验,智慧人生的基本思维,为每一位学生的美好未来做好准备”。让每一个阳光学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一)、探索阶段(2013年9月-2014年8月)

体育课每班每周从原有的2节增设至每班每周3节,开设体育特长班。按国家标准配备专业体育专业教师,逐步使学生接受专业体育知识。根据合格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逐步完善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并规范管理。让全体师生都能参与体育锻炼。每学期期末组织学生体质测试,并把学生的体质状况纳入家校联谊书通知学生家长。

(二)、完善阶段(3014年9月-2015年8月)

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每学期让体育教师在校本、校外交流学习1-2次。把体育教师的额外工作量列入考核范围。体育特长班训练工作有序进行。做好实施训练的纪录和测试成绩纪录。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运动队的成绩。在原有基础上补充体质测试仪器,使学生体质更加精确,评定更加科学。定期邀请外校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教练到我校指导体育教学、训练工作。填充课堂内容,使每个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三)、稳定阶段(2018年9月-2016年)

体育师资、器材完成配备,课堂内容、场地安排上得到有效保障。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1小时以上,学生体质达标率超过85%,群体活动形成系列,具有多样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体育竞赛与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体育教学、健康标准测试有机结合。学生家长了解学生每学期的体质状况并积极配合学校,为学生的体质做坚强的后盾。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不同类别的体育竞赛,体育训练有序进行。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研究体育工作,学习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文件,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规划,并进行宏观调控。

2、完善现有体育规章,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导向和保障作用。

3、加强组织与协调,统筹安排好学校的各项体育工作,并抓好“计划、组织、实施、总结、反馈”等环节,确保活动的有效落实。

4、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校园网站宣传普及体育知识,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构建人人关心学校体育工作的局面。

5、继续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档案,并抓好档案规范化建设。

(二)、优化教师队伍、落实体育内涵发展

1、积极开展学习、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体育专职教师,特别是与兼职体育教师之间加强交流、探讨,每位教师每学期开设一堂专题性公开课,并进行评课与交流,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及业务能力。严格课堂教学常规,把此作为对每位体育教师的管理与考核的依据,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应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使体育教师的上课方式有全新的转变。

(三)、优化教学、提高体育学科质量

现有的体育专职教师,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一方面加强对兼职体育教师、班主任以及其他学科教师体育常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将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加强体育师资的建设,逐步实现体育教师专职化。并以教师主动发展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载体,通过2—3年的努力,所有体育教师在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及个人素质上均得到全面提升。

加强体育特长班的管理,训练分工到人,明确职责,并对体育特长班取得的成绩进行客观的评估,作为组内对每位教练员的考核。进一步提升篮球赛、拔河赛等已有的大型学生体育活动品牌,再树一批有影响的新品牌。开发和推广“集体体育竞赛项目”,如“全校师生健身周”活动、“假日体育”、“休闲体育”、“趣味娱乐体育”等特色学生体育活动。

五、支持与保障

学校一是重视抓好基础性工作,从创建计划的制定到各班组队,日常训练和活动以及每年一次的班际比赛保证有序进行,营造创建氛围;二是要保证创建经费的投入,及时添置创建所需的设施、设备,以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三是要重视抓好师资培训工作,创造条件让带队教师赴外进行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业务素质,为创建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保障。

继续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补充体育器材、设备,保证教学、训练以及群体活动的开展。体育器材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体育器材室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对体育器材进行登记与合理的分类,器材分布适当、井然有序。做好运动器材、设备和运动服装的选购工作,及时满足体育教学发展中各种物质的需要,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每年登记损耗的各种器材数目与数量,及时补充。使我校的体育器材设备达到省级标准。

第三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安徽学前教育启动三年行动计划

(2011-05-22 08:52:57)

稿件来源:安徽日报

日期,省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安徽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着力破解我省城乡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难题。

近年来,我省学前教育稳步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逐年提高,但全省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经费投入缺乏保障机制,师资队伍力量不足,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入园难”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行动计划”确定,到2013年,全省幼儿园总数由现在的6520所增加到877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增加1928所,达到3617所,民办幼儿园增加322所,达到5153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现在的50%提高到60%,基本达到办园条件的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0%,普惠性幼儿园及在园幼儿始终保持占全省幼儿园及在园幼儿总数的65%以上,逐步满足“有园上、上得起、有质量”的需求。

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保障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多措并举,努力扩大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新建、改建、扩建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利用中小学富余资源,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多渠道发展村级学前教育。强化保障,着力增强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扩大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通过政策支持,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落实责任,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且不断提高比例,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创新机制,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依法落实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规范办园,进一步提高办园质量,促进城乡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根据国家教育部部署,在实施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和公办幼儿园人事制度改革项目的同时,实施学前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据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已确定提供9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我省学前教育试点项目建设。(曹显钰、陈婉婉)隆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安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通知

发布: | 时间:2011-12-30 | 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

鼠标滑过这里,就显示信息标签 主索引号

007743210/2011-30928 发布机构

隆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副索引号

LA112011-027

信息名称

隆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安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通知

文号

隆政办发〔2011〕149号 生成日期

2011-12-30 内容概述

各乡镇人民政府,隆安华侨管理区管委会,县直各有关单位: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隆安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隆安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1-2013年)

为加快我县学前教育发展步伐,提高幼儿入园率和保教质量,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教育厅等部门关于编制我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指导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2011〕3号)和《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通知》(南府办〔2011〕161号)精神及全国、全区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学前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幼儿发展为本,以中小学布局调整为契机,以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工作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和科学性原则,着力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逐步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学前教育规模和内涵同步发展,为全县基础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全县学前教育发展预测

未来三年我县学前适龄儿童人数预测如下表:

年龄段

3周岁

4周岁

5周岁

6周岁

合计

2011年

4870 4984 5278 4449 19581

2012年

4671 4870 4984 5278 19803 2013年

4752 4671 4870 4984 19277

未来三年我县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与预测:一是县城幼儿更多、更集中。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城购房或务工,导致县城幼儿人数逐年递增,县城现有幼儿园远远不能满足幼儿入园需求。二是家长对优质幼儿教育期待更迫切。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希望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更迫切,势必要求幼儿园办园条件更好,保教质量更高。三是农民让子女接受早期教育意识更强。现代青年农民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不断加强,加上我国推行计划生育,孩子少,生活水平提高,希望孩子能从早期开始接受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幼儿园势必要增加,以满足农村幼儿入园和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四是社会对幼儿园覆盖率要求更广、对优质幼儿园需求更多。未来三年需要在县城建设2所以上公办幼儿园,需要在乡镇建设12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每个村小学要有设备齐全的附设幼儿园。五是配齐配足幼儿教职工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客观要求。目前全县在编幼儿教职工仅38人,需按《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的通知》(劳人编〔1987〕32号)文件精神,逐步配足配齐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六是幼儿教师接受培训是形势发展的必然。随着全国学前教育发展改革浪潮的掀起,幼儿教师需要系统的深层的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以适应当前学前教育形势发展需要。

三、具体目标

未来三年我县将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积极扶持社会力量举办高标准、上规模的幼儿园。落实以县为主的幼儿园管理体制,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严格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待遇,提高幼儿教师地位。

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化配置、增加供给;科学保教,提高质量;充实师资、提升素质;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加强监管,规范办园”的要求,结合城镇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全县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点,分阶段实施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建立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机制。积极创办乡镇、村级公办幼儿园,逐步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到2013年,我县学前教育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一)在县城城东区新建1所县直幼儿园,规模为800人;在华侨管理区利用管理区卫生院旧址迁(新)建浪侨幼儿园,规模为1000人;改扩建县幼儿园,规模为1200人;在各乡镇建设1所以上独立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闲置校舍大力发展村级幼儿园,改扩建76所小学附设幼儿园。

(二)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幼儿教育协调发展。

(三)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5%,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0%。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

(四)按照国家标准配足幼儿教师,提高专科以上学历层次教师比例;幼儿教师、保育员、保健员任职资格合格率达到90%以上,达到自治区的标准;培养1—2名教师成为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3-6名教师成为市级学科带头人。

(五)办好1所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5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15所县级示范性幼儿园。各幼儿园确定具有地方特点和园本特色的发展定位,落实发展措施,建立保障机制。逐年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四、主要任务

(一)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满足幼儿入园需求。

多渠道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通过改建、扩建、新建方式,扩大现有公办幼儿园办学规模。通过补助办园经费等方式,支持行政事业单位、街道、农村集体资产举办公办性质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举办公办幼儿园。县城、城镇幼儿园建设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积极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制定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幼儿园。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给予生均补贴,由当地财政提供财政票据,免征企业所得税。对民办幼儿园经报备并公示收取的保教费免征营业税。民办幼儿园的用水、用电实行居民水电价格。完善民办幼儿园分类定级标准,定期实行分类定级评估。建立升级激励制度,鼓励创建具有特色与品牌的民办幼儿园。建立向民办幼儿园派驻公办教师制度和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共同发展机制,实行公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到民办幼儿园支教制度,促进公办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

以政府为主,多形式办好农村幼儿园。以乡镇中心小学、村小学为依托,充分利用中小学富余资源举办幼儿园。

(二)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建立健全县、乡镇两级学前教育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各级政府将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工作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筹措学前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确保建设资金到位;完成县幼儿园改扩建、县城新幼儿园新建、华侨管理区浪侨幼儿园迁(新)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的各项建设任务;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妥善解决学前教师缺编问题,提高农村学前教师的待遇。

(三)重视示范性幼儿园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

县城新建1所幼儿园,华侨管理区迁(新)1所幼儿园,建设12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县第一小学、县第二小学、县第三小学、县浪侨小学和72所村级小学附设幼儿园。

创建21所区、市、县三级示范性幼儿园,重点建设县幼儿园,对其进行改、扩建,打造成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在城东区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将县城新建设幼儿园、浪侨幼儿园和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成为市级示范幼儿园,将9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6所民办幼儿园建设成为县级示范性幼儿园;进一步规范村级幼儿园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教师保教水平。

五、项目建设规划

在县城城东区新建1所幼儿园,规模为800人,建设面积7200平方米;在华侨管理区迁(新)1所幼儿园,规模1000人,建设面积9000平方米;建设12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详见附件2);改扩建县幼儿园,在现有园区的基础上,利用县公安局办公区旧址3亩土地扩建,使其办园规模扩大到1200人;改扩建县第一小学等4所县直小学附属幼儿园和72所村级小学附设幼儿园(详见附件3)。

六、经费估算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总面积126800平方米,总投资18120万元(其中含征地费320万元)。

七、保障措施

(一)因地制宜,做好县城幼儿园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农村幼儿园布局。将各乡镇幼儿园布局调整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根据人口、地理、交通等条件,以乡镇为单位统一规划。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职责。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各项政策,制定相关标准和准入要求,完善对幼儿园实行分类定级管理工作,加强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财政、人社、编制等部门要根据学前教育发展需要,按照有关要求,做好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核对及工资预算工作,落实幼儿教师的编制问题。一是核定幼教公办教师编制,将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利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富余的中小学教师通过转岗培训为幼儿教师,逐年为乡镇中心幼儿园配备一定比例的公办教师。二是根据岗位需要,逐年面向社会公开考试选聘符合条件的幼儿教师。发改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财政部门要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制定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住建、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幼儿园的规划用地。人社部门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物价、财政、教育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综治、公安部门要加强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加大执法工作力度,整治、净化周边环境。卫生部门要监督指导幼儿园膳食营养与饮用水卫生、生长发育监测、疾病预防,落实国家免疫规划等方面的卫生保健工作。民政、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登记、设施设备、餐饮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妇联、残联等单位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村(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

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隆安县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教育、发改、编制、财政、人社、国土资源、住建、民政、文化、卫生、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组成。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设组长、副组长和成员。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县教育局,负责日常工作。通过建立实行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在资源调度和政策制定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明确部门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

(三)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1、学历提升。依托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幼儿高等师范学院、县教师进修学校等院校,通过联合办学,全面、系统地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

2、强化岗位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幼儿教师全员培训及继续教育,并形成长效机制。

3、加强对园长、专业教师、保育员、保健员的岗位培训力度,到2013年实现教师培训率达100%,各岗位合格率达90%。

4、抓好幼儿教师的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工作,改善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四)加强幼儿园监督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提高办园质量。

1、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根据国家基本标准和社会对幼儿保教的有关要求,制定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实行动态监管。

2、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

3、加强幼儿园安全监管,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制度,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

4、加强城乡交流,建立帮扶制度。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构建县城“名园”与各乡镇“农园”结对帮扶网络,定期组织“手拉手”互助活动,年末总结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提升农村幼儿园整体办园水平。

(五)园舍建设经费筹措。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一是用好中央、自治区安排的各种专项资金;二是争取国家、自治区、南宁市财政资金支持;三是多渠道、多形式吸纳社会资金。

(六)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应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按每年递增。制订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园和捐资助园。建立学前教育资助体系。要不断加大投入,重点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加强学前教育经费管理,规范经费使用行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七)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各方工作积极性。财政部门要确保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投入学前教育,奖励每年新上等级、新上示范幼儿园和“学前教育先进乡镇”、“优秀幼教专干”、“十佳园长”、“先进幼教教研组”等。

(八)强化监督指导,营造良好办园环境。县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学前教育作为督导重点,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加强对政府责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督导检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示。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要组织宣传和推广先进经验,对发展学前教育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八、具体实施步骤及措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1月—3月)

一是召开启动会、动员会,对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项工作全面部署,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工作目标。二是成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制定工作方案。三是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四是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13年8月)

1.第一阶段(2011年4月— 2012年12月)

(1)规划

2011年3月底前,完成县城城东区幼儿园新建和各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及改扩建项目的单体初步设计工作。2011年4月底前,完成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如立项、可行性研究、地质勘探、施工图纸设计、“三通一平”等(以后每年有建设项目的学校均要提前3个月完成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2)基建项目

①改扩建项目

2011年改扩建县幼儿园、雁江镇中心幼儿园和丁当镇中心幼儿园共3所,规划建设面积23400平方米,建设资金投入3672万元。2012年8月底前,完成扩建任务。(详见附件2)

②新建项目

2011年新建那桐镇中心幼儿园、乔建镇中心幼儿园2所,规划建设面积16200平方米,规划投资2466万元;在华侨管理区迁(新)建浪侨幼儿园,园址在华侨管理区原卫生院旧址,建设面积9000平方米,投资1470万元。计划2012年8月底前完成。

2012年新建城厢镇敏阳中心幼儿园、杨湾中心幼儿园、古潭乡中心幼儿园、都结乡中心幼儿园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面积19800平方米,建设资金3120万元;县直城东区幼儿园1所,建设面积7200平方米,建设资金1336万元。计划2013年8月完成。(详见附件2)。

③小学附设幼儿园改扩建项目。

2011年开展县第二小学附属幼儿园及24所村级小学附属幼儿园改扩建工作,建设校舍面积9900平方米,规划投入资金792万元,计划2012年8月底前完成。

2012年实施县第一小学、县浪侨小学附属幼儿园及24所村级小学附属幼儿园改扩建工作,建设面积8200平方米,投入资金656万元,计划2013年初完成。(详见附件3)

(3)师资队伍

逐步完成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新建幼儿园教职工的编制工作和配足县幼儿园、浪侨幼儿园教职工。做好幼儿教师培训转岗工作,幼儿教师培训率达100%。幼儿教师、保育员、保健人员任职资格合格率达到80%,园长合格率100%。

(4)主要指标

到2012年,学前一年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3%,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66%。

2.第二阶段(2013年1月—2013年8月)

(1)基建项目

新建城厢镇中心幼儿园等4所公办中心幼儿园,规划建设面积25200平方米,规划投资3976万元(详见附件5《隆安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扩建项目一览表》)。改扩建隆安县第三小学及24所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建设面积7900平方米,建设资金632万。2013年8月底前,完成基建项目。(详见附件3)。

继续加大投入建设,完善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小学附设幼儿园的规范化建设目标。

(2)师资队伍

积极培育县级幼教骨干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幼儿教师培训率达100%。幼儿教师、保育员、保健人员任职资格合格率达到90%,园长合格率100%。

(3)主要指标

至2013年,全县学前一年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5%,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70%。创建1所自治区级示范园,5所市级示范园,15所县级示范幼儿园。

(三)整改提高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各部门严格按照《隆安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对照部门职责任务,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评工作,加强整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附件:1.隆安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任务表

2.隆安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扩建项目一览表

3.隆安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改扩建小学附设幼儿园情况一览表

4.隆安县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第四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定稿)

海勃湾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把解决“入园难”作为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点任务和突破口,加强领导,履职尽责,真抓实干,开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我区结合学前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一、海勃湾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

(一)基本情况 1.学前教育机构情况

目前,海勃湾地区共有学前教育机构5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6所,民办幼儿园53所。6所公办幼儿园中一幼、二幼为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乌海市特级幼儿园,区幼、铁幼为一类甲级幼儿园、三小为一类乙级幼儿园。53所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中正式注册审批的有6所,其中东方红幼儿园为一类甲级幼儿园,博研幼儿园、七色光幼儿园为一类乙级幼儿园,黄河工贸千钢幼儿园二类甲级幼儿园,另外2所幼儿园规模较小,园舍环境、设施设备基本符合办园标准。在剩余47所幼儿园中,有10所幼儿园能够逐年投入经费,改造园舍环境,购臵设施设备,极大的改善了办园条件;其他民办幼儿园均因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不符合办学要求已被我区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办(37所)。

2.幼儿保教队伍情况

据2010年10月份统计数据,海勃湾地区现有幼儿园教职 工752人,其中专任教师526人,保育员60人,保教队伍学历合格率均为100%。幼儿园保健医配备情况较差,公办幼儿园中只有3所有专职的保健医;6所办证的民办园中只有3所幼儿园有专职的保健医。

公办幼儿园教职工206人,占全区幼儿园教职工总数的27.1%;专任教师93人,占全区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的17.7%,保育员30人,占全区幼儿园保育员总数的50%。民办幼儿园教职工548人,占全区幼儿园教职工总数的72.9%;专任教师433人,占全区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的82.3%。保育员30人,占全区幼儿园保育员总数的50%。6所公办幼儿园、6所办证的民办幼儿园有教师221人,其中有163人取得教师资格证;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有110人,其中7人取得中高职称,67人取得小高职称,36人取得初级职称。

3.适龄幼儿入园情况

我区在园幼儿总数为8600人,6所公办园在园幼儿2610人,占我区在园幼儿总数的31%,6所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园在园幼儿1990人,占我区在园幼儿总数的24%,53所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园在园幼儿4000人,占我区在园幼儿总数的45%。民办园在园幼儿5990人,占我区在园幼儿总数的69%。

4.幼儿园收费情况

公办幼儿园收费最高平均每人每月726元;民办幼儿园收费最高平均每人每月819元。收费项目:保教费、蒙氏费、伙食费、美术特长费、英语费、书费、体检费等。

(二)面临的问题

1.城区之间幼儿教育发展不平衡,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全区达到自治区二级园的优质幼儿园仅占全部幼儿园的20.3%。幼儿园的规划及布点与城市开发、建设、改造没有同步进行,新建住宅区没有配套建设幼儿园。

2.公办幼儿园数量明显不足,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全区共有公办幼儿园4所,校办园2所,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10.2%,在园幼儿占全区在园幼儿数的30%。全区民办幼儿园共有53所,其中达到270人(9个班)以上的民办园只有7所,占民办园总数的13.2%;达到180人(6个班)以上的民办园有4所,占民办园总数的7.5%;无证或不达标的民办园有47所,占民办园总数的88.7%。许多民办园不具备基本的办园条件。

3.幼儿教育财政投入不足,幼儿教育经费紧缺,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多年来,新建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增长缓慢,致使现有的公办园办园规模越来越大,严重超负荷运转。

4.幼儿教师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区现有幼儿园教职工752人,其中专任教师526人,保育员60人,教职工与幼儿之比为1:11,专任教师与幼儿之比为1:15,比例偏低。我区近几年补充新的公办幼儿教师数量也很少,公办幼儿园现有在编专任教师19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7%,且现有在编专任教师队伍年龄偏大、趋于老化。目前,我区幼儿园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94人,占幼儿教 师的16.7%,具有幼儿教育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30%。幼儿园自聘教师工资低、待遇差、社会保障不到位,教师队伍不稳定。绝大部分幼儿园没有专职的保健医和营养师。

5.幼儿教育管理和科研机构缺乏,专职管理和科研人员力量薄弱。区教体局未设专门的幼教机构,没有专职幼教工作人员和专职幼教教研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得不到持续的科学指导。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坚持科教兴区和教育优先发展,按照“幼教扩规模,小学办精品,中学上水平”的总体思路,推动教育向标准化、规范化、均衡化方向发展。切实加大幼儿教育投入,努力扩大公办园的范围和规模,建立以公办为主体,公办与民办共举的幼儿教育发展格局。到2013年,公办幼儿园资源进一步扩大,民办幼儿园发展规范有序,保教质量显著提高,师资队伍日趋优化,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5%,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

(二)目标

--2011年初,启动各级各类幼儿园等级提升工程、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工程和民办幼儿园扶持规范工程。2011年,新建5所幼儿园(见附表1),完成4所幼儿园的等级提升工程(见附表2)。拥有中等幼儿教育以上学历专任教师的专业合格率达到70%,拥有幼儿教育专科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达到40%,拥有幼儿教育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到20%。学前三年幼儿入 园率达到85%,公办园幼儿入园覆盖率达到35%。

--2012年,新建3所标准化幼儿园(见附表1);完成3—5所幼儿园的等级提升工程。拥有中等幼儿教育以上学历专任教师的专业合格率达到80%,拥有幼儿教育专科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达到50%,拥有幼儿教育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到25%。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0%,公办园幼儿入园覆盖率达到40%。

--2013年,新建2所公办幼儿园(见附表1);完成3-4所幼儿园的等级提升工程。拥有中等幼儿教育以上学历专任教师的专业合格率达到90%,拥有幼儿教育专科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达到55%,幼儿教育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到30%。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明显提升,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5%,公办园幼儿入园覆盖率达到50%。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

三、具体措施

(一)科学规划,合理配臵学前教育资源。

1.统筹规划学前教育机构布局。区人民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乡镇)建设规划时,要根据未来人口出生状况和外来人口变化趋势,按照我区城市(乡镇)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臵标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学前教育资源。

2.公办民办并举。区人民政府要充分发掘各类教育资源,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臵的校舍,优先举办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积极支持企业、事业单位、个人团体通过多种形式兴办幼儿园。采取名园办分园、强园帮弱园等集团 化办园模式,引导扶持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园所建立发展共同体。

(二)加快建设,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1.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均衡发展的要求,合理布局全区幼儿教育资源,到2013年底,新建、改建、扩建10所标准化幼儿园并投入使用,在土地、规划办理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保证财政投入到位。

2.推动落实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和使用政策。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竣工验收合格后在规定时间内无偿移交教育行政部门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2011年底,完成对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清查、回收任务。对未按批复的规划建设配套幼儿园的,2012年底前完成补建任务,交教育行政部门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

(三)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幼儿教育经费充足。1.建立持续稳定的幼儿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使用于学前教育的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不低于5%。一是保证公办幼儿园经费足额投入;制定幼儿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做到逐年增长,专款专用;落实贫困家庭幼儿入园资助制度。二是认真落实海勃湾区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关于《海勃湾区加快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海勃湾区民办幼儿园考核评估奖励办法》;区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300万元的民办幼儿教育专项发展资金。三是按照《乌海市“十二五”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文件要求,为解决公办幼儿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政府 向民办幼儿园按幼儿人数购买“学位”,用于民办幼儿教师的工资补贴、补差以及办园条件的改善和幼教奖励资金。2.完善幼儿园收费及财务管理。逐步建立质价统一的收费机制。严格按照以质收费、按级收费。建立健全幼儿园预算资金支付管理与财务公开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四)加强管理,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1.加强学前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区教体局配备2名专职幼教管理干部;在区教研室成立幼教部,配备1—2名教研人员;保持幼教管理干部工作的相对稳定性和专业性。

2.努力办好公办幼儿园。加大公办园的建设力度,扩大公办园的数量,提高公办园的质量,发挥其骨干和示范作用。继续做好公办园评估定级工作。小学附设的幼儿园应逐步实行独立核算,并合理配臵公办幼儿教师。

3.扶持、规范民办幼儿园。优化新建民办幼儿园布局,积极鼓励有合法资质、良好信誉的社会团体、企业和公民举办幼儿园。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合理的普惠性服务。完善民办幼儿园准入制度,对其进行合理分类,实行民办幼儿园分类管理。继续做好民办幼儿园年检认证和审批办证。对未达到基本办园标准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要加强指导,限期整改或采用联合执法予以关停撤销。加强幼儿园的常规管理和业务指导,继续推行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手拉手”互助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4.开展幼儿教育教学的专题研究。对幼儿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臵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分类指导,坚持科学保教,坚决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五)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1.重新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增加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数量,确保满足保育教育需要。原则上按教职工与幼儿1:7的比例配备教职工,专任教师平均每班2-2.5人,保育员按专任教师的50%配备。

2.要按照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实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实行幼儿园教师聘任制度和幼儿园园长持证上岗制度。公办幼儿园园长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教育行政部门对新补充的幼儿教师要严格把关,建立幼儿教师人才资源库,所有新增幼儿教师按程序从资源库选聘。对所有新增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3.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加大幼儿教师培训力度,努力实现幼儿园教师专业化。设立幼儿园教师培训基金,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将幼儿教育师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加强幼儿教师专业化培训、园长的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能力的提高。积极开展幼儿园保健医生、营养师、保育员、炊事员的专业培训。到2013年,对全区幼儿园园长进行国家级培训;对全区幼儿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4.认真执行《教师法》,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实行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师常规工作一体化管理,由教育部门统一备案,在考核、评优选先、继续教育、职称评审、参加地区活动等方面同等对待,并适当增加幼儿教师所占的比例。落实幼儿园自聘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政策,原则上民办幼儿园专任教师人均年收入不低于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收入的70%,并逐年提高。

(六)加强领导,确保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发展。1.认真落实责任,着力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实行政府统筹、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落实有关部门参与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1至2次联席会议,通报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研究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协调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2.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宣传。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宣传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基本要求和科学规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市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四、重大工程项目

2011年,我区将投资建设5所标准化幼儿园,2012年投资建设3所标准化幼儿园,2013年投资建设2所标准化幼儿园。项目名称及资金投入见附表1。

第五篇:学校三年行动计划

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三年行动计划

(2015.9-2018.9)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均衡、管理、质量”为发展关键词,以参与“创艺”、“创强”、“创现”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推动现代化学校建设,构筑均衡育人环境,强化常规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学校科技特色品牌,大力推动课程改革,营造智慧课堂,加强教科研工作,建设以国学特色为主导的德育特色,加强体育、卫生、艺术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办学效益,使我校成为富有生机、充满智慧、洋溢个性、特色彰显的精品学校。

二、办学理念

学校发展目标:成为一所能够完成基础教育任务、培养合格人才、引领地区全民素质提升、在市县均享有一定声望的知名学校。

学生培养目标:道德优秀 学习勤奋 能力突出 思想求新 志向远大 教师发展目标:师德端正 基本功过硬 学习意识浓厚 理念紧跟时代 办学特色:科学技术普及教育 校训:求知、博学、争先、感恩 校风:敦品立德,与时俱进

三、提升行动目标

(一)管理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管理即文化”的管理思想。在管理中注重人文关怀,发挥管理的显性和隐性功能,以科学管理方法实现有效的“导向机制、服务机制、制约机制,激励机制”,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从教育趋势角度管理学校,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用温暖拨动教师心弦,用表扬激发教师动力,用目标促进教师进步,用辉煌坚固教师信念。使每一个人都充分发挥才能,为团队利益做出贡献,开发每个人的潜能,激活每个人的创造力,促进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队伍建设目标:

构建一支师德端正、基本功过硬、学习意识浓厚、理念紧跟时代的骨干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师德端正,家长满意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三年行动期内,教师参与三乱行为为零。要求教师基本功过硬,要求教师具备以下基本技能:说课、评课、三笔字、简笔画、美术字、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要求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理念,有学期学习计划,有个人学习反思,时刻提高自身素质。要求教师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自身独特的紧跟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

(三)德育工作目标

深入构建“传统文化”德育特色。开展“忠、孝、仁、义”系列传统教育,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加强校园网络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创建家校合作共同体,形成教育合力。创设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模式,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不断完善家校育人机制。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提高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促进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发展。

(四)教学管理目标

建成具有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做到教师精讲,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践行“生态、生成、生本”教学过程,“生态”,即着眼于创建师生互动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生成”,即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实现知识、能力和情志的有效提升;“生本”,即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把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率,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以“双主”为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让老师像小组长一样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像老师一样组织小组的合作学习,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提升教师教育力,提升学生学习力,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形成自由、开放、和谐、智慧的课堂文化。

(五)体卫艺工作目标

形成“黑土地农村阳光体育”品牌。以“阳光、健体、毅力”为原则,让体育成为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成就孩子美好未来的身心基础,从而向“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方向发展。积极推动“足球”进课堂活动开展,同时引进民间体育活动“抖空竹”、“扇子舞”、“放风筝”、“纸飞机”等体活项目,实现传统体育活动与现代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更好地参与辽中县“创建全国艺术强县”工作,推进艺术工作全面发展,引进优秀艺术教师,对艺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完善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六)科技特色目标。营建具有科技氛围的校园文化,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品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开发科技校本课程,广泛开展科普教育。保证科技活动经费,开展有小发明小制作、七巧板、科学DV、纸飞机、魔方等有特色的科技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活动,积极参与各级科技创新大赛等,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

五、提升发展规划的分阶段目标及措施

(一)2015.9-2016.9提升目标、思路及举措

1、总体目标:提升自我,淬炼内涵,老观坨各项工作得到初步提升。

2、分项目标:

学校管理目标:树立“管理即文化”的管理思想,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决策教代会参与率100%以上。

教师发展目标:教育素养提升,教育能力增强,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达到35%。

课堂教学目标:学生喜欢学习,形成完善 “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机制。

校本德育目标:建构活动体验型德育体系,铸就优秀德育队伍,学校德育格局初成。

体育艺术目标: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初步的审美能力和科学素养。科技特色目标:配齐科技辅导员及助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环保教育活动,参与率达到100%。

校园文化目标:参加省市创新大赛,开好科技现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校园活动。

3、工作思路

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研究生课程班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科研型教师。

课堂教学改革:通过“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师生培训,提升教师教育力,促进学生学习力。

校本德育工作:在优秀德育队伍的带领下,从横向和纵向体系中深入开展互动体验型德育工作

体艺科学工作:开展快乐体育,引进民间体育以强身健体;通过课堂主渠道引领学生参与艺术;营建具有科技氛围的校园文化,开展纸飞机、魔方、飞叠杯等活动催动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4、工作举措

(1)学校管理水平。提高业务水平,理念先进,完成各级培训课程要求。完善班子的组织机构,分工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制度完善。班子队伍团结和谐。按核定编制配齐人员,配齐学科教师,争取本结束前无结构性缺编。

(2)教师队伍建设。从2012年开始,我们将分三批对50岁以下的教师进行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主题的本科课程培训。从2012 到2014年每年25人共计70余名教师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学习,让教师在提升学历层次的过程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提升教学能力,以更好的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结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沈师的教育专家通过论坛、QQ群一起研讨交流,请教育专家到学校“坐堂诊断”,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案例,提升教师指导能力,共同提高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进行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小课题研究,教师全部参与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法按照集体设计—上研究课——个人反思——集体评课四个步骤的反复尝试逐步提炼适合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让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研究能力。

(3)课堂教学改革。

以“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开展教师培训。开展广泛的教育交流研讨活动,轮流派教师外出到教育先进地区和学校进行学习培训,拓展教师教育视野。以“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进行学生培训。在课堂上,做到教师精讲,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践行“生态、生成、生本”教学过程,“生态”,即着眼于创建师生互动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生成”,即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实现知识、能力和情志的有效提升;“生本”,即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把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4)校本德育工作。

建构活动体验型德育体系。即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纵向体系是从低年到高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德育活动;横向体系是包括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共同对学生开展立体化、多元化的教育。在横向体系中,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三者互相合作,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深化师德师风教育。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提高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促进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发展。深切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帮助教师走出在工作、生活和职业成长中遭遇的困惑与迷茫,使之能够始终以阳光进取的心态投入工作。实施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评制度,继续实施优秀班主任表彰奖励制度,开展多层次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加强优秀班主任典型事迹的宣传

(5)体艺科学工作。

积极引用民间体育活动“抖空竹”、“扇子舞”、“放风筝”等适合学生的拓展活动,让学生通过动静结合、内外操练的活动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开发智力、塑造人格。以感受艺术美为核心,让学生热爱艺术,能够让艺术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建设综合楼后建立各种学生社团。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优秀艺术教师,对艺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完善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从一年级起开设口琴课程,由专业教师任教。通过每学期开展各种小型艺术活动和每学年开展一次艺术节营建浓厚的艺术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对师生进行艺术美的熏陶。购买开展科技活动所需设备,营建具有科技氛围的校园文化,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品牌。以爱为主线,让学生通过机器人、纸飞机、魔方等各种科技活动爱上科学,提升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二)2013.9-2014.9提升目标、思路及举措

1、总体目标:打造内功,更新面貌,老观坨教育特色初步形成。

2、分项目标。

教师发展目标:培养骨干教师,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达到70%。课堂教学目标:“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形成,专家引路工作形成机制。

校本德育目标: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德育活动,形成活动体验型德育环境,学校、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学生各项比赛获奖人数占全校师生的50%以上。

体艺科学目标: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和一项体育特长,较高的审美能力和科学素养。学生各项比赛获奖人数占全校师生的50%以上。

3、工作思路

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发展学校为依托,进一步提升教师研究能力。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热爱学习,形成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和专家引路工作机制。

校本德育工作:利用一切时空,对师生进行教育熏陶,使之形成强大的德育场。

体艺科学工作:深化快乐体育,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更坚强;参与艺术,学生艺术的鉴赏力进一步提升;我爱科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4、工作举措(1)教师队伍建设。

下大力气培养骨干和优秀课教师,通过前一年教师发展学校的各项教师培训工作,引领教师不断成长。省市县各级荣誉教师和骨干教师形成领军团队。努力达到省级骨干优秀课教师达到5%以上,市级骨干优秀课教师达到15%以上,县级骨干优秀教师达到30以上。开展广泛的教育交流研讨活动,轮流派教师外出到教育先进地区和学校进行学习培训,拓展教师教育视野。

(2)课堂教学改革。

修订完善的“教师评价标准”的依据,在对教师进行基础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包括教师发展学校学习、学习力实验的研究、高效课堂的建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以“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发展性评价。以评价为导向,引导教师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积极建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结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沈师的教育专家通过论坛、QQ群一起研讨交流,请教育专家到学校“坐堂诊断”,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案例,提升教师指导能力,共同提高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校本德育工作。

利用一切时空,对师生进行教育熏陶,使之形成强大的德育平台,不断吸引引领着师生成长。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加强校园广播站、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 “争创温馨班级(学年组)、构建和谐校园”活动。深入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系列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加强校园网络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创建家校合作共同体,形成教育合力。创设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模式,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不断完善家校育人机制。(4)体育艺术工作。

以“阳光体育、健康每一人”为原则,让体育成为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成就孩子美好未来的身心基础。更新教学思想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方法,使体育课不再是单纯强调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而是向“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方向发展。进一步开展适合学生的拓展活动,让学生通过动静结合、内外操练的活动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开发智力、塑造人格。

以感受艺术美为核心,让学生热爱艺术,能够让艺术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在每节音乐课上,抽取十分钟结合课堂内容进行小乐器演奏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演奏技术。以每人掌握一件乐器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通过学习乐器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提高师生的艺术素养。

(5)科技特色工作。

以爱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多彩的科学活动爱上科学,提升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开发科技校本课程,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开展机器人、纸飞机、魔方等有特色的科技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活动,积极参与各级科技创新大赛等。积极开展“我和低碳”等各种环保实践活动。

(三)2014.9-2015.9提升目标、思路及举措

1、总体目标:精益求精,奋发向上,打造地区教育品牌的典范。

2、分项目标。

教师发展目标:建设优秀教研组,组成名师团队,教师评价标准科学完备,教师100%拥有本科学历。课堂教学目标:学生享受学习,各学科“高效课堂”确立基本教学模式

校本德育目标:抓实活动体验型德育点,师生道德素质高尚优秀,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获奖学生达到30%以上。力争获得沈阳市德育示范校。

体艺科学目标:学生身体健康、阳光向上,人人都有体育和艺术特长,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科学素养。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获奖学生达到20%以上。

3、工作思路

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发展学校为依托,进一步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用科学评价提升教师反思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各学科整体推进“高效课堂教学”并形成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

校本德育工作:通过学科教学、传统活动、社会实践和行为习惯等德育点开展广泛深入的活动体验型德育工作。

体艺科学工作:快乐体育形成品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更坚强;参与艺术,学生艺术的鉴赏力进一步提升;热爱科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进一步增强。

4、工作举措(1)教师队伍建设。

以创建“高效课堂”学科教学模式为目标,以年级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优秀教研组星级建设(年级优秀教研组为一星,学校优秀教研组为二星,县级优秀教研组为三星,市级为四星,省级为五星),构建一支从一星到四星梯度合理的优秀教研组团队。每学期举办一次“名师风采展示”活动,为期一周,凸显一学期以来各学科“高效课堂”的精英教师的教学风采。

对教师进行基础性评价和包括教师发展学校学习、学习力实验的研究、读书交流、学生习惯培养等方面发展性评价。通过评价提升教师反思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

(2)课堂教学改革。

推进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的整体推进工作机制。以数学、语文、英语学科为龙头,制定详细的学科培养目标。数学以“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目标;语文以“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为目标;英语以“学会拼读和记忆单词方法,有准确的朗读语调,养成朗读英语的习惯”为目标。除学科目标外达到“让学生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经验去发现”的最终目的。提高教学的目标性与科学性,使课堂更加科学严谨高效。以此带动其他学科,向高效课堂推进。

构筑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以“双主”为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让老师像小组长一样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像老师一样组织小组的合作学习,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提升教师教育力,提升学生学习力,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建构“自学质疑、合作交流、展示点拨、训练延伸”十六字课堂教学模式,生成自由、开放、和谐、智慧的课堂文化。

(3)校本德育工作。

结合语文、社会、品德、英语等每个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将德育潜移默化于孩子心中。同时积极开发实施德育校本课程。积极开发体现德育工作主旋律、富有时代气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国学教育课程,教师在开发备课中提升,学生在学习中提升。

深入推进“传统节日”主题德育文化活动。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六个传统节日为主线,开展“感怀生命,慎终追远”、“粽子飘香,爱国爱民”等主题教育,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

深入推进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深入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并以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日常规为主要内容,有效贯彻落实“每月一个好习惯”的教育方案,使师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

(4)体艺科学工作。

巩固“阳光体育”的成功,校园游戏成为孩子课间的最美风景;艺术节、艺术社团如火如荼开展,人人都有一项以上的体育爱好和特长,能掌握一门乐器,师生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和低碳环保活动,建成国家级航模科技示范学校。

六、保障机制

为保障三年规划的逐步有序落实,构筑稳健高效的良性保障工作机制,我校将采取以下措施,为提升工作保驾护航。

1、思想保障:

做好学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宣传发动贯彻。通过邀请教育专家、上级领导、骨干教师、家长代表等参与制定行动计划;通过教代会、职代会等宣传贯彻学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教师、家长代表讨论完善行动计划。同时印制工作手册,人手一册,以统一思想,鼓舞士气。

2、组织保障: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学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加强对行动计划组织实施的指导、协调、落实和服务。成立学校自我评估领导小组(名单附后),每年对行动计划进行自我评估,根据实际不断改进提高。推行民主公开管理。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提高管理的透明度。

3、资源保障:

邀请上级领导和教育专家参与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行,共同为行动计划提供行政和专业的技术资源保障。

4、经费保障:

投入专项经费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确保专项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各项工作机制顺畅,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5、激励保障:

设立科学严谨、符合实际的教师评价标准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同时以每年的开学典礼对教师进行激励表彰,促进教师的工作内驱力。

沈阳市辽中县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三年提升行动计划领导小组

组 长:李忠诚 校长 制定SDP,协调计划发展 副组长:马仁忠 书记 协助制定SDP,协调计划发展

相铁昌 副校长 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

吴连成 副校长 硬件改善办学条件,德育建设 组 员:付玉秋 教务主任 教学文化建设

相德刚 安稳办主任 体育文化建构

王会瑜 德育主任 德育文化建设 王立宏 信息科研主任 校本培训

葛大光 团委书记 共青团文化建设 付迎秋 大队辅导员 少先队文化建设 沈阳市辽中县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三年提升行动计划自我评估领导小组

组 长:李忠诚 校长 整体评估 副组长:马仁忠 书记 协助整体评估

相铁昌 副校长 评估教师队伍,教学质量

吴连成 副校长 评估硬件办学条件,德育建设 组 员:付玉秋 教务主任 评估教学文化进展情况

相德刚 安稳办主任 评估体育文化进展情况

王会瑜 德育主任 评估德育文化进展情况 王立宏 信息科研主任 评估校本培训进展情况

葛大光 团委书记 评估团委文化进展情况 付迎秋 大队辅导员 评估少先队文化进展情况 家长委员会代表 参与整体评估 村代表 参与整体评估

初中及高年级学生代表 参与教育教学情况评估

驻操营学区初级中学 2013年9月

下载三年行动计划(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行动计划(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教师三年行动计划

    幼儿教师三年行动计划 随着教育改革的广泛和深入,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这也鞭策幼儿教师不断学习进取;不断给自己充电加油;努力汲取新的知识,......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万宝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实施方案 万宝中心幼儿园为积极贯彻落实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为着眼点,拓展社区资源建设,努力创设一......

    幼儿园三年行动计划

    篇一:幼儿园三年行动计划 幼儿园三年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拓展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满足幼儿就近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需求,黛溪办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合理布局学前教......

    幼儿园三年行动计划

    幼儿园三年行动计划为进一步拓展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满足幼儿就近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需求,黛溪办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合理布局学前教育资源,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合......

    三年行动计划考核

    各市州、县市区财政局: 为进一步加快全省财政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支撑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我厅决定实施全省财政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

    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为坚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8年开始,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

    三年行动计划措施

    关于落实《安徽省三年行动计划》措施 针对《安徽省三年行动计划》的相关规定,我园特此制定详细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成立董事会,选出我园的法人代表为董事长,董事理会由各部门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