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日记

时间:2019-05-14 08:0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支教日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支教日记》。

第一篇:支教日记

9月29日 一人难称百人心

说我没教过语文,也不算太恰当。大概2005年的时候,我教过一年六年级语文、英语兼任班主任。全班28个学生,我接的时候也是两极分化,学习好的学生特别好,学习差的学习非常差,半好不差的学生没有几个。那是我第一次教英语,我刻苦钻研了两个多月才吃透教材。语文也是,我虽然曾经教过语文,但从来没教过六年级语文。我凭着自己对语文的解读,借助教学参考书,从背诵、默写、写作、练字和阅读这五个方面着手,踏踏实实地教,并引导学生们踏踏实实地练。

那一年,班级治理得特别好,跟《三国演义》里那一次蜀国一败涂地,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只有关云长所率的人马没有丢一兵一卒,而且军肃严整,所带的刘备的家眷也安然无恙。那一年,全校挺乱的,但我所带的毕业班一直到毕业都稳如泰山,全班人的心没有丝毫的涣散。在一年,在我的用心引导和学生们的用心学习下,不仅学生的字迹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三科成绩都很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一届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初中生活后,有多人考上了重点高中,其中耿燕歌考的是外国语中学。现在可能都上重点大学了。这两年没在那里教学,不知道他们现在的消息。

因为有这些实践的验证,我自信我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都是正确的,都是具体问题分析具体分析后的最佳方案。

所以我对支教的五三班语文教学也是根据了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学方案的。五三班的具体情况是:

劣势是:一.学生人数太多。二.学生的学习程度严重地两极分化。有一大帮学生学习习惯极不好——上课听讲不认真,课下作业完不成。这部分学生都被前任班主任集中排在了教室的后三排。

但学生的优势也很明显:

优势一是:学生们的字写得普遍比较好。但缺乏正规的临摹训练,大部分学生写得有点歪歪斜斜的,“自成一家”。但因为他们这里的规矩,没法让学生们买字帖再练习、训练和拔高。优势二是:爱背诵,不懒惰。

优势三是:学生们的作文水平普遍较高,无论学习多么差的学生,作文都写得出来,没有空着作文不写的。我的对策:上课采取以读代讲的方式,自己尽量少讲,多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自己思考、自己确定该掌握的内容,主动掌握。也就是少讲多练。我则坐在最后一排,在无形中威慑着后三排那些底子差、不爱学习的孩子们,让他们养成严谨认真的听课习惯和当堂课完成学习任务的好习惯。

几天下来,有家长主动要了我的手机号,打电话表示了感谢,说孩子大变样了。以前从来没见过孩子学习,现在放学回家没人管他,他就知道学习了。

还有的家长主动找到学校当面表示了感谢,比如有个女学生路畅的爸爸,是当地新华书店的店主。还有多位家长以短信的形式表示了感谢。

但是,也有家长不理解。比如有个李晓雪的妈妈打电话,嫌我要求学生太松了。唉,真是一人难称百人心。我选择:坚持自己,改变世界。

9月29日平淡即是幸福

在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颠簸和眩晕后,终于在中午回到了离开七天的家。虽然妞妞和小侄子在学校吃中饭还没有回来,但家里仍然是热闹和欢悦的。午饭是萝卜炖肉、玉米糁汤和硬面馍,全家人都吃过饭了,正在一边看电视,一边谈论着。老爸知道我要回来,还给我留了饭菜。一看见我进屋,儿子慌忙地站起来给我盛了饭菜,放在了饭桌上。三岁半的小侄女也慌忙去洗了手,把馍给我递了过来。老爸和老妈则满脸高兴地问这问那:怎么吃饭呀,生活方便吗,工作累不累呀,等等等,等等。

1点50分,儿子要上学去了,顺便带上了上小学二年级的小侄女。懂事的儿子先把他的妹妹送去学校,然后自己再折回来上学去。过了一会儿,老爸接了一个电话出去了。又过了一会儿,老妈拿了一个苹果也出去了。家里只剩下刚刚睡熟的三岁半的小侄女和我了。

我细嚼慢咽地吃了饭,又磨磨蹭蹭地洗了澡。正在我慢慢吞吞地洗着衣服时,熟睡中的小侄女翻了一个身,嗯嗯唧唧地晃着身子闹腾起来。我赶忙擦干了手,抱起孩子把着她尿了尿,想起身体还没有养好,就松开手让孩子站到了地上。

小侄女虽然还带着没睡醒的迷糊劲,但仍然懂事地半睁开眼,默默地独自走回到床边,爬到床上,拉过被角盖上肚子,好像又要沉沉地睡着的样子。

但过了一会儿,小侄女又笑着睁开了眼睛,一骨碌坐了起来,挪到床边伸手从床下的一个纸箱里拿出了一个月饼,说:“这个箱子里都是月饼。爷爷买了好多月饼„„我不吃大月饼,大月饼我吃不完,我吃这个小的。”小侄女把月饼重新放回到箱子里换了一个,拿出来看了看,又重新放了回去,又换了一个,看了看,说:“这个小,我吃这个。”我以为紧接着小侄女会把月饼递给我,让我帮他打开。没想到小侄女把月饼翻着看了看,选了一个角,送到嘴边,一下子就用牙撕咬开了,然后拿出月饼在我面前晃了几晃,意思是让我看看这个月饼比原先她拿出的月饼小一些。然后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示意着要喝水。我把水递给小侄女,小侄女高兴地一边笑一边吃着喝着。

多么平常的生活场景呀,多么宁静和安逸祥和的生活呀,家里几乎天天都是这样,但我却从来没有如此地享受和感动过。洗尽铅华,留下的都是凝重。经历使人成熟,让人笃定。

支教的第一周就赶上中秋和国庆调休,一边是一下子离家八天,一边是面对离家时还完全未知的生活、工作和环境。万事开头难,在离家的这八天里,一边在倍受着思家的煎熬,一边在安排着很不方便的生活,一边还要努力地适应着新的环境、新的工作,迎合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当地人们的观念,身心俱疲。而家是心灵的港湾,怎能不想家呢?回到家里怎能不会像一座山那样,轰然而蹋呢?

老妈又回来带着小侄女出去玩了,我拿过老爸帮我从报箱里取回来的这几天的《大河报》,好厚好沉的一撂,躺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晚上老爸做好了饭,叫醒我起来吃饭时我也懒得动。就这样一直睡到将近半夜才悠悠醒来,感觉好饿,才懒懒地起来吃了老爸给我留的饭,然后倒头又睡,直睡到第二天的日上三竿。

在自家舒适熟悉的家里酣睡这长的时间,缓过晕车和劳累的劲之后,我才第一次审视起自己的支教生活来:

支教的生活充满新鲜和挑战,但坐车晕车,在外想家是我的两个很难克服的砍儿。但旋即又转念一想:我锻炼!我成长!我快乐!

这支教的第一周,我锻炼了,我成长了,我悟出了“平淡即是幸福”这个真理,我更加珍惜和热爱这平淡的日常生活了。经历和思考会使心灵加速升华!

支教,不一样的工作经历,不一样的生活感受。

用句时下流行的一句广告词吧:支教——值得拥有!10月2日 审视自己支教的动机 9月28日,学校放假,回到郑州。9月29日,陪着妞妞去了一趟中原图书大厦,给她的学习机下载学习资料。10月1日,又陪着妞妞去了一趟火车站附近的万博商城。这郑州的道路,走到哪里哪里都是水泄不通。10月2日,尽管窗外是阳光明媚,我却懒懒地窝在家里,连门外都不想去。

确实的,在自己的家里,还可以自由地走动走动,一到大街上,到处都是车,到处都是人,快车道、慢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哪里都是车,哪里都是人,密密麻麻,状如蚂蚁。走都走不动,哪里还会有好心情。

我是一个农村人,骨子里根植着农村情结。没想到误入城市这许多年,早已厌烦了满眼人、满眼车和满眼钢筋水泥混凝土建筑的生活,总有一种想逃离的感觉。想逃离城市的喧嚣,可以算是我支教的第一个动机吧。

躲开城市的喧嚣,亲近纯朴的农村,我的支教生活既清静又意义深远。

10月2日 支教在外,感动于浓浓的关怀

“在那边感觉怎样?假期回来吗?”国庆节前老同事兼闺密发给我的短信问讯。言语朴实,情深意重,感人肺腑。

“真行啊!老张,你做事老是与众不同。真羡慕人!祝你一路顺风!工作顺利!”动身来支教的路上,老同事的祝福。

“努力,重塑我们健康上进的形象。”领导寄语。

“在那里吃住方便吗?工作累不累?”老同事们的电话问讯。“周末没事别回来了,坐车挺累的。周末在那里转转玩玩,好好歇歇。”来自父母的贴心关爱。出门在外,常常感动于这些浓浓的关怀。

10月8日 累并自信着

今天是国庆节开学的第一天,我开始了正式改作业。

今天是周二,共两节语文课,其余的时间我全用来改作业了:84本周记只略略看了看,只批了优秀、良好、及格或不及格四个等次和日期;两次的语文家庭作业;84本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都精批细改了,每本都下了至少十多个字的批语,还批了优秀、良好、及格或不及格的等次和日期。还给家长们发了两次校信通讲了国庆假期的作业情况和把家庭作业给家长们说了一下,让家长配合监督一下。

这一天做了不少事,出了几身臭汗。特别是在改作文时,真是越改越急,我就想啊:我豁出去了!不就是一个学期8篇作文吗?这不已经改了两篇了吗?已经八分之一了,再熬熬吧。我忙活一天能改一篇,不就是还有6篇,还需要6天吗?忍一忍就完成了。忙了一天,晚饭后没耽误看当红演员文章导演和主演的电视剧《小爸爸》,国庆节开学的这第一天,我在支教的异地他乡过得累并快乐着,累并自信着。

10月9日 我们都是优秀的人 睡前闲聊。

一老师说:他们给咱安排的课就不行,让咱教的都不是咱的专业。只有肖老师是。所以,咱教得不好了,也不能怨咱。

一老师说:管他呢。教啥课都一样。咱只管尽咱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至于结果怎样,咱管不了那么多。

一老师说:有人在背后议论咱们来支教,说这说那的。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认定我来支教是正确的选择。我只想把我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播到周口来,让周口的孩子们也能接受到先进的教育。一老师说:郑州那么多老师都不来支教,而我们来了,这就证明我们有别于普通人,我们与众不同,我们都是优秀的人。

一个入职时间不长就来支教的小姑娘说:我本来学的不是教育专业,毕业后我去过新乡、洛阳等多个地方,从事过多种不同的职业,但最终还是觉得教学更适合我,我就考了一个教师资格证,又通过了招教考试,当了一名老师。我感觉我可能不会一辈子当老师,我有可能过几年就会辞职去干别的。因为我一直想去欧洲转转,去欧洲那些小国家转转,比如西班牙呀,荷兰呀,等等。

众人一听都大叫:到时候别忘了带上我。到时候别忘了捎上我„„

支教在外,牵挂父母子女,忍受舟车劳顿,而一句“我们都是优秀的人”,既是现实也算自我安慰吧。

10月10日 学生人数多,老师顾不过来 五年级的学生,算起来学龄至少也有五年了吧,但竟然有两个学生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错着,这也太离谱了吧。

一个叫王浩翔,其中的“翔”字,两个“习”中的“点”和“提”,都被它的主人写成了一个大于号。

一个叫梁晓枫,其中的“梁”字,右上部被它的主人写成了“刀刃”的“刃”字;“晓”字本是左右结构,被它的主人写成了上下结构。

每当我改作业,一看到本子封面上写错的名字时,我感觉全身虱子咬了一般地难受,于是迫不及待地叫过来这两个学生,直到他们纠正会了为止。不过,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是十岁左右的年纪,接受知识的能力非常地强,可塑性非常地大,一教就会,非常喜人。

还有些错误看起来也像是习惯错误了。比如,很多同学把“反犬旁”写得跟“提手旁”的笔顺一模一样,样子也很像“提手旁”;有几个同学把“纸”字下面多写了一点;有些同学把“展”字和“畏”字,多写了一撇等等,都不是五年级学生该犯的错误。

不该犯的错误孩子们却犯了,这都是班级太大,学生人数太多的缘故呀。学生人数太多,老师顾不过来,漏洞就多呀。

不管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还是小班额好呀。

10月10日 过犹不及,先进也是错呀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是说明文单元,单元后的习作要求写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来支教的第一周,也就是国庆节前的一周,因为不懂当地的规矩,在写作文时,误发了长得一模一样的周记本,致使孩子们把作文誉写到了周记本上。

10月8日,也就是国庆节开学后的第一天,我把作文和周记两个本子同时发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把作文从周记本上再誉写到作文本上。因为10月9日,也就是第二天就有作文课,孩子们在周末打好的又一篇作文——一篇说明文,要往作文本子上誉写,所以得赶快批改出来。我心里那个急呀!但是,多亏我手脚麻利,又多亏鲁迅先生说过的那个“时间如海绵”,常挤常有,一整天下来,我见缝插针,楞是把84本作文给批改完了,没耽误第二天的又一篇作文的誉写。

10月10日,我看着桌子上那高高的一摞作文本,想起前一天改作文的辛苦,禁不住发起愁来。但转念一想:一个学期不就是那八篇作文嘛,我改一篇少一篇,早晚都是自己的活,想逃也逃不掉的,与其往后推,不如往前赶。我于是心一横,又拿出了前一天改作文时那股拼劲儿,争分夺秒地改了起来。但就在我即将改完时,有个语文老师走过来问:“你咋还在改作文呀?那篇作文你还没有改完吗?”当她看到我改的是另一篇作文时,她惊叫:“这篇说明文你已经让学生们誉写出来了吗?两周一篇作文,这篇说明文还不该誉写呀。按规定下周才能誉写” 我自豪地:“我都快批改完了。你们这里的人数太多了。84个人呀,84本作文,我看着急呀。早改完早静。我批的阅号是下周的,正好。” 那老师一听更急了,说:“开学都一个多月了,教务处该组织检查作业批改了。如果检查时你批的阅号超前了,还会挨批评呢。”然后又笑;“呵呵,在我们这里,太积极了不受表扬反而挨批评。所以慢慢干就行,不要超前。”

工作跑在了前边也有错。呵呵,我见过,但不常见。

我想:我就是典型的中国方式,儒家传统吧。步调一致,按部就颁,中规中矩,落于窠臼,不让超凡脱俗。呵呵。

10月12日 感受到扶沟人民的贴心关怀

今天是周六,趁着我们扶沟休息而郑州都不休息的空当,我去了一趟小侄子上学的学校。小侄子所上的中学属于管城区,里面有很多个同在一个家属院居住的老师。他们一听说我在周口支教,七嘴八舌地就说开了。他们说,管城区的支教老师也是去周口支教的,但是他们都被分到了偏远的农村,更有两个老师被分到了一个癌症村里。那里环境污染严重。村子不大,村子里孩子很少,每个班里只有十多个学生。每到晚上,学校四周黑魆魆的,静悄悄的,窗外只有风声和鸟叫声,把他们吓得一到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地关紧了门窗,一整夜都不敢出来。

在来支教之前,我预想的支教生活也是这样的,而且比这更刺激,更诗意:学校很孤单,出门见大山;夜晚黑魆魆,耳边鸟儿啼;圈缩黑屋里,簌簌待鸡啼。但是我没被分到乡下,而是被留在了县城里,而且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段里。

很失望,因为没有体验到预想中的刺激和偏僻;但是也很幸运,因为生活上太方便了,除了想家外,没有受到丝毫的困扰。相比之下,我又一次感觉到扶沟人民真是太好了,他们的关怀真是太贴心,太让我们感动了。我们拿什么来回报呢?

很容易,兢兢业业、爱生如子足矣。

10月12日 还是老伙计们最了解和关心我

从小侄子的学校出来,我直奔原来的单位而去。因为要托老同事的老公照看小侄子,不能老是打电话,得见见面郑重地说说才行。趁着顺路的机会,我飞奔而去。

一个老同事隔着窗户,一看见敲门的是我,立刻变得笑颜如花,赶忙出来给我开了门。老领导一看见我,那张脸立刻笑得比花都艳。一句“我每次见你,你都是风尘仆仆的。”听着是那么的亲切,有种回乡遇故知的感动。特别是领导热情地递过来的矿泉水真的是太及时,太让人难忘了。我一边推辞一边接过。本来一路急赶,丝毫没有饥渴感觉的我一接过矿泉水,忽然感觉天气是那么的干燥,嘴唇是那么的焦渴,身体是那么的缺水。我毫不掩饰自己的感觉,咕咕咚咚,不大一会儿,一瓶水就全下了肚。领导见我喝得利索,赶忙又递过来一瓶,并帮我塞在了我那已经鼓鼓囊囊的包里,以备我渴时再用。

见面即是缘分,更何况是同事多年的故交?人与人之间的交情真是让人感动。我最要好的老同事过来了,一面打谅一面笑:“咦,支教的生活条件不错呀,吃胖了呀。”然后走近来,细看那满头烦恼丝,又笑:“唉,小张呀,到底是老了呀,岁月不饶人呀——看这白发又添了不少根呀。”顺便抓起手,翻过手背来看了又看,笑着没有发表言论。我说:“不用看,还年轻着呢,手背上没有老年斑。”

返家时,我一路上心潮澎湃:还是老伙计们最关心和了解我呀。见过老伙计们,我感动得一塌糊涂。

10月13日 我们都是兢兢业业的人

周日返校,我从上午就开始跟扶沟的车主联系。

第一个车主说他们的车下午一点钟从我们等车的地点路过,我们可以坐。但刘老师说太早了,她还不想走。

第二个车主说他们那天歇班,第二天也就是周一,他们是最早的一班,七点从郑州发车,九点到扶沟车站。他还很热心地说等到了扶沟车站,他将用他的小轿车把我们送到学校,而且不额外收费。

多好的事呀。但是我一打电话,老肖却说:“那怎么行呢?明天是周一呀。周一早上学校要升旗,我们几个集体缺席多不好呀。今天晚上必须赶到,哪怕晚上点也行。”

于是我只好又联系第二个车的车主,央求人家给我们联系了一班较晚一些的车。我感叹:我们来支教的老师都是兢兢业业的好人呀。更兢兢业业的还在后面呢。

来自郑东新区的刘老师担心地说:“这下午放学不能留学生,那么多学生很差,什么都不会怎么办呢?”

确实的,我们都是兢兢业业的人呀!

10月13日 过个周末,饱受坐车之苦

上个周日,老肖同志因为不知道怎样坐车来扶沟,紧张地从中午就从家里出发了,先转车到了万客来南边的客运南站,买票、等车、路上堵车,一直到晚上将近九点才晃到了扶沟。那可是从郑州的东边跑到西边,又从郑州的西边再到东边,然后一直向东到扶沟,窝了一个大圈。这个周末他学能了,也知道跟我一起在郑州的东边等车了。

上个周末,刘老师被老公送到了等车的地点,顺顺当当地坐上车,一会儿就到了扶沟。但是这一周,她可受了老大的委曲了。家里人都忙,没人送她。他想试探一下坐公交车的路线。但是她下车太早了,早三站路就下了车。于是,她走啊走啊。那三站路,再加上下车后没有公交车可坐的那一段路,她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因为她太过紧张,动身太早,到达等车的地点时,离预定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

呼吸着车来车往飞起的尘土,忍受着脚疼,她终于等到了时间,等来了车,等到达扶沟后,一下子累倒在了床上,连饭也不想吃了。

我则更惨。本来就一坐车就晕的我,周五、周六和周日连续三天都坐车,那滋味可真是的,一回忆起来就全身发颤。周一和周二难受得连饭都吃不下,直到周三早上才好受了一些。所以我发誓:本周末我不回去了!下一个周末也不一定回去了!坐一趟车,跟害一场大病似的,太伤人了,太可怕了!

10月14日 周一早上,作业本堆积如山

一个班84个学生呀。84个,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呀。

上周五急着回家,周五写的大小字没有改,高高的一摞;周五早上忙着去上课,周四晚上的家庭作业没有改,乱糟糟的一摞;周末的作业学生刚交上来,又是乱糟糟的一摞;还有没来及发下去的《小学生学习报》和学生默写的还没来得及改的生词纸等等,都乱糟糟地堆在办公桌上,小山似的,我想随手放个手机都找不到地方。

于是快刀斩乱麻,我先找那些好处理的来处理。先让学生把《小学生学习报发掉》,去掉了堆积如山的山脊。大小字上只用批个“优秀、良好、及格”或者“不及格”,很容易,我先批改这个,腾出一点地方。然后是周五的家庭作业,再然后是周末的家庭作业,一齐批改完,一齐发下去。只剩下批改生词了。看着桌子上的大山被我一阵清扫,终于露出她平平展展的本来面目,我心里一阵轻松。于是乎静下心来,开始慢慢地批改起孩子们上周五早上听写的生词来。

10月15日 老肖同志很孤单

我们分在同一学校支教的老师共四女两男。最近有个男老师回郑州学习去了,只剩下老肖一个男老师,带着我们四个女同志。当然了,像买菜、做饭这种日常生活琐事也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老肖一个人的肩上。

上午课间操后,老肖就没进他的办公室。他一直站在他的办公室门口,眼睛则朝着与他的办公室相对的楼的另一边的一个办公室。因为那个办公室里有我们的两个支教老师——刘老师和陈老师。

随着上课的铃声响起,学生们都飞速地跑向教室,老师们也大步流星地走出办公室,向教室里走。肖老师则一边跨着大步往前走,一边大喊: “刘老师——刘老师——老刘——老刘——”

但是不巧,刘老师只顾大步流星地往前走,急着去上课,心无旁鹜,根本就没有听见有人叫她。尽管肖老师可着喉咙大声地叫着她,她仍然转过弯直奔教室而去。

偌大的喧闹的校园一下子变得安静了,偌大的刚刚还人挨人人挤人的校园里一下子变得除了肖老师再也看不到一个人了。肖老师一个人站在校园里,形单影只,亭亭孑立,一下子显得那么地孤单、孤独、无奈和无助。

肖老师睁着他那双好看的大眼睛,直愣愣地看着刘老师消失的那个拐角,神情好落寞,样子好失望,模样好可怜,内心好无奈。我从二楼走廊上过,正好看到肖老师急切地边走边喊刘老师,而刘老师毫无反应,一转弯不见了那一幕,也顾不上喊他,忍住笑走进了教室。中午是香菇、萝卜炖排骨。不用问,肯定是老肖一个人去买的菜,又是一个人做的饭。吃饭时,我讲了我看到的那一幕,几个人都忍不住大笑不止。老肖更是笑得花枝乱颤,一边笑还一边说:“你听见我叫她,她不应,你还不帮叫住她?” 吃过午饭,我们四个女士闲聊时,我说:

“如果不是有老肖,咱们四个早就过不下去了。”

“就是。你们三个都不会做饭。我会做饭吧,我又不想做。如果只有咱们这四个女的,咱早就散伙了,吃不成饭了。”

“咱六个人聚到一块儿,那可真是绝妙的搭当。”

这可都是大实话,如果没有老肖同志,我们几个人早就四分五裂了。我们六个人中,有老肖和陈老师两个党员呢。

10月17日 我把课讲得洋洋洒洒

本周和下周,学校安排听我们六个支教老师和九个新调来的老师的课。本周是语文,下周是数学。

今天轮到我讲,我讲了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第13课《钓鱼的启示》。本节课的最大亮点是:1.英语和汉语又语教学;2.我讲得汪洋恣肆、洋洋洒洒,但下课了,还没有讲完。课后,有个改教数学的英语老师说:“咱用双语教学就跟咱卖弄似的。事实上用惯了英语上课再用汉语上非常非常不习惯。”

再说说第二个亮点。教学这么多年,我只讲过一次公开课,还是《科学》实验课,说话不多,只是组织孩子们分组实验。课上得挺好的,但也只是设计得好,组织得好,没多少讲课的技术含量。也曾经有几次,学校组织听课,有领导和老师们去听,但都是一个班三、四十个学生加几个或十个老师,最多也不超过五十人。

但是今天就不一样了,那可是84个学生、28个专业语文老师和十多个学校领导,加起来有130人之多,教室里坐得水泄不通,连讲台两边都坐成了人。

我哪儿经过这阵势呀。再说了,我哪儿正儿八经地讲过语文课呀。说不紧张那可是瞎话呀。但是,我转念一想:咱可是从省会郑州大城市来的呀,应该是见过大市面的呀,不能自乱阵脚呀。于是,上课前我强作镇定,一直微笑着站在教室门口,对着每一个来听课的、认识不认识的老师都笑笑,以示友好和欢迎。开始讲课了,我很淡定,对学生们那可是循循善诱,学生们也深深地沉入到我讲课的意境中,脑子转得很快,发挥得很好。

但是讲着讲着,我就不淡定了。为什么呢?那课堂上可真是鸦雀无声呀,不仅学生们在急头急脑地跟着我的思路走,深陷于我的“循循善诱”中,就连校长和老师们也都伸长了脖子,跟看稀罕似的,那神情专注得恐怕外边打个炸雷他们都不会有丝毫的反应。唉,我多看一眼下面,心里多增一份压力,鼻尖多冒一股汗。唉,你说那下面坐着一百多号人,都跟看耍猴似的在看着我一个人表演,我能卖力地表演吗?我能随便地来一句“现在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而让老师和领导们瞪着眼,熬着时间来看学生们嗡嗡吗?

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讲吧。

没想到的是,我一旦决定开讲,眼里就没有校长和老师了,有那么一刻,好像连学生们也都不存在了。我就那么顺顺当当地讲着,汗也落了,气也顺了,口才也好了,渐渐地就视通万里,思接千载起来。

更妙的是,我扯得远,但没离题;我放得开,但也收得住。只可惜,我只顾了讲课顺畅,连时间也懒得看,下课的铃声落了,我还有一点点没有讲完。

讲完课回到办公室,几个老师都笑我太淡定,不慌张,口才好,讲课流畅。但也笑我: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站在讲台上,还拿起语文书忽闪忽闪地煽了几下,怪可笑的。凡正课讲完,我也轻松地开心地笑说:“我本来就怕热,这会儿又出了太阳,我一紧张,鼻尖就冒汗,热得难受,正好拿着书,忍不住就想忽闪忽闪,凉快凉快。呵呵。”

课讲得还可以,但时间没把握好。我自我安慰:管他呢,只不过是一节随堂课而已,我分析很透彻,引导得也很好,只不过一看人太多,都听得太专心,一高兴,多讲了一些,扩展得太多罢了,超过时间不是大毛病。

呵呵,课已经讲完了,有瑕疵也无可挽回了。来点阿q精神,让自己保持快活的心态,以便更好地继续战斗,还是非常重要的。呵呵。

第二篇:支教日记

看到这些山里孩子的笑脸,我就想再多为他们做一些事情:换掉教室窗户上破碎的玻璃,让孩子们不再被冷风吹;在校园里铺一条水泥路,让孩子们玩耍时不再满脚是泥;建一座水塔,让孩子们能在学校里痛快地洗个澡„„

我想做的太多太多了,也许我一个人做不到,也许一年的时间根本不够,但我相信,我们一届又一届的山大支教团,会将这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接力继续下去,让更多的山里娃先圆中学梦,再圆大学梦。

——摘自支教生侯全国日记

8月底,山东大学的10名优秀应届毕业生远赴山西灵丘。自2000年以来,“山东大学·安利灵丘支教团”活动一直在接力进行着,他们是最新生的力量。9月2日到9月8日,记者在灵丘看到,刚走入大山深处的他们,已经用那副柔弱的书生肩膀,为山区孩子们美好的明天勇敢负重。

支教生就是学校的顶梁柱

侯全国、耿伟、田真三名支教队员被分到了条件最为艰苦的独峪乡中心学校,他们第一天到来时就已意识到,如果自己不来,会有更多的孩子过早地离开校园,去重复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9月1日应该是开学的日子,而独峪学校却把开学典礼推迟到9月2日,因为这一天支教老师到齐后,学校初中部才算勉强配齐开课老师。

开学典礼让每一位支教生终生难忘:大家捧出国旗时才注意到,旗杆上的绳子竟被人偷走了。老师们只好七手八脚放倒了旗杆,将旗子临时拴到了杆子顶上。

接下来就是点人数,贾宝国校长亲自逐个清点,现场的气氛越来越凝重,慢慢地老师眼里有了泪水——新学年开始,又有20多名本应该来上学的孩子没有来。

“我们都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来自山东大学医学院的支教生耿伟说。“支教生就是学校的顶梁柱啊!”这是贾宝国时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从2000年开始,先后有9名来自山东大学的支教生在独峪任教,没有他们,独峪学校可能撑不到今天。不怕生活不好就怕教不好

每天中午,学校食堂的老师傅会将两大盆菜端到院子里,盛菜的盆就是我们平常洗衣服用的大塑料盆,菜通常就是两种:炖白菜和土豆。实际上,独峪人一年四季都吃这个。

孩子们都端着饭缸子蹲在满是尘土的院子里吃。

“吃过第一顿接风饭后,我们每一顿吃的都和孩子一样。”侯全国笑着说,在山区这个地方,每天的饭量是以前的两倍,他们几个“馋肉”,来看望他们的安利公司员工带来的一箱火腿肠成了宝贝。

由于独峪缺水,当地人要洗澡都要去几十里外的上寨乡。“生活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但是教学上遇到的困难比我们预想的要大。”侯全国是支教队的队长,他说这是全体队员的共同感受。

耿伟要教整个初中部的物理和化学,让他感到挠头的是,学校里实验器材就剩下几个已经破了口的烧杯,多数实验药品已经过期。

去年,东北一家企业向独峪中学捐助了一批电脑,由于学校一直没有开电脑课,这批电脑就一直尘封在库房里。一开学,当他们打开库房时看到,这些电脑全部是老得不能再用的型号,更令人气愤的是,电脑几乎都没有硬盘。

但他们并没有灰心,经过七拼八凑,终于“拼”出了四台能用的电脑。侯全国信心十足地说:“它们将为这里的孩子们打开另一个世界!”

找不回孩子心像被刀割一样

9月3日,一名穿着脏兮兮的小男孩骑在学校的墙头上,嘴里还斜叼着香烟。当大家喊着让他下来时,孩子却翻到学校外面,头也不回地跑掉了。

“我们一定要把他找回来!”支教生田真经过了解得知那个孩子名叫刘江,当即决定要去刘江家家访。第二天,小刘江果然出现在了教室中,这让田真兴奋不已。田真说,看到教室里空着的座位就让人心痛,找不回孩子自己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我们得到的要比付出的多

“我们得到的要比付出的多得多!”支教生李永卫是一位柔弱的女生,她表示,从一来到这里,他们就得到了老乡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张添、李永卫和杜英玲三名支教生来到上寨乡中学时,学校还没有开学,但学校食堂的老大娘早就单独为他们三人开灶做好了饭!徐从德和孙永福刚来到平型关寄宿制学校时,学校老师自己掏钱跑了几十里路为他们买来了水果!侯全国等三人在为没有办公桌而发愁时,贾校长将自己的桌子抬到了他们的房间!

支教生们刚来,在学生胡晓燕家家访,晓燕的奶奶忙着装了一编织袋的土豆,说什么也要让大家带上,而这袋子土豆就是他们家所有的蔬菜!山里人特有的纯朴和善良深深地打动了这些支教生。

这里的孩子是一辈子的牵挂

在这次支教行动中,沈高峰作为往年的优秀支教者,重返山西灵丘,给予新支教生们指导,与昔日学生的幸福重逢,令小沈感慨万千。

见过学生的小沈笑中含泪。他说,在没见到学生们之前,想到他们时心情比较沉重,真到见了面,看到他们都很有礼貌,处事非常得体,而且脸上的笑容都特别自信,心中的忧虑全都打消了。

在上寨学校门外,小沈凝望了十几分钟,他想起了前年志愿者们在上寨睡的还是年久失修的危房,隔壁房间的屋顶曾在一次暴雨中坍塌,而现在上寨中学白色的新教学楼格外醒目。在他执教的独峪中心学校,变化也非常明显,校园里修起了一条水泥路,原来的两排旧校舍中间又多出了一排新校舍。

晚上小沈就睡在校长屋里,校长高兴得合不拢嘴,因为小沈是贾校长最欣赏的支教生。谈起学校的师资短缺老化、生源流失等问题,两人寝食不安。

上一届支教生张守慧将自己支教时用过的东西全部送给了自己的学生,她反复讲道:“这里的孩子是我一辈子的牵挂!”(完)(记者 彭东 刘军)

第三篇: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1)

窗外,是苍翠的绵延的群山。

坐在窗前,吹着清甜的山风,手边一杯清茶。时已过午,知了仍在鸣叫,绿色满眼的核桃树在风中摇曳,叶子被风吹过发出轻柔的沙沙声,累累的果实在叶子缝隙间若隐若现。这份初秋的恬美,让我本有些浮躁的心不由自主地沉静下来。

这里比我想象的山区小学要好很多,热情朴实的校长和同事对我的关怀更让我离家的情绪淡化了不少。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将和他们一起去完成这所美丽的山村满族小学的教学工作。

明天,我将开始新岗位的忙碌。----一至五年级所有教学班的体育课及课间活动。

2013年9月1日 蓝天白云

支教日记(2)

傍晚六点四十分,这是我看见的第三个山里的黄昏了,但依然在心底对这山间初秋的静美充满赞叹。

刚刚沿着山路散步,回来坐在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的群山。山就在那里,不言不动,坦然地接受我的目光。我知道不管我是崇拜的目光还是诙谐的目光,甚至是鄙视的目光讨厌的目光,他都依然故我。在他的眼里,我和一只蝼蚁一粒灰尘有什么区别呢?

就像昨晚,确切地说是今天凌晨零时,突然地几声惊雷闪电,然后就刮起了风,下起了暴雨。我脑海里只萦绕着两个字:气势。不用再有其他的词来形容啦,山风呼啸,暴雨中夹杂的冰雹像是要敲碎窗玻璃。透过窗帘的闪电依然闪得耀眼,要是一个女孩子待在空旷的校园里一个空荡荡的小黑屋中,会躲在被窝里不敢动吧。多亏我是个爷们。索性起床拉开窗帘,茫茫夜幕中,一道闪电撕开黑暗,映照出山们静默在暴雨中,没有丝毫的变化,依然是那样的巍峨厚重。我有种错觉:或许那可怕的电闪雷鸣只是山的轻声叹息吧。

今天的几节课把嗓子用哑了,原来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需要这么费心的。

今夜不会再下山雨了吧。

2013年9月2日 山风清甜

支教日记(3)

小雨时断时续,远山朦朦,近处的山尖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让我想起一个词:仙山云海。可是当地的人们没有时间如我这外乡人一般酸溜溜地欣赏,都埋头忙碌各自的生计。课上,我无意中看见一个孩子的双手黑得难以接受,叫他伸出来,批评他并指出要爱干净爱清洁,结果其他的孩子哈哈大笑,很多都伸出了同样黑黑的手。原来他们帮助家里的大人剥核桃外皮,沾染的黑色是洗不掉的。

想想11岁的女儿整天忙于作业,很少染指家务,而这里的孩子6、7岁就已经参与到家庭劳动中,我忽然感到这些孩子们的欢笑是那么纯真,他们不守纪律的欢蹦乱跳、满身毫不在意的泥土也莫名地变得能够忍受。好吧,我要接受他们散养惯了的风格,轻易不会再真的激起我的怒火,毕竟,他们才七岁呀。

2013年9月6日 阴雨

支教日记(4)

六点半,太阳下山了,天却还没黑,一弯新月已经挂在山的斜上方。

走在操场刚刚铺就的小路上,看看身边长满的荒草,操场还没建设完,厕所在操场的另一角。

学生都已经离开了校园,环境一下子静了下来。一天的忙碌劳累感觉顺着脚底板溜走,深深地呼吸了几次,去厕所的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憋不住了。

回来弄一点粥,吃一点剩菜,挺好的。觉得生命中吃不是那么重要,营养够了就好。冲一杯老婆准备的枸杞大枣茶,浑身暖暖的。

今天决定早睡。想想此时老婆在唠叨叫孩子泡脚了吧,我翘翘嘴角,把脚丫子伸进温水里。

2013年9月10 晴朗的教师节

支教日记(5)

在山区小学支教半个多学期了,早没了刘姥姥一样的新奇,却多了很多对这里的真切感受。

心血来潮,想把在山区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觉得还是放在日志里保存会长久些?打开才看见自己2012年6月6日居然记了一篇关注山区学校的日记,而一年后,我鬼使神差地来到了山区小学支教。这他妈算是心想事成么?好吧,我承认为啥单位问我支教去不?我爽快地答应了,因为除了能给职称晋级加分以外,骨头里真的想接触一下深山里的孩子们,体验一下与市区不一样的工作与生活,想做点什么。我的梦想成真了。

看了几段几个月前的生活记录,现在早已不是当时的心态,唯觉酸拽眩晕,俗不可耐。但我没有删除,还是留着吧,希望以后能看到自己心路变化的轨迹,更能督促我成熟。要是万一真的有朋友看见我的记录,看看写字时的日期就知道了。这叫插叙,要是有人不明白去问俺老婆,她教语文的。

2013年12月2日 山区同样雾霾,只是轻一些

支教日记(6)

6:25,日出。

山里的日出和城市里的日出没什么区别,只是把红日下面的摩天大厦换成了静默厚重的群山。起伏的山脊在雾霭中变得十分柔和,山峰上的树影仿佛山的细密的头发,比我的头发细密很多。

山里的空气让我多了个深呼吸的习惯。哎,要是如此能固发生发就更好啦。

今天五节课,想想课上要让那四十多个欢蹦乱跳的小泥鳅排好队,不禁头痛得苦笑。小学生广播操还没有学完,教下去更难,小子,加油吧!

2013年9月11日 阳光下忙碌并快乐着

第四篇: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

唐建荣

9月17日

来安第一印象

来安中心小学的李晓红校长亲自到泗阳县教育局接我和李校。汽车离开县城向东行驶,一路上看到的是宽敞笔直的公路,两边的绿化也相当气派,丝毫不比江南差啊!我不禁纳闷,有这样好的市政建设,他们的学校按理不会差到什么地方去吧?

来安距县城不远,十多公里的路程,车行一刻钟,我们便来到了来安中心小学。这是一所乡中心小学,办学规模相当大。本部两幢四层教学楼、另有两层行政楼和一个中心幼儿园„„学校安排我住在行政楼上,最让人感动的是整个校园里只有我的房间安装了空调。主人如此热情叫人心不安哪!

放下行李后,李晓红校长陪我们看了学校的生活区。走出校门,过小桥右拐,三十米的泥石路的尽头便是学生的宿舍和食堂。一律是十分低矮的平房,十来个孩子挤在一个房间里,很多孩子没有蚊帐。“孩子们的衣服有人帮忙洗吗?”我随口一问,李晓红校长笑着回答:“一年级的孩子也得自己洗啊。”七八岁的孩子要完全独立生活,这是怎样的一种情形。由此,想到他们的老师平时的工作压力和强度该有多重啊!这么多的小学生吃住在学校,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听李晓红校长介绍,全乡共有小学生近千名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平时需要住宿。他们的父母亲常年在外打工,教育的责任全落在了学校和老师的身上。

9月18日

听课

在时校长和教务主任的陪同下,我听了一堂科学课。来安中心小学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上课的老师是位五年级数学老师,兼上科学课。他给我们上的是《蚯蚓的选择》,老师从复习旧知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内容。老师抓住两个实验进行深入地讨论,启发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分组讨论蚯蚓对环境的选择。学生讨论时,老师经常和学生一道讨论,所有的结论要求反复诵读。孩子们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他们生长在农村,熟悉蚯蚓、青蛙、菜青虫„„所举的事例能充分体现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没有挂图、没有标本、没有实验、没有多媒体课件,可敬的老师凭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积累,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

午餐

我赶到食堂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已经入座就餐了。狭小的空间挤满了人,4人一小组,8人一大组。饭盒里的饭装得满满的,菜却少得可怜。今天吃的是黄豆芽和冬瓜烧肉皮(肉皮是那种油炸的猪皮)。孩子们大口大口地吃着,没有吵闹声。很快,有的学生吃完了饭,喝一勺苏北特有的汤(米、花生、玉米等磨成粉末后熬成的汤)。吃饱喝足,自己洗好碗筷,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抹桌子,摆放餐具,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是孩子们自己完成的。

吃过饭的孩子们,在宿舍区玩游戏。女孩子聚在一起聊天,踢毽子,男同学大多玩弹珠。

在时校长的热情招呼下,我也开始了在来小的第一顿午餐。老师们吃的菜跟学生是一样的,只是量多些。看着他们的饭菜,想着太小可口的饭菜,我的食欲一下子没有了,但又不好意思表露出来。于是,三下五除二,我就消灭了小半盆米饭。9月19日

晨扫

连着两天啦,七点过一些,就有一拨孩子来行政楼打扫卫生。有掸灰尘的,有扫地的,还有用抹布擦门窗的。六七个孩子干得十分认真。

今天,我仔细地观察了他们的打扫过程。发现他们的分工相当明确,流程也十分合理。具体是这样的:一个同学拿长竿鸡毛掸掸高处的灰尘,另一个拿短的鸡毛掸掸低处的灰尘。紧随其后的是扫地的同学。而后,便是两个拿抹布的同学擦两边的门窗。最后,一个男同学用拖把拖地板。每个人都极其认真地做着自己的事情。短短几分钟,楼道经他们打扫后变得干净极了。

这样的劳动训练,值得我们苏南学校学习。天天坚持几分钟的打扫,责任落实到位,并给予“过程方法”的指导。长期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小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也能很好地培养团队精神,体会劳动的乐趣。

因为风雨的缘故,校园的场地上有很多的落叶,每块场地上都有学生在扫落叶。尽管[飘着小雨,扫地的同学们依然不紧不慢,认真地清扫着每一片落叶。晨扫当属来安小学校园卫生管理的特色。

台风来袭

昨晚家里来电话告知,因为台风的缘故,19日学校放假。宿迁这边,从早上的细雨到傍晚时分的狂风暴雨,清晰地告诉我,家乡经历的台风经过四五百公里的奔袭,已然来到泗阳。所幸,台风到的时候已经放学,回家的学生大多由家长接回去了。

在风雨中,我看见老师们冒雨为乘车的学生打伞,而自己的身体任由雨水浸湿;在风雨中,我还看见一双双没有袜子的小脚,浸泡在积水中,该有多冷啊!

快18:00了,住宿的学生还在教室里自习。风雨越来越大,这顿晚餐够他们受的,三十多米的泥石路现在已经湿滑极了,真为他们捏一把汗啊!铃声响了,就餐的时间到了,我赶紧跑出去看,只见他们大多是两三个人挤一把雨伞,在狂风暴雨中一路小跑冲向食堂。很多没有伞的学生只能任由风雨侵犯,几十米的路程足于浇个透心凉。苦难的苏北留守儿童。我不禁怨恨起这场台风雨,虽然我明知它也有“带来充沛雨水”的好处的!

9月20日

早餐

戴校长,分管成教的副校长,人长得五大三粗,皮肤黝黑黝黑的。昨晚是他值班,在管好住宿生吃好早饭后,他来招呼我去镇上的饺子店吃早餐啦。这是我第三个早晨跨进这家小店。

三天来,同样的食物就是米汤和饺子。米汤的材料是花生、玉米和大米。大米很少,杂粮居多。碾碎后一锅煮,特别香。入口即化,直咽入肚。饺子的馅也很特别,居然是韭菜和豆腐,又香又嫩,爽口极了。只可惜我的饭量小,一碗米汤,几个饺子就已经相当满足了。

拍照

来得匆忙,居然忘了给相机准备电池。小镇的店里买不到好一点的电池,我的相机一直不能工作。今天,终于弄来了南孚电池,相机才得以重生,我便拿起它四处转悠,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尽可能地将来安小学的方方面面收进相机。

无意之间,一头母山羊领着几头小山羊,趁着门卫的疏忽,大摇大摆地走进校门。我赶紧拍下这难得一见的镜头。一头苏北的山羊妈妈,居然懂得带儿女进学堂。再想到两天前,几只大白鹅在校门口聚集高唱的情景,倒是十分有趣的事。

从我的镜头里可以清楚地看出,苏北的办学条件还是相当差的,落后苏南有十五年吧。但是在苏北的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利用有限的条件,做出了不凡的业绩。拿劳动这一项来说,本该娇生惯养的孩子,从小就培养成爱劳动,会劳动的人,这一点就足以引发苏南教育工作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我们优越的条件,哺育出从小爱劳动,会劳动的苏南新一代? 9月20日

住宿生的早晨

今天一早,我的摄像机的镜头便锁定在来小住宿生。五点一刻,我下了行政楼走向校园里的两个临时宿舍。刚下楼,我便听到“唰—唰—”的扫地声。寻声过去,原来是管理宿舍的生活老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在扫落叶。宿舍外的场地上,两个孩子在刷牙,“不是五点三刻起床吗?”我问到。老师说:“这几个孩子念书特别刻苦,每天起得很早,刷牙洗脸后就去教室读书写字。”这个时间段,我的孩子一定还在甜美的梦乡里,而来小的孩子已经开始晨读啦!

我走进宿舍一看,发现好几个孩子正在叠被穿衣,怕吵醒熟睡中的伙伴,做这一切都是轻手轻脚的,尽量不发出声响。而后,也像前两个同学一样,洗漱完毕后拿着课本去了教室。

快六点了,我连忙走出校门,前往校外生活区。那里生活着三百多号人呢。那边的情景也差不多。早起的孩子在洗漱,完毕后,三个一堆,四个一组玩游戏。没有人大声喧哗。女孩子勤快些,有的在洗晾自己的衣物,有的在打扫院落。所有一切,只有两个生活老师在边上指导。

离吃早饭的时间还早,他们便在院子里静静地等候。只是对我这个陌生的老师很赶兴趣,围着我的摄像机转。于是,我干脆拿起相机,帮他们拍照片。这下,他们可乐坏了,几个一组,扎了堆让我拍。摁下快门时,看到他们露出的灿烂笑容,我也感到无比快乐。我认真地拍着,并不时地答应以后一定把照片印好给他们。我一定要信守诺言!

终于,到了早餐的时候了,他们的早餐十分简单,黄豆芽煮粥,白切馒头,今天多了一个鸡蛋。孩子们很高兴地吃着,很少有吃剩的。吃好后,自己洗干净盆和筷子,组里有人专门帮忙收拾整理洗好的盆和筷子,将桌上的物品摆放整齐。

最后,大家排队点名,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9月25日

中秋之夜

今天是中秋节,很多住宿生的家长领孩子回家过节了。月上树梢,人们便放起了鞭炮、焰火。响彻夜空的声响,皎洁的月光,朋友的短信,让我知晓,我将在这里度过一个特别的中秋节。电话里,妻儿甜美的声音让我开始想家啦。巧合的是时校长和几位领导竟然也是头一回不在家里过中秋节。我们便在食堂办公室一起喝酒欢度中秋。一箱啤酒,四盆菜,你敬一杯,我敬一碗,直喝得面红耳赤。聊着下午的三节公开课(我也上了一节科学课),听着他们对我中肯的评价,不禁让我汗颜,他们对教材的理解远甚于我啊!总务主任还为我们准备了月饼,吃着甜甜的月饼,看着圆圆的月亮,我突然觉得今年的中秋之夜或许成为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中秋夜。多年以后,我都会想起今天的这个夜晚:此景此人此情。9月26日

住宿生的夜晚

下午5:30分,住宿生准时集合在校门口,值班校长通报前一天夜里的住宿情况。昨天是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有思家心切的男同学夜里爬墙跑回家去,幸亏值班老师及时发现,追过不远就将他请回宿舍。校长的语气十分严厉,他把处理情况向全体住宿生通报,希望大家以此为戒,再不可犯同样的错误。训话完毕,同学们排着队去食堂就餐。今天的伙食依旧是米汤、榨菜、白切馒头。

6:10分,晚自习开始了。低年级的孩子大多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写字,也有老师在给同学们讲故事。五六年级的几个班整班是住宿生,他们便要上正紧的课。我跟随胡校长走了一圈,看到老师和同学都是那么认真。这些老师的报酬只有二、三块钱,却要坚守岗位,直到7:10分才能结束回家。个别老师的家离校十几里路,骑电动车回家怕是也要晚上8点多啦。

晚自习下课后,四百多号人便在值班校长、生活老师的看护下,迅速地洗漱睡觉。没有电视,没有父母跟前的撒娇,一天紧张的学习已使他们筋疲力尽,很快地进入梦乡„„

采访贫困生

按照计划,这次我要采访来小学习成绩优异,生活贫困的学生。在时校长的安排下,她们来到会议室,面对我的镜头,她们显得十分胆怯。但是叙述自己家庭的困境时,她们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她们讲父母的操劳,讲姐妹的不幸,讲自己对前途的担心。听老师介绍,这些孩子的共同点是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她们从不为自己生活在苦难家庭而悲观绝望,她们只是担心没钱继续念书,没有机会上大学。面对她们的苦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回到梅小,我要向学校领导认真汇报这个事情。希望能得到校行政领导的重视,把支助来小贫困学生作为支教的一种形式,使那些面临失学的儿童安心学习,感受人间的温暖。

支教小结

唐建荣

作为首批支教老师,我有机会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观察一所学校的日常运作。放下了日常的课务,一开始还很不习惯。整日里无所事事地闲逛,心里真不是滋味,真想早日结束这样的生活,回到吴江。可是,随着我对来安中心小学的观察,一步步深入,我开始喜欢这样的工作。“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平时,身处具体课务的教学工作,我哪有机会这样全面地观察一个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及其他方方面面。于是,我真诚地跟来小师生交流,用心地看,细致地记录我在来小的所见所闻,文字小节如下:

1、来小的领导、老师热情友善。这么多天来,来小的几位领导十分细心地安排我的生活。吃住行样样给予最周到的服务。每天,路遇来小教师时,都能看到真诚的笑脸,听到温暖的问候,让我倍感亲切,丝毫没有独在异乡的孤独感。

2、来小的教师工作十分兢业。来小有住宿生,相当一部分又是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全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值班老师从天不亮投入工作,直到孩子们睡觉后才能休息,半夜还要起来查夜,确保每个住宿生的安全。苏北的孩子是不幸的,但他们又是万幸的,因为他们拥有最好的老师。

3、来小教师的教学水平高超。在来小的日子里,我听了各种学科老师的课,有语文、数学,有科学、艺术,让我领教了来小老师的高超的课堂教学技艺。跟苏南的相比,他们少的只是硬件的投入,他们的教学才能只是因为没有多媒体,没有实验器材而不能全面展示而已。

4、来小的学生大有希望。从一件小事说起,每天我都能看到学生晨扫的场面。学生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团队合作,认真地清扫校园的角角落落。扫抹掸擦,良好的劳动习惯足以说明来小孩子的勤劳朴实,也说明平时教师的精心教导。从工具的选择,人员的安排,方法的指导,日常的检查,无一不浸透了来小教师的心血。这样的习惯能力的培养,足以让孩子们受用一辈子。事情虽小,足以看出来小人对教育的全身心投入。因此,我认为来小的学生大有希望。

5、对“支教”形式的几点建议。

(1)针对两校实际情况,对口交流应长短期结合。短期以听课、开课、讲座等形式呈现,使两地教师在课堂教学技艺的切磋中互通有无,互相提高。

(2)设两校联络员,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协调双方需求,促进两地交流,能正常开展各项活动。

(3)以少先队、团支部为阵地,发动更多的教师,学生,以更好的方式进行交流。例如在少先队员开展“捐书” “通信交友”“支助贫困生”“建友谊班级”等活动,在教师之间开展“两地师徒结队”“课堂教学比武”等活动。

第五篇: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

山东单县北城小学

廉荷

三月一日早晨

是上天有意在考验我吧,第一天下乡支教,就给我来了一场大雪,再加上结冰,路上根本无法骑车,望着路上行人小心地奔忙,爱人矛盾地说:“不行就请个假吧,这三十多里路,你怎么去那?”我无奈地笑着说:“有这个可能吗?”爱人也笑啦,转身帮我拿起小包,说了声“到了打个电话回来”,就把我送出了大门。

我小心地走在路上,心里却有一种无名的委屈,这时我想起了同事们经常开的一句玩笑:“下辈子嫁人,一定要嫁个富人,就是坐在轿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想想现在,自行车也骑不得,那又该怎样说呢?现在想想,我觉得挺好笑,富人与穷人,能用车的种类来衡量吗?不能,应以责任心来衡量,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责任心,没有一点牵挂,他就是坐在飞机上,照样也没有快乐,现在我走在雪地上,想到还有许多孩子在等着我,我心里就涌上一种幸福感,想到这里,我的脚步仿佛轻快了许多,脚下的路也仿佛好走了许多,于是,我大步向车站走去······

三月一日下午

一天的课程终于结束啦,我筋疲力尽地坐在椅子上,想着这里的孩子们那种期盼的眼神,我那份疲劳又少许减轻了些,但想到这里的教学条件,我又十分的不安起来——没有录音机、没有教学磁带、没有参考书、更没有高档的电子琴,连最原始的脚踏琴也没有,幸好我有多年的教学经历,面对这样的条件,我只好临时调整教学内容,选择一种不用唱而只用念白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没有乐器伴奏的情况下,我用自己的嗓子和肢体语言,领着孩子们打节奏,说快板。

说起打节奏,我又一阵心疼,都五、六年级的学生啦,练节奏都不知怎样打,我只好耐心地、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施教,我用了近三分之一课时的时间,才把孩子们慢慢引上了路,然后再引导孩子们边打节奏,边念诗词。起初,孩子们有点手忙脚乱,手口不协调,我就放慢速度,等孩子们熟练了,再慢慢还原到原来的速度,一节课我安排的是那么充实,看到孩子们鼻尖上都冒出了汗珠还兴趣盎然地边打节奏边读诗词,我是即心疼又欣慰,我心疼这帮孩子的执着,同时也为我的决定感到欣慰,我还能为农村的小学教育出点力,还能为农村的素质教育送一份热。我的这份热情同时也赢得了最真挚的回报——在我准备放学回家的时候,一群留着鼻涕的孩子围住了我,七嘴八舌地问我还来不来,我微笑着捧着他们的脑袋说“我还会来的,因为我舍不得你们呀!”孩子们一听,高兴得蹦跳着跑开啦,他们还边跑边大声喊叫着:“太好啦,廉老师还会再来的!”望着孩子们离去的背影,我自语着:孩子们,有你们在,老师会永远和你们在一起的!

三月三日

和这些农村的孩子在一起,每天都有新的感动。在今天的互动学习中,有两个学生做起了小动作,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我多次用眼神与于制止,可他们仍旧是我行我素,大概是想试试我的耐性吧,经过我的提示,他们不仅无悔意,反而越来越大胆,看到他们的举止,我只好停下讲课来说教他们,谁知我一说,同学们反到也嚷了起来:“老师,别管他们,他们是来混日子的······”我听到这些话后,我不但没气,反而微笑着对他们说:“不是这样的吧?老师有点不相信,你们是不是有别的原因?课下你们能不能悄悄的告诉老师?”看到他们安静下来,我又微笑着说:“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但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老师现在送你两句话你们听后好好想想,也许对你们有帮助,记住好孩子:要想让别人尊重你,首先你要尊重你自己,要想让别人把你当人看,首先你自己要把自己当人看。”说完我继续上我的课,说来也怪,一节课下来,他们俩没再乱说乱动,一直到下课,把我送出教室。看着他们的怪样,我心里又涌起一种舒心的快感,虽然我不敢断定他们从此会变得让人尊敬和喜欢,但最起码我的话振动了他们的良知,如果我们都能适时地对他们稍稍提醒,多给他们一点关注,他们定会慢慢地把自己当成一回事,慢慢地会把自己当成一个健全的人,慢慢地会把自己融进集体中,慢慢地会变成我们眼中的正常孩子——因为他们都不想被瞧不起,不想被冷落,他们只所以会做小动作,也不过是不甘被忘记,他们只是想引导我们要给他们多付出点关爱,因为他们才是最可怜的······

三月九日

乡村教学终于有了点样儿,校长从学校的器材室里找出了一架简易电子琴,看着这架琴我如获至宝,虽然没有我原来用的那么高档,但我试了试它的音色,基本上还可以。当我抱着这架琴走进教室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看得出,他们见得太少了,我想试试孩子们的基础咋样,我就用琴引着他们轻唱,谁知一试,我才真是大吃一惊,这儿的孩子连国歌都唱不完整,更不用说唱正确啦,真是让人心疼至极,但看到孩子们对琴的稀罕劲,我就抓住这个机会,用琴引导他们复习一些他们会唱的歌曲,帮他们纠正一些唱错的音准和节奏,也许孩子们对琴的热乎劲的缘故,用琴领着他们的这一节课,孩子们居然没有一个乱动的。俗话说音律能陶冶情操,优美的旋律,能把孩子们引向美妙的境界,或欢快,或抒情,都能让孩子们陶醉。看来,我来这儿,是来对啦!

五月十号

为了调整我两地奔忙的工作内容,有好一阵没提笔写点东西啦。通过这段时间的农村教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农村孩子的可塑性太强啦,他们就好像是一张白纸,任你在上面自由地绘出各种满意的图案······

在这段时间里,我教会了孩子们怎样用气力去唱好每一首歌,让他们懂得了音乐课不但是为了唱好一首歌,而是为了在歌唱中去领会歌曲要表达的感情,要学会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要学会用歌声来渲染生活气氛,学会用歌声来装饰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我教会了孩子们怎样打节奏,怎样用不同乐器为歌曲伴奏,怎样自制一些打击乐器,怎样利用废弃物制作一些手贴画······

在这段时间里,我教会了孩子们怎样去欣赏多声部合唱歌曲,又怎样去引导他们去试着演唱多声部歌曲,孩子们在练唱这种歌曲时,已经是唱的兴致盎然,激情迸发,真是越唱越爱唱,越唱越带劲······ 在这段时间里,我教会了孩子们怎样跟着韵律去朗诵,怎样在朗诵中随着音乐的起伏去表达自己的感情。

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已和我变成知心的朋友,只要是我一出现在校园里,我的周围边马上会围上一大圈问这问那,看着他们天真的笑脸,我也乐得回答他们的所有问题,我决心在我支教的这一年里,我要把自己完全融合在这里的孩子们中间······

下载支教日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支教日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支教日记

    2012年9月15号 在来之前我专门在网上查过我将要来实习支教的地方——七泉湖中学,位于七泉湖镇的一所学校,七泉湖镇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地区,环境污染很严重„„在忐忑的心情下坐......

    支教日记

    2013年1月25日 今天是支教来的第一天,我昨天晚上七点才从学校回到家里,今天一大早就提着行李来到了浦市一小。 今天只是学生和支教老师集合说些注意事项,让学生按志愿填报班级......

    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 支教第一天 今天早上很早就起床了。由于我始终还是不太习惯这样的睡觉环境,所以昨天晚上也没睡多少个小时,不过想起今天就能见到一班可爱的初中生,心里还是既兴奋又期......

    支教日记

    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支教日记9月29日 一人难称百人心说我没教过语文,也不算太恰当。大概2005年的时候,我教过一年六年级语文、英语兼任班主任。全班28个学生,我接的时......

    支教日记

    和田印象 2010年9月,我们师范生来到了偏远的南疆和田支教。对于我们来说,这次机会即是对我们的锻炼又是一次挑战。因为这里的生活条件艰苦,学生也是维吾尔族小孩,很多困难需要自......

    支教日记

    今天注定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时光,今天在孩子们活泼、天真的笑容感染下,又将我们带回令人怀念的童年,校园里处处留下的都是孩子们的欢声与笑语。......

    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记录人:张世葵地点:广西融水县杆洞乡百秀村时间:2013年7月20-8月14日7月20日 多云 星期六8:30am,大部队24人,一切准备就绪,准时从融水车站出发。一路上,大家都相对兴奋。有......

    支教日记

    7月11号 车快速的开着,道路两边那高高的青山呼啸而过,金灿灿的油菜花格外夺目,还有一条河流哗哗而过......窗外的景色清新、超然脱俗...... 经过了两天的奔波,我们终于到了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