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苏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探讨分析_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4 08:5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江苏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探讨分析_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江苏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探讨分析_工作总结》。

第一篇:对江苏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探讨分析_工作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近乎绝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从萌芽到逐渐发展壮大,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民营经济已成为党政领导和经济学界最关注的热点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和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的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确立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从各自发展转向优势互补和统一协调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历史 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与人们对民营经济的逐步认同息息相关。从连云港市实际情况来看,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限制发展时期,从建市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建市初期,全市只有30多家手工业作坊和为数不多的个体零售店,公有制经济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就是仅有的这几家私营个体户在后来也大多数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

第二阶段:起步发展时期,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1年。改革开放结束了非公有制经济被否定和排斥的状态,民营经济开始萌芽,个体户和作坊式私营企业出现。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承认私营经济合法存在与发展,并提出党对私营经济的基本政策是“鼓励、保护、引导、监督和管理”。1988年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改方式进一步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这一阶段,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开始起步,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而且经历了“红帽子”、摘帽、戴帽的曲折过程。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从1978年0.08万人增加到1991年1.8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0.06%提高到0.8%;个体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1978年0.01亿元增加到1991年4.40亿元,占全市零售额的比重从0.26%提高到18.6%。

第三阶段:放手发展时期,从1992年到2003年。这一时期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起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前所未有的宽松,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既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同时又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科学论断,彻底消除了人们对发展民营经济认识上的思想顾虑,解除了桎梏,放开了手脚,搬掉了石头,铺平了道路。这一时期,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发展措施上,全面启动实施“三十双百”工程,做到“四个结合”,对龙头企业和明星企业给予“三大扶持”,民营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阶段,全市民营经济从下海经商等所引起的急剧增长逐渐步入稳定发展。到2003年末,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1.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4.6%;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09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042户;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15.74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7.5%;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3.8亿元,占全市零售额的比重达59.7%。

第四阶段: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从今年召开的全民创业动员大会为起点。今年年初,连云港市党政代表团赴全民创业先行地区浙江省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2月20日召开了全市全民创业动员大会,就鼓励干部招商、方便群众创业、支持企业发展、强化环境整治等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提高机关效能服务全民创业的意见》、《关于在全市开展“全民创业,奋力赶超”主题教育的意见》、《关于建立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工作和服务体系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全市民营经济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全市上下基本形成了各种人群谋求致富、各类企业竞相发展、各级干部狠抓项目、各个单位热忱服务的良好局面。

二、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连云港市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采取舆论引导、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使连云港市民营经济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第二篇:对江苏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探讨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近乎绝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从萌芽到逐渐发展壮大,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民营经济已成为党政领导和经济学界最关注的热点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和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的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确立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从各自发展转向优势互补和统一协调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历史

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与人们对民营经济的逐步认同息息相关。从连云港市实际情况来看,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限制发展时期,从建市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建市初期,全市只有30多家手工业作坊和为数不多的个体零售店,公有制经济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就是仅有的这几家私营个体户在后来也大多数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

第二阶段:起步发展时期,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1年。改革开放结束了非公有制经济被否定和排斥的状态,民营经济开始萌芽,个体户和作坊式私营企业出现。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承认私营经济合法存在与发展,并提出党对私营经济的基本政策是“鼓励、保护、引导、监督和管理”。1988年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改方式进一步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这一阶段,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开始起步,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而且经历了“红帽子”、摘帽、戴帽的曲折过程。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从1978年0.08万人增加到1991年1.8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0.06%提高到0.8%;个体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1978年0.01亿元增加到1991年4.40亿元,占全市零售额的比重从0.26%提高到18.6%。

第三阶段:放手发展时期,从1992年到2003年。这一时期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起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前所未有的宽松,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既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同时又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科学论断,彻底消除了人们对发展民营经济认识上的思想顾虑,解除了桎梏,放开了手脚,搬掉了石头,铺平了道路。这一时期,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发展措施上,全面启动实施“三十双百”工程,做到“四个结合”,对龙头企业和明星企业给予“三大扶持”,民营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阶段,全市民营经济从下海经商等所引起的急剧增长逐渐步入稳定发展。到2003年末,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1.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4.6%;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09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042户;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15.74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7.5%;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3.8亿元,占全市零售额的比重达59.7%。

第四阶段: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从今年召开的全民创业动员大会为起点。今年年初,连云港市党政代表团赴全民创业先行地区浙江省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2月20日召开了全市全民创业动员大会,就鼓励干部招商、方便群众创业、支持企业发展、强化环境整治等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提高机关效能服务全民创业的意见》、《关于在全市开展“全民创业,奋力赶超”主题教育的意见》、《关于建立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工作和服务体系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全市民营经济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全市上下基本形成了各种人群谋求致富、各类企业竞相发展、各级干部狠抓项目、各个单位热忱服务的良好局面。

二、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连云港市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采取舆论引导、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使连云港市民营经济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1、经济总量迅速增大,贡献份额日渐提高

据初步测算,1-3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4.74亿元,总量已经超过2003年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5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36.9%,明显高于全市GDp的增长速度。民营经济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近8个百分点。

2、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企业实力明显增强

到9月末,全市私营个体户数为6.5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0.95万户,个体工商户5.61万户。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本96.72亿元,平均每户注册资本为14.74万元,比2003年提高了2.74万元。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85.12亿元,平均每户注册资本为89.41万元,比2003年提高了14.41万元。全市注册资本过500万元的私营企业已达251户,过1000万元的私营企业137户,过亿元的私营企业2户。其中,连云港盛达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江苏鼎大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6亿元,实现了连云港市私营企业规模过亿元的零的突破,江苏鼎大集团有限公司也成为连云港市到目前为止最大的私营企业。

3、经营领域逐步拓宽,工业占据主体地位

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行业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民营企业除了分布在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以外,还延伸到旅游、学校、医院、养老院、公园、电子商务及中介代理等各个领域。上海云间房开公司与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正式进军拆迁改造领域,开创了连云港市民间资本参与城市改造的先河。连云港信元投资担保公司是目前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民资控股专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达4000万元,连云港市的融资担保体系更进一步的健全。

私营工业占据了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到9月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253户,实现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有10家,其中江苏汤沟酒业有限公司、江苏新金花集团、江苏金山肥业有限公司三家产值过亿元。全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43.03亿元,同比增长38.8%,高出全市工业生产增幅6.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24.3%,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7.9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10.30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37.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11亿元,增长40.9%,高出全市增速3.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17亿元,增长41.9%,高出全市增速19.4个百分点。

4、外贸出口增长迅速,集聚态势日趋明显

民营企业发展外向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到9月末,全市已有90家民营企业有出口实绩,比上年同期增加60家。前三季度,全市民营企业完成出口总额0.86亿美元,增长75.4%,比全市增速快47.3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6.6%。

民营工业加快向园区集中。围绕化学工业、硅资源加工、海产品加工等行业,建立了一批民营经济园。灌南县与江苏亚邦化工集团共同投资兴建的堆沟港化学工业园,自去年5月份建设以来,已引进项目超过40个,总投资超过20亿元,成为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集聚地。

5、民营企业活力显现,整体效益逐步提高

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效益全面提高,税源逐步扩大,使全市私营个体经济的税收收入保持强劲增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入库税金3.39亿元,同比增长44.1%,高出全市财政收入增速10.2个百分点。其中,私营经济完成入库税金为1.95亿元,增长83.9%,显示出强大的活力。

民营经济领域已经成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到9月末,全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为18.1万人,新增就业人员1.15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47人,社会效益也越来越突出。

6、民间投资增势强劲,主导地位已经确立

由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走低,前3季度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11.8%,但这没有影响民营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民间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3季度,全社会民间投资完成97.54亿元,同比增长43.0%,增幅高出全社会投资3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份额稳步上升,国有投资独领风骚的格局被打破,民间投资在全市全社会投资中的主导地位逐

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上升,无论经济基础还是发展环境都有了较大进步,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第一,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环境优,发展快,环境差,发展慢,这是经很多地区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一要优化政策环境,尽快清理并取消那些不平等政策,落实民营企业本应享有的国民待遇,在政策上体现公平、公正和一视同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二要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强化服务意识,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优质服务。三要优化市场环境,建立一种自强、自律、诚信、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机制,为遵纪守法的民营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促成市场正当有序的竞争。四要优化法制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主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护力度,让民营企业主能安心进行生产经营。

第二、进一步搞好整体规划,明确发展重点

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根本战略,制定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选择一些重点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率先突破,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从局部到全部,从个体到整体,在全市形成燎原之势。要充分利用中心地区的“波及效应”和“扩散效应”,推进民营经济的聚集化过程。要重点发展有传统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民营服务业、信息产业、旅游业和高科技产业。要选择已成为龙头企业和支柱的大型企业、有发展潜力和填补产业空白的中小企业、外向型和科技型企业作为重点企业进行培植。要重点扶持已列为重点支持发展目录的产品、出口创汇产品、高精尖技术产品和本地资源丰富的工业制成品等。

第三,进一步加强载体建设,搭建发展平台

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发展民营经济的必然选择。要根据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不同条件,科学制定和完善园区的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园区,努力使园区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企业集群和特色产业板块。

第四,进一步做好招引工作,拓展项目来源

如果按照早期温州那样的发展模式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话,想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必须实施超常举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来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动员优势企业、骨干企业参与招商,使其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完善基础资料,排出重点项目,增强针对性,提高成功率。针对重点地区开展多层次的招商活动,做足做细做实招商工作,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第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突破制约瓶颈

对民营企业要在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使之尽快壮大起来。在技改补贴方面,把民营企业的技改补贴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在建设项目方面,除国防以外的建设项目,民营企业都可以参与建设。在生产经营用地方面,要让民营企业参与竞标。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对民营企业申请对外经营权、开展进出口业务、招商引资、对外投资,都应大力支持。在人才引进方面,支持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民营企业兼职和承包技术项目,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除享受该企业的待遇外,国家给予其他企业的优惠政策,也应同样享受。在税收方面,对民营企业从事国家鼓励的产业,以及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安排下岗职工就业,要给予税收减免。

特别是在融资方面,要积极建立担保机构,设立担保基金,为民营企业信贷提供担保服务。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是民营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民营企业却又很难得到贷款。从金融部门来看,目前国家的有关政策及金融法规在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方面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贷款审批、检查手续复杂,可操作性不强,难以适应民营企业贷款需求分散、量小、时间急的特点。从民营企业来看,绝大多数处于创业期,信用差、抵押和担保不足,金融部门为了规避信贷风险对民营企业贷款比较谨慎,甚至是拒贷。一方面银行资金难找出路,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得不到必要的发展资金。因此,政府部门应在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建立一条渠道,加强两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合作,突破民营企业的资金制约瓶颈,增强民营企业的发展后劲。

第六,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鼓励开拓创新

民营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发展,重要的是要加强民营企业家的培训,提高他们经营管理的素质。在企业的原始积累阶段,民营企业重视物质资本包括资金、技术等的积累,而对于人力资源这一软资本却投入很少。而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转型、提升的加速,人才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有了人才就能够实施科技开发,进行开拓创新。民营企业要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借助其科研力量合作开发项目;要积极购买专利技术,缩短技术开发周期,减少技术投入,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转化能力,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参入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篇:对江苏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探讨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近乎绝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从萌芽到逐渐发展壮大,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民营经济已成为党政领导和经济学界最关注的热点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和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的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确立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从各自发展转向优势互补和统一协调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历史

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与人们对民营经济的逐步认同息息相关。从连云港市实际情况来看,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限制发展时期,从建市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建市初期,全市只有30多家手工业作坊和为数不多的个体零售店,公有制经济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就是仅有的这几家私营个体户在后来也大多数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

第二阶段:起步发展时期,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1年。改革开放结束了非公有制经济被否定和排斥的状态,民营经济开始萌芽,个体户和作坊式私营企业出现。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承认私营经济合法存在与发展,并提出党对私营经济的基本政策是“鼓励、保护、引导、监督和管理”。1988年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改方式进一步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这一阶段,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开始起步,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而且经历了“红帽子”、摘帽、戴帽的曲折过程。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从1978年0.08万人增加到1991年1.8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0.06%提高到0.8%;个体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1978年0.01亿元增加到1991年4.40亿元,占全市零售额的比重从0.26%提高到18.6%。

第三阶段:放手发展时期,从1992年到2003年。这一时期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起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前所未有的宽松,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既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同时又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科学论断,彻底消除了人们对发展民营经济认识上的思想顾虑,解除了桎梏,放开了手脚,搬掉了石头,铺平了道路。这一时期,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发展措施上,全面启动实施“三十双百”工程,做到“四个结合”,对龙头企业和明星企业给予“三大扶持”,民营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阶段,全市民营经济从下海经商等所引起的急剧增长逐渐步入稳定发展。到2003年末,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1.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4.6%;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09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042户;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15.74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7.5%;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3.8亿元,占全市零售额的比重达59.7%。

第四阶段: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从今年召开的全民创业动员大会为起点。今年年初,连云港市党政代表团赴全民创业先行地区浙江省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2月20日召开了全市全民创业动员大会,就鼓励干部招商、方便群众创业、支持企业发展、强化环境整治等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提高机关效能服务全民创业的意见》、《关于在全市开展“全民创业,奋力赶超”主题教育的意见》、《关于建立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工作和服务体系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全市民营经济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全市上下基本形成了各种人群谋求致富、各类企业竞相发展、各级干部狠抓项目、各个单位热忱服务的良好局面。

二、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连云港市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采取~引导、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使连云港市民营经济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1、经济总量迅速增大,贡献份额日渐提高

据初步测算,1-3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4.74亿元,总量已经超过2003年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5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36.9%,明显高于全市GDp的增长速度。民营经济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近8个百分点。

2、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企业实力明显增强

到9月末,全市私营个体户数为6.5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0.95万户,个体工商户5.61万户。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本96.72亿元,平均每户注册资本为14.74万元,比2003年提高了2.74万元。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85.12亿元,平均每户注册资本为89.41万元,比2003年提高了14.41万元。全市注册资本过500万元的私营企业已达251户,过1000万元的私营企业137户,过亿元的私营企业2户。其中,连云港盛达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江苏鼎大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6亿元,实现了连云港市私营企业规模过亿元的零的突破,江苏鼎大集团有限公司也成为连云港市到目前为止最大的私营企业。

3、经营领域逐步拓宽,工业占据主体地位

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行业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民营企业除了分布在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以外,还延伸到旅游、学校、医院、养老院、公园、电子商务及中介代理等各个领域。上海云间房开公司与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正式进军拆迁改

造领域,开创了连云港市民间资本参与城市改造的先河。连云港信元投资担保公司是目前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民资控股专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达4000万元,连云港市的融资担保体系更进一步的健全。

私营工业占据了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到9月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253户,实现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有10家,其中江苏汤沟酒业有限公司、江苏新金花集团、江苏金山肥业有限公司三家产值过亿元。全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43.03亿元,同比增长38.8%,高出全市工业生产增幅6.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24.3%,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7.9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10.30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37.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11亿元,增长40.9%,高出全市增速3.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17亿元,增长41.9%,高出全市增速19.4个百分点。

4、外贸出口增长迅速,集聚态势日趋明显

民营企业发展外向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到9月末,全市已有90家民营企业有出口实绩,比上年同期增加60家。前三季度,全市民营企业完成出口总额0.86亿美元,增长75.4%,比全市增速快47.3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6.6%。

民营工业加快向园区集中。围绕化学工业、硅资源加工、海产品加工等行业,建立了一批民营经济园。灌南县与江苏亚邦化工集团共同投资兴建的堆沟港化学工业园,自去年5月份建设以来,已引进项目超过40个,总投资超过20亿元,成为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集聚地。

5、民营企业活力显现,整体效益逐步提高

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效益全面提高,税源逐步扩大,使全市私营个体经济的税收收入保持强劲增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入库税金3.39亿元,同比增长44.1%,高出全市财政收入增速10.2个百分点。其中,私营经济完成入库税金为1.95亿元,增长83.9%,显示出强大的活力。

民营经济领域已经成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到9月末,全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为18.1万人,新增就业人员1.15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47人,社会效益也越来越突出。

6、民间投资增势强劲,主导地位已经确立

由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走低,前3季度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11.8%,但这没有影响民营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民间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3季度,全社会民间投资完成97.54亿元,同比增长43.0%,增幅高出全社会投资3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份额稳步上升,国有投资独领风骚的格局被打破,民间投资在全市全社会投资中的主导地位逐步确立。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已达55.1%。

三、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意义

民营经济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逐步成为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经济支柱,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1、民营经济拓宽了就业渠道

随着连云港市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步伐,民营经济为国有经济顺利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的就业空间明显缩小,外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就业数量基本稳定,只有民营经济就业人员呈逐年上升势头,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领域,是连云港市劳动力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到目前为止,连云港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就业的潜力还很大。

2、民营经济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

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城乡居民提高收入增加了一条有效途径。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82元,其中人均经营净收入为643元,比上年增长了近3倍。全市农村私营个体企业有29230家,实现营业收入达275.98亿元,利润10.82亿元,为全市农民增收、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做出了较大贡献。

3、民营经济推动了企业改制创新

民营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市场竞争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国有和集体企业观念的更新、机制的转变和体制的创新。全市已有许多民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中小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盘活了国有和集体的大部分资产,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改制工作。

4、民营经济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近年来,民营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成为全市工业经济领域的生力军。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全市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5、民营经济加快了城市化脚步

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打工或创业,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提升,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城市面貌,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6、民营经济提高了经济外向度

民营企业不仅开拓国内市场,而且努力挺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国际交往的意识不断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不断提高,提高了全市经济外向化程度,加快了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

四、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较快,但发展中也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

1、民营企业素质不高,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体表现在:一是私营个体企业业主大多学历不高,许多经营者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和市场决策能力,追求目标短期化,没有干大事业的气魄,影响了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二是部分私营业主仍采用作坊式管理方式和家庭式管理手段,没有健全的财务、统计报表制度,也没有严格的核算和管理制度,既影响了企业信用的建立,也使企业经营起伏波动较大,更难以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三是多数企业未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职工整体素质不高,也制约了企业经营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2、业主管理水平偏低,开拓创新精神不足。企业内部缺乏民主与约束机制,用人机制陈旧,企业业主偏重经验而缺少创新,基本是“有管无理、有战无术、有销无营”状况。一些私营企业经营者目光短浅,满足于一点点蝇头小利,不思进龋特别是有一些改制企业,经营者存在短期行为,拚设备、拚消耗,不愿投资扩大再生产,不愿进行技术改造。还有一些私营企业经营者法制意识淡薄,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私营企业家开拓意识不强,客观上造成了私营企业竞争力低下,严重地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3、民营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差。尽管近年来连云港市民营企业规模正在逐步壮大,但相比较而言规模仍然偏校2003年,全市民营经济注册资本平均每家只有12万元,全市资产过5000万元的8家私营企业、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9家私营企业都是由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私营企业的原始积累较小,使用的设备大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淘汰下来的陈旧设备,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十分有限,市场竞争力差,企业发展能力不强,易于解体,不太稳定。2003年8304家私营企业中当年新增2156家,而2002年底全市共有私营企业6762家,一年中全市有614家私营企业因为各种原因或破产或关门。

4、民营企业融资难,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企业融资靠银行贷款很难,民间借贷风险大,成本高,私营业主大部分精力在组织资金,维持简单再生产,规模难以扩张,效益无法提高。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有效资产不多,符合抵押资产较少,难以达到抵押贷款条件。一些企业的产品市场前景虽然看好,却苦于资金不足而难以扩大再生产,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重要因素。到9月末,全市私营个体企业从银行中的贷款为2.02亿元,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0.7%。这有限的资金支持对于私营个体企业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5、传统行业比重大,科技型企业少。目前连云港市民营经济中优势产业、行业与项目较少,抵抗风险、持续发展能力较低。大多数民营企业集中于商业贸易、餐饮娱乐、运输修理、简单加工等几个领域,科技含量较低、市场占有率低,产品寿命和市场份额的预期风险较高。而从事产品开发、高新技术、出口创汇的比较少。而浙江有60%以上的私营企业集中在制造业,纺织、服装、皮制品、金属制品等行业,其众多产品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产业带。

6、政策落实困难,经营环境不尽人意。近几年,连云港市大力整治投资发展软环境,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但仍有一些难如人意的地方,机关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存在,民营企业用地、户口申报、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仍受到一定限制。一方面,相对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仍然受到歧视,民营企业经营的行业限制范围大,在建设用地、银行贷款和税收等方面也多有不如。同时,由于体制、观念上的原因,一些政策很难落实到位,使民营企业难以平等地参与竞争。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经营环境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尽管连云港市近几年都把整治投资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重头戏,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各种变相收费项目名目繁多,收费标准和范围随意性大。

五、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思路

根据连云港市实际情况,民营经济发展应该从这样的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方面,产业的选择

民营经济的发展与自然资源、区域经济基储社会背景、区域人文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倾斜有很大的关联性。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如何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产业问题非常重要。产业总的要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应该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在产业定位上、在产业技术上不一定都要追求最高,而应该是最合适的。创业初期首先要立足现实,可以选择技术要求不太高、便于制造或模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不太高便于从农村获得剩余劳动力的产业;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且周转能够比较快的产业;选择比较容易进入市场能够较快获得广阔市场空间的产业。

第二方面,企业规模的选择

民营企业规模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资产上,或者从销售收入上讲,民营企业的规模都普遍较校但是,如果把企业要上规模当作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的话,就有可能徒劳无功,甚至会给经济发展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我们知道,民营经济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绝大部分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它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如果硬是让它们舍弃自身的比较优势,而盲目上项目、扩大资产规模,力不从心地接收很多人就业,把规模搞大,那么大多数企业离破产和倒闭的期限也就不会太远了。对待民营企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待。对于有条件做大做强的民营企业要全力支持其发展,对于市场发展前景不是那么广阔、产品技术含量不是那么高的民营企业不能拔苗助长。要有重点的培育、扶持一部分大企业,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产业组织,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第三方面,企业制度的选择

民营企业家族化管理制度在创业初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是由其特定环境、特定条件决定的。许多民营企业正是靠家族化组合,战胜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实现了企业由小到大的快速成长。然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是继续坚持“家族化”管理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呢?不容讳言,现在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实行的是家族管理,其管理素质差、水平低,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要求。民营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已经形成一个共识,但不能实行“一刀切”。只有生产经营

形式特别复杂,企业的规模已经很大,其中内部专业分工也细化的情况下,才应当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第四方面,工商互动发展问题

工业与商业的互动发展,形象地讲就是大商品、大市尝大流通。以浙江为例,全省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四千多个,商品交易市场中近90%的经营户是个体私营企业。商品交易市场特别是专业市场与区域经济特别是专业加工群体互为依托,滚动发展,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传统工业基础上的产业催发市场,或是专业市场带动产业,联动发展,使浙江个体私营经济区域产业特色十分明显。这是我们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六、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近年来全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上升,无论经济基础还是发展环境都有了较大进步,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第一,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环境优,发展快,环境差,发展慢,这是经很多地区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一要优化政策环境,尽快清理并取消那些不平等政策,落实民营企业本应享有的国民待遇,在政策上体现公平、公正和一视同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二要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强化服务意识,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优质服务。三要优化市场环境,建立一种自强、自律、诚信、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机制,为遵纪守法的民营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促成市场正当有序的竞争。四要优化法制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主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护力度,让民营企业主能安心进行生产经营。

第二、进一步搞好整体规划,明确发展重点

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根本战略,制定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选择一些重点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率先突破,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从局部到全部,从个体到整体,在全市形成燎原之势。要充分利用中心地区的“波及效应”和“扩散效应”,推进民营经济的聚集化过程。要重点发展有传统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民营服务业、信息产业、旅游业和高科技产业。要选择已成为龙头企业和支柱的大型企业、有发展潜力和填补产业空白的中小企业、外向型和科技型企业作为重点企业进行培植。要重点扶持已列为重点支持发展目录的产品、出口创汇产品、高精尖技术产品和本地资源丰富的工业制成品等。

第三,进一步加强载体建设,搭建发展平台

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发展民营经济的必然选择。要根据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不同条件,科学制定和完善园区的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园区,努力使园区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企业集群和特色产业板块。

第四,进一步做好招引工作,拓展项目来源

如果按照早期温州那样的发展模式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话,想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必须实施超常举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来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动员优势企业、骨干企业参与招商,使其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完善基础资料,排出重点项目,增强针对性,提高成功率。针对重点地区开展多层次的招商活动,做足做细做实招商工作,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第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突破制约瓶颈

对民营企业要在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使之尽快壮大起来。在技改补贴方面,把民营企业的技改补贴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在建设项目方面,除国防以外的建设项目,民营企业都可以参与建设。在生产经营用地方面,要让民营企业参与竞标。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对民营企业申请对外经营权、开展进出口业务、招商引资、对外投资,都应大力支持。在人才引进方面,支持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民营企业兼职和承包技术项目,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除享受该企业的待遇外,国家给予其他企业的优惠政策,也应同样享受。在税收方面,对民营企业从事国家鼓励的产业,以及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安排下岗职工就业,要给予税收减免。

特别是在融资方面,要积极建立担保机构,设立担保基金,为民营企业信贷提供担保服务。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是民营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民营企业却又很难得到贷款。从金融部门来看,目前国家的有关政策及金融法规在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方面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贷款审批、检查手续复杂,可操作性不强,难以适应民营企业贷款需求分散、量孝时间急的特点。从民营企业来看,绝大多数处于创业期,信用差、抵押和担保不足,金融部门为了规避信贷风险对民营企业贷款比较谨慎,甚至是拒贷。一方面银行资金难找出路,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得不到必要的发展资金。因此,政府部门应在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建立一条渠道,加强两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合作,突破民营企业的资金制约瓶颈,增强民营企业的发展后劲。

第六,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鼓励开拓创新

民营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发展,重要的是要加强民营企业家的培训,提高他们经营管理的素质。在企业的原始积累阶段,民营企业重视物质资本包括资金、技术等的积累,而对于人力资源这一软资本却投入很少。而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转型、提升的加速,人才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有了人才就能够实施科技开发,进行开拓创新。民营企业要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借助其科研力量合作开发项目;要积极购买专利技术,缩短技术开发周期,减少技术投入,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转化能力,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参

第四篇:对江苏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探讨分析

对江苏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探讨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近乎绝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从萌芽到逐渐发展壮大,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民营经济已成为党政领导和经济学界最关注的热点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和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的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确立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从各自发展转向优势互补和统一协调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历史

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与人们对民营经济的逐步认同息息相关。从连云港市实际情况来看,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限制发展时期,从建市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建市初期,全市只有30多家手工业作坊和为数不多的个体零售店,公有制经济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就是仅有的这几家私营个体户在后来也大多数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

第二阶段:起步发展时期,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1年。改革开放结束了非公有制经济被否定和排斥的状态,民营经济开始萌芽,个体户和作坊式私营企业出现。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承认私营经济合法存在与发展,并提出党对私营经济的基本政策是“鼓励、保护、引导、监督和管理”。1988年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改方式进一步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这一阶段,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开始起步,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而且经历了“红帽子”、摘帽、戴帽的曲折过程。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从1978年0.08万人增加到1991年1.8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0.06提高到0.8;个体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1978年0.01亿元增加到1991年4.40亿元,占全市零售额的比重从0.26提高到18.6。

第三阶段:放手发展时期,从1992年到2003年。这一时期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起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前所未有的宽松,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既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同时又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科学论断,彻底消除了人们对发展民营经济认识上的思想顾虑,解除了桎梏,放开了手脚,搬掉了石头,铺平了道路。这一时期,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发展措施上,全面启动实施“三十双百”工程,做到“四个结合”,对龙头企业和明星企业给予“三大扶持”,民营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阶段,全市民营经济从下海经商等所引起的急剧增长逐渐步入稳定发展。到2003年末,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1.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4.6;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09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042户;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15.74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7.5;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3.8亿元,占全市零售额的比重达59.7。

第四阶段: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从今年召开的全民创业动员大会为起点。今年年初,连云港市党政代表团赴全民创业先行地区浙江省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2月20日召开了全市全民创业动员大会,就鼓励干部招商、方便群众创业、支持企业发展、强化环境整治等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提高机关效能服务全民创业的意见》、《关于在全市开展“全民创业,奋力赶超”主题教育的意见》、《关于建立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工作和服务体系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全市民营经济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全市上下基本形成了各种人群谋求致富、各类企业竞相发展、各级干部狠抓项目、各个单位热忱服务的良好局面。

二、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连云港市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采取舆论引导、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使连云港市民营经济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1、经济总量迅速增大,贡献份额日渐提高

据初步测算,1-3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4.74亿元,总量已经超过2003年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5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36.9,明显高于全市GDp的增长速度。民营经济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

第五篇:对江苏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探讨分析

对江苏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探讨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近乎绝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从萌芽到逐渐发展壮大,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民营经济已成为党政领导和经济学界最关注的热点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和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的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确立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从各自发展转向优势互补和统一协调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历史

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与人们对民营经济的逐步认同息息相关。从连云港市实际情况来看,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限制发展时期,从建市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建市初期,全市只有30多家手工业作坊和为数不多的个体零售店,公有制经济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就是仅有的这几家私营个体户在后来也大多数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

第二阶段:起步发展时期,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1年。改革开放结束了非公有制经济被否定和排斥的状态,民营经济开始萌芽,个体户和作坊式私营企业出现。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承认私营经济合法存在与发展,并提出党对私营经济的基本政策是“鼓励、保护、引导、监督和管理”。1988年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改方式进一步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这一阶段,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开始起步,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而且经历了“红帽子”、摘帽、戴帽的曲折过程。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从1978年0.08万人增加到1991年1.8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0.06提高到0.8;个体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1978年0.01亿元增加到1991年4.40亿元,占全市零售额的比重从0.26提高到18.6。

第三阶段:放手发展时期,从1992年到2003年。这一时期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起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前所未有的宽松,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既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同时又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科学论断,彻底消除了人们对发展民营经济认识上的思想顾虑,解除了桎梏,放开了手脚,搬掉了石头,铺平了道路。这一时期,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发展措施上,全面启动实施“三十双百”工程,做到“四个结合”,对龙头企业和明星企业给予“三大扶持”,民营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阶段,全市民营经济从下海经商等所引起的急剧增长逐渐步入稳定发展。到2003年末,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1.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4.6;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09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042户;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15.74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7.5;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3.8亿元,占全市零售额的比重达59.7。

第四阶段: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从今年召开的全民创业动员大会为起点。今年年初,连云港市党政代表团赴全民创业先行地区浙江省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2月20日召开了全市全民创业动员大会,就鼓励干部招商、方便群众创业、支持企业发展、强化环境整治等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提高机关效能服务全民创业的意见》、《关于在全市开展“全民创业,奋力赶超”主题教育的意见》、《关于建立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工作和服务体系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全市民营经济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全市上下基本形成了各种人群谋求致富、各类企业竞相发展、各级干部狠抓项目、各个单位热忱服务的良好局面。

二、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连云港市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采取舆论引导、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使连云港市民营经济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1、经济总量迅速增大,贡献份额日渐提高

据初步测算,1-3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4.74亿元,总量已经超过2003年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0.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5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36.9,明显高于全市GDP的增长速度。民营经济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近

8个百分点。

2、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企业实力明显增强

到9月末,全市私营个体户数为6.5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0.95万户,个体工商户5.61万户。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本96.72亿元,平均每户注册资本为14.74万元,比2003年提高了2.74万元。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85.12亿元,平均每户注册资本为89.41万

元,比2003年提高了14.41万元。全市注册资本过500万元的私营企业已达251户,过1000万元的私营企业137户,过亿元的私营企业2户。其中,连云港盛达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江苏鼎大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6亿元,实现了连云港市私营企业规模过亿元的零的突破,江苏鼎大集团有限公司也成为连云港市到目前为止最大的私营企业。

3、经营领域逐步拓宽,工业占据主体地位

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行业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民营企业除了分布在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以外,还延伸到旅游、学校、医院、养老院、公园、电子商务及中介代理等各个领域。上海云间房开公司与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正式进军拆迁改造领域,开创了连云港市民间资本参与城市改造的先河。连云港信元投资担保公司是目前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民资控股专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达4000万元,连云港市的融资担保体系更进一步的健全。

私营工业占据了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到9月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253户,实现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有10家,其中江苏汤沟酒业有限公司、江苏新金花集团、江苏金山肥业有限公司三家产值过亿元。全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43.03亿元,同比增长38.8,高出全市工业生产增幅6.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24.3,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7.9个百分点;完成增加值10.30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37.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11亿元,增长40.9,高出全市增速3.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17亿元,增长41.9,高出全市增速19.4个百分点。

4、外贸出口增长迅速,集聚态势日趋明显

民营企业发展外向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到9月末,全市已有90家民营企业有出口实绩,比上年同期增加60家。前三季度,全市民营企业完成出口总额0.86亿美元,增长75.4,比全市增速快47.3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6.6。

民营工业加快向园区集中。围绕化学工业、硅资源加工、海产品加工等行业,建立了一批民营经济园。灌南县与江苏亚邦化工集团共同投资兴建的堆沟港化学工业园,自去年5月份建设以来,已引进项目超过40个,总投资超过20亿元,成为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集聚地。

5、民营企业活力显现,整体效益逐步提高

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效益全面提高,税源逐步扩大,使全市私营个体经济的税收收入保持强劲增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入库税金3.39亿元,同比增长44.1,高出全市财政收入增速10.2个百分点。其中,私营经济完成入库税金为1.95亿元,增长83.9,显示出强大的活力。

民营经济领域已经成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到9月末,全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为18.1万人,新增就业人员1.15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47人,社会效益也越来越突出。

6、民间投资增势强劲,主导地位已经确立

由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走低,前3季度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11.8,但这没有影响民营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民间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3季度,全社会民间投资完成97.54亿元,同比增长43.0,增幅高出全社会投资3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份额稳步上升,国有投资独领风骚的格局被打破,民间投资在全市全社会投资中的主导地位逐步确立。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已达55.1。

三、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意义

民营经济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逐步成为连云港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经济支柱,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1、民营经济拓宽了就业渠道

随着连云港市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步伐,民营经济为国有经济顺利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的就业空间明显缩小,外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就业数量基本稳定,只有民营经济就业人员呈逐年上升势头,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领域,是连云港市劳动力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到目前为止,连云港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就业的潜力还很大。

2、民营经济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

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城乡居民提高收入增加了一条有效途径。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82元,其中人均经营净收入为643元,比上年增长了近3倍。全市农村私营个体企业有29230家,实现营业收入达275.98亿元,利润10.82亿元,为全市农民增收、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做出了较大贡献。

3、民营经济推动了企业改制创新

民营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市场竞争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国有和集体企业观念的更新、机制的转变和体制的创新。全市已有许多民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中小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盘活了国有和集体的大部分资产,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改制工作。

4、民营经济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近年来,民营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成为全市工业经济领域的生力军。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全市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5、民营经济加快了城市化脚步

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打工或创业,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提升,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城市面貌,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6、民营经济提高了经济外向度

民营企业不仅开拓国内市场,而且努力挺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国际交往的意识不断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不断提高,提高了全市经济外向化程度,加快了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

四、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较快,但发展中也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

1、民营企业素质不高,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体表现在:一是私营个体企业业主大多学历不高,许多经营者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和市场决策能力,追求目标短期化,没有干大事业的气魄,影响了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二是部分私营业主仍采用作坊式管理方式和家庭式管理手段,没有健全的财务、统计报表制度,也没有严格的核算和管理制度,既影响了企业信用的建立,也使企业经营起伏波动较大,更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多数企业未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职工整体素质不高,也制约了企业经营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2、业主管理水平偏低,开拓创新精神不足。企业内部缺乏民主与约束机制,用人机制陈旧,企业业主偏重经验而缺少创新,基本是“有管无理、有战无术、有销无营”状况。一些私营企业经营者目光短浅,满足于一点点蝇头小利,不思进取。特别是有一些改制企业,经营者存在短期行为,拚设备、拚消耗,不愿投资扩大再生产,不愿进行技术改造。还有一些私营企业经营者法制意识淡薄,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私营企业家开拓意识不强,客观上造成了私营企业竞争力低下,严重地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3、民营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差。尽管近年来连云港市民营企业规模正在逐步壮大,但相比较而言规模仍然偏小。2003年,全市民营经济注册资本平均每家只有12万元,全市资产过5000万元的8家私营企业、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9家私营企业都是由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私营企业的原始积累较小,使用的设备大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淘汰下来的陈旧设备,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十分有限,市场竞争力差,企业发展能力不强,易于解体,不太稳定。2003年8304家私营企业中当年新增2156家,而2002年底全市共有私营企业6762家,一年中全市有614家私营企业因为各种原因或破产或关门。

4、民营企业融资难,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企业融资靠银行贷款很难,民间借贷风险大,成本高,私营业主大部分精力在组织资金,维持简单再生产,规模难以扩张,效益无法提高。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有效资产不多,符合抵押资产较少,难以达到抵押贷款条件。一些企业的产品市场前景虽然看好,却苦于资金不足而难以扩大再生产,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重要因素。到9月末,全市私营个体企业从银行中的贷款为2.02亿元,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0.7。这有限的资金支持对于私营个体企业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5、传统行业比重大,科技型企业少。目前连云港市民营经济中优势产业、行业与项目较少,抵抗风险、持续发展能力较低。大多数民营企业集中于商业贸易、餐饮娱乐、运输修理、简单加工等几个领域,科技含量较低、市场占有率低,产品寿命和市场份额的预期风险较高。而从事产品开发、高新技术、出口创汇的比较少。而浙江有60以上的私营企业集中在制造业,纺织、服装、皮制品、金属制品等行业,其众多产品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产业带。

6、政策落实困难,经营环境不尽人意。近几年,连云港市大力整治投资发展软环境,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但仍有一些难如人意的地方,机关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存在,民营企业用地、户口申报、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仍受到一定限制。一方面,相对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仍然受到歧视,民营企业经营的行业限制范围大,在建设用地、银行贷款和税收等方面也多有不如。同时,由于体制、观念上的原因,一些政策很难落实到位,使民营企业难以平等地参与竞争。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经营环境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尽管连云港市近几年都把整治投资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重头戏,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各种变相收费项目名目繁多,收费标准和范围随意性大。

五、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思路

根据连云港市实际情况,民营经济发展应该从这样的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方面,产业的选择

民营经济的发展与自然资源、区域经济基础、社会背景、区域人文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倾斜有很大的关联性。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如何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产业问题非常重要。产业总的要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应该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在产业定位上、在产业技术上不一定都要追求最高,而应该是最合适的。创业初期首先要立足现实,可以选择技术要求不太高、便于制造或模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不太高便于从农村获得剩余劳动力的产业;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且周转能够比较快的产业;选择比较容易进入市场能够较快获得广阔市场空间的产业。

第二方面,企业规模的选择

民营企业规模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资产上,或者从销售收入上讲,民营企业的规模都普遍较小。但是,如果把企业要上规模当作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的话,就有可能徒劳无功,甚至会给经济发展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我们知道,民营经济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绝大部分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它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如果硬是让它们舍弃自身的比较优势,而盲目上项目、扩大资产规模,力不从心地接收很多人就业,把规模搞大,那么大多数企业离破产和倒闭的期限也就不会太远了。对待民营企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待。对于有条件做大做强的民营企业要全力支持其发展,对于市场发展前景不是那么广阔、产品技术含量不是那么高的民营企业不能拔苗助长。要有重点的培育、扶持一部分大企业,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产业组织,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第三方面,企业制度的选择

民营企业家族化管理制度在创业初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是由其特定环境、特定条件决定的。许多民营企业正是靠家族化组合,战胜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实现了企业由小到大的快速成长。然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是继续坚持“家族化”管理还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呢?不容讳言,现在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实行的是家族管理,其管理素质差、水平低,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要求。民营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已经形成一个共识,但不能实行“一刀切”。只有生产经营形式特别复杂,企业的规模已经很大,其中内部专业分工也细化的情况下,才应当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第四方面,工商互动发展问题

工业与商业的互动发展,形象地讲就是大商品、大市场、大流通。以浙江为例,全省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四千多个,商品交易市场中近90的经营户是个体私营企业。商品交易市场特别是专业市场与区域经济特别是专业加工群体互为依托,滚动发展,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传统工业基础上的产业催发市场,或是专业市场带动产业,联动发展,使浙江个体私营经济区域产业特色十分明显。这是我们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六、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近年来全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上升,无论经济基础还是发展环境都有了较大进步,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第一,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环境优,发展快,环境差,发展慢,这是经很多地区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一要优化政策环境,尽快清理并取消那些不平等政策,落实民营企业本应享有的国民待遇,在政策上体现公平、公正和一视同仁,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二要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强化服务意识,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主动服务、热情服务、优质服务。三要优化市场环境,建立一种自强、自律、诚信、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机制,为遵纪守法的民营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促成市场正当有序的竞争。四要优化法制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主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护力度,让民营企业主能安心进行生产经营。

第二、进一步搞好整体规划,明确发展重点

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根本战略,制定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选择一些重点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率先突破,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从局部到全部,从个体到整体,在全市形成燎原之势。要充分利用中心地区的“波及效应”和“扩散效应”,推进民营经济的聚集化过程。要重点发展有传统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民营服务业、信息产业、旅游业和高科技产业。要选择已成为龙头企业和支柱的大型企业、有发展潜力和填补产业空白的中小企业、外向型和科技型企业作为重点企业进行培植。要重点扶持已列为重点支持发展目录的产品、出口创汇产品、高精尖技术产品和本地资源丰富的工业制成品等。

第三,进一步加强载体建设,搭建发展平台

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发展民营经济的必然选择。要根据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不同条件,科学制定和完善园区的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园区,努力使园区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企业集群和特色产业板块。

第四,进一步做好招引工作,拓展项目来源

如果按照早期温州那样的发展模式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话,想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必须实施超常举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来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动员优势企业、骨干企业参与招商,使其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完善基础资料,排出重点项目,增强针对性,提高成功率。针对重点地区开展多层次的招商活动,做足做细做实招商工作,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第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突破制约瓶颈

对民营企业要在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使之尽快壮大起来。在技改补贴方面,把民营企业的技改补贴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在建设项目方面,除国防以外的建设项目,民营企业都可以参与建设。在生产经营用地方面,要让民营企业参与竞标。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对民营企业申请对外经营权、开展进出口业务、招商引资、对外投资,都应大力支持。在人才引进方面,支持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民营企业兼职和承包技术项目,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除享受该企业的待遇外,国家给予其他企业的优惠政策,也应同样享受。在税收方面,对民营企业从事国家鼓励的产业,以及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安排下岗职工就业,要给予税收减免。

特别是在融资方面,要积极建立担保机构,设立担保基金,为民营企业信贷提供担保服务。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是民营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民营企业却又很难得到贷款。从金融部门来看,目前国家的有关政策及金融法规在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方面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贷款审批、检查手续复杂,可操作性不强,难以适应民营企业贷款需求分散、量小、时间急的特点。从民营企业来看,绝大多数处于创业期,信用差、抵押和担保不足,金融部门为了规避信贷风险对民营企业贷款比较谨慎,甚至是拒贷。一方面银行资金难找出路,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得不到必要的发展资金。因此,政府部门应在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建立一条渠道,加强两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合作,突破民营企业的资金制约瓶颈,增强民营企业的发展后劲。

第六,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鼓励开拓创新

民营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发展,重要的是要加强民营企业家的培训,提高他们经营管理的素质。在企业的原始积累阶段,民营企业重视物质资本包括资金、技术等的积累,而对于人力资源这一软资本却投入很少。而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转型、提升的加速,人才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有了人才就能够实施科技开发,进行开拓创新。民营企业要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借助其科研力量合作开发项目;要积极购买专利技术,缩短技术开发周期,减少技术投入,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转化能力,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参入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下载对江苏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探讨分析_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江苏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探讨分析_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江苏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探讨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近乎绝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从萌芽到逐渐发展壮大......

    关于加快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精)

    关于加快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根据市政协主席会议安排,董汉清、徐晔宇副主席带队,组织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市工商联、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等单位......

    民营经济发展材料

    优化环境 强化措施 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近年来,我镇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有效手段,不断强化措施,优化环境,全镇民......

    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 【政策导向】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

    民营经济发展

    浅析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纵观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历尽曲折,真可谓好事多磨,这是一个中国人民自主探求富国强民之路的艰辛历程,这是一个凝聚了几代人的青春和......

    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分析

    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分析 一、申报条件 (一)在我市行政区域内除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和外资企业以外的,依法登记注册设立的各种形式的规模(限额)以上独立法人企业。 (二)具有......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工作总结及思路(推荐)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工作总结及思路 现将xx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主要职能、一年来的主要工作、今后工作思路及一些建议,作如下汇报: 一、创建“十大平台”,促进民企发展: 我会从20......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按照《关于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狠抓服务促发展,努力加快了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