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2014年春季小麦管理意见

时间:2019-05-14 08:1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睢县2014年春季小麦管理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睢县2014年春季小麦管理意见》。

第一篇:睢县2014年春季小麦管理意见

睢县2014年春季小麦管理意见

针对睢县今年小麦生产特点和存在问题,今年春季管理要坚持“快管早管巧管,科学支招,因地制宜,精细管理”的指导思想,尽快抗旱浇麦解除旱情,“及早”抓好病虫害防控,从思想认识上早到位,从物质储备上早准备,从行动措施上早实施,确保病虫害小发生,少危害,甚至不发生、不危害;突出强化“巧”施肥,分类指导分类管理,促弱苗长根增蘖,稳壮苗、促分蘖,调节群体个体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增加一类田比例,减小二、三类田比例,确保多成穗、成大穗,减灾抗灾夺丰收。

一、适时普遍进行中耕

目前小麦尽管一、二类田比例大,但个体发育比常年稍差,苗龄偏小,适时及早进行中耕有利于促进早发、稳长,气温回升到零度以上后即可进行中耕。中耕既可以破除土壤板结、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发育,使小麦稳健生长,也可以起到进一步除草作用,同时对于控制春季旺长,防止后期倒伏都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播种偏早,播量偏大,群体较大,生长过快的地块,更要注意适时进行中耕,防止旺长,促进壮苗稳壮;对于弱苗地块进行中耕,有利于促弱转壮。中耕要根据不同地块小麦生长情况掌握中耕深浅度:对于小麦生长偏弱、群体偏下地块要浅中耕、细中耕,深度以3~4厘米为宜;对于群体偏大、生长偏旺地块要适当深中耕、勤中耕,深度以5~7厘米为宜。对于有明显旺长趋势的麦田,可以在返青初期采取中耕与镇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控制旺长。

二、及早搞好小麦病虫害草综合防治

由于冬季气温比常年偏高,越冬病虫害基数偏大,使今年春季小麦病虫害发生危害几率大大增加。从全县大面积小麦田间调查来看,小麦地下害虫、小麦红蜘蛛、蚜虫、小麦纹枯病、小麦茎基腐病、小麦全蚀病等许多病虫害发生和危害较常年有明显的偏早偏重发生趋势,春季温度回升后,各种病虫害将加快加重发生发展,应根据不同地块病虫害发生情况,加强在小麦返青初期尽早采取针对性措施搞好防控。对于小麦纹枯病、小麦茎基腐病等病害的防治,每667平方米可以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克加水40~50千克进行顺垄喷施,也可以用25%丙环唑乳油4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克或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或30%苯醚甲环唑乳油20毫升,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施。对于蚜虫的防治,每667平方米可以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或10%稀啶虫胺水剂15毫升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毫升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7克,兑水30~40千克均匀喷施。对于红蜘蛛的防治,每667平方米可以用10%扫满可湿性粉剂20克或20%哒螨灵乳油30毫升或40%三唑磷乳油30克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毫升,兑水40~50千克均匀喷施。对于小麦地下害虫如金针虫、蛴螬、蝼蛄重发地块,可以在地下害虫开始活动时,每667平方米用40%辛硫磷乳油300克加水240千克,或20%毒死蜱600克加水330千克顺麦垄浇灌;对于蝼蛄重发区,也可以用3%辛硫磷胶囊剂150~200克拌麦麸等饵料5千克左右,或50%辛硫磷乳油50~100克拌饵料3~4千克,顺麦垄于傍晚撒在田间,每667平方米2~3千克。防病治虫药剂可以混合使用,起到一喷多防的作用,但在配制药液时,一定要分别进行二次稀释,混合均匀,喷洒时做到喷洒一致,不重喷不漏喷,同时,积极采取统防统治措施,以提高防治效果。

三、分类科学巧施肥

对于一、二类麦田应实施氮肥后移,在起身期追肥,部分地力水平较高地块,在拔节中期追肥,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17.5千克,可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生育后期旗叶的光合作用持续期和根系活力,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获得更高产量;对于小麦群体不足、个体发育偏弱地块应采取分次施肥措施,在小麦返青初期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7.5千克,到起身期再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2.5千克。对于底肥使用磷钾肥不足的地块,可以在小麦返青初期补施磷钾肥,每667平方米追施过磷酸钙25~5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

四、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止晚霜冻害

晚霜冻害在睢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年份已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灾害之一,

第二篇:2019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2019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今年我县小麦生产,由于秋种期间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播种进度快,适播面积大,播种基础好,冬前苗情明显好于去年和常年,是近几年来苗情较好的一年。主要特点:群体合理,个体比较健壮。全县小麦平均亩茎数63.31万,单株分蘖2.4个,三叶以上大蘖1.85个,主茎叶片数4.12片,平均次生根3.7条。其中一类苗面积62.1万亩,占45.7%,比去年增加5.9万亩,平均亩茎数77.44万,单株分蘖3.11个,次生根4.6条。二类苗面积40.9万亩,比去年增加1.9万亩,占30.1%,平均亩茎数55.8万,单株分蘖2.09个,次生根4.06条。三类苗面积21.6万亩,占15.9%,平均亩茎数38.6万,单株分蘖1.37个,次生根2.1条,分别较上年减少0.7万、0.09个、0.14条。旺苗面积11.2万亩,比上年减少4.2万,占8.3%。一二类苗和旺苗面积较去年增加,三类苗面积减少。

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一是部分地块播量偏大,播期偏早,有旺长趋势。二是部分地块由于整地质量较差,田间坷垃较多,缺苗断垄现象比较严重。三是部分麦田遭受不同程度冻害。受去年11月下旬大幅降温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块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四是部分地块病虫草害较重,尤其是个别地块地下害虫和杂草发生程度较重。

针对目前我县小麦苗情特点,春季田间管理应立足于“控旺长,防春冻,早除草,巧施肥”的指导思想,突出分类管理,构建各类麦田的合理群体结构,搭好丰产架子。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一、镇压划锄,保墒抗旱控旺长

春季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使经过冬季冻融疏松了的土壤表土层沉实,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减少水分蒸发。因此,对于吊根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导致土壤暄松的地块,一定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以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附近冻伤麦苗;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在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的作用;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前后镇压,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长,起到控旺转壮作用。

划锄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灭草等效果。早春划锄最好和镇压结合起来,一般是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作用。

二、适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

麦田除草最好在冬前进行,但受冬前降水、降温天气的影响,我县冬前化学除草面积相对较少。因此,适时搞好春季化学除草工作尤为重要。春季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要在小麦返青初期及早除草。杂草越小除草效果越好。早春气温波动大,除草前应关注气象预报,喷药前后3天不宜有强降温天气(最低温0℃以下)。白天喷施除草剂时气温要高于10℃(日平均气温8℃以上),这不仅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也可避免发生药害。某些除草剂春季施用过晚,易产生药害和残留,春天化学除草不要晚于3月底。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记载的防除对象和推荐剂量使用除草剂,过量使用易产生药害。针对我县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可选择如下除草剂:

双子叶杂草中,以播娘蒿、荠菜、藜为主的麦田,可亩用50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6g,或者亩用56%

2甲4氯钠可溶粉剂100~140g。以猪殃殃为主的麦田,可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70毫升或5.8%双氟·唑嘧胺乳油10毫升,也可选用氟氯吡啶酯、麦草畏、唑草酮或苄嘧磺隆等。

单子叶杂草中,玉米茬麦田以雀麦、节节麦为主。防除雀麦可亩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9~12.5g、或者30g/L甲基二磺隆悬浮剂25~30g、或者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4g。防除节节麦可亩用30g/L甲基二磺隆悬浮剂25~30g。

以上药剂进行茎叶喷雾防治。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或者选用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春季麦田化学除草易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

三、分类指导,科学施肥浇水

春季肥水管理是调控群体和个体的关键措施,各乡镇一定要因地因苗管理,突出分类指导。

(一)旺长麦田

旺苗麦田一般年前亩茎数达80万以上。这类麦田由于群体较大,叶片细长,拔节期以后,容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从而招致倒伏。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1.镇压。返青期至起身期镇压可有效抑制分蘖增生和基部节间过度伸长,调节群体结构合理,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是控旺苗转壮的重要技术措施。注意在上午霜冻消除露水消失后再镇压。旺长严重地块可每隔一周左右镇压一次,共镇压2~3次。

2.喷施化控剂。过旺麦田,在小麦起身期前后喷施“壮丰安”、“麦巨金”等化控剂,可抑制基部节间伸长,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一般亩用量30~40毫升,对水30千克,叶面喷雾。

3.因苗确定春季追肥浇水时间。对于年前植株营养体生长过旺,地力消耗过大,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可在起身期追肥浇水,防止过旺苗转弱苗;对于没有出现脱肥现象的过旺麦田,早春不要急于施肥浇水,应在镇压和喷施化控剂等控制措施的基础上,将追肥时期推迟到拔节后期,一般施肥量为亩追尿素15千克左右。

(二)一类麦田

一类麦田的冬前群体一般为每亩60万~80万,多属于壮苗麦田。在管理措施上,要突出氮肥后移。

对地力水平较高,群体70万~8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以获得更高产量;对地力水平一般,群体60万~7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千克左右。

(三)二类麦田

二类麦田的冬前群体一般为每亩45万~60万,属于弱苗和壮苗之间的过渡类型。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冬春分蘖的成穗率。

地力水平较高,群体55万~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以后、拔节以前追肥浇水;地力水平一般,群体45万~55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

(四)三类麦田

三类麦田一般每亩群体小于45万,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田间管理应以促为主。一般在早春表层土化冻2厘米时开始划锄,拔节前力争划锄2~3遍,增温促早发。同时,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早追施氮素化肥和磷肥,促根增蘖保穗数。只要墒情尚可,应尽量避免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土壤透气性延缓麦苗生长发育。

(五)冻害麦田

对于冬前和越冬期冻害较重的麦田,要立足“早管促早发”的原则,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是早春适时搂麦或划锄,去除枯叶,改善麦田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新生叶加快生长。二是在土壤解冻后及时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5千克左右,缺磷地块亩施氮磷复合肥20千克左右,促进小分蘖成穗;三是在返青期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分蘖的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四是在拔节期再根据苗情酌情追施氮肥或氮磷复合肥,提高穗粒数。

四、精准用药,绿色防控病虫害

返青拔节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的危害盛期,也是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根茎部病害的侵染扩展高峰期,要抓住这一多种病虫混合集中发生的关键时期,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选用对路杀虫剂与杀菌剂混用,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要精准用药,尽量做到绿色防控。麦蜘蛛在上午10:00以前或下午4:00以后活动旺盛,此时防治效果较好,可亩用5%阿维菌素悬浮剂4~8g或4%联苯菊酯微乳剂30~50mL;防治纹枯病、根腐病可选用18.7%杨彩悬乳剂每亩50~70毫升对水75~100千克或24%噻呋酰胺悬浮剂,每亩20毫升对水75~100千克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8%乐斯本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每亩40~50毫升对水75~100千克喷麦茎基部;防治小麦吸浆虫可在4月上中旬亩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1.5千克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200毫升兑细砂或细沙土30~40千克撒施地面并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以上病虫混合发生可采用对路药剂一次混合施药防治。

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止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我县早春常发灾害。防止早春冻害最有效措施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因此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在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以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因此,有浇灌条件的地区,在寒潮来前浇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

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另外还有小麦蘖芽可以长成分蘖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因此,若早春一旦发生冻害,就要及时进行补救。主要补救措施:一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左右;二是及时适量浇水,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平衡植株水分状况,使小分蘖尽快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第三篇:2017年全市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2017年全市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今年我市小麦生产,播种基础较好,墒情适宜,播种质量高,冬前田间管理到位,冬前苗情明显好于去年,是近几年来苗情较好的一年。据冬前调查,苗情主要特点:一是群体合理,个体比较健壮。全市小麦平均亩茎数为61.7万,单株分蘖为3.8个,主茎叶片数平均为6.2片,单株次生根为5.7条,分别比上年增5.9万、0.4个、0.6片、0.8条。二是一、二类苗增加,三类苗减少。全市270.3亩小麦,一类苗占播种面积的64.76%,比去年增加了1.58个百分点;二类苗占播种面积的28.47%,比去年增加了0.07个百分点;三类苗占播种面积的6.01%,比去年减少了2.19个百分点;旺苗占播种面积的0.76%,比去年增加了0.56个百分点。三是墒情好。播种后全市降雨量偏多,目前墒情较好。主要不利因素:一是部分麦田出现旺长。由于今年玉米收获偏早,播种时墒情好,个别地块播种早,播量偏大,部分麦田出现旺长现象。二是冬前化学除草面积少,地下害虫和草害有所发生。受去年11月下旬雨雪降温,影响了开展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冬前化学除草面积少。部分地块地下害虫和草害较重。三是部分麦田遭受不同程度冻害。受去年11月下旬大幅降温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块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特别一些弱冬性小麦冻害较重。针对我市当前小麦苗情特点,春季田间管理要立足“控旺防冻,早除草,合理肥水”,突出分类管理,构建各类麦田的合理群体结构,搭好丰产架子。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一、镇压划锄,控旺保墒

春季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使经过冬季冻融疏松了的土壤表土层沉实,让土壤与小麦根系接触紧密,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减少水分蒸发。对于吊根苗、旺长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土壤悬松的地块,一定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以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附近冻伤麦苗;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在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作用;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前后镇压,抑制地上部生长,起控旺转壮作用。

划锄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灭草等效果。划锄要和镇压结合起来,一般是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作用。

二、适时化学除草,控制草害发生

冬前降温较早,雨雪偏多,致全市麦田化学除草面积较小,有利于杂草生长,各地要高度重视除草工作。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要抓住春季防除适期,及时开展化学除草。要注意在适期内尽量提前,以免形成药害和残留。春季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要在小麦返青初期及早除草,杂草越小除草效果越好。早春气温波动大,除草前应关注气象预报,喷药前后3天不宜有强降温天气(最低温0℃以下)。白天喷施除草剂时气温要高于10℃(日平均气温8℃以上),这不仅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也可避免发生药害。某些除草剂春季施用过晚,易产生药害和残留,春天化学除草不要晚于3月底。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记载的防除对象和推荐剂量使用除草剂,过量使用易产生药害。

对以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克或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加水喷雾防治,对抗性双子叶杂草猪殃殃为主的麦田,可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70毫升或5.8%双氟•唑嘧胺乳油10毫升防治。

对单子叶禾本科杂草重的可亩用30g/L甲基二磺隆悬浮剂25~30g或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每亩60~70毫升,茎叶喷雾防治,对抗性单子叶杂草雀麦为主的麦田,可亩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9~12.5g或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4g防治。

以上药剂进行茎叶喷雾防治。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或者选用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春季麦田化学除草易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

三、科学运筹肥水,分类指导,保壮控旺促弱 今年我市春季麦田管理要因地因苗制宜,突出分类指导,科学运筹肥水,调控群体与个体,为今年小麦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一)旺长麦田

旺苗麦田一般冬前亩群体达80万以上。这类麦田由于群体较大,叶片细长,拔节期以后,容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从而导致倒伏。因此,春季管理应采取以控为主的措施。

1、适时镇压。小麦返青期至起身期镇压,是控旺转壮的有效措施。每隔7~10天镇压一次,镇压2~3次。

2、搞好化控。在小麦起身期前后喷施“壮丰安”、“麦巨金”等化控剂,可抑制基部节间伸长,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一般亩用量30~40毫升,兑水30千克,叶面喷雾。

3、适时追肥浇水。因苗确定春季追肥浇水时间。对于冬前植株营养体生长过旺,地力消耗过大,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可在起身期追肥浇水,防止旺苗转弱苗;对于没有出现脱肥现象的过旺麦田,早春不要急于施肥浇水,应在镇压、划锄和喷施化控剂等控制措施的基础上,将追肥时期推迟到拔节后期,一般施肥量为亩追尿素15~20千克。

(二)一类麦田 一类麦田的冬前群体一般为每亩60万~80万,多属于壮苗麦田。在管理措施上,要突出氮肥后移。

对地力水平较高,亩群体70万~8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以获得更高产量;对地力水平一般,亩群体60万~7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20千克。

(三)二类麦田

二类麦田的冬前群体一般为每亩45万~60万,属于弱苗和壮苗之间的过渡类型。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地力水平较高,亩群体55万~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以后、拔节以前追肥浇水;地力水平一般,亩群体45万~55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千克。

(四)三类麦田

三类麦田的冬前群体一般每亩小于45万,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田间管理应以促为主。

通过“早划锄、早追肥”等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一般在早春表层土化冻2厘米时开始划锄,拔节前力争划锄2~3遍,增温促早发。只要墒情尚可,应尽量避免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土壤透气性延缓麦苗生长发育。一般情况下,春季追肥应分为两次:第一次于返青中期,5厘米地温5℃左右时开始,亩施尿素8~10千克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第二次于拔节期进行,亩施尿素5~7千克,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

(五)旱地麦田

旱地麦田由于没有水浇条件,应在早春土壤化冻后抓紧进行镇压划锄、顶凌耙耱等,以提墒、保墒。弱苗麦田,要在土壤返浆后,借墒施入氮素化肥,促苗早发;壮苗麦田,应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间降雨后,抓紧借雨追肥。亩追施尿素12~15千克。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在氮肥中配施磷酸二铵,促根下扎,提高抗旱能力。

(六)冻害麦田

对于冻害较重的麦田,要本着“早管促早发”的原则,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是早春适时搂麦或划锄,去除枯叶,改善麦田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新生叶加快生长。二是在土壤解冻后及时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20千克左右,缺磷地块亩施氮磷复合肥30千克左右,促进麦苗快发快长;三是在返青期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分蘖的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四是在拔节期再根据苗情酌情追施氮肥或氮磷复合肥,提高穗粒数。

四、搞好测报,精准用药,绿色防控病虫害

春季是各种病虫害多发的季节。各地一定要搞好测报工作,及早备好药剂、药械,抓住多种病虫混合集中发生的关键时期,精准用药,绿色防控病虫害。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选用对路杀虫剂与杀菌剂混用,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

返青拔节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的危害盛期,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的侵染扩展高峰期,要抓住这一多种病虫混合集中发生的关键时期,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选用对路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防治麦蜘蛛可用0.9%阿维菌素3000倍液或15%哒螨灵(哒螨酮)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岗霉素每亩150~200毫升兑水75~100千克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8%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亩40~50毫升兑水75~100千克喷麦茎基部;防治小麦吸浆虫可在4月上中旬亩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1.5千克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200毫升兑细砂或细沙土30~40千克撒施地面并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以上病虫混合发生可采用对路药剂一次混合施药防治。

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止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我市早春常发灾害。防止早春冻害最有效措施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浇水。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所以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在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以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因此,有浇灌条件的地区,在寒潮来前浇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

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将全部分蘖冻死,另外还有小麦蘖芽可以长成分蘖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因此,若早春一旦发生冻害,就要及时进行补救。主要补救措施:一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左右;二是及时适量浇水,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平衡植株水分状况,使小分蘖尽快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

六、加大宣传力度,严禁牲畜啃青

啃青不仅影响小麦光合作用,还容易加重小麦冻害,严重者将麦苗连根拔出,造成死苗,减产非常显著。针对今年我市部分麦田群体不足,个体较弱的现状,各地一定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宣传,坚决杜绝麦田啃青。

第四篇:2018年邢台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附件

2018年邢台市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为及时准确掌握全市小麦越冬后的情况,因地制宜搞好小麦春季管理,市农业局组织部分农业专家,深入到柏乡、隆尧、任县等县麦田,对当前小麦苗情和麦田墒情进行了重点考察。结合各县(市、区)小麦苗情监测结果,提出2018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一、当前小麦生产形势

(一)苗情特点

去年秋季我市小麦播种期间,遇到两次较大范围的较强降水过程,造成部分地块小麦播种推迟,播期拉长。小麦播种以来,平均气温接近常年,但日照时数偏少,4个月无有效降水,小麦群体和个体发育综合指标不如上年。从考察结果看,目前全市小麦苗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类苗比例偏小

全市522.9万亩小麦,其中一类苗面积184.6万亩,占播种总面积的35.3%,较上年同期减少18.8个百分点;二类苗面积276.6万亩,占播种总面积的52.9%,较上年同期增加13.4个百分点;三类苗面积60.1万亩,占播种总面积的11.5 %,较上年同期增加5.7个百分点;旺苗面积1.6万亩,占播种总面积的0.3%,较上年同期减少0.3个百分点。

2、群体和个体指标均低于去年

全市麦田亩基本苗25.8万,与去年基本持平;亩茎数63.3万,较上年同期减11.9万;亩3叶大蘖数32万,较上年同期减19.7万;主茎叶龄4.7,较上年同期减1;单株茎蘖数2.5个,较上年同期减0.9个;单株次生根3条,较上年同期减1.1条。

3、小麦越冬冻害情况

今年小麦越冬期气温整体与常年接近,属于正常年份。大部分麦田出现轻度冻害,叶片部分受冻发黄干枯,少数麦田因表墒较差,出现叶片青枯。基本上未出现死苗死蘖现象。总体上看,今年小麦冬季冻害重于上年,但是和常年相近。

(二)麦田墒情

去年10月我市麦播期间,连续出现两次大范围强降雨,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88.9mm,有效补充了土壤深层底墒。从11月份起,我市各县(市、区)降水异常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1.0mm, 大部分县(市)较常年偏少5~10成,越冬期大部分麦区无有效降水。

据监测,全市冬前浇冻水面积146万亩,该部分麦田底墒和表墒均较为适宜小麦返青生长;部分未浇越冬水的地块,土壤虽底墒良好,但表墒较差,土壤板结较为严重。其中壤土地干土层达3~5cm,0~20cm土层相对含水量在50%左右;粘壤土干土层达5cm以上,0~20cm土层相对含水量在45%左右。

(三)返青时间

根据当前及近期气温预测情况,预计今年小麦返青时间在3月上旬,较去年偏晚15天左右,较常年偏晚7~10天。

二、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措施

针对当前的小麦苗情特点,今年小麦春季管理要立足于“早”,重点在“促”,通过分类管理,促进小麦及早返青生长,力争小麦分蘖多成穗。重点抓好以下五项措施的落实。

(一)及早镇压,保墒增温促早发

对于整地质量较差、未进行播后镇压、表墒不足的麦田,在小麦返青前后,选择晴天下午进行镇压,以破除板结、弥补裂缝、踏实土壤、上松下实,起到提墒保墒增温抗旱促早发作用。

(二)突出抓好春季肥水适时管理

今年小麦群体偏小、苗情偏弱是主要矛盾,春季肥水管理要适当早管、以促为主、促控结合。对于土壤相对湿度低于45%、干土层较厚的麦田,小麦返青后要采取小水慢灌或微灌的方式浇好“保命水”,促进小麦次生根生长;群体偏小(返青期亩茎数在60万以下)或墒情较差的麦田,第一次肥水管理要提前到起身期前(3月10~20日)进行,促中等分蘖成穗,增加亩穗数;对于群体适中、墒情适宜的主体麦田,第一次肥水应在起身至拔节期(3月20日~4月5日)进行。结合浇水,各类麦田一般亩追尿素15~20公斤。

(三)突出抓好杂草化除

大部分麦田因播种偏晚,冬前苗小而未进行化学除草。要抓

住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前这一关键时期,搞好麦田杂草化学防治。对阔叶杂草,可用20%使它隆乳油、75%苯磺隆干悬浮剂,或与20% 2甲4氯水剂混配进行防除。对看麦娘、雀麦等禾本科杂草,可用70%氟唑磺隆(彪虎)水分散粒剂、7.5%啶磺草胺(优先)水分散粒剂、15%炔草酸(麦极)可湿性粉剂防治。节节麦发生地块,春季不宜再采用化学除治,应采取人工除草。除治禾本科杂草宜早不宜晚,应在起身前期进行。

(四)及时防治小麦病虫害

受冻及黄弱苗麦田易受红蜘蛛危害,小麦返青后重点搞好红蜘蛛、根腐病、纹枯病的综合防治;在4月中下旬,重点抓好小麦吸浆虫的蛹期防治;小麦中后期要强化“一喷三防”技术措施的落实。

(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止早春冻害

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可能出现的“倒春寒”等气象灾害,要及早做好预防措施及灾后补救措施。在大幅降温前及时灌水,平抑地温,预防冻害。冻害发生后,可根据冻害发生程度,采取中耕锄划、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追施尿素和磷酸二铵等措施分类管理,减少损失。

第五篇:2021年XX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2021年XX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今年我县小麦播种质量较好,冬前降水较多,土壤墒情普遍较好,小麦冬前苗情较好。据冬前调查,全县一类苗73.0万亩,占全县的66.91%;二类苗33.1万亩,占全县的30.34%;三类苗3.0万亩,占全县的2.75%。越冬以来,我县降水偏少,强冷空气和寒潮天气频繁,综合气象、苗情等方面来看,全县小麦苗情总体群体适中,个别地块长势偏弱,今年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小麦遭受了不同程度冻害。二是土壤表墒不足,部分未浇越冬水的麦田即将显现旱象。三是部分麦田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地块杂草发生密度较大。四是冬前病虫草害基数较大,预计春季偏重发生。

针对目前我县小麦苗情、墒情和病虫草害发生特点,春季麦田管理要立足“早”“促”和“防”,要及早谋划,早行动、争主动,以促弱苗升级转化,促分蘖增穗为重点,防“倒春寒”、防“低温冻害”为首要任务,坚持因苗分类管理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提高麦苗群、个体质量,搭好丰产架子,奠定夏粮丰收基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技术措施:

一、适时镇压划锄,保墒增温促早发

由于冬季降水偏少,没浇越冬水,整地粗放的麦田表墒较差,开春以后,随着温度升高,土壤蒸发量加大,如果春季降水不足,很容易引起大面积干旱发生。预防春季干旱,关键是保住地下墒。划锄可有效保墒增温促早发,对群体偏小、个体偏弱、发生冻害的麦田效果尤为显著。在早春表土化冻2厘米时(顶凌期)对各类麦田进行划锄,以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地表温度,消灭越冬杂草。在春季浇水或雨后也要适时划锄。划锄时要切实做到划细、划匀、划平、划透,不留坷垃,不压麦苗,不漏杂草,以提高划锄效果。

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减少水分蒸发,提升地温,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提高植株抗旱、抗寒能力,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促苗早发稳长。对于吊根苗和田间坷垃较多、秸秆还田质量不高导致土壤暄松的麦田,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的作用;对长势过旺麦田,要在起身期前后镇压,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下扎,起到控旺转壮的作用。早春镇压和划锄结合起来,先压后锄,达到土层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效果更好。

二、因苗分类管理,科学肥水运筹

(一)受冻麦田

对于越冬期冻害较重的麦田,要立足“早管促早发”的原则,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是早春适时划锄,去除枯叶,改善麦田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新生叶加快生长;二是待土壤解冻后及时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20千克左右,缺磷地块亩施氮磷复合肥30千克左右,促进麦苗快发快长;三是在起身至拔节期根据苗情酌情追施氮肥或氮磷复合肥,提高穗粒数。

(二)三类麦田

三类麦田即冬前亩茎数小于45万的弱苗麦田。春季田间管理应以促为主。尤其是“一根针”或土里捂麦田,要通过“早划锄、早追肥”等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一般在早春表层土化冻2厘米时开始划锄,增温促早发。同时,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早追施氮肥和磷肥,促根增蘖保穗数。只要墒情尚可,应尽量避免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土壤通透性并延缓麦苗生长发育。

(三)二类麦田

二类麦田即冬前亩茎数45万~60万介于弱苗和壮苗之间麦田类型。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冬春分蘖的成穗率。地力水平较高,群体55万~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以后、拔节以前追肥浇水;地力水平一般,群体45万~55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

(四)一类麦田

一类麦田即冬前亩茎数60万~80万的壮苗麦田。对地力水平较高,群体70万~80万的麦田,建议在小麦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对地力水平一般,群体60万~7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20千克。

(五)旺长麦田

旺苗麦田一般冬前亩茎数达80万以上,拔节期以后,容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后期易倒伏。对旺长麦田进行镇压,可有效抑制无效分蘖生长和基部节间过度伸长,调节群体结构合理。应在返青期至起身期镇压2~3次,时机应选在上午霜冻、露水消失后进行。在肥水调控方面,对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可在起身期追肥浇水,防止过旺苗转弱苗;对于没有出现脱肥现象的过旺麦田,早春不要急于施肥浇水,应在镇压的基础上,将追肥时期推迟到拔节后期,每亩追施尿素12~15千克左右。

三、做好田间调查,绿色防控病虫草害

要及早备好药剂药械,搞好统防统治,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

防治纹枯病、根腐病,每亩可选用250g/L丙环唑乳油30~40毫升,或300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30毫升,或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20毫升对水喷小麦茎基部,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防治小麦茎基腐病,宜每亩选用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30~60毫升,或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12g,或200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65ml,喷淋小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亩用5%阿维菌素悬浮剂4~8克或4%联苯菊酯微乳剂30~50毫升。以上病虫混合发生可采用上述对路药剂一次混合施用进行防治。

返青拔节期是麦蜘蛛的危害盛期,也是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根茎部病害的侵染扩展高峰期,要抓住这一多种病虫集中发生的关键时期,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选用对路杀虫剂与杀菌剂混用,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

春季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是在小麦返青期,早春气温波动大,喷药要避开倒春寒天气,喷药前后3天内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日低温不能低于0℃,白天喷药时气温要高于10℃。要根据麦田杂草群落结构,针对麦田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分类科学选择防控药剂,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方法喷施除草剂,避免随意加大剂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

四、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我县早春常发灾害,特别是起身拔节阶段的“倒春寒”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尤其是今年小麦越冬期间气温整体偏低,但回温较快,春季发生“倒春寒”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一定要积极预防小麦倒春寒和低温冻害。预防早春冻害可在降温之前灌水,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轻早春冻害对麦田的影响。若发生早春冻害,就要及时进行补救:一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左右;二是及时适量浇水,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平衡植株水分状况,使小分蘖尽快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下载睢县2014年春季小麦管理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睢县2014年春季小麦管理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春季小麦田间管理之道意见

    南阳市八方合作社 2014年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指导意见 早春麦田管理,是促进小麦多成穗,成大穗的有效措施,由于麦播以来,有效降雨偏少,土壤墒不足,加之近期出现倒春寒天气致使麦田遭受......

    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春季管理要点

    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田间管理要点目前小麦苗情较好,低温冻害不明显,个体生长健壮,分蘖偏多,群体偏高,随着冰雪消融,小麦将进入返青期,气温回升,墒情充足,较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田间群体会......

    陕西小麦产业发展意见

    陕西小麦产业发展意见 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35%的人口以小麦作为主要粮食,年小麦产量和消费量都在6亿吨左右,贸易量1亿吨。世界小麦产量增加,库存已走出2007至2......

    2018年东营市小麦秋种技术意见

    2018年东营市小麦秋种技术意见 今年小麦秋种工作总的思路是:以绿色高质高效为目标,以规范化播种、宽幅精播、播后镇压为主推技术,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全面提高播种质量,奠定小麦......

    2012年全小麦秋种技术意见

    2012年全省小麦秋种技术意见 今年小麦秋种技术推广工作总的思路是:“以高产创建为抓手,以规范化播种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大力推广深耕深松、足墒播种、播后镇压等关键......

    2017年山西省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17年山西省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16年我省小麦生产取得了大丰收,小麦单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为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2017年我省将以创新、协调、绿色、......

    2018年全小麦秋种技术意见

    2018年全市小麦秋种技术意见 今年小麦秋种以绿色高质高效为目标,重点推广应用规范化播种、宽幅精播、播前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切实抓整地、播种环节,全面提......

    2007县小麦春管技术意见

    文章标题:2007县小麦春管技术意见2007__县小麦春管技术意见2007年,__县小麦生产的主要气候特征是,冬季降水较少,气温较历年偏高,干旱持续时间长,但随着2月份到3月初的大范围降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