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2010)(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8:1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申报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201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申报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2010)》。

第一篇:关于申报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2010)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申报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

江苏省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开发区的科学发展水平,推动开发区成为无锡市“率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强大引擎,我市拟以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为申报主体,整合滨湖区三家开发区,即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江苏无锡蠡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苏省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的资源,整体申报升级为创新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等三家开发区基本情况 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江苏无锡蠡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均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范围之内,三者地理位置接壤,空间距离很近、整体功能接近、产业类型相似,具备整合提升的基础。

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8月,前身是滨湖重点开放园区,2002年1月被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重点开放园区,2006年5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为2.8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万,四至范围为:东至华谊路、西至华清路、南至观山路、北至锡海河。

江苏无锡蠡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前身是江苏省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1992年6月启动建设,1993年12月14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5年12月被国家发改委明确为江苏无锡蠡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6年9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无锡(国家)工业设计知识产权园。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5万,四至范围为:东至蠡溪路、北至梁溪河、南至太湖大道、西至梁湖路。

江苏省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200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批准面积3.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5万,是无锡建设创新型城市、打造设计名城的重要板块,2007年3月成为江苏省首批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四至范围:东起青祁路及长广溪,西到梅梁湖,北至笔架山、蠡湖,南到太湖。

二、组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域特点

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江苏无锡蠡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均位于滨湖区核心区,科技企业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大量集聚,是无锡市创新型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三家开发区各项发展指标合计居于全省开发区前列,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发展优势、开放水平、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方面来看,已基本具备整体上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质量不断优化,二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三家开发区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激发发展活力,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多年高于无锡全市平均发展水平。2010年合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业务总收入819.2亿元,财政总收入47.3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8.06亿元。经济总量合计在全省名列前茅。作为无锡市实施“五个中心”、“五个名城”城市战略的核心区,三家开发区始终坚持“四高联动”方针,把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作为提升城市现代化品质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城市功能。目前三家开发区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区,成为高层次人才会聚和高品质人居环境营造的典范。

(二)对外开放水平加速提升,示范带动效应发挥良好。近年来,三家开发区紧紧抓住跨国资本向长三角转移的契机,明确招商方向,强化招商措施,利用外资数量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成为区域对外开放的主窗口。三家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至2010年底三家开发区共引进欧美、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台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项目,累计到位外资7.3亿美元,外资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60亿元,占三家开发区工业经济总量的60%以上。2010年合计外贸进出口9.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6.1亿美元。三家开发区整合有利于优化全市开发区布局,整合之后的无锡经济开发区是滨湖区加快转型升级重要基地,也是无锡市“向西辐射”、“西部崛起”的重要支撑,对于无锡形成“东有无锡高新区,西有无锡经开区”的战略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三)科技创新成为动力之源,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三家开发区是无锡市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科研院所最密集的区域。三家开发区依靠创新驱动、设计创意和科技支撑,目前累计建成200万平米各类三创载体,成为无锡“总部经济”的集聚区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孵化区,服务外包产值目前占无锡市的60%,2011年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将达33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达48%上,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物联网等新兴产业规模超百亿元大关。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02研究所、总参第56研究所、中航614所、中航607所、总装第308研究所、中电科58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等国家级部属科研院所发展势头良好,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电科集团、中科院软件和电子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名牌大学和央企相继进驻。蠡园开发区的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和相关研发产业,充分利用“530大厦”和“超算中心”品牌优势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已成为以科技研发为核心,以工业设计为特色,以都市经济为形态,集绿色高附加值产业、商务办公、服务配套、优美人居为一体高端品牌园区。山水城旅游度假区围绕IBM云计算中心和SUN开源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江苏省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以科教产业园为核心载体,建设电影后期制作为重点的华来坞数字电影产业园,将打造以服务外包、科技研发、软件动漫、影视文化、教育培训等为主的政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区和全国一流的大学科技园。无锡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高端产业,努力打造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精尖端科技成果转化园区和高素质创业人才的集聚园区,成为体现滨湖独特品牌的优势园区。

(四)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作为处于无锡太湖保护区范围内的开放园区,三家开发区始终把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作为促进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举措,不断建立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三家省级开发区环抱太湖水域风景最优美的五蠡湖,区域环境宜居宜业。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勃公岛生态休闲公园、雪浪山休闲公园、龙寺生态园、红沙湾生态休闲公园以及4A级景区鼋头渚公园、5A级景区三国城、水浒城都位于该区域,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是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理想境地。近年来该区域围绕“低碳、零排放”目标,全面推进企业清洁化生产,关闭了所有“五小”、“三高两低”企业,建成了污水管网600多公里和两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污水管网全覆盖和接管全覆盖,环保工作全面到位。

三、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域范围和发展定位 申报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苏无锡经济技术开发区”由现在的无锡经济开发区、无锡蠡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太湖山水旅游度假区三个省级开发区组成,下辖蠡园街道、雪浪街道、华庄街道。合并批准面积8.74平方公里,区域总面积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6万,常住人口30万人。

鉴于拥有一流的湖滨生态环境、发达的科技产业基础、较强的创新发展活力和优质的人居环境,亮出“无锡经济技术开发区”牌子,借“无锡”之名,扬“无锡”之名,对于促进无锡市滨湖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强大助推作用。“江苏无锡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以服务外包、工业设计、物联网、软件动漫、影视文化和高端制造产业为发展重点,全力集聚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环湖创新型经济产业带,打造全国转型发展和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

综上所述,以原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江苏无锡蠡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为主体区域的“江苏无锡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其区域生态环境优越,对外开放优势明显,新兴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创新水平较高,城市化建设加快推进,已成为具备明显优势的多功能创新型现代化产业园区。因此,恳请江苏省人民政府转报国务院,批准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特此请示,请示复。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12月21日

第二篇:关于升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情况的汇报

关于升级国家级经济

技术开发区有关情况的汇报

一、全国新批国家级开发区情况

2009年7月,2010年3月、4月、11月、12月,国务院新批准62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较多的省份有:江苏8家,浙江6家,山东5家。目前,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达116家。

二、我省升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情况

2010年,我省经济开发区的升级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共有东营、潍坊滨海、日照、邹平、临沂5家省级经济开发区获批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批数量居全国第三位。

威海工业园、德州开发区、招远开发区升级申请已经省政府上报国务院。目前正在积极争取。

明水经济开发区、胶州经济开发区正在准备材料,拟提出升国家级申请。

三、商务部关于升级工作的最新思路

鉴于目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已达116家,今后要加大对开发区升级工作的审查、审核力度,收的趋势十分明显。在原来审核原则和审查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3项原则。一是新批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已经达到5家的省份,原则上不再考虑。二是对于设在县的省级开发区,原则上不再考虑。三是同一城市已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原则上不再考虑。同时,加大审核数据的工作力度,税收收入需省级财政部门审核确认,进出口数据需海关审核确认。

〇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二

第三篇:省级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程序及条件

省级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程序及条件

一、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条件

(一)总体原则

1、具有明确的四支范围,通过清理整顿审核,符合“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总体要求。

2、符合“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促进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园转变”的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原则。

3、具有一级财政,实行集中精简、灵活高效、亲商务实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综合发展情况

1、参照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办法,申请升级的省级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需达到同期省内国家级开发区中等以上发展水平。

2、申请升级的省级开发区上主要经济指标位于所在省的省级开发区排名前五位。

3、申请升级的开发区必须达到以下发展基础。(1)年工业产值每平方公里15亿元以上;(2)年实现税收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3)年出口额达到2.5亿美元以上;

(4)实际吸收外资直接投资累计达到5亿美元。

(三)需报送的文件及证明材料

1、申请升级的开发区社会综合发展情况(包括开发区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特点、土地集约利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社会责任等内容)

2、开发区批准设立的省级人民政府文件,开发区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主要职责、人员编制、财政体制等的批准文件以及情况说明。

3、开发区城市规划,工业、仓储、房地产等各类规划用地比例、开发区批准文件和文本、说明书、图纸等,由开发区管委会或所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共同出具,并附省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出具证明文件。

4、开发区通过清理整顿审核及公告证明文件。

5、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开发区在本省的综合实力排名情况证明文件及上主要经济指标。

6、所在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开发区用地情况审核报告和集约利用土地技术评价报告。

7、省级环保部门出具的开发区环境保护执行情况报告。

二、申报程序

第一步:以市政府的名义向省政府申请; 第二步:省政府行文批转省商务厅会同住建厅和国土厅会审,并出具是否上报国务院的意见;

第三步:以省政府的名义报国务院,国务院批转商务部会同国家住建部、国土资源部会审,并征询国家发改委、环保部意见,出具是否同意设立国家级开发区意见报国务院;

第四步:国务院行文

第四篇:加快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进程 www

加快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进程 www.hainanly.net(2010-11-2 13:09:55)[发送到微博]

分类:未分类

。“十一五”以来,延吉市作为延龙图的核心城市,肩负着加快推进延龙图一体化建设这一特殊的历史使命,上下同心,形成合力,坚持做到率先发展,率先突破,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夯实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一、一体化建设重要成果

实施和推进延龙图一体化发展战略,建设以延吉为核心的区域中心城市,是延边州委、州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延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四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领导,强化认识,超前谋划,率先发展,延龙图一体化战略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一)坚持基础设施共建,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一体化进程。一是科学编制城乡规划。编制完成延吉市总体规划纲要及各类专项规划、延吉至朝阳川530公顷区域控制性详规、西部城区控制性详规、三项新农村规划及西部新区建筑设计、高铁站址和选线图备选方案等,为全州重要规划的编制,加快完善区域规划体系,奠定一体化规划基础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二是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按照《延吉、龙井、图们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积极推进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着力建设“一山、两河、三城、六区、百巷、万民”等“六项工程”。建设完成天池大桥、北出口、西出口、中环路、延三公路、净水厂、集中供热、污水处理、棚户区改造等多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布尔哈通河综治、延吉河水利枢纽、大型二次供水加压泵站等多批水利设施工程;延吉公园改造、游园广场等多批城市绿化美化工程;西部新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污水深度处理、中环路三期、龙太公路、汪延公路、朝阳川段堤防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近几年仅重点工程建设投入达16亿多,进一步增强了延龙图三市联结度。三是高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规范市场布局,强化综合治理,营造优质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进入2007年后,着力打造宜、旅游、开放“东部中心城”,全面加快国家卫生城、园林城、环保模范城创建步伐。2009年以争取“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为目标,努力推进“数字延吉”建设。目前,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175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0.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35平方米。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科技化程度和宜居度。四是延伸拓宽城市空间框架。2008年朝阳川镇划入延吉,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达到1748平方公里,为延吉建设“东部中心城”“延龙图核心城”提供了所需的空间条件。借助全省“百镇建设工程”,按照建设城市的标准,着力规划并建设好以朝阳川镇为中心的延吉西部新区,实现了镇区与城区融合发展,镇区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截至2009年,我市城镇化率达85.6%。

(二)坚持产业发展同构,不断加速经济发展一体化步伐。一是坚持工业强市,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实施“3151工程”、“030扶持工程”,发展壮大吉林烟草、敖东延吉药业、哈尔滨(延吉)啤酒等传统优势产业;延边华泰汽车、喜来健医疗器械、秀爱食品等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延吉热电厂、玻璃棉、紫光人参产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基本形成了以食品医药、能源建材、电子信息、汽车机械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2006-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实现190亿元,年均增长27.9%。二是突出投资拉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实施“040后劲工程”、“050基础工程”、“250储备工程”,加大项目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加快项目投融资平台建设。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争取更大的政策覆盖和项目延伸,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2006-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38亿元,年均增长41.7%。三是搭建产业园区,增强产业聚集能力。按照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用地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经济开发区和新兴工业区项目承载功能日益增强。“十一五”以来,延吉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3.3亿元,增长5.5倍;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2亿元,增长27.5倍。新兴工业区重点规划了 “三区四园”的发展框架,已签订合同项目24个,合同投资总额43.27亿元。四是做优第三产业,全力壮大主导财源。商贸流通业繁荣活跃。不断壮大百货大楼、国贸大厦、千盛购物广场等为主的核心商业圈,积极推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西市场综改等项目建设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7年以来,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IT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截止2009年,IT服务企业53家、金融服务企业9家、物流服务中心4家。拥有各类商业网点8000多个,商品交易市场52个,宾馆旅店437个,形成了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多种业态为补充的新型商贸流通体系。2006-2009年累计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292亿元,年均增长22.6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326亿元,年均增长26%,成功进入“国家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行列。加快发展旅游业。推动旅游业快速升级,2007年挺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2006-2009年旅游业收入累计达到123亿元,年均增长18.7%。加速发展房地产业。2006-2009年,建筑业产值累计完成74亿元,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住宅竣工面积216万平方米。2008、2009年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城市西部新区建设等发展措施,带动房地产业回暖。五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扩大招商区域,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相继成功举办“中国延吉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欧米茄中国高尔夫球职业巡回赛”、“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中韩IT论坛”、“北京奥运会火炬延吉站传递”、“延吉·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提升了延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6-2009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87亿元。大力扶持外向型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2006-2009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6.7亿美元,年均增长18.6%。

(三)坚持公共事务同管,不断提高社会服务一体化能力。一是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再就业工作全面加强。2006-2009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41028人,3957名“4050”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社会保障功能逐步增强。截止2009年底“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1万人次;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由130元/月提高到200元/月。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462元,年均增长13.3%。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廉租住房建设,城区人均住宅居住面积达到30.2平方米,增加4.6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90%;全市供热面积2350万平方米。二是新农村建设富有成效。农村经济有新增长。与2006年相比,2009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亿元,增长103.6%。近几年,着力培育壮大多元化特色产业,加快“东菜西移”进程,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龙头企业16家,畜牧业小区达到15个,形成了粮食作物种植区、有机蔬菜培育区、经济作物产品区和生态产品产区。农村环境有新变化。2006-2009年累计完成70个村屯的饮水安全工程和镇(村)绿化、美化工程;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约305公里;“村村通”100%;泥草房改造完成1868户。朝阳川镇、依兰镇进入全省“百镇建设工程”;4个镇全部进入省级卫生镇行列。农民收入有新提高。截止2009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6%;农村低保从2006年800元/年提高到1400元/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21元,增加1391元,绝对量位列全省县域第一。

二、存在突出问题

当前,延吉市在推进延龙图一体化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面临着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经济总量不足、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一个是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经济总量问题。延龙图一体化战略实施几年来,延吉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总量占全州经济份额不断上升,2009年全市GDP占全州38.22%的比重,占延龙图三市80.72%的比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与预期的差距,要全力推动延龙图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必须实现率先发展,切实发挥领跑和带动作用。

二是产业布局问题。目前区域内产业趋同、功能定位不明确、非良性竞争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延龙图地区综合优势发挥的突出症结。延吉要着眼于优化全州产业布局,促进升级整合,进一步明确延龙图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培育和特色取向,加快推进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延龙图其他城市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基础设施问题。突出体现在城际公路通道建设和对外通道建设等先导性基础设施方面。延龙图地区是我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重要前沿,延吉市是“前沿”中的“前沿”,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更是发挥延龙图一化化核心城市作用的先决条件。

三、主要对策与措施

延吉市要坚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通过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城镇化水平,发挥先行先试的表率作用,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以实现经济发展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全力加快“长吉图前沿城”、“东部中心城”和“延龙图核心城”建设步伐。

(一)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力,实现经济发展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一要优化投资产业结构,强化产业升级促转变。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直是延吉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更是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征。在向工业化中后期转型阶段,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要更加注重产业的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到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之间协调发展。要做精农业产业。充分发挥临城近郊优势,积极发展都市型农业,大力发展出口型农业,加快发展企业型农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区域布局。要做强工业产业。促进工业内部的冶金建材、食品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协调发展;制造业中传统加工业与精细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要做优服务业经济。提升三产层次,全面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稳步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全力提升商贸流通业。努力形成农业基础稳固、工业发展强劲、服务业繁荣发达为特征的产业结构。二要突出抓好园区建设,强化产业集聚促转变。按照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用地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加大“两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园区功能,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形成以食品、医药、建材、高新技术和现代物流等为支柱的产业框架。加快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进程,推动经济开发区增实力、上档次;启动新兴工业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推动新兴工业区加速度、成规模,尽快把“两区”建设成为现代企业的聚集区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三要继续扶优做强第三产业,强化内需拉动促转变。在因国际金融危机外需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不断强化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着手提高消费率,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努力保持全市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态势,力求实现“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促平衡”。制定实施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的政策措施,完善商业网点规划布局,重点推进IT、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商贸流通业和旅游业等,全力打造IT外包装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物流服务中心和民俗旅游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多种业态为补充的新型商贸流通体系。

(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一要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科技创新促转变。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带动转变。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实施好《延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延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等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政策,积极开展专利优势企业培育,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各个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更加高效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尽可能多的产出,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的因素实现增长,实现科技进步基础的上增长和有后劲、可持续的发展。二要打造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强化人才兴市促转变。深入研究制定人才、教育和科技发展规划,重点培养项目管理、企业高技能人才,引进高层次和领军人才,实现人才集聚。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完善绩效优先、综合考评的人才评价机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激励奖励机制,科学规范、流转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加强与东北亚各国专业教育和人才培训合作,增强高校、研究机构与重点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重点开展科技攻关、专业咨询、技术推广和专门人才定向培训,打造成长吉图先导区、延龙图区域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示范基地。

(三)提升城镇化水平,实现经济发展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一要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强化城乡并进促转变。坚持城市带动发展,强化城乡并进,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以富民强镇为核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主导产业培育、提升城镇功能为重点,全面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步伐,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全力实施政府推动、“两委”带动、农民主动、社会联动的推进模式。提高城市社会带动效应。发挥城市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扩大基地规模,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整合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各具特色的支农惠农活动,营造良好的统筹城乡发展氛围。坚持政府推动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及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认真落实已有政策,不断推动“三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与救助体系建设。加力推进省“十强镇”和“百镇建设工程”建设。二要增强城乡生态宜居功能,强化生态保护促转变。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综治行动,推进蓝天惠民、保护母亲河、生态环境建设等项工程,全力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饮用水安全、江河污染、河道整治、生态恢复等问题,做到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转向以环境优化增长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不断加大污染减排力度,为经济发展腾出容量,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层次的再提升,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继续加快污水处理、集中供热工程、绿化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水利风景区等项目建设进度,全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卫生城,最终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的延吉。

(四)提升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实现强化体制创新促转变。充分发挥先行先试表率作用,要把深化体制改革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保障,加快服务平台建设,增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财税、投融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按照立足科学发展、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确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发展战略。政府发挥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进一步合理规划,拓展发展空间,继续加大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继续创新主管直管制、工作周报制、党建督查制三项制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深化“阳光政务”。完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技术交易、人才培训、劳动力供给、信息服务、管理咨询等方面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与服务水平,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

第五篇: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请示

勉政字[2012] 号 签发人:

勉县人民政府

关于申报三国遗迹--武侯墓祠定军山风景 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请示

汉中市人民政府: 三国遗迹-—武侯墓祠定军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勉县境内,由定军山、武侯祠、温泉三大核心景区组成,以三国遗迹人文景观为特色,总面积22平方公里。景区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丰富,三国历史遗迹集中,道路交通条件便捷,是一个以文物景点和历史文化环境为主,以自然山水和民俗文化为辅的混合型风景名胜区。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突破发展旅游产业,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资源共享、错位选择的原则,坚持打三国文化牌、兴生态旅游产业,着力打造“三区一带一城一圈”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投入,强化宣传促销,健全要素市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武侯

墓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勉县成功创建为首批省级旅游强县。为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突破发展,我县累计投资2.6亿元,重点打造了定军山、武侯墓、武侯祠、马超墓祠、古阳平关为重点的两汉三国文化和温泉休闲度假区景区,建成了武侯墓至定军山旅游专线、定军山环山旅游步道、饮马池、诸葛井遗址恢复、西山门广场、游客中心,建成了武侯墓祠停车场和月亮湾温泉休闲度假区洗浴中心、会议中心、酒店中心主体工程,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0万人次,同比增长68%;旅游综合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123%。

目前,在秦岭南坡和汉江流域,尚无一处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秦巴山区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和独特的汉江民俗风情都需要一处国家级的风景区引领陕南、陇东地区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根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和《陕西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规定和风景名胜区建设与管理技术规范,我县对三国遗迹——武侯墓祠定军山风景名胜区进行了资源调查、评价,编制了总体规划,并1993年7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因此,恳请市政府同意我县将三国遗迹-——武侯墓祠定军山风景名胜区申报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联系人:刘永明 电话:3212303)

二〇一二年六月 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

风景名胜

请示 抄送:陕西省住建厅。

汉中市城乡建设规划局。

抄送: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

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6月 日

共印 份

下载关于申报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2010)(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申报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请示(2010)(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