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c 参加公司2014年度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时间:2019-05-14 08:3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yzc 参加公司2014年度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yzc 参加公司2014年度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第一篇:yzc 参加公司2014年度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稳增长 调结构 拓市场 谋发展 努力实现预制厂跨越式规模化发展

--预制厂参加公司2014年度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发言人:于万兵)

一年来,预制厂按照葛新局公司制定的战略实施指导意见和要求,紧跟目前市场发展形势,按照“稳增长、调结构、拓市场、谋发展”的工作方针,全力开拓预制厂新市场,较好地完成了葛新局公司下达的各项经营任务指标,现将预制厂2013年整体工作情况及2014年工作计划交流如下:

一、预制厂基本情况:

预制厂是生产水泥制品的专业企业,具有三条电杆生产线、两条涵管生产线,主要生产各种型号的锥形电杆、等径电杆、涵管及其它预制构件。厂职工27人,外用工80余人。

二、2013年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上年度全年完成产值 3267.91万元(不含17%增值税价),完成年计划产值3200元的102.12%;2013年合同签约额3863.62万元(含17%增值税),占年度确保签约计划3500万元的110.39%;实现利润约340万元,占年计划328万元的103.66%。已上缴管理费230万元,完成上缴利润指标230万元的100%。2013年固定资产1127.85万元、流动资产1864.47万元、无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净 资 产1094.86万元。2013年剩余合同616.84万元。

三、企业2013年各项管理工作情况

一是在市场开放方面,我厂持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在过去的一年中,由于石油、电建两大主要市场开工项目少的不利情况下,我厂采取多种投标模式,在纵向、横向两方面加大力度,在纵向方面,紧盯大项目,做足深度开发。在横向方面,积极和兄

弟单位合作,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管理优势、品牌优势和人脉优势,联合投标或配合投标,而后合作生产,实现共赢,确保了年度经营指标的完成,也为今后的市场开发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经验。

二是在管理提升方面,我厂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精益化管理要求,强化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坚持全员、全过程的责任追究制,通过持之以恒的常抓不懈,使我厂的质量、成本、安全、效益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使我厂的各项管理工作有了全面的提升。

三是在内部改革方面,我们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改革薪酬管理办法、实行同工不同酬、同岗不同酬,使每一个人的薪酬与当月的质量、安全、产量、成本紧密挂钩,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奖优罚劣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四是在党建工团等工作方面,我厂坚持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强化党员、团员和员工的教育培训,优化对内对外宣传,深化企业文化内涵。通过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开展,树立了全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思想,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舆论、组织保障。

四、企业目前经营现状的利与弊

根据邓总在三公司一届一次职代会暨2014年工作会上的报告提出:“子分公司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只有子分公司的发展动能得到彻底释放,只有子分公司的力量得到发展壮大,公司才能在集团第一梯队中脱颖而出,成为集团发展的引领者。”及报告中多次表示“企业要重视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地位,就没有尊严;反之,不重视发展质量,企业很难健康持续发展,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阻碍。”预制厂经过厂班子成员研究和探讨,根据邓

总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总结了预制厂在现有的发展状况中存在的利与弊。

(一)不利方面

一是水泥制品行业准入门槛低,大量私营小厂的不断出现,造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私企的生产成本低,产品价格浮动空间大,对我们的零售市场和农网市场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二是我厂经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水泥电杆生产受市场变化影响大,与当年招投标项目的多少息息相关。三是依据我厂现有的设备生产能力,每年的饱和产量也就是3万根左右电杆和1万块(节)左右预制构件,年产值约3500万左右,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和跨越式发展态势。

(二)有利的方面:

一是随着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拟定的一系列政策的加紧落实,国家将继续加大以交通、电网、能源等领域的投入,一大批用电工程陆续开工建设,为预制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二是集团三公司和葛新局公司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我们可以依托三公司和葛新局公司在疆内外、国外的大项目,在水泥制品方面寻求合作;三是我们在南疆有较高的市场美誉度,优势强,同时具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国网新疆电力公司这三个龙头企业的入网证,这是其他水泥制品企业所不具备的;四是我们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优势,这些都是我们发展的宝贵财富。

五、2014年年度主要生产经营目标及工作思路

预制厂计划2014年完成合同签约额3800万元,计划完成产值3300万元,计划实现利润350万元,上缴利润240万元。

2014年我们的工作思路和规划是认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各项工作中自我施压,一是在主动扩宽业务范围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实现经济转型,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按照“一主多辅”发展思路,主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力争成为新疆最大的水泥制品企业之一,二是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捕捉商机,寻找可行性投资项目,积极向其他行业拓展,力争在年内有所突破,三是争取三公司和公司的大力支持,在疆内外、国外大项目上,在与水泥制品相近项目上争取合作,努力形成预制厂新的产值增长点和利润增长点。

六、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4年我们要在稳增长的前提下,一是继续创新经营方式,采取形式各异、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我们自己的实力和规模。二是继续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注重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坚持“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由全体职工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强企富民”的企业宗旨。三是积极探索规模化发展模式、管理型发展模式和走出去战略,积极、稳妥的探索向北疆地区开拓市场,大胆谨慎的向非电杆领域探索,积极大胆的开展互利共赢的企业间多种形式的合作,力争在做优做强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努力实现预制厂规模化、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企强民富之梦。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经济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坚定信心求真务实

努力争创全县税收事业的新辉煌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2009年,***国税局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按照“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税收工作在应对困难和挑战危机中砥砺奋进,经受了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取得新的成绩:加强税收征管保收入,组织县级收入**亿元,达到预期目标;落实结构性减税保发展,落实减免税*万元,取得显著成效;接收社保费征管职能为民生,征收社保费*万元,完成新任务,全局干部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县域税收事业的新篇章。

乘风破浪正当时,百尺竿头刚起步。2010年,我们将认真按照县委、政府对税收工作的整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依法治税、从严治队,无条件挑重担、超负荷干工作、舍小我做贡献,抓热点,努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攻难点,着力应对金融危机对税收发展的后续冲击;出亮点,充分发挥税务部门服务经济的职能作用。

一是坚持收入原则,服务经济发展。我们将严格组织收入原则,加大组织收入力度,以铁的纪律、铁的意志、铁的精神和铁的手段,采取超常思维、超常办法和超常措施,确保全年总收入突破*亿元,县级收入实现**亿元以上,为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

二是加强税收管理,规范税收秩序。认真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强化税源摸底调研,加强重点税源的监控指导,扩大重点税源企业的主量优势。密切关注县域已开工项目的监管力度,对房屋出租、房地产和大型超市等行业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各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堵塞税收漏洞,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税收法制氛围。

三是优化纳税服务,确保政策落实。利用各种途径、方式,加强政策宣传辅导,使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等各项税收政策在我县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让企业得实惠,帮助企业发展壮大,提高县域经济实体的市场竞争力,有力地支持我县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

四是强化沟通联动,构建综合治税格局。积极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县各部门的联系沟通,强化信息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形成综合治税合力,齐心构建“政府牵头部署、部门共同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的综合治税体系。

各位领导,同志们。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新的精神、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投入到经济工作中,以时不我待的朝气,攻坚克难的锐气,承担起组织财政收入的重任,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区人民的期盼和县委、政府的重托,为盐池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第三篇: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汇编

成都市发言材料

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成都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分5个方面作概要汇报。

一、坚持“一区一主业”招商

一是明确园区产业定位,按照“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目标,规划了天府新城、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金融总部等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确立了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一区一主业”定位,推动产业合理分工、错位发展。二是做好招商项目引导,结合战略功能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定位,制定新引进项目土地供给、能源保障、技改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符合产业定位的优势企业入园发展。三是强化重大项目统筹,严格按照园区产业定位招商引资,由市投促委牵头统筹仲裁全市新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选址情况,建立重大项目选址、流转和要素资源配置等协调机制,规范重大项目评估、备案、选址、流转等管理工作流程,完善异地招商利益分享机制,形成“统筹协调、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投资促进工作格局,有效避免招商引资恶性竞争。

二、突出龙头企业招商

一是围绕品牌企业招商,千方百计引进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企业以及品牌制造企业,推动产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我市“5·12”地震后引进了德国大众、沃尔沃等世界和国内品牌整车制造项目,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发展,迅速成为西部重要的整车生产基地。二是围绕核心企业招商,大力引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较强自我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我市先后引进半导体领域世界排名前两位的英特尔和德州仪器,能提供全球50%电脑所用CPU,牢牢占据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的上游。三是围绕终端企业招商,结合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引进投资见效快、产业带动广、综合效益高的终端产品制造龙头代工企业,着力壮大产业整体实力。我市先后引进戴尔、联想电脑生产基地项目和富士康、仁宝、纬创等世界级代工企业,达产后年产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1.2亿台,电子信息产业迅速成长为千亿产业集群,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

三、强化产业链招商

一是着力配全产业链招商,瞄准产业链缺失环节,加强关键核心配套企业招商,占领产业“微笑曲线”两端。我市在大力引进整车制造项目基础上,先后引进一汽大众发动机、汽车产业研究院等核心配套项目,基本形成集汽车研发、制造、贸易、博览、娱乐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初步建成成都国际汽车城。二是着力配强产业链招商,瞄准产业链薄弱环节引进重大项目,做大做强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我市针对多晶硅生产研发能力较强,但光电光伏产品制造能力薄弱的实际,大力引进天威新能源、汉能光伏等光电光伏重大项目,进一步做强新能源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从无到有跃居西部第一,成为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三是着力配套产业链招商,加快引进总部经济、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重大项目,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10年以来我市先后引进马士基、思科、摩根大通、联邦快递等一批现代服务业知名企业,累计签约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340个,能够为在蓉跨国企业提供各类优质配套服务。

四、实施有的放矢招商 一是及时捕捉信息,充分发挥投资促进专业机构、驻外办事处、各区(市)县驻外招商联络点等招商主渠道作用,加强与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行业龙头企业交流沟通,有效利用展会、论坛、网络等途径敏锐捕捉投资项目信息,准确甄别项目真伪,及时了解企业的投资需求。二是认真研判精算,认真做好精算和方案比选,切实加强项目市场前景、资源需求、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准确研判,精心测算项目在产业集聚、税收贡献、就业促进等方面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确保项目投资可靠并具有较好的前景及成长性。三是快速主动出击,采取组织小分队、举办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准备好个性化招商方案和专业化招商引资报告,第一时间赴目标企业上门招商,紧盯项目不放松,确保项目成功签约落地。

五、营造优质环境招商

一是做好开工前服务,认真落实重大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制度,积极配合已签约重大项目做好审批注册、规划设计、环境评价、报建等前期准备工作,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二是加强跟踪协调,全面落实集中服务、定期协调和限期办理等服务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外商投资企业座谈会,定期组织开展“政企沙龙”,及时了解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积极兑现承诺,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努力在广大企业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营造诚信的投资环境,同时严格斗硬资金到位、建设工期、时间安排等合同条款,督促企业按合同履约,为加快形成全市以商招商、以企招企的投资促进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兄弟市州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借鉴兄弟市州先进经验,不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为全省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遂宁市发言材料

近年来遂宁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举全市之力招大引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期间共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47个,近3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9家、国内100强企业6家、上市公司20家,今年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下面就我市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以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为目标,牢牢把握招大引强的方向 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看,产业路径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始终把招大引强作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4年间“无中生有”培育了电子信息、现代物流两大新兴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建市26年来“农业独大”的经济结构。一是做强电子信息产业。连续3年制定每年引进电子企业100家的目标,美国普思电子、深圳大雁科技、台湾昶辉集团等130个亿元电子项目成功落户,初步建成西部电子元器件、新光源和电路板“三大制造中心”。二是壮大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西部现代物流基地,引进香港健坤、九州通、北大荒、湖北天润、美福地、金红叶集团等重大项目35个,与全国近5000家物流企业、15个园区建立了友好合作联系,实现了专业物流与工业经济互动共融发展。三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引进重庆海特汽车、西班牙恩比贝克、土耳其佐鲁银华、天津昆仑控股、华润集团等大型企业,推动了机械配套、高档家纺及服装、油气盐化工、绿色食品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十二五”期间我们力争与200家以上的国际国内大型企业实施战略合作,培育产业合作示范园区5个,引进一批全球500强企业,打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集群。

二、以提升区位环境实力为重点,做优做实招大引强的基础 产业转移区位理论指出,获取区位优势和降低要素成本是影响投资的核心要素。我们始终坚持“环境立市”战略,充分发挥地处成渝两大都市交通节点的优势,夯实产业配套基础,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不断提升。一是打造交通实力。“十一五”累计完成交通投资162.9亿元,年均增长53.5%。遂渝、遂绵、绕城高速公路和达成铁路复线建成通车,已形成“一环四线”的高速公路网络和“三向七线”的铁路网络格局。二是提升城市魅力。建成五彩缤纷路湿地公园、联盟河观音文化园等城市公园、生态湿地50多个、20多平方公里,文化、体育、会展、传媒和金融中心加快建设,遂宁已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现代生态田园城市雏形。三是挖掘要素潜力。创新理念破解资金难题,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会员制担保机构,25家担保机构累计担保额近60亿元。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被人民银行称为“遂宁模式”并在全国推广。积极推进与深交所、四川证监局的“三方合作”,高金食品、天齐锂业成功上市,将柏狮光电、大雁科技等新引进企业纳入上市培育计划。四是创优服务能力。坚持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制度,做到解决或回应企业的问题不过夜。推行量身个性化服务,投资2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立专门班子协调服务。近3年财政累计投入500余万元,为企业订单培训、输送员工近万人。“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基本形成“一环九线”高速公路、“七向二十一线”铁路交通网络主骨架,争取设立遂宁海关、出口监管仓库和保税仓库,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环境承载能力。

三、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为关键,全力确保招大引强的实效 按照企业迁移行为理论,企业扩张的内因、政策以及市场等要素的吸引是其动力机制所在。我们始终坚持“利益共享”法则,探索出了富有成效的招商模式和工作机制。一是向以商招商要大项目。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动员在遂客商主动牵线上下游合作伙伴、商界朋友前来投资,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招商成效。近年来以厦门尚明达董事长陈子明为代表的企业老总先后300余人次率队或随队赴沿海招商,陆续引进了上下游配套电子企业31家,推动了我市电子产业迅速崛起。二是向技术创新要大项目。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层次不高的状况,市政府先后与四川大学等12所高校建立市校合作关系,建设国家微电子检测中心,近年来共引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国家和省级创新型企业46家。目前威纳尔电子的镀钯铜线技术国际领先,大雁科技的功率MOSFET封装测试技术和超薄MOSFET封装测试技术与国际同步,天齐锂业的矿石提锂技术、产品规模和主导产品电池级碳酸锂产量居世界第一。三是向政策扶持要大项目。我们出台了招大引强梯度优惠、异地分成等政策措施,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来遂投资亿元以上的,由企业所在地政府奖励引资者50万元,对引进国内500强知名企业来遂投资5000万元以上,由企业所在地政府奖励引资者10万元。推进政府招商角色转换,在“招商服务局”基础上优化设置“投资促进委”,实施招商引资队伍建设“百人计划”,设立“招商引资突出贡献企业家”奖项,形成了全员大招商的生动局面。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新理念和机制,继续围绕电子、物流等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实现“十二五”到位资金1300亿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以大项目、好项目强力助推未来发展,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和追求。与兄弟市州相比,我们深知差距和压力很大。我们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继续深化“招大引强年”活动,提高项目落地率和投产率,推动遂宁在成渝经济区发展进程中实现节点崛起。

省招商引资局发言材料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亲历亲为、大力推动,省直有关部门主动担当、积极促进,企业和中介机构广泛参与、协同促进,全省招商引资氛围和意识更加浓厚,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强。具体成效为:

一是引资规模快速增长。1—7月全省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4309.5亿元,同比增长30.5%;到位外商投资46.7亿美元,同比增长61.7%。二是招大引强成效明显。新引进境外世界500强企业6家,在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14家,其中境外企业166家;新引进投资额10亿以上的国内省外重大项目60个,投资总额1435亿元。三是招商成果迅速转化。富士康在川项目加快推进,戴尔、联想、仁宝、纬创、一汽大众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第十一届西博会签约项目履约率94.9%,开工率86.4%,资金到位率32.7%。四是重点产业加快集聚。围绕已引进的电子信息重大项目,按照“相对集中、就近配套”的布局原则,相关市县、园区至7月末共签约电子配套企业124家,年内有望超过150家。

当前全省招商引资工作既面临着引领产业升级、力促加快发展的双重任务,又面临着高位求进、科学发展的紧迫要求。灾后重建投资高峰结束,招商引资对强化投资拉动的作用更加突出;区域间招商引资竞争白热化,遵循招商规律、完善推动机制、统筹政策和资源要素配置的要求更加迫切。因此全省招商系统将坚定不移地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主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大力开展科学招商。

一、科学研判产业,发动指导全省招商

立足经济和产业发展前沿,深入分析市场和产业变化,前瞻研判产业转移规律和发展趋势。围绕“7+3”重点产业,理清产业脉络、支持政策和准入门槛,深化产业链、产品链研究分析,选准招商引资突破口,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广泛发动全省各种力量共同招商,指导协调市州和园区创新方式、科学招商。

二、科学对接需求,锁定促进重大项目

在全省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下,着眼满足全省产业发展需求,突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以及装备制造、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3+4”重点产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着力突破的龙头产品,锁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集中精力招大引强。建立和完善投资需求双向对接机制,一方面了解市、县承接地产业发展和布局需求、结构调整和链条延伸需求,另一方面及时发现目标企业的市场拓展、项目投资和配套条件需求,针对性地对接和满足投资促进供需双方需求,科学编制投资促进路线图,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引领性、关键性、突破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

三、科学调配资源,有序承接重点突破

与省直相关部门共同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统筹推进机制,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和支持政策向重大项目倾斜,实现重点突破。加强招商项目预审,严把产业准入门槛,杜绝承接淘汰产能,防止污染转移,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探索建立省内区域间利益协商及分享机制、招商引资项目流转机制,避免“过度竞争”、“相互杀价”和无序引进。加强跟踪服务,协调要素保障,推动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四、科学搭建平台,切实提高招商实效

积极用好活动平台,全力办好第十二届西博会投资促进活动,力争项目签约总额达到8000亿元,其中我省达到5500亿元;充分利用“9+2”、成渝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完善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强化产业对接和项目合作;针对目标区域和目标企业,务实开展产业特色突出的对日招商、央企入川、外资促进、民企促进等专题活动,定向促进、集群承接。积极创建信息平台,加快招商网、政务网、办公网及数据库“三网一库”建设,搭建省、市、县、园区四级共享,政府、企业、中介多方互通的全省招商引资信息平台,实现投资需求和投资信息的动态实时对接。

五、科学组织力量,增强招商引资合力

充分利用省直相关部门资源、信息、渠道优势,密切沟通协作,共享信息、共建平台,联动促进重大产业发展项目。整合省、市、园区、企业、中介和政府驻外办事处力量,联动招商、以商招商,实现项目促进主体、承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无缝对接。集合省内各区域特色优势,按产业带跨区联动、整体推介、集合招商。加强招商队伍素质培训,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第三方力量加强宣传,合力塑造四川作为外来企业“投资西部首选地”的品牌形象。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的决策部署特别是这次会议精神,不迟疑、不懈怠,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市州和省直部门的积极参与、全省招商系统的共同努力下,确保全面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努力实现招商引资规模与质量的双提升,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内陆开放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商务厅发言材料

近年来,全省上下大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利用外资捷报频传。“十一五”期间,外商投资实际到位年均增长47%,在全国的比重由1.4%提高到5.8%,按商务部统计去年我省已跻身全国前9位。今年1—7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2.9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实际到位46.7亿美元,同比增长61.7%。概括起来,我省利用外资工作呈现出以下4个可喜变化。

一是招大引强取得新突破。全省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大项目已达57个,来川落户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166家,大企业大集团项目的引进,对带动产业发展和关联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外资结构有了新变化。新批外资制造业占比达到26.8%,同比提高近10个百分点。服务业到位外资同比增长37.7%,占全省总额的62.2%。以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明显增多。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发展势头良好。

三是二级城市引资崭露新格局。全省57个投资上千万美元的项目中,除成都以外的二级城市占19个。广安、遂宁、南充、内江、达州等市到位外资实现较快增长,环渝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呈现出良好态势。

四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新提升。1—7月,全省实现进出口241.8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其中出口增长33.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全省外贸发展的主力,进出口占比提高到46.4%,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1倍。在外资促进外贸外经发展的同时,外贸对外资的引领作用、“走出去”对“请进来”的推动作用也得到较好体现。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对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贡献逐步发力。四川“三外”联动、内外并举的发展举措和发展业绩,引起兄弟省份的广泛关注。

我省外资工作取得可喜成就,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各类园区和各类企业努力拼搏的结果。省委、省政府明确,在“十二五”末,初步建成内陆开放高地,力争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十一五”水平,在西部地区的占比和在全国的位次高于“十一五”末的水平。今年实际利用外资力争达到12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力争达到500亿美元。站在新的起点,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外资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立足部门渠道和职能优势,着力增强商务部门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利用外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重点促进三类项目

一是重大产业化项目。主动配合新型工业化要求,坚持招大引强、集群承接、沿链引进,每年确定10个重大产业化外资项目加以跟踪促进,大力提升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比重。二是现代服务业项目。围绕西部“三中心”建设,与重点市州、重点园区联合搭建现代服务业合作对接平台,推动外商设立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营运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大力引进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三是外商增资项目。在全省利用外资总量构成中,外商增资项目占1/3左右。要深化与在川世界500强企业的战略合作,狠抓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完善以天然气、新能源等9大产业、42家企业、76个重点项目为目标的增资促进路线图,着力稳定和提高外商增资扩股的比重。

二、推动建设三个载体 一是国家级经开区。支持成都、德阳、广安国家级经开区坚持“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针,通过引进外资、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扩大出口,促进开放型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一批省级园区转型升级。二是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组合推动成德绵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强化连片示范效应,打造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成渝经济区规划实施,以沿长江、渝广达、成南(遂)渝、成内渝等主要发展带为重点,推动建设一批省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三是海关特殊监管区。依托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绵阳出口加工区等特殊开放平台,大力承接外向型产业项目和协作配套项目。优化口岸建设布局,推动新增一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三、努力构建三大机制

一是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商务部门与重点市州、重点园区、各开放部门之间的新型合作机制,发挥各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推进开放合作的强大合力。二是“三外”联动机制。探索设立境外商务代表,发挥驻外机构、境外营销网点、外经企业作用,把投资与贸易、“引进来”与“走出去”、国际区域合作与国内区域合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三是评价激励机制。实施外经贸支持政策与外资促进政策的互通互享,进一步放大开放政策促进效应。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强开放型经济目标的任务分解、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今年确定的外贸、外资任务十分艰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加强协调、搞好服务,上下贯通、齐心协力,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南充市高坪区发言材料

近年来,南充市高坪区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推动战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强力招商引资,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近4年来,全区签约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54 个,协议资金总额 221.9 亿元,到位资金115.4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1个,取得了平均每月签订1亿元以上项目的业绩。我们的主要举措是:

一、坚持愚公移山精神,园区平台建设全面推进

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我区依托水、陆、空交通条件便利的优势,统筹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性物流业,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航空港工业园区和川东北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拟占地7平方公里,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正快速推进。航空港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4年时间,从零起步、由小到大,削平山头上百座,开挖土石方达1500万方,平整工业用地5平方公里,拆除房屋10多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实现水、电、气、讯、路“五通”,医院、学校、银行、邮政、公交、商业、农贸市场等服务设施及网点全面达标,1座生态型、专业化、现代化工业园区框架已经形成,并成功实现由场平扩张向产业填充、效益初显的“转段升级”,园区企业总产值已达100亿元,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四川省重点推进园区前20强。

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产业特色初显端倪

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坚持围绕机械电子、家居建材、丝纺服装三大主导产业,选择符合产业需求的项目进行敲门招商,以优聚优、集优发展。我区先后拒绝了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20余个项目的投资,工业园区已经聚集了以三环电子、中原油田为龙头的机械电子企业29户,以富安娜、四川国栋为龙头的家居建材企业15户,以广东名瑞、嘉美印染为龙头的丝纺服装企业21户,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对优势项目,我们“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不怕丢面子,不怕压担子”,为促成世界500强企业中石化来高坪建基地,区委主要领导带队,1个月内5次“登门”,中石化迅速决定投资2.6亿元在高坪建设中原油田石油工程基地。这一项目的成功落户,先后引来上下游企业10多个。

三、坚持把最好的资源配置给最优的项目,招大引强取得实效 招商引资是环境的竞争,更是开放度的博弈。我区响亮提出“解放思想算大账,舍得让利招大商”的口号,坚持把最优质的资源配置给最优质的项目,真正变“招商引资”为“择商选资”。为节约集约用地,对建设多层厂房的企业给予150元/平方米的奖励;对未按时投产、未达投资强度和税收约定的企业进行清理,先后有14户企业被“请”出园区,为优势项目腾出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坚持招大引强,我区已实现了与深圳招商局物流集团、中国储运集团、红旗连锁集团等大型物流企业的对接,成功引进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企业、全球行业冠军企业、境内外上市企业以及填补行业空白的高技术成长企业等22户。潮州三环电子是1家全球电阻陶瓷行业龙头企业。项目签约后,需要占用园区道路。当时这条道路的基础已经完成,正准备硬化,如果给三环让路,会损失前期基础投入,加之还要再推掉1座山,两项相加,政府投入会增加1000万元。但是我们没有犹豫,先后4次修改工业园区产业布局方案,并为该企业架设电力专线,打造周边环境,先后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三环集团也迅速作出回应:在投资1.5亿元的基础上追加投资5000万元,再将两条生产线放在高坪。去年三环集团又投资3亿元,将最新研发的光纤插芯项目放在高坪,我们为该企业二期建设供地1000亩。全面投产后,三环集团在高坪的投资将达8亿元以上,年产值15亿元以上,上交税金1.5亿元以上,就业人数1万人以上。

四、坚持创新招商机制,招商引资渐入佳境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培养干部的主战场,以引进大项目论英雄、以建成大项目看业绩,在全区形成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要服务企业”的良好氛围。同时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告知承诺”和“项目秘书”、“企业保姆”等做法,以“人性化”的服务开辟对接产业转移的“强磁场”。在招引国栋林产时,从帮助办理各种证照,到租房、购置办公设备,招商专员全程跟踪服务。国栋公司员工刚到高坪时,不熟悉生活环境,他们去理发,我们也派人引路。广东华宝玻璃进场前,我们协调规划、工商、发改等部门为其办理完一切证照,正是这种人性化服务,感动了客商,华宝玻璃将生产线由2条增加到6条,年内将全面建成投产。为让企业放心经营,积极搭建融资、劳务、信息“三大平台”,我区3年时间协助企业实现融资13.8亿元,解决企业用工1万余人次。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高坪区实际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距离。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强化“以项目支撑经济,靠投入拉动发展”的意识,找差距,添措施,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再创新业绩、再上新台阶。

绵阳高新区管委会发言材料

近年来绵阳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招商引资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克服“5·12”地震、全球金融风暴等不利因素影响,在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10年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0.88亿元,迈进了全省500亿园区行列。现将绵阳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打好“三张牌”,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一)打好“灾情牌”,抢抓灾后重建机遇,以真情吸引企业来区发展。“5·12”特大地震造成区内600多家企业受损严重,累计经济损失49亿元。我区迅速从灾难中奋起,充分利用灾后重建的政策机遇,掀起了产业重建高潮。对本已不打算落户我区的美国艾默生公司,在国家有关部委、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美国艾默生总裁亲自来区考察,被灾区干部谋发展的执着和真情打动,最终决定落户高新区;中国重汽在改装车项目建成投产后,再次增资20亿元建设汽车总装项目;华晨汽车在一期投资完成后,迅速追加投资建设二期工程。

(二)打好“科技牌”,发挥科技城和军民融合优势,延伸产业链发展。我区高度重视利用科技城建设和军转民特色优势促进产业升级。深入挖掘长虹、九洲等老牌军转民成功企业的新产品和新项目,推进与惠普、友达、通用、飞利浦等企业的合作;深化与中物院、西南磁学应用研究所的合作,推动“一院所、一园区、一产业”发展,催生了利尔化学、九九瑞迪、恒泰环保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具备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军转民企业。

(三)打好“产业牌”,大力推进以企招商,拓展产业链条。我区坚持沿链招商、以企招商,充分利用区内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围绕企业挖掘信息、拓展渠道、延伸产业链。围绕艾默生跟踪雅达电子等项目;围绕建诚电子建立OEM产业园,跟踪华为、华赛等项目;通过经纬达引进了斐成国际、永驰电子、利庆科技等项目;通过中国重汽、华晨汽车对接了延峰江森、亚藤汽车、南京武秀、亿利达车业等汽车零部件项目;围绕稀土产业紧密跟踪天通、宝磁、德国VAC、瑞萨电子等一批企业。

二、采取“三项措施”,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创新机制,加强力量,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体制保障。我区组建了招商引资指挥部,按照产业分设招商部门,实行专业招商;阵地前移搭建起上海、深圳招商引资工作平台,加强了对长、珠三角地区的信息收集和项目跟踪力度。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在人员、经费、办公条件等多方面大力倾斜,提拔重用招商工作成绩突出人员,初步形成了有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和集中力量抓招商的工作格局。

(二)打造载体,增强承载能力,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平台保障。我区强化产业布局规划,完善功能分区,努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打造和引进了华正OEM产业园、岷山机电工业园、艾默生配套工业园、九洲工业园、隆盛工业园等一批工业地产项目,为我区承接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极大增强发展承载能力。

(三)提升水平,优化软环境,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服务保障。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形成了高效便民的行政服务体系;对项目坚持“招得进来、落得下去、建得起来,发展得好”,创新性地建立了项目推进机制,加强项目落地建设无缝对接服务,实行全程一站式服务。实行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理服务和重大项目领导联系等制度,设立了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出台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并列入财政预算。

三、取得“三项成效”,高新区发展呈现新面貌

(一)产业优势更加凸显。按照集中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的要求,迅速形成了长虹集团、艾默生、普思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10年实现产值350亿元;形成了以中国重汽、华晨汽车、新晨动力等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2010年实现产值50亿元;形成了以东方特塑、长鑫新材料、西磁科技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2010年实现产值20亿元。

(二)经济总量迅速壮大。3年来绵阳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增速分别达到了20%、30%、40%、50%、60%。其中,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均实现了翻番。

(三)“两化”联动成效显著。通过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工作,有力的促进了我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2010年绵阳高新区人均GDP为83722元、非农就业比重为82.4%、城镇化率为60.8%、工业化率为87.5%,各项指标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

四、突出“四个重点”,扎实做好下阶段招商引资工作

我区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的实践和探索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坚持解放思想对外开放,创新招商理念,以情招商言行责实,兑现政策承诺,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前提和动力;坚持产业引领项目带动,科学合理规划,以企招商院所招商,延伸拓展产业链,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坚持整体联动全程服务,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支撑和保障。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到2013年实现产值过千亿,“十二五”末产值达到1500亿,为四川构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此,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重点项目,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结合高新区产业发展实际,细化产业招商工作定位,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百强企业和大型央企、大型民企,以重大项目的引进带动产业集聚,努力实现产业承接的链条化集群化集约化。

(二)突出重点地域,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实现新突破。聚焦珠三角、长三角、江浙等发达地区加大与企业的各种中介组织的沟通合作力度,及时承接转出的产业和项目。

(三)突出产业优势,在促进产业集聚上实现新突破。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开展主题鲜明的招商活动,不断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和集聚能力。

(四)突出团队建设,在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开展业务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队伍,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切实提高项目引进的实效性。

省发展改革委发言材料

今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切实有效地推动全省利用外资和招商引资工作,会同商务厅、省招商局编制了《四川省十二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制定了《关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了《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西部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修订工作;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加强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引进和推动实施,全力做好对富士康、一汽大众、现代汽车等重大外商投资项目的跟踪促进和服务,大力推进利用外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和国外贷款项目加快实施。上半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达47.68亿美元,同比增长63.1%,其中使用国外贷款和港澳援助资金6.18亿美元,增长70.2%。

下面就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和这次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发展改革部门的职能讲6点意见。

一、加强规划和政策导向,提高利用外资和招商引资工作水平抓紧出台《四川省“十二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尽快报省政府审定发布。深入推进《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贯彻实施,研究提出“深化内陆开放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政策,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全省利用外资和招商引资持续健康发展。积极争取国家采纳我省对《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意见,使我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产业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更多地列入国家目录,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为我省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和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更好的政策保障。

二、突出重点领域,积极争取国家布局重大产业项目 积极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引进和推动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对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确定的电子信息、汽车装备、油气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积极跟踪国内外知名企业,充分做好市场变化、产业转移趋势分析和重大产业化发展项目的需求对接。加强与各部门、各市州的沟通联系,整合优势,形成合力,积极向国家部委汇报,全力争取国家布局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我省。

三、加强指导和服务,积极做好项目的审批转报

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和把关,在项目审批上积极推进,在要素保障上重点协调。对符合条件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纳入全省重点项目计划统一管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加快项目实施推进。在重大项目审批工作中,主动对接,提前介入,作好指导,帮助项目单位完善项目审批的要件,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尽快完成项目的核准备案工作。属于国家核准权限的项目,在资料齐全的前提下及时转报,加强跟踪促进,做好专题汇报,争取尽早获得国家批准。同时积极做好招商引资项目享受进口设备免税等优惠政策的确认工作,最大限度地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四、加强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

坚持把各级、各类开发区作为利用外资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作为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综合配套能力,提升开发区的承载能力。把握国家支持开发区扩区调位升级的有利时机,做大做强开发区,积极争取新设一批省级开发区,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扩区调位,支持一批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用好开发区发展引导资金,引导招商引资项目向园区集聚,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项目的产业园区。

五、加强管理和协调,全力推进利用外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和相关市州加强国外优惠紧急贷款和港澳援助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与贷款方和援助方的沟通联系,积极协调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加快提款报账进度,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及时做好贷款项目调整和余款使用工作,用足用好国家统借统还的优惠紧急贷款和香港、澳门特区的援助资金,确保顺利完成灾后重建任务。适时总结利用外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经验和国际上先进的防灾减灾和项目管理理念,更好地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初步预计,全年利用外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际使用外资13亿美元,其中国外优惠紧急贷款提款报帐5亿美元,实际使用港澳援助资金8亿美元。

六、加快前期工作,积极有效借用国外贷款

加快推进世行贷款城市环境治理项目、亚行贷款雅西高速、达陕高速、日元贷款长江上游管网项目、北欧投资银行贷款省广电中心等重大国外贷款项目,及时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及时掌握和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加快世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武引二期灌区项目和一批使用外国政府贷款的医疗、职业教育等民生项目的前期工作,促进项目尽早谈判、签约和实施。根据我省发展需要和有关贷款条件,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外优惠贷款用于我省的城镇基础设施、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支持广安川渝合作示范区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亚行贷款备选项目规划。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使用国际商业贷款,积极推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项目到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初步预计,全年国外优惠贷款提款报账2亿美元。

当前我省面临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以及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等重大机遇,全省上下掀起了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我委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全年全省实际使用国外优惠贷款和港澳援助资金15亿美元,确保全年利用外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我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言材料

近年来,随着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力度的加大,外来投资已经成为推动我省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外来重大项目已经成为我省工业向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方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我省工业产业加速集聚的重要推手。省经信委作为负责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建设的综合性管理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与各部门密切配合,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做好服务,加速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强化规划布局

我们正在加紧完善《四川省“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着力优化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地区、川西北民族地区这五大经济区的产业承接发展布局。同时按照工信部的要求,抓好《工业通信业布局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编制工作,确定“十二五”期间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和主要行业,引导有序承接。“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7+3”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大力组织实施“5785”战略发展计划,即:着重打造成德绵广遂电子信息产业带、成德绵自内资装备制造产业带、成德资眉内宜泸饮料食品产业带、成眉乐自泸宜遂南达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带、攀西和三江流域特色资源产业带这5条万亿产业带;重点推动装备制造、能源电力、饮料食品、油气化工、钒钛钢铁、电子信息、汽车制造7个工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的优势产业;努力建设8个产值达千亿的产业园区;积极培育50家以上的百亿企业。

二、狠抓园区建设 把产业园区作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产业园区发展。加强园区规划指导,坚持“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指导思想,按照关联、成链、集聚、集约、合作“五向发展”要求,指导各地围绕园区主导产业,推进区域内产业、企业、项目分区布局、分层优化、错位协作发展。提高园区承载能力,继续深入推进园区“1525”工程,大力实施“521”发展战略,即力争到2015年建成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园区5个,超过2000亿元的产业园区2个,超过3000亿元的产业园区1个。发挥产业园区引导资金作用,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特别是支持园区物流设施、孵化中心、融资平台、担保中心等公共项目的建设,提高园区对产业发展的服务、支持力度,降低入园企业发展成本,支持园区做大做强。创新园区建设机制,抓好对口合作园区建设,承接对口帮扶省市的产业转移,提高合作园区建设实效。探索东西部共建产业园区的新路子,以共建共享的形式推动“飞地经济”发展。

三、加强要素保障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快工业发展面临诸多因素制约,特别是生产要素从紧将是一个长期面临的问题。我们将充分利用四川水电资源优势,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力保障,在枯水期拉闸限电时序的安排上给予倾斜。积极协调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增加向川天然气供应,配合有关部门帮助承接项目争取用气指标,做好日常供气运行协调调度。加强交通运力调度,对承接项目运输需求予以优先保障。对纳入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类的签约项目,支持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协调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向符合银行借贷条约的签约项目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四、抓好重大项目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引进和推动实施工作的通知》(川委厅[2011]12号)精神,将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引进和推动工作作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分片区召开经信委系统引进重大产业发展项目情况分析会,进一步确定“十二五”期间引进重大产业发展项目的目标行业、目标领域;建立重大产业发展项目信息数据库,不断充实客商及项目信息,做到洽谈一批、跟踪一批、储备一批,实现动态更新、分类管理、分批推进。调动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各类专项资金,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广、科技含量高、具有方向性和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给予积极支持,促进项目落地、建设、达产;对利于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大项目,符合国家投资方向的,积极向国家部委申报,争取中央专项项目资金支持;对引进实施兼并重组的企业,符合条件的,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纳入大企业大集团名单和 “小巨人计划”,给予重点培育支持。积极落实好西部大开发政策等国家鼓励类产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五、主动对接招商 进一步促进国内区域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融入珠三角,对接长三角,同时加强与中部省市和港澳台的合作;广泛参与国际区域合作,扩大与东盟和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强化对日韩等东亚以及欧美市场的开拓,大力开发中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广泛组织企业参加西博会、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等区域性展会以及境外涉及工业产业的专业类优质展会,拓宽承接渠道,扩大项目对接。调动发挥商会、协会以及其他中介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委托招商,引导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工业承接产业转移活动,探索和建立“企业为主体、政府抓服务、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承接产业转移新格局。引导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发挥行业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

成都海关发言材料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成都海关服务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助推全省外贸经济发展的情况作以下发言。

一、1-7月全省进出口情况

据海关统计,2011年1-7月四川省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41.7亿美元(位列全国第11位),同比增长31.8%(同期全国整体进出口增长25.1%)。其中出口总值为138.9亿美元,同比增长33.7%(同期全国整体出口增长23.4%);进口总值为102.8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同期全国整体进口增长26.9%)。7月当月四川实现外贸进出口47.3亿美元,月度外贸规模继上月突破40亿美元大关后,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6.8%。其中出口31.3亿美元,系四川外贸月度出口额首次突破30亿美元,同比激增1倍,环比亦增长25.6%。

1-7月四川外贸进出口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一是加工贸易出口倍增,一般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综保区聚集效应日益明显。1-7月四川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70.3亿美元,增长35.3%(同期全国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9.7%),占全省整体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拉动全省整体出口增长17.6个百分点;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51.9亿美元,增长1.1倍,远高于同期全国16.7%的平均增速,拉动全省整体出口增长25.7个百分点。特别是成都高新综保区1-7月出口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占全省整体出口增量的66.1%,是推动四川外贸发展的主力军。

二是进口保持稳定增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设备激增。1-7月四川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46.3亿美元,增长24.7%,高于同期全国15%的增速,占全省整体外贸进口的45%,拉动全省整体进口增长11.5个百分点;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43.9亿美元,增长21.7%,低于同期全国32.5%的增速,占比为42.7%,拉动全省整体进口增长9.8个百分点。其中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口47.5亿美元,同比增长31.9%,特别是区内企业进口设备9.3亿美元,激增3.2倍,反映出区内新增项目处于投资的高速增长期。三是机电产品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明显。1-7月四川初级产品出口5.3亿美元,增长29.8%;工业半制品出口23.6亿美元,增长12%;工业制成品出口110亿美元,增长39.8%。三者比重为3.9:17:79.1,相较于去年同期4:20.2:75.8的该比例关系,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结构优化明显。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74.3亿美元,增长50.5%,远高于同期全国机电产品18.9%的出口平均增速,占整体出口总值的53.4%,拉动全省整体外贸出口增长24个百分点。其主力产品中,便携式电脑出口25.6亿美元,去年同期仅有2.6万美元,拉动全省整体外贸出口增长24.7个百分点;以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半导体器件出口4.3亿美元,增长58.7%;而传统主力产品则多呈下降态势,其中集成电路出口10.5亿美元,下降18.4%,此外,石油天然气钻机、电视机出口降幅均超过两成。

四是外商投资企业不断扩大,成为推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1-7月四川私营企业出口55.4亿美元,增长5.1%,占全省整体出口的39.9%,是四川最大的出口主体;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0.2亿美元,增长1倍,占比为36.1%,拉动全省整体出口增长24.4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出口26.6亿美元,增长9.7%。在有出口实绩的2306家企业中,出口上百万美元的企业有939家,增加65家;出口上千万美元的企业有228家,减少7家,其中富士康以26.5亿美元高居出口额榜首,英特尔以9亿美元,东方电气以3.7亿美元的出口额分列2、3位。

二、成都海关支持四川发展的工作措施 年初我们预计今年四川进出口总值将达到500亿美元,再上一个新台阶。从1-7月外贸情况看,实现这个目标困难与希望并存,但希望更大。信心来自于6月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来自于富士康项目的即将全面投产,来自于双流园区仁宝、纬创等项目的积极推进。支持四川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超常发展,海关责无旁贷。为此成都海关将按照海关总署党组“把好国门、做好服务、防好风险、带好队伍”的总体要求,按照四川“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两化”互动的部署,以积极落实《成都海关支持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十项措施》为抓手,以支持“一号工程”为重点,在法律政策框架内给企业提供最大的便利,努力为企业营造最好的外部环境,争取最优的服务效果。下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3项工作:

(一)重点做好对综保区的服务。成都高新综保区是四川外贸的主要增长点。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动综保区验收和封关运行工作,并在综保区采取了9项特殊支持措施,全力为区内企业高效通关、便捷通关服好务。1-7月综保区进出口总值85.5亿美元,同比增长68.4%,占全省对外贸易总值的35.4%。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集中力量优化对综保区的监管与服务:一是积极开展综保区海关筹备工作,为综保区提供更专注的管理与服务,并继续为综保区海关机构调配增加人员,目前海关在综保区的人员已经从5月份的26人增至39人,我们还将从全国各海关选调业务骨干充实综保区,尽力满足快速增长的业务需要。二是大力推动改革创新,积极推进通关“无纸化”进程和“分类通关”改革;积极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口岸监管现场以及特殊监管区域之间的“直通式”通关改革;进一步优化内部作业流程,根据富士康等电子产业项目发展情况,适时研究设立机场查验中心,简化综保区查验手续,提高通关效率。三是做好对重点项目的重点支持工作。积极支持富士康的发展,实行“一对一”的服务,及时解决富士康进出口的问题;大力支持英特尔分拨中心在成都落户;积极推动综保区双流园区审批工作,争取尽快获批,在此之前,对相关企业进口设备采取特事特办,给予特殊支持。

(二)重点做好对四川进出口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支持服务工作。对已经签订MOU的82家企业合作情况进行评估,进一步落实合作备忘录相关措施,强化关企合作,建立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和海关的具体操作规定,切实帮助地方政府、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全面熟悉、正确理解、充分用好国家进出口税收优惠政策,增强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动力。积极推行税收“网上支付”和“先货后税”模式,进一步为企业提供便利。巩固和拓展区域通关,畅通转关渠道,努力确保四川企业在全国各口岸顺利通关。健全畅通“12360”海关服务热线、海关门户网站、微博等多种政务公开和实时沟通渠道。

(三)重点做好关政合作推进和谐国门、和谐口岸建设。加强与设关地政府的合作,签署合作备忘录。积极参与省、市政府招商引资工作,提前介入,提供政策咨询和相关通关配套服务。对进出口总值下降的地区进行重点调研,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增长偏低的地区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新的措施,促进增长,进一步发挥统计预警监测在省市政府决策中的参谋作用。认真落实与商务厅、四川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合作备忘录,与四川博览局、成都铁路局等单位签署备忘录,加强口岸协作。积极推进德阳海关、遂宁海关设立。根据成渝经济区及天府新区发展需要,调整关区内出口监管仓和保税仓布局规划,促进区域内各地开放型经济协调发展。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言材料

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就如何贯彻落实这次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服务招大引强,推动四川外贸再上新台阶,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深化认识,在服务承接产业转移中再添举措

近年来,我局抓住四川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强化领导,提前介入,主动参与物流测试,协调测试路线各节点检验检疫机构,确保了测试物资快速通关放行。我们着眼长远,早作准备,针对四川出口电子产品结构变化,积极争取总局支持,申请筹建国家新型光电显示终端能效及安全检测等重点实验室,为富士康、仁宝、戴尔、纬创、德州仪器等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作为服务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涉外部门,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主动融入,积极作为,把支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推动四川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作为当前检验检疫工作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在服务的前瞻性、主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上狠下功夫,为产业转移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个性化服务。一是针对综保区双流园区内仁宝、纬创等项目建设所需进口的成套设备等,提前服务,指导企业做好进口旧机电设备备案审批及“3C”入境验证申请,加快企业投产进度。二是针对富士康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品快速验放的需要,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和双流机场增加人员,添置设备,增设夜班,对企业进出口产品随到随报,快检快放。三是帮助富士康等投产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自检自控能力,尽可能减少抽检比例,缩短验放周期。四是进一步用好用足加工贸易检验检疫费减免政策,减少出口企业经营成本,指导企业充分利用优惠原产地签证,尽最大可能享受进口国关税减免,提升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

二、创新方式,在促进通关便利化上再下功夫

近年来,四川检验检疫局针对四川外贸物流周期长、成本高这一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积极致力于检验检疫通关模式的改革创新,优化检验检疫业务流程,推行绿色通道、直通放行制度,积极参与电子口岸建设,着力探索口岸内地检验检疫协作机制,努力营造“环节少、速度快、服务优、监管有效”的通关环境。今年,我局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打破常规,同意富士康集团综保区外的4家原辅料生产企业就近在综保区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检验检疫业务,使其不再往返于四川检验检疫局本部和综保区之间,缩短了富士康集团原辅料供应时间。同时,针对富士康公司等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进口产品入境验证频次高、数量多,常规审批与验证方式难以进一步提高入境通关效率的实际,开通“快速验证通道”,采取优化流程、一次审批、一月有效、多次放行等措施,满足了富士康对物流速度的高要求。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在促进通关便利化上下功夫。一是加强与省商务厅、成都海关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联动,促进协同服务。二是推进川渝沪大通关协作。在落实上半年与上海签署的促进通关便利化合作备忘录的基础上,与重庆检验检疫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促进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探索建立区域通关模式。三是将富士康等企业纳入进出口绿色通道和直通放行范围,简化企业口岸通关环节。四是进一步加快电子检验检疫建设,推进检验检疫业务全过程电子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

三、优化环境,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上再强基础

近年来,为了完善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集装箱物流园区等区内检验检疫设施,优化服务功能,我们提前介入综保区、物流园区的建设,实现了检验检疫服务设施与园区整体建设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做到了检验检疫机构、人员、设备、服务“四到位”。同时,我们积极争取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支持,向中央编办申请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设立检验检疫机构,已获中编办批准同意。我局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服务软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一是针对综保区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加快综保区检验检疫监管信息化平台和视频监管系统建设,实现远程监控并快速放行。二是积极争取总局的支持,力争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中得到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三是积极支持综保区双流园区建设,优化区内检验检疫设施,为转移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便捷服务。四是根据园区内产业转移企业产品特性,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区域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减少对单个企业的监管频次。

四、完善机制,在保障口岸卫生安全上再聚合力

近年来,我局加强与省、市卫生部门和口岸联检部门合作,共同建立常态下机场口岸传染病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制定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出入境口岸传染病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方案》,明确了职责分工和应急处置流程,建立三项制度和三项保障措施。同时,与卫生、海关、疾控、边防、医院等9个部门联合进行口岸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口岸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在提升口岸核心能力上再聚合力,再下功夫。一是突出防范在前,加强风险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守住安全底线。二是进一步完善常态下口岸疫病疫情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大力实施口岸安全保障工程。三是主动与口岸联检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确保口岸卫生安全。四是加强入境人员、货物、集装箱、运输工具检疫查验,杜绝疫情疫病从四川口岸传入。

五、优化方案,在服务投资促进平台建设上再作贡献

西博会等重大国际会展活动是四川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去年,我局积极争取总局支持,创新服务举措,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大装备投入,重新改造口岸入境通道,添置红外线体温探测仪,生化、核辐射检测仪等设备,确保了第十一届西博会出入境人员、展品安全、快速通关。今年10月,第十二届西博会将在成都举办,我局将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一展一策”的方针,进一步优化方案,创新服务。一是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第十二届西博会检验检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口岸通关协调、展场服务等专项工作组。二是积极争取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确保入境参展“3C”验证产品、农产品等免于办理审批手续。三是在机场入境参展人员和展品专用通道,实行快速通关服务,保障西博会的顺利举办。四是设立展会现场工作点,做好现场卫生除害、政策宣传和展后物资退运、销售等所涉及的报检、签证工作,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检验检疫服务为第十二届西博会的成功举办做出应有的贡献。

内江市发言材料

近年来内江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坚持把开放合作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力克时艰,开拓奋进,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是产业承接取得突破。自2007年以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一年一大步,年年上台阶”,4年协议投资总额1069.87 亿元,到位资金803.30 亿元,相当于同期新增银行贷款余额的7.4倍,相当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8.6%。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全国首批、西部唯一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园、德摩叉车落户,促进了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由“零”向“整”跨越,成功创建“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引进旺旺食品、南京雨润等生产线,成为我市荣获“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基地”称号的重要支撑。这些大企业大集团的落户,对内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改善等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二是利用外资成效显著。4年来累计批设外商投资企业34 户,到位外资3.3亿美元。尤其是2010 年新签外资项目14 个,协议引进资金247.48 亿元。抢抓电子信息产业西进先机,成功引进巨腾国际投资3.6亿美元建设内江基地,并同步引进柏腾光电等配套企业落户,另外还有9个投资约4亿美元的电子信息类项目已签约或正在洽谈中,实现了“引进一头牛,带动一群羊”的群聚效应。川威集团引进香港合创国际投资1.91亿美元增资扩股,并成功收购1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其控股的中国钒钛于2009年在香港上市。2010年川威集团在成都设立了四川第二家外商投资性公司——四川省凌御投资有限公司,构筑了国际资本快速进入国内的大通道,开创了我市利用外资的新模式。在对外贸易方面,全市现有进出口经营资格企业265 户,出口国家及地区达85个;上半年全市进出口1.18亿美元,同比增长58.2%。三是对外合作深入开展。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设立了8 个驻外招商分局,并赋予驻京联络处和驻蓉办事处招商引资职能,与各分局驻地商会、协会和省政府驻外办事处建立了长效沟通机制。与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市、西班牙马拉加市、上海徐汇区、浙江台州市、广西柳州市、内蒙古乌海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与青岛黄岛开发区、大连经济开发区结为友好园区。当前的内江,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开放格局。

虽然我市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量小,项目挖掘包装深度不够以及要素保障能力、园区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抢抓外资西进内资西移加快、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内江区位交通、产业配套等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先人一步,在招商引资上快人一拍,努力把内江建设成为开放合作的先行区。

一、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在思路与重点上再明确

坚持“融入成渝、甘当配角、错位发展、彰显特色”的总体思路,加强对成渝经济区、长三角、泛珠三角以及台湾、日韩、欧美和东南亚等重点区域产业转移与我市产业的相关性分析,以新材料、机械汽配、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煤化工等产业为重点,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等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建设中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中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基地。

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方式与领域上再拓展

加大“走出去”招商力度,展开猛烈的“秋冬攻势”,每月赴日韩、欧美或东南沿海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一次大型专题招商活动,扩大内江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发挥驻外招商机构职能作用,坚持驻点招商和小分队招商相结合,积极推行乡情引商、委托招商和网络招商新模式,紧紧盯住富士康、仁宝的配套企业,主动上门洽谈,力争引进一批竞争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大集团、大企业到内江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加大“请进来”洽谈力度,筹备办好首届成渝经济区高峰会企业家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积极邀请国内外大企业、大协会、大商会、大机构来我市考察和洽谈,增进了解,促成投资。积极参与西博会、厦洽会等展会,突出自身特色,精心组织参展,发挥优势,推介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力争签约一批、落地一批。推进跨区域合作,加大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海峡两岸和中部地区的合作,广泛缔结友好城市、友好园区,探索创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和“飞地经济”,确保全年到位市外资金400亿元。

三、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在落地与建设上再攻坚

更加注重项目跟踪推进工作,牢固树立“项目一天不落地,工作一刻不放松”的专注意识,力促项目早日落地见效。进一步完善服务协调机制和外资促进机制,简化外资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利用外资的“绿色通道”,力促项目早开工、早达产、早见效。更加注重抓好要素保障,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尽快发行10亿元的企业债券,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突破资金瓶颈制约。千方百计抓好供地和用地监管,盘活土地存量,确保项目用地需求。积极争取城西工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园区,严陵工业园升格为省级园区,搭建良好的产业承接平台。

四、做大外贸出口总量,在扶持与培育上再加力

围绕完成全年进出口2亿美元的目标,深刻分析、全面把握全年外贸走势,扎实抓好保增长、调结构、拓市场、建基地、重政策、强服务的各项工作。扭住重点企业重点商品不放松,对威玻集团、凤凰集团等重点企业开展定期走访,在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扭住出口潜力企业不放松,帮助内江峨柴、坤鑫纺织等出口量小的企业扩大出口规模,督促企业多抓订单,多促成交,不断扩大出口增量,使其尽快成长为我市出口创汇生力军。扭住培育新企业、新产品、新市场不放松,进一步加大在企业培育、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力度,及时跟进了解巨腾国际、伊莱维克、德摩叉车等公司的经营建设情况,积极为企业办理外贸出口环节中的有关手续服好务。通过优质服务、政策激励等措施,引导通过异地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内江产品实现本地自营出口或本地代理出口,做大我市外贸出口基数。

总之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部署,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和开放合作的新突破,推动内江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

德阳市发言材料

今年以来,德阳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成渝经济区建设的机遇,积极推进德阳“一三五八”战略,站在新的起点上高位求进,狠抓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外贸发展方面

(一)外贸进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今年1-6月,德阳市自营进出口总额完成132395万美元,完成年目标254400万美元的52.04%,占全省20个地级市完成进出口总额425166万美元的31.14%,位居第一;同比增长31.8%,高于全省增幅的6.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54910万美元,完成年目标的57.8%,同比增长50.8%,高于全省增幅的29个百分点;进口额为77485万美元,完成年目标的48.6%,同比增长22.3%,低于全省增幅的7.8个百分点。

(二)县域外贸结构更加优化。德阳市所辖的广汉市和绵竹市不断优化出口产品,促使外贸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量价齐升。今年1—6月,广汉市完成出口1.86亿美元,其机电产品出口占80%以上;进出口总额超过5亿美元,全年有望突破11亿美元。绵竹市完成出口1.28亿美元,其高附加、高科技含量的钛白粉出口占57%以上,仅此一个产品全年将达到2亿美元。

(三)外贸企业超常发展。截至今年6月,德阳市累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561家,上半年新增27家,新增进出口额4600万美元。全市50户重点出口企业,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的3家,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9家。30户重点进口企业,进口额超过2亿美元的2家,1000—5000万美元的企业10家。特别是金广集团四川大洋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上半年进出口总额突破了3亿美元,全年将突破7亿美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德阳外向型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离省委、省政府对德阳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此,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特别是这次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科学推进德阳外向型经济发展。

一是自我加压,高位发展。市委、市政府已确立了全市外贸发展的奋斗目标,今年力争进出口总额达到30亿美元,出口突破10亿美元;到2015年进出口总额到达100亿美元,出口突破30亿美元。市政府将出台鼓励外向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快筹建德阳海关、商检的步伐,推进德阳铁路口岸建设,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条件,确保既定目标圆满实现。

二是强化考核,提升发展。市政府不仅对各县(市、区)政府下达外贸目标考核任务,还逐步细化考核指标;引导各县(市、区)政府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外贸结构,引领企业放弃“两高一资”产品,加快发展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产品。

三是“三外”联动,互动发展。把发展服务贸易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三外”联动结合起来。德阳市正在全力打造四川现代服务业基地,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信息服务业、金融、会展、文化、旅游等,这为德阳服务贸易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同时,充分发挥德阳重大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势,用好德阳“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国家级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张国家级名片,强力推动外贸外资外经“三外”融合,结合产业,招大引强,沿链引进,集群承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运用成熟的技术,闲置的设备到境外去投资办厂,承包工程,提供技术服务;力争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高于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到“十二五”末全市服务贸易额达到5亿美元。

二、利用外资方面

今年以来德阳市利用外资迎难而上,取得突破,1-6月到位外资9334万美元,占年目标51.9%。我们坚持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核心、以服务为抓手、充分发挥德阳比较优势,全力确保全年完成利用外资1.8亿美元,努力再上新台阶。

一是按照德阳市委“一三五八”发展战略“对外开放要有新突破”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高层搭建的各类投资促进平台,积极准备、务实参与。

二是依托厅市合作协议,多渠道邀请潜在投资者到德阳参观访问,现场考察,洽谈合作。今年已有多批次重要客商通过考察,确定了到德阳的投资意向。

三是针对特定投资群体,定向打造工业园区,逐渐形成了产业聚集度高的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园、台商电子聚集区、石油采输装备产业区、战略新型材料产业园等。今年我市针对日资企业投资中国西部的强烈愿望,积极规划日本产业园区。

四是着重抓好原有企业的增资扩产。抓好外商投资企业的增资扩产,是我市利用外资的重要经验。德阳现有的13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多数增加了投资。四川利森建材三期投资、得阳特种新材料三期投资、东方阿海珐三期投资等产业化重大项目为我市利用外资再上新台阶垫定了基础。

五是坚持利用外资同外贸发展、外经发展相结合,坚持省、市、县联动,坚持工业产业化项目和民生服务业项目并重,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手段,保障信息的准确。

我们有信心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实现德阳外向型经济的新跨越。

第四篇:仪器公司交流发言材料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宁夏农业科教仪器物资公司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厅指导检查组的指导下,我公司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农牧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筹划安排,广大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学习实践活动,开局良好。按照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下面,我就公司学习实践活动情况向大家做一简单介绍。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

2009年3月20日,厅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后,我公司立即召开支部会议,研究确定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明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职责,讨论农仪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动员大会讲话稿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关事宜。3月23日下午组织召开了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检查组全体成员、公司全体人员参加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按照厅党组《关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讨论制定了公司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印发公司各科室及全体党员。同时,根据厅深

1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的小组《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安排指导意见》的要求,制定了公司第一阶段学习实践活动安排进度表,并认真组织落实。二是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确定了公司第一责任人和各部门分管负责人,明确了办公室及分管负责人的工作职责,统筹安排,责任到人,确保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组织有力、取得实效。三是结合公司实际,确定了学习实践载体,即“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并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习氛围,我们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学习宣传栏、开辟学习园地、编发简报、设立征求意见箱等形式,使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为把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切实做到“四个贯穿始终”,即: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体制机制贯穿始终;把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贯穿始终。我们在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制定了“突出一个重点,狠抓三个落实,形成四个共识,达到两个促进”的学习实践方法。

突出一个重点:就是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为重点。动员大会结束后,我们即对学习做了周密的安排,明确了学习篇目,掌握要点,讨论题目,辅导重点和组织责任人。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读书笔记不得少于3万字,科室党员负责人不得少于2万字,普通党员不得少于1.5万字,所有职工不得少于5千字,并要求党员学习心得

不得少于一篇。通过认真组织学习,使党员干部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自觉性。如在野外施工的部门和人员,自觉利用风天、雨天和晚上组织学习讨论,撰写读书笔记。

狠抓三个落实,就是狠抓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和效果落实。一是时间落实,每年3—10月份正是公司经营活动最繁忙的季节,为使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能取得实效,我们狠抓了学习时间的落实,除规定每周一、三、五安排两个小时的集中学习外,鼓励党员干部合理安排业务工作时间,利用工作间隙和业余时间自学,到目前为止,公司学习实践领导小组组织检查两次,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学习讨论三次,党员集中学习九次,全体职工组织学习两次,集中辅导两次,上党课一次,从时间上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人员落实。从3月25日开始,为不误农时,公司近一半人员分别到红寺堡节水项目工地、中宁等四县农业予警项目地和全区八县测土配方项目地进行设备安装,施工调试,项目培训等现场工作。我们统筹安排,合理调整,对下去的人员组织临时学习组,指定负责人,带技术设备的同时,带学习材料下乡,利用风雨天,晚上等业余时间学习,记读书笔记,确保党员的参学率在100%,非党员职工的参学率在90%以上。三是效果落实。学习实践活动重在取得实效,我们按照公司的实施方案和学习安排狠抓落实,并注意检查指导,先后到红寺堡检查两次,召开各部门汇报会一次,普遍检查读书笔记两次。通过督促检查,把学习效果落实到实处。截止目前,班子成员读书笔记都在1.5万字左右,科室党员负责人在七—八千字左

右,一般党员在五千字以上,收到读书笔记心得13篇。从学习讨论情况看,广大党员干部都能深刻认识自身在科学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和当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农牧厅党组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

三、提高认识,形成共识。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培训,公司党员干部提高了对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形成了四个方面的共识。

1、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形成了共识。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并付诸平时日常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紧紧围绕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和创新力,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具体要做到: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咬住发展目标不偏移,狠抓经营工作不放松,以思想解放促进企业发展,以观念的更新推动工作。

2、在加快事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上形成了共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为此,我们把经营发展、提升业务技术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紧紧围

绕经营工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完善工作机制为着力点,按照“摸清底数、健全制度、分清职责、抓好落实”的要求,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推进公司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开展经营工作。

3、在加强单位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上形成了共识。我们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着力解决机制不活、发展后劲不足,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增强全体职工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为群众服务的公仆意识。要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名党员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讲奉献,讲服务,做群众的表率。建立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利益的长效机制,坚持依法经营、照章办事,规范行为。通过活动的开展,切实把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来,不断加强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增强了党员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和全局意识。

4、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是要真抓实干上形成共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企业就是真抓实干,不苦干实干,什么发展观都是纸上谈兵,难以实现。胡锦涛同志在《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指出:“要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又说,那种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的做法,那种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的做法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标格格不入的。企业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抢抓

机遇、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力争效益最大化。通过学习,全公司党员干部职工提高了认识,形成了共识。各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跑项目找市场,积极性空前高涨,力争扭转公司目前的经营困境。

四、边学边改,达到两个促进

在学习中,我们把学习讨论同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根据梳理出来的问题,边学边改,不拖不等。能解决的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达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一是集中精力抓了温州商城的国有产权纠纷的法律确权,由公司两个主要领导和两个部门全力协调,维护了公司的合法权益,争取了公司的应得利益,确保了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二是主动出击,拓宽经营渠道,扩大经营市场,在完成2008年四个项目后续工作的基础上,制定2009年经济目标责任制,把经济指标分解到分管领导和具体部门,进行量化考核,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经营积极性,各部门都主动找信息,跑项目,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组织货源,上门服务。如公司节水部门在罗山脚下零下四度的气候条件下,住帐篷吃野餐,冒着风沙搞施工,确保了1000亩瓜枣间作膜下滴灌及时栽种定植。公司2009年第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

第五篇: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围绕目标

强化职能

努力推动我市妇儿事业再上新台阶

宿迁市教育局(2012年2月29日)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妇儿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教育系统妇儿工作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妇女儿童发展为主题,提高妇女儿童素质为重点,以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为根本,圆满完成市妇女儿童发展两个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了农村初中留守学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和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任务。

目前,我市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5.3%,全市省、市优质园占总数的54%。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99%。全市初中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52%,其中女童巩固达99.50%。全市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适龄三类残疾儿童993人,其中女生363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全市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8.31%,其中女生入学率达98.18%。全市共有中小学家长学校288所,乡镇中心校及初中以上学校全部建立家长学校。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78%。全市中、小学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卫生保健和环境教育课,少年儿童的法制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全力推进两个规划和两项实事顺利实施 市教育局成立了妇儿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对照规划的目标任务,领导小组进行了明确具体的分工。两项工程涉及面广,市政府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农村教育两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教育局成立了合格学校建设办公室及县区工作联系小组,负责做好服务、监督和业务指导工作。我们将两个规划的主要指标和两项工程任务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层层签定目标责任状。通过印发文件、多次召开会议,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切实做到主动工作,勇挑重担,推进了两个规划和两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职能,着力提升我市妇女儿童受教育水平1.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一是完善学前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建立县级统筹、县乡(镇、街道)共建的管理机制;二是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并逐步提高。加大对民办幼儿园以奖代投力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至少建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大力开展创建工作,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我市义务教育阶段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由2006年的9.94亿元增加到目前的35.93亿元。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 “六有工程”“装备四配套工程”“校安工程”以及“农村教育两项工程”,全市中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730万平方米;计算机拥有量6.2万台,仪器设备总价值7.8亿元。目前校安工程全市累计筹措资金22亿元,新建和抗震加固校舍170万平方米,竣工量全省领先;二是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投入专项经费,实施教师队伍建设“12511工程”。几年来市级培训2.8万人次,省级培训1.7万人次,大多数教师得到了一次轮训。大力实施城乡对口帮扶活动,累计有2128名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和送教,有540名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促进了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保障困难学生接受教育。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开展“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2007年以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累计免收学杂费6.2亿元,发放免费教科书674.6万套,为9.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5924万元,共扶助贫困生45万人次。四是全力做好流生控制工作。建立了双轨控流体系,即“市→县(区)→乡(镇)→村→组→户”的政府防控体系,“市教育局→县(区)教育局→学校→班级→教师”的教育系统防控体系。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小学和初中实行“四方”无缝对接,确保学生100%入学。

3.重视开展体艺教育。中小学音、体、美课程开设达到了规定课时数,全面推行大课间活动。每年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幼儿艺术展演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健全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机制,将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质状况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了定期组织学生体育运动会制度,全面实施体育考试制度。全市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活动器材已基本配齐,全市有112所学校建设了塑胶运动场,占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总数的40 %。

三、立足民生,圆满完成农村教育两项工程任务

1.积极争取项目。农村初中留守学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和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是提高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的民心工程,对改善民生、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具有重要意义。为多争取省里的经费补助,我们多次向省提出多设项目学校的请求。最终省批准对我市所有县区均给予项目,共有76所农村中学、135所幼儿园实施农村教育两项工程。工程建设惠及全市10万多名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童及8万多名农村幼儿。

2.足额投入配套经费。经费投入是两项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我市农村教育两项工程总投入达2.8亿元,其中省拨留守儿童食宿改善工程经费和幼儿园器材总价值约1.8亿元,地方配套经费约1亿元。市政府专门下发文件,明确规范了地方经费配套的比例、资金渠道,以及专户、专帐、专款专用管理办法。

3.严密组织工程实施。我们在深入县区、学校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市总体规划,指导各县区按照实事求是原则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工程整体规划和计划,经费测算到每一所学校、每个建设项目的具体细节。所有工程都严格实行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法人责任制和工程建设合同制等“四项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等级强制性标准。经艰苦努力,我们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工程任务,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

下载yzc 参加公司2014年度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yzc 参加公司2014年度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图书馆)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加强班子建设强化目标管理 努力营造安定团结进取向上的馆风馆貌市图书馆已有近百年历史,馆藏古今中外珍贵文献资料83万余册,其中列入国宝级文物......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文化稽查队)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振奋精神 锐意进取 在依法行政实践中建功立业 2007年,我队勤勉尽责,团结进取,奋发有为,各项工作整体推进,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先进......

    扬州水利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抢抓机遇 务实工作奋力开创仪征水利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仪征市水利局(2013年2月日)2012年以来,在扬州市局的关心支持和仪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认......

    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先进典型交流发言

    好范文原创投稿 在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尊敬的*厅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简要汇报一下*县水土保持工作。 *县共有3座大型水库,214座小型水库,1600多座塘......

    参加党史教育班体会交流发言

    参加党史教育班体会交流发言开展党史教育,就是要在重温历史、学习领悟和干事创业中,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在重温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一部......

    参加党史班学习体会交流发言

    参加党史班学习体会交流发言这次的学党史教育活动资料丰富、形式多样,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100年风雨历程充满艰辛与坎坷,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

    党员参加党校培训交流发言材料

    党员参加党校培训交流发言材料提纲一、学习的体会1.提高理论基础,增强学习意识2.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党忠诚和为民服务本领3.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增强职责意识4.树立勤政廉政意识,提高......

    参加巡视工作心得体会交流发言

    参加巡视工作心得体会交流发言根据局党w工作部署,2021年4月至8月,我有幸参加了局党w第二轮巡s工作,对*开展了巡s。巡s期间,按照巡s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要求,对照局党w巡s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