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手足口疾病的防控的家长会发言稿
关于手足口疾病的防控的家长会发言稿
最近一段时间是手足口疾病的高发期,根据县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我县已有700多例的病患者,已经引起了县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手足口病是传播很快的一种儿童传染疾病,多发生余5岁以下的儿童。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很容易交叉感染,现在还没研制出防疫这种病毒的疫苗,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特别是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要注意预防手足口。为了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疾病的蔓延,我园在平时工作中加强管理,努力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给幼儿一个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一、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
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由教师在门口对入园的幼儿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手、口腔等部位,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如诊断不是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书方可入园。幼儿入园后,由班内教师再进行一次晨检,以防遗漏,中午教师再进行一次午检,主要检查幼儿的手心、脚心和口腔等部位,发现疑似幼儿及时报相关负责人,且当天各班教师把孩子的情况详细汇报于办公室,领导小组针对情况作出相应措施。
二、认真做好各班消毒工作
各班的玩教具每天晚放学后用84消毒液浸泡一个小时,小毛巾、水杯每天定时用消毒柜消毒,每天用稀释的消毒液剂擦拭桌面,再用清水擦拭三遍,小椅子每天擦洗一遍。每天用稀释的消毒及拖擦走廊。楼梯地面、楼梯扶手、厕所等按时洗刷,餐具每餐一消毒。教室和寝室每天加强通风换气,除了用稀释的84消毒液进行消毒外,还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并雇佣专人每天用喷雾器对全园地面、走廊、教室、草皮和大型玩具进行喷洒消毒。力求做到不遗漏死角,给幼儿创操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加强幼儿卫生教育
对幼儿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指导各班幼儿饭前、便后勤洗手,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要教导孩子不随便乱弄东西,特别是在人口集中的地方更不要乱摸东西。教育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在幼儿园我们尽我们最大努力做到幼儿卫生方面的教育工作,此外,家里也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们也希望家长们在家里也做好幼儿的卫生教育,不给幼儿乱买零食,不吃不洁的饭菜,不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去。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幼儿的安全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和爱护,我希望我们能家校联手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擎起一片蓝天。
四、做好正确宣传和讲解工作
我们每天有教师在门口晨检,及时准确地向家长讲解防疫部门的卫生常识以及手足口病的常识和预防,并发放关于手足口疾病的《告家长书》,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卫生防疫意识和能力。同时在各班门前张贴了爱心提示,让家长近期不要带幼儿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做到家园同步。
五、成立预防小组。
我们幼儿园除了要做好卫生检查以外,还专门为预防手足口成立一个预防小组。把每天入园孩子们的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从入园到出园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对于没来园的幼儿我们要求教师要做好电话回访,明确幼儿状况。每天进出幼儿园的教室或者其他人员都要做好消毒动作,保证在园孩子们的健康。如果发现感染的孩子,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及时的通报给当地卫生部门。
六、家长们最近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1、提高认识,重视疫情
最近一段时间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而幼儿园的孩子们又是易感染人群,所以希望各位家长要重视疫情,加强幼儿的卫生教育和安全教育,做好预防。并多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发现异情,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孩子有异情,要求家长发现孩子在家期间发热、出皮疹后不要送入幼儿园,及时去医院就医。患儿应在家中休息,直至痊愈或明确非传染性疾病方可入托、入园。幼儿园是一个人口密集的活动场所,极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所以希望各位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及时就医,直至康复。
3、搞好幼儿卫生,做好预防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喝开水,不吃生冷食物,尽量不去人群集聚的公共场所,注意家庭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亚经常在阳光下暴晒,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的疾病幼儿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在平时多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有异状及时就医。
4、相互理解,做好防控
最近一段时间,手足口疾病发病率较高,而对此病的准确检测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确认,所以近期对身体有异状的幼儿希望家长在家里做好治疗和护理,防止交叉感染。卫生局检查时,专家也要求教师不能接受家长带给孩子喂药。希望各位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积极配合我园工作。另外幼儿病愈返校时,必须要有医生开的病愈证明。特殊时期,希望各位家长互相理解。
各位家长,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也是我们幼儿园的宝贝和天使,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手足口”疾病的防控工作,给我们的宝贝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谢谢大家。
第二篇:手足口等疾病防控工作方案
根据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关于手足口等疾病防控的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手足口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报告传染病以外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夏秋季多发。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个种、型。由于人群普遍易感,可以引起局部爆发和流行。由于学校人口众多,人员流动性大,一旦发生暴发流行,学校教育教学以及师生生活将会受到影响。切实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认真做好应对手足口病爆发流行的预防工作。
二、工作任务
通过广泛宣传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三、工作措施
1.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绪彬
副组长:刘国强 王桂平董保民
成 员:6个年级班主任
2.加强对“手足口”疾病的宣传工作
(1).利用本周升旗仪式,进行一次以预防“手足口”疾病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明确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2).利用班队会,各班召开一次“手足口”疾病的主题班会,在全班学生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3).教导处负责向各班学生下发《告家长书》,并将有关内容的摄像发布在学校网站上。
(4).少先队利用校园广播向学生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
3.强化晨检和午检
(1).要求各班班主任每天做好对各班学生进行晨检和午检的具体工作,并将检测情况于当天早晨8:10—8:35和下午3:00—20之前报告给副校长(联系电话:***)。
(2).副校长老师负责统计各班每天检测情况并作好记载。
4、落实消毒和隔离:
(1).王桂平负责学校环境卫生每天进行两次检查;督促各班班主任及时清扫和不定期清除室内和环境区域的垃圾,做到不留有卫生死角。
(2).董保民负责对厕所、教室、走廊、办公室每天两次用84消毒夜进行一次消毒,及时对饮用水进行安全检查。
三、广泛宣传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手足口病一般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感染,也可通过飞沫传播,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向师生宣传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要引导师生讲究卫生,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均衡饮食,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1.教育学生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2.教育学生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教育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要求学生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人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教育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大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第三篇:手足口等疾病防控工作方案
根据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关于手足口等疾病防控的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手足口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报告传染病以外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夏秋季多发。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个种、型。由于人群普遍易感,可以引起局部爆发和流行。由于学校人口众多,人员流动性大,一旦发生暴发流行,学校教育教学以及师生生活将会受到影响。切实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认真做好应对手足口病爆发流行的预防工作。
二、工作任务
通过广泛宣传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三、工作措施
1.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绪彬
副组长:刘国强 王桂平董保民
成 员:6个年级班主任
2.加强对“手足口”疾病的宣传工作
(1).利用本周升旗仪式,进行一次以预防“手足口”疾病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明确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2).利用班队会,各班召开一次“手足口”疾病的主题班会,在全班学生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3).教导处负责向各班学生下发《告家长书》,并将有关内容的摄像发布在学校网站上。
(4).少先队利用校园广播向学生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
3.强化晨检和午检
(1).要求各班班主任每天做好对各班学生进行晨检和午检的具体工作,并将检测情况于当天早晨8:10—8:35和下午3:00—20之前报告给副校长(联系电话:***)。
(2).副校长老师负责统计各班每天检测情况并作好记载。
4、落实消毒和隔离:
(1).王桂平负责学校环境卫生每天进行两次检查;督促各班班主任及时清扫和不定期清除室内和环境区域的垃圾,做到不留有卫生死角。
(2).董保民负责对厕所、教室、走廊、办公室每天两次用84消毒夜进行一次消毒,及时对饮用水进行安全检查。
三、广泛宣传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手足口病一般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感染,也可通过飞沫传播,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向师生宣传手足口病预防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要引导师生讲究卫生,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均衡饮食,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1.教育学生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2.教育学生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教育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要求学生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人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教育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大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6.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7.要求学生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9.各班班主任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避免与其他学生接触,及时报告并进行积极治疗。
10.加强校内管理,减少手足口病经饮用水传播。
11.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第四篇:幼儿园手足口疾病防控预案(2篇)
幼儿园手足口疾病防控预案(2篇)
幼儿园手足口疾病防控预案(2篇)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之一,主要感染对象五岁以下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可以通过玩具、食具、鼻咽分泌物、飞沫等多种途径传染,以出疹、发热为特征,临床为口腔内、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潜伏期为3—8日。为了预防手足
口病,依据《中国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王燕平副组长:朱春丽 成员:郑海燕 王晨 陈淑珍
1、总负责:园长作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本园卫生工作
2、副园长:负责落实督查全园防治“手足口病”工作:督促和指导全员教师做好各班环境、消毒工作,并指导教师科学地认识“手足口病”。严格认真做好幼儿园的晨检工作,并负责教师与家长防治“手足口病”知识的普及宣传。
二、防治措施
1、宣传教育
①组织全园教师学习防“手足口病”知识。②开展防“手足口病”活动,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勤洗手。③通过板报、宣传单、宣传画、儿歌等形式宣传有关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
2、做好幼儿园的晨检工作,发现异常及时和家长带幼儿到医院检查治疗。
3、做好缺勤幼儿原因调查并做好结果记录,排除“手足口病”疫情。
4、做好室内通风,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
5、做好日常用品、玩具的卫生消毒。
6、个人防护:① 全园工作人员及幼儿要勤洗手,衣服及时消毒更换。② 尽量减少外出。③ 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洗手、多喝水。
三、疫情报告及处置
⑴一旦发现疑似病幼儿应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通知家长,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⑵幼儿园立即对幼儿、发病幼儿班级进行隔离,(用餐、户外活动、游戏活动均到指定地方,传染病班级幼儿的毛巾被子等各类物品均单独消毒使用)。
⑶召开会议,思想上加强重视,每天正确掌握本园的出勤人数,了解各班缺勤情况。做好宣传工作,对家长、对幼儿、对教职工开展各种有关手足口病宣传,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指导。
⑷要求各班教室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1小时,木制玩具500mg/l消毒液
擦拭,书本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毛绒玩具不玩:毛巾: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蒸汽消毒1小时(抖松):杯子: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蒸汽水开1小时:幼儿被褥:每周带回清洗暴晒。
⑸加强幼儿晨检,严格按照一问,二看,三摸,四查的原则,一旦发现发热、皮疹现象立刻劝说家长回家就医和隔离,不得入园,并做好随访工作,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讲究卫生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今天在这里再次提出依然还是显得格外的重要和紧急。为保障全园师生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对手足口疾病的预防控制,我园按照国家防治手足口病的要求,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制定此方案。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成立xx幼儿园手足口疾病防治小组
第五篇:手足口病疫情及防控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传播渠道(全方位传播)
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2.患者分泌物(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播)。3.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4.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流行环节及流行特征
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以散居儿童发病占多数,实验室确诊的病例大多数肠道病毒71型(EV 71),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健康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
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粘膜、手、足心、肘、膝、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重疹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脑炎等系列症状---重症手足口
并发症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肺等重要器官
1、病毒性心肌炎 :四肢发凉,指发绀、心率增快,脉弱,血压下降。
2、无菌性脑膜炎 :嗜睡、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3呼吸系统表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诊疗
一般病例(仅有皮疹或发热症状),对症处理,返家隔离休息,社区医生定期访视。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
死亡及重症病例(高热不退,出现肺炎、脑炎、心衰、呼吸衰竭等症状),及时报告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同时做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及时采集标本送检。
预防原则
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妥善处理粪便,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