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工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计划(2014-2018)
广东工业大学“强师工程”实施意见
(2014~2018年)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全面提高我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造就一支与“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一流师资队伍,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粤府„2012‟99号)、《广东省“强师工程”实施方案》(粤教师„2012‟10号)和《广东工业大学“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目标
“强师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8年,建成一支与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相适应、在服务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规模稳定、数量基本充足的高素质、高水平、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为实现“以科学发展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一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而且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保障。
(一)教师队伍规模满足发展需要。保持教师总量稳步增长,到2018年,专任教师总数比2013年底净增300人以上,专任教师队伍数量基本充足,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需求。
(二)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到2018年,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65%以上, 专任教师中有国(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教师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明显提高。广大教师普遍具有高
尚的师德品行、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较强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汇聚一批在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二、发展战略
为实现“强师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将坚持“自主培育和重点引进并举,以引进促进培育,协调发展”的原则:一方面,通过深入推进“百人计划”和“青年百人计划”、“优秀博士后计划”,着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培英育才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形成教师队伍自主培育的完整链条,促成一批优秀的高素质教师的脱颖而出。从而打造引进与培育纵横贯通、协调发展的师资队伍梯队,最终实现我校“强师工程”建设目标。
三、实施思路
(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科建设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基础和平台。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将紧密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有重点、分层次地引进和培育各类人才,既保证传统优势学科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又积极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交叉学科,逐渐形成若干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结构合理、梯队完整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二)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力量和重要载体。学校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和引导,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一方面,加大对人才引进经费的投入,全力拓宽引进渠道,充实高层次人才的储备;另一方面,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高层次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支持高层次人才冲击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
名师等高级别人才项目。
(三)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学校将构建科学规范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注重对青年教师实施有计划的系统性培养。利用师资队伍国际化和优秀博士后制度提高新进教师的层次和水平;实施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学术能力建设;通过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活动,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引导青年教师尽快融入以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载体的学科团队、以重点重大项目为载体的研究团队,从而进入科研主流和前沿;充分发挥“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等人才项目的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校内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在薪酬、职务评聘等方面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以国际化为发展方向。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通晓国际学术规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强师工程”的必然要求。学校将充分运用公开招聘、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等人事管理杠杆,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一方面,大力引进海外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博士后,做大增量;另一方面,出台鼓励教师出国(境)研修的有关政策,鼓励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赴国(境)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研修,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全面提高我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四、实施对策
全面启动“强师工程”,重点实施八大“计划”,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
“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是我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专项行动计划。其总体目标是,每年投入5000万元人才经费,用3~5年的时间,引进长江学者、千人、杰青、珠江学者等海内外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100人、创新团队10个。全面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办学水平,力争实现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倍增、科研规模翻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等“国”字头指标取得重大突破,并培养出一批国家级杰出人才,实现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和学科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对于引进的人才,学校将在职称、工资、安家费、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费、科研用房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与支持。
(二)培英育才计划
“培英育才计划”是我校加强师资队伍存量培养,冲击高层次人才项目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专项计划,目标是培养一批中青年拔尖学术人才。其具体做法为:每两年从专任教师中遴选20位左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分类、分级培养,培养期4年。“培英育才计划”在培养类型上分为科研型和教学型两种,科研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能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成为重点学科和重大平台建设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教学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成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承担重点课程的建设,进行教学改革并形成教学成果。在培养层次上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培养对象瞄准“长江学者”、“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瞄准“珠江学者”、“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省级教学名师等省级人才工程项目。学校按类型、分层次给予岗位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国外研修等多种形式的支持,力求造就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拔尖学术人才,使之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青年百人计划
“青年百人计划”是我校引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的专项行动计划,其目标为:用5年的时间,从海内外引进200名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人才,充实到各学科团队中,为学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平台搭建优秀青年人才梯队和学术团队,打造师资队伍后备梯队。“青年百人计划”培养对象分为A、B两个层次,均要求35岁以下,毕业于国(境)外著名大学或国内重点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博士或博士后。“青年百人计划”培养对象可在一定年限内享受校内副教授职称及工资待遇,并享受周转房、安家费、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费等待遇。
(四)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是我校强化青年教师队伍培养的专项人才计划。其目标为:在2014~2018年,从我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竞争机制,每年从专任教师中遴选10~20名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教师,学校将以发放生活津贴的形式提供资助,每届培养期为3年。学校在出国(境)进修、职称评审、岗位聘任、项目申报、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对培养对象给予政策倾斜,并将严格考核、重点培养,鼓励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以此加快我校青年学科骨干的培养,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五)优秀博士后培养计划
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我校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也是我校师资队伍的重要储备来源。学校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和招收海内外优秀博士来我校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优秀博士后培养计划”的目标为:5年内招收优秀博士后120人左右,按照层次培养、重点支持、学校与导师共同出资、优选引进的原则,参照学校副教授的收入水平设计薪酬标准,并提供出站考核优秀人员与学校青
年百人计划相衔接的机制。通过延揽高水平的优秀博士后,为我校高层次人才科研助手的配备和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人才储备。
(六)教师学历提升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学位层次和业务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鼓励中青年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学校和单位的规划,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力争在5年内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从现有的40%提高到65%以上。学校将对按学校和单位的规划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的专任教师给予一定数额的学费资助。为保障本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将逐步把教师的学历提升与岗位聘任、职称评审挂钩。
(七)骨干教师国(境)外研修支持计划
为加大教师国(境)外研修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并支持教师出国(境)研修, 拓宽教师学术视野,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出台“骨干教师国(境)外研修支持计划”。
“骨干教师国(境)外研修支持计划”的具体目标为:在5年中资助100名左右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带薪到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为期三个月到一年的访学研究,了解和掌握国(境)外学科前沿与研究近况,汲取世界先进的教学科研方法、经验和成果,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视野开阔、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教学科研骨干,使他们成为推进我校跨越式发展的中坚力量。
学校鼓励各学院以学科为平台,每年自主选派一定数量的具有良好科研基础和发展前景的学术骨干教师, 进入国际领先的实验室和研究室从事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建立我校学科团队与该
单位长期定点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提升学科水平,增强团队实力,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人才支撑。
学校鼓励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各类公派留学项目。对于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者,学校将给予一定的出国研修生活补贴。
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到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访学研修,学校将逐步将教师国(境)外进修学习的经历作为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
(八)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计划。
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强弱是关系到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成效的重要因素。为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拓展其专业服务社会领域,切实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建设一支既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工程应用能力或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以便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计划出台“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本专业有关的专业实践工作,通过计算工作量等手段,鼓励教师带学生到省级以上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或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或协同育人平台指导学生校外实践活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五、保障措施
(一)学校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最根本的建设,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首位,统筹协调,研究制定并完善吸引、稳定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措施,真正做到政策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努力打造南粤“人才高地”,为实现学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二)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设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进一步推进我校人事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提升专业化工作水平;全面梳理和优化人事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建立配套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加强与市场对接,创新工作理念、机制、模式,改革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在全校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建设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三)落实目标责任制
为保证实现学校总体目标,各学院(中心)应根据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和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制定本学院(中心)“强师工程”实施意见,提出本学院(中心)师资队伍建设总体目标。把师资队伍建设的量化指标作为学院主要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的主要指标,使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成为“一把手工程”、“班子工程”。
(四)加大投入力度,切实保障经费落实
2014~2018年期间,学校设立“强师工程”专项经费,预计投入2.5亿元,主要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中青年教师培养、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等。在保证经费投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强师工程”专项资金和社会资金,用于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优秀教师培养、骨干教师赴国(境)外研修等项目所需。
第二篇: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资兴市职业中专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随着国家、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乘着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劲东风,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迅速改善,办学规模得到迅速扩大,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显得尤为突出。为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高、能力强、师德好”的教师队伍,根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围绕“省示范性性中专职业学校”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针,紧紧围绕学校创建“省示范性性中专职业学校”目标和学校内涵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培养、稳定、创新、带动等措施,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
二、建设基础
1.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师管理机制。目前学校已有《资兴市职业中专教职工岗位目标管理考核方案》、《资兴市职业中专教职工出勤考核办法》、《资兴市职业中专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资兴市职业中专教职工学习研修制度》、《资兴市职业中专“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资兴市职业中专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选拔认定标准和考核奖励办法》、《资兴市职业中专青年教师培养办法》、《资
兴市职业中专教职工评先评优与奖励办法》、《资兴市职业中专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等制度,实行了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对兼职教师实行合同管理。
2.有一支与办学规模大体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832人,在职教职工128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专业教师59人,“双师型 ”教师55人,聘用兼职教师28人,35岁以下年轻教师40人,本科以上学历102人,45岁以下拥有研究生硕士学位或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教师3人,高级教师20人,兼职教师全部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师生比为1:14,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4.1﹪,“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93.2%。但专业教师相对紧缺,特别是机电、旅游、烹饪等专业的教师紧缺,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动手实践能力不强
3.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培训。学校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计划,有教师培训专项基金。一方面积极送培,近三年,有145人次参加过国家、省、市、县级培训。其中参加国家级培训为6人,参加省级中职专业教师强化培训教师数30人。与沈阳车床厂、海信集团、粤兴汽配、盛华机械等企业合作培养教师,共组织20名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教研教改,立足学校和教学实际,规定每周二下午为专业组教员研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学习研讨、听课评课等活动。
4.教职工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政治思想上的战斗堡垒作用,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每月一
次的政治学习活动,积极开展“作风大整顿”、“争先创优”、“反腐倡廉”等活动。建立了完善的督促检查机制,每两周出一期《资兴市职业中专督查简讯》,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并进行及时通报。多年来,学校教职工中无违法乱纪现象,也没有发生重大的教学责任事故。
5.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管理制度还不够全面完善,有待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制度的落实有的还不够。二是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特别是机电、旅游、烹饪等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动手实践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教师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教师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不强;五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教师的考核评价还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六是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比例不高,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不高。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高、能力强、师德好”的教师队伍。
2、具体目标:
(1)到2020年,学校办学规模学生人数达3000人,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40人左右,兼职教师达到40人左右,各专业教师基本满足需求,师生比达1:16。
(2)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100%,45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12%以上。
(3)专业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5%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95%以上。
(4)实习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全部具备高级职业资格或中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20%以上。
(5)具有省级专业带头人3名、省级骨干教师5名、市级专业带头人5名、市级骨干教师10名。
(6)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全部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达到高级水平,能熟练应用多媒体、职教新干线、网络等进行教学。
(7)教师师德合格率、优秀率分别达100%、80%。
四、主要任务
1、大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精神。以活动为主线,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政治思想工作上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使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师德规范。
2、建立灵活而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要按照“编制到校、经费包干、自主聘用、动态管理”的总体要求,畅通教师引入和流动渠道,使教师既引得进,又稳得住,还流得出,保持教师队伍应有的朝气与活力。
3、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鼓励教师自我研修,深入进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上一堂示范性观摩研讨课,解决一个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指
导帮扶一名学生或教师。有计划逐步安排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和学历进修,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和实践动手能力。高度重视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的岗位培训。加强校企合作,有计划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专业课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制定校本研训制度,拓展校本研训的形式和内容,使校本研训制度化、系列化、常态化、有效化,打造学习型校园。
4、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制定“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选拔应用标准和奖励办法”,实施“名师培养工程”,通过招考引进、自主聘请、选拔培养、岗位锻炼等方式,加强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5、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比武、“以老带新,结队帮扶”、进修培训等活动与方式,不断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加强师徒间的交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组织好师徒结对达标和创优活动,期末在师徒结对达标考核的基础上,评出相应的优秀人物。
6、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机械制造与旅游专业是学校的两个重点专业,学校将以机械制造、旅游两大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建立机械制造、旅游两大专业教学团队。通过不断引进新教师、加强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创新专业教学团队管理办法,不断促进专业教学团队的形成和发展。机电、旅游两大专业各建立一个“名师工作室”,要确保“名师工作室” 的建设符合规范和要求,所形成的专业教学团队要能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技术创新和资源开
发,并能充分发挥其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7、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要通过送培、自培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与水平,使教师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教学、利用职教新干线教学等技术和方法。
8、创新教师的管理方法,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建立健全教职工工作考核评价、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等制度,用制度管理、引导和调动教师,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实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每期期末一次,采用自评、他评、组织测评相结合的方法评议师德。加强教学工作过程管理,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行“一月一查一通报”制度,把检查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使检查考核真正起到奖优罚劣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注意营造良好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广开言路,强化民主管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工作安排 1、2014年9月—12月:(1)组建组织机构,成立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2)摸清底子。对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爱好、专业、专长、计算机水平、努力方向等进行全面摸底,列出统计表;(3)根据教师现状情况,结合学校发展需要,进行比较分析,制定好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计划。2、2015年:(1)由资兴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落实“编制到校、经费包干、自主聘用、动态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建立顺畅的教师引入和流动机制;(2)修改完善教师管理制度;(3)全面启动教师建设计划:招聘新教师6人,积极送培:国培2人,省培6人,市培10人,下企业实践20人;(4)开展校本研修:突出“五个一”、师德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教学比武、技能大赛等内容;(5)启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实施“名师工作室”建设。3、2016年:(1)继续修改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并抓好制度落实;(2)继续实施教师建设计划:招聘8人,国培3人,省培8人,市培15人,下企业实践20人;(3)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基本形成了,运转顺利,“走出去,请进来”、校本研修等常态化、规范化。(4)继续开展“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和“名师工作室”建设,推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5)启动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开展“以老带新,结队帮扶”活动。4、2017年:(1)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师管理制度,狠抓制度的落实;(2)继续实施教师建设计划, 招聘8人,积极送培:国培3人,省培8人,市培15人,下企业实践20人;(3)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常态化、规范化,突出“五个一”、师德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教学比武、技能大赛等内容;(4)继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实施“名师工作室”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5、2018年:(1)将教师管理制度汇编成册,抓好制度的落实,形成常态化和自觉行为;(2)灵活而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基本建立,招聘6人;(3)积极送培:国培3人,省培10人,市培20人,下企业实践25人;(4)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常态化、规范化;
(5)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与水平达高级水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比例达到70%以上。(6)持续开展“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实施“名师工作室”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6、2019年:(1)继续实施教师建设计划:招聘6人,积极送培:国培3人,省培10人,市培20人,下企业实践25人;(2)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常态化、规范化;(3)“名师工作室”建设基本完成,形成机械制造、旅游两大专业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人数达到相应要求。7、2020年: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全面完成,各项指标全面实现,学校拥有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高、能力强、师德好”的教师队伍。
六、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办学和发展的关键,教师队伍强,则学校强,质量高。学校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认识,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上的重视,给以政策支持。学校成立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支部书记任副组长,整体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每学期开学时要召开专门的工作研讨会,研究安排部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设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小组,由教学副校长任组长,教研室主任任副组长,负责教师队伍建设的日常工作。
2、分工负责,周密安排。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广、人员多,时间跨度长,必须统筹安排。要注意“长计
划、短安排”,分工负责,紧密配合,才能确保整体推进,取得效果。
3、加强督促,落实责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要定期对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安排部署和检查督促,设立工作奖励制度和通报制度,强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4、加大投入,保障到位。设立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基金,每年从学校公用经费或建设专用经费中列支68万元,用于实施师教师伍建设计划,确保教师的培养培训。
2014年10月
第三篇: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上学期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整个教育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新课课程改革,实施高效教学的关键。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为促进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构建一支适合和平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此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为抓手,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做为治学兴校之本,改革发展之源,放在教育全部工作的首要战略位置上。树立“以教师为本”理念,注重启迪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准,加速教师专业化进程。
二、具体目标:
1、提高师德水平
以“爱与责任”“敬业、爱岗、奉献”,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师德风范校”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使全校教师在思想素质、道德修养、为人师表、服务水平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培养一批师德标兵,把全校师德水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提升学历层次
为教师创设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学习,业务提升。
3、培养骨干人才
加大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构建以市级骨干为塔顶,骨干教师为塔体,教师整体素质优化为根基的塔式结构。
4、优化能力结构
使教师在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娴熟地驾驭课堂教学,熟悉并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今后着重从提高教师的实施高效教学能力,新课程理念水平,信息技术能力,教科研能力等方面优化教师的能力结构。
5、提高教科研能力
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普遍提高教师运用先进教育理论,进行教学反思,探索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出一些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培养具有先进教育思想,掌握一定科研方法,具有较高水平的校级青年教科研骨干。
6、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做到在岗教师全部具有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加工处理,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全面参与网上教研、开发学科信息资源的能力;对新型教学模式及其资源进行评价的能力;进行整合实验研究,创建教育信息化学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各部门的具体任务,形成校长领导下的各部门分工负责,目标一致的工作格局。完善考评机制,强化督导评估。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使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目标、措施落到实处。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围绕贯彻执行《公民道德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弘扬崇高的师德风范,谱写职业道德的主旋律,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的有效评估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学生、家长及社会监督机制,实行层级管理,全程监控。加大
奖惩力度,将师德表现做为教师岗位评聘、评优、晋升的重要内容,对师德行为考评不合格或严重违反师德规范者,实行“一票否决”。
3、为骨干教师搭设展示舞台
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优质资源,实行“指导教师制”,为骨干教师成长创设条件。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师教育资源,调动学校和骨干教师自身积极性,加强对骨干教师培养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4、严格教师管理
严格掌握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标准,在晋升教师职务的评聘工作中,按照教师的工作业绩综合评聘。新招教师必须具有本科学历。制定奖励措施,加大对学习提高有成果教师的奖励和资助力度。
5、搞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市教育局制定的有关规定,面向全体教师,继续开展以提高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继续教育。把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做为培训的首要内容,把师德教育培训做为培训的重点,把骨干教师培训放在突出位置,把高效教学的培训做为重要内容。
6、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
加强对教师高效教学、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培训,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教师自觉地以高效教学、新课改理论为指导,在不断地去设计、实施、评价、总结、完善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每举办“高效教学研讨”、“骨干教师论坛”等活动,创造条件,加大展示力度,宣传涌现出的科研新秀及教改新星,鼓励更多的教师成名、成家。
7、增加经费投入,做到专款专用
制定奖励措施,加大对有成果教师的奖励和资助力度,保证骨干教师培养经费逐年增加,加强骨干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学术研究、教学交流的支持力度。加强经费管理,保证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8、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实现培训、教研、科研网络化、信息化,提供教师自我学习提高的平台,使之成为广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终身学习的重要阵地,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提供保障。
第四篇: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一、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前提
1、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教师每双周政治学习,单周业务学习,学习形式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学习与研讨交流相结合,并认真记好各种形式的学习笔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写出学习体会。每学期末学校对教师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列入教师考核项目,每学年教师完成政治、业务学习笔记各一本。
2、在制度上规范教师的师德。我们每一学年都要与所有老师签订〈师德师风协议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作出明确的要求:比如不乱办班、不乱收费,不歧视不排斥学习困难的学生,不体罚心罚学生,不冷眼对待家长,不向家长索要财物等。如果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学校将按照协议书中的规定,作出严肃的处理。
在学习中提高,用制度来规范,用舆论来约束,对教师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既宣传法律法规,又提倡奉献精神,是我们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成功经验。
二、精研业务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
要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我们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研究,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循序渐进,在较短的时间里让教师的工作能力有了迅速地提高。
(一)加强学习
让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信息经济的日渐迫近,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学校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形式,向老师传达新的观念,传递新的信息,引导教师要加强学习,及时“充电”。
让学习成为学校的制度。我们对教师理论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的理论学习必须以教育理论为主,要自己的学科教学密切联系。为了激励和督促教师学习理论,我们还定期举行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谈”,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
通过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教师普遍转变了教育观念,调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优化了自身素质,增强了教育的底蕴,提高了教育质量。
(二)加强研究
1、坚持开展好常规研究
教师的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极具研究性的工作,让教师把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中,这是实践先进教育思想的需要,也是落实新的课程改革精神的需要。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推行集体备课制度,提高备课质量。我们对集体备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坚持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即:钻研教材——写出教案——集体研究——修改使用——课后反思。集体备课不仅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量中解脱了出来,而且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作用。
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评析,让教师在总结中提高。我们坚持要教师每一堂课上完以后都要写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教程中的得失;还要求教师每一个月都要写一篇案例评析,以这样的方式梳理自己一月以来的教学实践。通过这些做法,让教师时时、处处都处于研究之中。
2、全力抓好教育科研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科研就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工作总结《师资队伍建设总结》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把学校工作中的问题专题化,课题化,增强工作的研究性,目的性,并且让一批骨干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这对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年,我们先后编写了《开心农场》校本教材,开展了《农村中小学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培养与研究,通过这些科研课题的研究,我们把素质教育的方针贯彻到了教育实践中,把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教师,让他们成长为了学校的骨干力量,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激励机制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保证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我们长期开展好教师继续教育,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的有力保证。我们相继建立了“教学质量奖励方案”,择优外派学习制,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同上一节课”活,青年教师成长师徒结对制。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充分地调动了教师们参与学习、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由于我们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千方百计地抓好了教师的继续教育,终于让全校教师的工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1、认真完成继续教育的学习任务,提高知识、业务水平。按照我市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有关配套文件,认真执行我校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学校安排好教师的面授学习、外出培训,将继续教育成绩作用考核、晋级、聘任、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制约、奖励机制。
2、加强全员培训的力度,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学校领导按计划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构建全员参与的培训体系。本学年,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全员网络培训和远程继续教育培训,全体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学以致用。
五、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学校重视,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来抓,纳入工作计划,纳入学校工作日程、纳入学校办学规划。营造氛围,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通过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骨干教师队伍的形成。
2、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1)坚持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竞赛活动”、举办“同上一节课”竞赛活动、风采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大压力,使骨干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2)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走出去、带回来”。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市、地、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并要求参加学习者把好经验带回校,传给教师,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作一节汇报课或专题辅导。通过压担子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
(3)为骨干教师搭设展示的平台。积极争取市、地级上课机会,把专家请进学校为骨干教师做重点指导。通过名家指导,使教师变得更聪颖更博慧,更激发他们强烈的进取心。
(4)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期安排骨干教师作展示课或进行教学辅导,使他们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与全体教师共享。
(5)指导青年教师学会做自我发展设计,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自我发展三年规划”及学年“自我发展计划”,转换教师心理视角,发挥教师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使教师充分体验职业的价值、人生的价值。
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投入
组建教师队伍建设领导机构,由校长任教师队伍建设第一责任人,任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委会其他成员任副组长,由各校及各部门主管领导任组员。把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有导向性、可行性、时效性的具体政策措施。
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投入,每年筹措两万元的教师专项奖励基金,通过政策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实现教师充分而自主、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挖掘教师的潜能,弘扬教师的个性,激发教师生命的活力,提升教师生命的价值。
面对学校近几年的新发展,展望新征程,我校将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继续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以改革为契机,以新课程教育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以科研为先导,以实验为依托,在素质教育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发展之路上,谱写“特色办学,和谐育人”的动人诗篇。
柳格镇初级中学
第五篇:师资队伍建设
城关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举措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我校追求的目标。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提出了努力优化环境,创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必要的条件,形成人人奋发向上的竞争机制,并通过“树样子、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等多种途径,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策略。
一 指导思想: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教师有效学习为中心”作为我校教师教育改革队伍建设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使校本教研要立足于解决教师发展中的问题,使校本教研创建教师群体和个体发展的最佳途径,满足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 目标任务:掀起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修养,刻苦学习新知识,努力争做名优教师的高潮。为积极提高全校教师的文化素养,创建和谐幸福学校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以教师发展为本,培养和造就研究型教师,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以创新为动力,优化和谐发展的教师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创新力强,并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有较好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
三 主要措施: 1.制定教师培养制度
为了落实学校教师队伍培养目标,促使广大教师尽快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传统型向开拓型,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化,成为复合型教师;为了建设一支师德好,素质高的名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幸福指数,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成立教师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谢阳红
副组长:丁大萍 林裕民 谢文英 丁家来
成员:曾金水 易蔚珍 潘昌荣 严梅 孙琴莉 林洁(2)主要任务:研究教师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包括对教师进行个体与群体的分析,寻找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总结教师培养的经验;研究教师成长的基本理论,归纳教师培养的工作方式,形成对名师培养的科学方式和工作体系。
(3)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编写,备课及教案编写,课堂教学的实施,作业布置与处理,课外辅导,复习指导及编撰试卷,教学反思和工作总结。
2.加强师德教育,树教师典型
(1)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实事工程来抓,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制定本校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2)把师德建设同师资队伍的培养、考核、晋升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3)树立我校教师的先进典型,弘扬身边的先进事迹,每学期表彰一批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充分发挥教师人格力量。
3.“育”名师,让名师“上台唱戏”
(1)学校每学期进行名师示范课堂教学,介绍教育教学经验,展示教育教学成果和学术成果,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品位。
(2)组织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为他们创造外出讲学条件,使这些教师在社会也获得良好影响,进一步提高这些教师的知名度,让这些教师逐步在校内、县内“有名”,使之“墙内开花,园中香,墙外也能香”。
(3)开展“先锋杯”课堂教学竞赛,发现好“苗子”,不断扩大“名师”的后备队伍。通过多渠道“育”名师,形成一个“名师”群体,出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景象,创造幸福校园的氛围。
4.实施“青蓝工程”,让名师培扶青年教师
(1)实施“青蓝工程”,名优教师为指导老师,具体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
(2)师徒关系确定后,举行“拜师仪式”,由教导处组织。青年教师和指导老师要签定责任书。
(3)指导老师要对自己徒弟全面负责,从政治思想、师德风范、教学业务等方面认真传、帮、带,要坚持听徒弟的课,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指导老师要认真审阅徒弟的教案。
(4)青年教师要虚心向指导老师学习,学习名优教师的思想觉悟、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在教学业务方面及时请教,要坚持听指导老师的课,及时纠正自己的问题,以使自已尽快提高,迅速成才。
(5)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校或县、市组织的教学比赛活动。本学期,郭九生、刘建荣、曾德兰老师获县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郭慧英老师获小学英语教师立体式说课一等奖,刘凤娟老师获市英语说课二等奖,郭琳老师获市班主任活动课优秀奖。
(6)开展青蓝工程课堂教学竞赛,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评选工作并给予双方奖励。其中,段育华指导张海英,刘琼华指导谢澍莉获校一等奖。
5.建设名师工作室,培养名师团队
目前,我校有刘健贇、谢文英、丁家来,易蔚珍、孙丽英5个名师工作室,并分别有自己的工作室团队。名师工作室除定期召开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博客研修、主题沙龙等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外,工作室还要结合学科特色建立自己的网页,使网页成为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以互动的形式面向全校乃至全市全省小学教师。使名师工作室成为青年教师培养的发源地,优秀教师的集聚地和名师的孵化地。进一步挖掘名师蕴含的潜在资源,提升名师的影响力,逐步培育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梯队,建立起以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为主的名师体系,建设充满灵性教育智慧的名师工作室团队,使名师工作室成为对骨干教师培养的重要基地。
当然,师德建设并非一朝之功。展望未来,我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反思,查找问题,努力使师德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