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德育论文

时间:2019-05-14 09:4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家庭教育德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家庭教育德育论文》。

第一篇:浅谈家庭教育德育论文

浅谈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

家庭少不了父母和孩子,家庭教育,即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通过言传身教。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要经历漫长的学习。而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发展无法离开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缷任的教师。家庭教育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备条件。做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家庭教育把自己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潜移默化地传给下一代。使孩子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素质,团结合作的精神,吃苦耐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建设人才。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家长,我认为:

一、家庭教育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1、注重文明礼仪教育

父母要教育孩子衣着得体、朴素大方,与人见面打招呼,遇见长辈说“您好”;对他人提要求说“请”;给人添麻烦说“对不起”;得到帮助说“谢谢”;与人分手时说“再见”。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把自己当孩子的活教材,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孩子的行为举止,既显示出各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教育水平。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作为家长,我时刻注重培养孩子道德品质,路上遇到熟人主动打招呼,告诉孩子这是一种文明举止,公交车上,看见老人我主动让座,使孩子知道这也是一种文明举止。孩子模仿最多的是父母,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品德的培养。很多年前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带我儿子去刚开放的世界之窗玩,兴致勃勃玩了一天的当时只有七岁的孩子,回家路上明显疲倦了,拉着我的手只喊累,公交车上好不容易等到一个靠后的座位我让他坐下,还只坐到一站路时,从前门上来一位老人,车上的人也许都累了,居然没人让座。这时我孩子连忙下位招呼老人就座。这件事我深有感触。我孩子的举动使我既心疼又欣慰。心疼的是我知道孩子其实已筋疲力尽了,欣慰的是他知道了要关爱他人,尊敬老人。说明我平时的话他记住了。是呀,品德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上再合适不过。

2、注重关心爱护但不溺爱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应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离开这个就与望子成龙背道而驰。父母对孩子的爱应是理智,有分寸的,绝不能溺爱。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变成了溺爱。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一味的偏爱和护短。比如孩子回家告诉家长今天同学打他手了,这下不得了啦,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气势汹汹找到学校,不问前因后果,质问“谁打了我孩子,我要打回来。”试问,这种教育方法如何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的恐怕就是娇气、蛮横无理、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与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值得每位家长深思。家长要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既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真挚的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又能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热情,关心父母和他人。父母应逐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品德,又培养了孩子的智力和自理能力。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能有求必应,过分的满足孩子需求容易引发过高的欲望,养成贪婪恶习。一旦家长无法满足,致使难以管教,容易走上邪门歪道。当然,对孩子合理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和家庭经济条件尽量满足。如买一些有利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丰富精神生活的书画及必要生活用品。总之既要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创造条件,也要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良好美德。让光明,温暖,坚强,乐观……这些幸福的字眼占据孩子幼小的心灵。

3、注重严格要求与和谐相处

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习惯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家长认为严就是厉害,对孩子要给好心而不给好脸,孩子只有害怕父母,才能教育好。有的认为严就是不听话就要打骂,赞成“不打不成才”的说法。其实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对当今的孩子采取这些是难以奏效的。如果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孩子就不远接近父母,对父母敬而远之,更不与父母交谈,就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所谓严格要求是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力所能及的。若要求过高,孩子经过努力无法达到,就会散失信心。如,你要求五岁的孩子同你一起散步是可以的,但要求和你走得一样快就不合理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能模棱两可,必须明确具体。要求一旦提出就要督促认真做到,培养孩子做事持之以恒,有始有终良好品质。

4、注重挫折教育,关注孩子全面发展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风暴雨,捧在手里怕痛的爱子观,会促使孩子意志不坚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会激发勇敢无畏的精神,积极面对遇到的困难。古语说“自古英雄多磨难”,少年时代是长身体,长知识,培养高尚品行情操和良好气质的关键时期。贫贱忧戚固然不是我们故意追求的,但确实孩子产生强列的危机感,懂得如何勤奋努力,创造未来。我的孩子读高三时,一次月考成绩不理想,加上学习确实紧张,他就产生了畏难厌学的情绪,我耐心地与他分析了这次失误的原因,告诉他学习不能只看分数,使他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通过这次事件,我发现孩子又振作起来了,成绩也赶上来了,最终以良好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大学。而养尊处优,把享受寄托在他人劳动之上,就会不思进取。经历过艰难困苦锻炼的人,不但有坚强的意志,实干的本领,还会产生尊重他人,珍惜时光,爱护财物等优秀品质,这对适应社会有所建树,大有裨益。经济腾飞可以给孩子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绝不能给太过奢侈的物质享受。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父母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养育子女,不能以为地顺其自然,缺乏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负责,不是说你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的多好,就叫负责了。负责与否,决定了孩子成为一个一无是处,还是坚强独立,独当一面的人。负责,是对孩子能力的培养负责,是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负责,是对孩子人生蓝图负责,对孩子未来负责……

二、家庭教育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

1、教会孩子学习技巧

人脑是人的心理器官,是智慧的物质基础。智慧与心理不能自然产生,需要人坚持不懈地学习。大脑皮层细胞有特异功能,一定数量的神经细胞构成好似“0”的神经环路,脑子里的神经环路极少数是先天建立的,绝大多数是靠后天勤奋学习、实践建立和巩固的。因此,早用脑,勤用脑能促使脑神经环路功能的建立、强化和巩固,不必担心多用脑会被用完或受伤。有计划地训练使用身体“五件宝”,科学地安排生活、学习、活动,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有效地增强记忆力,尽量培养孩子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使孩子精力充沛,情绪良好,思维敏捷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发展孩子的智力优势

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优势和不足,注意发展孩子的智力优势,这样不仅能促进孩子的某一方面智力潜能最优化发展,而且更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发挥智力优势并不是对弱项不管不顾,而是帮助孩子把在优势领域获得和自信心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家长可以这样试着引导孩子:“如果你背课文能像绘画那样不开小差,不怕困难,积极动脑筋,你背课文一定会和你画的画一样好,来咱们试试。”你去观察就会发现孩子背书兴趣明显提高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聪明的家长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孩子领出家门,让他多与外面的环境接触,有利于孩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经验,还可以使孩子认识自然美,欣赏自然美,陶冶性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和同伴一起玩耍,既完善了孩子的个性,又发展了相应的社交能力。使孩子聪明、勇敢、乐观、朝气蓬勃!

3、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

学习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家里孩子要有固定的学习场所,没有书房,哪怕是卧室一角也可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在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谈,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准备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不断充实更新,创设条件添置一些书籍,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家长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对孩子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一个日夜打麻将的家长不停地叫孩子学习,学习。孩子会学习?父母都在看书,孩子也会跟着看书的。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引导他把内心真实想法说出来,家长加以点评,他就会喜欢阅读,喜欢学习。一个以学为乐的孩子就会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4、鼓励孩子好奇心

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大胆思考,一旦孩子的好奇心受到家长的重视,就会有更多的思考和大胆的提问。这种话问题是大胆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所以可能会出现错误。遇到这种情况,应抛开平常习惯纠正孩子错误的意识,启发孩子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和创新兴趣。如果纠正过多,管理过严,孩子在考虑问题时就会怕犯错误,久而久之,就会丧失信心、自尊心和创新精神。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积极肯定,鼓励孩子大胆思考,勤于提问。勇于探索的精神。因为孩子在思考。我们要知道提出一些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孩子的创造潜能靠发现,靠培养,靠掘,尤其需要家长给他们创造宽松的,适宜成长的环境,善于引导其正确的思路,在创造中享受成功。家长多说一句鼓励的话语,多做一个鼓励的行动,往往会创造教育的奇迹!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必备条件,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一诺千金。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乐观开朗,善良真诚,健康快乐优秀卓越的人才!

第二篇:德育论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些矛盾

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些矛盾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句话道出了德育氛围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不用说,良好的德育氛围能对学生德育工作起事半功倍之效,反之,则是阻碍学校的各方面工作。

各种不同的研究报告都提出过对孩子成长最有影响的是几个方面,例如家庭,学校,同龄伙伴,大众媒体等等。一致的是,在诸多研究的各个方面中,家庭一般都是放在首位的。由此可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首要,父母的作用是永远没有办法代替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人类社会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教育一直在教育中占据主要的地位,无论是孟母三迁,还是岳母刺字,都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教育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是从近代开始的,迄今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只有一百年左右的历程。即便学校教育的历史并不悠久,但随着其迅猛发展,在人们的心目中,学校教育逐渐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至于淡化了家庭教育。不过,庆幸的是,时代的发展又再次让人们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谁主谁次的比较还有争论,有人认为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辅助,也有人认为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延伸。不过,大家逐步形成了一致的观点,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相当重要,要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更好地起到教育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

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各自的特征,而这些特征表现了这两种教育既是互补的又是矛盾的,所以,我们先简单的比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同特征。

一、启蒙性和后续性:

毋庸置疑,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从孩子出生之时起,他就要接受教育,此时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完成的。人一生所必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如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嗅觉能力、触觉能力、运动能力、感知能力、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大都在这个阶段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是学校教育所无法代替的。

学校教育具有后续性,因为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已经在能力、习惯和品质等方面有了相当的水平,学校只能在这样的基础上来进行教育。

二、一贯性和阶段性: 绝大多数的孩子从出生起,至少到自己独立生存为止,是生活在家庭的稳定环境中,因此,家庭对人的教育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

学校教育则有阶段性,且学校环境在不断变化,历经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在每一个阶段内部又会有学校、班级、教师、同学等小的环境变化。每一次的变化都会对教育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血缘性与业缘性:

家庭环境里,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是固定关系。这种关系使得教育双方有一种亲和力,这种亲和力在情感上对教育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父母的天生的权威性也是教育中不容忽视的要素。凭借这种亲和力和权威性,家庭教育可以解决许多学校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

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是一种业缘关系,是非固定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以及教师的权威,都和家庭关系中的情感与权威不是同样的类型。同样的,凭借这种业缘的情感与权威,学校也可以解决许多家庭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盲目性与科学性:

对多数家长来说,没有学习过系统的教育知识,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所以在教育方面显示出盲目性。不太注意受教育者的心理承受,也不懂基本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因此多数家长达不到应该达到的教育效果。甚至有些家长放弃了教育的责任,把教育责任全部交给学校。不过,随着整个社会对教育关注程度的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家长在这方面会逐步提高,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家庭教育更加有效。

而学校教育中的教师,是经过专门培训的职业教育者。他们的教育方式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因此教育的效果更突出。

通过以上的比较,就不难发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既互补又矛盾的。正是因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如果双方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精诚合作,就会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则有可能相互抵消。鉴于有可能出现后面一种情况的不良后果,本文着重列举一些笔者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所遇到过的几个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矛盾的几个例子,以供同仁们探讨研究。早在09年,笔者就曾经看过一份有关中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问卷,从中看到了目前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令人忧心的现象: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盲目性太强。此项调查与笔者2011年所任教的中学极为相似,由于大多数家长文化素养偏低,所以他们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教子成龙”之方,他们说不清家庭教育的真正含义,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更少对孩子进行成才教育、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一切只是任由其“自我发展”。

举个例子,当时我班上有一位女生,我们暂且叫她为A。该生上课时总是昏昏欲睡,即使不困也要俯身趴在课桌上,我想着:才刚进入初中,学习时间并不是很紧迫,学生的作息时间里面已经保证了足够的睡眠时间,何故还会如此?轻声询问她,答曰:读不进去。读不进去?是心里不想还是能力真的不行?再细问,她答曰:我真的不想读书,但是妈妈说,睡也要在学校睡三年,至少以后可以跟别人说我也上过中学。

此事颇令我震惊,这里涉及了一个问题:你在为谁读书?在A的眼里,她是为了完成妈妈的“睡也要睡三年”的任务而来学校读书,而在妈妈的眼里,女儿读书只是为了可以和别人说她女儿也上过中学。从这里便可以看出,此家长的文化水平应该也是不高,她甚至认为读书是为了不失面子。

在这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就显现出来了,在学校教育当中,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最好是来自于他们自己的内部动机,这样学生便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如果仅仅驱使于外部动机,那么学生就只会成为外部动机的奴隶。在A身上体现出来正是由于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致使原本应该是快乐的学习,却变成了一件应付的苦差事。

另一个案例是一位男生B,该生上课的时候容易与老师较劲儿,如果说是在学习知识上面较劲儿,这有可能是一件好事,然而该生却并非如此。在他的眼中,老师毫无权威可言,上课挑老师的毛病,浑身好似长了刺儿,又说不得,一说,顶撞得更厉害,严重影响其他同学们上课。作为班主任我私下里找他谈话,询问他为何如此?他歪了歪头,眼里尽是不屑,“我就是这样的人,我爸都知道。”于是,我想着应该与其家长沟通了,一通电话,他的父亲赶到了学校。一进办公室,我还没来得及询问,该家长就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儿子,是不是读书读得太辛苦了?走,老爸带你去街上逛逛,吃点东西放松放松。” 该父亲全然不细问孩子的在学表现,一心只顾着溺爱孩子,想着孩子是不是饿了、累了,却忽略了对其品格的教育。如此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只能培养学生自私自利之心,使孩子养成目中无人的劣习,不懂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一切只以自己的喜好为判断依据,难以接受学校的各种教育。

第三个案例是一位女生C,她本是一个好学上进的乖学生,团结同学,对待老师也彬彬有礼,为此班级还选她担任了班干部。然而这样一位学生,在开学一个月后的某一个周末却因为接到了一通恐吓电话而不敢来学校上课。带着一团疑问,我立马将此事先上报学校德育处,并即刻开始着手调查该女生平时与哪一类人交往。正当我准备与她家长通话时,该生的哥哥先打来了电话,劈头盖脸将我骂了十几分钟,中间我完全插不上嘴,骂的内容也不堪入耳,无非就是炫耀他有背景,谁敢欺负他妹妹,他便炸了学校云云。等他骂累了,我冷静的告诉他:学校正在调查处理此事,如果真的担心学校处理得不妥,家长可以亲自来学校办公室找老师、领导,给我们提出意见或建议,我们肯定是乐于接受。然而他却并不罢休,只是一个劲儿的责骂,一个劲儿的“担忧”:如果你们学校查不清楚,我随随便便也能叫上十几二十个兄弟去你们学校闹,如果你们不能保证我妹妹的安全,那教育局的某某长跟我也是很熟的……

如此一来,他倒是开始威胁起我来了!这样的哥哥!

后来,经过细致的调查,我也终于知道该女生为何会被威胁了。原来在她的家庭教育里,但凡能够在社会上混的人,才是有派头有威风的,所以,该生一入校,便也学着她哥哥那般,在学校结识了几个高年级的女生为干姐姐,从而也把家庭里受到的不良风气带到学校来了。“我们家也是有后台的!”这是该生的哥哥亲口在电话里妄图“吓”我的,相信他也可能这么“鼓励”过他的妹妹。

细细回顾这些经历,我想起了受不少教育人士认同的这么一种说法——“5+2=0”,即五天的学校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教育,教育效果为零。虽然此说法有些偏激,不过也反应了这种相互抵消而带来的不良后果。通过分析以上几个实例,不难发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教育目标的差异。学校教育更注重社会性,目的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家庭教育更注重个体性,注重孩子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这二者其实并不对立,但如果各自强调过度就会造成矛盾。例如案例A。

二、教育方法的差异。在不考虑对错的情况下,每个教育者的教育方法都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是正常的。但由于缺乏沟通,有可能使本来都正确的教育方法之间也会产生矛盾。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方法运用不当的情况,那么矛盾就会更大。笔者列出的案例B该是此类。

三、教育理念的差异。在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飞速发展的今天。学校的教育理念更新更快,而家庭的教育理念则相对滞后,从而造成矛盾。C则偏向于这一类。

四、教育责任的认同。既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大教育不同的两个部分,因此就既有共同的教育责任,也有差异性的分工。如果能认定自己的责任并尽到责任,就会形成教育合力。如果相互推诿,相互指责,就会加深矛盾。案例C的哥哥则属于后者一类。

有了问题,就要寻找解决的办法,笔者认为要消除矛盾,达到互补,首先要多沟通。各自为政,不相往来,不能及时了解对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学校有责任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背景,家庭也有义务和学校配合。在沟通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发现各自的问题及时纠正,才是正确的作法。其次是互助,不仅要尽到自己的职责,而且要帮助对方更有效的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和家长应该是合作者,共同完成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另外,还是注重自身的提高,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适应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家长,正是因为多数家长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所以更应该在学习提高上多下功夫。

教育下一代,是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我们应该携手并肩,共同为下一代的未来,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

光泽二中

陈晶 2013-11-12

第三篇:德育论文

谈谈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有效途径

单位:袁州区洪塘镇丰顶山中心小学 姓名:易聪

针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我来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首先把学生摆在首位,教师这个职业做到心里

对于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农村的孩子大多数属于留守儿童,如果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要把自己当作孩子的父母,做到以身去教,以母去教。谈话中,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章丘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那要如何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第一点

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六项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二点

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五、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六、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教育。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七、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带领学生参观民兵营,让他们在跟军人交流中理解德育道理。去看望孤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还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区假日小队“扶助残疾儿童”“参观污水处理厂”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

八、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参考文献:

[1] 黄路阳 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定位:继续教育研究[J] [2] 何齐宗 高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4 [3] 柳浪 课堂教学临床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王丽丽 论小学专业素质[J].教师园地,2006(9):64.

第四篇:德育论文

老师 您也有过十七、八岁的时候

摘要:本文从早恋现象、原因、防范措施三个方面论述 关键词:早恋普遍 原因复杂 危害惨重 拯救刻不容缓

二00九年五月四日青年节那天,我校三(1)班男生与女生刘爽共同发生了一件令人诧异的事情,上午第二节课后,发现两位同学一起离校,直到下午的第二节课上课,两人才双双进入了班级,不过此时王强已醉眼惺忪,刘爽也酒意未退,作为班主任的我,把他们两个叫到办公室想问个究竟,不料王强上来就说:“我和刘爽已相爱三年,今天正是年轻人的节日,我俩都想真正地享受一次二人世界的生活,于是我俩就买了酒、烧鸡、鲜花到了一片浓密的树林深处,喝了交杯酒,互诉了海誓山盟,相拥在一起很久很久„„老师,请您理解我俩的感情,不要批评我们,您不也是从十七、十八岁过来的吗?„„”

我听了非常愕然,凝视了二人很久,不知道说些什么„„这种早恋事件,也许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寻常不过,作为四十多岁的我却总也想不通。并由此产生了许多联想,这样的事情,是我们班独有的吗?我校有,他校有吗?初中有,小学有吗?高中是否更为普遍?此时的我又忧心忡忡。

早恋可以使人生理想渺茫,远大抱负丧失。早恋,易使少男少女们冲昏头脑,不顾一切,过分热烈。什么学习优秀、成才报国,与他们激情燃烧的爱情相比,统统都荡然无存。我校初三(7)班的孙善同学,可谓小学、初

一、初二,一路走来的学习尖子,无论哪次考试,都是全年级第一,到进入初三,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疏于管理,与三(8)班的女同学李某相识、相恋,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现在,好多同学都叫他“孙山”,将来能否考入高中,我看悬乎。

早恋会严重影响中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因年龄小,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初出茅庐,观察物体只顾表象,分析问题不够深入,把握问题不够准确,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情适可而止,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是盲目的,一旦感情用事,往往是悔之莫及的。如有的同学相恋后,对方的脸稍微有点晴转阴,或者见面不打招呼、不够热情或频频与其他异性接近而惴惴不安,患得患失。有的异性朋友坠入三角或多角情网,该同学为了争夺恋友,击败敌方,吃好的,穿好的,用高档的物品,甚至出言不逊,大打出手。更有甚者,因感情冲动,过于热烈而早吃禁果,甚至有的多次坠胎、双双私奔。如我校初二(3)班的女学生刘某已出走半月未归,许多迹象表明,她正处于热恋。如此种种行为,会严重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本应含苞待放的花朵,却因不宜时节的绽放而过早的凋零。早熟的瓜早落蛋,老百姓说的是啊!

早恋容易丧失理智,造成过激行为。农村早恋孩子的家长,受传统世俗的约束,一旦听说自己的孩子早恋了,立即认为大逆不道,颜面丢尽,不能见人。当然随之而来的是训斥、大骂、棍棒相加,百般阻挠,而孩子呢?因无法忍受家庭的巨大压力,而又维系所谓的爱情忠贞,就会出现有的割腕、有的喝药、有的跳楼等极端错误的抗争行为。如二00六年六月陈某的网恋女友,不惜路遥,从山西来到江苏,但仍未摆脱家庭的种种压力,在内心极为矛盾的情况下而投河自尽。及早的走完了短暂的一生,也给他人留下了无尽的痛苦。再如,也是初二的女学生葛某,因其哥哥阻止她的恋爱行为,打了她两下,她居然喝下了一种叫“百草枯”的除草药。目前,正在徐州三院救治,几天内就花掉了三万多元。

早恋会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安。因失恋而吸烟、喝酒、寻死觅活;因争风吃醋而打架斗殴;因爱慕虚荣、互表礼物、吃喝逛街、过生日、穿名牌、打手机等,为满足欲望向家长多次伸手,一旦不能满足,资金无源时就顿生歹意、铤而走险。如有一朋友小孩正上初三,因无法满足女方消费,偷偷的把他父亲的手机卖掉,遭其父亲打骂时,他状告到了“爸爸没完没了了,亏得是受贿的手机,要是自己买的,不得把我剥了„„”小小年纪,多么不可思议!

一桩桩,一件件,多么令人可悲啊!早恋者到底是如何滋生的呢?我也动了很多脑筋,我想:

一是青春期的萌动。随着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性成熟提前。女孩在11、12岁,男孩在14、15岁时性器官基本发育成熟,第二特征也相继出现。必然带来心里的变化,而心里的成熟一般则相继滞后,无法适应相应的身心变化。这时,便会表现出对异性的依恋、渴求而引起早恋。

二是社会不良媒体的宣传。由于国家对黄色书刊、黄色光盘及色情网络监管不够、打击存在死角,导致中学生有机会接触。这些东西对涉世未深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接触之后,他们会做梦、会联想,甚至会模仿、会尝试。很大程度上会引发过早的、不正常的恋爱或者是性犯罪。

三是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随着计划生育的落实,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家庭对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们过分娇宠,导致家长对孩子与异性的交往视为儿戏,长期接触,极有可能引起早恋。有的是疏于家庭的管理和关心,如父母过早离婚或双燕齐飞远方打工,势必要把孩子寄托于爷爷奶奶、叔叔大爷或亲朋好友,这样的单亲子女或留守子女就会长期得不得父母的温暖及细致入微的管教,一旦放任自流,与异性经常接触,也会是早恋一发不可收的原因。

四是学校的宣传管理力度不够。《中学生手则》明确规定中学生不准谈恋爱,有的教师对那些已公开化的准恋爱者却视而不见,任其发展。有的教师针对异性相处的学生则不问其来龙去脉、事发程度,也不晓之以理、耐心说服、正确引导,而是小题大做、武断处理,结果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落了个终生抹不掉的“老法海”的雅号。

五是许多学校没有开设性教育课。尽管许多专家大声呼吁要在学校广泛开展性教育,但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影响,学校一直采取回避态度,根本不开设性教育专业课程或者即使开设也只局限于性器官的生理解剖等。学生得不得应有的性认识、性教育,对突如其来的性生理现象就缺乏起码的心理准备,很容易出现精神上的迷惑、恐惧或过早的迷恋异性甚至出现性伤害等。早恋与友情的困惑是中学生异性交往中普遍存在的敏感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和原因,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到男女同学间的友情是正常的,也是很宝贵的,应该珍惜、继续做好。但始终要把握好分寸,保持好距离,防止其向早恋的方向发展。

二、要始终进行《中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与实施。真正开设好性教育健康教育的课程,让中学生正确处理好青春期的萌动及正常的心理变化,理智性的进行控制和转移。三、一旦发现早恋现象,教师应及时地找到当事人双方,以正面引导为主,进行耐心细致地询问、说服,告诉他们早恋会严重地影响学习和成才,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会缩小社交范围,阻碍设交能力的发展,还蕴含着失身或失足的危险等危害,切忌公开、早下“早恋”结论等伤害人格的武断处理办法。要引导他们主动找老师、家长、咨询员及时地倾诉内心的痛苦,进行合理的宣泄以达到调整、平衡的目的;要鼓励他们学会自我安慰,吃不到的葡萄就是酸葡萄,所谓的白马王子不过是只有潇洒的外表,没有良好的成绩及内在品质,舍而无怨,我还真不如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值得;要指导他们学会释放、转移,把单一目标上的注意力分散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上来和集体活动中去,如听听音乐、跳跳舞蹈、搞搞集邮与野炊,参加一下夏令营、冬令营,参与演讲比赛与学科竞赛等,以丰富的生活去填补那空虚的内心,以高尚的理想和情操去主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四、加大扫黄力度,防止黄色书刊、光碟散落于学校、社会与家庭,尤其要加强网络管理,鼓励学生上绿色网站,杜绝学生上色情网,以防止其受黄色引诱而坠入情网。

五、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中学生充分收到家庭的温暖,健康的学习生活、成长。对那些父母离异的单亲子女及父母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社区、村居、受委托人及亲朋好友,一定要妥善做好工作,认真负责,真正担负起孩子家庭式的培养重任。

早恋,早已不是新鲜话题,许多专家、学者也曾多次发表过大论,而纵观整个现实社会,早恋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扼制,反而变得愈演愈烈。今天,旧话重提,重在警钟再鸣,让整个社会都来关心、拯救这些早恋的孩子。

第五篇:德育论文

回顾我的大学生活

转眼间又到了毕业的季节,依旧是离别的伤感和过往的留恋,惟一的不同在于现在的我属于这个季节。从此,我将踏上人生新的征途,在回首自己的大学生涯时,迷惘过,空虚过,收获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也是有的。但是从此,我们就要告别一段纯真的岁月,一段年少轻狂的时代,一个充满活力的青春。当我又一次走过通往教室那条熟悉的路的时候,看着大一大二的同学上体育课学习我们早已学过的太极拳,似乎也看到以前曾经的影子。看着道路两旁的树木又一次变得枝繁叶茂,突然发现树木比以前高大茂密了许多,突然间觉得时间过的如此迅速,都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享受大学生活,时间却早已把我们带到了大四„„

走过,即使我们没能力为它留下什么,也要保存一些关于它的回忆。我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让我回忆大学的点点滴滴,梳理我的心路历程,对过去的总结,能让人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收获和不足,认清自己,也是一种收获。大学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回忆过去,或许能找到答案。

历经十二年寒窗苦读,历经多载梦想催化,走过了六月的冲刺、七月的等待,八月我们收获了季节的果实,收获了发自内心的更大的梦想与希望。四年前,那个开始独立的时候,那个开始萌发的地点。2008年的那个夏天,稚气未脱的我们怀着自己的梦想、对新生活的憧憬踏入校园,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一起走进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不经历大学的人可能不知道,大学与高中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正如鱼儿入水、小鸟出笼一样,我们从魔鬼式教育的地狱进入了自由自在的天堂。曾经的挑灯夜战已经遥远,曾经的题海泛舟已经远去,再也没有压力的驱逐,没有父母的唠叨,那完全是远离人间的仙境,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和美好。郁树葱葱的林荫小道、书香浓郁的图书馆、整齐划一的教学楼、现代化的学生宿舍。学校里到处是热热闹闹的各项纳新活动,到处是动员大会,到处是震耳欲聋的音响,学生会、各色社团和协会晃得新生眼花缭乱。新生军训、班级选举、学生会竞选,当这些一点点到来的时候,大学生活也随之真正开始。大一是对大学生活无比新奇的一年,我们怀揣理想,充满期待。我们还知道努力学习和认真听讲,还会为了英语四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积极复习,还会去图书馆看看书,还会去听听讲座,我们还有目标、还有理想。懵懂的大一就这样在新鲜中一晃而过。

渐渐地,我们被这看似美好的假象所迷惑,突如其来的安逸生活让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有许多时间都不知所措,有许多时间都在宿舍的床上度过,有许多时间都用在QQ上的闲聊,有许多时间都在网络游戏里厮杀。一个学期过去了,突然发现自己没有认真听过几节课,突然发现自己没有认真读过几本书,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学到东西,完全忘记了自己上大学的真正目的。我的未来应该什么样?我希望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我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从对大学的憧憬变成现实生活中的迷茫,不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不知道人生的下一站是哪里。我们开始抱怨着课程安排的稠密、专业课的繁杂,我们开始挑剔食堂的饭菜,我们开始沉迷于网络中的虚幻世界。也许,某一天,我们告诉自己再也不能这样碌碌无为下去了,却也清楚地知道这是自欺欺人,就像“我以后再也不吃泡面”或者“明天我就开始好好学习”一个道理。时间就在庸庸碌碌中一点点流逝。迷茫的大二就这样在徘徊中一闪而过。

也许成长根本就是一个抵制诱惑的过程。

我们迷茫过,徘徊过,然而时间从不会停下它的脚步,时间犹如流水。走过迷茫的岁月,走过困惑,我们学会成长。考各种证、考研、考公务员,已经成为大家必修的课题。我们不再为偶尔的逃课而窃喜,不再为课外的作业而心烦,不再为食堂的饭菜而抱怨,不再为网络的自在而沉沦。当思考的方式发生改变,我们学会体谅,学会宽以待人,这也许就是成长的第一步。我们不再是高中生,不再未成年,不再有父母在你前面为你遮挡所有的风雨。曾经稚嫩的脸庞如今已变的坚毅,曾经青涩的心态如今已变得淡然,心中的目标也日渐清晰和坚定。每个人都开始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道路,或是步入职场,或是继续深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大学生活可以很轻松,也可以很沉重,可以很单调,也可以很丰富,可以很平淡,也可以很震撼。我从中尝出了酸甜苦辣甚至更多,并获得了很多感悟,这些所得将作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让我以后的道路走得更加坚实有力。在整个大学期间,我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相处: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与自己相处。与别人相处要真诚,与自己相处也要真诚。真诚的善待他人,真诚的善待自己,整个人就活在了幸福之中。

学习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而更多的是要完善自己特有的知识体系。很多时候在身边的同学或朋友身上有时能学到更多。因此,学习也不应该只停留在学校里面,它更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学习之外更多的时间就是去读课外书,尤其是社科类书籍。这大大拓宽了知识视野,培养了我的批判性思维,对世界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实很多理论上的智慧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成为自己的血肉。其实在某时某刻,我总是会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今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路。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给了我不少启发。从中理解到“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选择我的成功”,说明成功是多元化的,要学会做一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做一个既有勇气又有胸怀,既有理智又有激情,既自信又谦虚,既聪慧又善于表达的人;做一个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的人。从直接意义上来说,就业危机感才是也应该是我们上进的动力。常常想自己毕业以后究竟能干什么,多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目前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所以,我们唯一的出路便是要有才能和技能。而这,就要问问自己:你学到了什么,你掌握了什么?最后,端正态度。不要畏惧前途的艰险,不要畏惧未知的困难,不要因为路途艰辛就放弃了前进的脚步。我们困惑、思索,摔打后的教训总是来得更加真切,一种尝试,一份热情,一段无悔的付出,这才是这四年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大学是人生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在这里我们留下了几多梦想与渴望,更收获了几许自信与坚强。大学生活是人生不可磨灭的记忆,你的每一次尝试,每一声叹息,每一次牵手,都在大学四年的日子里沉淀为永恒。站在毕业的门槛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蓦然发现,曾经的一切是如此让人留恋。课堂上的专注、图书馆中的沉思、自习室里的苦读、运动场上的狂放、竞赛中的洒脱、晚会上的精彩,乃至食堂里的喧闹、寝室中的欢笑,能够体会到同学们入学时的从容、学习中的自信、生活中的坚强、军训中的刚毅、实践中的历练、备考时的忙碌、成功后的喜悦,乃至选课时的烦恼、失意中的忧伤、挫折后的彷徨,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最美好的记忆。它使我明白了责任,懂得了理解,学会了坚强。寝室中的笑声依然存在,无忧无虑中有纯真、有青涩,肆意地享受青春和生活;自习室的门依然开着,新一轮的考研大军依旧在鏖战,朝七晚

十、埋头苦读的日子有辛酸和汗水、有苦涩和挣扎,但却让人学会忍受孤独,学会坚持,学会成长。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大学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大学生活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光阴荏苒,在这些弥漫着理想与追求的葱茏岁月,在这些燃烧着热情与活力的大学校园里,我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留下了自己的记忆,留下了我这几年的美好时光,青春时代的大学生活就这样过去了。毕业,是一场青春的盛宴。四年得失不尽相同,却总有相同的温馨触动深存心底。

四年大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大四的我们已不再那么幼稚,我们的目光里透着一点点成熟,还有一点点沉着,虽然进入社会我还是新手,但有这四年的成功过渡,我已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蓦然回首,觉得自己这四年走的踏实而又精彩,即使有小小的遗憾,我也已经学会用平常心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我知道,大学四年所给我的,决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而是我的逐渐成熟,当然,还有四年来一直那么亲密的室友,虽然马上就分开了,可这四年积下的友谊却早已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太多太多的曾经,我们都在学着改变自己,从埋首书本之中的学子,到意气风发的愤青大学生,再到为了生计终日奔波的社会人。感谢大学生活所带给我们的生活角色转变,这是我们生命中一段最最美好的时光。或许多少年后,我们会笑自己大学时所做过的那些傻事,可是谁又不曾傻过?年轻过呢?人总是在学着长大,又用谁不曾付出成长的代价!青春时,我们扬起风帆,梦想就在不远的彼岸!

看了很多的书,走了很多的路,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于是学着思考,学着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学着从别人角度去看待问题,学着用理性去观察这个社会。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所能改变的,但我们还有激情和信念,于是这世界有了奇迹,甚至有时,我们会被自己感动。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还年轻,我的青春我可以做主!

2012年的夏天,我们又将踏上新的人生旅途。漫漫人生路上,四年的大学时光,必将是我们人生最美好而难忘的风景。时间的轮轴匆匆转过,没有丝毫的犹豫,稳健而又急促的驶向下一个未知的站台。我们迎接的是一个新的起点,同样也是更高的起点。我们都是有梦想有追求的人,即便有时因生活中的琐事而情绪低落,有时为未来何去何从的扑朔而四顾茫然,也不要因为路途艰辛就放弃了前进的脚步。追寻梦想的过程是苦涩的,但只有经过磨砺的人生才会拥有更多内涵。我们肩上始终承担着一种使命,那就是把脚下的路走好,迈出人生新的历程,翻开生活新的篇章。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帆船,而大学就像流水一样,载着我们前行,当我们意识到她的珍贵时,我们都已经到了流水的尽头,我们或满载而归,或失望失意,可她都或多或少的教会了我们怎样生活,怎样面对困难。回想充满了快乐的、忧伤的、幸福的、痛苦的大学生活,真的太舍不得,真的没有想到离开这一刻会这么快的到来。那就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回忆,去勇敢地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一切。

下载浅谈家庭教育德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家庭教育德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德育论文

    优化课堂结构 渗透美学教育(英语德育论文) 【摘 要】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我们在小学英......

    德育论文(推荐)

    浅谈尊重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石屏县哨冲民族中学 田国勇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其中育人更重要。如何把学生教育成一个健全的人,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德育论文

    论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冶河镇中学郭丽丽 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

    德育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德育论文 一纸淡笔追忆大学似水年华 ——写给我即将逝去的大学 望千里之行,路漫漫而始于足下——回首 “既然选择了理想,留给自己的永远是背影。”就这......

    德育论文

    西安工业大学 2012届毕业生毕业德育论文 题目:四年的精彩 一生的回忆班级080405 学号080405107 姓名李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大学四年的生活即将画上圆满的句......

    德育论文大全

    浅谈师生交往艺术——六年级班主任有感 实验小学 郭艳玲 交往是人的心理需要,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有着强烈的合群需要。 师生交往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需要。德育工作的......

    德育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此,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德......

    德育论文

    如何在生活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 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对坚持学校的社会性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