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对口支援派驻工作人员工作管理制度
医院对口支援派驻工作人员工作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规范对口支援管理工作,确保支援和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针对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旨在利用支援医院支援我院这一有利条件,对我院相应科室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有计划地培训指导科室工作人员,全面提高医疗技术质量,完善医疗管理体系,使我院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提出帮扶计划,保证支援工作顺利开展。
二、医院为派驻医务人员提供工作、教学、科研、生活等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医院医务科协调有关工作,相应科室主任、护士长配合本科派驻人员日常工作,组织管理科室人员进行相应学习和培训。
三、医务科根据各派驻人员情况,授予医院相应处方权,提供教学、科研等所需条件,切实保障派驻人员正常开展工作。
四、相应科室主任、护士长根据科室自身情况及派驻人员情况,安排好班次,开展查房、会诊、手术、教学等工作,指定科室1-2 名住院医师协助派驻专家工作,住院医师在派驻专家的规范化培训下,掌握本学科基本技术,提高基本技能。同时协助派驻专家完成科室教学工作,培训本科管理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建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机制。
五、派驻人员务必遵守医院及相应科室规章制度,根据工作日志每月汇总成月报材料送交医务科,医务科将如实上报对进口支援信息月报表。
六、医院将对派驻专家出勤情况、帮扶工作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改进,逐步完善帮扶工作,使卫生强基帮扶工作卓有成效。在帮扶专家帮扶工作结束后,为其帮扶工作进行如实总结,并提供相应工作证明材料。
第二篇:对口支援派驻工作人员工作管理制度
对口支援派驻工作人员工作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规范对口支援管理工作,确保支援和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针对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旨在利用海南省人民医院支援我院这一有利条件,对我院相应科室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有计划地培训指导科室工作人员,全面提高医疗技术质量,完善医疗管理体系,使我院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提出帮扶计划,保证支援工作顺利开展。
二、医院为派驻医务人员提供工作、教学、科研、生活等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医院医务科协调有关工作,相应科室主任、护士长配合本科派驻人员日常工作,组织管理科室人员进行相应学习和培训。
三、医务科根据各派驻人员情况,授予医院相应处方权,提供教学、科研等所需条件,切实保障派驻人员正常开展工作。
四、相应科室主任、护士长根据科室自身情况及派驻人员情况,安排好班次,开展查房、会诊、手术、教学等工作,指定科室1-2名住院医师协助派驻专家工作,住院医师在派驻专家的规范化培训下,掌握本学科基本技术,提高基本技能。同时协助派驻专家完成科室教学工作,培
训本科管理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建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机制。
五、派驻人员务必遵守医院及相应科室规章制度,根据工作日志每月汇总成月报材料送交医务科,医务科将如实上报《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卫生强基工程”管理工作。
六、医院将对派驻专家出勤情况、帮扶工作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改进,逐步完善帮扶工作,使卫生强基帮扶工作卓有成效。在帮扶专家帮扶工作结束后,为其帮扶工作进行如实总结,并提供相应工作证明材料。
第三篇:医院对口支援派驻人员管理办法
对口支援派驻人员管理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卫生厅和市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要求,加强和规范我院城乡对口支援管理工作,确保派驻工作扎实开展,特制订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重点,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乡镇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水平。
二、工作内容
1.积极学习法律法规、医德规范、业务理论和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思想作风、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2.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自觉维护和树立“白衣战士”的良好形象。
3.结合工作实际,对支援工作积极献计献策,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帮助卫生院完善工作制度、管理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加强管理。
5.依托卫生院或采取巡回医疗等方式,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开展诊疗、健康教育和咨询。
6.开展临床教学和乡、村医务人员培训,对受援卫生院技术人员进行传帮带,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协助卫生院加强对 1 辖区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服务。
7.积极落实好双向转诊制度,帮助卫生院提高管理水平。
三、工作要求
1.服务形式:按市卫生局安排,采取定期轮换的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医生到受援单位服务。
2.服务时间:取得执业医师后晋升主治(管)医师前,以及已经取得主治(管)医师的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前,均须下乡服务一年。下乡服务的时间可以累计,但每次不得少于3个月,低于3个月的不予累计。
参加政府组织的以提供医疗卫生技术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援外、援藏、援疆、扶贫工作时间,可计算为下乡服务年限。
四、出勤制度
1.派驻人员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开受援单位。不迟到、不早退,有事须事先请假。无故不在受援单位工作者,按旷工论处。
2.派驻人员若有特殊情况需向受援单位领导请假,三天以上同时向医院医务科请假,双方均批准后方可离开。
五、考核制度
1.派驻人员接受受援单位对下乡人员的全面考核,同时医院医务科按支援计划及目标,对下乡人员实际工作情况作出鉴定。派驻人员应如实填写《河北省城市医生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鉴定表》,鉴定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 次,鉴定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次的,不能累计为下乡服务年限,重新安排到农村服务。
2.下乡服务作为晋升职称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当年达到晋升条件但尚未完成到农村服务年限的,原则上暂推荐申报相应职称,但晋升后必须补足服务年限,未补足服务年限的不予聘用。
3.医院对在对口支援工作中成绩突出、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六、工资待遇
下乡服务期间,原工资、津贴和福利待遇不变,享受正常休假和报销往返路费,并给予适当生活补贴。服务期间派驻人员不得接受受援单位的任何补贴和奖金。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医院对口支援派驻人员管理办法
共青城市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派驻人员管理办法
为保障我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关于印发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派驻人员要严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实行工作日考勤制度,因病、事缺勤必须向受援卫生院请假,获得批准后方能离岗。
第二条 派驻人员应接受受援卫生院的领导,严格遵守受援卫生院的有关规章制度,服从组织分配。帮助受援卫生院开展临床教学和技术培训,完善医疗制度,提高医院管理与医疗技术水平。
第三条 派驻人员在支援点外出要跟卫生院报告,非工作需要尽量不去危险和不熟悉的地方,减少夜间外出,确保人身安全。
第四条 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要及时汇报,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并上报受援卫生院的领导和本院领导。
第五条 派驻人员与当地医务人员应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共同开展好医疗工作。遇到诊断不明确的,需要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的,应根据病人情况及时跟本院医务部联系,使病人转诊工作顺利进行。
第七条 派驻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完成教学示范任务,保证教学质量。如果对口支援医院有专业技术教学要求,应尽量满足。
第八条 支援任务结束后,每个派驻人员必须接受受援卫生院的考核。
第九条 罚则:凡违反以上任一条款,将按照医院相应规定条款处罚。
第十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共青城市人民医院
2014年5月 6日
第五篇: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二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总结
现将项目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三、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工作是提高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探索建立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卫生事业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好这项工程,对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逐步建立一支为农民服务的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缓解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加强项目工作组织领导,自治区卫生厅、财政厅联合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项目的决策和实施等工作。各项目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为项目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组织基础。2008年,自治区卫生厅与五市卫生行政部门和自治区级支援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市及时召开了启动会议,五市卫生行政部门与受援县卫生行政部门、支援单位、受援单位共同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及时派驻医疗队。并层层制定考核办法,加强考核,增强做好项目的责任意识,有效促进了全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管好资金,保障到位。
(三)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为使新一轮的项目目标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自治区卫生厅根据2007年项目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地老百姓最迫切的医疗保健需求和乡镇卫生院亟待提高的相关专业技术需要,调整了项目方案,同时新增加了红寺堡开发区的两个卫生院,重新确定了对口支援关系。于7月中旬,召开了2008年“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启动大会,总结了2007年项目工作,部署和推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开展。会议上,自治区卫生厅与五市卫生行政部门和自治区派出医疗机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卫生厅领导提出要坚持“六个结合”。即坚持支援县医院工作与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相结合、临床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结合、支援医疗队员职称类别及专业技术与受援单位科室类别及专业需求相结合、巡回医疗与固定驻守服务相结合、长期支援与短期支援相结合、支援单位下派人员与受援单位上派人员临床进修相结合。会后,各市及时召开了启动会议,五市卫生行政部门与受援县卫生行政部门、派出单位、受援单位共同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各支援单位派出的医疗队员于2008年7月底前全部到位开展工作。
(四)强化措施,稳步推进
各支援医院以帮助受援医院培养医疗人才为重点,以提高受援医院技术水平为关键,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各支援医院结合实际,协助受援乡镇卫生院,加强和规范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从而实现了“工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操作有规范”。二是在医疗质量管理上,医疗队员认真规范病历与处方的书写、合理使用抗生素、强化护理质量监控和院内感染控制等,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院的服务水平。三是向受援医院捐赠了一批适合农村医疗服务需要的设备和物品,改善了服务条件。为受援医院援助设备、药品、物资等共205408元,通过技术设备的支持和帮助,切实促进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四是强化培训指导,推进技术帮扶。各支援医院针对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情况,通过巡回医疗、组织查房、.教师年终工作总...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等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当地医护人员。石嘴山第二人民医院先后选派了8名专家进驻原州区寨科乡中心卫生院,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医疗、教学、护理工作中,进行实例病情分析,组织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等,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根据隆德县医院现有的医疗设备及条件,积极诊治疑难病症,开展一些疑难复杂的手术,使一些在大医院才能诊治的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如:第一例截肢术、第一例子宫全切术、第一例胃癌手术;老百姓不出县门,就享受到二级以上医院的诊疗,还为隆德县医院和桃山乡卫生院免费培训医护人员15名,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也为受援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建设,彭阳县制定并下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万名医师支援彭阳县农村卫生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西吉县实施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任务一定三年不变。六是开展了大量的医疗诊治工作,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截止目前,医疗队员累计工作日10542,接诊各种门诊患者60177人次,住院10101人次,抢救危重病人326人次,开展各种手术450多例,专题讲座203次,帮助开展新业务47项,援助设备、药品、物资等折价59370元。七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各支援单位在认真开展受援卫生院的对口支援活动的同时,走出医院,进村入户到群众当中去,开展多种形式的巡诊、义诊及咨询活动,开展义诊咨询9000多人次,健康教育宣教3万余人次,广泛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和健康防病常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提高当地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八是各支援单位加大对受援卫生院技术帮扶的同时,根据受援卫生院的实际困难,与受援卫生院院长协商,援助资金维修乡镇卫生院手术室、产房及附属设施。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选派两名内科主治医师帮扶彭阳县新集乡沟口卫生院的同时,购买10吨煤解决了卫生院的冬季取暖难题。
(四)加强督查,注重实效 严格按照项目责任书上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分解任务目标。各市、项目县(区)卫生局定期地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各市卫生局对项目进展情况、实施效果、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受援单位对派驻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反馈支援单位,作为医务人员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考评的重要内容。自治区卫生厅不定期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不按责任书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及时处理,扣减支援工作补贴,并纳入到各自治区级支援医院、五市卫生工作考核结果。今年12月上旬,组织专家对项目市、县(区)的卫生行政部门、支援医院、受援卫生院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
二、主要成效
项目启动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医疗机构非常重视,按照“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的指导思想开展了大量工作。我们感到,“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在促进我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医务人员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
在医疗队员的带动和积极帮助下,受援单位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适宜新技术、新业务,从而带动了受援单位的专业技术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农民群众在当地看病就医,使受援医院就诊人数平均增加了25 %。许多乡镇卫生院积尘良久的医疗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业务工作进一步拓展,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如石嘴山市人民医院指导受援卫生院开展产科和放射科工作,协助卫生院检验科开展了血液及尿常规检查、乙肝表面抗原快速检测法等新技术、新业务,提高了卫生院的技术水平。另外,对卫生院检验科的各类仪器进行保养及维护,缺乏一些基本试剂、器材的,经过手工配置血红蛋白转换液、血小板稀释液、白细胞稀释液,并调试血红蛋白仪、尿常规测定仪,大部分问题已得到解决;并积极发挥电脑特长,帮助卫生院解决电脑故障、网络维护等。当地卫生院特意写了感谢信,既拓宽了卫生院的服务功能,又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减轻了农民群众的就医负担
项目实施以来,在医疗队员的帮助和努力下,农村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在当地乡镇卫生院或通过巡回医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诊治,一些急、难症患者在县级医院就能得到有效诊治,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大大减轻了农民群众诊疗费用、交通费用和陪护费用。据统计,医疗队员共做手术近800余例,平均每例手术节省费用近千元,对农民就近看病、看得起病起到了一定作用。
(三)加强了基层的预防保健工作
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小组在开展基本医疗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预防保健工作上。帮助受援医院完成疫苗接种、查漏补种,普查结核病、地方病等工作。同时深入学校、农户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培训乡村医生预防保健知识和技能,进行孕产妇产前检查、产后访视等,动员孕产妇住院分娩,并开展妇女病普查和诊疗工作。中卫市妇幼保健院针对受援的乡卫生院妇幼卫生工作比较薄弱的情况,发挥自身优势,指导乡级妇幼专干如何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尤其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和乡级妇幼专干一同进村入户进行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和儿童体检,动员孕妇到有条件的医院住院分娩,宣传 “降消”项目、新农合好处及住院分娩实行免费政策等,使受援的乡、村孕产妇系统管理达到91%,新法接生率达到99%,住院分娩率达到84%,比2007年提高17%,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2.3‰,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到100%,杜绝了孕产妇死亡及产褥热。
(四)医务人员得到了锻炼
参加支农工作的医疗队员亲身感触到老百姓“小病扛、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的就医困难和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渴求,老百姓对专家的无限信赖和期盼的质朴情感,以及当地医务工作者长期扎根基层,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医疗队员,增强了医疗队员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义务感,净化了队员的思想,强化了职业道德。“下乡一年,终生受益”。医疗队员在支援工作结束之际的心得体会中写道: “通过与基层卫生人员朝夕相处,在共同的工作中,我们也进行了深思,我们要牢记使命,在派出单位和受援单位之间当好“桥梁”。我们相信,随着“万名医师下乡活动”的持续深入,基层卫生组织的医疗水平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大医院的医务人员也一定会在这场活动中从心灵上受到洗礼,最终出现政府、医疗机构、老百姓“三赢”的局面”!
三、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项目执行中,目标责任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监督考核、评估力度不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有些支援单位对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支援医院首先考虑自身工作的需要,不能派出基层真正需要的专家,存在被动应付思想,工作成效不明显。二是部分支援单位没有按照项目要求派驻医师,派驻工作时间没有按规定执行,轮换期限过短,达不到支援的效果。三是支援单位和受援单位在技术人才需求上出现供需矛盾,受援卫生院需要的高年资专业技术人员下不去,不能满足受援卫生院的医疗需求。四是由于部分受援卫生院基础设施落后,设备缺乏,工作条件简陋,医疗队员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四、几点建议
(一)建立长期的对口支援关系。将项目周期适当延长为3-5年,使支援医院和受援卫生院在项目周期内形成固定帮扶关系,以利于支援医院根据受援卫生院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从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进行援助,形成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确保支援工作取得实效,彻底帮助受援卫生院发展。特别是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医疗队员去支援乡镇卫生院,确保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二)加强对口支援单位的自身建设。对受援的乡镇卫生院要有计划、有步骤的从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援助,要尽可能选派业务技术骨干支援农村卫生工作,重点做好受援医院技术人员的学习深造工作,建议卫生部在项目中加大对受援卫生院的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受援卫生院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变“输血”为“造血”。真正建立“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推动受援医院的自主发展。
(三)注重培养农村卫生人才。支援医院要把对口支援单位作为本院的“子医院”、“分支机构”,在做好诊疗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对口单位的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与指导,努力提高对口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建立一支扎根农村的医疗队伍。
(四)建立完善责任制考核机制。通过考核受援乡镇卫生院的管理状况、医务人员的基本技能和工作开展情况等评价支援医院的工作成效,确保“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