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员管理与安全管理
人员管理
4.1.1 概述
本实验室是为医院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临床免疫学,临床血液室、临床输血学、临床细胞学等检验的实验室。为保证实验室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有效贯彻,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了相应的岗位,明确了人员职责范围,规定了各级岗位人员的职责、相互关系,并授予相应的权力,配备了相应的管理资源,保证本实验室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业务活动的独立性、公正性。4.1.2 职责
组织机构的设置由实验室主任提出,上报公司批准。实验室主任负责职能的分配和资源的配置,任命关键岗位的人员,指定关键管理岗位的代理人。4.1.3 要求 4.1.3.1 法律地位
实验室是经瑞康祥跃医学检验实验室授权独立开展检验工作的机构.
4.1.3.2 组织机构
a.组织原则:保证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其判断的独立性和诚实性,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b.机构设置:本实验室根据检验工作的需要及人员配置情况,内设11个工作部门,其中包括综合管理组、临检组、生化组、免疫组、微生物组、临床血液组、临床体液组、PCR组、皮肤性病组、标本组、血库组,实验室管理层设置了实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部组织机构见附件1《内部组织结构图》。c.岗位设置:实验室设以下岗位。
科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综合管理组负责人、质量监督员、各专业组组长、检验人员、耗材管理员、仪器设备管理员、文控员、内审员、科教秘书。4.1.3.3岗位设置和职责
(一)科主任
1、全面领导实验室业务、行政、人事、财务、后勤工作。
2、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与检验工作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
3、组织制定和实施本实验室质量方针和目标,批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及表格。
4、组织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实施并监控实验室的服务和质量改进标准,实施每年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
5、组织制定全实验室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并实施,及时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工作,完成工作目标责任及上级交给的其它工作。
6、规划并指导本科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教学活动;
7、明确实验室的组织和管理结构,调整各部门负责人,批准全实验室人员调配、考核、奖惩工作;
8、规定实验室各岗位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提供履行其职责所需的适当的权力和资源;
9、制定政策和程序和声明,采取措施保证其管理层和员工不受任何可对工作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或其它方面的压力和影响;
10、制定政策和程序,保证机密信息得到保护, 落实保护机密信息的各项措施所需的资源和责任人;
11、负责对技术负责人提出的委托实验项目进行审核,并与委托实验室拟定书面协议,报公司领导批准。
12、审核采购申请。
13、处理来自实验室服务的用户的投诉、要求或意见,对重大申诉处理的有关事项进行审批。
14、批准内审组成员及内审组长名单,批准内审年度计划和内审实施计划。
15、对合同评审进行审批。
16、与实验室相关方有效地联系并开展工作。
17、建立规范的实验室环境, 负责设施和环境/设备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18、负责公司感监控和生物安全工作的管理。
19、监控实验室内的全部工作,审批质控计划,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
20、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继续教育计划,并参与所在机构的教育计划,确保实验室具有足够的、有充分培训和经验记录的、有资格的人员,确保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以满足实验室工作的要求。
21、负责对下级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22、负责实验室人员的工作安排、考核和培训。
23、当下级的职、责、权发生失控时,负责协助调整。
(二)技术负责人
1、全面负责本实验室技术工作。
2、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检验的法令、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3、负责制定科研技术年度发展计划。
4、审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5、负责标准、规范的最新有效,组织各专业组负责人不定期对技术标准规范、检验程序进行有效性跟踪。
6、组织各专业组对合同进行评审。
7、审核本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检验方案、技术记录等技术文件。
8、提出委托实验项目,并收集委托实验室资料,组织对委托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和检验能力进行考核评审。
9、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仪器设备和计量服务的配置需求和采购申请,确认设备的技术指标是否能满足检验工作的要求。
10、负责对涉及技术方面的检验工作不符合项严重性进行评价,原因分析,组织技术复验工作;并跟踪检验工作不符合项的处理结果。
11、提出涉及技术方面的预防措施要求、编制计划和对各部门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12、对问询者提供检验的选择,检验服务的应用,以及检验数据的解释等方面的建议;
13、负责组织制定各项环境控制目标,建立监控手段和记录措施;
14、负责组织新的检验方法、非标准方法的验证、确认。
15、负责组织实验室内外的技术交流、技术咨询工作。
16、负责技术人员技术培训、资质考核工作。
17、负责组织检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18、组织开展新检验项目的准备、试运行和对试运行情况的评审。
(三)质量负责人
1、建立、实施、维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编制、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保持其有效性。
2、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格式的审核。
3、负责组织本实验室体系文件的宣贯。
4、负责监督检验公正性的实施。
5、负责受理、回复客户申诉;
6、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不符合项进行识别,对严重性进行评价,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措施的要求并跟踪不符合项的处理结果。
7、负责提出质量管理体系的预防措施要求、编制计划和对各部门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8、制定内审年度计划;提出内审组成员及内审组长名单;审核内审实施计划,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纠正措施完成情况并跟踪验证。
9、组织制定年度质量控制计划和适时质量控制计划;
10、组织质量控制活动的实施;
11、组织对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可行性和有效性评审。
12、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编写相应的评审报告;并负责纠正措施实施的跟踪和验证工作。
13、定期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绩效。
14、负责组织对质控活动的分析报告进行评审。
15、负责制订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16、负责本实验室员工、技术人员档案的整理、归档。
(四)综合管理组组长
1、全面负责管理小组的各项工作。
2、组织协调检验的质量保证工作。
3、编制实验室能力验证/比对计划和内部质控计划,并对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监控各专业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工作。
5、组织监督工作的实施;
6、协助质量负责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7、负责编写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8、对各项保密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
9、负责生物安全/公司感监控的实施。
(五)各专业组组长
1、全面负责本组工作。
2、贯彻执行有关技术法规和规章制度,保证检验工作质量。
3、负责安排并参与本专业组的检验工作,监督指导本组人员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4、负责领用试剂、耗材并在使用中保证其质量。
5、协助综合管理组组长,对本组人员执行各项保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6、提出本组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计划。
7、负责组织本组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
8、负责本组安全管理。
9、负责对本组检验工作不符合项进行调查分析,采取纠正措施。
10、组织本组人员完成室间质评活动的试验及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及按要求开展室内质控;
11、提出设施和环境配置的要求,并对设施和环境进行日常管理。
12、负责区域内的环境卫生,保持实验场所的清洁、整齐、安静。
13、负责本组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培训和考核。
14、负责本组的月总结、年度总结。
15、负责制定本组的年度工作计划。
16、负责组织本组新项目的开展。
17、负责本组检验项目的依据标准的跟踪。
(六)质量监督员
1、负责监督检验工作是否符合标准规范和程序的要求。
2、对监督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工作时,应及时纠正,有权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检验结果进行复验或要求有关人员重新检验。当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有权要求暂停检验工作。
(七)内审员
1、接受质量负责人委派,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内部审核。
2、负责制定并执行内审实施计划,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
3、负责对内审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4、负责编制内审报告。
(八)耗材管理员
1、负责编制检验试剂、耗材购置计划。
2、负责试剂、耗材的验收、储存、保管和发放。
3、负责确保库存试剂、耗材的质量。
4、协助公司设备科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调查;
(九)仪器设备管理员
1、负责设备的验收、标识、建档。
2、负责制定设备的校准计划表、设备校准周期表,并组织进行设备的送检、校准。
3、负责监督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4、负责办理仪器设备的维修、停用、报废手续。
(十)检验人员
1、承担与其职称相应的职责
1、按照标准、规范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工作,并对其工作负责。
2、认真、如实填写记录、报告,及时反馈质量信息。
3、维护仪器设备并保障其正常运行,做好记录。
4、负责对设施和环境进行日常监控,保证设施和环境符合要求,并记录设施和环境的监控参数。
5、负责检验过程中样本的控制和检验后样品的留存、处置。
6、完成检验中的室内质控工作
7、严格遵守安全规定,执行安全规程。
8、拒绝不恰当的干扰,执行保证公正性的有关规定,维护检验结果的真实性。
9、对用户的信息负有保密责任。
10、负责检验方法的验证实验,并编制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
11、负责检验新项目的开展与科教工作。
12、担负本岗位试剂、耗材的请领工作。
13、担负本岗位的整理工作。
14、担负本窗口服务与其他临时性工作。
15、参加公司和科内的会议与业务学习。
(十一)文档管理员
1、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分发控制。
2、负责档案的编号和保管,防止丢失、破损和随意借阅,遵循保密制度;
(十二)标本岗位
1、担负门诊顾客静脉血标本的采集、住院患者标本的接收。担负标本的处理、分发、保管工作,负责检验报告单的查询、分发。担负血常规抗凝管的制作和标本管的分发。
2、负责全科注射器、消毒液、棉签、棉球、抗凝管、普通试管、电脑打印纸等耗材及科内办工用品等物资的请领工作。
3、仪器设备的清洁、维护、保养工作。
4、担负实验室整理工作。
5、担负窗口服务及其他临时性工作。
6、负责实验室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
7、负责本岗位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的编制与修改工作。
8、参加公司和科内的会议与业务学习。
9、负责检验结果报告单的打印、分发、查询
(十三)科教秘书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分管科研、教学工作。
2、带头执行公司及科室科研、教学规章制度,并保证科研、教学规章制度在科室贯彻实施。
3、制订科研、教学工作计划,协助科主任完成科研、教学任务。
4、负责进修实习人员的安排和考核。
(十四)授权签字人
1、必须具备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授予相应专业领域的签字权利,对授予的专业领域的检验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2、应直接参与或监督授权领域的检验工作,掌握授权领域的检验项目检测限制范围。
3、应该掌握授权领域的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方法和作业指导书。批准授权领域的检验报告,负责对授权领域的检验结果进行判断、解释,必要时和临床联系,参与临床会诊。
4、应具有良好的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及时发现/解决室内质量控制失控问题,了解授权领域的检验项目不确定度来源。
5、应掌握授权领域的仪器作业指导书,执行或监督仪器的保养、定标和质控,发现问题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和维修工程师联系。
6、应掌握授权领域的质量记录、技术记录和检验报告,行使授权领域的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以及检验报告的检查权利。
7、应了解中国实验室认可的认可条件、实验室义务,只有通过实验室认可的项目才能使用中国实验室认可标志。
(十五)副主任技师职责
1、在实验室主任领导下,负责本专业的业务、教学、科研和仪器设备的管理。
2、负责解决本科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参与疑难检验项目的检验及室内、室间质控。
3、负责本科主要仪器设备的购置论证、验收、安装、测试、定期检查和指导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4、负责业务技术训练和考核,担任教学任务,培养主管技师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能力。
5、掌握本专业国内外信息,开展并指导下级技术人员开展科研和新技术、新业务,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6、临床病例会诊和讨论。(十六)主管技师职责
1、在实验室主任领导下和副主任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熟悉各种仪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协同实验室主任、副主任技师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负责仪器的调试、鉴定、操作和维护保养,解决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参加相应的检验工作。
2、担任教学、指导和培养技师解决较难技术问题的能力,担任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并负责其技术考核。
3、了解国内外专业信息,应用先进技术,开展科研和新业务、新技术,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4、负责复杂项目的检验及报告审签,参加临床病例讨论。(十七)技师职责
1、在实验室主任领导下和上级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参加本专业仪器设备的调试、鉴定、操作、建档和维修保养,负责仪器零配件或器材的请领、保管、建帐,并做好各专业资料的积累、保管以及登记和统计工作。
3、根据科室情况,参加相应的检验工作,指导和培养技士及进修人员。
4、学习、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参加科研和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5、担任各种检验项目的技术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制与鉴定。(十八)技士职责
1、在实验室主任领导下和上级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做好仪器设备操作、维护、保养工作和记录。
3、做好物品、药品、器材的请领和保管,以及各种登记和统计工作。
4、钻研业务技术,参与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指导实习人员工作。
5、负责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进行一般检验工作,做好消毒灭菌工作。(十九)清洁员岗位职责
1、负责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台面、地面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整洁和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2、负责实验室样本的消毒和玻璃器皿清洗工作。
3、负责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工作。4.1.3.4部门职责
(一)质控组
1、在质量负责人领导下,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2、协助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写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文件。
3、组织各部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实验室间能力验证/比对、工作质量内部校核的组织实施。
5、负责检验人员考核、取证组织工作。
6、协助质量负责人实施预防措施。
7、进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8、完成相关记录的编制、填写、收集和归档前管理。
9、配合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并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10、提供本部门有关的报告资料,并负责纠正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二)综合管理组
1、负责编制各项行政管理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负责检验标准、规范的收集、整理和分发。
3、负责文件的收发、处理、督办。
4、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分发控制。
5、负责采购工作的实施
7、负责仓储管理
8、负责存档资料的管理工作。
9、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
10、组织建立仪器管理档案,掌握全实验室仪器设备动态,办理和审核仪器设备的降级和报废。
11、负责编制检验设备的周期检定计划,组织实施。
12、进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13、完成相关记录的编制、填写、收集和归档前管理。
14、配合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并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15、对申请分包的项目,由技术负责人与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承检单位相应的检测设备和资格进行确认,确保其检测能力符合要求。
16、确保本实验室所有从事技术工作人员和质控员、内审人员均应受过专业。
教育和培训,具有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从事相应专业工作的实践经验。
17、对开展的项目配置满足检测要求的检测设备、设施、人员,并以检测实验室仪器设置表和分析表的形式表明和证实检测能力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三)各专业组
1、组织实施各项检验工作,并按时完成。
2、执行国家现行有效的标准、规范,经确认的检验程序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试剂、标准物质和耗材的采购申请。
4、进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5、完成相关记录的编制、填写、收集和归档前管理。
6、配合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并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7、提供本部门有关的报告资料,并负责纠正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8、进行项目的试运行。
9、负责本专业设备的购置申请的提出、使用、日常维护、定期维护。
10、负责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其处于受控状态和在有效期内使用。
11、提出试剂、仪器设备购置计划。
12、按要求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及时存档。
13、参加实验室间能力验证/比对、工作质量内部审核活动。
14、负责对本组的设施、环境条件进行控制。
15、负责编制检验报告。
16、负责采样工作的实施。
(四)设备科
1、负责组织对供应商的调查、评价和采购实施,并组织技术负责人和设备管理员对设备进行验收。
2、负责设备的采购,组织设备的验收。
(五)人事科
负责实验室人员的配置。
(六)市场部
负责收集客户的反馈意见。4.1.3.5 权力委派
为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行,本实验室由科主任任命各级管理人员,见附件6《关键岗位人员任命书》。同时为防止本实验室在行政、技术、管理上出现真空,当实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不在时,本实验室规定由以下人员代理行使相应的职权: a.实验室主任不在时,由技术负责人行使职权。b.技术负责人不在时,由质量负责人行使职权。c.质量负责人不在时,由技术负责人行使职权。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由被代理人以书面形式委托代理人行使职权。4.1.3.6 保护机密和所有权
本实验室为保护机密和所有权,要求全体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保护机密信息程序》。4.1.3.7实验室行为的公正、准确、诚实性的保证
本实验室公正性声明即为本实验室行为公正、准确、诚实性的保证。为确保所有人员不受可能对其检验工作质量的不良影响,要求全体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确保公正性程序》。4.1.3.8监督工作的实施
为确保检验工作质量,本实验室按一定比例配置符合要求的质量监督员,由其对检验工作实施足够有效的监督并由质量监督员对其进行相关培训.4.1.4 支持性文件
4.1.4.1 《保护机密信息程序》 4.1.4.2 《监督管理程序》 4.1.4.3 《确保公正性程序》
安全管理
第二篇:人员安全管理
人员安全管理及夏季四防防知识
1、人员安全素质是安全生理素质,安全心理素质,安全知识与技能要求的总和。其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安全技能知识、文化知识结构,心里应变能力,心理承受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约束能力。安全意识,法制观念是安全素质的基础;安全技能知识,文化知识结构是安全素质的重要条件;心理应变能力、心理承受适应能力和道德行文约束能力是安全素质的核心内容。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人员安全素质。
2、安全生理素质:指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感觉功能和耐力等。
3、安全心理素质:指个人行为、情感、紧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事故状态的个人承受能力等。心理素质标准性一般包括气质、性格、情绪与情感、意志和能力等。
4、生产技术知识: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概况、生产技术过程、作业方式或工艺流程、专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各种机器设备的性能以及产品的构造、性能、质量和规格等。
5、安全技术知识内容: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内危险区域和设备设施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安全防护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机械、电气和危险作业的安全知识,防火、防爆、防尘、防毒安全知识,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事故的报告处理等。
6、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面括号内画“√”错误的画“X”)
①、生产场所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应将其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使人、机、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
②、在安全文化推进过程中,可以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启动后完善、先见效后提高”的要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③、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塑造成员来于服从、自觉执行、互相尊重、志同道合的团队目标。()
④、危险源辨识是控制事故发生的第一步,只有辨别出危险源的存在,找出导致事故的根源,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⑤、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⑥要防止发生事故,一定要使工人操作的程序和方法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⑦夏季要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在雷雨天气时,尽可能不要外出,以避免雷电的可能伤害。()
⑧遇到突然袭击的雷雨,出现头发竖起来的现象时,应双脚并拢蹲下,拿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和发卡、金属项链等,不要与人手拉手在一起,不用金属杆伞,最好是用塑料雨具等。()⑨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的天气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
⑩在高温作业场所,车间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合理调配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工人应多喝水,特别是淡盐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风油精。重点岗位应设置急救药箱,备足急救药品。()
⑾为做好防汛工作,各部门应当加强辖区排水设施的检查,清理清除排水沟内的杂物,疏通排水沟渠,清除排水口及附近的杂草、杂物,使排水畅通。()
⑿机器设备上的防护装置在检修时可以移开或拆除,但检修完毕,必须将防护装置(防护罩、防护网等)恢复,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篇: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
中铁十七局集团
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规范特种设备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提高机务人员安全生产意识,防止事故,保障机务人员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促进施工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13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结合本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用锅炉、空压机(含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架桥机、运梁车、提梁机、移梁机以及限于施工场内使用的机动车辆。
本办法所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系指直接从事特种设备操作的人员及管理人员。包括以上设备操作人员、电工、焊接工、切割工、电梯司机和行、吊车司机及挂钩工、施工场内使用的机动车辆驾驶员、锅炉司炉工、空压机操作人员等。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检验、日常维护保养、改造、报废,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和复审等。上述各项管理工作,由各子(分)公司设备部门与设备使用管理单位(以下称使用单位)共同负责。集团公司设备物资部负责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第二章 特种设备购置
第四条
特种设备购置必须按集团公司《设备购置及租赁招标管理办法》办理申购有关审批手续,并通过招标采购程序选定设备供应商。
第五条
参加特种设备投标的供应商,其设计、生产单位必须是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境外制造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我国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性标准及技术规程的要求。
第三章 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改造
第六条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许可资格的单位进行。
第七条
在安装新购置锅炉、电梯、起重机械、架桥机、提梁机、移梁机、空压机、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之前,应当先将安装单位的安全资质证书、安全施工方案与安全保证体系(含施工安全负责人、安全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名单及相应证书复印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与监督检验证明等有关资料,向各子(分)公司和各项目部设备部门申报。同时书面报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经确认由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签署安全责任书后,方可施工。
安装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锅炉、空压机、压力管道、起重机械、架桥机、运梁车、提梁机、移梁机等特种设备进行校验和调试,并且向具有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资格的机构申请检验。检验合格后,使用单位(合同有约定除外)应当在30日内,到规定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且将安全合格标志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方可以投入正式使用。
第八条
特种设备的维修,在签订维修合同前,应先将维修单位资质证书、维修、维护保养合同文本内容、维修人员的资质证书等材料报各子(分)公司设备部门审查。经审核同意后,签署生效。
第九条
改造锅炉、电梯、起重机械、架桥机、运梁车、提梁机、移梁机、空压机、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应按照新安装特种设备审查报批、持证施工、检测验收、建立档案等进行。
第十条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经检验合格,负责该项目施工的单位,必须在30日内,将有关技术文件、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将原始资料及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等,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第四章 特种设备的使用
第十一条
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第十二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本办法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包括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规检查、维护保养、定期检验,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等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运营的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十三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五)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第十四条
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且定期自行检查,作出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
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验制度。安全性能年检的周期按有关规定执行:锅炉一年;电梯一年;起重机械(包括架桥机、提梁机、移梁机)二年;运梁车、铲车、叉车、电瓶车等限于施工场内使用的机动车辆一年;空压机(含压力容器)根据核定的安全状况分别为一、三、六年;压力管道、各类气瓶应按相应的安全监察规程要求的定期检验周期执行。逾期未检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否则视为无证运行或使用。
第十六条
特种设备停止使用时,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属公司设备部门书面报告,并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再次使用前,使用单位必须申请安全检验,经复查合格,才能重新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申请予以报废,并且应当向最近一次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前,使用单位应当向所属公司设备部门书面申请,并按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办理相应的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处理与注销手续等。
第十八条 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费、检测费及日常维修等费用,应当由使用单位承担。
第五章 特种作业人员
第十九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特种设备,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且立即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第二十条 锅炉、空压机(含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架桥机、运梁车、提梁机、移梁机等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以下统称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即: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
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应当按规定审验,一般每二年复审一次。锅炉司炉工操作证四年复审一次。逾期不审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自动失效,继续从事特种设备操作或管理工作视为无证上岗。
第二十二条
离开特种作业操作岗位达六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聘用退休的特种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凭区、县级以上医院的健康检查证明),可以从事特种作业的指导或示范性操作,但是不得直接顶岗作业,年龄应控制在男65周岁和女55周岁以下。
第二十三条
凡特种作业人员,在初复审合格后,应当及时将审验合格手续复印上报使用单位办理登记手续。特种作业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如需调动,应征得本单位安全负责人同意。调离本工种,或者因健康原因,不能继续从事原作业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司设备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第六章
奖 惩
第二十四条
各子(分)公司对特种设备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日常维护保养、报废,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严格、规范,使用效益高的单位与个人予以表彰。凡不符合有关规定的,予以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违反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按条例规定,予以罚款等处罚;凡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特种设备管理
第二十五条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特种设备人员管理由使用单位负责,并于每次进场时和退场前向所属公司和配属项目部设备部门申报有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 各项目部负责本项目全部特种设备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组织特种设备审验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掌握本项目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配备情况,定期检查监督特种设备安全操作制度执行情况。
第二十七条 子(分)公司是特种设备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部门,督促使用单位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协助制定管理制度,指导使用单位做好特种设备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审验、培训和持证上岗工作,掌握本公司特种设备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状况,检查、监督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情况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遵章守纪情况。
第二十八条
集团公司设备物资部负责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管理的条例、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掌握集团公司特种设备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现状,监督、检查重点项目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情况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遵章守纪情况。
第二十九条
统计规定:使用单位负责特种设备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统计登记工作,每半年上报特种设备使用与审验登记表,年终上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登记表,分别报送所属公司和配属项目部设备部门;各子(分)公司设备部门年终向集团公司上报特种设备使用与审验登记表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登记表。
第三十条 本办法的特种设备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在实行本办法时,同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13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附表:
1、特种设备使用与审验登记表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登记表
第四篇:人员管理
第三章 干部管理
第四条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社区干部队伍。社区干部的职数配备,本着交叉兼职、精干高效、减轻负担的原则合理配备。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职数原则上按5至7名配备,新型社区管理委员会一般由3至7人组成,社区党组织和管理委员会干部尽量交叉任职,最多不超过9人。社区党组织书记由乡(镇、办事处)机关优秀干部担任。辖区内建制村党支部书记一般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按照“三三制、三结合”的原则,社区干部由乡(镇、办事处)机关干部、辖区建制村干部、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三部分人员组成,管理职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三个有机结合,不新增乡、村干部编制和职数,不增加财政负担。待辖区内各建制村撤销后,按照组织程序规定选举产生社区领导班子成立社区委员会。
第四条社区干部任职条件
(一)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应具备以下主要条件:
1、守信念。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较强,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保证党在社区各项任务的完成。
2、讲奉献。乐于奉献,关心群众,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服务意识强,作风扎实,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倾听和尊重群众意见。
3、有本领。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能致富,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4、重品行。遵纪守法、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善于运用民主、法律、示范和服务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妥善处理各
种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一般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年龄一般男不超过55周岁,女不超过50周岁。
(二)社区党组织书记在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同时,还应具备党性坚强,作风民主,能够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素质;具有自己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本领。
第十六条 社区干部的选拔任用
(一)社区干部的选拔任用,要按照公开、平等、民主、择优的原则,由乡(镇、办事处)按照干部任用程序进行。
(二)社区党组织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由乡(镇、办事处)党(工)委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延长或提前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一年,特殊情况下,上级党组织可以指派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换届选举时应积极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的办法选举党组织委员会成员。
(三)提倡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管理委员会成员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人员交叉任职。比如:社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可兼任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四)积极推广和鼓励县、乡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军队转业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到社区任职或帮助工作。
(五)社区干部配备要专业化、职业化,到社区任职的县乡党政机关干部要脱离原单位工作,专职负责社区工作,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村干部担任社区干部的,要兼顾原行政村职务职责,定额补贴形式不变;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兼任社区干部的做到统筹兼顾,不新增加财政负担。
(六)每个社区班子中应配备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不少于2名。
第十七条社区干部的教育管理
(一)社区干部的教育管理坚持以乡(镇、办事处)党(工)委为主,强化制度约束,不断提高素质,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则。
(二)目标责任制度。普遍实行社区干部任期目标和目标责任制。由乡(镇、办事处)党(工)委制定工作目标、考核和奖惩办法,以责任书的形式固定下来,年终组织考核,落实奖惩。
(三)教育培训制度。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县级负责社区“两委”正职的常规培训,一般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乡(镇、办事处)负责社区“两委”其它成员的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培训内容要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培训方法要不断改进。积极鼓励社区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正规化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文化水平;注重组织社区干部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通过扎实有效地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干部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经济的自觉性和本领;提高和增强社区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法制观念。
(四)监督审计制度。强化对社区财务的审计。对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委员会主任和负责财务的干部实行离任审计制度。
第十八条社区干部的待遇奖惩
(一)符合职数设置要求的在任社区“两委”干部享受定额补贴,实行结构绩效制,由基础补贴和绩效补贴两部分组成。基础补贴按定编定额核定的干部职数和标准确定,绩效补贴依据社区干部的平时考核和考核结果。
(二)对集体经济发展迅速、工作任务完成较好的社区干部,要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
(三)对工作任务完成不好、增加农民不合理负担、为政不廉、违法
施政的社区干部,要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经济处罚,问题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调整、撤换、罢免,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社区干部因年龄、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因素,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应及时退出社区干部岗位;考核不称职的诫勉谈话,任期考核不称职、群众意见大的,按照有关程序,予以免职;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受到党内纪律处分的,依法撤职。
第二十条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持、动员、激励国家公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按照社区志愿者的特长组建多种类型、多个层次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形成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社区志愿服务网络。积极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
为了化解社区干部数量少、服务内容多的矛盾,志愿者可到综合服务中心参与社区服务工作,同时也搭建一个社区后备干部参与社区工作的平台。
第二十一条 后备干部的教育管理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后备干部队伍。一般每个社区5至7人。要从经济能人、科技能手、返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及企业骨干中,选拔那些政治坚定,年轻有为,办事公道,文化水平高,热心为群众办事,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的优秀青年,组成后备干部队伍。
(二)对后备干部队伍要建立专项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存优汰劣。通过定期培训、专人帮带、实践锻炼、进修学习等形式,促其成熟,并适
时选拔到干部岗位。
第五篇:人员管理
一、临时人员管理办法
第一条 目的
为使临时人员的雇用及管理有所遵循特依人事管理规则第二条规定订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人员申请
各部门有临时性工作(期间在三个月以内),须雇用临时人员从事时,应填具“人员增补申请书”注明工作内容、期间等呈经理核准外,送人事部门凭以招雇。
第三条 雇用限制
(一)年未满16岁者不得雇用。
(二)经管财物、有价证券、仓储、销售及会计(除物品搬运、整理及报表抄写工作外)等重要工作不得雇用。
(三)雇用期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四条 雇用
(一)人事部门招雇临时人员,应填“临时人员雇用核定表”呈经理核准后雇用。
(二)临时人员到工时,人事部门应填“雇用资料表”一份留存备用。
第五条 投保
在厂区工作的临时人员应由人事部门办理劳保投保后,始得入厂工作。
第六条 管理
(一)临时人员于工作期间可请公伤假、公假、事、病假以及婚、丧假,其请假期间除公伤假外均不发给工资。
(二)临时人员的考勤、出差比照编制内助理员办理。
第七条 终止雇用
临时人员于工作期间如有不能胜任工作,违反人事管理规则第十四、三十六条规定,事、病假及旷职全月合计超过4天以上,或工作期满,雇用部门应予终止雇用,经终止雇用的临时人员应填具“离职申请”(通知)单”(其离职应办理手续由各公司订定)经主管科长核签后连同胸章送人事部门凭以结发工资。
第八条 延长雇用
临时人员雇用期满,如因工作未完成,必须继续雇用时,应由雇用部门重填“人员增补申请书”叙明理由呈公司总经理核准后始得雇用,并将核准的增补申请书一份报总管理处总经理室备查。
第九条 实施与修改
本办法经经营决策委员会通过后实施,修改时亦同。
二、员工身份保证金处理办法(A)
第一条 本公司员工就职时,除应办理员工保证书投保信用保险外,另应依本办法缴存身份保证金。
第二条 员工应缴存的身份保证金,其金额如下:
(一)总经理、副总经理:10万元整。
(二)第一、二阶职员:6万元整。
(三)第三阶职员:4万元整。
(四)第四阶职员:3万元整。
(五)其余正式任用职员:2万元整。
(六)服务员:1万元整。
第三条 身份保证金一时难以缴足者,依下列的规定,由其每月薪津扣存(扣存金额至10元单位,四舍五入),累积至前条规定金额为止。
(一)第四职阶以上员工,每月按其固定薪金总额扣存4%。
(二)第五职阶以下员工,每月按其固定薪金总额扣存3%。
第四条 员工身份保证金的利息,按国家银行核定的储蓄部放款利息计算。其计息日订为每年12月20日统一办理。未满100元的零数不予计息。
第五条 员工在职期间,其身份保证金不得发还。但为购买本公司股票经董事会批准者,得于等值金额发还购买,惟其所购股票应寄存总公司,充为身份保证金。
第六条 身份保证金及前条规定所购股票,不得赠与、转让、或抵押。
第七条 员工如有违反法令或本公司规章或其他弊情,致本公司蒙受损害时,除依法追诉外,其身份保证金及依第五条提存的股票,悉数充为赔偿金。
第八条 员工离职时,其身份保证金及提存的股票,须自离职日起逾满六个月,经本公司查明确无未了事情或亏短公款后始得发还。
第九条 员工身份保证金不能一时缴足者,按月于发薪日扣存,其保管及运用,均由本公司负责办理。
第十条 本办法经董事长核准后施行,修改时亦同。
三、员工身份保证金处理办法(B)
第一条 本办法依据本公司人事管理规则第三十条及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订定。
第二条 本公司员工就职时,应依本公司人事管理规则的规定缴存身份保证金。身份保证金一时难以缴足者就其未缴部分按下列的规定逐月扣存:
(一)四阶以上职员:每个月按其薪津(包括一切津贴及薪资所得税的金额)扣存1%。
(二)其余员工:每个月按其薪津(包括一切津贴及薪资所得税的金额)扣存4%。
第三条 员工身份保证金的利息按银行一般信用贷款利率复利计付,但未满100元的奇零数不计付利息。
第四条 员工身份保证金的发还、抵充,悉依本公司人事管理规则的规定办理。
第五条 员工身份保证金于发薪日扣存,其保管的运用均由本公司负责办理。
第六条 本办法经董事会通过施行,修改时亦同。
四、员工缴存印鉴卡规定
(一)凡本公司员工已于到职时应缴存印鉴卡三份经呈核后分存总务科、会计科及各该单位主管保管。
(二)员工于处理公务或支领款项时,均应使用与已缴存印鉴卡上的同一印章,不得使用其他印章。
(三)会计科及各该单位主管,应负责核对各员工所使用印章是否相符。
(四)员工因印鉴遗失或其他原因申请更换时,均应另填盖新印鉴卡三份,经呈核后连同原印鉴卡分存总务科、会计科及各该单位主管保管。
(五)员工于调职时原单位主管应将该员印鉴卡移交新单位主管保管。
(六)员工于离职生效日期起,即为印鉴停止使用日期。
(七)员工的印鉴得登记两颗,限正楷正方形及扁形各一颗。正方形的大小规格为一平方厘米,扁形直0.4厘米,横一厘米,姓名横列。
(八)本规则经呈奉总经理核准后实施,修改时亦同。
五、员工守则(A)
第一条 本公司员工均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准时上下班,对所担负的工作争取时效,不拖延、不积压。
(二)服从上级指挥,如有不同意见,应婉转相告或以书面陈述,一经上级主管决定,应立即遵照执行。
(三)尽忠职守,保守业务上的秘密。
(四)爱护本公司财物,不浪费,不化公为私。
(五)遵守公司一切规章及工作守则。
(六)保持公司信誉,不作任何有损公司信誉的行为。
(七)注意本身品德修养,切戒不良嗜好。
(八)不私自经营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商业或兼任公司以外的职业。
(九)待人接物要态度谦和,以争取同仁及顾客的合作。
(十)严谨操守,不得收受与公司业务有关人士或行号的馈赠、贿赂或向其挪借款项。
第二条 本公司员工因过失或故意使公司遭受损害时,应负赔偿责任。
第三条 本公司工作时间,每周为42小时,星期天及纪念日均休假。业务部门如因采用轮班制,无法于星期天休息者,可每七天给予一天的休息,视为例假。
第四条 管理部门的每日上、下班时间,可依季节的变化事先制定,公告实行。业务部门每日工作时间,应视业务需要,制定为一班制,或多班轮值制。如采用昼夜轮班制,所有班次,必须一星期调整一次。
第五条 上、下班应亲自签到或打卡,不得委托他人代签或代打,如有代签或代打情况发生,双方均以旷工论处。
第六条 员工应严格按要求出勤。
第七条 本公司每日工作时间订为7小时,如因工作需要,可依照政府有关规定延长工作时间至10小时,所延长时数为加班。
除前项规定外,因天灾事变,季节关系,依照政策有关规定,仍可延长工作时间,但每日总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其延长之总时间,每月不得超过46小时。其加班费依照公司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 每日下班后及例假日,员工应服从安排值日值宿。
第九条 员工请假,应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病假——因病须治疗或休养者可请病假,每年累计不得超过30天,可以未请事假及特别休假抵充逾期仍未痊愈的天数,即予停薪留职,但以一年为限。
(二)事假——因私事待理者,可请事假,每年累计不得超过14天,可以特别休假抵充。
(三)婚假——本人结婚,可请婚假八天。
(四)丧假——祖父母、父母或配偶丧亡者,可请丧假8天,外祖父母或配偶的承重祖父母、父母或子女丧亡者,可请丧假6天。
(五)产假——女性从事人员分娩,可请产假八星期(假期中的星期例假均并入计算)。怀孕三个月至七个月而流产者,给假四星期,七个月以上流产者,给假六星期,未满三个月流产者,给假一星期。
(六)公假——因参加政府举办的资格考试(不以就业为前提者)、征兵及参加选举者,可请公假,假期依实际需要情况决定。
(七)公伤假——因公受伤可请公伤假,假期依实际需要情况决定。
第十条 请假逾期,除病假依照前条第一款规定办理外,其余均以旷工论处。但因患重病非短期内所能治愈,经医师证明属实者,可视其病况与在公司资历及服务成绩,报请总经理特准延长其病假,最多三个月。事假逾期系因特别或意外事故经提出有力证件者,可请总经理特准延长其事假,最多15天,逾期再按前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 请假期内的薪水,依下列规定支给。
(一)请假未逾规定天数或经延长病事假者,其请假期间内薪水照发。
(二)请公假者薪水照发。
(三)公伤假工资依照劳动保险条例由保险机关支付,并由公司补足其原有收入的差额。
第十二条 从业人员请假,均应填具请假单呈核,病假在七日以上者,应附医师的证明,公伤假应附劳保医院或特约医院的证明,副经理以上人员请假,以及申请特准处长病事假者,应呈请总经理核准,其余人员均由直属核准,必要时可授权下级主管核准。凡未经请假或请假不准而未到者,以旷工论处。
第十三条 旷工一天扣发当日薪水,不足一天照每天七小时比例以小时为单位扣发。
第十四条 第九条一、二款规定请病、事假的日数,系自每一从业人员报到之日起届满一年计算。全年均未请病、事假者,每年给予一个月的不请假奖金,每请假一天,即扣发该项奖金一天,请病事假逾30天者,不发该项奖金。
第十五条 本公司人员服务满一年者,可依下列规定,给予特别休假
(一)工作满一年以上未满三年者,每年7日。
(二)工作满三年以上未满五年者,每年10日。
(三)工作满五年以上未满十年者,每14日。
(四)工作满十年以上者,每满一年加给一日,但休假总数不得超过30日。
第十六条 特别休假,应在不妨碍工作的范围内,由各部门就业务情况排定每人轮流假日期后施行。如因工作需要,得随时令其销假工作,等工作完毕公务较闲时,补足其应休假期。但如确因工作需要,至年终无法休假者,可按未休日数,计发其与薪水相同的奖金。
六、员工守则(B)
第一条 员工应遵守本公司一切规章、通告及公告。
第二条 员工应遵守下列事项
(一)尽忠职守,服从领导,不得有阳奉阴违或敷衍塞责的行为。
(二)不得经营与本公司类似及职务上有关的业务,或兼任其他厂商的职务。
(三)全体员工必须时常锻炼自己的工作技能,以达到工作上精益求精,期能提高工作效率。
(四)不得泄漏业务或职务上机密,或假借职权,贪污舞弊,接受招待或以公司名义在外招摇撞骗。
(五)员工于工作时间内,未经核准不得接见亲友或与来宾参观者谈话,如确因重要事故必须会客时,应经主管人员核准在指定地点,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六)不得携带违禁品、危险品或与生产无关物品进入工作场所。
(七)不得私自携带公物(包括生产资料及复印件)出厂。
(八)未经主管或部门负责人的允许,严禁进入变电室、质量管理室、仓库及其他禁入重地;工作时间中不准任意离开岗位,如须离开应向主管人员请准后始得离开。
(九)员工每日应注意保持作业地点及更衣室、宿舍环境清洁。
(十)员工在作业开始时间不得怠慢拖延,作业时间中应全神贯注,严禁看杂志、电视、报纸以及抽烟,以便增进工作效率并防危险。
(十一)应通力合作,同舟共济,不得吵闹、斗殴、搭讪攀谈或互为聊天闲谈,或搬弄是非,扰乱秩序。
(十二)全体员工必须了解,惟有努力生产,提高质量,才能获得改善及增进福利,以达到互助合作,劳资两利的目的。
(十三)各级主管单位负责人必须注意本身涵养,领导所属员工,同舟共济,提高工作者情绪,使部属精神愉快,在职业上有安全感。
(十四)在工作时间中,除主管及事务人员外,员工不得打接电话,如确为重要事项时,应经主管核准后方得使用。(十五)按规定时间上、下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
第三条 员工每日工作时间以八小时为原则,生产单位或业务单位每日作息另行公布实施,但因特殊情况或工作未完成者应自动延长工作时间,惟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以不超过四小时;每月延长总时间不超过46小时。
第四条 经理级(含)以下员工上、下班均应亲自打卡计时,不得托人或受托打卡,否则以双方旷工一日论处。
第五条 员工如有迟到、早退或旷工等事情,依下列规定处分
(一)迟到、早退
1.员工均须按时间上、下班,工作时间开始后3分钟至15分钟以内到班者为迟到。
2.迟到每次扣100元,拨入福利金。
3.工作时间终了前15分钟内下班者为早退。
4.超过15分钟后,始打卡到工者应办理请假手续,但因公外出或请假皆须报备并经主管证明者除外。
5.无故提前十五分钟以上下班者以旷工半日论,但因公外出或请假经主管证明者除外。
6.有下班而忘记打卡者,应于次日经单位主管证明才视为不早退。
(二)旷工
1.未经请假或假满未经续假而擅自不到职以旷工论。
2.委托或代人打卡或伪造出勤记录者,一经查明属实,双方均以旷工论处。
3.员工旷工,不发薪资及津贴。
4.无故连续旷工3日或全月累计无故旷工6日或一年旷工达12日者,应予解雇,不发给资遣费。
七、员工守则(C)
第一条 本公司员工应遵守本公司一切规章命令及主管的指挥监督,忠实勤勉地执行其职务。对经办业务或工种如有建
设性意见时,可以口头或书面陈述建议。
第二条 本公司员工平日的言行应诚实、谦让、廉洁、勤勉,同事间要和睦相处以争取公司荣誉。
第三条 本公司员工上下班均应按规定签到。签到均应亲自为之,不得托人代为签到或代人签到。违者依本规则的规定论处。
第四条 本公司员工除规定的放假日及因公出差或因故与其他正当事由外,均应按照规定时间上下班,不得任意迟到或早退。如有违反者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每月迟到或早退
1次至10次者以旷工半天论处。
11次至15次者以旷工一天论处。
16次至20次者以旷工二天论处。
超过21次概以旷工三天论处。
(二)迟到或早退除事先请准者,超过20分钟起至一小时内,未办理请假手续者以旷工半天论处。
违反这两项规定者依前面规定按日计扣薪资。
第五条 各级员工每日应办事务必须当日办清,如不能于办公时间内办妥应中班赶办。如有临时发生紧要事项奉主管人员通知时,虽非办公时间亦应遵照办理,不得借故推诿。加班发给加班费,其标准另定。
第六条 本公司员工对顾客或参观来宾应保持谦和礼貌、诚恳友善的态度。对顾客委办事项应力求周到机敏处理,不得草率敷衍或任意搁置不办。
第七条 各级主管就其监督范围以内所发命令,其属下员工有服从的义务,但对其命令有意见时可随时陈述。
第八条 各级员工对于两级主管同时所发命令或指挥,以直接主管的命令为准。
第九条 本公司员工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除办理本公司业务外,不得对外擅用本公司名义。
(二)对于本公司机密无论是否经管,均不得泄漏。
(三)未奉核准不得擅离职守。
(四)对于所办事项不得收受任何馈赠或向往来行号挪借财物。
(五)非因职务的需要不得动用公物或支用公款。
(六)对所保管的文书财物及一切公物应善尽保管之责,不得私自携出或出借。
(七)不得私自经营与本公司业务类似的商业或兼任本公司以外职务。但经董事长特准者不在此限。
(八)不得任意翻阅不属自己负责的文件、帐簿表册或函件。
(九)不得携带违禁品、引火物及非必要物品进入工作场所。
第十条 本公司各级员工有违反前条规定,应按情节轻重分别予以惩处,该主管知情不报者,亦应负连带责任而受惩处,其涉及保证事项的保证人应负保证有关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