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学音乐德育论文

时间:2019-05-14 09:4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小学音乐德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小学音乐德育论文》。

第一篇:2018小学音乐德育论文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上,强调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由此可见,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好途径。

一、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应以情感人,引发共鸣

当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动而留泪,是因为引起了共鸣的一种表现。然而有一种现象,有的人总把品德教育当作“政治任务”,加以漠视、生硬说教,显得苍白无力,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根本无法真正达到德育的作用。当我们为某些学生在升旗仪式上迟到感到失望,在唱国歌时那疏散无力的声音感到无奈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坚持把德育贯穿于教学中,找到学生内心的共鸣,感动他们,并持之以恒。比如:《国歌》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表现了处于三十年代国家民族深重危机下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冲出书斋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听歌曲,学生立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表现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又如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凝聚每份爱》这首优秀歌曲激励和团结着华夏儿女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那双双被压在废墟下仍紧握着笔的拳头;那些为给灾区献血而排成长龙的队伍;写着“小伙伴们,挺住!”的横幅以及在废墟下的孩子们齐声高唱《国歌》、《团结就是力量》的事迹„„都是音乐的德育功能在发挥作用。还有,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残疾人运动员金晶的爱国之心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北京奥运会升旗仪式那一刻国歌响彻鸟巢时的震撼;奥运健儿奋力拼博的精神,以此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让爱国主义情怀和美好的音符在他们的一生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二、充分发挥音乐教学中的审美作用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听觉艺术,它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现的体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要让学生从中去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发展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特别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要引导学生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把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好作品介绍给学生,例如在教学民乐合奏《三个和尚》时,问: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让孩子们讨论,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又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我引用恩格斯的精辟评价对学生进行引导“:《命运》是一首非常好的交响曲,第一乐章是悲痛的绝望。慢板乐章是哀痛和柔和的哀切的申诉。第三、四乐章是自由的号角和青春欢呼。”这一具体而又深刻的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从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旋律中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动力,并在同学们的心中产生剧烈的震撼,从而激发了学生“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用音乐之美来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美,寓美于心灵之中。

三、通过音乐教学树立起起榜样的作用

榜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熟悉的歌手韩红,不仅用歌声打动我们,还资助收养了不少孤儿,她演唱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的主题曲《感动中国》,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还有在今年的雪灾和地震这些残酷的自然灾害面前,很多明星如刘欢、成龙、刘德华等踊跃捐款,并深情演绎了《爱的奉献》、《生死不离》、《承诺》等歌曲,用行动表现出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作为明星的号召力。周杰伦的歌曲《蜗牛》、《听妈妈的话》编入了中小学生的音乐课本,很多学生都喜爱这两首歌。这两首歌里体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这些明星是很多学生的偶像和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老师,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在现在这个物欲与权欲充斥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榜样,尤其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们。通过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努力实现幸福的人生。当然,在学校里教师也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教师自身言行举止要得体,严于律己、爱校爱生,具有爱心、责任心,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使学生在教师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熏陶。

总之,“学艺先学做人。”这句话让我多年仍记忆犹新,作为音乐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要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更要把情感融入教学中,用真情实意打动学生。

第二篇:音乐德育论文

内容摘要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文章针对音乐这一特点,从几方面阐述了音乐教育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以及德育教育。

关 键 词 :音乐教学 创新 素质 德育教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而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 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培养和打造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教学,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成为开拓型、创造型的一代, 不仅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具有高度发挥想象力的习惯和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的习惯,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磨炼意志。就具体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强化学生心理图式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最能穿透感性、理性的重重壁垒直接震撼人们的心灵,因此,它更应是情感的艺术。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托尔斯泰也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表达情感并感染大众,而优美的音乐主要是通过优美的旋律来感人的。优美的旋律通过歌词的直接引导,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审美素质的目的。由于音乐旋律在个体鉴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每首歌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基调,如亲切、自豪、神往、风趣、热情奔放或天真活泼。对于这些独特的情感基调,一定要抓住它们的特点,然后形成联想构成画面,再在审美之中产生相应。

一个人的积极情感是构成稳定人格和独特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当今教育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极力呼吁情感教育,并将情感的发展列入评价人发展的重要指标。从情感入手是现代教学的标志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一位教授一语中的:“如果把学校教育看作是化学反应,要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和质量,就要加‘催化剂’,而情感教育就是教育教学的催化剂。”

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做好情感教育。

1、通过学习感恩歌曲,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并且运用到生活中。

首先从感恩父母的歌曲开始,让学生通过学唱歌曲的过程,好好体验为人儿女该做的事情。做一名有感情的,懂得感恩的学生。

2、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左右人情感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情感。拥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反之则会产生错误的态度和消极的情感。洗星海曾说过:“每个人都会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痛苦中只会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感到乐观自信。”如果认识了上述真理就能自觉的抑制消极的情感,培养积极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注重学生的能力和意志力的培养,助其形成积极的情感。

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却是万丈深渊。”对待苦难,适应能力强的人能以乐观态度坦然处之,理智对待,因而能使自己有坚定的信心和充沛的精力战而胜之。相反,适应能力差的人,不是怨天尤人,就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因此,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意志和情感是相互制约的,意志是在情感的激励下产生的,反过来又调节和控制情感。一般的,意志越坚强,就越能使积极情感持续下去,越能克服消极情感,因此,要重视锻炼意志,要有吃苦、受挫的心理准备。在生活中,困难不会自动消失,只有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难,达到人生美好的境界。

4、优化学生的性格,帮助其形成积极的情感。

情绪是一种共性的心理过程,而性格是一种个性的心理特征,但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情绪表现。因此优化性格特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方可培养良好情感。一般的,对性格外向的学生,要注意引导其克服冲动,三思而后行,防止情绪爆发而破坏宁静的心境;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注意指导其学会排遣不良情绪,及时宣泄,或向亲友倾吐心声,逐步形成良好情感。

5、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

环境的好坏也能影响到一个人的情感,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对于搞好情感教育必不可少。因此,在情感教育中,要优化家庭、学校、社会等情感生活环境,对于学校来说,主要是创设良好的班集体环境、校园环境等。同时,也必须让学生明白,不要期望环境适应你,而应主动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

6、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形成积极的情感。

实践活动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和源泉,人的情感总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只有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反复感受、体验,情感才能越来越丰富、深刻。因此,情感教育必须重视行为训练,要在实践中以行育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各种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科技的、文体的、劳动的实践活动,并使之反复感受体验,身体力行,养成习惯,最终形成同情感、责任感、爱国感、劳动观、求知欲等积极情感。

第三篇:音乐教学德育论文

关键字: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三、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

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四、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

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五、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数哈蟊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低年级同学的喜爱。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想,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寓德育于教师的自身形象之中

假如教师不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亲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忱,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按《大纲》的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第四篇:音乐德育论文-德育

音乐德育论文

音乐是一门感情艺术,音乐教育因此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感情教育。因为音乐因此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演唱的感情美来表现其独特的魅力,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动,所以音乐传授教养在德育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尤其是当今小学生普遍喜欢音乐课,经由进程音乐传授教养,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革命理想、高尚情操和良康复品质,教育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德育。

一、把握课堂主阵地,进行德育教育。

在音乐传授教养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它贯穿于音乐传授教养的各个环节,从歌曲的学习到乐理知识、视唱、律动、节奏训练、欣赏传授教养、器乐学习等等,随时都可进现出德育的火花,因此,咱们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教育。

现行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版面新鲜鲜活,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标,属显性教材,如《咱们多么幸福》《咱们从小讲礼貌》《每当走过老师窗前》《咱们的田野》……咱们可以轻松地引导学生感悟总结出其思想精髓。还有些教材其思想性、教育性不是十分明显,如《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等,属隐性教材,这些教材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

2、巧设教法,创设情境进行德育教育

结合资料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的音乐名祖传记、名人与音乐的趣闻故事、作品等用故事情势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说,都会在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我在教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先让学生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小英雄王二小机智年夜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最终献出了幼小生命的悲壮故事。用故事情境打动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的感情处理。这样学生在学唱中既能够有激情地进行演唱,也便于歌词的记忆。对于低年级儿童可结合教材进行律动表演、做游戏,恰当运用奥尔夫传授教养法,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

二、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品质教育,单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当本年夜力开展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各地普遍开设了课外兴趣小组、特长培训平不同形式的音乐课外活动,它也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康复途径。音乐课外活动包括合唱训练、舞蹈训练和器乐训练三年夜类,也是培养学生协作精神,集体主义观念,磨练意志,培养吃苦刻苦精神的最佳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学习之前首先要制订出严明的学习纪律,建立良康复的课堂常规,做康复学生的思想发开事情。因为该项活动需要一段周期方能见成效,所以要教育学生不克不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图新鲜,要学习解放军战士纪律严明,一切行动人指挥的良康复风格,制订阶段学习目标,养成刻苦学习、始终如一的精神,在合唱传授教养中,特别要求自我和集体的统一,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因为合唱讲究的是整体艺术效果,而不是突出某个人的声音或某一部分,因此,队员要建立全局观念,要有整体意识,应把自己的歌声作为整体音响组成因素,注意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旋律、节奏、音准、速度、力度等的统一、和谐、均衡和饱满的和声效果。

三、在比赛评比中进行德育教育

为了创造良康复的校园艺术氛围,咱们学校要求每天课前预备时间“班班有歌声,年夜家开口唱”;每周一节班会时间进行节目表演,形式不限,要有记录;重年夜节日学校组织节目汇演,每学期举行一次合唱比赛,并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分组织的合唱、合奏、舞蹈比赛,参加广场文化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才艺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外出活动时,告诫学生要注意言谈举止,维护学校形象,在比赛中要发扬风格,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从而培养学生团联互助的精神。每当捧上奖牌的时刻,学生们欢呼雀跃,尽情地品味着成功的愉悦,那种集体主义荣誉感更是溢于言表。经由进程这些活动,年夜年夜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团联互助、奋发图强的精神。

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在音乐传授教养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咱们只有不断地去发现、挖掘并加以引导,才能实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

第五篇:小学德育论文

浅谈表扬和批评艺术

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最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就是表扬和批评。表扬像是一粒糖丸,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批评像是一剂苦药,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手段,但却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教师要充分认识两种方法的功能和效果,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合理的同时注重表扬和批评,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心理效应 表扬方法 表扬艺术 批评方法 批评艺术 如今,“赏识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教育方式。纵横比较,“赏识教育”的确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收到的效果也很好。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独立性和自觉心越来越强,传统的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在今天显然已经过时了,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不仅会使学生的发展偏离教育的初衷,也有可能使学生一再受挫而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信心。

行为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保龄球效应”: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表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批评,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保龄球效应告诉我们,表扬和批评其收效有多么大的差异。其实,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而面对批评时,不自觉地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护机制。

一、表扬和批评的概念

所谓表扬,是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良好思想品质、语言行为给予肯定;而批评则是对学生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的否定,以使其改正,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小学生道德品质的特点 今天的小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当今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形势下,除了要求他们有更高的文化,还需要有更好的素养。因此,我们要在传授小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据调查发现,在学校的教育下大部分的小学生在校思想品德良好,但个别学生仍存在较大问题,在社会和家庭的表现尤其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言行举止不文明

举止文明是一个人精神风貌、基本素质的体现,是做人最起码应具备的品德。而现在的小学生,在这方面还相当欠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外学生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吐果核或泡泡糖,甚至将吃剩的泡泡糖粘在其他同学身上,盗他人文具等行为。其次,小学生说粗话、脏话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他们的一些粗话、脏话脱口而出,甚至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校园内外“他妈的”、“去死吧”、“猪”、“shit”等之类的话随处可闻。在社会各方面取得了进步的同时,相当部分的学生的不文明用语也随之“进步”了,言行举止事实也变得不文明了。

(二)自私心过重,与人交往欠缺无私精神

在新形势下发展迅速的社会,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与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占居着“特殊地位”,加上家长过份的溺爱给学校的教育构成了极大的障碍,“刻苦耐劳、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跟他们渐变遥远,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甚至产生了严重的自私心理。以小学生在学校中做值日为例:调查发现,有部分的学生采取个人做个人的态度,只愿意完成分内的,不肯多干一点。而如果是值日组长,则会利用权威,当上“无摇控器”让组员做更多的,自己尽量少干或不干,这种现象较多地出现在男生身上。倒垃圾的任务让“石头、剪、布”定断,老师平时教育的无私奉献精神则抛之脑后。

另外,一部分学生在对他人的尊重方面做得很不好。他们除了对语、数、英三门学科的教师有所尊重外,对其他的任课老师几乎是不屑一顾,上课时自由吵闹的现象常发生;有些学生上学、放学时家长需准时专车接送,稍有差迟便是撒娇或大吵大闹,家长领书包、孩子拿冰淇淋的现象常在低年级学生身上发生;学生在家里,“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从不参与家务劳动,一家人围着一个小孩团团转,使他(她)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在家里“我”就是小皇帝或小公主,你们都得听“我”的,有时甚至顶撞家长的现象,但有较多家长给予肯定的是对班主任的尊重比家长高。

(三)尊重和维护社会公益表现较差

社会公益泛指关系和影响到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社会公共设施与公共财产。尊重和维护社会公益是个体道德意识、社会意识的窗口,是公共精神、公德心、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尊重和维护社会公益主要指对公用设施、公共财产的爱护和保护。

在这方面,小学生如果脱离教师的视线,发生破坏公物的行为还是较多的。如在课桌上刻字、划线,在墙上等。而我也经常看到有的学生会为了少走一点点的路途踏着草坪跨栏而过,哪怕老师平时怎么教育和吩咐也不理会,总得来说:方便!

(四)不珍惜社会劳动成果

爱护、保护、珍惜他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成果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勤俭节约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现今这样一个物质充沛的社会里,却有很多人忽视了珍惜粮食、节约水电等这样一些小行为。在放学后,常看见水龙头、风扇等没关上;学生用书、学习用具没到半个学期就丢失或损坏;很多小学生在吃饭时,一旦发现饭中有米虫或质量不好,就放下整碗饭不愿意再吃,有时因为饭菜不好吃就将其丢掉,这没什么可惜的,反正家里有钱。

(五)思想行为“早熟”

现在的小学生,思想上受家庭、社会、媒体等因素的影响,在思想意识、目标追求、言行举止、兴趣爱好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变得并不单纯。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小学生认识的明星比伟人要多,偶然会出现一股崇拜明星热潮、作明星梦,像林俊杰、周杰伦、姚明、贝克汉姆等则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对电视剧情的记忆比课文内容要牢,他们所认识的演员并不比成人少;对流行曲的兴趣比《音乐》教材中的要浓,唱熟一首流行曲比背一篇短文还快;学起成人打麻将、带着手机去上学、成群结队欺负弱小、或真或假谈恋爱的现象都有。现在小学生的思想行为真的“成熟”了,生活真的“丰富多彩”了!

心理研究表明人是爱表现的动物。恩格斯说:“发展和表现自己是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由此,作为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必不可少,但人不可能不犯错,小学生亦然。那么,老师应如何表扬和批评小学生呢?

三、表扬和批评的原则

(一)明确目的、及时处理

表扬和批评哪些学生,表扬和批评什么,表扬和批评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每一次表扬与批评都应有具体的目标指引。教师应该清楚的明白一点,该表扬的时候就要表扬;该批评的时候就不要手软,一定要批评,不要因为某些客观因素而不批评。例如: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我班上一个优生有一次缺交作业,我一开始只是口头问两句,他说放在家里忘记带,我就让他下午带回来。可是之后的几天,他也是以同样的理由不交作业,然后我再深入调查一下,发现他后来交的是抄其他同学的作业才交。这时我就不手软,立刻在班上批评了这种行为,让他及时改正过来,也让学生知道这种行为要不得。

(二)客观公正

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客观情况,不能偏听,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实事求是,避免成见,不掺杂个人的感情。既不夸大其词,也不轻描淡写;要做到准确。教师要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表扬和批评的对象和内容。再次,要做到公正。相信每个教师都有偏爱优等生的行为,对于一些后进生或者是行为差的学生,心里一定不是很喜欢,或者有一种抗拒的心理,对于优等生犯错误都会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而后进生或者是行为差的学生就一次定义为没有救的学生,根本就不放心细去引导他们。因此教师应有太阳一样光明磊落的胸怀,把自己的光和热送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不能只表扬那些优等生,后进生却被置于“遗忘的角落”,而应随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同样,不要只是让批评落到后进生身上,优等生犯了错误,也应给予批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为班主任是公平的,是一视同仁的,从而真正发挥表扬和批评的作用。

(三)适度

表扬和批评要因人而异。表扬不足会使学生自卑,教育中要多运用表扬。但过多的表扬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可能让未成熟的学生骄傲自满,忽视自身不足,导致以后受到批评时不接纳,并产生作对心理等问题。以前就听过有学生经常给老师表扬,但有一次给老师发现他做了坏事,当着全班批评他时,他缺死死不承认,还乱编借口,说谎。所以说,表扬也要有个度,不能过多的,否则会产生反效果。批评也不能过度,过多的批评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失去自信心,觉得自己事事不如别人,什么都做不好,自暴自弃。

(四)真实

在表扬学生的时候,教师的感情要真诚,不勉强做作,不是为表扬而表扬。如:教师在提问学生后,不管学生答得好不好,都会说 “你真棒”“答得很好”等等。这让人听了觉得很虚假,不真诚,导致学生听了也觉得是句太习惯性的语言,不再有激励的作用,也影响教师威信。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更先要了解事情的经过,才能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批评。如果事情不了解清楚就乱批评学生,不但达不到教育效果,还将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四、表扬和批评的方法与艺术

(一)表扬的方法与艺术

1、适当的场合把握好分寸

教师赞美学生的真、善、美时,动机要光明、正大,语言、情感上要是真挚。所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可以当着全班的面、当着几个学生的面、与个人私下交谈、写赠言、写评语、写鉴定,或者是给家长打电话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等方式。但无论在什么场合的赞美,都要注意分寸,要客观,要讲究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要夸大其词。

2、多观察,抓住时机

表扬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及时,具体。不能在事情过后就才表扬,这样会失去表扬的效果。所以老师应该深入到学生里面,多观察他们在平时活动中的表现。表扬学生是还应该指名道姓,说清表扬理由,从而达到发动全部想好的一方面发展的效果。

3、做好表扬后的思想工作

表扬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两重性,搞不好也会起副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做好思想工作,使被表扬的学生要不骄不躁,看到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其他学生虚心向先进学习,互帮互促,共同进步。教师不但要自己带头赞美、学习学生的真善美,而且要善于发动学生去发现自己身边真善美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不是做给老师看的,而是在时时刻刻都能做到,随时可接受同学、家长、群众的的审视、监督、评判。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做到表里如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长处的品质。

(二)批评的方法与艺术

在面对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辞,毕竟有时错误的批评会招致学生的反感和逆反心态,如果批评的言语恰倒好处的话,学生会乐于接受。

1、开门见山

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犯了错误很难自我认识,且性情固执,不愿认识和改正错误。对这类学生的批评,应该单刀直入,不绕弯子,直接传递批评信息。对犯有严重错误又不肯承认,或怀有侥幸心理的学生,措辞可以严厉一些,使他们受到触动,幡然悔悟。这可以使批评富有针对性,从而达到快速教育的目的。

2、点到为止

面对一些自尊心强、性格内向、偶犯错误的学生,批评尽量不用激烈的言辞,也不能罗唆不休,就要用委婉说理的办法,与他们一起分析错误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有时可让学生自己谈谈认识,或让他们对照有关规定及好学生的标准,检讨自己的言行。这种把批评信息隐含在分析、比较和师生交流中的方法,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更易为学生接受。如果是那些平时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学生,悟性较高,一旦犯了错误,自责、后悔心理强烈。这时候过多的说理往往显得多余,教师可以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惋惜来表示自己的批评态度。这种方式既达到了批评学生的目的,又体现了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和爱心,这样进行批评的效果很明显。

3、另类批判

面对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丧失上进心的学生,我们应用表扬代替批评。其实这也不失为一种良策,因为这类学生的自尊心非常脆弱,如果在他们犯错误时,老师还一心的挑剔他们的错误,这样既达不到批评的效果,反而会引起的学生的叛逆,所以当面对这一类学生时,我们要小心面对,应该采用以“扬”代“弃”法,这种方法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还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公正。达到了想批评的效果。例如,有一次,我改数学竖式作业时,发现有个学生做得特别马虎,在同一道题上乱涂乱画,顿时我就火冒三丈,想立刻抓他来批评一顿。但转念一想,每个学生都企盼成功,学生对作业又涂又改,说明他是想把题目做对,于是我改分后还写下一句:“你的涂改证明了你的努力,证明你有检查,但老师看的有写辛苦,甚至有些看不清。”到下次交作业的时候,我惊奇的他不但写的工整,而且全部都做对。你说这样的方法不是收到很好的效果吗?

4、注重场合

注重批评的场合对于学生进行批评,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比如,对于个别同学批评适宜单独进行。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批评场合与时机。对于那些一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错误和比较固执的学生,可以适当在办公室进行批评,借助其他老师言语的旁敲侧击,使其及时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对于自尊心很强又“爱面子”的同学,则应以单独。

五、结语

表扬与批评是巩固良好行为习惯、消除不良言行的重要强化手段。但有效的表扬和批评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原则:表扬和批评是有条件的、非随意的、及时的;表扬和批评要同时说明优点和缺点的各个细节,使学生知其所以和指向;用学生先前的言行、成绩作为评价当前行为的背景;评价时考虑到学生为完成良好行为付出的努力,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并提出下一个期待目标。从整体上来说,不良言行的克服要以学生全面的人格素质培养作为坚实的基础,避免顾此失彼,使其心灵能得到统一、健康、和谐的成长。总之,表扬和批评是两种教育手段,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表扬和批评二者并重的,不能偏废。尤其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必不可缺的方式之一。因为,学生难免犯错,不会批评学生的老师也不会是好老师,如果老师不敢管或不敢批评教育学生而是放任学生,那是老师不负责任的表现,关键是老师使用批评手段时要讲究艺术,要让学生容易接受批评,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目的。热爱学生是批评学生的前提条件,批评只是教育手段,不是教育目的。

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教育是一门艺术,在应用这两种教育手段时,要辨证运用,灵活运用,要注意时机和场合,要把握程度和分寸。那么,你一定会看到在掌握这种教育手段后给你带来的魔力。

参考文献:

1.马锦华,人本主义教学观与素质教育[J],教育探索,2002.10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 3.韩永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许春燕,原谅错误[J],湖南教育,2005年第477期 5.方永元,与学生谈话的艺术[J],四川教育,2005年7-8 6.王立夏等,怎样做一名好老师[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下载2018小学音乐德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小学音乐德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德育论文

    触动心灵链接生活 摘要: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

    小学德育论文2012

    让后进生在关爱中成长 龙岩市西安小学 杨X昌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四有”......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德育要想达到一种良性状态,就要以“有形”之名,行“无痕”之实;在“无痕”之中,获“有形”之效。于是,我们一年来的德育工作都在有形与无痕之间畅游。 一、 营造特......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一) 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怎样开展低年级德育教育 明江小学 郑英新 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习活动中,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爱做小动作。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

    小学德育论文

    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陂角小学刘军洪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可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

    小学德育论文

    让英语课堂盛开德育之花 摘要: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各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